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王尔德《快乐王子》

赏析王尔德《快乐王子》
赏析王尔德《快乐王子》

赏析王尔德《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是奥斯卡·王尔德所写的最著名童话故事之一。文中以快乐王子和燕子为代表的正面形象以及市长及议员为代表的反面形象之间的潜在斗争为主体,设置了一个类似棋局。棋局表面上以正面形象的局部胜利和整体失败而告终,然而实际则由上帝作出评判。

文中的燕子是典型的富有浪漫主义情怀和冒险精神的群体代表。它敢于进行路途遥远的艰辛旅行,也敢在这场不可大意的旅行中脱离大部队继续和自己理想中的浪漫邂逅。在落后于大部队很远并告别了自己认为的浪漫之后,它继续自己的旅途。在一座城市落脚略作歇息的时候,它遇见了快乐王子的雕像,故事也就在此进入主题。

成为了雕像的快乐王子是文中毋庸置疑的第一主角,他具有强烈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快乐王子活着、不是雕塑的时候,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王子——像大多数童话故事里的王子那样。而在他死后成为雕像可以看见城市里的所有痛苦和无奈的时候,在他依然快乐的表面之下就有了更多的悲伤。

《快乐王子》中唯一可以称得上反面形象的就是市长和议员了。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有一个议员说快乐王子如何美丽,这是由心地赞美,可是接下来他想到作为议员说这样的话是不合适的,于是立刻改口。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统治阶级被嘲讽的立场。再加上文章接近结尾处市长和议员的表现,让这种讽刺更加夸张。如果文章开头改口的议员也在那批跟着市长的议员之中,那就更有意思了,而且他绝不会知道正是那因为他自己害怕民众认为他没有把心思放在改善民众生活而在他口中变得无用的快乐王子雕像帮助一部分民众改善了生活。

文章里快乐王子和燕子在人世间的结局无疑是悲伤的,但是这种悲伤却并不刻意。这是少数乐意奉献的人和大多数社会现实的博弈,这种失败也近乎必然。但快乐王子和燕子在做这些事情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后果,他们依然义无反顾。这种悲伤是真实存在的,在世界上,当那批人们觉得自己确实需要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也义无反顾。而且他们的努力并不会白费,局部的胜利终究是在的——如睡着的裁缝孩子、兴奋的饥寒交迫的写剧本的年轻人、高兴跑回家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章对市长和议员的嘲讽看似夸张,实则不然。事实上,无论是开头议员的行为还是后面的市长和议员们的行为,如果撇去流于表面的心思不谈,再把这些行为的过程拉长到一定时间,这几乎就是真实的。如果开头的议员没有那么明显地说快乐王子的雕像是无用的以不让人们觉得自己没有把心思放在民众生活上,改口的速度也放慢,那么的确就是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一幕——避开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因素。结尾处也是如此,借机提高自己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而已。

文章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这些角色隐隐构成了一个微型社会。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有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燕子找裁缝途中的男女其中的男),有沉溺于浮华的人(燕子找裁缝途中的男女其中的女人),有满是无奈的人(裁缝),有努力奋斗的人(写剧本的年轻人),有快乐天真的人(开头的孩子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更多的是现实的人(如议员市长开头的老师),还有燕,就像真实的社会一样。

文章的最后以快乐王子和燕子的局部胜利和整体失败而告终,但上帝给出了自己的评判。可能现实的人在这方面是正确的,上帝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因为对于他们在人世间的生活而言,现实点确实是比较正确的,快乐王子和燕子的最有价值之名也只能由上帝给出。然而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那些牺牲奉献以求改变的人,却也是对社会进步贡献最大的人——这点不需要上帝来说。

名家资料英文介绍:奥斯卡·王尔德 Oscar Wilde

Oscar Wilde (1854-1900), Irish poet and dramatist whose reputation rests on his comic masterpieces Lady Windermere's Fan温夫人的扇子(1892) an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认真的重要性(1895). Among Wilde's other best-known works are his only novel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多利安?格雷的画像(1891) and his fairy tales especially "The Happy Prince." Wilde was born on October 16, 1854 in Dublin to unconventional parents - his mother Lady Jane Francesca Wilde (1820-96), was a poet and journalist. His father was Sir William Wilde, an Irish antiquarian古物研究者,收集古物者(antiques), gifted writer, and specialist in diseases of the eye and ear. Wilde studied at Portora Royal School, Enniskillen, County Fermanagh (1864-71), Trinity College, Dublin (1871-74) and Magdalen College, Oxford (1874-78). In 1878 Wilde received his B.A. and in the same year he moved to London. His lifestyle and humorous wit soon made him the spokesman for

