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1教案完美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1教案完美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1教案完美版

第一章梁板结构设计

1.1 概述

*楼盖和屋盖是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屋结构的自重和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

*楼盖的主要功能(P1):

(1)把楼盖上的竖向力传给竖向结构(柱、墙、基础等);(2)把水平力传给竖向结构或分配竖向结构;

(3)作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水平联系和支撑。

*对楼的结构设计要求(P1):

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满足承载力和竖向刚度的要求;

②在楼盖自身水平面内要有足够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

③与竖向构件有可靠的连接,以保证竖向力和水平力的传

递。

*楼盖的结构类型分类

(1)按结构的受力形式分类: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

(2)按是否施加预应力分类:钢筋混凝土楼盖、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包括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P1-2);

(3)按施工方法分类:现浇式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P2)。

1.2 现浇式楼盖

1.2.1单向板肋梁楼盖 1.单向板的概念

单向板--板面竖向荷载主要向一个方向传递,主要在一个方向受力的板。 (1) 悬臂板 (2) 对边支承板 (3) 四边支承板、(两邻边支承板、三边支承板)

*按弹性理论分析(P3 1.1—1.3式) ① 当长边1l 与短边2l 之比,2/21 l l 时,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可忽略荷载沿长边方向的传递,按单向板(One way slabs )计算;

② 当2/21l l 时,按单向板(One way slabs )计算; ② 当3/21

2.结构平面布置

单向板:1.8—2.7m ;次梁:4—6m ;主梁:5—8m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1) 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图1.3a ); (2) 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图1.3b ); (3) 只布置次梁,不布置主梁(图1.3c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的问题(P4)

3.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计算 (1)计算假定(P4①--③):

*假定②中有四点与实际情况不符(在计算内力或设计时应予以调整)。

(2)计算单元

(3)计算简图(P5)

*计算跨度的取值

①按弹性理论计算

(a)当边跨端支座为固端支座时,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l均取为支座中点间距离(1.4、1.5式);

(b)当边跨端支座为简支支座时

板: 取 220a b l l n ++= 和 220t

b l l n ++= 的较小值

主、次梁:取220a b l l n ++=和n n l b

l l 025.02

0++=的较小值

②按塑性理论计算

板、次梁:边跨取 2

0t

l l n +=;中间跨取 n l l =0

(4)折算荷载

*当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时,由于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约束作用,将使支座负弯矩增大、跨中正弯矩减小;

*处理方法:采用折算荷载,增大恒荷载(沿所有跨布置),减小活荷载(按最不利位置布置),以获得增大支座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的效果。

*折算荷载的取值(P6)

(5)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影响线)

(6)支座弯矩及剪力的修正(P7 1.10—1.11)*教材上(1.10)式有误!将“+”号改为“-”号(7)内力包络图

(8)内力计算(P8)

*实用弯矩分配法(和结构力学弯矩分配法基本相同,但在保证设计精度的前提下,弯矩的传递和分配可只进行一次或二次): ① 一次计算出所有支座截面的最大负弯矩值(同时也求出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值); ② 各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及相应的支座负弯矩分别计算。

4.连续梁、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 (1)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混凝土结构由于刚度比值改变或出现塑性铰,引起的结构内力不再服从弹性理论的内力规律的现象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或内力重分布。

*内力重分布与应力重分布的区别(P9)

①内力重分布的两个阶段

*当cr q q <时,截面未开裂,支座和跨中截面弯矩符合弹性内力分布规律(P9 1.13式);(未产生内力重分布)

*第一阶段的内力重分布—由截面刚度变化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当cr q q >后,支座截面首先开裂、刚度下降,支座截面弯矩c M 增长速率减小;跨中截面尚未开裂,刚度相对较大,跨中截面弯矩0M 增长速率加大;

当跨截面也开裂时,c M 、0M 增长均较快,但仍保持平衡关系。

*第二阶段的内力重分布—由塑性铰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当支座截面弯矩增加到u M (进入第Ⅲ阶段达到y M ,但尚未破坏)时,支座截面所承受的弯矩保持不变(基本不能增加);跨中截面弯矩增加迅速。

