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枣树整形修剪技术

1、枣树修剪的目的

枣树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牢固的骨架,配备合理的枝条,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使树体生长结果平衡,促进幼树早果,延长结果年限,提高果树产量和经济效益。

2、枣树的枝芽类型和生长结果习性,与一般果树不同,所以,整形修剪也是独具特点:枣树结果性能稳定,生长结果转化快,枣头转化为枣股后,连续结果能力强,生长量小,易于整形修剪;

但枣树对修剪反应迟钝,因此,需因势利导,随枝造形;

修剪量宜轻,冬、夏修剪相结合。

3、枝、芽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以及新旧交替的关系。着生在枣头、枣股顶端,或侧生在枣头叶腋间的主芽,萌发以后形成的枣头和枣股,不但长势不同,形态也各有差异,其功能也不一样。枣头和枣股,均可因遭受刺激或改变营养条件而互相转化。枣股遭受刺激后,通过修剪可抽生枣头,由结果性枝转化为生长枝;

对枣头进行早期摘心,可抑制2次枝生长,使枣头由生长枝转化为结果枝,并于当年获得产量。枣头上的2次枝,是由副芽形成的,其叶腋间的主芽,第2年均能生成新生枣股。生长性枝和结果性枝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是枣树修剪和调整枝势的依据。

4、枣树的每一个结果母枝,每年都能抽生结果枝,而且形成大量花芽,也可以说有枝就有花。发育枝形成以后,经过1~2年的生长,就可以转化为结果枝,所以,在修剪时,只要把骨干枝配置好,把结

果枝培养好,花芽是比较容易形成的。

5、枣股的年生长量仅1~2毫米,但连续结果能力,却可达10年以上,所以,在枣股衰老之前,不必像其他果树那样,每年都要对结果枝组进行修剪,就是需要进行更新修剪时,也不必逐个进行修剪,只对同一年龄的枝段进行修剪就可以了。

6、枣树的营养枝较少,而且能自然转化为结果枝,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比较容易协调。修剪时,着重搞好骨架的培养,结果母枝的分布,枝龄的控制和调整,并按从属关系调节树体长势。

7、由于枣树的寿命较长,自然分枝较少,幼龄枝条对修剪的反应比较迟钝,不易抽生发育枝,所以,枣树的整形时间,比其果树慢,一般需要经过7~8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形。

献给初学果树修剪的邦友们—有关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介绍

有关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介绍 焦世德 我发现有的网友提出的问题,并不像是内行人提出来的,对一些果树名词并不是太清楚,所以根据有些水果帮网友要求现将有关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整理出来,并以此献给初学果树管理的邦友们。这样既可以使我写的一系列修剪材料更加系统完善,又可以把此材料作为我所写若干修剪材料的导读。我在论坛或日志里先后写了《论果树自然修剪法》、《苹果矮化修剪技术要点》、《谈苹果园修剪改造技术》、《必须认真解决好苹果修剪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谈桃树修剪》、《大樱桃修剪技术要点》、《谈梨树修剪》、《葡萄修剪》等文章,并以《再论果树自然修剪法》作为总结,今天再以《有关果树修剪的基础知识介绍》作为补充。如果前后联贯起来看,应当知道修剪这项技术,说起来有点难,但做起来非常简单!以后到了具体修剪时候,对于典型的枝子,把修剪前后的照片作一对照比较,也就非常清楚了! 为了搞好修剪,必须首先了解与修剪密切有关的果树枝芽特性,也就是要了解其树性是什么?这样才能根据其自然属性,搞好修剪。 一、芽的种类及其特点。 1、芽的种类 枝由芽发展伸长而来,故芽可视为枝的缩影或潜态。由于枝条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条件的不同,同一生长枝条不同位置的芽,存在着芽体大小、性质、饱满程度等差异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按栽培学的观点,可以把芽分为如下几个种类。 ◎按芽性质可分为:叶芽与花芽。 叶芽萌发而成为新梢。花芽萌发后开花结果。花芽又可分为纯花芽(仅生花者,如桃、杏、李)与混合花芽(先抽新梢而于新梢上生花者,如葡萄、柿)。 分清纯花芽和混合芽的生产意义是:混合芽只能疏花、疏果,但不宜疏芽。因为疏芽就要去掉相应的叶片,是其不足之处。而纯花芽既可以疏芽,也可以疏花、疏果。为樱桃可以于发芽一个月前开始进行疏芽,即莱州2月下旬—3月下旬,于4月上旬完成。每个花束状的短果枝留芽3个为宜。疏芽时一定不要疏掉中心芽,即叶芽。花后20-30天为疏果期,即5月中下旬疏果,每个花束状短果枝留3个左右的果。桃树多进行疏蕾,花芽露红时疏掉50-70%,盛花后20-30天进行第一次疏果(花粉少的品种不进行这次疏果),盛花后40-50天,最后疏果,即定果。核果类为纯花芽,为了节省养分,调节开花和萌芽的矛盾,最后是利用这种技术进行及早地疏芽、疏蕾,但要配合人工授粉、果园放蜂等工作。 ◎按芽位置可分为:定芽与不定芽。 在一定位置萌发的芽为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侧芽)。(有的树种如柿、栗、杏等有新梢顶端自枯现象,以侧芽代替顶芽称为假顶芽。)而芽的发生无一定的位置的叫不定芽。因地上受损,上下失衡时才形成不定芽(隐芽和不定芽不是一回事,隐芽属于定芽,只是不萌发而已)。一般果树枝干受伤后所生的隐芽多,而不定芽极少,也有的果树根生不定芽,萌发出土成为一植株,如枣树。利用扦插、压条、分株的任何一种繁殖方法,能否成活的关键在于茎上能否发生不定根或根上能否发生

