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几种有效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几种有效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几种有效治疗方法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作为女性,更该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做好体检,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多,包括传统疗法和生物疗法,一般治疗过程中都会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并用的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前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努力方向为尽量减少手术破坏、缩小切除范围,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包括保乳术和前哨淋巴活检术。其中保乳术主要针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具有安全切缘的保乳术加术后放疗,疗效与全乳切除相当,但患者乳房形状未受到破坏。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相对手术治疗用得比较少,因其设备难以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多配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三、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肿瘤内分泌治疗中最成熟也是最有效的,但是它是非治愈性的,其治疗目的是降低体内循环和肿瘤内雌激素水平,以降低如癌细胞增长。

四、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指化学药物的治疗,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式,化疗目的在于根除手术后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癌细胞的复发及转移。

[藏药舍力丹]所含的高能抗癌生物活性成分能直接破坏癌细胞复制酶,使其丧失分裂、繁殖能力,这就像为癌细胞做了“绝育手术”一样,被“活活阉割”,阻止其发展、转移、丧失生命活力。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院 北京蓝海中医院周宜强教授认为,外科治疗一直是乳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中的重点,自1894年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问世后,在100多年时间内,术式在不断的改良,先后经历了乳腺癌根治术、扩大切除术、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等不同阶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辅助治疗的技术不断更新,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大为提高,同时患者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强烈,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 1.保乳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欧美国家研究表明,对于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治疗的总局部复发率、总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较乳腺改良根治术相近。但保乳手术的主要矛盾是在保证美容效果的同时要控制局部复发率,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求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进行正规的术后综合治疗。目前公认的保乳手术适应证:①B超及双乳钼靶X线检查原发肿瘤为单发灶,且不伴有乳腺内弥漫性微小钙化;②肿瘤的直径小于≤3cm;肿瘤距乳晕边缘≥2cm以上;③肿瘤和乳房比例适中,估计术后外形较好者,一般认为肿瘤与乳房大小之比在1/4~1/6之间为好;④Ⅰ、Ⅱ期乳腺癌,少数Ⅲ期乳腺癌在经过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仍可行保乳手术;⑤患者术前无手术禁忌症,且有强烈的保乳愿望并有条件能接受

术后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而对既往做过乳腺或胸壁放疗、无法通过单一切口进行局部切除而保障满意外观效果的多中心病灶、正在妊娠且需要在妊娠放疗、肿瘤位于乳腺中心、炎性乳腺癌以及无法接受放疗的患者,则不宜行保乳手术。 2.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尽量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许多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分级、切缘宽度及术后综合治疗情况等,都会影响肿瘤的复发风险。HageJA等回顾性研究了400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发现切缘阳性者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切缘阴性者。一些研究发现,年龄≤35岁组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是年龄>35岁组的2~3倍,考虑是年轻患者与肿瘤生物学较差有关,而并非保乳手术导致的。同时,乳腺癌家族史及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如BRCA1/2或其他基因突变)等危险因素最常见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这也是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 DC-CIK治疗过程中的DC和CIK细胞和抗原都是取自病人体内,不会有排斥反应,同时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整体万级、局部百级洁净标准的GMP实验室中,属于非常成熟的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治疗病人超过上万例. 3.放射治疗对保乳手术的优势

乳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乳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 2019 年预计将有230480 例女性罹患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 30%,排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 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统计显示乳腺癌同样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 20 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 45-50 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 10-20 岁发病率上升 1 倍,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 岁达到最高。 而在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 45-55 岁之间,亚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1. 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雌激素的活性对乳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月经过早来潮(小于 12 岁)或绝经晚(迟于 55 岁),未生育,晚育(第一胎在 35 岁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乳癌的发生率较高。 2. 病毒: 致癌性 RNA 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相关。 1 / 5

3. 乳腺非典型增生: 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4. 遗传和家族史: 乳癌在家族中的多发性也在统计中获得证实。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一级直系亲属患乳腺癌)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 2-3 倍。 5. 营养因素: 高脂物质摄入过多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6. 放射线: 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乳腺癌的四大临床症状表现; 1. 乳房肿块: 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 2. 乳头改变: 乳头溢液多为良性改变,但对 50 岁以上,有单侧乳头溢液者应警惕发生乳癌的可能性;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常为乳腺佩吉特病(Paget 病)的临床表现。 3. 乳房皮肤及轮廓改变: 肿瘤侵犯皮肤的 Cooper 韧带,可形成酒窝征;肿瘤细胞堵塞皮下毛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而毛囊处凹陷形成橘皮征;当皮肤广泛受侵时,可在表皮形成多数坚硬小结节或小条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变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可限制呼吸,形成铠甲状癌;炎性乳腺癌