王尔德人物介绍

奥斯卡·王尔德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1] 人物生平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 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3]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3]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1876年在牛津大学。 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3]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2]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摘要:王尔德童话以其唯美浪漫的特点为读者喜爱。本文从荣格心理分析学出发,分析王尔德童话中的男性和女性原型,揭示王尔德以童话形式表达的价值观,剖析其童话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荣格心理分析学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他创作了9篇童话,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这两部童话集从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不亚于安徒生的地位。 一、王尔德童话研究阶段 近两个世纪以来,王尔德童话研究主要集中在唯美主义研究、文本意象解读及童话特点分析方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学者克里弗顿·施耐德采用容格心理分析学分析王尔德童话,王尔德童话的魅力才得以在心理学层次得以深层解读。 1.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 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物质世界空前的丰富,历史进入了科学万能和实证时代,传统价值观开始动摇。此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讽喻和说教分析。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阶段的评论家们一方面赞美王尔德的作品“如诗般的语言,犹如宝石般剔透的英语”[1](p59),一面对其将讽刺说教隐于童话中的手段表示赞赏“年级稍轻的孩子可以欣赏童话的美而不会被说教烦扰,而年长些的孩子可以从中获益。”[1](p60) 2. 20世纪中后期:70至80年代 伊莎贝尔·默瑞和杰克·泽弗斯从美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王尔德在童话中凸显的唯美主义思想。在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动植物的语言,还是描述性文字,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雕琢,呈现出优美的意境:“但她还是唱出最后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后,似乎忘记了黎明,在天空踟蹰着。那玫瑰花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开放。”[2](p15)王尔德在作品的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恰与童话文体的超现实性统一成为和谐绮丽,诗意奇妙的一体。 3. 20世纪90年代:荣格心理学分析 王尔德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衰退期”的特立独行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这时代的矛盾——“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没有力量诞生”。正是基于这种对维多利亚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基于对人性层面众多共同问题的思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 理工学院物理系2008级2班闫鑫蕾10081530208 内容提要:奥斯卡·王尔德(1854-1890),十九世纪与萧伯纳其名的大才子,剧作家、评论家、诗人、散文家,笔者希望旨在通过回顾王尔德短短的46年人生之路,对王尔德做出自己的判断。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上帝几乎将所有的东西都赐给了我。我有天才、名声、社会地位、才气、并富于挑战知识。我让艺术成为一种哲学,让哲学成为一种艺术。我改变了人们的心灵与事物的色彩,我的一言一行无不让人费思猜疑。" ——王尔德奥斯卡·威尔斯·王尔德,这位拥有着超凡的文学天赋和乖张矫俗的行为的19世纪英国才子,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矛盾人物,更形象的说,是一具有着“崇高纯净的灵魂”的“堕落的躯壳”。 一.医生父亲 王尔德1854年10月16日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富有家庭,是家中的次子。父亲威廉·王尔德是一位高明的眼科和耳科专家,受封成为威廉·王尔德爵士,以医术高明闻名全欧,甚至被誉为“现代耳科医学之父”,另外王尔德的父亲对于文学和考古也很有研究,是位杰出的考古学家,著有十余本有关爱尔兰民间传说、传奇故事与传统文化的书籍。不过同他高明的医术不相称的是他有失检点的私生活,贪杯、好色,有次居然因为用麻醉剂去勾引一位良家妇女而受到指控。 童年的王尔德就跟随访求古董的父亲到法、德两国旅行并学会了哪里的语言,早年的旅行使得王尔德对于神话和轶闻传说充满喜爱。 二.精彩的母亲 王尔德的母亲珍·法兰西丝卡是一名颇有才气和名气的诗人、政论家,18岁时就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后来积极参加“青年爱尔兰运动”,曾因为写了一篇论调激烈的鼓吹民族主义的文章——《木已成舟》而名噪一时。不过,珍对政治的狂热在婚后消退。她变得安于家庭生活,只写些与爱尔兰民俗传说有关的诗与书籍,对相关题目也颇有研究。此外,珍还是一位不得了的社交家,常常浓妆艳抹在梅里翁广场的家中举办各种派对,她邀请作家、医生、艺术家,在这些社交场合里珍穿梭其间,应酬裕如。这些家中定期举行的沙龙上,王尔德常常听母亲在客人面前高谈阔论,多少在无形中练就了他的智慧和辩才,另外王尔德的作品对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那些淋漓尽致的描写必然也同幼年时就

