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方案比选

抗拔桩方案比选
抗拔桩方案比选

下穿通道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比选

一、工程概况

329国道改建(北仑段大榭叉口改造)工程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相关道路有穿山疏港高速、329国道、集装箱货运第二通道、大榭第一通道、大榭第二通道、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

本工程两个节点分别为大榭第一通道与329国道交叉口及大榭第二通道与集装箱货运第二通道交叉口。本项目的建成有利于提升大榭港区、北仑港区、梅山港区、穿山港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疏港交通、区际交通、区内交通协调运转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1标承建大榭第一通道与329国道交叉口,将此五叉路口由平面交通改建为立体交通,提升此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主线长2.58公里,匝道长2.81公里,桥梁长1.77公里,桥梁面积20.75Km2。本合同段主要工作内容有:329国道整体段分离段、A匝道A0-A11(3联)、B匝道B1-B16(5联)、C匝道C0-C13(4联)、D匝道D15-D29(4联)、大榭第一通道至梅山保税港区连接线下穿通道520米以及芦江河南岸的辅道工程。

其中匝道桥Φ1200mm桩基217根,Φ1000mm桩基20根,Φ1500mm桩基10根,指挥部要求全部采用冲击成孔工艺,下穿通道Φ800mm抗拔桩417根,Φ1200mm基坑围护桩41根,采用的是旋挖成孔工艺。

二、方案选择

下穿通道抗拔桩及基坑围护桩,本工地采用旋挖成孔与冲击成孔进行方案比选。

第一种:采用旋挖成xx灌注桩。

第二种: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

三、方案比选

第一种:旋挖成xx灌注桩

1、该方案成孔速度快,每天每台旋挖机正常施工8根Φ800mm抗拔桩桩基或4根Φ1200mm围护桩。

2、该工程位于柴桥街道,夜间施工要求严格,使用旋挖成孔工艺振动与噪音低,对周边影响小,可以24小时施工,保证施工功效。

3、采用旋挖钻孔工艺只需要设置一个固定泥浆池,泥浆可以循环利用,施工中不产生多余泥浆,只产生渣土,现场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易于控制。

4、目前市场上采用旋挖成孔工艺,施工成本要比冲击成孔更为节省。

第二种方案:冲击成孔灌注桩

1、该方案成孔速度较慢,每天每台正常施工2根Φ800mm抗拔桩或1根Φ1200mm围护桩。

2、冲击成孔工艺施工振动与噪音比较大,对周边影响较大,不能24小时作业,夜间9点至早上6点不能作业,影响施工进度。

3、冲击钻孔灌注桩不需要制备泥浆,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相当于旋挖成孔渣土的3倍,现场需要及时外运或需要大量泥浆存储,加大了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难度。

4、就本工地来说旋挖成孔Φ800mm抗拔桩分包单价230元/米,Φ1200mm 围护桩分包单价250元/米,水费电费施工班组承担,而冲击成孔Φ800mm抗拔桩分包单价300元/米,Φ1200mm抗拔桩分包单价350元/米,电费由项目部承担,相比之下冲击施工成本要比旋挖成孔投入大。

四、经济比选

1、直接成本比较

本工程下穿通道工程Φ800mm抗拔桩417根,总长6992米,Φ1200mm围护桩41根,总长1434米。旋挖钻孔灌注桩:下穿通道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成本为:6992*230+1434*250=1966660元。

冲击成孔灌注桩:下穿通道钻孔灌注桩施工成本为:

6992*300+1434*350=2599500元。

两方案比选减少直接施工成本=2599500-1966660=632840元。

2、间接成本比较

旋挖钻孔灌注桩:产生的渣土为:

3.14*0.4*0.4*6992+3.14*0.6*0.6*1434=5133.8m3,渣土外运分包单价为17元/m3,施工成本=5133.8*17=87274元

冲击成孔灌注桩:产生的泥浆为(3.14*0.4*0.4*6992+3.14*0.6*0.6*1434)*3=15401,泥浆外运分包单价83元/m3,施工成本=1278283元。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发生的电费由施工班组承担,项目未发生施工成本。

冲击成孔灌注桩:经核算耗电量平均45度/米,发生施工成本

(6992+1434)*45=379170元。

两方案比选节省间接施工成本:1278283-87274+379170=1570179元。

综上两方案进行比选不管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上,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更有利于过程控制与管理,节省施工成本2203019元。