枣树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枣树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我省枣树栽培面积达300多万亩,结果树面积在200多万亩。因粗放管理,服务滞后等,导致有近60%的枣园低产低益,或受自然灾害烂枣裂果严重,制约着枣产业的发展。为此,从现有的枣树栽培管理技术成果中,组装集成枣树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在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示范项目中大力推广应用。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在初果期(4-10年)、盛果期(10年生以上)的枣园应用。 综合管理技术 枣树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整形修剪、花期管理、防裂果和病虫害防控”等5项实用技术。 一、土壤管理 1.土壤深翻 在枣树落叶后,耕翻或刨树盘土壤20-30厘米,里浅外深,并及时清除根孽,疏松土壤。 2.施肥 秋季或春季施基肥,以堆肥、厩肥等长效性有机肥为主,每株施5-10公斤。施肥方法用环状、条状、穴状均可,秋施基肥可与深翻土壤结合起来进行。追肥在枣树的萌芽前、开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有基复合肥为主,每

株树1公斤。 3.浇水 在有灌溉条件的枣园,可以在萌芽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越冬前浇水4次。无灌溉条件的枣园做好土壤蓄水保墒和冬季树盘积雪。山地或坡地枣园要应用旱地果园集水保墒技术。有条件可安装滴灌渗灌系统,以解决枣园需水分的持续供应。 二、整形修剪 1.结果树修剪 (1)清除徒长枝。结果期枣树,树冠向外扩张趋势逐渐减缓,树冠主枝弓背处常萌发直立向上的徒长枝,生长快,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引起内堂郁闭,造成主侧枝前段部分衰弱或死亡,应及时清除徒长枝。从展叶后到开花期要连续抹芽、疏枝2-3次,保持树体生长不紊乱。 (2)回缩下垂枝。枣树进入更新结果期,枝条角度开展并下垂,在这类枝条上易萌发新枣头,将新枣头短截,回缩下垂延长枝,选择向上的角度,在生长期进行摘心,控制器生长。 (3)疏剪过密枝和细弱枝。进入枣树盛果期后,结果枝组趋向平展或下垂,枝条很容易造成交叉重叠,应及时疏截过密枝和细弱枝,改善光照条件。 (4)剪除机械损伤枝和病虫枯死枝。由于风折或机械损伤,或病虫害影响,使受伤枝萌发许多枝条,可根据树冠

《果树整形修剪》教学大纲

《果树整形修剪》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整形修剪是果树生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许多学生毕业后来到用人单位,面对田间果树,不知道该如何修剪,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对现代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同果树品种、不同树龄树势、不同砧木、不同负载量、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等,都影响到果树的整形修剪方式。如何灵活运用修剪技巧,是每一个从事该类工作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将帮助有志于从事果树、园林等以树木为主要生产管理对象的学生,学习掌握整形修剪的基本原理,了解基本技术方法,逐渐做到灵活运用,增强专业动手能力,提高个人素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所谓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修剪,是难以面对将来的社会需求的。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修剪学的概念 1.整形(植株调整) 2.修剪 二、整形修剪的目的意义 1.整形修剪的总目标 2.整形修剪的个体效应 3.整形修剪的群体效应

三、整形修剪发展历史 1.我国近代园艺作物整形修剪 2.我国当代早期整形修剪 四、整形修剪的发展趋势 1.简化修剪 2.化学修剪 3.机械修剪 五、学习修剪学的方法 本章学习要点:要求学生明确掌握果树整形修剪的基本概念,了解整形修剪的目的意义,通过学习整形修剪的发展历史动态,把握将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整形修剪基本原理(2学时) 第一节与整形修剪有关的生物学特性 一、萌芽特性 二、分枝特性 三、顶端优势 四、垂直优势 五、成花特性 六、生态适应性 第二节整形修剪的原则 一、因树修剪,随枝造型 1.依据物种品种特性 2.依据砧木特性 3.依据年龄时期 4.依据大小年特性 二、因地制宜,随制应变 1.依据土壤气候条件 2.依据地形地势条件 3.依据栽培体制 三、美学原则 1.自然美 2.艺术美 本章学习要点:通过复习业已学过的果树生长发育特性,重点讲解果树整形修剪的原则,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其中的变化规律,要求学生掌握影响果树整形修剪的因素。 第三章果树树形(4学时) 第一节果树树体基本结构 一、树冠外形特征 1.树高 2.冠径 3.叶幕厚度 4.层次 二、骨干枝 1.主干 2.中干 3.主枝 4.侧枝 三、辅养枝 四、结果枝组 1.大型枝组 2.中型枝组

枣树常见病虫害图谱

枣树常见病虫害图谱

枣白腐病在河南、安徽等省均有分布,一般危害较轻。病原为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橄榄色盾壳霉。 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病斑大,圆形或椭圆形,也有时大小不等,浅黄色至褐色,边缘暗褐色,后期在病叶两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的的分生孢子器。 1.农业防治秋季收集病落叶、病落果,剪除病虫枝及枯枝,集中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 7月份,在结合防治枣黑腐病、锈病和炭疽病时,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倍量式200~300倍波尔多液。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病原为枣植原体Jujube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发生广泛,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发病初期先在枣树的上部个别枝上先出现症状,而后发展至全株。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及花器退化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1.根部根部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2.枝条病树的主芽和副芽同时萌发形成发育枝,并且枝叶丛生、叶片黄化、叶缘上卷,硬而脆,暗淡无光。新枝上的芽可多次萌发,形成细弱、节间短、叶片小而黄的丛生枝。病枝一般不结果,疯枝上的叶,冬季不易脱落。 3.叶片开花后长出的病叶狭长,具有暗脉,淡绿色,容易焦枯,有时在叶背中脉上又长出1个很小的暗脉片,似鼠耳形。 4.花器病树的花器管出现返祖现象,花梗、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退化成细弱的枝、叶等营养器管,花梗变长4~5倍,萼片、花瓣、雄蕊均可变为小叶,有时雌蕊变成小枝,具有小分枝,枝头偶尔也能抽生2片小叶,致使结果枝变成细小密集的丛生枝。 5.全株严重时全株死亡。 1.农业防治清除疯枝,铲除无经济价值的病株。选用抗病的酸枣品种作砧木。在无枣疯病的枣园中采取接穗、接芽或分根进行繁殖,以培育无病苗木。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碱性肥和农家肥。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手摇钻在病树根茎部钻孔,于春季枣树萌芽期或10月间,每株病树滴注浓度

