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资料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资料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资料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 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

2. 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

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4. 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

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

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

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

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的数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

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资料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OR= ad/bc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队列研究:

1、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表示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而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

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回忆性偏倚;队列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失访偏倚。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 A.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B.试验组和非试验组 C.患病组和非患该病组 D.干预组与对照组 E.试验组与对照组 (2)下列哪项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耗时、费力 B.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暴露率 D.选择患有与研究疾病相关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 E.由“因”推“果”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 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 B.限制病例和对照组的选择,使两者的某些特征相一致的方法 C.限制病例和对照组的,使两者的研究因素一致的方法 D.限制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相一致的方法 E.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2B.3C.4D.5E.6 (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则 A.有很好的代表性 B.选择偏倚较小 C.易于操作 D.可能有较高的无应答率 E.结果外推性较好 (6)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组病例最佳 A.死亡病例 B.现患病例 C.死亡病例和现患病例 D.新发病例 E.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 (7)病例对照研究中,使用新发病例的主要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量较小 B.患病情况容易控制 C.病例好募集 D.对象容易配合 E.减少回忆偏倚 (8)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的资料包括 A.一般情况、疾病情况、暴露史 B.一般情况、疾病情况、随访情况

确的结论为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1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2 B.3 C.4 D.5 E.6 (15)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 A.18 B.16 C.20 D.10 E.无法计算 (16)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且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且均无暴露史者4对,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OR为 A.10.67 B.9.67 C.2.24 D.1.24 E.4.47 (17)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的区别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 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的数 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 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 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 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资料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OR= ad/bc 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 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 O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 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队列研究: 1、相对危险度:RR 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 表示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而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 偏倚:

诊断学。病案分析题

病案分析题 1.李某,女,40岁。2003年9月3日初诊。患者近两年来月经常腹胀腹痛腹泻,未及时 治疗,形体日渐消瘦。近半年来常觉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眩晕,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薄,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质淡嫩,脉细弱。 ●主诉:反复腹泻两年加重,半年伴心悸失眠。 ●证候:心脾气血虚 ●病机分析:患者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水谷不化以致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脾气亏损,气 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失眠,头目失养则眩晕,脾虚不能统血则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等均为气血亏虚之证。 2.周某,男,63岁。2005年4月7日初诊。患者高血压十余载,平素经常头晕胀痛,面 红目赤,心悸肢麻,腰膝酸软,夜不成寐。昨晚饮洒后,因事恼怒,突然剧烈头痛,随即神志昏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主诉:神志昏糊,1天伴半身不遂。 ●证候:肝阳化风 ●病机分析:患者年事已高血压病十余载,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血随气逆、亢 扰于上故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夜不成寐、腰为肾之府、肝肾阴亏故见腰膝酸软。昨晚饮酒且因事恼怒,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阴不制阳、亢极化风气、血随风上逆故见剧烈头痛、肝风夹痰蒙蔽清窍则见神志昏糊、喉中痰鸣、呼吸气粗、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则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为风阳痰浊内盛之象。 3.于xx,女,35岁,1月前因母亲病故而悲伤过度,近半月来时感胸胁脘腹胀闷疼痛,喜 太息,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每于息母之时诸症加重。此次月经未能按期而至,乳房作胀。舌苔薄白,脉弦细。 ●主诉:自觉咽部有物梗阻半月 ●分析证候: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血失和、损伤冲任故见乳房作胀、月经不调、肝失 疏泄、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脘腹胀闷疼痛、喜太息、肝气郁结、气不行津、津聚为痰肝气夹痰、循经上逆博结于咽喉可觉咽部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舌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气郁滞之象。 ●证候:肝郁气滞证 4.王某,女,34岁,近一月来时感心悸,胸闷。伴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白天常 自汗出,头晕眼花,稍事活动则诸症加重,饮食二便尚调,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主诉:心悸、气短一月活动后加重 ●证候分析:心气虚鼓动无力故见心悸气虚、卫外不固故自汗、机能活动衰减故气短、神 疲动则气耗、故稍事活动则诸症加重、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充故头晕眼花、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心气虚证 5.周末,男,64岁。就诊时间:2004年1月10日。2年前因饮食不洁而患痢疾,腹痛, 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便。经治疗,病情得以控制,但以后经常腹痛隐隐,腹泻反复发作。受凉、进食生冷或劳累后尤甚。近3月以来,病情明显加重,每于黎明腹痛;肠

