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2《语文》必修五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2《语文》必修五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2《语文》必修五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_背诵总复习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 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默写)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嗟乎!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 一、文言实词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

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悲乎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 ) ) ) )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2019-2020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二寒假作业:Unit 5 Listening and Speaking

Unit 5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Reading and Thinking 1、you’re feeling ______(energy),we can go out for a run. 2、The movie has won a number of _____(award). 3、The theory you learn can help you understand and explain a large number of ______( phenomenon) in life. 4、The _______(original) of the word remains obscure. 5、It was an impressive ________ ( perform ) of the French team. 6、The latest problem is ______(全部) more serious. 7、He plays ______(古典的) music, as well as pop and jazz. 8、The book is about ______(普通的) people. 9、She ______(履行)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organization. 10、He is the youngest person to receive the _____(奖励). 11、 1.The software _____ people _____ access the Internet in seconds. 2.She appeared _____ with George Michael. 3.I _____ her the moment I saw her. 4.We were asked to _____ some new ideas. 5.About 400 students _____ the competition. 6.Do you want to _____ your name _____ the list? 7.He made a few notes to _____ what he wanted to say. 8.Kate _____ medical school last year. 9.Eating too much sugar can _____ health problems. 10.That was a very tough lesson, but _____ they told the truth.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默写

臣密言:臣以险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零丁孤苦,。既无伯叔,;,晚有儿息。,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当侍东宫,。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况臣孤苦,。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听臣微志,,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谨拜表以闻。 《长亭送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一煞]青山隔送行,,。,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不可胜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兵法》修列;,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渔夫》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众人皆醉,?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遂去,不复与言。 《纪念刘和珍君》 真的猛士,,。 惨象,;流言,。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常

1.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代表作:《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共 120 回。小说以 “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水泊梁山 108 名英雄好汉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 治者的残忍与腐朽,歌颂了好汉们除暴安良的英雄行为;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 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 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 爆发,提枪戳死两人。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 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2.契诃夫, 19 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和著名的剧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 王”的美称。代表作: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戏剧:《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3.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中篇《边城》 是他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 白。 4.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鼻 祖,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5.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 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6.庄子,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 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或称《南 华真经》,现存 33 篇。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 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高度评价庄 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 要》 ) 7.李密,西晋文学家。代表作《陈情表》。表是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8.朱光潜,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代表作 有美学佳作《谈美》。有“美学老人”之称。 9.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 《管锥编》 ,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 短篇小说《人.兽.鬼》, 著名长篇小说《围城》。《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高一寒假作业英语8Word版含答案

高一英语寒假作业 (八) 2014.1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native A. usage B. population C. practice D. natural 2. petrol A. request B. devote C. settle D. pretend 3. realize A. theatre B. weather C. break D. breathe 4. official A. concert B. ocean C. coast D. century 5. thunder A. north B. worthy C. clothes D. clothing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A:Hello. Could I speak to the Airport Ticket Office ? B:(Operator):Just a minute,please. … B:Hello, 6 A:Hello,7 B:OK. We’ll have a Boeing 747 leaving at 8:45 tomorrow. A:8 B:It’s 400 dollars. A:9 B:Please be there by eight at the least. A:All right. Thank you very much. B:10 A. Please bring the luggage to the bus stop. B. It’s our pleasure. C. Can I fly to New York tomorrow ? D. How many minutes to the city ? E. When should I get to the Airport ? F. This is the Airport Ticket Office. G.. How much is the fare ? 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1.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______ a film in this newly-built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 in the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必修五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 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 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二(2019人教版)寒假作业八(原卷版)

寒假作业(八)伴性遗传的应用 一、单选题 1.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病患者,男性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 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 C.这对夫妇的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 D.这对夫妇的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一定不会出现患者 2.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有2/3会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 A.1/8 B.1/21 C.1/3 D.1/4 3.下列有关X、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某红绿色盲男孩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 C.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也有关联 D.若某致病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含此致病基因的男性一定患此病 4.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 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 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5.每个家庭都希望生出健康的孩子。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血友病;丙家庭中,妻子为白化病患者,丈夫家族中无此病患病史。从优生角度考虑( ) A.甲家庭最好生育女孩 B.乙家庭最好生育女孩 C.丙家庭最好生育男孩 D.三个家庭生男生女都可以 6.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D.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7.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基因(D)控制,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

2021年高中生物必修二(2019人教版)寒假作业二(原卷版)