奥斯卡王尔德的英文介绍和感想

The Happy Prince----Oscar Wilde In order to write this repot,I found some information of the artists in the text book.I thought that you told us don’t choose the artist we already know very well,so I considered maybe I can choose an artist I am not familiar with and I am interested in at the same time.So,I found an artist I thought I don’t know him but I actually read his fairy tale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and when today I search his material,I notice a sayings of him,”Have a happy life,is a best revenge.”He is Oscar Wilde. When I was a child,I read many book,like every child,I love fairy tale,including The Happy Prince.I love this prince,he has a noble heart.He had a perfect appearance which every people admired,but he watched people suffering sick and poor every day. So he was very sad.One day,a swallow came and want to stay a night in his body,but it found the prince was cried,and then the swallow promised the prince that it will help him to help people,it picked out the great ruby from the Prince's sword,and flew away with it in his beak over the roofs of the town.Again and again,the prince became an ugly statue;the swallow also wasn’t going to Egypt with its family.Finally,the prince was pulled down,and the kind and faithful swallow dead on his foot.The prince’s heart and the dead swallow’s body were brought to the heaven by angle,they

王尔德

已为您跳转到本词条,精确匹配的词条为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 百科名片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生于1854年,卒于1900年,为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则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中文名:奥斯卡·王尔德 外文名:Oscar Wilde 别名:奥斯卡·怀尔德 国籍:英国 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 出生日期:1854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1900年11月30日 职业:艺术剧作家 毕业院校: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主要成就: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代表作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骇世之作《狱中记》最为著名。 人物生平 王尔德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幼便显示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

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恩(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 2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3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4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5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6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7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8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9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0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12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3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14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 15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16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17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18 浅析中英恭维语 19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20 英汉新闻语篇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1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22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23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24 《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对比研究 25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26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27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28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29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30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31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32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33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英译汉语菜名中的应用 3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35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36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37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38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9 论《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40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1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

王尔德思想

王尔德眼中的艺术与生活 摘要: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在《》中有具体的体现,主要有艺术与形式、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等。本文通过《》揭示了王尔德艺术观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现王尔德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艺术;生活;道连·葛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法国为中心而波及到整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宣扬“艺术至上”。一般认为,唯美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运动,起始于戈蒂耶。戈蒂耶曾为其艺术完全不具有实用价值的主张作过巧妙的辩护(见《莫班小姐·序言》),后来波德莱尔、福楼拜、马拉美等作家进一步发展了戈蒂耶的观点。王尔德是后期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博取唯美主义众家之说,融会前人思考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在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王尔德与西方的传统美学观不同,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一、王尔德眼中的艺术与生活 关于艺术与生活,王尔德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生活,它是破坏艺术的溶化剂,是蹂躏其家园的敌人。王尔德的这种观点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美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柏拉图曾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是模仿者,他形成了“理念模仿”。之后,作为柏拉图学生的亚里士多德客观地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形成了自己完整、系统化的“模仿说”。他在《诗学》中说过:“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他肯定了艺术模仿的真实性,认为艺术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并且高于生活真实。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中这样说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发明一个典型,生活就设法去模仿它,在通俗的形式中复制它,就如一位有魄力的出版家那样。”也就是说,在王尔德的眼中,有了哈姆莱特的悲观情绪,才有了现代的悲观思想;有了巴尔扎克笔下青年野心家的形象,19世纪法国社会才会出现野心家模仿者。他指出,生活总是不断向艺术学习,因此,生活是艺术最好的学生、唯一的学生。他举例说,古希腊人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向艺术学习。他们在新房里放上赫尔墨斯或者阿波罗的雕像,使新娘有可能生养出同艺术品那样可爱的孩子。王尔德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不同,他主张人生艺术化,而不是艺术化人生。 王尔德对现实生活的厌恶还波及到了客观的自然界,王尔德认为“自然模仿艺术”。他的这一观点是从惠斯勒那里秉承而来的。惠斯勒“艺术家要高于自然”的观点被王尔德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的开篇就指出:自然在构思上存在不足,单调、乏味、粗俗,令人不舒服。“比如在观看一个风景的时候,我无法不看到其缺陷。”因此,王尔德认为艺术根本就不应该摹仿自然。相反,倒是自然应该摹仿艺术,而实际上自然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艺术的摹仿。 二、王尔德文艺观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具体体现 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讲述了道连从天真无邪到自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道连是一个单纯、俊美、善良的贵族青年,他受到画家泽尔·霍尔渥德的崇拜。出于对美的追求,画家为道林画了逼真的肖像画。在亨利·沃登勋爵的教唆下,道林意识到自己的美,不想让自己的美貌逝去,动情之下的道林许下诺言“如果我能够永远年轻,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要什么我都给!是的,任何代价我都愿意付!我愿意拿我的灵魂去交换!”这是个荒唐的祈祷,在世人看来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但是王尔德偏偏就塑造了这样形象。曾有人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人物在“生活中遇不到”时,王尔德振振有词地反击:“假如那些人物是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的,那也就不值得我来描写了。……文学之美妙,就在于能使不存在的人物生存。”小说中,本来应该代表生活的真实的道连,丝毫不留岁月的痕迹,青春俊美;但是本应代表艺术的画像,真实记录了道连的一生,逐渐堕落、衰老。二者完全颠倒过来,不可思议。小

