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各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下跌的。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流通股比例这三个变量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时具有稳定性。股权性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随行业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因子分析;面板数据;股权集中度

企业盈利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从企业的经营过程来看,企业的外部因素影响到企业的销售量、产品价格、原材料成本等,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外部因素包括政治、法律

、税收、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企业自身的产品竞争力、产品生命周期、日常生产经

营管理、营销组织决策、投资项目风险选择则构成了影响企业盈利的内部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除了实际生产过程的价格因素外,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杠杆、股权结构、行业、规模等因素会通过对公司治理效率的作用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正是公司财务理论对盈利能力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和样本区间

我们考察2000-2004年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所有公司在1999年12月31 日前己经上市。计算变量的各项指标取自WIND资讯。我们只分析沪深股市上市的

A股公司,因此含B股的上市公司从样本中剔除。由于ST、PT公司存在着较大的

异常值,同样不予考虑。金融类上市公司按照习惯也从样本中剔除。最后得到660 家上市公司。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

由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些指标存在局限性,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样品是相似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或样品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关(相似关系,但在这里,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称为因子。因子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原始数据标准化、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求R的特征根及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最大正交旋转、计算因子得分等步骤。由于各因子反映的原始指标信息量的不同,因此,在计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值时,因子所占的权重与反映的信息量能否一致

是综合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可以用各公司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因子相应的权

重并据此得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

(三实证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面板数据是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混合,这

样既可以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又可以描述个体的动态变化特征。面板数据可以有效地扩大样本容量、有效地削弱模型中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还可以反映一些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是难以观察或量化的。

对于期限较短而截面数据较多的样本,可以认为模型参数只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时间的变化无关,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同时,由于我们是通过面板数据来考察其盈利能力决定的一般因素,因此可以假

定斜率系数是常数,即个体之间的资本成本的差异只表现在截距项上。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区别是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抑或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检验一:对于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在个体效应不显著的原假设K,应当有假设1成立:

假设1: a l=a 2=…=a n

我们可以采用F统计量来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F=~F (n-1, nT-n-k

其中,S2表示不受约束的模型,即我们的固定效应模型;S3表示受约束的模型,即混合数据模型的残差平方;n为截面样本点的个数,T为时序期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

检验二:对于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可以通过Breusch 和Pagan的LM统计量进行检验,其原假设为=0,相应的检验统计量为: LM=

在原假设下,LM统计量服从一个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如果拒绝原假设则表明存在随机效应。

检验三: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还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可以通过Hausman 检验来确定。Hausman检验基于如下Wald统计量:

W= Hb-3 ' [b_]?x 2(K-1

其中,b和分别为固定效应模型的OLS估计和随机效应模型的GLS估计,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协方差矩阵进行计算。当原假设成立时,W渐进服从自由度为K-1的x 2分布。在给定的显著水平下,若统计量W的值大于临界值,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本文采用的面板数据模型为Ht=a i+Xitp +uit

其中Yit为企业盈利能力,Xit为影响盈利能力的自变量,(3为固定的截距。

二、盈利能力的统计分析

我们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这七项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计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

按照分类标准,我们将样本分成工业、商业、房地产业、公共事业和综合企业类。我们计算了全部样本和五个子样本盈利能力的均值,表1和图1显示了综合

评价的盈利能力指标和各年的变化情况。

从表1和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各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以2000年为例,从样本均值上来看,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是最高的,而房地产和商业类的盈利能力是最低的。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与其所固有的垄断等行业特性密切相关。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房地产类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与行业增长出现背驰

状况,对此的解释有两方面:一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规模偏小、老公司较多及再融

资能力偏弱,这一特征在短期内将难以得到改观(李迅雷,2002;二是房地产上市

公司在土地收入的确认上过于保守,不排除“玩报表”行为的存在(牛丽静,2005

。从2000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下跌的,而在这五年里,从2000年到2001年的下跌幅度是最大的,2001年到2003年的变化并不大,从

2003年到2004年,其他四个行业的K跌幅度又开始扩大,但商业类上市公司的

盈利能力却异常的开始上升。考察中国经济在2002、2003年的投资增加和通胀压力,企业盈利能力的这种年度变化可能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三、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以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上市公

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由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要运用F统计量检验、LM统计量检验和Hausman检验,我们采用计量软件StataS. 0进行数据处理。自变量指标的含义及其预期方向如表2所示。