枣树采收后管理要点

枣树采收后管理要点 枣树采收后的管理往往会被果农忽视掉,这个时期的枣树营养生长虽然他在,但是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不断进行,光合产物不断输送到根、枝、干等器官贮存,为树体积累营养,增强抗寒能力。所以枣树采收后的管理在全年管理中极为重要,抓好这一时期的栽培管理,为来年高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改土施肥 采摘后要对土壤进行深翻,这样既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促使树根扩展深扎,增强树体健壮生长,还能把果园内的残枝病叶以及落果和杂草翻入土壤中作为肥料。一般深翻改土搭配秋施基肥进行,翻耕深度以20~25cm为宜。基肥要以农家肥、发酵为主,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补充磷肥,施肥可耕翻撒施、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沟施。

2、秋冬清园 病虫害主要在枣树的病虫枝、粗皮裂缝内越冬,所以要及时将这些病虫死枝修剪掉,同时刮除老翘皮和清理地面的浆果烂果和杂草,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在清理后在全园喷施石硫合剂,还要在树下地面喷杀菌剂,如多菌灵等,通过杀虫、杀菌处理,进一步减少病虫基数。因为这个时期植株已经落叶,用药不易造成药害,可以适当加大药剂浓度,发挥更好的效果。

3、树干涂白或绑草 在植株落叶后,在树干和大枝基部进行涂白或绑草,在起到防寒作用的同时,可以兼治树干中越冬的龟腊蚧等虫害。翌年开春后将草解除下来并烧干净,这样能消灭大量寄生在草把内的越冬害虫和虫卵。

4、整形修剪 通过整形修剪,培养和调整树体结构,合理布局,改善光照条件。对于密集枝组以及交叉枝、重叠枝,应全部疏除,以保持冠内通风透光。而对于衰老枝组及徒长枝,可采取重截除或回缩的方法,促使萌发新枝,提高每年花芽分化质量。

枣树四大虫害防治技术详解_0

枣树四大虫害防治技术详解 尺蠖的防治枣尺蠖也叫枣步曲。幼虫危害嫩芽、叶片和花蕾,严重时,常造成2次发芽。防治方法: 一、枣尺蠖的防治 枣尺蠖也叫枣步曲。幼虫危害嫩芽、叶片和花蕾,严重时,常造成2次发芽。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保护天敌是生物防治的主要渠道。肿跗姬蜂、家蚕追寄蝇和彩艳宽额寄蝇,以枣尺蠖幼虫为寄主,老熟幼虫的寄生率30%~50%。应注意保护。 2、化学防治。在幼虫3龄之前喷洒1500倍25%灭幼脲3号或2000倍20%虫酰肼药液1~2次,或喷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 2.5%绿色功夫乳油3000倍液等,可有效地消灭枣尺蠖幼虫危害。 二、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桃小食心虫又叫食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枣果,幼虫在枣果内绕枣核蛀食,虫粪留在果内,呈“豆沙馅”。早期危害造成落果,后期造成虫害果,严重影响红枣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寄生蜂有好几种,尤以桃小早腹茧蜂和中国齿腿姬蜂的寄生率较高。桃小甲腹茧蜂产卵在桃小卵内,以幼虫寄生在桃小幼虫体内,当桃小越冬幼虫出土做茧后被食尽。因此可在越代成虫发生盛期,释放桃小寄生蜂。在幼虫初孵期,喷施细菌性农药(BT乳剂),使桃小罹病死亡。也可使用桃小性诱剂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杀。

2、化学防治。撒毒土:每亩用15%乐斯本颗粒剂2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与细土15~25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在树干下地面,用手耙将药土与土壤混合、整平。乐斯本使用1次即可;辛硫磷应连施2~3次。地面喷药:用48%乐斯本乳油300~500倍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喷湿地面,耙松地表即可。树上防治:防治适期为幼虫初孵期,喷施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也可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一星期后再喷1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枣粘虫的防治 枣粘虫学名叫枣镰翅小卷蛾。萌芽展叶期,危害嫩芽嫩叶,造成2次发芽;花期,咬断花柄,危害花蕾;幼果期蛀食幼果,造成落果;果实膨大期,幼虫吐丝将枣叶、果实粘在一起,蛀食果实,造成大量虫害果。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枣树生长期,特别是开花、结果期,为了解决药害和残留,有利于保护自然天敌和授粉昆虫,可通过释放赤眼蜂和使用生物农药的途径来解决。在枣粘虫第 2、第3代卵期,每株释放松毛虫赤眼蜂3000~5000头,寄生率在85%左右。喷洒生物农药青虫菌、杀螟杆菌100~200倍液,防治幼虫效果达70%~90%。 2、化学防治。当枣树嫩梢长到大约3厘米时(即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0%速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均可。

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枣树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摘要:枣树病虫害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搞好病虫害防治,是枣树获得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可靠保证。本文主要分析了枣树的分部状况及主要病虫害种类,并对此提出了各种防治技术措施,对防治病虫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abstract: a date tree species.the low yield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caused, poor quality of important reason, do well the pest control, is a date tree yield, steady yield,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reliable guarante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situation and main date tree branch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ypes, and puts forward all kind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ur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 date tree pest control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病虫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坚持贯彻和实施无公害防治措施,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保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生产。防治时应