浅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主要内涵并举例

论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内涵 唯美主义思想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当时流行于英国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技巧美、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 追求单纯的美感, 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 才是艺术的真谛。这种思想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超然于生活的所谓纯粹的美, 颠倒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味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 反对艺术上的功利主义。 王尔德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佩特唯美主义的影响, 最终成为英国美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对美的主张不论何时都是奉行不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模仿艺术。现实主义者通常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但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这是王尔德最具独创性和悖论性的思想之一。他说生活模仿艺术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艺术模仿生活的程度。在他看来,生活往往要借助艺术才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 或者说人们往往是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例如,自然界中的花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并不认为它很美,但是当它被艺术描绘或渲染后,人们在头脑中就有了花原来是这样美的印象,人们才懂得了花是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的也就是它很美。通过这种艺术加工的方式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花的美丽,体现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第二、艺术应该脱离人生,艺术不应该模仿人生。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 他认为人生是不完美的、丑陋的,因此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决人生和生活,他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艺术是可以把生活作为一部分原料的,但是必须经过重新加工再创造。例如,莫里哀最著名的代表作《伪君子》中有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既有像答尔丢夫那样的虚伪无耻的教徒,也有像奥尔恭那样的愚蠢可笑的资产阶级,更有像桃丽娜那样机智灵敏的仆人。《伪君子》中的人物有很大部分是对现实人物的映射,达到了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效果。但是在王尔德看来这是丑陋的、低俗的,作品不应该立足于现实而写,更不能去反应现实,他主张应该把这些丑陋的东西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变成美,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就是谎言。他在他的作品