支座截面可看作是能够转动、并能承载一定弯矩的铰—塑性铰;

当荷载继续增加到u q 时,跨中截面纵筋屈服,也形成塑性铰,使梁成为几何可变体系不能继续承载;

破坏时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承受的弯矩与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图有很大差别(P9 1.14式)。

*完全的内力重分布和不完全的内力重分布(P10)

②内力重分布的应用(P10)

*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应用(a--d )

*不宜采用内力重分布计算的情况(a--c )

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的特性

(a ) 单向转动:只能弯矩作用方向转动; (b ) 塑性铰是一个范围(y M →u M ,y u ??-),有一定长度

p l ;

(c ) 可传递弯矩:u y M M M ≤≤;

(d ) 转动能力有限,受配筋率(ξ)的限制,ξ小,转动能

力大;ξ大,转动能力小。

(2)用调幅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 ①弯矩调幅法的原则(P11)

②连续梁、板承载力调幅法的计算

A.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P11-12)

B. 承受等间距等大小集中荷载的等跨连续梁(P12-13)

5.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配筋构造(P13-18) (1) 单向板的截面设计与配筋构造 (2) 次梁、主梁的截面设计和配筋构造

6.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P18-23)

1.2.2 双向板肋梁楼盖 1.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双向板:长边02l 与短边01l 之比,2/0102

(1)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弹性薄板理论分析结果) ① 沿两个方向弯矩和传递荷载; ② 板截面承受剪力、扭矩和主弯矩; ③ 板角上翘。

*双向板配筋形式(P23-24)

(2)主要试验结果 P26 ①--⑦

2.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1)单跨双向板计算(依据弹性薄板理论计算结果,列出计算表格,供设计计算查用,P27-P30表1.11)

(2)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实用计算方法

*计算假定(P30)

①跨中最大正弯矩(按均布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

②支座最大负弯矩(按满布均布活荷载计算)

*根据不同的荷载布置选择不同的支承条件

3.双向支承梁的设计

*支承梁承受的荷载(按弹性理论或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均采用)

(1)按弹性理论计算

①将支承梁上三角形或梯形分布荷载化为(支座弯矩)等效

均布荷载,求出支座弯矩;

②根据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梁的实际荷载分布(三角形或梯

形),由平衡条件计算梁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在求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时,仍需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不置。(2)按调幅法计算(P31)

*在按弹性理论求得的支座弯矩的基础上,可将支座弯矩调幅20-25%,再按实际荷载分布计算梁的跨中弯矩。

4. 双向板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P31-33)

(1)截面设计

(2)双向板的构造

5.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P33)

补充内容: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塑性极限分析 1.钢筋混凝土梁的塑性极限分析例题

[例1]某两端嵌固钢筋混凝土梁400200?=?h b mm ,采用C30混凝土(c f =14.3Mpa 、1α=1.0),HRB400钢筋(y f =360Mpa ),配筋如下图所示(单筋截面),求跨中极限集中荷载u F (忽略梁自重)。

[解]

(1)求各截面极限弯矩 A 截面:s A =226mm 2,

200

3.140.1226

3601???=

=b f A f x c s

y α=28.45mm<035.0h =127.75mm )2

45

.28365(226360)2(0-??=-=x h A f M s y uA =28.54kN.m

B 、

C 截面:s A =308mm 2

200

3.140.1308

3601???=

=b f A f x c s y α=38.77mm<035.0h =127.75mm )2

77

.38365(308360)2(0-??=-==x h A f M M s y uC uB

=38.32kN.m

(2)求u F

)32.3854.28(2

1

32.38)(2141++=++=uB uA uC u M M M l F =71.75kN.m

75.714/75.714=?=u F kN

[例2]求极限均布荷载u q ,其余条件同例1。

[解]

设最大正弯矩位于距A 支座x m 处,

x q q u u =-445.22 u

q x 445

.22-= uC u u M x q x x q M =---=54.282

1

445.222m ax =38.32kN.m

将x 代入上式,化简后得到:04945.1875.352

=+-u u

q q 2

4945

.14875.35875.352?-±=

u q =35.83kN/m (0.042kN/m ) 代入x 表达式检验后,取u q =35.83kN/m 83.35/445.22-=x =1.932m

*[思考题]若在上二例题中u F 或u q 已知,1s A 、2s A 或3s A 中已知其中二个,如何求第三个?

