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二(小学3、4年级) 武术《武术基本动作及组合》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二(小学3、4年级) 武术《武术基本动作及组合》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二(小学3、4年级)武术《武术基本动作及组合》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

1新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是依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热身阶段是绕操场慢跑两圈和徒手操。因为绕操场慢跑很枯燥,所以我用队列队形中的几个队形练习(绕场行进、“蛇”形行进)来代替绕操场慢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跑步积极性。徒手操是为了给下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而设计的一套徒手操。

在达成目标阶段安排的另一内容是五步拳,包括(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教师首先通过完整示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一示范单个动作,让学生模仿学练。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其中表扬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五步拳动作,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尝试练习,85%以上学生掌握五步拳的连贯动作,发展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李晓霞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

陕西省西安小学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 教学设计 2019年06月20日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3至4年级全一册第七章武术。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根据水平二儿童的身心理特点,采取集体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敢于进取的精神。通过武术的学习,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法。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作用和价值,知道中华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的配合。(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拳、掌、勾基本手型动作方法及组合动作,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提高快速反应和自我学习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敢于克服困难、果断顽强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进取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拳、掌、勾”手型正确,组合动作路线清晰。教学难点是动作协调、规范有力度 二、教学准备 在2018年的“名师之路”上,有三节武术课,其中两节同课异构是水平三的《少年拳第一套1-4式》,一节是水平二的《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我将三节课的内容整合出一节课,刚好,我带的是四年级学生,我就选用人

教版水平二武术单元教学,教材是以基本功、基本的动作以及基本的动作组合作为主要内容。我在上课前一周和陕西省体育名师陈拥军老师沟通上课流程,陕西省体育名师陈健老师将我上课的基本内容进行指导。我虚心接纳了两位老师的意见,又反复斟酌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把自己的想法又重新梳理了一番,该删的就删,该优化的优优化。最终确定“拳、掌、勾”手型正确,组合动作路线清晰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动作协调、规范有力度。 三、教学过程 1、准备热身前,我通过“石头剪刀布”小游戏让学生自己选位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给更多孩子选择的机会,勇于表现自己。在小组内谁站在最前面谁就是小组长。 2、搏击操热身,学生跟随老师做,直拳、勾拳、摆拳等动作,为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打下基础; 3、以老游戏“剪刀、石头、布”分解练习弓步、马步以及弓马步变换,以“马兰开花”练习蹬腿冲拳,让学生在游戏中润物无声的学练动作; 4、基本部分:教师分解教授,学生练习; 5、6人一组展示,师生互评; 6、体能训练----马步蹲、弓箭步跳、开合跳、前前后后跳、左左右右跳练习。发展全身体能,通过30秒强化练习20秒调整呼吸,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习武精神。 7、放松练习------八段锦放松; 整堂课围绕一个主题:武术。课的开始和结束都采用武术内容,课的中间有体能,并将技术、体能融入游戏,通过游戏参与,力求达到“三赢”;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思考、总结,再合作、分享、展示、提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小学三年级体育《武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从一般的体育活动转向快乐体育的思路出发,结合我校的武术学习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设计了这堂课,提高教师的传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体育课中的武术的整体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德相结合,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度的。因此,在教学时, 四、设计思路 1、引发兴趣 本课开始讲解一些武术明星事迹并以教师展示武术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练结合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动作模仿能力较强,而且也愿意模仿。本课在教学上积极引导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导,进行直观教学,不停的给予学生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勇于创新,树立自信 针对低年级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4、游戏结合主题 游戏作为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中以马步、弓步、虚步来代替学生常玩的猜拳游戏,有利于结合和加深、巩固本课的主题,又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水平二) 1、能对武术感兴趣,并能积极的配合教师参与练习,培养认真学习的 品质。 2、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灵活等素质,提高体能 3、通过学练,激励学生喜爱武术运动,启发学生进一步去了解中华瑰 宝——武术。