流行病学试题 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2.匹配 3.入院率偏倚 4.匹配过度 5.分层分析 6.OR 选择题 1.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A.高估RR值 B.高估OR值 C.低估RR值 D.低估OR值 E.对结果影响不大 2.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3.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 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 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 4.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5.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值 E.x2值 6.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A.患者母亲年龄 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 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

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 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 7.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 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 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 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 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8.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 A.选择偏倚 B.错分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9.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描述性研究 E.干预性研究 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但与肺癌的联系中,只与肺癌中的鳞状腺癌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这种情况属于 A.虚假的联系 B.间接的联系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特异性 E.剂量反应关系 11.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 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 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 12.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A.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 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 C.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 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 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 13.以医院为基础的吸烟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错误做法是 A.可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 B.可在病例同一科室中选择对照 C.可在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 D.性别、年龄常起混杂作用,可作为匹配条件 E.对于饮酒与喝茶所起的作用,可做分层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 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 2. 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 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4. 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 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 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 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伤寒论]病案分析资料报告

病案分析 1.王某某,女,50岁。 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体温37.50C,皮肤湿润。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中风表虚证 证候分析:病缘于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风寒袭表,太阳经气不利,故头痛,颈项酸软;表气不和,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鼻塞,胃气上逆则干呕。前医以辛凉解表,是以寒治寒,药不对症,故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为风寒袭表,正气不足之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2.某,男,60岁。 主诉:咳喘一周。 现病史:既往有咳喘病史。一周前因天气转凉,咳喘又作,伴恶风,微热,汗出,咯少量白痰,口不渴,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体温37.50C,皮肤湿润,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喘证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咳喘痼疾,此次因复感外邪,咳喘又作。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肺气上逆故咳喘,肺气不降,大肠腑气不通,故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表明非燥屎结;口不渴,非里热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为风寒袭表,兼夹痰饮之征。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厚朴、杏仁 3.某某,女,55岁。 主诉:反复自汗出三年。 现病史:反复自汗出,恶风,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纳可,口和,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自汗证 证型:营卫不和 证候分析:患者虽反复自汗出三年,但纳可,口和,二便调,且舌脉无异常,表明脏无他病。与原文第53条病证相符,“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营气谐和故尔”,即营卫不和。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4.王某某,男,40岁。 主诉:颈项拘急,不能坐立三天。 现病史:突起颈项拘急,背部如被人抓住感。不能坐立,只能平卧,虽为盛夏,但仍喜被恶风,伴汗出。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头颅CT、脑脊液生化检查、血压均未见异常。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 证候分析:患者起病尚急,为新病。风邪袭表,客犯太阳经脉,经输不利,津液受阻,不能敷布,经脉失养,故颈项拘急。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肌腠松疏,故汗出恶风。不能坐立,只能平卧,为兼有正虚之征。舌脉无明显异常,排除杂病中风、暑温危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教学要求]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计算;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种类与用途;研究对象选择的方式与特点;匹配的目的、实施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主要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掌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一、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以现在患有某病的病人为一组(称为病例组),以未患该病但其它条件与病人雷同的人为另一组(称为对照组),通过询问、体检化验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对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判为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在估计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二、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而只是客观地收集对象的暴露情况。这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共有特征。 2.设立对照。有专门设立的对照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供与病例组比较之用。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研究之始,是先有结果,即已知对象患某病或不患某病,再追溯其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其调查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4.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本方法受到回顾性观察方法的限制,不能观察到由“因”到“果”的发展过程并证实其因果关系,故只能推测判断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首先是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作好调查研究的设计,其中主要是选择对象,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好调查表。然后是访问对象,填写调查表。随后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结果作讨论,最后写出报告。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病例足以代表总体人群中该病的病人,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总体。 1、病例的选择 (1)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定:当明确了进行何种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之后,所选择的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而且患病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标准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否则,病例中可能混入非病人或不同型别的病人,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2)病例类型:有三类病例可供选择,即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3)病例的来源:一种是来源于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及门诊部在一定时期内诊断的全部病例或随机样本。另一种来源是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区,通过普查、疾病统计或医院汇总得到病例,然后选择所有的病例或其中的一个随机样本。 2、对照的选择 (1)对照选择的原则:对照的选择往往比病例更为困难和复杂。一方面要保证对照的代表性,即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一般人群,另一方面还必须使对照与病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即除研究因素外,可能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要尽量保持均衡。而且,对照应经过与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

