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学》作业答案详解

《人口地理学》作业答案详解
《人口地理学》作业答案详解

《人口地理学》作业答案

一、判断题

1、拉文斯坦认为,短距离迁移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A)

A.√

B.×

2、.现阶段中国人口再生产处于后期扩张阶段。(B)

A.√

B.×

3、婚姻迁移属于经济性迁移。(A)

A.√

B.×

4、热带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是山地和高原,而不是平原。(B)

A.√

B.×

5、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平原和丘陵地带。(B)

A.√

B.×

6、拉文斯坦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流转理论。(A)

A.√

B.×

7、出生、死亡和迁移等人口学因素是直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B)

A.√

B.×

8、营养密度:它是指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A)

A.√

B.×

9、在劳动年龄人口中,靠社会救济或依附他人为生者不包括在经济活动人口之内。(B)

A.√

B.×

10、16.200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A)

A.√

B.×

11、中国人口转变的模式是社会自发转变机制。(A)

A.√

B.×

12、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B)

A.√

B.×

13、佛教是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A)

A.√

B.×

14、蒙古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黄褐色,头发为黑色直发。(B)

A.√

B.×

15、人口运动:是指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过程。(B)

A.√

B.×

16、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的两种生产指的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A)

A.√

B.×

17、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决定人口分布。(B)

A.√

B.×

18、农业人口密度:它是指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A)

A.√

B.×

19、在劳动年龄人口中,靠社会救济或依附他人为生者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B)

A.√

B.×

20、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多属老年型。(A)

A.√

B.×

21、日本的人口转变模式属于社会自觉转变机制。(A)

A.√

B.×

22、人口出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B)

A.√

B.×

23、人口再生产过程是生物学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B)

A.√

B.×

2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

A.√

B.×

25、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A)

A.√

B.×

26、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B)

A.√

B.×

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重大逆转,人口由西北半壁迁往东南半壁,由内地和边疆迁往沿海。(B)

A.√

B.×

28、胡焕庸的《中国人口之分布》,提出了从黑龙江省爱珲(现黑河)至云南省大理的人口地理分界线。(A)

A.√

B.×

29、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强迫移民的性质是生产力压迫人口。(B)

A.√

B.×

30、在校大学生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B)

A.√

B.×

31、2004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1.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7.6%,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A)

A.√

B.×

32、经济性人口迁移往往以男性为主。(B)

A.√

B.×

33、道教是世界性宗教。(A)

A.√

B.×

34、赤道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A)

A.√

B.×

35、人口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属性。(A)

A.√

B.×

36、马克思认为古代的强迫移民的性质是生产力压迫人口。(A)

A.√

B.×

37、单一从事家务劳动者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B)

A.√

B.×

38、一般生育率是指一个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地区活产婴儿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A)

A.√

B.×

39、人口学因素是造成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直接因素。(B)

A.√

B.×

40、在世界各国之间,人口密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完全成正相关。(A)

A.√

B.×

41、欧洲的人口转变属于社会自发转变模式。(B)

A.√

B.×

42、如果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塔形为下宽上尖、呈典型的金字塔状,可以判定该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A)

A.√

B.×

43、热带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是高原和山地。(B)

A.√

B.×

44、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A)

A.√

B.×

45、印度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A)

A.√

B.×

二、解释题

46、人口地域分布的概念?

答案: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47、营养密度

答案: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48、适度人口

答案:适度人口是指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

49、人口素质的涵义是什么?

答案: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

50、聚落

答案:聚落,又称居民点,是人群居住、生活和从事多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地方。聚落主要由各类建筑物和街道组成,也包括其他一些供人们活动和休息的场所。

51、什么是人口迁移?

答案:所谓人口迁移,指的是人的居住位置发生了跨越某一地区界限的空间移动。52、什么是经济活动人口?

答案: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在某一年龄下限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由从业(就业、在业)人员和失业(待业)人员两部分人口组成。

53、农业人口密度?

答案:它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54、什么是刘易斯拐点?

答案: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和人口转变过程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不断转移,其数量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劳动力供求由过剩转变为短缺。

55、什么是一般生育率?

答案:活产婴儿数与育龄妇女平均人数的比率为一般生育率。

56、什么是土地承载力?

答案:按照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在保持生态系统再生产能力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一定范围的土地能健康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57、比较密度

答案: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

58、城市化的涵义是什么?

答案: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地域不断扩大的过程。

59、什么是“逆城市化”?

答案:①城镇人口比重增长缓慢,停滞,甚至下降;②大城市相对比重的降低以及部分大城市人口的绝对减少;③城市人口的郊区化。这些现象被称为“逆城市化” 。

60、什么是劳动力人口?

答案:劳动力人口,或劳动力资源人口,指的是总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人,而不涉及其参加劳动与否。

61、什么是人种?

