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目标: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

重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用途。

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过程:

一:回顾:C的两种氧化物CO,CO2

复习CO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CO2的化学性质:

能与水反应,能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同时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对地球的影响及作用。

新课讲授:

CO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CO化学性质:

一:可燃性:2CO+ O2点燃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CO的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在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机生命。

CO有剧毒:想一想,冬天房间里用煤或者木炭取暖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的事件。

1:注意通风2:装烟窗3:经常检查排风管道

4:使煤或木炭充分燃烧

三:CO 还原性

CO+CuO=Cu+CO2

在这个反应里,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这种含氧化合物里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CO使氧化铜还原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

讨论:实验装置中的两盏酒精灯的作用

思考:实验结束后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答:----------------

思考:能不能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稍做改进?

请写一写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的用途:做燃料,并用于冶炼金属

总结: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

碳一氧化碳氢气性质的比较

初三化学一氧化碳

学科:化学 教学内容:初三化学一氧化碳 【基础知识精讲】 1.CO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 + O2点燃 2CO2 (2)还原性CuO+CO△ Cu+CO2(可还原Fe、Cu等的氧化物) (3)毒性:是一种对空气产生污染的物质,因此实验中多余的CO要进行处理,不能随意放入空气中. 3.产生CO的主要反应 2C + O2点燃 2CO(氧气不充足) CO2+C 高 2CO 此外,一些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也会产生CO. 【重点难点解析】 例1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分析除杂质时要考虑:(1)保留何物质;(2)除去何物质(杂质);(3)方法要简单可行;(4)不能产新的杂质(必须产生新的杂质时,新杂质要更容易除去);(A)因为CO太少不能被点燃;(B)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相反可将CO2吸收;(D)不可能实现. 解答选(C) 例2煤炉很旺时,添加适量新煤后,炉温下降,其原因是什么?但过一会儿后,发现新炉上有蓝色火焰产生,炉温升高,这又是什么原因? 分析这实际上是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氧气相互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结果,因为反应时有热量变化,所以产生了上述现象. 解答煤炉很旺时,碳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新煤后,一方面冷煤要吸收一 部分热量,而更主要的是CO2+ C高温 2CO,此反应吸收热量,所以炉温下降;又因为2 CO + O2点燃 2CO2,此反应放热且产生蓝色火焰,所以炉温上升,新煤上可见蓝色火焰. 例3在密闭的容器中将5g木炭和8g氧气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整理)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熔点—199℃,沸点—191.5℃。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它为中性气体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O22CO2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一氧化碳的的用途: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与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与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与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比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很多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百~3百倍。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解离速度,只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百。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与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

赵家庙小学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应急预案 为了建立健全我校的突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发生,提高处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张海金 组员:武金锐赵燕丽 职责:研究制订本校防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应急预案,落实防一氧化碳(煤烟)中毒措施。当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发生时,负责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及终止指令。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的发生,及时、快速、果断的处置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一旦发生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报小组组长,查明并切断一氧化碳(煤烟)来源,控制火源,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2).事故一旦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协助120医务人员将重伤员送至医院进行抢救。

(3).对事故现场实行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防治事故蔓延,事态扩大。 (4).负责保障处置现场的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和工具、设备物资的供应。 二、急救方法 1、一氧化碳(煤烟)中毒后,切不可慌张。在送医院前可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并一定要让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2、中毒者自救方法 一氧化碳(煤烟)中毒的症状有:脸色潮红、头痛、头晕、恶心、耳鸣,慢慢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当感到一氧化碳(煤烟)中毒时不要慌张,要镇静地关掉一氧化碳(煤烟)开关,走到门窗边打开门窗,然后走出室内。如无力打开门窗,可砸破门窗玻璃等,使之通风,并呼叫救援者。 3、善后处置:做好受害人员处置安抚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受害人员,恢复正常秩序,保证施工的稳定。 4、一氧化碳(煤烟)中毒事件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和病人救治、现场调查处理、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急处置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改进意见、整改措施等。)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同心县下马关镇赵家庙小学 2014.12