中医七年制中医内科学作业 病案:答题要求: 诊断(病、型)、症状分析、治法、主方、处方 1、某女,65岁,教师,初诊:2005年12月20日。患者慢性咳嗽已12年余,近1周加剧。 1周前夜行不慎触冒风寒,而致旧病又起。证见咳嗽频剧,气急作喘,甚至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痰量多,日约50-60ml,质稀有泡沫,胸部膨满,微有恶寒发热,两下肢略见水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舌质淡暗,脉浮细滑。 诊断:肺胀外寒内饮 症状分析:患者肺病已久,肺气耗伤,气不化津,痰饮内生伏于肺。因不慎感受风寒引动肺内伏饮,导致肺失宣降,上逆迫肺,故咳嗽频剧,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痰阻气道搏击于喉,随气升降,故喉中痰鸣。肺气郁闭,气还肺间,故胸部膨满。寒邪伤肺凝津,故痰多质稀呈泡沫状。寒邪束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见寒热。水饮溢于肌肤则下肢浮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质暗淡,脉浮细滑为痰饮内伏,风寒在表,肺气壅塞,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温肺散饮,降逆涤痰,活血利水 主方: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2g 桂枝9g 干姜4.5g 细辛3g 制半夏12g 炙甘草6g 五味子4.5g 杏仁12g 葶苈子(包)12g 益母草12g 红花6g 橘皮9g 茯苓12g 叁贴 2、陈某,女,37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 病史:半年前受刺激后常觉两侧胁胀不适,时有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未服药治疗,病情逐渐加重。3月前胁痛加重,更见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呕吐,经服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因有事外出使服药中断。1月前胁痛又作,且逐渐加剧,再用原方药服用后疼痛未能减轻,特来诊治。现右胁疼痛较甚,晚上加剧,不喜揉按,左侧头痛,眼睛发胀,月经提前,血色紫黑,有小块,食少,大便秘结,小便黄。检查:痛苦焦虑面容,舌质红赤,边有瘀点,脉象细弦。 诊断: 病名:胁痛 证名:肝气郁结 症状分析: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该患者为受情志刺激,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出现的胁痛。肝疏泄失职,则情志更为抑郁,久郁不解,肝失其柔顺舒畅,在患者则表现出痛苦焦虑面容。患者晚上为肝经与胆经循行时间,晚上加重,不喜揉按,左侧疼痛,则提示肝气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则见嗳气,胃气不舒则表现为食少。肝开窍于目,肝

病案分析 (2)

. 1、病案分析:患者李某,女,24岁。鼻塞声重,喷嚏、流鼻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恶寒,周身酸痛,咳嗽咳白痰稀,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请写出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及处方用药。 诊断:感冒 证型:风寒感冒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2、病案分析:患者肖某,男,67岁。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咳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周身酸楚,恶寒,面色青暗,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请写出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及处方用药。 诊断:肺涨 证型:外寒内饮 治法: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方药:小青龙汤 3、病案分析:刘某,女, 60 岁.近十年来常有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等感觉,未经系统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心痛剧烈.胸闷持续不解,冷汗淋漓,进而神志昏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脉微欲绝..刘 X ,女, 60 岁.近十年来常有心悸,胸闷气短,畏寒肢冷等感觉,未经系统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心痛剧烈.胸闷持续不解,冷汗淋漓,进而神志昏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面色紫青,脉微欲绝。 请写出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及处方用药。 诊断:真心痛。 证型:心阳虚脱证。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 4、病案分析:吴某,男, 52 岁.患者十年前因疲劳出现心悸气短,未经治疗,以后每因劳累则病情加重,近二月因上症加重而来就诊。现自觉胸闷,心悸,时有胸痛,畏寒肢冷,医生查体时,望其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切诊脉微弱,四肢不温。 请写出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及处方用药。 诊断:真心痛。 证型:心阳虚证。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汤 .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