浅析王尔德童话特征

浅析王尔德童话的特征 汉语言文学11级四班陈慧 摘要: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他的童话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可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媲美,王尔德童话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魅力。本文着重从王尔德童话作品的语言风格及人物形象分析王尔德童话的主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浪漫主义社会批判宗教 王尔德的童话具有鲜明的特征性,他的童话是唯美梦幻的,同时具有深厚的社会同情心,极具社会批判性,同时也将深刻的宗教意味与之结合起来。本文着重从王尔德的童话人物形象分析王尔德作品的艺术特征。 唯美主义是19 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中,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倡导者。王尔德被捕也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唯美运动的结束标志。王尔德认为艺术强调对美本身的追求和创造,反对功利性,为了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作为艺术本身,不具备体现现实的作用。这一主张决定了王尔德作品必然呈现出艺术美,形式美,纯粹感官享受的特征。 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首先体现在他对人物外貌的详细描写。比如说在《快乐王子》一文中,他对王子的描写:“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1]相比格林童话中《青蛙王子》中的描写:“谁知他一落地,已不再是什么青蛙,却一下子变成了一位王子:一位两眼炯炯有神、满面笑容的王子。”[2]王尔德的描写是逼真,具体,栩栩如生的,在对小王子雕像的详细描写中,人们可以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小王子的模样,从而奠定了下文中小王子形象的基调。即,华丽,纯粹,凄美,脆弱。而格林兄弟对于青蛙王子的描写则趋向于简化。这样的王子并不具有太大的特性,他的外貌细节对于故事发展不具有影响力。又比如在《星孩》中,星孩是“又白又娇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鬈发又像黄水仙的花环,他的嘴唇像红色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这样极具浪漫色彩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出人物极具灵气的美,这种美直接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梦幻而神圣的梦境中,体现了作者的细腻而独特的审美。另一方面,详细生动的人物描写有助于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架构独立于现实的童话世界。 另一方面,对人物至真至爱的追求也是王尔德童话唯美的重要特征。这些拥有绝美外貌的人物同时也具备一颗善良的,具有大众怜悯情怀的心灵,他们不仅外貌华美而且具备基督式的自我牺牲精神。王尔德在童话中所歌颂的是一种绝对完美的人物,是肉体上的极致与灵魂上的极致的统一。快乐王子快乐王子和少年国王就是这样的形象,他们不单拥有外表上的美丽,更在心里面拥有高贵的爱,快乐王子开始拥有耀眼的外表,但当他看到人间的苦难的时候,他把自己身上每一部分,那些名贵的宝石甚至他的眼睛,都一一送给穷人。少年国王喜欢奢华的装饰品,当他知道他那穿着加冕的美丽皇袍是通过穷人受苦而得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华丽的外表,穿上了牧童的衣服。他们都是王尔德所赞美的人物形象。而星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奥斯卡·王尔德,又译奥斯卡·怀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他一生只有9篇童话作品。[1] 王尔德自幼便显示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他是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一生中就写过九篇童话,但每一篇都是精华,他的童话作品可以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相媲美,童话集有,《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石榴屋》(又称《石榴之家》),最著名的童话为《巨人的花园》《快乐王子》《夜莺与红玫瑰》在王尔德的墓碑上,他被誉为“才子和戏剧家”。是的,最体现王尔德才华的,不是童话,也不是短片小说,而是《道连·格雷的画像》等长篇小说,以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莎乐美》等戏剧作品,其戏剧作品堪称一时之绝唱

30个英国名人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艾萨克.牛顿(1643—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塔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都德Alphonse Daudet (1840~1897) 法国小说家。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1874年的《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1897年都德去世,葬入巴黎拉雪兹公墓。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童话》阅读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快乐王子》中是()帮助快乐王子的。 A.大雁 B.燕子 C.夜莺 D.麻雀 2.快乐王子的雕像立在哪?() A皇宫B圆柱上C家里 3.《王尔德童话》是()写的。 A丹麦安徒生B德国王尔德C英国王尔德 4.《星孩》中的男孩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A丑陋B跟从前一样C从丑陋变回了美丽 5.《夜莺和玫瑰》中,姑娘让学子送什么颜色的玫瑰?()A红色B黄色C彩色 6.快乐王子的眼睛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A红宝石B蓝宝石C金子 7.《少年国王》里的少年国王是一个()岁的孩子。 A20 B10 C26 D16 8.《忠实的朋友》中,忠诚的小伙子叫()。 A汉斯B大林C磨坊主 9.星孩为魔法师找钱币时( )一直在帮助他。 A好人大狮B喜鹊C老神仙D兔子 10.哪一部是王尔德写的童话() A.《白雪公主》 B.《快乐王子》 C.《三只小猪》

二判断题(每题4分) 1《王尔德童话》的作者是老舍。() 2快乐王子的身体上镶有金片() 3.快乐的王子的信使是麻雀。() 4.《夜莺和玫瑰》中的夜莺为了年轻的学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5.巨人是一个自私、温柔、开朗的人。() 6.少年国王在自己的加冕典礼之前做了两个奇怪的梦从而使他明白了怎样才算真正的国王。() 7.《公主的生日》中,新娘子是俄罗斯的公主坐着一匹驯鹿拉着雪橇从中国千里迢迢的到这。() 8.《忠实的朋友》中,梅花雀给一个不相信忠诚友谊,但父母感情的河鼠(水老鼠)讲故事。() 9.三年来,星孩走遍了整个世界寻找自己的母亲,终于在一条小弄堂里找到了他的母亲。() 10.《公主日记》里,公主喜欢小矮人。() 11.《快乐王子》一直都是快乐的。() 12.《少年国王》一文中,少年国王继位时,只有16岁。() 13.《忠实的朋友》中,磨坊主是个忠实友好的人。() 14.夜莺听了红玫瑰的话。( ) 15.《不平凡的火箭》中的火箭很傲慢。( )