寒假作业(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 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2.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F2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 A.1/16 B.1/8 C.1/2 D.1/4 3.已知A与a、B与b、C与c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A对a、B对b、C对c具有完全显性作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4.人的眼睛散光(A)对不散光(a)为显性;直发(B)和卷发(b)杂合时表现为波浪发,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一个本人有散光症但其母亲正常的波浪发女性,与一个无散光症的波浪发男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B、b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卵细胞中同时含基因A、B的概率为1/2 C.所生孩子中最多有6种不同的表现型 D.生出一个无散光症直发孩子的概率为3/8 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 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5/8 B.5/9 C.13/16 D.13/18 6.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只有一种表现型,如果F1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15:1和9:3:4,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对应的性状比分别是( ) A.1:2:1、4:1、3:1和1:2:1 B.3:1、4:1、1:3和1:3:1 C.1:3、1:2:1、3:1和1:1:2 D.3:1、3:1、1:4和1:1:1 7.某昆虫体色有黑色和白色,由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某科研人员选用白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全为白色个体,F1雌雄相互交配,F2中出现白色和黑色;比例为13︰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9 C.F2白色个体测交后代可能出现黑色 D.F2中黑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黑色个体占8/9 8.番茄易软化受显性基因A控制,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基因B的抑制。若在培育过程中筛选得到了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题附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练习题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终鲜. (没有)兄弟 形影相吊. (安慰) B .躬.(亲自)亲抚养 外无期. (期望)功强近之亲 供养无主. (主持,做) C .寻.(不久)蒙国恩 则刘病日笃. (病重) 晚有儿息. (子) D .具以表闻.(使……闻) 夙婴. (缠绕)疾病 拜. (授官)臣郎中 解析 B .期,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也指穿丧服服丧。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报养刘之. 日短也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 陛下之日长 C.????? 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猥以. 微贱,当侍东宫

解析 C .都表转折;A.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B.介词,比/介词,向;D.因为/凭借。 答案 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岁不行.. (不会走路) B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申诉〈苦衷〉) D .臣欲奉诏奔驰.. (奔跑) 解析 D .“奔驰”文中指“赴京就职”。 答案 D 4.找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解析 A .“闵”通“悯”,忧伤;B.“有”通“又”;C.“厌”通“餍”,满足。 答案 D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实所共鉴.据旧以鉴. 新 B.?????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C.?????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愍愚诚 D.????? 臣具.以表闻四美具.,二难并 解析 A .鉴:都是“明察”之意;B.不行:不能走路/不去做; C.矜:顾惜/怜悯; D.具:全部/齐备。

高二语文必修5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能力检测:第五单元 ●知识网络 筛选文中的信息 1.根据文体特点,把握文章基本要素。对记叙文,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说明文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说明的方法等。对议论文,要注意论点、论据及论证的方法,弄清作者提出论点的方式、论据的发生及与论点的联系方式等。 2.增强对时间地点的敏感,重点突破人物传记。纵观最近十余年的高考古文阅读,全是人物传记,因而人物传记应是重点训练、力求突破的对象。而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题,命题者常常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事,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很难发现。1998年第22题的错误是:皇上并没有“当即接受他的意见”,而是“再上,乃止”,所以A项也是将时间、语境搞错。而1999年第16题D项也是错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上;“革除淮禁旧弊”是在“迁左丞、行徐州事”之后的事,和前边的不可混为一谈。因此,在阅读时,要对有着表示时间、地点及其变化的词句格外敏感,可以将其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回到原文,看看时间、地点、事件对不对。 3.通读全文,捕捉重要信息。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是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当然,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利用前面所讲的猜读大胆推断。也可运用“跳读”法将一些疑难词语暂且跳过去,捕捉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材料,如中心词、中心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 4.注意题干要求。题干往往要求提取人物性格特点的某一方面,而选项一般涉及人物的性格的多个方面,考生要从中筛选出准确的选项,必须注意题干要求。还可以结合排除法确定正确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1必修2寒假作业练习(19)