2.塑性极限分析的一般方法 (1)塑性绞线的特点 ① 弹性最大弯矩是塑性铰线的起点; ② 沿固定边形成负弯矩塑性铰线; ③ 板的支承线为板块转动的轴线; ④ 塑性铰线通过转轴交点。

(2)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假定 ① 结构变形微小:直到结构丧失承载力为止,结构变形微小; ② 结构塑性假定:结构进入塑性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线的区域是完全塑性的,没有进入塑性的区域是完全弹性的; ③ 比例加载。

(3)结构处于极限状态的条件 ① 屈服条件:结构任一截面的弯矩不超过极限弯矩(u M M ); ② 平衡条件:结构的任一部分在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③ 机构条件:结构由塑性铰或塑性铰线形成机构。 (4)塑性极限分析定理 ① 上限定理:满足平衡条件和机构条件的荷载是结构真实极限荷载的上限,即u F F ≥+,+F 称为可破坏荷载; ② 下限定理:满足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荷载是结构真实极限荷载的下限,即u F F ≤-,-F 称为可接受荷载; ③ 唯一定理:满足所有三个条件的荷载是结构真实极限荷载,即+-≤≤F F F u ,若+-=F F ,则+-==F F F u 。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求出下限解的最大值,或上限解的最小值,若二者相等,则可求出真实极限荷载; *有时只能求出下限解(用静力法),或上限解(用机动法),取其极值可求出最接近的解答。 (5)用静力法求解[例2]

设跨中截面塑性铰位于距A 支座x m 处,则满足平衡条件条屈服条件情况下跨中最大正弯矩为

uC u u M x q x x q M =---=54.282

1

445.222m ax =38.32kN.m

2

489.472.133x

x x q u -+=,求极值:0=dx dq u

0)4(89.4)24)(89.472.133(2=---+x x x x

0382.109691.542=-+x x =?++-=2

382.1094691.54691.542x 1.932m

2

932

.1932.14932

.189.472.133-??+=u q =35.83kN/m

(6)用机动法求解[例2]

l =4m ,uA M =28.54kN.m ,uC uB M M ==38.32kN.m

设跨中截面塑性铰位于距A 支座x m 处,则由破坏机构:

x A 1=θ,x

l B -=

1θ,x l x B A C -+=+=1

1θθθ 外荷载虚功:u u q l q 22

1

=

内力虚功:

x

x x x M M M C uC C uB A uA -+

+-+=

++432

.3832.38432.3854.28θθθ =2

478.944.267464.7686.66x x x x x -+=-+

由外功等于内功:2

489.472.133x

x x q u -+=,求极值:0=dx dq u

0)4(89.4)24)(89.472.133(2=---+x x x x

0382.109691.542=-+x x =?++-=2

382.1094691.54691.542x 1.932m

2

932

.1932.14932

.189.472.133

-??+=u q =35.83kN/m *与静力法结果一样。

(7)双向板塑性极限分析要点

①正交各向异性板塑性铰线上的极限弯矩

θ

θθθθθθ22sin cos sin sin cos cos u y u x u y u x u m m m m m +=+=*若u y u x m m =,则u y u x u m m m ==θ,称正交各向同性板 *若 45=θ,则)(2

1

u y u x u m m m +=

θ

②双向板塑性极限分析要点(近似简化方法) a. 破坏机构取 45=θ;

b. 用虚功原理(外功=内功)计算极限荷载或进行设计。

1.2.3 无梁楼盖

1.概述(P36)