抗拔桩、立柱桩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抗拔桩、立柱桩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 料

目录 1编制依据................................................ - 0 - 1.1编制依据........................................... - 0 - 1.2编制范围........................................... - 1 -2工程概况................................................ - 1 - 2.1工程简介........................................... - 1 - 2.2设计概况........................................... - 1 - 2.3计划工期........................................... - 2 - 2.4抗拔桩、立柱桩设计标准............................. - 2 - 2.5自然条件........................................... - 3 - 2.5.1地质条件...................................... - 3 - 2.5.2水文条件...................................... - 7 - 2.6周边环境........................................... - 7 - 2.6.1周边建筑物.................................... - 7 - 2.6.2周边管线...................................... - 8 - 2.8建设相关单位....................................... - 9 -3工程重难点分析.......................................... - 9 - 3.1工程重难点分析..................................... - 9 - 3.1.1粉砂层成孔容易出现孔壁坍塌、扩孔现象.......... - 9 - 3.1.2孔位偏差问题................................. - 10 - 3.1.3周边环境因素................................. - 11 - 3.2方案比选.......................................... - 13 -

地铁车站抗拔桩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0 - 二、编制依据........................................................... - 0 - 三、技术要求及设备选型 ................................................. - 1 - 3.1、技术要求 (1) 3.2、设备选择 (1) 四、施工方法........................................................... - 2 - 4.1、施工流程 (2) 4.2、泥浆制备 (3) 4.3、测量定位 (5) 4.4、护筒埋设 (5) 4.5、钻进成孔 (5) 4.6、桩孔质量检测 (6) 4.7、清孔 (6) 4.8、钢筋笼制作 (7) 4.9、钢筋笼吊装 (8) 4.10、水下混凝土灌注 (8) 五、质量保证措施....................................................... - 8 - 六、安全保证措施....................................................... - 9 - 七、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 - 10 -

一、工程概况 XX 站车站总长470.1m ,标准段宽19.8米,盾构加宽段宽23.6米,为12.5m 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北段局部140米为一层),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9m ,顶板覆土约3.9m 。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三个风亭,分三期施工,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支护,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左、右C K 11+923.270 太阳岛站 冰雪大世界站 计算车站中心里程世茂大道站 车站起点里程车站终点里程左、右C K 11+991.270 左、右C K 11+521.170 1号风亭 4b号出入口4号出入口(预留) 3号出入口 2c号出入口(预留)2B号出入口 2A号出入口 2号风亭3号风亭 1号出入口 XX 站平面图 本车站共设置16根抗拔桩,抗拔桩有效桩长35m ,其中有3根抗拔桩兼做格构柱的立柱桩。抗拔桩为直径1.0m 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等级C35,抗渗等级P6。 抗拔桩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 ⑴《XX 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XX 站围护结构)》 ⑵《XX 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XX 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抗拔桩施工方案

目录 一、设计概况 (2) 二、工期安排和进度计划 (2) 三、人员配备 (3) 四、机械配备 (3) 五、施工方案 (4) 六、质量保证措施 (16) 七、安全保障措施 (16) 八、环境保护措施 (18)

一、设计概况 滨海站交通枢纽位于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中区,距离滨海新区核心12km,东临泰达开发区和天津港,西临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空港,站位距塘沽城区新北路约5km。 本项目是滨海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工程的七个子项之一,包括中央环路、南北广场进出站高架匝道,和南广场与外界联通的三条规划路。 B象限U型槽抗拔桩采用C45防水钢筋混凝土,桩径为0.8m,桩长18~25m,共计84根。 B象限U型槽基坑临时支护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径0.8m,桩间距1.0m,桩长12m及14m;桩长14m共计:77根;桩长12m共计:37根。 二、工期安排和进度计划 该段段计划从2012年8月15日开始施工,按每台钻孔桩机施工每1天完成4根桩左右,安排2台钻孔桩机,2012年9月10日完成。安排工期26天。 施工进度横道图 部位日期时 间 2012年 8月9月10月 支护桩8.15~9.10 26 抗拔桩8.15~9.1026 三、人员配备 灌注桩加工制作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工见下表。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姓名职务职称备注 国金祥现场经理 赵功沛测量负责人工程师 杨春雷质量负责人工程师 王伟安全负责人工程师 刘鑫试验负责人工程师 桂林物资负责人工程师 彭道杰技术员工程师 周伟涛技术员工程师 马振刚技术员工程师 张晓军技术员工程师 马贵中桩机施工队长 技工 工种计划数量到场数量备注 电焊工8 8 桩机操作员 2 2 其它作业人员30 30 四、机械配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完好率 1 潜水钻机QZ-90 2 台100% 2 电焊机BX1-500 8 台100% 3 混凝土输送车15m3 10 台100% 4 导管300mm 2 套100%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试桩表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2.6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1.5m),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