一氧化碳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 建立计量标准单位_____ ***** ________ 计量标准负责人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筹建起止日期__________ 2008/01 ____________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二、....................................................... 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5 ) 四、环境条件........................................... ( 5 )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六、.......................................................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7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8 )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9 )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 11 ) 十、结论.................................................. ( 12 ) 十一、附加说明............................................ ( 12 ) 、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8、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现场处置方案样本二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尽快切断煤气泄漏源,减小煤气泄漏量; 2)对中毒人员就地实施抢救,最大限度减小事故伤害程度; 3)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防止自身受到伤害; 4)事故现场严格杜绝任何火源。 2、应急处置的基本程序 1)事故报告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当班班(组)长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报告本车间相关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分厂相关负责人。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可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将事故立即报告总厂相关负责人。事故严重时,也可以越级报告。 2)应急预案启动 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班(组)处理有困难时,班(组)长应向车间负责人提出启动车间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本车间处理有困难时,车间负责人应向分厂负责人提出启动分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分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较严重,分厂自己处理有困难时,分厂负责人应向总厂负责人提出启动总厂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总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相关的事故应急

预案。如果接到启动应急预案的请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特别严重,本企业处理有困难时,总厂负责人应向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人提出启动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应急预案的请求。 3、抢险人员注意事项 救援队员进入险区前,对自己所用的仪器要进行自检、互检,佩戴好呼吸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险区。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措施 1)对泄漏点周围逐个地点进行搜索,特别是死角、夹道等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全面进行搜索。对于象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具有多层平台的地区,应逐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中毒人员应首先将其抬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抢救; 搜索后,要对在岗人员及参加抢险的人员进行人数清点,在人数不符的情况下搜救工作不能终止,直到人员全部点清; 2)迅速关闭泄漏设备的阀门或采取其他堵漏措施,切断气源,防止气体继续泄漏; 3)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所有通往事故点的交通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抢抢险人员和专用车辆外其他人员和车辆均不得进入警戒区; 4)煤气泄漏事故警戒区域内杜绝一切明火,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防止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5)应对警戒区域内的煤气含量进行检测,超过规定标准时警戒区不能撤销。 煤气设备泄漏处置 1)煤气设备大量泄漏煤气一般处置步骤: ①查明危险区域范围; ②布置警戒; ③相关用户停用、止火; ④往设备内大量通入蒸汽或氮气;

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氧化碳中毒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编制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中毒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我矿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有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承担对外人一氧化碳中毒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二、模拟演练情况 项目煤气站发生一氧化碳泄漏。 三、演习的时间 演习时间定于2014年3月27日.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 1、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组织机构(总指挥) 总指挥:王乃江 主要责任: a、全面负责现场应急急救工作; b、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c、指挥应急急救工作。 副总指挥:鲁长秀 主要责任: a、组织应急急救工作; b、协调各部门统一调度工作; c、负责调查、监测及急救方案的确定。 现场指挥:李忠吉 主要责任: a、传达、联络各部门演练人员,负责交通救援线路的畅通及 现场警戒;

b、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后勤事务及有关演练物资准备等相关 事宜; c、协调与当地医院、公安的沟通,负责演练资料搜集、整理 等工作。 2、各组职责: (1)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确定救援方案并组织人员车辆施 救,抢救中暑人员; (2)医疗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中暑人 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疏导交通线 路,对外联络告知现场发生的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演练全过程。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部领导的指令,安排救 援演练车辆的调派以及应急资金的及时供应。 各组人员组成 事故处理组:汪德胜、王新刚 医疗救护组:刘超、崔长春 警戒联络组:王立申 后勤保障组:张红、许莉 五、演练程序: 模拟事故:由张允胜模拟一氧化碳中毒。 1、事故发生 10点整,发生一氧化碳泄漏,中毒倒在地上。 3、处置过程 1、10时5分组长发现险情后,立即通知车间。 2、10时6分车间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安全负责人李忠吉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 3、10时10分现场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从上风处进入现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 施和应急预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 案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一氧化碳的危害及处理方法.docx

一氧化碳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急性毒性: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11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0ppm(24小时,孕1~22天),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ppm(24小时,孕7~18天),致胚胎毒性。污染来源:一氧化碳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矿井放炮,化学工业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碳素厂石墨电极制造。汽车尾气、煤气发生炉以及所有碳物质(包括家庭用煤炉)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 预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1340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preventing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有效应对一氧化碳中毒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大师生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东和乡中心学校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节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规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此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坚持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四、校园安全工作组织和职责 1、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一氧化碳检测方法