1.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 A. 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 B. 是进行病例组与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C. 为了控制年龄因素 D. 不了增加分析时的统计学检验能力 E. 为了控制选择性贪偏依 2. 在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空研究中,如果没有系统误差,且样本大小一定,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相对危险度(比值 )的大烛取决于下列哪个条件 A. 定群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的频率或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驵暴露的比例 B. 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人) C. 规定的把握度水平(1- ) D. B和C E. A.B和C 3. 发生混杂偏依的可能原因是 A. 没有考虑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B. 除感兴趣的暴露因素或疾病外,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和疾病有关 C. 除暴露因素和疾病外,还存在第三个因素,该因素被说明既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与疾病的分布有关. D. 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因素分布有关,并是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E. 以上都不对 4. 某研究者决定把每个病例的配比对照数从3个增加到6个来提高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效力,对此做法你的观点是 A. 建议使用一个对照,因为多设对照的价值很小 B. 由于对照数如此之多,可利用这些对照进行定群研究,以得到RR值 C. 如有可能,适当增加病例数而不是对照数 D. 如果只是研究近期诊断的病例则同意其决定 E. 如果用6个对照劝其进行非配比分析 5. 信息偏倚指的是 A. 同时存在几个变量的效应,而结其中某个效应的估计不准确 B. 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随机误差 C. 对自变量或因变量进行测量或分类时,由于随机变异而使精密度降低 D. 自变量或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系统误差 E. 上述答案均不是 6. McNeyman Bas也称 A. 住院偏性 B. 选择性转诊偏性 C. 检诊造成的偏性 D. 存活病例偏性 E. 无应答偏性 7. Berksorv偏性也叫 A. 存活病例偏性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完整版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区别: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2.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4.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队列研究的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目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2)对照的形式: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之欧阳光明创编

第四、五章队列研究和病理对照研 究的比较 欧阳光明(2021.03.07)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 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 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 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 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 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 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 人群作为对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 对照组的数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 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 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 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

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总分20分) 老年男性患者,76岁。 主诉:咳嗽、咳痰、喘息30余年,活动后气促10余年,双下肢水肿1周 现病史:患者30余年前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伴有喘息,经抗感染、平喘、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常发生于冬春季节或受凉后,且逐年加重。10余年前渐出现活动后气促。1周前受凉后再发咳嗽、喘息,咳较多黄脓痰,感胸闷、心悸明显,并出现双下肢水肿。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等。自服抗感染药物病情无缓解,今日由门诊收入我科。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睡眠较差,大便正常,小便量较前有减少,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传染病、手术、外伤及药敏史。 无饮酒史,有吸烟史40年,每天20支,未戒烟。无相关家族史。 PE:BP 130/70mmHg,P 106次/分,R 26次/分,T 37.5℃。神清,端坐位,呼吸急促,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音。心界向左扩大,HR 10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肝肋下2cm,触痛阳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0.2×109/L,N 92%,RBC 5.55 × 1012/L,血红蛋白155g/L 问题一、你考虑哪些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6分) 二、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及鉴别要点?(4分) 三、进一步需做哪些检查?(4分) 四、提出治疗原则。(6分) 答:一、诊断及诊断依据(6分) (一)诊断(2分) 1.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0.5分) 2. 阻塞性肺气肿(0.5分)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0.5分) 心功能失代偿期(0.5分) (二)诊断依据(4分) 1.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依据: 1)反复慢性咳、痰、喘病史,且此次上述症状加重(0.5分) 2)长期大量吸烟史(0.5分) 3)双肺干湿性啰音(0.5分)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5分) 2.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依据: 1)活动后气促10余年(0.5分) 2)体检肺气肿体征(0.5分)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的诊断依据: 1)右心扩大体征(0.5分) 2)右心功能衰竭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0.5分) 二、鉴别诊断及鉴别要点(4分) 1.风湿性心瓣膜病:该病后期也常有右心衰竭的表现,三尖瓣病变也出现收缩期杂音,