在计算托宾Q值时,考虑到我国独特的股权结构,修正后的公司的市场价值= 流通股市值+非流通股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其中流通股市值=流通股股份数X 流通股价格,由于非流通股一般按照每股净资产进行转让,因此非流通股价值=非流通股股数X每股净资产,公司的市场价值=流通股股份数X流通股价格+非流通股股数X 每股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和总资产的价值以账面价值代替。

我们首先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从表3的全样本回归结果看,LM统计量检验结果为chi2(l=324. 20, Prob>chi2=0. 0000,表明随机效应非常显著。Hausman 检

验结果为 chi2(6=205. 31,Prob>chi2=0. 0000,而置信水平为 0. 005 的 Wald 统计量值为18. 548,Hausman检验结果远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因此固定效应模型耍

优于随机效应模型。而F统计量检验结果为F =2. 92, Prob > F = 0. 0000,这说明固定效应模型要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因此我们最后采用的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

从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的回归结构看,最后进入方程的是资产负债率、债务期限结构、成长性、企业规模、流通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而股权虚拟变量和股权集中度指标都没有进入回归方程。从方向上看,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这与既有的研究相一致,而债务期限结构与盈利能力正相关,这意味着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利用长期负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有利于企业盈利和高管持股的正向激励作用在这里得到了证实,但是流通股比例却意外的与盈利能力显著的负相关,与我们的预期恰恰相反。

由于工业类上市公司占据了全样本公司数的63. 33%,以上的回归结果可能更多的受到工业类的影响,行业的差异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出来,而前面的图1已经显示出了不同行业在盈利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有必要深入的考察行业之间的差异。采用与前面全样本回归相同的步骤,我们对每个行业进行了F统计量检验、LM

统计量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究竟是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抑或是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进行了识别(见表4。

从行业的检验结果看,除了行业三采用混合模型,其他的四个行业都适用固

定效应模型。在五个行业屮,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流通股比例都进入了回归方程,并且其方向与全样本回归结果和预期都完全一致,证明这三个变量在影响企

业盈利能力时具有稳定性。

债务期限结构仅在工业类的回归中进入了方程,而企业成长能力除了对公共

事业类没有影响外,对其他行业都有显著影响,高管持股比例则仅对工业和商业

有显著影响,考虑到公共事业类的特殊性,可以认为企业成长能力和高管持股比

例对一般竞争性行业有较大的影响,而债务期限结构的作用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所有的行业中,股权性质是惟一一个没有进入任何回归的指标,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性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影响。

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在股权集中度进入的三个行

业中,公共事业类行业的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U型关系,房地产类行业的盈

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倒U型关系,而在工业类回归中,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

例没有进入回归方程,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成正相关关系。这里也进一步反映

出了行业之间的差异。

从总的回归结果看,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是与资本结构理论预期差异最

大的。按照标准的资本结构理论,负债可以增加企业价值,但是中国的实证研究却普遍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西方国家,股权资本成本要高于债权资本成本,在风险与收益权衡之后,存在着一个最优的负债率。但是在中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融资的

偏好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西方国家企业负债中公司债券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国

债券市场极不发达。西方国家长期债务在总债务中的比例很高,而我国则以短期

负债为主,并且短期债务以银行贷款和企业之间往来账款居多,债务融资不能起

到西方财务理论中的作用,负债增加的同时又增加了财务危机成本和破产风险,

限制了企业进一步的融资能力,制约了企业运营效率的发挥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流通股比例的提高通过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和接管控

制功能发挥作用,有利于减少国有股股东监管缺位时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但现

实情况是中国股市的低效率,中小股东既无监督公司的动机,也无监督公司的能力,流通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而,流通股比例的提高必然意味着非流通股比例的下降,流通股比例越高,同等情况下主管部门或授权管理

国有资产的部门从该上市企业获取的利益就越少,对于管理层监管的积极性和力

度也就相应的下降。流通股比例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原有产权监管者的监管,另

一方面又没有相应的流通股股东监管,其结果就是总的监管减少,因此出现流通

股比例与盈利能力的负相关。

四、结论

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业务总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每股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这七项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计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F。我们发现各

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公用事业的盈利能力是最高的。从2000年到

2004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是下跌的,但是不同年份的下跌幅度有较大差异,企业盈利能力的这种年度变化可能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流通股比例这

三个变量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时具有稳定性。股权性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则更为复杂,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盈利能力随行业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Stulz, R, (1988,Managerial Control of Voting Rights:Financing

Policie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5-54.