童话简介

简要介绍 编辑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 白雪公主与 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 而且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 另外,童话能让人长知识,让人快乐,人类就是在童话的指导下长大的。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童话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非常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共情能力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类童话发展源远流长,古代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也可算是童话的一种。人类的童话作家两大最杰出的代表都是北欧人,丹麦的安徒生和瑞典的塞尔玛·拉格霍芙。 基本思想

编辑 童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的。人物形象是整个作品的核心,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 代表 编辑 《安徒生童话》 是丹麦的安徒生写的故事,名篇如丑小鸭,海的女儿。 《格林童话》 德国的格林兄弟收集的故事,如长发公主,白雪公主。 《鹅妈妈的故事》 是法国夏尔·佩罗的著作和收集的法文故事,如穿靴子的猫,小红帽,鹅妈妈。 《一千零一夜》 是阿拉伯故事集,内容包括名人轶事、童话、冒险故事,有很多经典童话,如阿拉丁与神灯。 《王尔德童话》 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编著。 《巫婆村》 是由王蔚编写的儿童情商教育童话集。 独立童话故事 美女与野兽,1756年,法文 糖果屋 杰克与豌豆,1807年,英文 三只小猪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童话》读书品鉴 最近一段时间跟孩子一起阅读了《王尔德童话》,王尔德一生只写过9篇短篇童话,收入《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小公主生日》、《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星孩》,他本人对自己的童话曾经坦率地表示过满意,是九卷美丽的故事。近百年以来,评论家也一直在重复这样的评价:童话是王尔德作品里最受欢迎的,在英文中找不到能够跟他们相比的童话,不管人们评价的角度和层面有多大的差异,却几乎一致肯定王尔德童话的想像奇妙和文字精美,高度评价王尔德童话的机敏、美和柔情,赞扬它是用散文写成的小诗,字字珠玑,通篇可以看到地道的英语和巧妙的笔触,丰富的想像给每篇故事都装饰了珠玉,作家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每句话都是经过熟思后写出来的,但同时又有自发的动人力量,《王尔德童话》纯粹是诗人的诗,他的特色在于他的丰丽的辞藻和精神的机警,人们在肯定王尔德的文字技巧和想像艺术的同时,也赞扬了童话的思想情感,王尔德的童话有着和对于美的爱并行不悖的对于人类的爱,中间贯穿着敏感而美的社会哀怜,恰如九幅锦绣镶嵌的织物用一根深红的线牢牢地缀成一帖,一种微妙的哲学,一种对社会的控诉,一种为无产者的呼吁,这使得童话成了挖苦社会制度的真正的公诉状。 美是王尔德童话竭力张扬的主题,童话人物都有一个自我完善的经历,即心灵净化的过程,由于王尔德恪守他的唯美主义思想原则来塑造童话人物,用批判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的自我完善,而这种富于优美诗意而又悲凉忧郁的情调,恰巧构成了王尔德独特的美学风格。这样的童话,象极了玻璃橱窗里的水晶瓶子,本身安静,让看的人爱或厌恶。