答案: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备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三、问答题

62、“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逆城市化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产力高度发达,城乡之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已没有实质性差异。

(2)第三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绝对优势,其生产特点和生产布局条件与前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有很大差别,生产发展对人口集中的需求度大大减小。

(3)信息产业和高速交通的大发展,显著缩小了空间距离,特殊地理区位和集聚效应的意义有所降低。

(4)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5)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四、论述题

63、我国学者把人种分为哪三种类型?三大人种的主要特征及其分布如何?人种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我国学者把人种分为三种类型:蒙古人种、赤道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蒙古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白色、黄褐色,面部扁平,颧骨较高,鼻梁的高度和宽度属中等,嘴唇厚度适中,胡须和体毛不发达,头发为黑色直发,眼睛的颜色较深。集中分布于亚洲东半部。蒙古人种中还包括美洲印第安人。

赤道人种:皮肤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为黑色卷发,鼻梁宽扁,嘴唇厚而凸出,体毛发达程度中等,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以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

欧罗巴人种:皮肤颜色浅淡,头发为柔软的波状发或直发,其颜色多呈金黄、亚麻、灰褐等色,嘴唇薄,鼻梁高,鼻尖突出,有的呈鹰钩状,眼睛的颜色较淡,多为蓝色或灰褐色,体形较高大,胡须和体毛发达。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西亚、中亚及南亚部分地区。

人种的形成原因:

(1)人种的形成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的生活受着自然条件的强烈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显著差异,生活在各地的不同人群通过遗传和变异产生出一系列人种上的特征,它们具有明显的适应周围环境的意义。此后,由于自然环境的作用,这些特征被逐步固定下来。

(2)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地理上总的来说是彼此隔离的,而交流和融合则极少。

(3)人口迁移和异族通婚,由此产生的血缘混杂日趋普遍,对世界人种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6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与原因是什么?

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迁移方向发

生逆转,由由西北半壁迁向东南半壁,由内地和边疆迁向沿海。

(2)迁移的原因: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发生逆转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经济形势及其在各省区之间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迁移主要受到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沿海发展快,生活水平高,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内地经济发展慢,经济水平低,劳动力过剩严重。在沿海的拉力和内地的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从内地向沿海的迁移流。

65.简述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

答:⑴迁移规模与迁移距离呈逆相关

⑵迁移呈阶梯性

⑶迁移流与反迁移流同时发生。每个主要的迁移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性的反迁移流。

⑷城乡居民迁移倾向的差异。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较少实行迁移。

⑸性别与迁移。短距离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

⑹经济发展与迁移。交通运输工具与工商业的发展促使人口迁移量增加。

⑺经济动机为主。人口迁移有许多不同的动机,但经济动机占主要成分。

66、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决定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的特点反映了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分布状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分布从而决定人口的分布。

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因此,一定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表现在人口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人口分布的特征。

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在产业部门的结构上。不同的产业部门结构对人口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凡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状况;而以第二、三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的集聚程度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大。

⑶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生产布局不断变化,也必然引起人口的再分布。

67、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地形。海拔、地势起伏和坡向等。

(2)气候。光热和水分条件。

(3)水体

(4)土壤、地质和矿产资源

68、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制约因素

答:(1)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少。

(3)人口主要分布于较为低平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面海拔高程呈密切的负相关。

制约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承载力,工业和商业的地理区位也已开始对中国人口分布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69、影响经济活动人口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

(2)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程度

(3)其他地理、历史和经济结构因素

70、简述影响人口经济活动率的主要因素

答:(1)经济文化、社会福利水平以及产业结构

(2)政治体制、经济政策、社会习俗等

(3)年龄结构

71、简述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以及中国人口素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差异

答:(1)生产力发展水平(2)对教育的重视程度(3)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4)性别。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男性要高于女性;青年高于中年更高于老年;了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城镇高于乡村;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

72、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人类生物学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地理环境因素

73、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答:(1)出生婴儿性别比

(2)两性死亡率或保存几率的差异

(3)人口的年龄结构

(4)人口迁移

74、简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

答:(1)高位静止阶段

(2)早期扩张阶段

(3)后期扩张阶段

(4)低位静止阶段

(5) 绝对衰减阶段

75、影响人口死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生理因素。年龄、性别和疾病

2.自然环境因素

3.经济和科技因素

4.社会因素包括战争、阶级差异、城乡差异、文化差异以及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上。76、.我国应怎样走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地位,把经济增长看做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求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简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人口必须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必须同物质资料生产互相适应,以及人类应该自觉地调整自身的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等。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7、中国人口地理演变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远古时代到新中国诞生的人口和人口地理演变过程的特点是:(1)人口增长缓慢(2)人口数量周期性的巨大波动(3)人口分布的凝固和突变

78、试述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地区差异是什么?

答:(1)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①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影响

③赡养老人社会化程度的影响

④妇女就业程度的影响

⑤妇女职业差异的影响

(2)社会因素的影响

①医疗卫生事业水平

②育龄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③婚姻习俗的影响

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影响

⑤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包括宗教信仰)的影响

⑥生育政策

(3)人口内在因素的影响

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对一般生育率的影响

②婴儿死亡率高低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乡村高于城镇,少数民族地区高于汉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高于较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区高于人口迁出区,计划生育强度小的地区高于强度大的地区。所有这些差异的综合表现是,西部省、区高于中部省、区,更高于东部省、区。

79、什么是人口性别比?现阶段中国人口性别比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采取什么对策?