体育水平二武术组合动作”教学设计和教案

(水平二)武术单元《组合动作》第3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确定以“立德树人”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课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体验感、成就感。在教学中注重探究与合作的学习,保证在武术教学中,实现德育融入学科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武术组合动作(一),动作简单明快、造型优美、有较强的健身性和观赏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依据小学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四年级上册武术单元第3次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对武术动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对单个动作有一定的掌握,从而有利于本次课组合动作的教学,武术项目在教学的过程多采用,一教一学,单方面的传授技术,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点枯燥乏味,在本次课教学中,通过攻防练习、游戏等手段对技术动作进行巩固、提高,用相互合作学习增强趣味性和实操性,让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组合动作(一)更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本次课属于借班上课,通过与本校老师的交流,了解到本校的学生都是很喜欢武术项目的,喜欢模仿各种技术动作,对武术技术动作有着较强的兴趣,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武术动作格挡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的名称和动作要点。 (2)能正确做出武术动作格挡拗弓步冲拳、蹬腿冲拳且动作有力、到位,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3)积极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发展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冲拳和蹬腿有力。 难点:动作到位,身体协调发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课程.docx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学校黄河镇中心小学教师祁利君班级三三教学内容武术:三种手型五种步型时间40 分钟人数33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教 2、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武术动作三种手型(拳、掌、勾)和五种步型(弓 学 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目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标 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时课 教学内容教师主导学生活动 间序 一、 ? 课堂常规一、组织:全班一、组织队形:全班 1、?集合队伍成圆形队伍成圆形队伍站 调2、?师生问好站立。立。 3、检查服装、人数要求:声音宏亮要求:静、齐、快 ? 动4、 ?宣布本课内容、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情目标及要求。二、教法与步骤:二、学练法与步骤:绪 二、 ? 引出三种手型1、讲解、示范武1、?认真听、仔细看8和五种步型术的基本动作。教师的讲解与示 学 1、三种手型a、三种手型范。 习拳b、五种步型2、?在教师的指导技 掌2、用口令指挥学下进行三种手型 勾生进行区分左右和五种步型的练术2、五种步型方向的手型与步习。 弓步 型练习,并及时a、先模仿、学习 马步 纠正学生的错误b、后听口令进行练仆步 预期目教育渗标透 教学目标 明确 使学生心情欢快 养成讲舒畅 礼貌的初步掌握 好习惯。三种手型 培养学(拳、掌、 生认真勾)和五 听,仔细种步型 看,积极(弓步、 模仿的马步、仆 好习惯。步、虚步、 歇步)。

8 8 虚步动作。习 歇步 3、?相互观察,及时 改正错误动作。 三、掌握、运用三种一、组织:全班一、组织队形:全班情绪活跃培养学 手型和五种步型成圆形队伍站成圆形队伍站立模仿生动生遵守 1、原地“创造动作”立。二、学练法与步骤:活动充分游戏规 练习三、 ? 教法与步1、听教师讲解进一步掌则的好方法:全体同学原地骤:练习的方法、规则及握简单的习惯。 站立,老师喊三种手1、?教师讲解游要求,武术动作培养学型和五种步型的一戏的方法、规2、在教师的指三种手型生认真种,同学要马上做出则及要求,并挥下听口令进行练(拳、掌、听解,积激 相应的动作。指挥学生进习。勾)和五极动脑, 2、行进间“创造动a、先原地“创造动 行练习。种步型敢于创发 作”练习A、原地“创造动作”练习。(弓步、新,勇于兴方法:全体同学绕着作”练习。练习队形:马步、仆表现自趣 圆圈跑动,老师喊三B、行进间“创造b、后行进间“创造步、虚步、我的好种手型和五种步型动作”练习。动作”练习。歇步),习惯。 掌 的一种,同学要马上2、?巡回督促、练习队形:能够做到培养学握停止跑动,并做出相纠正学生的要求:积极动脑动作到生良好技 应的动作。错误动作。充分发挥想象位、伸展、的组织要求:( 1)造型任要求:喊的动作大方。性和纪 术意摆 丰富多彩,可手练习气氛律性。 ( 2)所做与所喊的 足并喊,增加难热烈,身动作一致 度。体各部位 得到充分 锻炼的同 时达到强 身 健体的目 的

武术基本功图片

一、手型 (一)拳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图6-1-1)。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易犯错误: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先示范与讲解拳的规格、要求,再采用手型变换练习。 (二)掌 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图6-l-2)。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易犯错误:松指、掌背外凸。 纠正方法:讲解掌的攻防作用。 教法提示:同拳。 (三)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图6-1-3)。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易犯错误:松指,腕没有扣紧。 纠正方法:讲解勾手的攻防作用。