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冬枣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一、清理枣园及周围环境(阳历3月份) 1.残体清园:清扫地下落叶、落果、杂草及树上的死枝、木质化枣吊,集中深埋或烧毁; 2.活体清园:剪除树上的盲蝽象卵块(摘心残茬)、病虫枝,刮除老翅皮,集中烧毁。 3.药物清园:全园喷布一次杀菌杀卵剂(4月15日以前),防治枝干腐烂病、红蜘蛛,喷涂三效或保树壮300倍液+牵牛星1500倍(10毫米/桶水,每桶水15公斤,以下同)。 二、冬枣芽萌初期(4月15日-20日) 重点防治盲蝽象,选择的药物必须具备触杀、内吸或熏蒸作用,为防止芽萌动期低温冷害,药剂中应加入天达2116。配方为:卵虫全杀净20毫升+天达2116细胞膜稳态剂25毫升。 三、冬枣发芽至花蕾期(4月20日至5月底) 重点是防治盲蝽象,5月中旬后兼治细菌性疮痂病、红蜘蛛、斑点病、枣虱子等病虫害,喷药间隔期应根据病虫发生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雨后3天内必须喷药。 以下配方交替使用: 1.防治盲蝽象 ①卵虫全杀净20毫升; ②40%毒死蜱15毫升+敌敌畏10毫升; ③毒死蜱15毫升+马拉硫磷; ④氟虫腈10毫升+良策5-8毫升。 2.5月中旬后兼治细菌性疮痂、红蜘蛛、斑点病等。下列配方任选一个或交替作用。 ①氟虫腈10毫升+良策5-8毫升+杀菌优20毫升;

②高效氯氰菊酯15毫升+虎蚜8毫升+细菌病刭15毫升; 四、初花期至座果期(5月底-6月底) 防治盲蝽象,兼治细菌性疮痂病,以下药剂配方交替使用: ①氟虫腈10毫升+虎蚜8毫升+细菌病刭15毫升; ②克蝽特2桶水/包+杀菌优20毫升。 五、幼果期至枣果膨大期(7月上至8月初) 此期主要防治枣锈病、盲蝽象等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先预防、后预防加治疗,再治疗。 ①猛杀生25克+卵虫全杀净15毫升; ②猛杀生25克+斑锈灵2桶水/包+良策8毫升; ③斑锈灵2桶水/包+氟虫腈10毫升。 六、枣果膨大期至着色期(8月初-9月上旬) 防治重点是枣锈病,兼治斑点病、枣浆烂果病,适当增加叶面营养。药剂配方为: ①唑类药物(如斑锈灵、万兴、福星等)+枣病净30毫升+海藻素25毫升; ②醚菌酯类药物(如醚菌酯、凯润等)+红腐灵30毫升+钙棚双补20毫升; ③真细菌双清+钙棚双补20毫升。 注:防治枣树病虫害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前期做好清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粘虫胶、杀虫灯等技术,正确使用药剂及配方,科学喷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若个别园片发生红蜘蛛,前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适当加入阿维菌素等杀卵剂,成虫期喷布牵牛星等杀螨剂;发生枣虱子的园片,芽前涂抹卵虫全杀净,5月中旬再喷一次除打;发生金龟子的园片,于傍晚喷布菊酯类药物加吡虫啉(良策)。

枣树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发布者:admin 热度13票浏览29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11年1月25日18:22 一、缺乏创新品种 我国枣树品种尽管很多,有700个以上,但均为历史上遗留的品种或通过优中选优选出来的品种,还没有一个品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或经化学、物理诱变创新出来的。 对策:应当加大育种力度,通过杂交育种、物理化学诱变育种、分子辅助育种、太空育种等各种途径加快枣树育种步伐,早日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或专用品种。 二、主栽品种类型混杂 我国绝大多数枣主栽品种都是乡土品种,品种内类型很多,良莠不齐,生产上株间差异大,造成果实大小、果形不一,品质参差不齐,商品价值低。 对策:加大优中选优力度,选育出优良类型,通过快速繁育苗木和高接换头等方法,解决品种混杂问题,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三、引种混乱,对品种区域化研究不够 前几年在市场的拉动和退耕还林政策引导下,我国枣树发展迅速,枣树面积迅速扩大,但苗木品种混杂,盲目引种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对策:我国枣树品种区域化问题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目前我们缺乏这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应联合攻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有发展前途的优良品种优先进行区域化试验,从而实现“适地适栽”,提高效益。 四、对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不够 目前我们在枣树上制定了一些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枣树无公害的生产,但对于这些技术的研究还很不够,一些技术不够先进有效,或实用性差,一些技术指标不够明确,难以操作。 对策:根据对枣生产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无公害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用途(鲜食和制干等)枣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 五、一些病虫害发生严重 (一)铁皮病(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枣铁皮病,又名缩果病、黑腐病,俗称雾焯、雾燎头、干腰、黑腰、铁焦等,是一种严重危害枣树的果实病害。该病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内蒙、广西等许多地方发生。每年因该病导致产量损失30%~80%,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绝收。 1.危害症状

大枣整形修剪技术

大枣整形修剪技术 1大枣主要的丰产树形 枣树丰产树形有纺锤形、小冠疏层形、主干疏层形、开心形等几种,其共有的特点是枝干强固稳定,层性明显,透光性好。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品种和栽培方式。 大枣纺锤形整形

大枣开心形整形 2整形修剪方法 1、幼树的整形修剪 主要分定干、骨干枝的培养和结果枝的培养三个过程。 (a) 定干:主要可用清干方法。即从幼树下部向上逐年清除树干上的二次枝和过低的不能作主枝培养的发育枝,直到清出所需的树干的高度。定干:密植枣园为提高成活率,定干高度在30-40cm为宜。