答: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现阶段我国性别比面临偏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性别比严重失衡。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

80、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答:1、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再分布。迁出区人口、劳动力减少,迁入区的人口劳动力增多,从而使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分布发生变化。

2、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一般说来经济性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抚养比下降,老龄化延迟,迁出区则相反。家庭性迁移以女性为主,故迁入区性别比下降,迁出区则上升。

3、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⑴人口迁移流动有利于各民族和各个地区的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

⑵人口迁移流动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调整了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此外,迁出人员还有助于沟通信息、传输知识、增进经济文化交流。不利方面:“大脑流失”

⑶人口的迁移流动带动了智力和资本的流动。

4、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人口迁移流动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对改善人类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迁移流动还有助于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工程地质》作业1答案

《工程地质》作业1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C A、地壳运动 B、地震运动 C、搬运作用 D、变质运动 2.下列哪种岩石为岩浆岩?A A、橄榄岩 B、灰岩 C、石英岩 D、砂岩 3.下列哪种矿物为变质矿物?B A、石英 B、蛇纹石 C、方解石 D、辉石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运动、岩浆以及下列哪项?D 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 5.下列哪种构造是沉积岩所不具有的?A A、片理构造 B、层理构造 C、层面构造 D、化石 6.下列有关皱的叙述哪项不正确?D A、褶皱是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B、褶皱背斜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底层 C、褶皱的基本类型又背斜和向斜 D、褶皱核部为新底层,翼部为老地层 7.下列有关节理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A、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即节理 B、由张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张节理 C、由剪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剪节理 D、内外力地质作用均可使岩层产生节理 8.岩层倾向于地面倾向方向一致,当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岩层分界线于地形等高线是怎样的?C A、平行 B、弯曲方向相反 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限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限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9.下列哪项为地质年代单位?C A、宇 B、界 C、纪 D、统 10.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由以下何种要素确定?D A、地壳运动 B、地形地貌 C、走向和倾斜 D、走向、倾向、倾角 二、判断下列各说法正误,你认为正确者,在括号内填”R”,错误者填”W”。 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W) 2.玄武岩是岩浆岩。(R) 3.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R) 4.岩石的抗碱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W) 5.地质年代单位有宇、界、系、统、阶。(W) 6.岩浆岩一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浸入接触,则岩浆岩行程时间早于沉积岩(W)7.某一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底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轴去为向斜轴去(W)8.放在地质图右侧面地层图例,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R) 9.矿物受外力打击后,能够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硬度(R)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 第一章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 影响?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一.读图读月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 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我国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 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 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 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 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个主要类型的表现。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 资源有何基本评价? 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 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灾害与环境 、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 异大? 、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 、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

、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 程、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 境。、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 征。 、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

钢结构习题答案 (1)

钢结构习题及答案 作业一: 验算轴心受压柱的强度和稳定,柱高为9m ,两端铰接,在两个三分点处均有侧向支撑以阻止其在弱轴方向过早失稳,采用型号为HM294×200×8 ×12的Q235热轧中翼缘H 型钢,其受轴心力N=1000kN ,截面内有两个安装螺栓,孔径为d 0=23mm (如图所示)。 解:(1) 截面特性 查型钢表得 HM294×200×8×12的截面特性 如下: A =73.03cm 2,i x =12.5cm , i y =4.69cm (2) 验算强度 22n 1000000144.9/215/6903N N mm f N mm A σ===<=(满足) (3) 验算构件整体稳定 依题意可知:0x 9.0l m =,0y 3.0l m =, x 0x x 900012572l i λ===(a 类)查得0.829?= y 0y y 300046.964l i λ===(b 类)查得0.786?= 221000000174.2/215/0.7867303 N N mm f N mm A ?==<=?(满足) 经验算,该柱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满足要求。

作业二: 试计算下图所示两种焊接工字钢截面(截面面积相等)轴心受压柱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心压力设计值和局部稳定,并作比较说明。柱高10m ,两端铰接,翼缘为焰切边,钢材为Q235。 解: 第一种截面: (1) 算截面特性 244.6x i mm ==, (2) 由整体稳定确定承载力 1000040.9[]150244.6 x λλ==<=, 由max x 75.9λλ==查b 类截面得0.715?= (3) 验算局部稳定 1max 500812.3(100.1(100.175.9)17.6220b t λ-==<+=+?=?(满足) 0max 50062.5(250.5(250.575.9)62.958w h t λ==<+=+?=(满足) 故该截面柱承载力为3518kN 。 第二种截面: (1) 计算截面特性 199.7x i mm ==, (2) 由整体稳定确定承载力 1000050.07[]150199.8 x λλ==<=, 由max x 94.9λλ==查b 类截面得0.589?=

工程地质作业答案(全)