[2] Jensen, M. C. andW. H. Meckling(1976, Theory of the firm:Man-

agerial behavio 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305-360.

[3] Milton Harris and Artur Raviv, 1991,“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e, No. 1, 312. 297-355

[4] 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数量

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5] 张继袖.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

学,2004, (3.

[6] 汤青.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 (2.

[7] 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

济,2005,(9.

[8] 肖作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科

学,2005,(3.

[9] 冯艾兰.对反映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财务比率的分析[J].中北大学学

报,2005,(2.

[10] 夏云峰.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问题的探讨[J].广西会计,2002, (12.

财务分析[第八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课程复习

第八章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相对于一定的资源投入、一定的收入而言。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利润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差。 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 2.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长期债务而言。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对于股东(投资人)而言,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下,股东往往会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更重要。股东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企业盈利能力增加还会使股票价格上升,从而使股东们获得资本收益。 二、盈利能力分析基础 经营方式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按照经营方式划分,可以分为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商品经营三种类型。 (一)三种经营方式的目标 资本经营型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资本保值与增值或追求资本盈利能力最大化。 资产经营型企业的管理目标是追求资产的增值和资产盈利能力的最大化。 商品经营的基本内涵是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供产销活动,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 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步,而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

(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内容不同,资产经营主要强调资产的配置、重组及有效使用;资本经营主要强调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第二,经营出发点不同,资产经营从整个企业出发,强调全部资源的运营,而不考虑资源的产权问题;资本经营则在产权清晰基础上从企业所有者出发,强调资本(主要指自有资本)的运营,把资产经营看做是资本经营的环节或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资本与资产的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资本经营要以资产经营为依托,资本经营不能离开资产经营而孤立存在;第二,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资本经营是对资产经营的进步。 (三)资产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关系 资产经营与商品经营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第一,资产经营不能离开商品经营而独立存在,没有有效的商品经营是不能取得好的资产经营效果的。第二,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考虑商品本身的消耗与收益,而且将资产的投入与产出及周转速度作为经营的核心。第三,资产经营目标比商品经营目标更综合。商品经营目标是实现资产经营目标的基础,但不是全部。要实现资产经营目标,应在商品经营基础上,进一步搞好资产的重组与有效使用,加快资产周转速度。 三、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内涵与指标 资本经营盈利能力是指企业的所有者通过投入资本经营所取得利润的能力。反映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本期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企业已从政府拨款为主的筹资方式,转为自有资金、借入资金等同时并存的筹资方式,负债经营已为企业普遍采用。负债经营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为企业的所有者带来更多的效益。但是,负债经营也存在着风险,如资产负债率偏高,债务负担过重,偿债困难,银行与企业或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拖欠借款,应收款收不回,应付款付不出等等现象。因此,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它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由此可见,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期目标:本文在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偿债能力的各种指标入手,以沪市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管理理论、财务战略管理理论、财务评价理论为指导,通过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电子行业偿债能力指标的标准值,从而为电子业上市公司在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的同时有个明确的度量,为增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探索性建议,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性意见以及为相关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沪市电子行业的财务分析中,偿债能力分析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研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由于样本选取,研究方法及绩效评价角度的差异,造成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国内研究,蒋理标(2005)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时现代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如何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进行负债经营风向管理的关键环节。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结构关系及各项目的变动情况,来确定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偿债能力是强还是弱。简燕玲(2005)提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安排好到期债务的偿还;二是要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文章分析了目前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方面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做出了适当的改进,提出了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要考虑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企业流动资产质量、企业所处的寿命周期等以前很少涉及的几个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班级:财务1104 姓名:刘思达 学号:1110620404 指导教师:强殿英

摘要: 企业盈利能力是衡量评价上市企业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基本指标。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三十家房地产企业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相关结果,期望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业绩,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及其他人士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因子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引言 随着人民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人民对住房的需求不断的攀升,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崛起。中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意义重大。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利能力是企业利用资产创造收益的能力,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盈利能力评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创利水平,它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效果和利润以及为投资者提供资本收益等,反映企业的综合素质。 作为财务分析的工具,财务比率是指反映会计报表内在联系的比较分析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采用比率分析。因为财务比率能够揭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数据不能直接反映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上市公司历史的盈利能力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做出判断。因此,以财务比率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是财务分析最富创意的内容。本文因子分析的变量均是相应的财务比率,选取了在深圳、上海上市的三十家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 二.房地产上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选择 本文参考对盈利能力评价的大量研究结果,选取了以下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七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_基于杜邦财务模型的分析