定干 (b) 骨干枝培养:培养枣树主侧枝,目前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其一,修剪调节自然萌生的发育枝。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发芽期,按树形的结构要求,在主干和主枝的适当部位,选留壮芽,6~7月份用拉、别等方法,调整延伸方向和开张角度培养成理想的主侧枝。 其二,夏季摘心,冬季疏剪二次枝。7~8月份发育枝生长后期,对主侧枝延长枝需要分生侧生骨干枝的部位摘心或短截,促进剪口下部的侧芽发育充实,冬季修剪时,再剪去剪口下两个二次枝,促使两个侧芽春季萌发,分别长成原枝的延长枝和侧生分枝。 其三,重剪发育枝。对枝长超过1~1.5m不分枝的主侧枝,冬剪时可在一年生发育枝中部饱满芽处重截或回缩到多年生枝的适当部位,同时对剪口下的二次枝采取疏除或留1~2节短截处理,促使剪口芽和重截的二次枝春季抽生发育枝,作侧枝培养。

培养骨干枝 (c)结果枝组的配置:整形时,枝组培养与骨干枝的培养同时进行,随着主侧枝和主干的生长,在主侧枝两侧和斜上方,主干四周的适当部位选留、促发发育枝,并用摘心、短截等措施控制其长势、大小,使其转化成大小与所在部位空间相适应的结果枝组。 (d)控制幼树过旺生长,促进结果:一般品种的枣树幼龄期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竟争有机营养,结果不多。进行早期丰产栽培时,必须控制幼树过旺生长。除适量施肥、适度断根、环剥树干外,可采用冬截顶芽、花前摘心,抑止发育枝过旺生长,使养分运转分配有利于开花结果,从而提高全树的结果能力。

红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红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红枣生长的病虫害,解释了其为害的表现规律和原因,并且列出了三种防治红枣病虫害的措施:枣园治理、激素防治、生物防治。全方面的将红枣的病虫害控制在指标之下,达到了增量增收与保护人体的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红枣;病虫害;防治措施;防治方法 我国新疆地区等地是种植红枣的主要地区。那里产的红枣皮薄肉厚,味道酸甜可口,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每年从那里都会运输大量的红枣送往全国各地。目前,红枣已经成为人人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因此,红枣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对枣园的管理比较松懈,一些红枣遭受了病虫和危害,质量也随着日趋下降。因此,我们对枣园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1 红枣的主要病虫害 1.1 枣疯病 枣疯病在枣园里较少发生,枣疯病的病源为植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目前研究发现该植物体通过得病的接穗嫁接和凹缘纹叶蝉等一类的昆虫传染病菌。枣疯病的危害情况与其品种、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据调查天气较凉的地区发病率低,而管理松懈的一些枣树得枣疯病的情况较多。当枣树感染病菌后,枣树芽开始不正常的生长。其表现为花梗伸长,花器返祖,花瓣和雄蕊等变成了小叶,主芽、隐芽萌生后变成细弱的丛生状枝,休眠期时不脱落,会残留在树上,根皮颜色不断加深,慢慢腐烂。而得枣疯病严重的枣树一般都不结果或结果很少,果实小、花脸、果内硬,不能食用。一般局部枝条先发病,随着病菌的不断扩散,有些枣树得病后死亡。一般小树1年~2年,而大树5年~6年也会死亡。 1.2 枣锈病 枣锈病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其发病根源在于枣树的叶部。枣锈病会使得枣树早期落叶,严重影响到当地红枣的品质与质量。在枣树生长时,由于得了枣锈病,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植物储备的营养明显不足,这不仅会影响到今年红枣的产量,对于来年生长的枣树和结的果实也会造成危害。枣锈病的病状主要体现在叶片上,当影响严重时也会危害果实。发病最初,叶的背面会出现淡绿色的小点,渐渐小点变为淡灰褐色,病斑突起,即夏孢堆。夏孢子子通过风雨的传播,不断侵染着枣树,在多雨时节,光线较暗的枣园里,发病比较严重,发病暑期与当年雨季时间相关,雨季来临早发病就会早,而雨季来临晚时则发病也会晚。发病从树冠开始,不断向上蔓延,发病严重的枣园,大概8月份左右叶片开始脱落,产量会严重降低。

枣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春季枣树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无论种植什么作物,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枣树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 枣芽象甲 枣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在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各枣园分布地区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成虫在早春食害嫩芽和幼叶,严重时可将枣树嫩芽吃光造成2次发芽,影响枣果产量并严重影响树势。 枣芽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5到5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出土食害嫩芽,芽受害后长时间不能重新萌发。重发的新芽,枣节生长短,仅能结少量晚枣且质量差。幼叶展开后枣芽象甲可将叶尖咬成半圆形或锯齿状缺刻。5月以前成虫多在晴朗无风天的中午前后危害树木,早晚则在近树干的地方潜伏。5月以后成虫早晚活

动。卵多产于枣树的嫩芽、叶面、枣股翘皮下或裂缝中。5月至6月中旬幼虫孵化后,即沿树干下树潜入土中取食细根。9月以后再下潜至30厘米左右的深处越冬。 防治措施: 在早春成虫出土前刮去树干20到30厘米宽的一圈老皮,然后用2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绑一圈,中部用2.5%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浸透的草绳捆扎,薄膜上部向下反卷阻止成虫上树,使害虫在毒绳处死亡。利用其假死性早晨用杆击树皮,树下喷52.5%氯氰·毒死蜱乳油,虫落地后中毒而死。发生期树上喷26%辛硫磷+氯氟氰菊酯可有效地毒死食叶成虫。 枣粘虫 枣粘虫又名枣连翅小卷蛾,是冬枣的重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及果实粘包在一起,在其内食害叶、花蕾、花和果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枣粘虫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树皮缝和树洞中结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多在白天羽化后潜伏,晚上活动,趋光性很强。卵多散产于光滑的小枝或枣叶正面叶中脉两侧。第1代幼虫发生在展叶期,危害芽叶,发生盛期在5月初,幼虫吐丝缀叶或卷叶,在其中取食叶肉。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第3代幼虫发生盛期在8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除卷叶危害外,还危害幼果。第3代幼虫除卷叶危害外,还将叶片粘缀在果面上,于其中食害果肉,这代幼虫危害直至9月上旬,然后陆续老熟爬行到树皮缝或树洞中做茧,化蛹转入越冬,10月中旬全部转入越冬。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一是早春要刮树皮,并将其烧掉;二是要在9月上旬,在树干分杈处以下的部位绑3厘米厚的稻草秸,诱杀第三代老熟幼虫,落叶后解下草耙,刮除贴在树皮上的虫茧,集中烧毁。