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 一、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1原理 一氧化碳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2 试剂和材料 2.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h。 2.2无水氯钙:分析纯。 2.3高纯氮气:纯度99.99%。 2.4霍加拉特(Hopcalite)氧化剂:10~20目颗粒。霍加拉特氧化剂主要成份为氧化猛(MnO)和氧化铜(CuO),它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于仪器调零。此氧化剂在100℃以下的氧化效率应达到100%。为保证其氧化效率,在使用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干燥。 2.5一氧化碳标准气体:贮于铝合金瓶中。 3、仪器和设备 3.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3.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30ppm;0~100ppm两档 重现性:≤0.5%(满刻度) 零点漂移:≤±2%满刻度/4h 跨度漂移:≤±2%满刻度/4h 线性偏差:≤±1.5%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1h 抽气流量:0.5L/min左右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或数字显示到满刻的90%<15S 3.2记录仪0~10mV 4 采样 用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5分析步骤 5.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5.1.1启动的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稳定30min~1h后,用高纯氮气或空气经霍加拉特氧化管和干燥管进入仪器进气口,进行零点校准。 5.1.2终点校准:用一氧化碳标准气(如30ppm)进入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5.1.3零点与终点校准复复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样品测定 将空气样品的聚乙烯薄采气袋接在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的过滤器和仪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一氧化碳的浓度(ppm)。如果仪器带到现场使用,可直接测定现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期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6 结果计算 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可按下列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mg/m3 =ppm/B×28式中: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0℃(101Kpa)时,B=22.41 当25℃(101Kpa)时,B=24.46 28――一氧化碳分子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 急处置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近年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连续发生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2年5月7日,江苏省溧阳市志伟建材厂1名工人在检修炉窑时因煤气中毒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5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昌达天然气公司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线对接过程中,1名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另有2名施工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3人死亡。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5人死亡、1人失踪、54人受伤,据卫生部委派参与事故救援的北京朝阳医院郝凤桐主任医师介绍,这起事故绝大多数伤亡人员存在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上述血的教训向有关行业与企业警示: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造成群死群伤的无形杀手。掌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提高应对能力,是安技部门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职业性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的易发环境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窒息性气体,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成人急性吸入中毒剂量约为600mg/(m3·10min),或240mg/(m3·3h);吸入最低致死剂量约为5726mg/(m3·5min)。一氧化碳爆炸极限12%~74%(体积比),自燃温度605℃,最大爆炸压力0.720MPa。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接触一氧化碳的常见机会有:炼钢、炼焦等冶金生产;煤气生产;煤矿瓦斯爆炸;氨、丙酮、光气、甲醇等的化学合成;使用煤炉、土炕、火墙、炭火盆等;煤气灶或煤气管道泄漏;使用燃气热水器;汽车尾气;使用其他燃煤、燃气、燃油动力装备等。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较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吸入较大量一氧化碳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颁布施行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于56种法定职业中毒职业病中的一种。

一氧化碳气体危害

前言 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如局部污染严重,对人群健康有一定危害。 污染来源 大气对流层中的一氧化碳本底浓度约为0.1~2ppm,这种含量对人体无害。由于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事业、工矿企业不断发展,煤和石油等燃料的消耗量持续增长,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多。据1970年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一氧化碳总排放量达3.71亿吨。其中汽车废气的排出量占2.37亿吨,约占64%,成为城市大气日益严重的污染来源。采暖和茶炊炉灶的使用,不仅污染室内空气,也加重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会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吸烟也会造成一氧化碳污染危害。 危害和机理 随空气进入人体的一氧化碳,经肺泡进入血循环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和含二价铁的细胞呼吸酶等形成可逆性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侵入机体,便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阻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但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只是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因而延长了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时间和加剧了一氧化碳的毒作用。一氧化碳中毒的轻重,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越高,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碳氧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也越高,达到饱和时间就越短。从图可以看出,吸入浓度为0.01%的一氧化碳,过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约为10%,无明显中毒症状;但当吸入浓度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钟,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就可达到70%左右。中毒者就会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这种急性的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车间事故和冬季家庭取暖不慎时。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是否会造成慢性中毒,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血液中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可以逐渐解离,只要脱离接触,一氧化碳的毒作用即可逐渐消除,因而不存在一氧化碳的慢性中毒;另一种认为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能引起慢性中毒近5年来,许多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对健康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S.M.艾尔斯等人发现,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为8%时,静脉血氧张力降低,从而引起心肌摄取氧量减少和促使某些细胞内氧化酶系统停止活动。P.阿斯特鲁普等还证明,一氧化碳能促使大血管中类脂质沉积量增加。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达15%时,能促使大血管内膜对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并促进胆固醇沉积,使原有的动脉硬化症加重,从而影响心肌,使心电图出现异常。②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脑是人体内耗氧最多的器官,也是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动物实验表明,脑组织对一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心、肺、肝、肾等。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大脑皮层和苍白球受害最为严重。缺氧还会引起细胞呼吸内窒息,发生软化和坏死,出现视野缩小,听力丧失等;轻者也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降低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并兼有心前区紧迫感和针刺样疼痛。③造成低氧血症。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等代偿性增加,其症状与缺氧引起的病理变化相似。④对后代的影响。通过对吸烟和非吸烟孕妇的观察,吸烟孕妇的胎儿,有出生时体重小和智力发育迟缓的趋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编号:AQ-CS-00408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 预案 First aid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 fo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气化炉项目现场人员煤气中毒急救措施安全用品:氧气瓶、担 架、呼吸面罩、大功率风机、葡萄糖、棉被。指挥人员:。 施救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值班人员:项目负责人指定。 辅助人员:除以上人员外的其余所有人员。 1.首先将中毒者搬到安全通道,面向新鲜空气流过来的方向。 2.项目负责人组织整个抢救过程并给每个救援人员进行详细分 工。 2.1紧急施救人员: 2.1.1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 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中毒者自主呼吸。对呼吸微弱者或呼吸停止 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 让中毒者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施救者一手紧捏中毒人