题目: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杜邦财务模型的分析

目录

【摘要】盈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盈利能力的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盈利能力分析能够有助于帮助企业找到盈利的驱动因素和分析驱动因素的变动效果,进而帮助企业找到盈利短板,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加强企业盈利能力建设。杜邦分析是一项综合性财务分析指标,该指标以资产净利率为基础,因此杜邦分析综合性强,可进一步分解分析的突出优点,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SJ公司2013年-2015年财务报表为基础,分析该公司杜邦指标三年来变化趋势,以及以杜邦指标为基础,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连环替代法和SPSS软件回归分析依次分析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对企业盈利 发展的影响,进而探究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为企业下一步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这为一般企业以杜邦指标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杜邦分析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Abstract Profit is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s the cor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can contribute to help enterprises to find profit driven factors and analysis of driving factors of the effect of change, and help enterprises to find profitable short board, problem oriente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The advantages of DuPont analysis is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index, the index to assets, net interest margin based. Therefore, Du Pont analysis comprehensive strong, further decomposition analysis, corporate financi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tool. The through financial statements SJ company in 2013 and 2015 based. Analysis the DuPont index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change trend, and DuPont index based, the factors to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are analyzed and through serial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SPSS software regression analysis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capital turnover rate and equity multiplier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impact, and then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enterprises under the step o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general enterprises to analyz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with DuPont index. Key words: DuPont analysis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 factor analysis

企业的偿债能力浅析

目录 引言 (2)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 (一)偿债能力分析的涵义 (2) (二) 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意义 (2)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3) 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 (3)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 (3)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 (5) 三、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6) (一)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6) (二)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7) 四、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的途径 (9) (一)提高资产质量 (9) (二)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紧密相联 (9) (三)努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量水平 (10) (四)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 (10) 五、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11) (一)公司历史简介 (11) (二) 公司主导产品 (12) (三)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2) 结束语 (18)

企业的偿债能力浅析 引言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企业偿债能力的强与弱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投资以及经营等均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可见,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利用财务信息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揭示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企业保驾护航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偿债能力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周围有许多企业的倒闭就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资不抵债,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最新的调研,截止2008年6月30日,沪深A股“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共有44家之多,上了“超级垃圾”公司的排行榜,令股民们震惊。可见,不管是中小型企业还是上市公司,都应将自身的偿债能力上升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面对,应加强科学合理地认真分析,将之作为企业正常经营的晴雨表。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一) 偿债能力分析的涵义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就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企业能否及时偿付到期的流动负债,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财务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的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等。 (二) 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意义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房地产业是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正逐步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状可以归纳为:(1)资产负债比率较高,有上升趋势;(2)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都有下降趋势,2004年小幅回升;(3)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在上升,但主营业务利润率却在下降;(4)公司规模在扩大,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房地产业是进行房产、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基础建设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受国家和当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非常大:经济高涨,房地产会发展迅猛。经济受阻或下滑,房地产也会发展迟缓。其发展发展也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样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作为房地产业微观主体的房地产公司的稳健盈利能力是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甄别具有稳健盈利能力的优质上市公司,对行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期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年数据和指标的分析,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定量、科学的评价,了解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从而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本研究通过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信息,找出影响房地产行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指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对策,为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指导作用,为行业发展和政策的出台提供参考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杨琼(2004)认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状可以归纳为:(1)资产负债比率较高,有上升趋势;(2)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都有下降趋势,2004年小幅回升;(3)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在上升,但主营业务利润率却在下降;(4)公司规模在扩大,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国内各学者和评估机构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进行研究的时候,多数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经营效率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多是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或者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几个指标进行考核,按各指标的重要性不同确定各指标在综合评价时的权重(李明伟,2007)。然后在各单项指标考核评分的基础上,乘以每项指标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东科技为例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华东科技为例 摘要 盈利能力是公司各个层面都十分重视的指标,它指的是公司资本产生附加值的能力,即公司实现盈利的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实际上是对经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其他指标的分析。无论是对于运营商还是投资者,盈利能力分析都能够快速识别管理和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对策以提高利润率。在日益开放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可持续的业务发展需要持续的盈利能力。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当重要。准确、深入地评估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盈利能力的相关概述,主要介绍了盈利能力的相关概念、类型和评价因素,为后文论述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华东科技盈利能力分析,主要介绍了华东科技的公司概况以及华东科技盈利能力现状。第三部分为华东科技盈利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华东科技盈利能力现状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求改进。第四部分为华东科技盈利状况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华东科技提高盈利能力的措施,通过对华东科技盈利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改进华东科技盈利能力的不足之处。这不仅对华东科技的盈利能力提升及未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其他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华东科技;资产