第一次答案 1、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BDE)A:花岗岩B:石英岩C:流纹岩D:大理岩E:千枚岩 2、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当外力解除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C):A:弹性B:塑性C:挠性D:记忆性 3、什么叫变质岩?常见变质岩的种类?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常见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石黄岩、大理石等。 4、就土木工程来说,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那些?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5、断层的规模包括(CD)A:断距B:断层盘大小C:断层长度D:切割深度E:断层盘数量 6、细粒土是土样中细粒含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错误) 7、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独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9、根据横剖面形态,褶皱可分为(ABE)A:扇型褶皱B:箱型褶皱C:线状褶皱D:翻卷褶皱E:单斜 10、下列海岸地貌中,不属于海积地貌的是(B):A:水下堆积沙地B:海蚀崖C:水下沙坝D:离岸堤 11、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并可用化学式来表达。(正确) 12、沉积岩是外力地质作用的产物。(正确) 13、下列风化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的是(C):A:溶解作用B:水解作用C:冻融风化C:冻融风化 14、采用冲击式钻机钻探不能提取原状土试样。(正确) 第二次作业完整 1、松散岩石(如粘土、砂土、砾石等)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称为:(D)A:溶隙B:裂隙C:缝隙D:孔隙 2、地层(或岩石)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侵入接触、断层接触。 3、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岩石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重力水;二是这些重

石油地质学教案 考试题及答案

A 卷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系油气资源系 考试日期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2分)1.石油的旋光性 2.含油气盆地 3.门限温度 4.生物化学气 5.石油地质储量 6.有效渗透率 7.油型气 8.油气二次运移 9.干酪根 10.油气田

二、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石油的颜色取决于的含量;相对密度受 影响;影响粘度的因素有 。 2.油田水中的主要无机离子有;按苏林分类油田水可分为四 种水型;常见的油田水类型是。3.烃源岩的特点是;储集岩的特性是;盖层的特征是。4.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5.凝析气藏形成的条件是:, 。 6.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有、、 、、。 7.含油气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可以划分为。8.评价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常用指标有、 、等。 9.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包括:、、。油气运移的区域指向为 。 10.地层异常高压主要成因有、、 、、。

三、判断题(命题正确者画√,错误者画×,每题1分,共5分)1.烃源岩只要具备巨大的体积、高有机质丰度、优越有机质类型,就可以生成大量油气。()2.地下某处流体的压力越大,其具有的压能越大,因此流体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随着埋藏深度增大岩石的压实作用愈加强烈,岩石愈加致密。因此随埋深增加,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总是越来越差。()4.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与天然气的成分有关,其重烃含量愈高,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愈大。()5.用饱和压力确定的油藏形成时间代表油藏可能形成的最晚时间。 ()四、简述题(共20分) 1.油气生成的阶段性及其特征(8分); 2.油气初次运移动力及作用机理(7分); 3.油气藏中油气聚集机理(5分) 五、论述题(共23分) 请阐述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富集条件(13分);如果欲在前期盆地区域勘探基础上对陡坡带开展圈闭预探,请阐述工作部署和技术方法(10分)。 六、图件分析题(共17分) 下图为某砂岩储集层顶界面构造图,储层平均厚50m,上覆有良好盖层;已探明的南部区块各井钻遇含油高度分别为:01井120m,02井50m,03 井25m。 (1)请在图中确定圈闭的溢出点,画出闭合范围,求出闭合高度;画

高一+地理+0219作业答案及详细解答

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读下列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四种地貌景观中,其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的为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属于堆积地貌的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选A,2选D。图①地貌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图②地貌是在地壳水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图③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图④地貌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图①、②地貌

与内力作用有关,图④为堆积地貌。 读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陡崖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火山喷发形成 B.断块下陷形成 C.外力侵蚀形成 D.板块碰撞形成 4.形成陡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堆积 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水堆积 【解析】3选C,4选B。第3题,图中陡崖处位于海岸地带,受海浪击打,久经侵蚀而成,因此该地貌为外力侵蚀地貌。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形成陡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水侵蚀。 下图为某游客在中国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颜色发黑的多孔岩石照片。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岩石属于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形成图中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

A.岩浆喷出 B.岩浆侵入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解析】5选A,6选A。图中颜色发黑的多孔岩石为火山岩,火山岩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 【新思维·新考向】 7.结合图文材料,思考问题。 在一片叫做“鲸之谷”的埃及沙漠中,散落着鲨鱼牙齿、海胆刺、巨型鲶鱼的化石。下图为“鲸之谷”中的一幅图像。 (1)岩石转化为沙粒主要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2)“鲸之谷”沙漠中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曾出现过何种地壳运动? (3)你能推测出目前影响该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吗?请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最后变为沙粒的作用被称为风化作用。第(2)题,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因而海洋生物化石也形成于海洋环境;现在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鲸之谷”沙漠中,说明陆地曾出现过上升运动。第(3)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几乎没有生物,因而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答案:(1)风化作用。 (2)地壳的上升运动。