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 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 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加载方式: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并仔细观察桩身混凝土开裂情况。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4)检测报告整理和提交 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检测中发现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要在24小时内及时报与业主; 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3天内提供临时检测报告供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正式报告10天内提供。

抗拔桩检测方案知识讲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 建工程(DS7-TA05标)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年版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检测方法

钻孔抗拔桩试桩方案2012.5.9

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I标 清凉门隧道抗拔桩 试桩方案 编号: 版本号: 发放编号: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集团江苏投资公司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第二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九日

目录 1、试桩的目的 (2) 2、编制依据 (2) 3、工程概况 (2) 3.1工程简介 (2) 3.2地质特征 (2) 3.3试验桩情况简述 (4) 4、试桩施工方案 (4) 4.1施工准备 (4) 4.2人员、机械配置情况 (5) 4.3材料进场检验 (5) 4.4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拌制 (5) 4.5钻孔桩施工 (6) 4.5抗拔力试验 (8) 5、质量控制措施 (9) 5.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9) 5.2钢筋质量控制措施 (9) 5.3施工质量允许偏差 (9) 6、安全控制措施 (10) 7、编制试桩施工总结 (11)

1、试桩的目的 通过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确定采用旋挖钻机施工的可行性,并确定桩机类型,确定混凝土灌注工艺是否可行,确定施工人员、设备配置情况,以指导、规范钻孔桩施工。同时检验抗拔桩的抗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编制依据 2.1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清凉门隧道工程-围护结构图S-SD-1-WH 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4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3、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根据局指挥部施工任务划分,我项目部承建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I 标K2+600~K3+600段的施工任务,全长1000m。其中隧道段起讫里程为K2+600~K3+380,K2+600~K3+196段为暗埋式隧道,长596m,K3+196~K3+380段为敞开式隧道,长184m,K3+385~K3+600段为路基段,长215m。 为消除地下承压水的浮力,设计采用在主体结构下设置φ800的抗拔桩形式加固。 3.2地质特征 按照设计地质勘察资料,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有以下几种: ①~1杂填土:灰黄色~褐灰色,松散,为粉质黏土混碎石、碎砖等堆填。部分地段表层有20cm混凝土地坪或路面。层厚0.6~4.5m;

抗浮锚杆桩专项方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体育馆及体育场看台 抗浮锚杆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部

目录 1 编制说明 (2) 1.1 编制依据 (2) 1.2 编制说明 (3)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3) 2.1总述及现场概况 (3) 2.2施工目标 (4) 2.3工程概况 (4) 2.4工程地质情况 (5) 2.5工程地质地下水情况 (6) 3 抗浮锚杆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6) 3.1 抗浮锚杆设计要求 (6) 3.2施工准备工作及测量放线 (6) 3.3抗浮锚杆施工 (8) 3.4 抗浮锚杆泥浆处理 (9) 3.5 试验要求 (9) 3.6 截除桩头要求 (9)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编制依据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体育馆及体育场看台《锚杆平面布置图》;(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体育馆及体育场看台》蓝图,化工部郑州

地质工程勘察院,2016.9; (3)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4)我公司长期的基础工程施工经验; (5)合理的工期安排、保证安全、保证质量优良、降低造价的原则。 1.1.2满足施工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 1.2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基坑支护、降水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投标文件、合同、施工图纸要求编制而成。结合本阶段的施工内容及特点,本设计编制时着重提出基坑支护施工流程、及对一些主要的分项工程提出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对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编制了较详细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并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工程概况及特点 2.1总述及现场概况 拟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体育馆及体育场看台抗浮锚杆工程场地位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院内。本基坑大致呈矩形,东西宽长约86m,南北宽约150m;设计±0.00m对应的绝对标高为85.20m,现场对场地地表杂填土进行清除,清