Abstract Profitability is an indicator that is highly valued at all levels of the company. It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he company's capital to generate added value, that is,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achieve profitability.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s actually an analysis of operating profit margins, cost expense margins, total return on assets, and other indicators. Whether for operators or investor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can quickly identify problems in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and improve countermeasures in a timely manner to increase profit margins. In an increasingly open market and a fierce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business development requires sustained profitabil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ccurate and in-depth evaluation of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can promot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Eas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herefore, for Eas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the rapid growth of East China's technology business and improving its profi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at present. Keywords:Listed company; profitability; Eas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ts

(企业管理案例)上市公司事后防御策略及其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事后防御策略及其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林平忠吴晓梅 (一) 白马骑士 1.骑士在反收购中的作用 黑马骑士(Black knight)是指某些袭击者先秘密地通过收购目标公司分散在外的股票等手段,从而对目标公司形成包围之势,使之不得不接受苛刻的条件,把公司出售,从而实现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这些袭击者即称为黑马骑士。 当目标公司在遭受黑马骑士的袭击时,为了不使公司沦入收购者的手中,而选择一家关系密切,并且有实力的公司(即白马骑士),以更优惠的条件达成善意收购。优惠条件包括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以及对目标公司的人事安排给予保证等。 目标公司不仅可以通过增加竞争者而使买方提高收购价,甚至可以以“锁位选择权”(Lock up option)给予白马骑士优惠的购买资产、股票等条件。如1985年6月,全美第五大的环球航空(Trcans world,简称TWA),为了抗拒艾肯集团(Carl Ichan,被称为收购大王)的收购活动,TWA特别给予德州航空“每股19.625美元的价格收买TWA640万股票的权利”。 如果目标公司与白马骑士假戏真做,则称为“防御性合并”(Defensive Merger),虽然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会辩称,防御性合并是为了公司的综合效益而非为了保住其饭碗,但很多防御性合并的最大收益者确实是管理者而非股东。此策略在我国同样适用。 2.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美丽华是恒生指数三只酒店蓝筹股中唯一一只华资酒店股,也是唯一以经营酒店业务一度名列财阀副榜的。它是由已故富豪杨志云所创立的王国,1957年他从西班牙神父手中购得一座旅店后,便转而投入酒店业。70年代时,己由只有百余个客房的小旅店,发展成拥有千余个客房的一流酒店,享有国际声誉。它在1970年上市后,一直业绩良好,盈利丰厚。杨志云去世后美丽华交给几个儿子管理。由于杨氏兄弟接管以来生意停滞不前,盈利甚不理想,故至1993年初,除大哥杨秉正想保持管理权外,继续坐掌江山外,其余兄弟已有意出让股份。 正在大家各有盘算之际,几位集团元老何添、利国伟等人找到香港首富李嘉诚(因年纪比李兆基大,人称“大李”)商量出售手上的美丽华股份,而李超人则劝说中信泰富集团主席荣智健一起充当“黑马骑士”,收购美丽华。 香港首富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72年7月31日由长江地产改名而成,并于同年10月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11月1日正式挂牌,法定股本为两亿港元,而中信泰富集团则是在港中资控股的企业中最有实力的公司。两家曾联手成功地收购了香港的老牌公司“恒昌行”。1992年12月,由这两家发起,共同在英属处女岛注册一家私人公司-Hall Rich investments Limited;总股本5000股,每股面值1美元,实收资本每股2美元。英属处女岛、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是国际著名的避税区,每年新注册的公司多如牛毛,长江实业与中信泰富的这一举措,应当说是鲜为人知的。然而,此后美丽华的股票一路上扬,由年初的每股9.25港元直升到5月底的每股13.70港元。 6月8日晚10时许,百富勤代表Hall Kich打电话给美丽华公司的董事长杨秉正,传达了Hall Kich investments Limited 收购美丽华全部股份的意向。百富勤是香港90年代以来最活跃的证券商和投资顾问,尤其在保荐中资企业在港上市方面有不俗的表现而令人刮目相看,后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拖累而被收购。 6月9日上午9时许,香港证监会、交易所、美丽华董事局同时收到百富勤代表Hall Kich送来的收购建议书,提出收购所有持美丽华股份的股东手中的全部股票。出价:普通股每股15.5元,认股权证每份8.50元,总收购价为85.94亿元(6月8日美丽华普通股收盘价为每股14.80元,认股权证的收盘价为每份8.60