《钢结构》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三、简答题 1.钢结构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答:钢结构是采用钢板、型钢连接而成的结构,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强度高,适用于建造跨度大、承载重的结构。但由于强度高,一般构件截面较小,受压时易为稳定承载力和刚度要求所控制。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破坏。韧性好,适宜在动力荷载下工作,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能力。 (2)钢结构的重量轻 钢材容重大,强度高,建造的结构却比较轻。以相同跨度的结构承受相同的荷载,钢屋架的重量最多为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1/4。 钢结构重量轻,为其安装、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降低地基、基础部分的造价。 (3)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钢材内部组织比较均匀,接近各向同性,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材料均为弹性。因此,钢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 (4)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 钢结构所用材料皆已轧制成各种型材,加工制作简便,准确度和精密度皆较高。钢构件较轻,连接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钢结构由于螺栓连接的特性,易于加固、改建和拆迁。 (5)钢结构密闭性较好 钢结构的材料和连接(如焊接)的水密性和气密性较好,适宜建造密闭的板壳结构、如高压容器、油库、气柜和管道等。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钢材容易腐蚀,对钢结构必须注意防护,处于较强腐蚀性介质内的建筑物不宜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在涂刷油漆前应彻底除锈。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结构受潮、漏雨,构造上应尽量避免存在难于检查、维修的死角。

(7)钢材耐热但不耐火 钢材受热,当温度在200℃以内时,其主要力学性能,如屈服点和弹性模量降低不多。温度超过200℃后,材质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强度逐步降低,还会发生蓝脆和徐变现象。温度达600℃时,钢材进入塑性状态不能继续承载。 (8)钢结构在低温和其他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还有厚板的层状撕裂,应引起设计者的特别注意。 2. 钢材“耐热不耐火”的含义是什么?规范对其有何规定 钢材耐热不耐火,长期经受100℃辐射热,强度没多大变化,具一定耐热性;但温度达150℃以上时,须用隔热层加以保护。钢材不耐火,火烧会导致软化甚至坍塌,重要结构必须注意采取防火措施 3. 钢结构设计须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钢结构设计时北京活动房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应满足下述三方面的功能要求。 (1)安全性安全性是指结构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下北京活动房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北京活动房以及在偶然事件北京活动房如地震、飓风、爆炸等灾害时间发生时和发生后北京活动房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性而不致倒塌的能力。 (2)适用性适用性是指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工作的性能。如结构或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而不致发生影响使用的变形等。 (3)耐久性耐久性是指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北京活动房随时间变化而仍能满足功能要求的能力。如应合理选择材料或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钢材的绣等。 常用钢结构工程的术语、符号有哪些? 4. 时效硬化和人工时效各指什么 时效硬化:时效硬化就是钢材在热处理后的放置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变化,通常是第二相的析出导致的钢材在放置后比放置前变硬的现象,通常有室温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两者的区别是时效温度的不同。 5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对钢材材性能有何影响? 答:实际的钢结构构件有时存在着孔洞、槽口、凹角、截面突然改变以及钢材内部缺陷等。此时,构件中的应力分布将不再保持均匀,产生应力集中。在负温或动力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的不利影响将十分突出,往往是引起脆性破坏的根源。

自然地理1作业和答案

1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以下各种三角洲中属于鸟足状三角洲的是() A.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B. 黄河三角洲 C. 尼罗河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 石海属于() A. 重力地貌 B. 冻土地貌 C. 风沙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满分:3 分 3. 河床向上游的加长主要是由()造成的 A. B. 下蚀作用 C. 侧蚀作用 D. 磨蚀作用 E. 溯源侵蚀作用 满分:3 分 4. 河流侵蚀最强烈是()处 A. 海平面以下 B. 海平面附近 C. 中游水库 D. 上游源头地区

满分:3 分 5. 戴维斯侵蚀循环学说认为()阶段地表起伏最大。 A. 萌芽期 B. 幼年期 C. 壮年期 D. 老年期 满分:3 分 6. 某山地海拔高度4185m,它属于() A. 低山 B. 中山 C. 高山 D. 极高山 满分:3 分 7. 属于冰蚀地貌的是() A. 蛇形丘 B. 冰斗 C. 终碛堤 D. 鼓丘 满分:3 分 8. 某谷地走向较为顺直,横剖面呈梯形,谷坡陡峻,纵剖面崎岖不平,没有恒定的纵比 降,谷底组成物质为沙或基岩,这个谷地应当是() A. 溶蚀谷 B. 河谷 C. 风蚀谷 D. 冰川谷 满分:3 分 9. 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波长的浅水区时,波浪开始变形 A. 1/2

B. 1倍 C. 2倍 D. 4倍 满分:3 分 10. 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 0° B. 15° C. 45° D. 75°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以下为干旱区常见的地貌有() A. 风蚀残丘 B. 峰丛 C. 洪积扇 D. 溶蚀谷 满分:3 分 2. 以下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有() A. 溶沟 B. 溶斗 C. 石芽 D. 石柱 满分:3 分 3. 以下属于冰水堆积的有() A. 冰砾阜 B. 蛇形丘