病理学病案分析

病案分析一 男,63岁。6年前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一周前发现右侧上、下肢麻木,活动不自如。1天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无法活动。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请分析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脑可能发生的改变及病变特点和发生机制。 参考答案: (1)可能发生的改变:①脑萎缩;②脑梗死。 (2)病变特点:①肉眼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沟加深,脑回变窄,皮质变薄;左大脑半球有一软化灶;②光镜神经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软化灶周有脑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并可见泡沫细胞。 (3)机制:①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相对狭窄且渐加重→脑组织慢性缺 血→营养不良→萎缩;②脑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阻 塞血管腔→动脉供血中断→脑梗死(软化)。 病案分析二 一老年患者,患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颤多年,一天在长时间行走过程中突感左侧肢体不能动,医生考虑为大脑中动脉病变。 请问1.该患者的脑血管和脑可能发生什么病变 2.并简述其病变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参考答案: 1.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及所供血的脑组织梗死。

2. ①可能为左心房血栓脱落引起。 ②脑动脉内有血栓栓子,脑组织液化性坏死。 病例分析三 患者男,48岁,因发热、咳嗽、咳黏液脓痰5天,痰中带血2天入院。既往患者有吸烟、饮酒史。曾于5年前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自述“心窝”和腹上区经常性疼痛,近来咳嗽时有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8.3℃,脉搏82次/ min,呼吸21次/ min,血压17.3/10.1 kPa(130/76 mmHg),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大,质稍硬,不活动。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0.85 ×10 9 / L,血红蛋白90 g/ L。X线胸片:左下肺近肺门处见一3 cm ×2.5 cm边缘不整之阴影。胃镜:胃窦小弯侧有2 cm ×1.8 cm的糜烂病灶伴灶性出血,余无特殊。 请拟定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并作出可能的诊断。 参考答案: (1)左锁骨上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如有癌转移,则根据临床资料初步判定可能为肺或胃癌;胃镜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排除胃癌,因肺部占位近肺门,可做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确定肺部占位病变的性质;如仍无法确定且患者可耐受手术,则可作手术,术中可送肿块做快速冷冻切片诊断以确定手术范围,并将切除组织送检;术前应进一步作胸片(正、侧位),有条件可作CT检查,以确定肿块大小和位置。 (2)鉴于胃内仅发现小片糜烂,并无明显肿块,结合病史该病例诊断可能为:左下肺癌(由于位于中央,类型多系鳞状细胞癌)。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资料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 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 2. 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 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4. 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 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 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 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 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病例分析题资料汇总

病例分析题 要求:1份临床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以书面形式写出主要护理问题(3个);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3条)。 病例一、某先生,50岁。心脏病病史10年余,因“感冒”到附近诊所打点滴,2小时前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强迫坐位、极度烦躁、紧张、大汗淋漓,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血压160/10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口唇紫绀,满肺闻及大量湿性啰音,第一心音低钝,心率120次/分,心尖部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余未见异常。 护理诊断: 1. 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肺水肿有关。 2.恐惧:与突然病情加重、产生窒息感和担心预后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猝死。 护理措施: ; 1、安置病人于危重症监护病房,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 2、给予高流量(6~8L/min)鼻导管吸氧,经50%乙醇湿化吸入; 3、消除恐惧,必要时镇静;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吗啡、速尿、西地兰等药;观察血压、呼吸、心率、尿量。 5、持续心电监护、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心电图、并做详细记录。同时观察意识、皮肤温度、颜色及肺部罗音变化。如出现休克表现时,应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病例二、患者男性,26岁。发热3天,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2天入院。查体:T: P:105次/分R:28次/分Bp120/80mmHg,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颈软,气管居中。右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少许水泡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及四肢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临床诊断:肺炎球菌肺炎。给与抗感染今病人入院后2天,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多汗,脉搏细速及呼吸急促,急测血压80/55mmHg。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导致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2、急性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3、潜在并发症/合作性问题:休克型肺炎 ? 护理措施: 1.安置病人仰卧中凹位,头胸抬高20。,下肢抬高30。,减少搬动,注意保暖; 2.高流量吸氧(4~6L/min); 3.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第一条静脉扩容、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另一条静脉通道补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肺部啰音、出入量等变化。 病例三、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16岁。因化脓性扁桃体炎,遵医嘱静脉应用青霉素,在做青霉素皮试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伴濒死感。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测血压70/50mmHg,呼之不应。护理诊断有哪些护理措施 (1)(低效性呼吸型态)气体交换受损:与有效循环不足、微循环障碍有关 焦虑:与病情危重有关 潜在的并发症: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 ~

护理病案分析.