枣树春季管理技术

枣树春季管理技术 枣树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时比较广的,枣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在我国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在种植枣树时,当枣树安全越冬之后。春季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当年的生长情况,那么枣树在春季该如何去管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枣树春季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春季施肥 枣树在春季的施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春季施肥的时候,要以早春基肥以及晚春速效肥为主。因为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枣树的生长活力也会慢慢加大,因此对营养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在每年清明节左右的时候,枣树开始发芽,这个时候便可进行追肥工作。在树冠外围挖出一个直径大约为5厘米,且深度35厘米左右的坑。然后每株树追施尿素1kg左右,配合适量的过磷酸钙,如果是幼龄树的话,则要适减少。

2、合理浇水 在每年初春时节的时候,水分一般都是比较少的,雨水不多,土壤也是会比较干旱的。因此在春季,为了促使枣树尽快恢复长势,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水分。一定要注意做好浇水工作,浇水应在枣树萌芽之前进行,为枣树萌芽提供充足的水分。在浇水时,浇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以沟灌、穴灌为主。浇水量则要根据土壤含水量、天气等情况确定,通常枣树春季的浇水和施肥工作是可同时进行的。

3、适时春剪 枣树在生长过程中,修剪工作是比不可少的,而最适合枣树修剪的季节一般为冬季和春季。在冬季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枣树进行修剪的话。那么在春季则要及时进行,春季的修剪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要控制好枣树的树形,剪除过长过密的枝条,调整枣树树形的疏密程度。根据枣树的种植密度、品种以及树龄等各个因素做好修剪工作,调整修剪方法及控制好修剪力度。

枣树栽培技术

1、绪论(概述) 枣为鼠李科(Rhamnceae、)枣属(Ziziphus Min)学名为(Ziziphusiwsuba Miu)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8 000年前枣已是人们食物的组成部分,我国栽培历史有500 0年之久。 枣树具有很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树全身皆宝,叶、皮可入药;树可供雕刻,制车、造船、作乐器;果实营养丰富,是众所周知的滋补品。每年我国的红枣及系列加工制品大量出口,换取巨额外汇。我国红枣最高年产量为万吨,对振兴中华,发展经济增进贸易,造福于民,具有重大意义。 枣林有防风,固沙、降低风速、调节气温、防止和减轻干热风危害的作用,对间作物生长影响颇大。枣树作为防风林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神异经》中:“北方荒中有枣林,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余,疾风不能偃、雷电不能催。”生动描写了枣树林带的规模和作用。据河南新郑枣树科学研究观测、农枣间作降低风速20-62%,气温降低℃—℃,提高在所温度%%,土壤含水率提高%—%,蒸发减少8%—%,枣树不仅能在瘠薄土壤中生长,而且耐盐碱(含盐碱<%)。 枣树叶、花、果、皮、根、刺及木材均可入药。近代化学分析表明,尤其是枣果,含有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C、E、P和烟酸,尤其是Vc、Vp极为丰

富,具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医药价值,我国研究最早,应用最广。 枣树分布很广,我国除青海、西藏高原区(林芝地区亦可生长),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的高寒地区外,以山区到平原均有枣树植被生长,东经750—1250、北纬190—43 0,枣树分布很广,北线最低气温不低于-23℃均可生长。2、枣树种和品种--在我国栽培17种有6个变种。 华枣(枣树)系人工栽培为主,品种较多,700个品种,划分为六个栽培品种群 ①枣原栽培品种群—如:灰枣、园铃枣等。 ②无刺枣品种群—如:延川脆枣、神木无刺枣等。 ③曲枝枣品种群—如:陕西龙枣、南京龙须枣、北京龙爪枣。 ④缢痕枣品种群—如:葫芦枣、磨盘枣。 ⑤宿萼枣品种群—果萼肉质宿存如:大荔柿枣。 ⑥无核枣品种种群—乐陵无核、(软核)等。 主要河北(161)河南(97)山西(92)陕西(90)山东(76)湖南(22)甘肃(20) 、适合我区发展的主要品种有:近几年我通过建枣品种园及优良品种既所选研究项目