解释乳腺癌治疗方法中的优势和弊端

解释乳腺癌治疗方法中的优势和弊端 技术参考: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在美国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中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其发病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尤其是中国大城市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明显增加。西方妇女乳腺癌多发生在绝经后,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的第一高峰在40-45岁,比西方国家提早了10-15年,25岁以下少见,男女比例为1:99。 虽然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很多高危因素已经确定,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别是母亲或姐妹曾患乳腺癌;月经初潮过早;绝经过迟;高龄初产;长期激素替代治疗;胸部放射性接触史;乳腺良性增生史;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乳腺癌易感蛋白1(BRCA1)及乳腺癌易感蛋白2(BRCA2)基因突变等。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1乳房肿块:一般多为单发,质地较硬,增大较快,可活动,如侵及胸肌或胸壁则活动性差或固定。1皮肤桔皮样改变和乳头内陷,为癌侵及皮肤和乳头的表现。乳腺肿块常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应强调定期做自我检查。3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或浆液性,此时可做图片细胞学检查。4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活动、融合或固定。5血行转移:多见于肺、肝、骨和脑等转移,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6炎性乳腺癌:表现为乳房皮肤呈炎症样改变,由局部可扩大到全乳房,皮肤颜色有浅红色到深红色,同时伴有皮肤水肿、增厚、表面温度升高。 乳腺癌的诊断检查方法:1乳腺X线照相检查:可见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的肿块阴影,占85%,有时中心可见钙化,颗粒甚小,密度不一致,呈点状、小分支状或泥沙样,钙化点超过10个则恶性很大。2乳腺B超检查:可见形状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准确率为80%-85%,可做初步诊断。3乳头分泌物细胞学检查。4肿块穿刺检查:常用细胞针针吸做细胞学涂片检查;也可在B超引导下,行肿物穿刺活检,做细胞学涂片或组织学检查;对较小肿物可做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5切除或切取活检:当疑为乳腺癌时,宜先作肿物整块切除,并作冷冻切片,立等结果,病理确诊后接着做扩大手术。6激素受体检查:通常检查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以便指导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同时应进行Cerb_2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显示内分泌治疗有效,预后好;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无效,预后差。7近红外线扫描检查:红外线通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管增加,附近血管变粗,这些有助于乳腺癌诊断。8热图像检查:但这种检查对肿瘤较小者,检出率较低,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9钼靶X线或干板照相:根据乳腺肿块密度与周围组织对比有毛刺或钙化等以帮助诊断。乳腺钼靶X线摄片可显示5mm 的微小肿物,检出乳腺癌比临床诊断早2.5-3.5年。10乳腺导管造影:当有病理性溢液的病人,可做导管造影,以观察导管有无中断、扩张、受压移位和占位性病变。11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检查:包括HER2/neu过度表达和P53抑癌基因丧失。12肿瘤标志物检查:CA15-3和CEA增高与乳腺癌有一定相关性。13PCR法癌基因诊断检查:K19和MUC1等检查与乳腺癌相关,此法可检测出存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但也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重点已从以往的单纯性手术治疗向含系统性治疗在内的综合性治疗发展,根据肿瘤分期,生物学特征和患者情况,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 (一)原位癌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23T14:40:11.7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张震[导读]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 张震(内蒙古扎兰屯市大河湾医院 162650)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术后按CMF(CerbB-2阳性则用CAF)方案进行化疗并加放疗,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6-48个月,全部患者无皮下积液及上肢水肿,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 。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 4%。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深入和诊疗手段的提高,早期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乳腺癌的手术治疗模式也在改变。笔者采用保留乳房手术(简称保乳手术)对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发育良好,年龄33-58岁。其中左侧31例、右侧28例,所有患者都位于边缘区,外上象限32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11例,内下象限8例。术前肿瘤直径均≤3cm,对于肿瘤较大并且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术前行辅助化疗。 1.2 手术方法病变位于上象限者采用弧形切口,下象限者采用放射状切口,同时加腋窝处顺皮纹方向切口。如术前已有明确病理诊断者,遵循无瘤操作原则先行腋窝解剖,然后再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其中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肉眼切缘距肿瘤2cm以上,四周及基底切缘送冰冻病理至无癌组织残留为止。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为核素法或联合法,腋窝清扫范围包括胸大小肌间隙及berg分级I、Ⅱ级水平腋窝淋巴结,即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内侧缘范围内的全部淋巴结。 1.3 辅助治疗术后12例先放疗后化疗,9例化疗3周期后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周期(夹心式),38例6周期化疗结束后再放疗。化疗方案:CMF46例、CAF13例(CerbB-2阳性),共6周期。辅助放疗采取全乳腺切线野X线照射50Gy,共5周; 后缩野对瘤床以电子线追加照射10-16Gy,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酌情考虑加照患侧腋窝引流区、锁骨上、下区及内乳区。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未绝经的患者予三苯氧胺或法乐通,绝经后患者予芳香化酶抑制剂。 