呼吸系统病案分析 【病例一】 入院时一般资料: 患者王××,男性,62岁,退休工人。 病史: 主诉:咳嗽、咳痰伴气促20年,心悸、气短3年,加重1周。 现病史: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20年,冬季易发作,每年持续2~3个月。咳嗽以早晚重.咳白色粘痰,有时为黄痰,不易咳出。经常服用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物,2~3年来症状加重,发作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自服抗生素不见好转。1周前着凉后出现发热,气短加剧而入院。 既往史吸烟史30年,每日10支,否认饮酒史。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 T 38℃,P 120次/分,BP105/60mmHg,R18次/分。慢性病容,营养中等,神志清 楚,端坐呼吸,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 音减弱,可闻及散在较多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律齐,心音遥远,三尖瓣区闻及 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A2。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肋下2cm,剑突下5cm,质软、光滑,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肋下末触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156g/L,红细胞 4.8×109/L,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血钾 4.2mmol/L,血钠136mmol/L,血氯100mmol/L。X线胸片:两肺透亮度增高,纹理多呈网状.肋间隙增宽,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8mm,右前斜位肺动脉圆锥 突起。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电轴右偏+120°。动脉血气:PH 7.35,PaCO2 54mmHg,PaO2 45mmHg。 提问: 1.本病例临床特点有哪些? 答:(1)老年男性,反复咳嗽、咳痰伴气促20年,近2~3年来伴双下肢水肿,加重 10天。吸烟史30年。 (2)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有肺气肿体征,两肺闻及散在较多干湿性啰音,心尖 搏动位于剑突下,心率120次/分,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A2,肝大,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高,纹理多呈网状,肋间隙增宽.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8mm,右前斜位肺动脉圆锥突起。 (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电轴右偏+120°。 (5)动脉血气pH 7.35,PaCO2 54mmHg,PaO2 45mmHg。 2.该患者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答:根据上述特点,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气 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IV级、Ⅱ型呼吸衰竭。 3.该病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三基病案分析

三基病案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案例分析题1、男性,65岁。晨起跑步中途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伴呕吐、冷汗和濒死感,持续1小时不缓解而急诊入院。护理查体:℃,脉搏4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痛苦表情。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09/L,中性67%,淋巴23%。ECG示II、III、aVF导联ST 段弓背向上抬高,并有深而宽的Q波,I、aVL导联ST段压低,偶见室性早搏。 (1)该病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如果你是当班护士,应作何处理 答案: (1)心肌梗死。 (2)①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②给予”中流量持续吸氧”;③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律变化,④监测记录尿量、⑤注意意识等改变;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取各种标本;⑦通知医生⑧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容、镇静、止痛、溶栓治疗等治疗;⑨给病人及家属心理安慰,指导其办理住院手续⑩通知病区或介入室,做好下一步处置准备。病情平稳后,护送入CCU进一步观察治疗。 2、某女性40岁,突然发冷、高热、伴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体温40度,尿蛋白(+)。镜检:白细胞成堆,白细胞管型可见,肾功能正常,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9/ml。 (1)写出可能的医疗诊断 (2)写出两个主要的护理诊断 (3)制定护理措施

答案: (1)急性肾盂肾炎 (2)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急性尿路感染有关 疼痛:尿痛、肾区痛与尿路感染有关? ⑶护理措施:①高热护理:进行物理降温,乙醇擦浴,冰袋放在大血管处,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②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出汗情况、神志,面色等 ③休息与饮食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000 ml,尿量增多可冲刷尿路,减少炎性分泌物对膀胱刺激;碱化尿液;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④心理护理,分散病人注意力,听音乐、做松弛术以助减轻症状。 ⑤基础护理:口腔护理、勤换衣物床单 ⑥药物护理及: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易发生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服用可减轻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⑦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嘱咐病人症状消失、尿检阴性后再服药3~5天,以防复发。 3、患者李女士,21岁,已婚未避孕,已停经72天,无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4天入院,无恶心呕吐等反应,偶有下腹间歇性隐痛,出血量不多,色鲜红,未用药。既往体健,平素月经规律,入院查体:阴道少量浅褐色分泌物,子宫前位如孕3个半月大小,表面光滑,活动好,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辅助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