浅谈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浅谈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常阐述盈利能力的含义,论述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同时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提高上市公司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 盈利能力含义 所谓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综合体现了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于企业来说,盈利能力一方面显示了该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水平,以及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降低成本的能力,另一方面同时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益,以及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能力。 盈利能力作为中心问题,受到企业内外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凭借自身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债权人可以收取更高的本息,进而集中体现了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同时为提高职工的集体福利水平奠定基础。 2 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2.1 盈利能力分析目的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但是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成熟。在金融危机蔓延、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股市市场很不稳定。所以,良好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至关重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析财务的重点内容就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上市公司的 盈利能力,同时为利益相关者制定财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进而在一定程度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持续经营为获取利润提供了保证;而获取利润同时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根据盈利能力,可以判断企业经营人员的业绩,进而便于发现问题、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对于企业经理人员来说,主要表现为: 第一,企业的经营业绩通过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得以充分反映和衡量。对于企业经理人员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努力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各项收益数据得以反映,同时也彰显了经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第二,通过分析盈利能力,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表现,通过盈利能力可以表现企业的经营的好坏。通过深入分析盈利能力,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 利润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偿债的重要来源,尤其是长期债务。企业的偿债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程度。企业进行举债时,债权人需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审查,而企业则盈利能力决定了偿债能力的强弱。对债权人来说,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1、? 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分析: (1)含义:企业可动用的资金总额减去本期新增加的流动资金需求及上缴所得税 和年终分红,也就是企业期末自我发展能力。 (2)计算: A、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有实际现金收入的其他各项收入和费用,减实际引起现金 支出的各项费用: 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金融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损失+折旧费+计提坏账-其他业务支 出-金融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 -上缴所得税-收回未发生坏账

B、以税后利润为基础,加上不实际支出的费用,减去不实际收入: 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税后利润+折旧费+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损失+计提坏账准 备-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收回未发生坏账 (3)表外筹资: A、分类:直接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 B、直接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筹资。 如: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但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 C、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 度内,最常见的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

D、企业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 转化为表外筹资。 E、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 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 作用等,还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 (4)企业可持续增长速度: A、定义: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B、计算: a、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 初股东权益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1

一、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 地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越加成熟,开始把目光深入到上市公司的各项能力情况上,对上市 公司的盈利能力尤为关注。近年来,对于投资者来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敏感且颇有争议的行业, 因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许多投资者和学者也选用各种方法,建立各种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 盈利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如何能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指标,真实的评价和反映上市公 司的盈利能力也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有助于保障投资 人的所有者权益,有利于保障企业职工的劳动者权益,有利于债权人衡量投入资金的安全性,有 利于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有助于帮助了解本行业市场发展是否正常。 本文将通过杜邦财务评价模型对我国在上证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客观反 映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情况,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增强盈利能力的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我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而在国外从20 世纪初开始就有学者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了。 FrederickWinslowTaylor(1911)建立了许多成本计量指标并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学 管理理论,根据成本计量标准量与实际发生量的比较结果,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这是通过成 本费用利润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绩效。Peter.M .Drucher( 1950)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企业 绩效评价的八项指标,指出利润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却不是唯一的目标。从此人开始 思考企业盈利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盈利数量上O'Gl ov e( 1 9 7 8 ) 发表了一份投资报告《收益质量》,详细提出了收益构成的分析方法,提出盈利质量必须得到重视。至此盈利质量正式得到关注。 在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大多学者开始探索用其他各项指标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Melnnes (1971)对美国30家跨国公司的财务绩效分析系统进行评价,发现最常用的的评价指标是投资报 酬率。