— 二、手法 (-)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6-1-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 (2)冲拳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靶练习。 (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 (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 (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三)推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 教法提示:同冲拳。 三、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 屈的振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图6-1-8-1~3)。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马步冲拳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计划(水平二)

——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 ( 授课教师:陈志荣年级:三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理论依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力求使每个同学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享受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与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 2、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及树立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三、本课设计思路: ^ 本课作为新授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认识与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通过“观看武术小短片”、“自主模拟体验”、“分组探索尝试”、“成果展示评价”及游戏“看谁反应快”等环节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尝试、实践,使学生在快乐的武术学习活动中尝试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创造,积累和逐步完善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3-4年级武术教学主要学习简单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武术小组合,为今后的武术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 1、目标教学法:根据教学实际,在开始部分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练习的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作适时的提示,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享受成果。 2、游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多种锻炼的目标。 3、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身高、体重、力量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并在学习中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因材施教 4、合作学习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地开展跳短绳练习,体验和掌握双脚并腿跳短绳的动作技术。 &

小学体育武术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授课人:于英杰 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武术为主教材,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学习武术的基本组合动作,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先由教师示范少年拳(第一套)基本动作,学生按脚印进行自主练习,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自己从电视、生活中了解到的武术动作,与伙伴进行武术操动作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最后,集体练习组合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让他们在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设计的。本节课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以优带差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三、教法。 采用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合作互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来诱导学生积极练习。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激趣导课→武术操热身→学习动作→集体展示→游戏玩乐→调节身心 (一)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课:教师介绍:武术是我们的国粹,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上有名的拳法都是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像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泰国的泰拳等。介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点燃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组合动作(三)

玉峰实验学校体育实践课教案 第9课时授课记录:9/19 1 / 2 / 3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学习内容:武术组合动作(三)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1.组织队列练习.复习起步走和原地的三面转法. 2.组织游戏老鹰抓小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巡回指导并适时参与游戏. 学生活动:1.认真的完成的队列练习并要知道队列练习的重要性. 2.热情、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和同学默契完成游戏. 3.服从教师的安排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组织: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知道所学动作的名称和方法、要领 难点:能完成很熟练的演示动作。 教师活动:1.教师讲一些有关的武术的事迹以提高同学们对武术的兴趣。 2.示范组合动作(三)的动作。讲解动作中的要点。 3.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腿部动作。接着练习手部动作。 4.组织进行上下脂动作的配合练习。 5.组织两人一组进行互学.并巡回指导。 6.组织集体的练习并邀请表现有优良的同学进行演示。

学生活动: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一些有关一些组合动作背景。 2.认真的看好教师的示范。对组合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 3.跟随教师的示范先后学会腿部和上肢的动作。 4.积极的把上下脂的动作组合起来。 5.通过两人一组的互学更好的掌握动作。 组织:四列横队和散点练习 三、放松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放松动作。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放松练习。 组织: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同学们的武术基础动作不扎实,每个动作的重心都很高.在做第一个动作上步搂手马步击掌的时候转身的后的忠心不稳.通过对基础动作的练习.情况有了好转.

五年级体育教案武术动作

武术组合动作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这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学习内容:武术组合动作 重点:知道各动作的名称和方法、要领 难点:能正确完成演示动作。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1.队列练习.复习起步走和原地间三转. 2.组织游戏:老鹰抓小鸡,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巡示指导并适时点拨。 学生活动:1.认真的完成队列练习并知道队列练习的重要性. 2.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和同学和谐地完成游戏. 3.听从教师的安排,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组织: 二、合作探究。 重点:知道各部分动作的名称和方法、要领 难点:能很熟练的演示动作。 教师活动:1.教师讲些有关的武术的事迹以提高同学们对武术的兴趣。 2.示范动作。讲解动作中的要点。 3.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腿部动作。接着练习手部动 作。 4.组织进行,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练习。 5.组织两人一组进行互学.并巡示指导。 6.组织集体的练习并邀请表现优良的同学进行演示。学生活动: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一些有关一些组合动作背景。 2.认真的看好教师的示范。对组合动作有一个初步的 了解。