1.4 疗效评价按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美容评定标准[1]进行判定。优: 双乳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2cm,外形与对侧无明显差异,外观正常。良: 双乳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cm,外形基本正常或略小于对侧。差: 双乳明显不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cm,外形较对侧明显缩小。 2 结果 随访6-48个月,全部患者无皮下积液及上肢水肿,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4%。 3 讨论 近年来,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我国逐渐推广。一般认为,保乳手术适应证有[2]: ①年龄较轻,自愿接受保乳手术; ②肿块为单发,距乳头≥3cm,保证手术后乳头存在,不影响外观。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无远处转移; 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④肿瘤直径≤3cm。若乳房较大,肿瘤可>3cm,甚至5cm。此类患者术前要辅助化疗,使肿块缩小; ⑤具备放化疗的设备和技术。对病理类型及腋窝淋巴结状况无特殊限制,但对肿瘤含广泛导管内成分(EIC)的患者则应慎重[3],也有人认为EIC应为保乳手术的禁忌。本组患者均符合上述要求。关于肿块的切除范围,笔者的体会是: 乳房发育良好,切除范围稍大只要乳房外形变化不大,还是切除肿块周围2cm的正常乳腺组织较为安全,特别是对初期开展保乳手术的医生。无论切除范围如何,必须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切口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既要充分暴露方便手术又要兼顾美容效果。对于外上象限的肿块,在局部切除后向外上沿腋窝前壁延长切口即可很方便的作腋清扫,对内侧肿块可另选切口,笔者多选择沿乳房外侧轮廓线向上延至腋窝前壁,腋窝暴露十分清楚,术后美容效果理想。皮瓣积液是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微血管及淋巴管的再度开放,术后脂肪液化、引流不畅、加压包扎不均匀导致淋巴液积聚有关[4],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保乳术后的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本组患者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术27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9例,肿瘤扩大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5例。术后按CMF(CerbB-2阳性则用CAF)方案进行化疗并加放疗,对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治疗后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经疗效判定,优良51例,优良率达86.4%。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且美容效果满意。参考文献 [1] 张保宁,邵志敏,乔新民,等.中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5,27 (11) : 680-684. [2] 赵恒兰,俞仁龙.早期乳腺癌14例保乳综合治疗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9) : 2213-2214. [3] 张斌.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若干认识.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4) : 197-198. [4] 覃军,梁品琪.乳腺癌486例手术后并发症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 : 2407-2408.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CMF方案(转移):CTX 600mg/M2 d1; MTX 40mg/M2 day 1and 8;5FU 600mg/M2day 1and 8;每21天重复×6常用可切除乳癌的辅助化疗。 CAF方案:CTX 500mg/M2 day 1;ADM 50mg/M2 day 1; 5FU 500mg/M2 day 1;+PR 40-65%。此方案是目前乳腺癌术后推崇的化疗方案。有人认为CAF方案4个疗程的结果与CMF方案6个疗程相同。 FAC方案:5FU 500mg/M2,d1 and d8其余同CAF方案。CMF方案(术后标准辅助化疗):CTX 100mg/M2 po, day1-14天;MTX 40mg/M2 iv day 1-8天;5FU 600mg/M2 iv day 1 and 8天;每4周重复×6周期。 AC方案:CTX 600mg/M2 day 1 ADM 60mg/M2 iv day 1;每3周重复一次。2004CSCO年会中报告,阿霉素的剂量超过60mg/M2后并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在传统的AC 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泰素175mg/M2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 CAP方案:CTX 500mg/M2 day 1 and 8; ADM 40mg/M2 iv day 1; DDP 50mg/M2 iv d3 and d8; MCF方案:MMC 20mg iv d1; CTX 1000mg iv d1; 5FU iv gtt qd×5天。(本人用于晚期乳腺癌,效果很好)。 MVD方案:MMC 8mg/M2 d1 + VDS 3mg d1 and d8;DDP 30mg/M2 iv gtt qd×3天。针对ADM产生耐药后的乳腺癌病人,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多西紫杉醇+Xe和紫杉醇+吉西他滨(GEM)方案。 治疗失败后或高危组病人可选方案: MV方案:MMC 20mg/M2 iv day 1; VLB M2 iv day 1 and 21;每6-8周重复。 DV方案:DDP 20mg/M2 iv day 1→5;VP16 60mg/M2 iv day 1→5天。 NA方案:NVB 25mg/M2 iv day1 and 8;ADM 50mg/M2 iv day 1;q3w 重复。CR+PR 74%(有的医院肿瘤化疗专家对乳腺癌术后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直接用此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 PA方案:PXL 175-225mg/M2 iv gtt d1; ADM 50mg/M2 iv day 重复,CR+PR 69-93% PFL方案:PXL 175mg/M2 iv gtt day 1; LV 300mg/M2 iv gt day 1→3; 5FU 350mg/M2 iv gtt day 1→+PR 52%. PP方案:PXL 75-85mg/M2 iv gtt day 1; DDP 40mg/M2 iv gt day 1,q1w重复×6周期。CR+PR 81% IAF方案:IFO M2 iv gtt day1→5;ADM 30mg iv day 1;5FU 500mg/M2 iv gtt day 1 and 8;q4w重复。 当ADM治疗失败后,可用PXL and /or NV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对部分绝经前、淋巴结阳性乳癌术后用Zoladeex〔诺雷德〕可以获得与CMF方案同样疗效.。注射埋植剂支,每4周注射1次。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目前认为ADM的标准用量是60mg/M2,表阿霉素在剂量<90mg/M2时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剂量>90mg/M2时则量效关系不明显。对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病人,还是推荐使用蒽环类联合化疗,如AC、CAF、CEF等联合化疗方案。高剂量的HDCT化疗方案不能作为早期或晚期乳癌的标准化疗方案。