1 基本介绍

1基本介绍 “童话故事大全”成立于2008年11月,是由广州站长“黄嘉健”创建的,目前该网站已拥有童话故事、儿童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英语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原创童话等特色栏目。其中童话故事下的神化故事、哲理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以及儿童故事下的睡前故事、爱国故事、益智故事、故事视频深受广大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喜爱。 自2008年11月建立后,由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后期不懈的努力,童话故事大全网站已渐入发展佳境。童话故事已被广大爸爸妈妈所收藏。童话故事大全的科普性以及可读实用性的融合——源于富国强国教育的使命感、定位用户的支持下,在童话故事网站这领域中,走出了一条创新进步的道路。作为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童话网站,以网站的生动活泼的故事和配套故事的音频童话为辅助,获得了广大父母、童话爱好者的厚爱与支持。童话故事大全的目标是成为国内童话故事网站的派头兵,为祖国的花朵贡献一份力量。童话故事大全于2008年至2010年,经历了多次的改进,克服了多次被抄袭者而已抄袭篡改的危机。在广州站长【黄嘉健】的精心发维护展下,有了较大的飞跃。 2人物简介 黄嘉健 2005年大学时期创办了第一个自己的网站,梦想空间(现中国站长资源网的前身)2006年学习网站运营,网站设计,学习搜索引擎原理,研究搜索引擎优化技术。 2007年把梦想空间改版成为中国站长资源网,运营至今。 2008年选择了网站建设运营的方向,在校读书期间为广州一些进出口外贸公司提供网站建设、SEO服务。 2008年创办童话故事大全网站,为广大喜欢童话故事的朋友提供分享平台。 2009年开设了以自己名字拼音为域名的个人博客写下自己在学习中的点滴。 2009年机缘巧合从网站运营的工作,转到游戏开发成为游戏策划,为团队研发的游戏做策划运营推广。

王尔德简介

王尔德简介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 王尔德毕业于牛津大学。他从小就受到浓郁的文学熏陶。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再加上本身才华出众,很快就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王尔德富有一种诗人气质,大学时曾得到圣三一诗歌大奖,但后来他并没有走上写诗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写小说评论和剧本。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王尔德在巴黎与伦敦遇到一些当时的印象主义画家、作家、评论家,他从各种观点中汲取养料。他从一个传统美学的拥护者转化为唯美主义的创导者。他唯美的演讲,在美国受到热情洋溢的欢迎,伦敦挑剔的公众也对他敞开双臂,三十还不到,已极负盛名,成为唯美主义的先驱。 1884年,王尔德结了婚,生活富裕,心宽体胖。1885~1886年,王尔德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当了父亲的王尔德在和儿子们耳鬓厮磨之中获得许多灵感。他与儿子们在乡间度过的这段时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在这期间,他为孩子们写下了优美动人的童话。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有时会趴在育婴室的地上,轮番装成狮子、狼、马,平时的斯文形象一扫而空……玩累了时,他会让我们静静听他讲童话故事,讲冒险传说,他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王尔德的这种童心正是他童话的源泉。 王尔德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他的童话,讲述性的特点很强。看他的童话,犹如听着朗朗上口的叙述,韵律无穷。几乎所有和王尔德熟识的人在回忆他时,都会提到王尔德无与伦比的口才。看他的童话,每每让人觉得,这位生活在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依然在和我们娓娓交谈,而我们被他的谈吐折服了、迷惑了,像所有听过他讲话的人一样。 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包括《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这本书立刻轰动一时,书的作者也成了人们注目的中心。 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问世——《石榴之屋》,收有四部童话:《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这部书并未像王尔德的第一本童话那样立即受到欢迎,而是渐渐地,特别是在王尔德死后,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集。 这两部作品带有明显的安徒生作品的痕迹。作品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不过,它们

人物介绍填空题

●杨万里,字,号,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他与、、合成“”,又称“”。代表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清新,自成一家,在当时被称为“”,著有《》等。 ●茅盾,原名,字,浙江人。他是我国,,,是的先驱之一,也是我国的奠基人之一。茅盾临终前,捐出万设立“”,以鼓励优秀的创作。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等。短片小说《》《》《》《》《》等,散文《》《》《》等。 ●杜甫,字,自号,河南巩县(今巩义)人,著名诗人,被称为“”,与并称“”。杜甫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是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 ●辛弃疾,字,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一生力主,并提出许多方略,但都未被采纳。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

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的成就。有“”之称。与合称“”,与并称“”。现存词首,著有词集《》等。 ●老舍,原名,字。我国现代著名家,家,杰出的,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于的生活,讲究情节的,善于运用的口语,其代表作有话剧《》《》,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等。 ●冰心,福建,我国,,原名,笔名“冰心”出自诗句“,。”冰心崇尚“”,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的以及对的歌颂。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诗集《》《》。《繁星》是冰心的诗集,是受了《》的影响下写成的,歌颂了,童心和。 ●范成大,字,号,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曾出使,坚贞不屈,晚年退居石湖。他与、、陆游合成“”。其诗大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