3.跟随教师的示范先后学会腿部和上肢的动作。 4.积极的把上下肢的动作组合起来。 5.通过两人一组的互学更好的掌握动作。 组织:四列横队和散点练习 三、放松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示范放松动作。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放松练习。 组织: 场地器材: 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的武术基础动作不扎实,每个动作的重心都很高.在做第一个动作上步搂手马步击掌的时候转身的后的重心不稳.通过对基础动作的练习.情况有了好转.以后要继续努力练习。

简单武术基本功教案

武术基本功教案 课的设计: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熏陶。武术基本功练习是为以后学习武术的各种套路奠定基础,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但此节课内容只是学习基本手型、 步型和马步冲 拳,内容显得有些枯燥无谓。因此为了让本节课上的更生动一些, 需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

准备部分准备活动: 活动内容:慢跑 形式:集体练习 5 分 钟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要求:学生动作到 位,有力度,充分 活动身体。

2、基本步型1)弓步教授弓步队形:OOOOOOO OO O O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 O 莘塌腰;前后腿成一条直线。 O 8 O 基分O 2)马步 钟OOOOOOO OO 弓步:前腿弓,要点:膝不超过脚尖,大腿后腿绷;脚尖内扣 接近水平,挺胸,塌腰。挺胸,塌腰、沉髋; 本 教授马步队形: OOOOOOO 3)虚步OO O O 逍*O 莘 部 要点:两脚前后开立,屈膝8O 半蹲,左脚脚跟离地,脚面分O 绷平,脚尖稍内扣。挺胸,钟O 塌腰,虚实分明。OOOOOOO 4—5 OO次

1、仆步 要点: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全脚着地。眼向左方平视。挺胸,塌腰,沉髋。 2、歇步 要点: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右膝部贴近左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 三、游戏:石头、剪刀、布游戏一:手型猜拳。 游戏二:步型猜拳。 游戏三:手型和步型组合猜拳 掌f布、 勾-剪刀、 拳—石头 马步、仆步—布,教授仆步队形:OOOOOOO OO O O O 莘 O O O OOOOOOO 沉虞:挺腰、塌腰 教授歇步队形:OOOOOOO OO O O O 莘 O O O OOOOOOO OO

(完整版)三年级武术案例

三年级武术教学案例分析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武术操的教学激发武术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情分析 手型变换的教学预计1—2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据了解学生多数在校外培训过舞蹈、武术和跆拳道,有一定的的基础和学习兴趣,这是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本课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教学生学和师生共同探讨等教学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武术操是由拳、掌、勾三种基本手型组合的基本动作,本课以学习基本手型手法武术操第一小节的动作为主教材内容。 教学重点:武术操第一节动作技术要点,学生对基本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教学难点:做到手、眼、身、神配合协调和怎么让学生去当好“小老师”。 四、教学目标 1、学生对基本手型能做到观其形知其名,在武术操第一节动作的学习中,能做 到手眼配合。 2、基本掌握武术操第一节动作的动作线路和技术要点,动作协调连惯。 3、通过学生教学生和学生探讨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学习、自主 创新学精神。 五、教学过程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学生教学生学和师生共同探讨等教学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开始部分游戏和素质练习的接力游戏都包含有武术的内函,为更好的完成本课目标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还有让学生把刚学到的东西去教学生,边教边学边讨论,不近能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教学的艰辛,更珍惜老师的劳动,更努力的学习。

小学体育武术基本功教案

小学体育武术基本功教案 精品文档 小学体育武术基本功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了“武术基本功组合”一课。,通过激趣引导、体验探究、释疑验证,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程序,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法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达成本课主要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特点: 1、正确进行武术的教育, 学生在电视里看见的武打动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不正确的武术观念,本课通过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素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发展综合能力。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创编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3、尊重学生兴趣差异,学习方式多样独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和兴趣差异,采用自主选择性学习、合作研究 1 / 3 精品文档

性学习、创新拓展性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三、课的流程: 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武术基本功教案 高二年级体育王翔 课的设计: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熏陶。武术基本功练习是为以后学习武术的各种套路奠定基础,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2 / 3 精品文档 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但此节课内容只是学习基本手型、步型和马步冲拳,内容显得有些枯燥无谓。因此为了让本节课上的更生动一些,需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 武术基本功教学教案