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1-08-29T15:37:3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亚洲[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 李亚洲(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49例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式治疗的病例资料;对43例(6例失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美体外形进行评估。结果 49例均为I、II期乳腺癌,38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11例行区段切除术,其中即时行胶原蛋白海绵局部塑形美体7例。术后辅以局部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43例无1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美体效果评价良好。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手术切除范围离距肿瘤2-3cm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和美体效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塑形美体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已升至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1]。 2005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保乳手术,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49例,年龄35~54岁,平均4 2.5岁。病变位于右侧26例,左侧23例;外上象限28例,外下象限5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钼靶乳腺X线照相和彩超提示肿物单发,直径≤3cm;距乳头的距离>3cm;边界清晰;体检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术中经冰冻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I、Ⅱ期;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具备放疗等综合治疗条件。 1.2 方法 1.2.1 保乳手术肿物位于乳头上部,切口取平行乳晕的弧形切口;肿物位于乳头下方取放射状切口,手术肉眼切缘离距肿物边缘均在2-3cm,术中多点冰冻病理证实切缘阴性,不再扩大切除范围,同时另取切口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外形较差者即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塑形美体,余均充分游离皮肤,皮下组织,分层缝合修复乳房,确保美体塑形良好效果。 1.2.2 综合辅助治疗术后转肿瘤科对乳腺区行根治性放疗,放疗采用内切和外切野,放疗剂量:全乳照射50Gy,瘤床追加10Gy,有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下区,位于内乳区的加内乳区;合理的个体化化疗大多数用CMF方案6个疗程,个别有淋巴结转移用TEC方案化疗6个疗程;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20mg/d5年。 2 结果 2.1术后效果39例病人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5例有切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周内愈合,5例腋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3周内愈合;另6例轻度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经功能锻炼2-3个月逐渐恢复,全部乳房外观良好。 2.2 随访结果43例患者术后有随诊资料(6例失访),随访达36个月者10例,24个月者17例,12个月者14例,随访不足12个月者2例,经彩超检查及体检证实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表示满意,生活质量较非保乳手术的病人为优。 3 讨论 3.1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指征保乳术式主要适应于早期乳腺癌。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和形体美。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1)一般适合临床Ⅰ、Ⅱ期中肿瘤最大直径小于3cm和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cm和Ⅲ期患者经术前化疗降期后也可以慎重考虑;(2)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保持外观效果。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有:(1)既往接受过患侧乳腺或胸壁放疗;(2)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注意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3)妊娠、哺乳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在终止哺乳后可考虑);(4)分布在两个以上象限的多中心或多灶性病灶;(5)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2]。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有:(1)肿瘤位于乳房中央区,即乳晕及乳晕旁2cm环形范围内,包括乳头Paget’s病; (2)直径>3cm;(3)乳腺钼靶摄片显示弥散的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灶。BCT是以手术为主体放疗为基础。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达到肿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控制;保留的乳房应具有美容和功能上的价值[3]。 3.2 保乳手术的方法与综合治疗保乳治疗的基本模式为①部分乳房切除+②腋窝淋巴结清扫+③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术后放疗时间应在6周内,否则局部复发率高度增加,且单纯保乳局部复发率25~39%,加用放疗后复发率降至5~15%[4]。 4 结论 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了当代乳腺癌治疗的观念,早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乳根治术,既能治愈疾病且能保持生活质量和维持女性形体美。保乳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最佳选择,术后生活质量与形体美远远高于传统根治术者。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44. [2]易石坚.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291-293. [3]Resch A, Potter R, Van Limbergen E, et al. Long-term results (10 years) of intensive breast coserving therapy including a high-dose and large-volume interstitial Brach therapy boost(LDR/HDR) for T1/T2 breast cancer. Radiatherapy and Oncology, 2002, 63(1): 47-58 [4]RECHTATHERETURNOFPOSTMASTECTOMYR ADIOTHERAPY.JLINICAL,1995,13(12):2861.