2.无梁楼盖的受力特点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 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我爱阅读 1 / 8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 1.读书交流会。(1课时)学生对于读书有自己的认识,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己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安排一次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学生已有的成果,也可以看到学生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部分就安排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和自己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识,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时慢慢总结自己的读书

散步教案设计《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案设计《散步》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写法。 2、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 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写法。 2、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 难点: 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平凡小事,然而就这些平凡的小事透露出父母祖辈浓浓的关爱,传达出温馨的亲情。让人回味,令人感动,请同学们回味这些美好的时刻,并讲出来大家分享。 导入对《散步》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⑴用一个词概括本文事件。 ⑵简述文章。 ⑶这一家人在散步过程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注:散步。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过程。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体现了尊老爱幼、温馨和睦、互敬互爱。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讨论: ⑴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作者是如何选择的,请谈谈他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⑵找出你认为最能够打动你的段落或最有价值的语句,然后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 注: ⑴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 ──(英)培根。 ⑵谈一谈你认为最能够打动你的段落或最有价值的语句,然后把 你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注: ⑴“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明确: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 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明确: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⑶“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明确: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 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⑷“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明确:为选择行走路线形成分歧,但能相互体谅达到和谐统一, 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 ⑸文中作者简洁地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美好景色,巧妙地衬托了一 幅充满情趣的生活画面。请找出描写景色的语句朗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春的气息,充满生机,高歌生命。

(2020年编辑)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完整全套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技术的价值”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其中包括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 ⑵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案例分析和探究讨论的过程,理解技术的含义和技术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技术价值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技术,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作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解技术、需要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迫切需求。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 策略:选择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和鲜活有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讨论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知道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技术的价值所在。 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直观图片、详实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分配:2课时 (七)教学流程:

初中历史_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属北美的社会经济状况,认识美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2、了解美国建立中的重大事件,认识其建立过程,理解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归纳美国建立历史背景中的若干因素,掌握分析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发生必然性的关系; 2、归纳美国建立的大事件,以及战争过程中国家间的复杂关系,掌握归纳和综合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正义之战必胜。 2、北美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终于赢得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材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英属殖民地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下进行的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从性质上说,它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它是在北美经济已有相当发展,具备了建立独立国家条件而又遭英国沉重殖民压迫的形势下爆发的。来克星顿的战斗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约克镇英军投降,结束了英美间六年多的战争。1783年英国不得不签订和约,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在独立后,1787年制订了宪法,成立了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欧美的革命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 教学难点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兼以比较、讨论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幻灯片:美国国旗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 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补充讲述。并出示幻灯片:美国成立时的国旗,使学生在感官上加以比较。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而独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美国独立战争(板书) 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等+黑人+印第安人) 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部编版)

4.指导整体诵读四个词。 5.多媒体课件出示: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组织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春天 的古诗并读一 读,课后举行 “赛诗会”。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xx小学授课电子教案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春天的词外,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词呢?告诉大家吧。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春天 的古诗并读一 读,课后举行 “赛诗会”。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问题1解答:合成氨生产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环节和时序—— (1)先进行原料气(N2、H2)的制取-----制取环节; (2)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3)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压缩环节 (4)氨合成----合成环节; (5)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问题2解答:如果用框图表达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设计可以如下图:

美国独立战争教案

美国独立战争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北美是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移民和非洲黑奴共同开发的。 (2)弱小民族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不懈,就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民族和国家的新生,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欣赏华盛顿、杰佛逊等人格美,激发学生崇尚、学习杰出人物的思想意识。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独立宣言》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提高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及讲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课后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大体过程、结局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独立宣言》的历史评价;战争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美国国旗、美国白宫、自由女神像等)你能认出它们吗? (生)略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非常熟悉,美国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但你们知道吗?美国的历史非常短暂,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美国