枣树的几种树形及整形修剪

枣树的几种树形及整形修剪 采编:冯雪娟时间:2008-03-31 来源:《种植与养殖2008年5期》 一、自由纺锤形树形该树形具有骨干枝级次少、修剪量小、通风透光好、结果早、树冠紧凑、适宜密植、较易整形等优点。其树体结构如下:干高50~60厘米,树高2.5~3.0米,中心干由下向上均匀螺旋排列10~15个骨干枝,主枝不分层,无侧枝,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小枝组。相邻两个主枝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左右,主基枝角80度左右。主枝基部的直径最大不得超过着生部位中心干直径的50%。下大上小。 其整形方法是:幼树定植后当年定干高度70厘米,从定干开始通过4~5次短截,培养一直立向上的中心干,同时培养10~15个主枝,第一次定干选留3个,以后每次短截选留2~3个,当中心干高度达到2.5~3.0米时落头,控制其生长。在主枝上插空培养结果枝组,一般将枝组留在主枝两侧。当树冠达到要求时开甲,促其结果,控制树冠再行扩大。 二、小冠疏层形树形该树形树体、树冠小,结构牢固,成形快,易于修剪,树体光照条件好,适于密植。其树体结构如下:有明显的中心干,干高50厘米左右,全树留主枝5~6个,分两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层主枝3~4个,基角70度左右。第二层主枝2个,基角60度左右。主枝上不培养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层间距70~80厘米。其特点是主枝分层排列,上下错落着生,层间距大,通风透光良好,树体寿命长,负载量大,结果年限长。 其整形方法是:第一年于60~80厘米处定干,将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剪除,再向下选留二次枝3~4个,留一个枣股短截,其他二次枝全部剪除,培养第一层主枝和健壮的中心干。第二年中心干剪留80厘米,促生分枝,培养第二层主枝,第一年形成的主枝,剪留5~7个二次枝。树形形成后,中心干不再短截,在其上培养结果枝组,促其结果,以后视内膛光照情况在适当部位落头。 三、自然圆头形树形该树形在中心主干上错落着生6~7个主枝,不分层,向斜上方自然生长口每一主枝上着生4~6个侧枝,侧枝之间互相错开,使之均匀分布。这种树形的特点是枝量多,修剪量小,树冠开张,通风透光良好,成形快,早期丰产,果实品质好。 其整形方法是:定干高度1米左右,定干后剪除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再向下选留造当的二次枝3~5个,各留1~2节短截,其余全部剪除。这样处理后第一年,可形成主枝3~4个,除中心干外,各主枝均向斜上方伸展。第二年将中心干剪留60厘米,促生分枝,继续培养主枝。第一年定干形成的主枝剪留50厘米,同时将剪口下2~3个二次枝剪除,剪口芽萌发后作为主枝的延长枝,下边1~2个主芽萌发作为侧枝培养。各主枝的第一侧枝应留在主枝的同一侧,以免留枝不均,相互交叉。以后视主枝的长度和粗度培养第二、第三侧枝。培养方法与第一侧枝相同。中心主干上主枝数达到6~7个后,不再短截,只在其上培养结果枝组,使其提早结果,控制长势以后视内膛光照情况,在适当部位落头。 四、高密栽培适用的树形——圆柱形枣树高密栽培是近年开始受到重视的栽培方法,一般认为每亩栽110~220株即可。我们目前进行的试验是每亩栽440~724株,树形采用圆柱形,试验采用的早熟品种二年生亩产1375公斤,晚熟品种二年生亩产1700公斤。 整形方法:定植成活后,加强管理,促其加速生长。7月上旬大部分苗高达80厘米以上时,于

石硫合剂对枣树病虫害的防治机理与应用

石硫合剂对枣树病虫害的防治机理与应用 姜玉松1,宋树芹2 (1河北省沧县林业局06100,2河北省青县上伍中学062650)石硫合剂是一种传统农药,具有杀虫杀菌的双重作用,但是,目前许多枣农对石硫合剂的认识还是不够,使用很少。2003~2004年我们进行了石硫合剂防治枣树病虫害的试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对绿盲蝽象、枣缩果病、枣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显著,在生产上应大力提倡使用。现就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机理和应用介绍如下。 1 防治病虫害机理 石硫合剂主要含有多硫化钙(CaS·S x)和硫代硫酸钙。主效成分是4硫化钙及5硫化钙。原液呈酱油色,半透明状,有较浓的臭鸡蛋味,显碱性,遇酸易分解。喷洒在植物表面以后,受O2、CO2和H2O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细微的硫磺沉淀,并放出少量的H2S,从而起到杀菌作用;同时,因其呈强碱性,渗透和侵蚀病原细胞壁及害虫体壁的能力强,杀菌杀虫效果明显。 石硫合剂是一种强碱性药剂,即使经过稀释,其碱性也非常强,喷洒到植物体表面后会形成一个强大的高碱性区域,给病菌创造了一个恶劣的环境,使外来病菌难以侵入植物体内危害,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这种特性优于其它药剂。 2 石硫合剂的熬制 针对传统熬制方法熬制的原液浓度不高,时间不好掌握等问题,我们采用了新的熬制方法。 2.1 器具和原料选择熬制石硫合剂必须用铁锅或瓦锅,不能用铜锅或铝锅;生石灰一定要选块状、质轻、洁白、易消解的;硫磺越细越好,最低要通过40号筛目。水用池塘水或河水,如用自来水或井水应凉晒几天后使用。 2.2 熬制方法按照生石灰:硫磺粉:水=1∶1.5∶13的比例称出生石灰和硫磺。在铁锅里按所需份数加足水,然后把过筛的硫磺粉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待锅中水接近沸腾时,再沿锅壁四周慢慢加入生石灰块,这时药液会沸腾,接着放上5~8个鸡蛋大小的石块,立即盖上锅盖,开始计算时间,保持中火沸腾状态45~50分钟,药液呈酱油色即可,停火稍冷过滤,即成石硫合剂原液。 2.3 结果及分析经这种方法熬制的石硫合剂一般能达到28~30°Be,传统方法多在22°Be左右。用这种方法熬制时,锅内的石块在沸腾状态下会上下翻滚,代替了人工搅拌,这样可提高温度,减少蒸发。由于是先熬硫磺粉,后直接加生石灰块,硫磺与石灰反应时间长,生成的多硫化钙多,因此波美度就高。 3 在枣树上的应用 3.1 使用方法石硫合剂的使用浓度要随枣树的不同物候期及当时的气候条件而变化,在枣树发芽前一般用3~5°Be,生长期一般用0.3~0.5°Be,但要错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 石硫合剂的原液稀释时已知原液浓度和欲配制的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加水倍数(按重量)=原液波美度数/稀释液波美度数-1 用配制好的石硫合剂对树体进行喷洒,干部和树冠全面喷雾,要做到细致均匀。生长季节使用,应避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否则容易产生药害,使用时应特别慎重。石硫合剂不能与酸性药剂和波尔多液混用,使用石硫合剂后若要使用波尔多液应相隔10天;若先使用了波尔多液,后需使用石硫合剂,至少要隔20天,否则容易发生药害。 3.2 防治效果2003~2004年,我们在沧县朴寺村选取了10公顷纯枣园开展了石硫合剂防治枣树病虫害试验。芽前树体喷洒5°Be的石硫合剂,对绿盲蝽象、枣红蜘蛛、枣缩果病和炭疽病等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绿盲蝽象和红蜘蛛等害虫的越冬卵和初孵化的若螨,降低虫口基数;同时可杀死或抑制部分病原微生物,减轻后期枣树病害的发生。经调查,芽前喷石硫合剂的枣树芽期好叶率提高23%,幼果期好叶率提高11%,好果率提高12%,防治效果显著。