三年级体育内容

1 站立式起跑的三个阶段:各就位、预备、跑 2 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3 武术的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5 三年级上学期学习的五禽戏两个动作名称是仰脖鹿、斜飞鹤 6 儿童马步三种舞步动作:马走、踏点马步、小跑马步; 四种手臂动作:勒马、加鞭、扬鞭、挥鞭 7 人体的主要部位:骨、关节、肌肉肌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与放松 8 跳绳对身体的锻炼作用: A跳绳能增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B能使腿部肌肉得到锻炼 C能提高心血管和呼吸功能。 9 足球运动号称“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场长100~110米,宽64~75米,双方各上场11名队员。 10 正常成人有206块骨头,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 人的高矮主要由躯干骨和腿骨的长短决定。 全身肌肉有600多块。重量约占体重的40% 11 三年级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是: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12 原地一列横队变为二列横队要领:听到口令后,双数学生左脚向后退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而是向右跨一步,站在单数学生的后面,左脚向右脚靠拢。 13 原地二列横队变为一列横队时:双数学生左脚先向左跨一步,右脚不靠拢左脚而是向前跨一步,站在单数学生的左方,左脚向右脚靠拢。 14 长跑是呼吸要自然而有节奏,跑两步或三步吸一次气,再跑两步或三步呼一次气。 15 三年级开始耐久跑一般只进行400~800米练习,跑的动作要轻松、协调,脚落地的 方法可用前脚掌着地,也可用全脚掌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后蹬离地,脚落地要轻柔。 16 长跑一般要坚持5分钟以上。 17 饭后30~40分钟内不要长跑。 18 长跑开始后不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等,这就叫“极点”现象,“极 点”现象的消失成为“第二次呼吸” 19 后滚翻的动作要领:1蹲撑、2翻掌贴肩、3推手、4成蹲撑、5起立。 20 投掷动作:1单手抛打纸球、2两脚前后站立投掷沙包、3原地侧向投掷沙包 21 长跑的好处1可练耐久力,锻炼人们的坚强意志和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2 增强心血管功能和呼吸功能3 增强腿部肌肉力量4 塑造身形、健身5预防慢性疾 病 22 长跑的运动卫生:1 长跑前要做好准备活动2跑的动作要轻松,步伐要均匀3 脚着 地的方法 4 跑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5极点现象的出现6注意交通安全7饭后30~ 40分钟内不要长跑8 长跑锻炼贵在坚持

武术必备基本功动作图解分析

武术必备基本功动作图解分析 [动作方法]并步站立。两手成掌,同时从右、向上,经头向左侧平举成立掌,右臂屈时,右掌附于左臂时内侧,上体微向左转,眼 看左掌。 [教材要点]两臂划圆,至左侧时坐腕立掌,摆臂时两肩放松,身体随之微转。 [动作方法]预备势:弓步双分掌,右腿弯曲,左腿蹬直。右腿蹬直,左腿弯曲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掌变勾向左、向后、直臂划平弧 成反勾置于体后;右臂内旋,由后向下,沿右腿向左腿前上方撩起, 掌心斜向前上方,高与腰平;眼看前方。 [教材要点]双手摆动协调,与头和躯干动作协调一致。 [动作方法]预备势:开步站立,成双摆掌。右手成掌,自左向右、向上,经头向右划弧劈掌,使掌指向上,小指侧向右,与眉同高;左 手变掌收于左腰间;上体右转45度,右手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左 手自腰间向下、向后、向上,经头向右下盖按,屈腕横掌于右肩内侧,手心斜向前下;右手自腰间向左手背上穿出,手心朝上,同时提 左膝,上体左转45度,目视右手。 [教材要点]一劈、二按、三穿、节奏明显、上体随之转动。 [动作方法]预备势:并步站立。左脚向左钱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左臂屈时使小臂内旋,掌心向上、屈时置于左上方架掌,同时前冲 右拳,上体向左扭转,目视右拳。 [教材要点]上架时拧臂(内旋)屈肘,上体尽量扭转。 [动作方法]侧对肋木站立,单手扶肋木,外侧腿脚背放至肋木上脚面绷直,压腿时上体后仰,也可两人练习。帮助 者在后托膝向上推,练习者上体同时后仰。 [教材要点]身正、腿直、挺胸、塌腰、后仰。