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

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 CMF方案-------- 环磷酰胺100mg/M2 PO第1-14天或环磷酰胺600mg/m2 IV第1,8天甲氨喋呤50mg/M2 IV第1,8天 氟尿嘧啶500mg/M2 IV第1,8天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AC方案: 21天重复,共4疗程 阿霉素60mg/M2 IV第1天 环磷酰胺600mg/M2 IV第1天 FAC -------21天为1周期 氟尿嘧啶500mg/M2 IV第1天 阿霉素50mg/M2 IV第1天 环磷酰胺500mg/M2 IV第1天 FEC-1方案 环磷酰胺500mg/M2 d1 表阿霉素60mg /M2 d1 d8 氟尿嘧啶500mg/M2 d1 d8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FEC-2方案 环磷酰胺500mg/M2 d1 表阿霉素100mg /M2 d1 氟尿嘧啶500mg/M2 d1 d8 共6个周期,28天为1周期 TAC方案 多西他赛75mg /M2 d1 阿霉素50 /M2 d1 环磷酰胺500 /M2 d1 共6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TC方案 多西他赛75mg /M2 d1 环磷酰胺500 /M2 d1

共4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AC-P方案 阿霉素60mg /M2 d1 第1-4周期 环磷酰胺600mg /M2 d1 第1-4周期 紫杉醇175mg /M2 d1 第5-8周期 21天为1周期 AT方案----------21天重复 多西紫杉醇(泰索帝)75mg/M2 IV第1天 阿霉素50MG/M2 IV第1天 二期乳腺癌的辅助化疗 方案一:CMF方案—绝经期前1~3个淋巴结阳性者(4周方案)药物剂量mg/(m2.d)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环磷酰胺100 po 1~14 q28d*6 甲氨蝶呤30~40 iv 1,8 q28d*6 氟尿嘧啶400~600 iv 1,8 q28d*6x-d 方案二:CMF方案—术后1~3个淋巴结阳性者(3周方案)9q 药物剂量mg/(m2.)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环磷酰胺600 iv 1 q21d*6 甲氨蝶呤40 iv 1 q21d*6 氟尿嘧啶600 iv 1 q21d*6n!?-A$I 方案三:AC方案—受体阴性,腋窝淋巴结阳性 药物剂量mg/(m2.)及途径时间(天)及程序 阿霉素60iv 1 q21d*4 环磷酰胺600 iv 1 q21d*4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肿瘤二科顾金生乳腺癌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各地虽有明显差异,但都有上升趋势。在多数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或首位。我国上海市乳腺癌的发病率1972年为20.1/10万,1988年为28/10万;天津市1981年的发病率18.2/10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据最近完成的居民死因抽样调查乳腺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到90年代在城市增加18%,但在农村无变化。 乳腺癌的发生和月经初潮、绝经年龄、初次生育年龄、哺乳及家族史有关;长期服用雌激素、高脂肪膳食、绝经后妇女体重增加、电离辐射等都会增加发病的危险。 一.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原则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已经逐渐在世界各地比较统一,以下程序可供参考: 10期(Tis N0 M0) 1.1导管内原位癌治疗原则: ①乳房切除术 ②乳腺保留术(BCS)加术后乳房切线照射: ?术前应拍钼靶片排除多发病灶,术后排除浸润癌。 ?区域淋巴结不照射(因为原位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约1%); ?排除妊娠 ?不建议行化疗; ?内分泌治疗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仍建议术后行内分泌治疗。 1.2小叶原位癌的治疗原则:大致同导管内原位癌,但更要注意对侧重复癌的可 能性。 2Ⅰ期(T1 N0 M0) 2.1根据情况选用保守手术 2.2术后内科处理: 可使复发率降低30%,仅有10%的病人受益,90%的无益。所以T≤2cm、