员的鼻孔,另一手托起中毒者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中毒者嘴唇,施救者吸足一口气,对准中毒者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中毒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 2.1.2中毒者能够自主呼吸后,用氧气瓶让其吸氧。 2.1.3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中穴位;对意识清楚的中毒者,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2.1.4在中毒者吸氧过程中,让其服用1-2支葡萄糖注射液。 2.2辅助人员: 2.2.1将氧气瓶搬运到中毒者抢救地点,连接好压力表和呼吸面罩,调节氧气压力在合适范围。 2.2.2将风扇连接好电源,固定在正对中毒者对面,在施救人员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打开风扇电源,向中毒者供送空气。 2.2.3如果中毒者状况严重,将担架搬出铺好,以便将中毒者送到急救车辆上。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编制:安全管理部 2016年4月

关于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概述: 我矿104工作面放炮后回风流中经常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传感器显示报警时刻最大值高达480ppm,时间一般2分钟左右,经制定专项措施后按照措施内容进行了阶段现场试验,在严格落实水泡泥、炮泥封孔技术,控制每循环爆破炸药量及增加有效风量的各项措施下,通过现场情况细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因我矿井下不存在火区,所以一氧化碳超限报警是因工作面放炮作业后的炮烟排放过程导致的短暂性超限,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因放炮作业后炮烟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1、炸药质量问题 因炸药配比偏向负氧平衡时,炸药爆炸过程反应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量较大,炮烟中一氧化碳含量超限,造成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 针对该问题,我矿积极与同我矿用同一种炸药的塔甸煤矿、比里河煤矿、观音山煤矿询求解决方案,经多方询问得知与我矿使用同一类级别的同一种炸药,在爆破后都会存在炮烟中CO短时间超限状态,多数超限在200ppm以上。针对

该问题我矿已向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及民爆公司寻求帮助,希望生产厂家为我们提供炸药配比氧平衡单一资料。针对我矿提出的请求,2016年4月25日,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玉溪市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人员到炸药生产厂家进行寻求解决方案,因索要资料涉及到炸药配比元素,按规定不能提供该材料,因此该项原因分析无法继续开展。 2、工作面煤壁较疏松,有孔裂隙存在,打眼装药爆破因孔裂隙存在的因素,导致爆破效果减弱和爆破过程影响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作业人员在工作面遇煤层地质构造带及前方煤壁松散破碎点采用人工镐挖或者少量装药放小炮方式进行爆破,此方式控制炮烟中CO效果较好。 3、放炮前,未严格使用好黄泥、水炮泥封孔,封泥长度不足,封孔效果未达到要求等人为因素,导致爆破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爆破员封孔时必须使用水泡泥,剩余部分采用黄泥满孔封实,封孔全过程由安全员全程盯守检查验收,确保封孔满足要求。 4、破碎大块煤或单打底眼爆破时,或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炮眼深度不足600mm时,此时填炮泥长度不足或存在孔裂隙导致爆破作业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大。 针对该问题已单独制定专项大块煤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CO污染防止措施