钢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钢结构》 作业一答案 一、 填空题 1.235N/mm 2 ;B ;沸腾钢;E43型。 2.脆性。 3.铁。 4.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计算长度与回转半径 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6、y f 和u f ; 7、塑性变形能力和冶金质量; 8、S 和P ; 9、250℃; 10、残余应力使构件的刚度降低,使构件的稳定承载力降低,且对弱轴的影响比强轴大; 11、易腐蚀和耐热不耐火; 12、δ5和δ10; 13、不同温度下的冲击韧性指标; 14、采用一般工艺就可完成合格的焊缝的性能; 15、构件有裂纹、孔洞、刻痕、凹角及截面突变时,在缺陷处出现高峰应力的现象; 16、高度为200毫米厚度为a 类的热轧普通工字钢截面; 二、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A 7.D 8.B 9.C 10.B 11.A 12.D 13.A 三、简答题 1.答:Q235钢材单向拉伸的应力---应变图如下图所示。 弹性阶段:OAE 段 p f 为比例极限, e f 为弹性极限。 (2)弹塑性阶段:EC 段 y f 为屈服强度,y ε为屈服应变。(3)屈服阶段: CF 段。(4)强化阶段:FB 段 u f 为极限强度。(5)颈缩阶段:BD 段 t ε为拉断应变。 2.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 3.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材中少量的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纯铁体结晶中的碳和氮化物将逐渐地从晶体中析出,形成自由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微粒,散布于晶粒之间,对纯铁体的变形起着遏制作用,使钢材的强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大大降低,这种变化称为时效硬化;钢材进入他塑性阶段以后,间歇重复加载将使弹性变形范围扩大,这就叫应变硬化。 4.简述钢材的应变硬化性能,并绘图说明。(5分) 构件在冷加工(冷拉、冷弯、冲孔、机械剪切)过程中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的钢材在重新加荷时将提高屈服点,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4分)。

中南大学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基础》作业及思考题(答案)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 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 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 答:目前把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这是根据对地震资料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作显著跳跃式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以这两个深度作为分界面,上下有显著的不同。上分界面称“莫霍面”,它位于地表以下平均33km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下分界面称“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km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按其能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1) 内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的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地震等。(2) 外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是由来自外部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能、天体引力能及其它行星、恒星对地球的辐射等。其具体表现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3、什么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由于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变化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在大陆的各种地理环

[VIP专享]中国地理作业及答案

1,简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谈谈你对此理论的看法 巴特勒根据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六个阶段: 1.探查阶段: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星的游客, 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和社会经济环境未因旅游地的产生而发上 变化. 2.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的居 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基本旅游设施.旅游季节逐渐形成.有组织 的旅游开始出现. 3.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增多,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收入剧增. 4.巩固阶段: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居民数量.旅游地服务功能完善,部分常住居民因没有参与旅游业和对旅游者的到 来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而不满. 5.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环境和社会问 题出现,旅游形象出现危机,接待设施过剩.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竞争力下降,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 设施代替,更多的旅游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旅游地逐渐 失去旅游功能.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 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 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 作为预测工具。 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一、具有广域旅游资源的国际市场 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安徽黄山为例。可以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发展阶段,现颐和园、或者前两个阶段时间较短,但是成熟稳定阶段维持时间长。 二、具有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由于面临的旅游地空间竞争,又连续的巴特勒生命各个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短,导致较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如肇庆七星岩—鼎湖山风景名胜区。原因: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旅游资源竞争压力。 2.共性大、独特性小,重游率低。

中南大学钢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钢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235N/mm 2 ;B ;沸腾钢;E43型。 2.脆性 3.铁 4.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计算长度与回转半径 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6.y f 和u f 7.塑性变形能力和冶金质量 8.S 和P 9.250℃ 10.残余应力使构件的刚度降低,使构件的稳定承载力降低,且对弱轴的影响比强轴大 11.易腐蚀和耐热不耐火 12.δ5和δ10 13.不同温度下的冲击韧性指标 14.采用一般工艺就可完成合格的焊缝的性能 15.构件有裂纹、孔洞、刻痕、凹角及截面突变时,在缺陷处出现高峰应力的现象 16.高度为200毫米厚度为a 类的热轧普通工字钢截面 二、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A 7.D 8.B 9.C 10.B 11.A 12.D 13.A 三、简答题: 1.答:Q235钢材单向拉伸的应力---应变图如下图所示。 (1)弹性阶段:OAE 段 p f e f 为弹性极限。 (2)弹塑性阶段:EC 段 y f y ε为屈服应变。 (3)屈服阶段:CF 段。 (4)强化阶段:FB 段 u f (5)颈缩阶段:BD 段 t ε 2.度;伸长率;弹性模量。 3.随着时间的增长,钢材中少量的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纯铁体结晶中的碳和氮化物将逐渐地从晶体中析出,形成自由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微粒,散布于晶粒之间,对纯铁体的变形起着遏制作用,使 4.