何以发展的如此强大?今天我们就回到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一起来学习《美国独立战争》。 (师)学习这一课,我们也要象上一节课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样,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整个战争,即原因、过程和影响。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美洲大陆最早是谁发现的?他怎么称呼当地居民? (生)略。 (师)对,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创造了美洲灿烂的文化。然而,新大陆开辟后,西欧殖民者来到这里,采取种族灭绝政策,印第安人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新主人是欧洲移民,他们为什么来到美洲呢?(出示图片自由女神像及镌刻在上面的诗句)齐读这首诗,想一想他们来美洲的原因。 (生)他们是为了躲避饥寒交迫、君主专制和宗教迫害,来美洲寻找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师)在这些移民中最重要的是英国移民。因此,在北美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共同的语言产生共同的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他们的民族意识随之觉醒。但北美人民要发展经济的愿望受到了压制,请同学们欣赏历史剧。 (生)表演历史剧略。 (师)让我们对几个同学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学生鼓掌) (师)从这个剧本中我们肯定感受到了北美人民所受的压迫。“不自由,毋宁死”,北美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斗争,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等,形式多种多样,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线(出示图片,学生讲故事)。 (师)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英国颁布了更加残暴的法令,北美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组织民兵,战争打响了。下面我们来学习战争的经过,请同学们看书,按时间顺序列出独立战争期间的大事。 (师)(出示独立战争大事年表)请同学们对照一下,你所列的大事年表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找出不同的原因。(展示多媒体课件:独立战争形势图)下面我们具体地了解一下战争的经过,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来克星顿的枪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学习目标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学习方法: 1.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学习目标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方法: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学习方法: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学习目标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初中历史_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以及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国旗)二、讲授新课: 列宁曾说过: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引入 第一篇章——乌云压城风雨来(战争背景)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播放视频,引出五月花号以及陆续来到北美大陆的各国人,分析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幻灯片,分析 3、英国压制北美经济发展 两幅漫画及材料,学生分析英国对北美经济发展持什么态度? 4、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原因) 第二篇章——风云新途展雄风(战争过程) (一)战争过程 1、开始:莱克星顿的枪声。 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这一知识点,教师增加对此描述。并增加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让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以及争取自由独立的态度。 2、建军:大陆会议华盛顿(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 观看视频,找出这份宣言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出示材料,分析这份宣言在当时的进步性。学生讨论。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出示战争初期美英两军的实力对比,学生回答。引出这次转折性的战役。 5、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战争胜利原因 展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找全胜利原因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老师分析 第三篇章——新国新梦自由生(战争结果) 1、出示材料,学生思考,独立之后的美国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引出1787年宪法。 2、出示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宪法规定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3、出示材料,分析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第四篇章——流芳百世惠天下(走进华盛顿) 1、学生自由发言-你眼中的华盛顿是怎样的? 2、小组合作,为华盛顿写一篇颁奖词 3、纪念华盛顿的建筑有哪些? 三、小结: 四、课后练习:幻灯片展示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培训 一、目前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知识点的罗列,误以为知识点的罗 列可以代替教学目标的确定。 2.教学目标不全面,只有知识技能目标,缺少过程方法目标。3.抄袭教参目标,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内容脱节、与自主的 教学实际脱节。 4.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全面、不恰当,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5.教学活动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自身的目标意识不强。 主要原因有三:责任心不强;观念陈旧,不懂得教学目标的重 要性;没有时间深入研究 二、议课就是议学习效果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 示准一(从课堂教学整体评价):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益的课,是充实的课,有内容、有实效性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的课,是丰实的课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是平实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是有缺憾的课