一氧化碳污染防治技术

摘要:本文论述了一氧化碳的危害和常见来源,并对现有的各种一氧化碳防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对未来的一氧化碳防治技术进行了展望,有助于对一氧化碳的污染和防治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一氧化碳污染防治 1前言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对血液和神经有害的毒性气体。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充分条件下产生的。民用炉灶、采暖锅炉和工业窑炉,特别是机动车辆是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一氧化碳污染的防治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 2一氧化碳的危害 随空气进入人体的一氧化碳,经肺泡进入血循环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和含二价铁的细胞呼吸酶等形成可逆性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侵入机体,便会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阻碍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但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只是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1]因而延长了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时间和加剧了一氧化碳的毒作用。一氧化碳中毒的轻重,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越高,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碳氧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也越高,达到饱和时间就越短。吸入浓度为0.01%的一氧化碳,过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的饱和度约为10%,无明显中毒症状;但当吸入浓度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钟,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就可达到70%左右。中毒者就会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这种急性的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车间事故和冬季家庭取暖不慎时。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是否会造成慢性中毒,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血液中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可以逐渐解离,只要脱离接触,一氧化碳的毒作用即可逐渐消除,因而不存在一氧化碳的慢性中毒;另一种认为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能引起慢性中毒。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污对健康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讲解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事件分级 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 (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

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 (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 a. 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35人(含35人)以上。 b. 在其所辖的16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c. 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Ⅲ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4)在24小时内,全国发生以下情况: a. 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 b. 30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Ⅳ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编制:安全管理部 2016年4月 1 / 8 . 关于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概述: 我矿104工作面放炮后回风流中经常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传感器显示报警时刻最大值高达480ppm,时间一般2分钟左右,经制定专项措施后按照措施内容进行了阶段现场试验,在严格落实水泡泥、炮泥封孔技术,控制每循环爆破炸药量及增加有效风量的各项措施下,通过现场情况细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因我矿井下不存在火区,所以一氧化碳超限报警是因工作面放炮作业后的炮烟排放过程导致的短暂性超限,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因放炮作业后炮烟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1、炸药质量问题

因炸药配比偏向负氧平衡时,炸药爆炸过程反应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量较大,炮烟中一氧化碳含量超限,造成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 针对该问题,我矿积极与同我矿用同一种炸药的塔甸煤矿、比里河煤矿、观音山煤矿询求解决方案,经多方询问得知与我矿使用同一类级别的同一种炸药,在爆破后都会存在炮烟中CO短时间超限状态,多数超限在200ppm以上。针对2 / 8 . 该问题我矿已向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及民爆公司 寻求帮助,希望生产厂家为我们提供炸药配比氧平衡单一资料。针对我矿提出的请求,2016年4月25日,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玉溪市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 人员到炸药生产厂家进行寻求解决方案,因索要资料涉及到炸药配比元素,按规定不能提供该材料,因此该项原因分析无法继续开展。 2、工作面煤壁较疏松,有孔裂隙存在,打眼装药爆破因孔裂隙存在的因素,导致爆破效果减弱和爆破过程影响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作业人员在工作面遇煤层地质 构造带及前方煤壁松散破碎点采用人工镐挖或者少量装药 放小炮方式进行爆破,此方式控制炮烟中CO效果较好。 3、放炮前,未严格使用好黄泥、水炮泥封孔,封泥长度不足,封孔效果未达到要求等人为因素,导致爆破过程一氧化

《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教案 [知识教学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3.疑点:向炉火中撒少量的水后,为何炉火烧得更旺? 4.解决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了解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试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分析,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保观念。 [教学步骤 ]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组成上的差异会给它们性质上带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学习CO的某些特性。 [板书]:一.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与CO2相比较) 复习提问: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7第一段,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5—10。 学生活动: (1)观察火焰颜色,当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时,观察石灰水变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何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与O2(或空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注意点燃前应检验CO气体的纯度。 提问:(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H2? (2)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CO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到CO和H2的化学性质比较相似,可根据它们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物不同来区别;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区别。 [板书]:(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师活动:讲解演示实验5—11。 学生活动: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在反应中夺取了CuO中的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这个特性与O2、C相似。 [板书]:CO H2 C 可燃性 2CO + O2 ==2CO2 蓝色火焰2H2 + O2 ==2H2O 淡蓝色火焰 C + O2 ==CO2 还原性CO+CuO==Cu+CO2H2+CuO==Cu+H2O C+2CuO==Cu+CO2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学生活动:①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②阅读教材中的选学材料,了解水煤气的成分,并思考选学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板书]:(1)气体燃料 (2)冶炼金属:Fe2O3+ 3CO ==2Fe + 3CO2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第99页,理解CO中毒的生理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