一、小题练习 1、I have two candidates for this job, both of ____________ would be great additions to our department. 2、We will put off the picnic in the park until next week,__________the weather may be better. 3、____________ is expected, these programs should be positive in their forms as well as functions. 4、She heard a terrible noise,__________ brought her heart into her mouth. 5、The athlete will lie in bed for at least six weeks for her injury,__________ means that she will lose the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Asian Games. 6、We have launched another man-made satellite, __________is announced in today’s newspaper. 7、We went to the West Lake yesterday, that was full of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8、Many children, which parents are away working in big cities, have to live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9、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 was a large basket full of apples, most of that had gone bad. 10、We have entered into an age, what dreams have the best chance of coming true. 11、Don't carry the pan out of the kitchen, in that case you might have the house on fire. 12、I don’t know the man lives next door for I am new here. 13、This is the shop which we bought the interesting book. 14、The dishes what I cooked were Mom’s favouritest. At dinner,we said to her,“Happy Mother’s Day!” Mom was grateful and moving. 15、This is the student whose’s parents died in the fire. 二、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How to Solve Worry Problems The Great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Dr. Alexis Carrel, once said, “Businessmen who do n ot know how to fight worry die young.” ①Then how can we find a quick, surefire (万全的) recipe for handling worry situations? Here are a few basic steps to deal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worries. Get the facts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科学之光 字音部分: 栖(qī)息冒昧(mèi)槲(hú)寄生 瓤(ráng)肉醴酪(lǐlào)龟(jūn)裂 浸渍(zì)渣滓(zhāzǐ)赵佶(jí) 萌蘖(méng niè)逶迤(wēi yí)青睐(lài) 嗜(shì)好酋(qiú)长偏袒(tǎn) 强悍(hàn)螫(shì)针蛊(gǔ)惑 疱疹(pào zhěn)妊娠(rèn shēn)罪孽(niè) 根茬(chá)老趼(jiǎn)湮(yān )没 船坞(wù)琥珀(hǔpò)袒(tǎn)露 悄(qiǎo)无声息 词语部分: 绪论: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 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的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 萌蘖:植物长出新芽。 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 青睐:(书)比喻喜爱或重视。 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泊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炊,做饭。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耸,惊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纵,放;逝,消失。 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熟视,细看;睹,看见。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文本选萃 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系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之后,我专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写出一些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达当时在我看来大概是确实的结论。从那时到现在,我曾坚定不移地追求同一个目标。——【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代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人,其中岭南道就有138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65%,此外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200人左右。而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谪宦,仅见于史籍者,即有400多人,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柳宗元《舍弟宗一》诗曰:“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在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侯艳看来,“一身去国”是被社会文化主流抛弃和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无限悲怨,“万死投荒”之“荒”无疑是唐宋文人对于贬所“岭南”的整体印象,此乃地理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加的产物。 中原文人通常在异化的地理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的感受不大一样,因此岭南带给文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也完全不同。“瘴”是古人对岭南之地描写最多也最具标志性的一个词。何为“瘴”?瘴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其产生与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 到唐以后,随着贬谪流寓至岭南的文士不断增多,关于“瘴”的描写越来越多。据相关学者统计,《全唐诗》中,“瘴”这个字共出现了288次,其中与岭南相关的超过了200次。“瘴疠”出现30次,“瘴云”出现23次,“瘴烟”出现21次,“瘴雨”出现17次,“瘴海”出现16次……宋之问、刘禹锡、苏轼等人的文作都曾对此做过大量描述,不难看出,“瘴”字在当时已成为流寓文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反思(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后反思 首先谈谈这堂优质课做得较为成功的方面: 一、整个教学设计,简明精巧,删繁就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课堂的教与学,紧紧围绕“风雪”,抓住“风雪”在小说中的作用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本文的思想意义,了解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提高欣赏古典小说的能力。由于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故本人在执教过程中能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感到解决长文短上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表及里,再由点到面,实现目标。这一点尤其适合我校大面积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的学习情况。二、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在过程中得以渗透。在理解“风雪”在文中主要作用过程中,结合人物及其在情节发展中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了林冲这个人物在妥协中挣扎,在挣扎中最终走向反抗的飞跃,学生明白了“风雪”与“火”是对林冲人性的一次极大的考验,知道了封建社会黑暗现实,及人要在逆境中抗争才能有出路的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真正让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三、在这一堂课的教法上,我追求一个实字,即一定设法让学生有所得,或在知识方面,或在能力方面,或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总要有所收获。应该说,我在这堂课里做到了,学生基本上都动手了,划出相关语句,并思考,且举手回答,体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有几个同学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教无定法,各种教法本身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要使用恰当,有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常见的,还是新颖的,只要能有课堂效益,就是好方法。虽然是优质课,但我认为不能靠靠搞花架子,那样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而我没有去过分追求形式的新颖,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本,理解课文,这是阅读教学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环。脱离教材的研读而进行空泛的延伸与拓展讨论,实际上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看似热闹,似乎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常常是议无定论,议而不决,模糊了学生的认识,谈化了对课文的研读,反而助长了夸夸其谈的浮夸风气。而我只是设计了一些具有合理的逻辑顺序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把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解决。当然要做好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在教学中坚持不懈的进行,一定会提高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 常听语文老师感慨“语文教师太难当,语文最难教”。在本次教学的的实践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本人在执教过程中,对于教学节奏的控制还欠佳,表现有三:一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风雪在文中的主要作用”这一活动未能充分展开,学生的理解较浅显,我担心学生不能说到位而又影响时间,有些问题教师说得过多;二是最后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也没有时间完成,只能匆匆展示出题目来,把他临时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堂的完整性;三是课件的使用与制作在细节方面没有把握好,出现了漏字的现象,幻灯片的展示时间也过快,学生跟不上速度,就是部分老师也没看到就一闪而过了。 二、这一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问题主要在我的身上,由于自己的引导没做到深入浅出,学生要回答完整有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上了这一堂优质课后的一些反思,不一定正确,谨请各位老师和评委指正,以促进本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