上市公司EVA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EVA实证分析 一、研究目的及假设 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衡量的是公司资本收益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公司的利润,考虑了包括权益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并且在计算中尽量消除会计信息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扭曲。EVA的基本计算公式为:E-VA=NOPAT-ICxWACC=ICx(ROC-WACC)。其中:NOPAT为经过会计及税收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IC为资本总额(包括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WACC 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ROC为资本回报率。EVA的倡导者指出,EVA与公司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在业绩评价方面优于传统会计指标。那么,EVA在我国市场上的效用如何,这与我国企业对EVA体系的潜在接受程度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有关。某种程度上一个市场中EVA对市场增加值(MVA,Market Value Added)的解释度反映了该市场的成熟程度,同时EVA与MVA的相关关系也反映了该市场对EVA的潜在接受程度。本文将分析EVA及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与MVA的相关性以及EVA在我国市场上的效用。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VA对于MVA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假设二: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VA对于MVA的解释能力优于传统指标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本文选取1998年以前上市的沪市A股制造业公司以确保其上市的时间较长,符合条件的有191家,然后进行筛选:剔除PT和ST企业,这些公司经营状况异常,其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较低;剔除发行B股和H股的企业,这些公司的会计处理政策与一般公司不同;剔除发行优先股的企业,这样的公司在计算权益成本时比较特殊;剔除数据不完整的企业。经过筛选,最后选出2001年的93家公司作为分析样本。所选取的与EVA有关的数据来自证券之星网站等。 (二)研究方法基本方法是将MVA作为因变量,EVA及各传统会计变量为自变量,构成一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比较EVA和传统指标对公司价值的解释能力时,使用的方法是计算增量信息含量。增量信息含量是指当原模型有新的变量加入后,模型的解释能力增加的值,它表示的是新加入的变量解释了原有变量没有解释的部分。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分析主要目的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紧密程度,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本文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从绝对量来看,当显著水平为0.01时,与MVA显著相关的变量是EVA、OP、NP和A,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76、0.515、0.744和0.714。特别是净利润NP相关系数很高,这与我国以利润为中心的业绩评价体系无关。现金流量CF与MVA相关性不显著,因为我国企业对于现金流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也反映出我国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经营业绩并不一致。

医药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 采用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的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实证分析方法分别对企业销售盈利能力和资产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资产周转率对销售盈利能力有负向作用,速动比率对销售盈利能力起正向作用;总资产周转率和速动比率对资产盈利能力有正向作用权益乘数对资产盈利能力有负向作用。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受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显著影响,即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受到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目录 1.引言 (1) 1.1.选题依据 (1) 1.2.医药行业简介 (1) 1.3.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3) 2.研究设计 (3) 2.1.研究问题 (3) 2.2.数据来源与样本 (4) 2.3.指标选取 (4) 2.4.模型构建 (5) 3.实证研究 (5) 3.1.相关性分析 (5) 3.2.回归分析 (6) 3.2.1.销售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6) 3.2.2.资产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7) 4.结论 (8) 5.建议 (8) 参考文献 (10)

1.引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利用盈利分析的相关指标来评价和反映企业的发展情况和经营状况,同时利用分析结果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1.1.选题依据 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产业”的美誉,2003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它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世界各国都把医药制造业作为重点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产业之一。目前,由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数量多,集中度低的现状致使行业盈利能力较低,本文选取医药行业2013年部分上市公司可能影响盈利能力的数据,分析影响医药行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1.2.医药行业简介 医药行业是指对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加工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的医疗工业品与消费品的行业。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

偿债能力分析 (2)