示准二(从学生的角度评价): 1.学生的情趣应该是健康的 2.学生的学习参与应该是主动的 3.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是端正的 4.学生的活动时间应该是充足的 5.学生的认知状况应该是高水平的 6.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元的 7.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是高效的 标准三(从教师的角度评价) 1.教师的课前准备应该是充分的 2.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3.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帮助指导服务的 4.教师的专业功底应该是厚实的 (二)、什么样的课是有效益的 准则一: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 准则二:教师讲解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 准则三:教师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科本质。 观课(自我反思)准则 语言是有激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问答自信、有独特的见解;师生、生生对话有效。 关注全体学生;学生能主动、自动地学习;课堂环境民主、平等、和谐、合作。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的主题为新闻天地,有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新闻即新闻报道,报道的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和值得关注的人物、动态、重要的是事,特殊的人、有意义的变化、引人关注的动态等等。由于篇幅、报道时间、表现方法的不同,新闻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本单元新闻作品共四课六篇,其中有消息四则,特写一篇,通讯一篇。 《消息二则》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实,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锐不可当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简要全面的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颁奖机构、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及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等内容,激发人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崇高精神。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细腻传神的语言,描绘了吕伟夺冠的精彩一跳以及外国记者,现场观众的反应,表现了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精神,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活动任务

任务一 新闻阅读。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自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任务二 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定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任务三 新闻写作。分三类任务:一、必做任务,每位同学写一则消息;二、自选任务,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每位同学从中任选一项完成,三、拓展任务,将本组或全班的新闻作品加以整理,编辑制作成报纸或新闻网页。 单元目标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 2.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学会准确负责任言言必有据的表达。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新闻作品见过很多,作为一个新闻报道的读、说、写的系统单元,本单元的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在知识体系上,

全国高校师资网络培训主讲教师教学设计方案表

全国高校师资网络培训主讲教师教学设计方案表教学设计方案描述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科分类(一级)(二级) 开课时间 2010-9-26 至 2010-9-27 实际培训 天数 2天 培训课程介绍 1.课程介绍 课程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影响大。该课程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到最后解决问题的案例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复杂办公事务的能力和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取相应能力认证证书,或者经过学校计算机技能达标考核。 课程内容:第一,通过Word2003的学习,掌握艺术排版的各种技术,并能对具有复杂结构的长文档进行排版;第二,能利用Excel 2003进行较复杂的数据分析处理;第三,能利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艺术性较高的专业演示文稿。第四,能利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掌握基本的数码照片编辑技巧。 2.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将围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资源建设、高职考核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介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改革思路和实施方法,并采用“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案、解决问题”的案例教学方法,对重点章节进行示范性教学;同时和学员一起探讨和交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热点话题。 培训内容及日程安排 第一天目 标 建立学员对此门课程和该精品课程的深入、全面理 解,了解该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 主讲 教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单元(章)教学设计 (试用)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研制

第页(总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试用)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活动) Step I. Lead in -Greeting and making an introduction Question 1. Why do we study foreign language? 2.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Step II. Activity one (task one): making an introduction Activity three (task three) giving some rules used in English class 1.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you can. 2. Help each other.(help yourself with the dictionary) 3. Ask questions when you do not understand. 4. Don’t be shy. Step III. Now, let’s make an introduction 1. Give an example: 2. Practice-in groups (3-4students) 3. Ask some group to show their introduction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 Students’ feed back: discussing in pairs