低SPF、核分裂好、DNA整倍体、无Her-2癌基因过度表达、PS2基因蛋白阳性等低危因素的可不化疗,否则有一项则为高危病人应化疗。 一般可以简单的从下表评价。 表乳腺癌患者预后及风险估计: 2.3根据手术方式对待放疗: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切除术后原则上不术后放疗。乳 腺保留术应加术后乳房切线照射。 3Ⅱ期( T0N1M0、T1N1M0、T2N0M0、T2N1M0、T3N0M0 ) 3.1手术: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房保留术(肿瘤直径≤40mm)。 3.2术后内科处理: 即使没有淋巴结转移的T1-2患者,如有播散倾向(如:年轻、发展快、分化差、淋巴结/血管有癌栓、癌周细胞反应不佳等)也予术后化疗。 3.3术后放疗根据术式及淋巴结情况、局部肿块酌情放疗。 4ⅢA、B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M0、T3N2M0、T4NaM0、TaN3M0) 4.1术前化疗或放疗 4.2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骨转移症状及治疗方法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健康。乳腺癌早期不容易发现,往往由于病情发展速度快,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乳腺癌到了晚期常会出现转移,其中骨转移也是比较常见的,一旦出现转移局部治疗很难控制疾病,那乳腺癌骨转移症状有哪些呢,如何治疗呢? A.乳腺癌骨转移主要是以血行播散的方式进行,有60%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以胸腰段椎骨和骨盆最易发生,其发生率占64.7%和41.2%,其次为肋骨(与癌灶邻近部位多见)肤骨、股骨、颅骨,此外胸骨的转移率最低,约为 3.5%,临床上多发性骨转移比单发性多见。 B.转移的早期出现轻度的、间歇性的骨痛,逐渐发展成持续性骨痛,进行性加剧,有压痛,如果是椎体受累,可以出现脊椎棘突的压痛和叩痛。疼痛部位可以固定或不固定,夜间尤甚,痛性多种多样,疼痛造成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而使病人出现被动体位。如果骨转移灶的位置表浅,或转移日久骨膨胀变形时,可以出现局部的肿胀。 C.病理性的骨折发生,由于乳腺癌易于出现骨转移,过去甚至有患者是以病理性的骨折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这些病理性骨折可以自行发生,也可以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和体征也不同。椎骨病理性骨折表现为锥体变形、塌陷,可出现脊髓的压迫症状,最初症状为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当病变发展到脊髓部分受压时可出现半切综合征,当进入脊髓完全受压期后则发生截瘫。 乳腺癌出现骨转移手术的意义不大,此时治疗主要放化疗和中医

治疗。放化疗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很多患者虽然现在病情稳定,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癌细胞卷土重来,因此建议患者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一方面能减轻副作用和并发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整体治愈率。 中医治疗癌症不同于西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特点,在抑制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使患者获得“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 而在中医治疗领域,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袁希福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独创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应用广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帮助了数万例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使很多被判死刑的患者获得了康复,甚至实现了长期带瘤生存的机会。 乳腺癌出现骨转移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患者也要积极治疗,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早期乳腺癌治疗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