[动作方法]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开胯、左膝伸直仆平,脚尖内扣、挺膝成仆步;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臀部向下振压,尽量 贴近地面,然后换成左仆步压腿。 [教材要点]挺胸、立腰、沉胯、侧倒。 预备式:并步站立.左脚向左侧上一步,上体左转90度;左手向 左搂手握拳,拳背朝下。上动不停,右腿前上一步成马步;左拳收至 腰间,右掌向前推击的同时、上体向左拧转90度,目视右掌。 右腿伸直,上体左转45度成左弓步,右拳变掌向下经腹前向右摆,当摆至与左掌同高时,两臂同时向上、经头向左摆至与肩同高 成立掌,右掌贴附于左肘内侧,目视左掌。 左腿屈膝,上体右转成右仆步,左手反勾,右手收至左胸前立掌,眼视右侧;上动不停,上体前俯,右手变勾,向右脚面勾搂停于右脚 外侧,眼视前下;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右臂向后摆,成反 臂勾,勾尖朝上,左勾手变掌由后经下向前撩出,掌心斜向上,高 于腰平,目视前方。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武术基本功动作图解

小学体育 武术

武术 小学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1、武术:组合动作 2、游戏:通过障碍 教学目标: 1、能记住动作名称和方法,熟悉动作攻防含义。 2、了解游戏方法,明白跑进线路及通过各障碍的有关动作要求。 3、能克服害怕心理,果断地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8分钟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布置本课内容和要求。 3、队列、队形练习。 4、活动性游戏:学生自选游戏内容;在规定范围内自己组织;两人或四人为一组。 5、专门性练习:各关节绕环;韧带练习 ●二、基本部分 29分钟 (一)武术:组合动作 1、重点:进一步熟练动作方法,做到方向、路线清楚,手型变化正确。 2、教法: (1)讲明两个动作的攻防特点,即对付左右两处之 " 敌 " 。 (2)提问:两个进攻动作异同点和关系。 (3)采用集中讲解-提问-分组练习-集中讲评的方法进行教学。

(4) " 未曾习武先明德 " ,在进攻防练习时,更应注重武德教育。 3、学法: (1)专心听讲,理解两个动作的攻防特点。 (2)思考教师提问,试着回答问题的要点。 (3)分组复习,注意展现本组特色。推荐本组做得好的代表(小组)参加汇报表演。 (4)认真接受武德教育。明白习武是健身的重要手段。 (二)游戏:通过障碍 1、重点:能合理地、有所创新地通过各种障碍。 2、教法: (1)边讲解边示范沿路进路线逐个通过障碍点。 (2)组织学生分组慢走通过障碍, (3)分组进行游戏。 (4)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 3、学法: (5)认真仔细地观察教师的每一示范动作。 (6)在组长带领下慢步走和慢跑通过障碍。 (7)积极参与游戏。 (8)热爱劳动,能协助教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结束部分 3分钟 1、放松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总结,要求学生课后洗手 3、布置课后练习:立卧撑10次

武术基本功挂图

拳 各部位名称: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轮 动作说明: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要点:挺胸、收腹、直腰、 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 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掌 各部位名称: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 动作说明: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架拳 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 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勾 各部位名称:勾尖、勾顶。 动作说明:五指撮拢成勾,屈腕。 要点:屈腕。 推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 目视前方。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亮掌

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抖腕亮掌,臂成弧形举于头上,目视左方。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前后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右臂上举。 动作说明:左臂前绕环,右臂后绕环。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压肩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并做下振压肩动作。 也可以两人面对面站立,互相扶按肩部,做体前屈的振 动压肩动作;也可由助手协助做搬压肩部的练习 要点:挺胸、塌腰,臂、腿要伸直,振幅逐步加大,压 点集中于肩部,增加外力时由小到大。 左右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两臂同时从右向左划立圆绕环。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单臂绕环 预备姿势: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按于左大腿上,右臂上 举。 动作说明:右臂由后向前绕环一周为后绕环。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交叉绕环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两臂上举。 动作说明:两臂分别向前、后绕环。 要点:臂伸直、肩放松、划立圆,逐渐加速。 抡拍

第14课武术:组合动作

五步拳是长拳套路中最简单的套路之一,其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起伏多变、转折灵活,在技击上强调长击速打、适时出击、以快制慢、以刚为主。基本技法要求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清。 教法提示: (1)先单个动作,再练习两个动作以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合动作的练习。(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一致。 (3)待动作熟练后,可左右势互换,重复练习。