5.根据给定的图形,简单说明温度对钢材性能的主要影响(5分)。 (a ) (b ) 答:(a )图表示正温范围: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的强度降低。200 O C 以内变化不大,430-540O C , 强度急剧下降, 600 O C 强度很低不能承载。(250 O C 附近有兰脆现象) (b )图表示负温范围:负温范围强度提高,变形能力减小,材料转脆,对冲击韧性的影响十 分突出。(在T1和T2之间称为温度转换区,材料的由韧性破坏到脆性破坏是在这一区间完成的)。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90 2.强度,刚度,稳定 3.弯曲,扭转,弯扭 4.较厚焊件的厚度 5.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6.单位剪切角γ1 换算长细比λx 0 二.选择题: 1.A 2.C 3.D 三.简答题: 1.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绕虚轴发生弯曲失稳时,因为剪力要由比较柔弱的缀材负担,剪切变形 较大,导致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变形,它对构件临界力的降低是不能忽略的,经理论分析,用换算长细比λox 代替对x 轴的长细比λx ,就可以确定考虑缀才剪切变形影响的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临界力。 2.答:纵向残余应力——纵向残余应力使构件刚度降低,也降低稳定承载力。 初弯曲——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初弯曲使截面更早进入塑性,降低稳定承载力。 初偏心——初偏心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本质上同初弯曲。 杆端约束——杆端约束越强(如固定),承载力会越高。 3.答:(1)根据绕实轴的整体稳定性,选择肢件的截面。选择方法与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选 择方法完全相同;(2)根据等稳定条件,确定两分肢间的距离; (3)验算整体稳定性和分肢稳定性,包括对刚度的验算; (4)但有截面削弱时,应验算构件的强度。 四.计算题: 1.解:(1)截面几何参数为: 3 90002508142502mm A =?+??=483310325.1)250242278250(12 1 mm I x ?=?-?= 4 731065.3250141212mm I y ?=???= mm A I i x x 3.121900010325.1/8=?==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填空题(含答案)

《油气田勘探》习题—填空题 绪论 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油气勘探是一项特殊的科研活动,具体表现为,油气勘探具有地区性强、预测性强、探索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对于一个勘探工作者而言,具有成油模式、找油信心、创新思维三者尤为重要。 3.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4.油气勘探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工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 5.原始找油理论发展阶段,找油的依据包括油气苗、地形地貌特征等。 6.圈闭聚油理论的形成,说明地质勘探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局部的油气聚集规律。 7.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第一讲油气勘探技术 1.油气勘探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调查技术、油气井钻探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等三大类. 2.油气勘探综合评价技术主要包括:盆地分析、盆地模拟、区带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3.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4.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5.剩余重力异常是布格重力异常经过区域场校正后得到的,可用于划分盆地构造单元。 6.重力勘探检测的主要参数是重力加速度;而磁法勘探检测是主要参数是磁

化率。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为求得相当于垂直磁化条件下的磁异常,需要对采集到的磁法勘探资料进行化极处理。 10.磁法勘探资料的向上延拓处理,可以压实浅部干扰,突出深部信息。 11.地震勘探根据部署目的和测网的差别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三维地震)四个主要阶段。 12.资源调查时期的探井通常称为区域探井,早期的称为科学探索井、后期的称为参数井。工业勘探时期的探井包括:预探井和评价井。 13.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4.综合录井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岩石可钻性信息、钻井液信息、随钻测量信息三大类。 15.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6.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第二讲油气勘探程序 1.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2.资源调查时期(或区域勘探时期)可以根据任务和目标的差别进一步细分为三个阶段:大区概查、盆地普查、区域详查。 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4.资源调查时期的目标是提交不同级别的资源量,而工业勘探时期是提交不同级别的储量。 5.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6.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20春地大《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一_答案

(单选题)1: 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 A: 咸 B: 甜 C: 辣 D: 酸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南宋的首都是? A: 洛阳 B: 杭州 C: 开封 D: 北平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A: 人类的起源 B: 文化的起源 C: 农业的起源 D: 社会的起源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A: 都在热带 B: 都在东半球 C: 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北宋的首都是在哪里? A: 开封 B: 安阳 C: 洛阳 D: 北平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丝绸之路的第二次中断是在哪个朝代?A: 元朝 B: 明朝 C: 宋朝 D: 唐朝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首都一般设在什么样的地区? A: 人口密集地区

B: 经济发达地区 C: 军事要地 D: 地形险要地区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8: 南派始创的浓密墨点法,又称? A: 落茄点 B: 落叶点 C: 落点 D: 花落点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9: “吃”的第三个阶段解决了以下哪个问题?A: 打牙祭的问题 B: 温饱问题 C: 品味问题 D: 大锅饭问题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0: 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A: 黄河流域 B: 西部地区 C: 东北地区 D: 长江流域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1: 秦、汉、唐的首都都设立在? A: 西安 B: 杭州 C: 北京 D: 南京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12: 徽商受到以下哪一事件影响导致衰落?A: 诸侯争霸 B: 红巾军 C: 太平天国 D: 改朝换代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13: 丝绸之路种哪种商品所占的比重很大呢?A: 马匹 B: 丝绸 C: 茶叶