今年St.?Gallen会议的主题是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escalation?and?de-escalation),相关专家共识也已陆续发布。早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共识发表在2017年第8期《Annals?of?Oncology》上,肿瘤资讯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导管原位癌 如果切缘可以达标,则保乳手术后放疗仍是导管原位癌的标准治疗。关于切缘距离,专家组成员大部分赞同最近由美国肿瘤外科学会(SS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肿瘤放疗学会(ASTRO)提出的≥2mm;少数成员认为某些病例切缘距离可以更窄,如“墨染切缘无导管原位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辅助治疗用于降低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可能有效。 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专家组强烈赞同只要手术切缘阴性、术后进行放疗,则多灶性及多象限病变也可进行保乳手术。专家组再次重申了“墨染切缘无瘤”的原则,并建议无论肿瘤生物学亚型如何均可按照此原则处理。即使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也可保乳手术后进行全乳放疗及系统辅助治疗,且这类病例行标准的“切线野”或“高切线野”均可。行乳腺切除术且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1-2枚有宏转移者,建议对腋窝处进一步治疗:术后放疗或腋窝清扫均可。 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专家组建议根据残余肿瘤的范围确定乳腺手术的范围,没必要对最初的瘤床进行完全切除。专家组赞同新辅助治疗后仍以“墨染切缘无肿瘤”作为手术切缘的标准,不过,很多专家认为多灶性残余者可以选择更加宽一些的切缘。新辅助治疗后乳晕区无肿瘤累及时,可以选择保留乳头的乳腺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手术 专家组强烈赞同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阳性、且新辅助治疗后转为阴性而临床分期下调的患者,也应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如果三枚及以上前哨淋巴结阴性则可以不必进行淋巴结清扫。如新辅助治疗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仍阳性、或前哨淋巴结检查有宏转移,建议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治疗后淋巴结残留微转移者是否腋窝淋巴结清扫,专家组意见不一。 乳腺手术后的放疗 专家组认为超分割放疗适合于大部分患者,对50岁以上患者更是如此。如果符合ASTRO/欧洲肿瘤放疗学会(ESTRO)提出的低危标准,也可进行部分乳腺的放射治疗。对于临床危险程度中等及较高患者,建议全乳放疗。同时≥60岁、具有低级别肿瘤特征和/或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并将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以不必进行推量放疗。pN1期(1-3枚淋巴结阳性)且临床具有不良特征(年龄≤40岁,具有不良生物学特征如ER不表达或低表达、肿瘤具有高级别特征、具有广泛的淋巴管-脉管浸润)的患者、具有4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区域淋巴结放疗(RNI)。pN1期且临床特征属于低危的患者,是否进行RNI需评估其获益与潜在风险(如肺炎、淋巴水肿)。四枚及以上淋巴结阳性和/或pT3期患者建议乳腺切除术

最新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疾病,近些年,随着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该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上乳腺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比较重要的,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总得来说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等,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于说哪一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根据临床分期、症状、年龄、体质等各方而综合考虑,适合患者自身的,这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手术可能是很多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快速切除病灶,控制病情,但是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利于中医治疗优势弥补四医治疗不足。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直接杀伤部分癌细胞,而且治疗的副作用较大,而配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淸除残留癌细胞,起到巩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副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或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有积极作用。 此外,对年龄大、体质弱、广泛转移,无法耐受西医治疗者,还可以采取中医保守治疗, 同样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髙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上,乳腺癌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快,多数患者在发现的时候都是晚期,晚期由于癌细胞已经出现了扩散和转移,手术切除难度大,而放化疗具有一左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收效甚微,很多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根据每个患者体质有别,早、中、晚分期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对症下药,既有固左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不断变化的药物,一人一方,辩证论治,既科学又合理,疗效显著。 临床上,在中医治癌领域,独树一帜的“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需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陈林凤,女,洛阳市人,2008年7月确诊为乳腺癌,件转移,先后化疗,放疗8次,全身乏力,不能走路,病人思想压力增大,病情也不断恶化,后经别人介绍,在2009年找到袁希福服用中药治疗,病情好转,能走路,精神状态佳,2012年9月17日她再次找袁希福巩固治疗,袁大夫告诉他再过明年再服两个月的药就算彻底康复了,病人十分髙兴。2014 年4月12日在袁希福抗癌明星康复大会上再次讲述了自己的康复历程!在2014年4月12号的袁希福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侃侃而谈12015年9月,患者再次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表达对袁希福教授的感激,直到现在,患者身体正常,身体无不适。 中医是治疗癌症重要的方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适用于各个阶段,应该尽早的贯穿于治疗的始终,防止复发和转移,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对于乳腺癌患者选择来说,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 收集网络.如有綾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均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