五步拳的攻防意义 1、搂手冲拳:格挡对方攻击的同时进攻,挡要挡肘,进步要抢占中心线。发力要从中心线向外释放出去,运用腰腹的呼吸般的收放节奏来配合动作。此势可变换多种角度,都采用贴压对方肘的同时进攻的手法连环使用冲拳、插花拳、钻拳、崩拳、短拳、砸拳、贯拳等手法。称上步七星 2,弹腿冲拳:对方打来,要黏贴住对方的肘,顺势捋压收到自己腰间,同时弹腿攻击对方胯部,冲拳挤压对方中心线。此势可打完回马站稳同时反转对方手背,借杠杆力将对方跌倒。弹腿可变为铲膝铲踝的五寸腿,也可变为太极拳的蹬腿,也可用钻心腿直击下阴。如腿踢不中,顺势蹩住对方腿后,冲拳变掌,使出雁翅和朝阳跌法。 3,马步冲拳:源自探马手,如深探马头一般,有高中低三段的四平马步冲拳。要诀在于先探肘,顺势捋低或架高对方的肘,使对方暴露破绽。 4,歇步左冲拳:此势用法可捋化对方的腿法,同时攻击下阴。也可诱敌进攻,待敌攻来后采化对方攻势,突然从下向上发力攻击对方下颚。 5,提膝穿掌:原名魁星势,提膝要注意格挡要避开对方腿最厉害的小腿,而去挡膝盖以上的腿上臂,化解对方的腿法发力。同时采压对方的前手收于腰间,然后穿掌攻击咽喉或肋部。此势后招变化多端,为很多招法的起势 6,仆步穿掌:此势原名倒骑龙,意在诱敌深入,然后待敌旧势已过,新力未发而重掌反击。也可配合提膝,铲击对方脚踝,同时击下打上。同样是根据不同时机,用法不同。 7,虚步挑掌:原名排山倒海,也是两种用法。一种是对方打来,直接勾挂敌手或腿,然后虚步变弓步,挑掌变推掌,直攻对方中心线上,如胸部、面部。另一种,是对方打来勾挂的同时转身送开对方的去势,做到引劲落空,然后回掌攻击对方的咽喉或面。

新人教版三至四年级体育下册《体育运动技能 武术 一、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 2.侧踢腿》公开课教案_4

武术——基本功练习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计划设计与说明 1.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健身育人”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要求来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而且积极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武术中常用的基本功及动作,使学生学的主动、练的愉快,并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以后武术动作组合和今后武术套路的学练打好基础。 2.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便于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武术动作的学练,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内脏器管的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武德,培养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强,有一定的自主、自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项内容的学习、个体差异、柔韧性差、力量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习效果,这就促使教学内容要有基础性、趣味性,教学方法要多样性、针对性要强一些,教学评价要具有激励性。因此,结合该阶段学生身心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单元教学全过程。 4.设计思路 本单元主要以武术基本功:正踢腿、侧踢腿、仆步压腿为主。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多采用激趣引导法、讲解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等与游戏有机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在学练中启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会动作,并在统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和小组练习,培养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武术组合动作(二).

第 6 课 1、武术:组合动作(二) 2、跑:障碍跑(50米) 认知目标:1、能记住组合动作中各节动作名称及要领,知道它的攻防含义。 2、能知道选择、设置障碍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做出弓步推掌、弹踢推掌、动作路线清楚,推掌有力。 2、能自行选择、设置障碍,做到在快速跑中通过障碍。 情感目标:1、能主动配合教师,积极参加学练。 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 1’ 2’ 3’ 14’ 15’1、检查常规,听取汇报。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要 求。 1、讲解并示范队列内容。 2、组织学生练习。 1、讲解小游戏,组织活动。 重点:能基本掌握组合动 作。 难点:能做到动作路线清 楚,推掌有力。 1、示范讲解组合动作的动作 方法。 2、采用边讲、边学、边练的 方法进行教学,先教授单 个动作,再完整串联练习。 3、体问:组合动作(一)和? (二)异同点。 重点:自行设计,设置障 碍。 难点:在快跑中通过障碍 取得胜利。 1、讲解方法,动作顺序,组 织学生摆设。 1、体委整队,汇报出勤。 2、向老师问好。 3、听老师讲解学习内容。 1、知道内容,了解方法。 2、学生练习。 1、自由组合做小游戏。 1、听教师讲解,观察示范。 2、集体观察,边模仿单个动 作,体会路线,并逐步串 联起来练习,并记住单个 动作名称。 3、分组讨论问题,回答出动 作的方向,路线相同,手 脚不同。 1、自行摆设障碍练习。 2-3 5-6 1-2 7-8 1-2 1-2