枣树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虫害防治 病害: 枣锈病枣疯病裂果病 虫害: 枣飞象枣尽蠖沙枣木虱枣瘿蚊桃小食心虫 (1)枣锈病: 症状: 只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0.5毫米左右,多发生于叶脉两侧、叶片尖端或基部,叶片边缘和侧脉易凝集水滴的部位也见发病,有时夏孢子堆密集在叶脉两侧连成条状。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并散出黄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叶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出现具不规则边缘的绿色小点,叶面呈花状,后渐变为灰色,失去光泽,枣果近成熟期即大量落叶。枣果未完全长成即失水皱缩或落果,甜味大减。落叶后于夏孢子堆边缘形成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小,黑色,稍突起,但不突破表皮。 病原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 (P. Henn. )Diet.称枣多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本病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两个阶段。菌丝体无色,大小30~40×5~8微米,夏孢子椭圆形或球形,淡黄色至黄褐色,单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12~20微米;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平滑、顶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色淡,大小10~21×6~20微米。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枣锈病的侵染循环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以冬孢子在落叶上越冬,也有报道以夏孢子越冬。据检查,枣芽中有多年生菌丝活动。病落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和酸枣上早发生的锈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源。有试验证明,外来夏孢子也是初侵染源之一。夏孢子随风传播,通常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湿度高时病菌开

始侵染叶片。河北东北部枣区,8月初开始发病,9月初进入发病盛期,大量夏孢子堆不断进行再侵染,致叶片脱落。有些年份,落叶可推迟到11月初。9月下旬始出现冬孢子。地热低洼,行间郁闭发病重;雨季早、降雨多、气温高的年份发病重。高燥的坡地或地和行间开阔通风良好的枣区,发病较起。各枣树品种间,内黄的扁核酸、新郑的鸡心枣最感病,新郑灰枣次之,新郑九月青、赞皇大枣,灵宝大枣和沧州金丝小枣较抗病。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枣园不宜密植,应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园内过于潮湿,以增强树势。 (2)清除初侵染源。晚秋和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发病严重的刺园,可于7月上中旬天始喷1次1:2~2:300倍式绿得保胶悬剂400~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必要时还可选用三唑酮、敌力脱等高效菌剂,用法与用量参见苹果锈病。 2、枣锈病的防治技术 主要为害叶片,发生严重时果面也会出现病斑和孢子堆。初发病时,叶片背面出现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黄褐色凸出斑块,即夏孢子堆,其形状不规则,多分布于主脉两侧、叶基、叶尖处,有时病斑连成条状或片状。被害叶片正面初期出现失绿斑点,后斑点逐渐增大,整个叶片变黄早落。 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枣果不能正常成熟,提前脱落,产量大减或绝收,树体衰弱。 1、病原及发病规律枣锈病的病原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属,栅锈菌科,层锈菌属。枣锈病孢子5月底开始飞散,6月中旬达到高峰。枣锈病在6月中下旬为初侵染高峰,在6—7月份雨水多、温度高时,夏孢子发芽,从气孔侵入,11—15天出现症状。产生的夏孢子,靠边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7月下旬到8月为再侵染高峰,10月底孢子停止侵染。气象因素对枣锈病的发生有很大影

枣树管理

枣树管理五误区 一、只重视冬剪,而忽视夏管。枣树冬剪可调整树势,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集中养分,改善翌年的枣果品质。冬剪长树,夏管结实。夏管的主要措施:除萌、摘心、拉枝、疏除过密枝及背上旺枝等。有些枣农不重视夏管,或夏管不及时,从而导致幼 枣大量脱落。 二、只重视地上管理,而忽视地下管理。有些枣农连续多年不给枣树施肥或象征性地浇水、施肥。这样,尽管地上部的管理工作井井有条,但由于地下营养缺乏,仍然会使树 体极度衰弱,所产枣果数量减少,质量变差。 三、只重视施化肥,而忽视施有机肥。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pH值升高,枣果含糖量降低,品质下降,失去原有的风味。增施有机肥,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 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四、只重视采前管理,而忽视采后管理。枣果在采收前,枣农常对枣树进行管理,但采收后,大多数枣农就放弃了对枣园的管理。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枣果采收后,消耗了大量养分,树体极度衰弱,此时正需要积累养分,为翌年丰产做准备。 五、只注重杀虫,不注重防病。有些枣农认为,给枣树喷药,只要把食心虫防治住就行了。这种想法是不妥的,因为枣树的主要病害如枣锈病、缩果病对枣树危害同样严重, 因而在管理时应尽量做到杀虫与防病并重。 枣树综合管理技术 一、枣树坐果多少与“花”有直接的关系。在枣树开花前、开花时进行必要措施管理,可有效 提高枣树的坐果率,提高枣树产量。 1、花期追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每棵枣树用尿素0.4-0.6公斤、过磷酸钙1.5-2公斤、氯化钾0.6公斤,兑水后开穴浇施。也可每棵枣树用腐熟的人粪尿10-15 公斤、草木灰4-6公斤,兑水后浇施。 2、花前治虫。在3月挖除枣尺蠖越冬蛹,并用草绳毒环防治枣尺蠖和枣飞象成虫,4 月中下旬和5月下旬用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各喷1次即可。 3、花前摘心。花前对不做骨干枝的枣头,当骨干枝上出现4—5个永久性二次枝时,根据长势强弱,分别留4个或3个二次枝摘心。因枣头出现的早晚不一,故摘心要分期进 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