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乳腺癌早期治疗方法 导语:乳腺癌的普发越来越受到女性的关注,无可置疑,它是影响女性生活、身材、外表、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定期检查很必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越 乳腺癌的普发越来越受到女性的关注,无可置疑,它是影响女性生活、身材、外表、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定期检查很必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越早发现治疗效果更好。对于女性,注意自己日常良好的习惯,护理好自己的乳房健康,是很必要的。接下来我们普及下乳腺癌的护理和早期治疗方法吧。 按照目前的观点,导致乳腺癌发病的因素不外乎两种,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的是遗传因素,比如您的母亲、姐妹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乳腺癌。后天因素可就多了,比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时间晚;生育时间晚;哺乳时间短;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品、补品、保健品;肥胖;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长期的负面情绪;某些乳腺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因而恶变,等等。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很多,根据患者患病类型及分期的不同,可以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多种方式。通常来讲,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基本上可在半年到1年内完成。如果需要进行内分泌治疗,时间稍长,通常需要规律服药5-10年。 规范治疗期间及结束后,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诊复查。一般情况下,术后1年之内,复查间隔时间为3个月;术后2年之内,复查间隔时间为3-6个月;术后2年以后,每隔半年复查一次;术后5年,可以考虑每隔一年复查一次。 由此我们明白它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如若不能及时发现,早点接受治疗,还会使病患失去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目前一般的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 CMF方案(转移):CTX 600mg/M2 d1; MTX 40mg/M2 day 1and 8;5FU 600mg/M2day 1and 8;每21天重复×6常用可切除乳癌的辅助化疗。 CAF方案:CTX 500mg/M2 day 1;ADM 50mg/M2 day 1; 5FU 500mg/M2 day 1;q4w、CR+PR 40-65%。此方案就是目前乳腺癌术后推崇的化疗方案。有人认为CAF方案4个疗程的结果与CMF方案6个疗程相同。 FAC方案:5FU 500mg/M2,d1 and d8其余同CAF方案。CMF方案(术后标准辅助化疗): CTX 100mg/M2 po, day1-14天; MTX 40mg/M2 iv day 1-8天;5FU 600mg/M2 iv day 1 and 8天;每4周重复×6周期。 AC方案:CTX 600mg/M2 day 1 ADM 60mg/M2 iv day 1;每3周重复一次。2004CSCO年会中报告,阿霉素的剂量超过60mg/M2后并不能提高化疗的疗效。在传统的AC 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泰素175mg/M2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肯定。 CAP方案:CTX 500mg/M2 day 1 and 8; ADM 40mg/M2 iv day 1; DDP 50mg/M2 iv d3 and d8; MCF方案: MMC 20mg iv d1; CTX 1000mg iv d1; 5FU 0、5-0、75g iv gtt qd×5天。(本人用于晚期乳腺癌,效果很好)。 MVD方案:MMC 8mg/M2 d1 + VDS 3mg d1 and d8; DDP 30mg/M2 iv gtt qd×3天。针对ADM产生耐药后的乳腺癌病人,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多西紫杉醇+Xe与紫杉醇+吉西她滨(GEM)方案。 治疗失败后或高危组病人可选方案: MV方案:MMC 20mg/M2 iv day 1; VLB 4、5mg/M2 iv day 1 and 21;每6-8周重复。 DV方案: DDP 20mg/M2 iv day 1→5;VP16 60mg/M2 iv day 1→5天。 NA方案:NVB 25mg/M2 iv day1 and 8;ADM 50mg/M2 iv day 1;q3w 重复。CR+PR 74%(有的医院肿瘤化疗专家对乳腺癌术后有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直接用此化疗方案化疗6个疗程。)。 PA方案:PXL 175-225mg/M2 iv gtt d1; ADM 50mg/M2 iv day 1、q4w重复,CR+PR 69-93% PFL方案:PXL 175mg/M2 iv gtt day 1; LV 300mg/M2 iv gt day 1→3; 5FU 350mg/M2 iv gtt day 1→3、CR+PR 52%、 PP方案:PXL 75-85mg/M2 iv gtt day 1; DDP 40mg/M2 iv gt day 1,q1w重复×6周期。CR+PR 81% IAF方案:IFO 1、0/M2 iv gtt day1→5;ADM 30mg iv day 1;5FU 500mg/M2 iv gtt day 1 and 8;q4w重复。 当ADM治疗失败后,可用PXL and /or NV治疗。目前研究认为,对部分绝经前、淋巴结阳性乳癌术后用Zoladeex〔诺雷德〕可以获得与CMF方案同样疗效、。注射埋植剂3、7mg/支,每4周注射1次。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目前认为ADM的标准用量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