2’ 3’ 2、指导学生障碍跑练习。 3、指挥分组比赛,交流经验。 1、宣布内容,讲解方法并示 范。 2、组织学生练习。 1、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2、总结本课学练情况。 3、布置课外作业。 4、布置归还器材。 5、宣布下课。 2、边练习,边调整障碍,检 验那种设置最易通过,跑 速最快。 3、参加组间交流,相互学习。 1、观察示范,知道方法。 2、学生练习:纵跳 6次 1、集体做放松活动。 2、听教师总结。 3、脑记课外作业。 4、课后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2-3 2-3 2-3 录音机一台,铁圈、长凳、小垫子各4个 预计 平均心率30-33% 预 计 练 习 密 度 115-125次/分 课 后 小 结 能做出弓步推 掌、弹踢推掌、动作 路线清楚,推掌有 力。

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武术基本功组合教案

武术基本功组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了“武术基本功组合”一课。,通过激趣引导、体验探究、释疑验证,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程序,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法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达成本课主要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特点: 1、正确进行武术的教育, 学生在电视里看见的武打动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不正确的武术观念,本课通过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素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发展综合能力。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创编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3、尊重学生兴趣差异,学习方式多样独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和兴趣差异,采用自主选择性学习、合作研究性学习、创新拓展性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三、课的流程: 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案 小学体育武术课教学设计与课时计划 (一)案例背景: 去年我家姑娘学习跆拳道,在上课时,发现一微妙的动作:抱拳礼,很快与不曾相识的人相结为朋友,并友好相互学习。为何社会上有这么多武术培训机构,而学校怎么不开展或稍有相应的教育。处于好奇,查阅相关的资料,引而对中国武术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研究,让我深受启发。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而武术在学校的开展情况不尽人意。 因而,有必要研究及讨论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武术的学习积极性与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使武术逐步让学生接受,并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技能的学习中,从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创造性的学习得到培养。 (二)案例发生过程:操场上轻轻响起《少林英雄》音乐,同时,一位同学蹲好马步,并在那挥舞着强有力的拳,形如流水。班级同学飞快的围观过来,目不转睛,从同学的眼神中得知他们心中有太多的疑虑,这到底是要上什么课。但学生的手脚伴随着音乐飘飘起舞,适可而止暂停了音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武术”吗?异口同声回答,“喜欢”,刚才那位同学所表演的就是武术,这一节课就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中的跆拳道。看见你们刚才随音乐舞动自己的动作,“谁是武林高手”,这一问学生们相互对看,将眼睛睁得大大,是你嘛,还是自己呢。现在打开音乐,让学生们自己任意做武术动作造型,学生们雀雀欲试,争先抢后,以此表达“我就是班级的武林高手”。根据学生动作进行点评,同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跆拳道动作图片,对其讲解以及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图及掌握教材的基本跆拳道技术动作。 针对学生经常忘记跆拳道动作,并出现动作不到位的现象,我决定尝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跆拳道动作及图片动作自编自导跆拳道表演。首先问了学生几个问题:“六一儿童节,你们想不想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吗?” ,同学回答“想” ,“你们喜欢看跆拳道表演吗?” “喜欢”同学们大声回答。那好,我们现在就来自编自导一跆拳道表演,哪个组表演得好,向学校推荐你们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将整个班级分成了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合作,积极参与进来,并讨论动作,相互督导及规范动作。于是,组长带领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与练习,学生们认认真真地在学习,“老师,看我们的动作对不对?” “老师,这个图片上的动作是不是这样?”“老师,能否示范一下这个动作?”“老师,……” 我不停地在五个小组中来回转,指导检查动作。虽有点累,体力不支,但看到同学们积极投入学习中,并积极发挥创新思维,自觉的、不怕苦的展开练习,心里有些感动,并让我有些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