1.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别称查找文献法,被广大学者普遍运用于各种学术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文笔者搜集查阅大量有关于我国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问题的资料的主要渠道是图书馆跟各大网站上的期刊,报纸,论文等资料和国内外参考文献,归纳整理出了偿债能力分析的基本数据资料,为论文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基础。 实证分析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资料与数据的搜集,并综合运用财务报告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通过财务报表与财务指标评价对比分析华夏幸福财务现状,从中发现华夏幸福在偿债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比率分析法。文中根据华夏幸福2012年至2016年的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指标来解析华夏幸福偿债能力,从中看出华夏幸福的投资价值。 1.4文献综述 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首先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其中企业的偿债能力就是一个重点关注项目,偿债能力的研究无疑成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方向有联系又有区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几个指标之间的比重,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偏向于联系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如影响因素、负债经营存在问题以及提高偿债能力的策略等。 1.4.1国外文献综述 Russ Giesy(1992年)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统计数字证实经营风险、净收益等不同因素受到资产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建议是企业最理想的资产结构应该大约为资产负债率的一半。[23] Fosberg(2004年)在研究后发现,公司的负债率很大程度受到其规模的影响,对于所有处于正常模式的企业来说,现金流都是至关重要的资产之一,很多企业的财务之所以出现难以维持企业发展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到期债务过多,超出现金流的偿还范围。 George Gallinger(2005年)提出使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从企业融资与投资等动态方面的经营活动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24] Julie E. Margret(2011年)在Taylor and Francis出版书探讨了法律和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

第29卷第5期财经研究Vol129No15 2003年5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y12003 中国上市公司MB O的实证研究 益 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MBO),从方式、定价、资金来源、财富效应以及公司绩效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样本实证分析,并结合国外的理论实践作了对比评论。通过对累计异常收益CAR、每股收益、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计量,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MBO并未提高公司绩效,股东财富效应也不显著,且存在违反“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的行为,同时指出目前有关配套措施亦不完善,从而得出慎行上市公司MBO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MBO;财富效应;公司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952(2003)0520045207 2002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并购重组的方式之一,上市公司的MBO(管理层收购)最近频频见诸媒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1990-2002年10月实施(或准备实施)MBO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一回顾,并对它们MBO的方式、定价、收购资金来源、MBO前后的公司价值、公司绩效及分配政策等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国外的经验加以评述。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MB O状况 11中国上市公司MBO的界定 中国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MBO还刚刚起步,如果用国际通行的MBO概念来寻找相关案例,可能没有一家符合要求。本文用广义的概念来确定上市公司实施MBO的样本,即收购者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内部员工或由其组建的法人实体,收购了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股权,意在部分控制或相对控制上市公司的经营,姑且称为中国特色的MBO。那些管理层小比例地买入股票仅作激励或象征性表态的则不算。据笔者对中国股票市场自1991-2002年11月的相关数据统计,符合条件的样本上市公司有粤美的、特变电工、深方大、宇通客车、东方通信、天目药业、中远发展、大众交通、大众科创、深鸿基、望春花、佛塑股份、胜利股份、朝华科技、ST甬富邦、洞庭水殖、丽珠集团、华晨汽车等18家。它们中有的已经实施了广义的MBO,有的则公告待批。 事实上,媒体报道和有关文献提及的上市公司MBO还要超过上述样本,比如说还有电广传媒、绍兴百大(浙江创业)、武汉中商、武汉中百、鄂武商、自仪、飞乐股份、飞乐音响、上海金陵、吴中仪表、上海贝岭、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三木集团、广东福地、东大阿派、实达电脑、赤天化、万科、张江高科、东阿阿胶、南天信息、中兴通讯、浙大海纳、隆平高科、泰达股份、春兰股份、鄂尔多斯、中国联通等。笔者认为,样本之外的所谓MBO主要是一种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或公司原有的股权安排,基本不直接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变化,因此,本文不作为考察对象。 收稿日期:2003202208 作者简介:益 智(1971-),男,上海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地完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越加成熟,他们不仅关注上市公司股票的涨跌,也开始关心公司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其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尤为关注。近年来,对于投资者来说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的敏感且颇有争议的行业,因此也给了这个行业更多的关注。许多投资者和学者也利用各种方法,建立各种模型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如何能真实的评价和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国内外学者对上司公司盈利能力的研究发现,许多因素对公司盈利能力都有影响,但由于采用的方法和选取的标准不同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1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 1.1国外研究 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我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在国外从20世纪初开始就有学者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研究了。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911)建立了许多成本计量指标并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根据成本计量标准量与实际发生量的比较结果,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这是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绩效。Peter.M.Drucher(1950)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企业绩效评价的八项指标,指出利润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却不是唯一的目标。从此人开始思考企业盈利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盈利数量上O'Glove(1978)发表了一份投资报告《收益质量》,详细提出了收益构成的分析方法,提出盈利质量必须得到重视。至此盈利质量正式得到关注。 在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大多学者开始探索用其他各项指标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Melnnes(1971)对美国30家跨国公司的财务绩效分析系统进行评价,发现最常用的的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