钢结构作业答案

3.3试设计如图3-93 所示双角钢和节点板间的角焊缝连接,角钢截面为2L 890?,节点板厚10mm 。钢材为Q235,焊条E43型,手工焊,承受轴心拉力设计值N =320kN 。(1)采用两侧焊缝,确定所需焊脚尺寸及焊缝长度;(2)采用三面围焊,确定所需焊脚尺寸及焊缝长度;(3)采用L 型焊缝,确定所需焊脚尺寸及焊缝长度。 解:查表,Q235钢材,E43焊条,w 2f 160N/mm f = (1) 采用两侧焊缝 按构造要求确定焊脚尺寸 肢尖焊脚尺寸 fmax 8(1~2)6~7mm h =-=。 肢背焊脚尺寸 fmax 1.2 1.289.6mm h t ==?=。 取f 6mm h =, 肢背、肢尖焊缝受力 肢背、肢尖所需焊缝计算长度 实际焊缝长度1w1f 2166.726178.7mm l l h =+=+?=,取180mm 实际焊缝长度2w2f 271.42683.4mm l l h =+=+?=,取90mm (2)采用三面围焊 焊脚尺寸同两侧焊缝,取f 6mm h = 求端焊缝承载力 此时肢背、肢尖焊缝受力 则肢背、肢尖所需焊缝计算长度为 实际焊缝长度1w1f 111.86117.8mm l l h =+=+=,取120mm 实际焊缝长度250mm l = 肢端的实际焊缝长度 (3)采用L 形角焊缝 由力的平衡 得到f38.6h mm ≥ 又f3=8.68h mm t mm => 固不可用L 形围焊。 N δ=10 2∟90×8 N=320kN

3.4试设计图3-97 所示牛腿与柱的连接角焊缝的焊脚尺寸f h 。钢材为F A Q ?235,焊条为E43型,牛腿承受静荷载设计值V =250kN 。 解:查表,Q235钢材,E43焊条,w 2f 160N/mm f = 角焊缝所受外力设计值 弯矩=e=2500.2=50kN m M F ?? 剪力==250KN V F 试算法 (1)假设f 10mm h =,则焊缝的几何特性: 满足要求 (2)假设f 8mm h =,则焊缝的几何特性: 不满足要求。 x ’x ’ y 0 r =160 F =250kN 150 15 h r h 1 h f 20 300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 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 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19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初中寒假作业是不是一直困扰这你呢?不用担心,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你带来了2019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啦,是不是很让你兴奋呢?那就快来看看吧! (一)13、(1)地轴北南 (2)6 371 等于 (3)赤道 0度 40 00014、 (1)因为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地球仪。(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形状等,地球仪可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方便。(3)略 (二)14、(1)可信。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1年转过1周。(2)50岁。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1年,转过50周就是50年。( 三)14、可利用《大蜀山导游图》寻找明显标志物确定方向,也可以根据植物向阳性确定方向,即植物生长茂盛的山坡是向阳的南坡。(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四)14、如:科学家在我国什么地方发现大洋地壳残片?在河北遵化发现大洋地壳残片说明了什么?华北地区在远古时期是什么样子?华北地区的陆地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只需提出两个问题)

(五)14、有可能。因为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六)(1)(2)(3)(4) (七)11、(1)多 2 000 (2)大于 (3)小于 (4)雨极干极13、A地:终年多雨,年降水量大。B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呈现明显的旱、雨两季。(八)12、(1)A (2)印度洋 (3)0(十)13、 (1)⑥ (2)② ① (3)殖民主义扩张国际贸易活动的扩展(十 二)12、(1)邻国公海(2)A(×) B(√) (3)山脉纬线经线纬线湖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详解。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8 19 20 答案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最大比例尺的地图是A. 建平县行政图 B.朝阳市行政图C.辽宁省行政图 D.中国行 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

钢结构作业答案

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答案 C 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 f与可靠指标β的关系为()。 答案 B 钢结构在搭接连接中,搭接的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 答案 B 提高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常用的合理方法是()。 答案 D 钢结构梁的计算公式中的()。 答案 C 下列因素中()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答案 A 焊缝连接计算方法分为两类,它们是()。 答案 C 当梁上有固定较大集中荷载作用时,其作用点处应()。 答案 B 钢材的剪切模量数值()钢材的弹性模量数值。 答案 B 为提高轴心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在杆件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杆件截面的形式应使其面积分布()。 答案 B 为了(),确定轴心受压实腹式柱的截面形式时,应使两个主轴方向的长细比尽可能接近。 答案 C 摩擦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在杆轴方向受拉时,承载力()。 答案 C 焊接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当()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最好。 答案 D 计算梁的()时,应用净截面的几何参数。

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答案 D 与混凝土材料相比,大跨度结构应优先选用钢材 实腹式偏心受压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整体稳定验算公式中的主要是考虑()。答案 A 在弹性阶段,侧面角焊缝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别为()。 答案 C 钢结构实腹式压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应进行的计算的内容为()。 答案 D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用于()。 答案 D 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 答案 D 在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式中,轴力项分母里的是()。 答案 B 钢材的伸长率用来反映材料的()。 答案 C 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 答案 A 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答案 C 钢材在低温下,强度提高,塑性______,冲击韧性下降。 答案 B 焊接组合梁腹板中,布置横向加劲肋对防止剪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布置纵向加劲肋对防止( )引起的局部失稳最有效。 答案 B 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 f与可靠指标β的关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