高二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教案广东版

高二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教案广 东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题: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 配套教材: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广东版)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20xx年10月 授课地点:四川省xx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本课程的核心章节,本节是教材分段探讨“设计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对正确判断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当前可以解决和是否值得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节由“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两部分组成,并且对这两部分做了适当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发现问题意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节计划课时2课时,第1课时是让学生对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设计问题的,掌握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2课时,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体会“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具体方法与过程。 二、学生分析 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整个设计的首要环节,但他们对“发现与明确问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需要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设计问题的。 (2)、掌握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发现问题,并学会判断解决问题的价值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过程,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掌握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会分析发现问题的相关信息,判断问题是否值得解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叶连青 一、反思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艺术在于使新问题的难度大到能激励思考,小到自然注意到的新奇因素能引起疑惑,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点,并从中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杜威的这一个理念指导下,结合英特尔最新教学理念,本课所探讨的问题,也不是凭空而来,一是通过调查,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二是我提供的一些学习支架,如原始文字资料、图片、图表等,从中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我认为这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而且手段变化多样,教学设计能够依据《课程标准》,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封闭式的内容问题也有开放性的单元问题,能够注意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设计能够体现问题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节奏控制得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新颖、具有震撼力的新课导入法:一开始上课我就让学生听美国国歌、看美国刚诞生时的国旗与现在的国旗作对比,找一找两者图案上有什么不同?美国国旗图案上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给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一个冲击,创设了一种历史情境,一种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美国国旗图案背后那段关于美国诞生的历史。 其次,在第一板块我采用男生PK女生擂台赛的形式,(题目见附录2)将这部分内容问题化。通过这种方式让男生、女生轮流自主提问,由对方勇敢解答,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很大,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变为主动解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问题,以及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第二板块我让刘东生同学以一个小老师的身份,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包括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建军、建国、转折、胜利、签约等重大问题都串讲了,这就突破了教材难点,刘东生同学充满激情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热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二、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三、整体构想 《识字1》《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所以将其组合为第一模块──美丽的秋天;《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描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将其定为第二模块──神奇的大自然;第三模块就是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和创造的《语文园地一》──我发现,我创作。 识字 1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技术与设计1导学教案

教案——《技术与设计1》导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让学生知道“通用技术”的基本含义,了解课程意义、内容、要求。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个性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技术的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向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难点: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三、课时:1课时 四、学情分析: ——新环境。老师新、同学新、校园与社会生活环境新。这种“新”,带给学生的可能是兴奋和好奇。 ——新课程。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试验中,可以说,每一门课,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然而,由于大部分课程的名称没有改变,倒不一定能对他们产生太多的悬念,但是,“通用技术”课,则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很多疑问。如果能对他们的这种疑问给以恰当的引领,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契机。 五、教学过程 1、设计(展示一些家具以及生活用品的个性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是蜡烛吗?噢不,它们是灯。一次可以持续工作5个小时。

B、这个会滚动的闹钟有两个轮子,一到设定时间,除了和普通闹钟一样响铃外,它还会自行滚开,你最好在它还没消失之前逮住它。很有意思! C、世界上最轻的自行车 D、合理巧妙的支架设计 E、坐的艺术 设计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时给生活带来了是很美妙的肢体与视觉享受,当你还来不及去注意它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在改变你的生活了,一个很出色的设计,将是推动生活的进步,也将是告别陋习的开始,引导着生活迈向简便、合理化,科学化与艺术化!所以说好的设计始终是在引导和改变生活! 总有人跟我抱怨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埋没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这门课程的设计环节就是给大家一个创新、展示的空间,期待看到大家的创新设计。 2、什么是技术? 有了设计就要有实现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技术”。 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是不相同的。古今年中外的技术思想也不完全一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技术即技能 法国狄德罗:技术是工艺、程序 联合国教科文:技术是过程(包括:设计、制作、评价) 现代技术理论:技术是体系(分为:思想方法、操作技能、文化特性) 将技术与科学对比,帮助理解: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 一、培训教学设计 (一)培训教学设计的涵义与特点 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播信息和学习理论技能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确立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步骤,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以使培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 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 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 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二)培训教学设计的原则 培训教学设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方针、培训政策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现阶段,培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综合原则: 培训教学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大系统,因此,在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要综合培训问题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对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无所侧重。 2.针对性原则: 培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等同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因此,培训教学活动也应针对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3.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培训教学设计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培训教学设计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最优化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致力于探讨教学最优的问题,即帮助教师力求完成复杂教学任务的捷径。培训教学最优化,其实质是探索在培训教学中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而获取最大的效果。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优化程度=培训效果÷时间 要达到培训教学的最优化,必须考虑在培训过程中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要做到正确分析培训对象特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 (三)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这主要包括: 1.期望学习什么内容?即教学目标的确定。 2.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教学和学习?即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即教学进度的安排。 4.在进行培训时,如何及时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的实施。 5. 教学设计的以上基本内容,可用下图表示: (四)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 由于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不同,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