抗拔桩检测方案范本

抗拔桩检测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 (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经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方法 2.1静载抗拔检测 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

抗拔桩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抗拔桩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由于本工程的抗浮水位为1.0m,抗拔桩作为抗浮措施。 抗拔桩直径d=800mm,D=1800mm,共40根,桩长≥6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水灰比不应大于0.45,主筋保护层厚55mm。桩箍筋用螺旋式箍筋,并每隔2.0m设一道12焊接加劲箍筋,桩纵筋1022,锚入筏板内35d,钢筋搭接长度为36d。 结合深基坑支护桩(咬合桩)的施工,本工程抗拔桩采用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该工艺可以充分发挥旋挖钻机钻孔速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移位灵活,噪音底,环保的特点。 本工程投入 1 台旋挖钻机以及扩底装置和一台 25T 汽车吊车配合来进行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 1.1 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 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施工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孔成桩工艺具体施工流程为: 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埋设护筒→灌入护壁泥浆→钻孔→扩孔→一次清孔→检测→钢筋笼下放→二次清孔→混

凝土灌注 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工艺流程图1.2旋挖钻成孔扩底灌注桩投入机械设备 投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机械或设备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备注

1.2 .3 主要施工工艺 1.3.1、旋挖钻孔 桩机安装就位后,调平垫稳底座,保持钻进时不发生位移和沉陷。桩机顶部的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

者应在同一前垂线上,偏差不大于2cm。 旋挖钻孔作业分两班连续进行,对旋挖钻孔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调整,经常注意土层的变化,每2米或在土层变化处取钻渣探明土层,记入记录本中(记录本中要有该桩孔的地质剖面图),随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开始挖进时,先启动卷扬机慢速钻进,并注意钻机的稳固情况,钻头导向部分全部进入土层后才正常钻进。 在上部土层中钻进时,要控制进尺,低挡慢速,大泵量,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之间。在淤泥层中钻时,可用中速,大泵量,泥浆比重控制在1.3~1.4之间。 旋挖钻机挖至强风化时需进行第一次取强风化岩样保留,在挖进5米时,在进行第二次取岩样,经相关单位确认后验孔,提出挖斗,安装相应扩大头尺寸的钻头进行钻孔扩底,扩大头全部伸开,在扩20分钟,第一根桩先在地面作试验并由卷扬机钢丝绳定准,由机长及管理人员检查,扩底扩好后提出扩头。 如遇流砂层中钻进,必须慢速,增大泥浆比重在1.3~1.4,并调整稠度的胶体率以保证该孔段护壁有一定的厚度。 在粗砂层和卵石的砾砂层中钻进,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泥浆比重控制在1.3~1.4之间,防止孔内塌方。

工程试桩方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JHTJ—3标段四工区 大汶河特大桥 工程试桩方案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路

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四工区二00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试验目的、要求 (1) 三、试验依据 (1) 四、试验地点的选择 (1) 五、试桩方案 (2) 5.1、静载荷试验桩要求 (2) 5.2、检测仪器设备 (3) 5.3、试验设备安装 (5) 5.4、现场检测 (6) 5.5、试验数据分析及检测报告提交 (6) 六、基桩静载荷试验锚桩抗拔力计算 (7) 七、施工组织 (8) 八、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9) 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0) 十、附静载试验图片 (10)

一、工程概况 大汶河特大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与宁阳县交界处的大汶口镇以东约1km处桥长21.14km,本桥中心里程DK488+422.33,全桥长21148m。基础采用明挖和钻孔桩基础。 依据铁道第三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发送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试桩的函》(三设桥梁函〔2008〕40号)文件;本工区共有10根试验桩。 二、试验目的、要求 试验目的:通过钻孔桩的单桩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验证桩的承载力。 试验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建设方和设计提出的要求。 三、试验依据 1、铁道第三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发送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试 桩的函》(三设桥梁函〔2008〕40号)文件; 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北京至上海新建高速铁路工程 通用设计图·北京至徐州段桩基检测布置图和工程试桩原则》(京沪桥通-31)。 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4、《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 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6、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其它相关行业标准及关于检测的具体要求。 四、试验地点的选择 依据铁道第三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发的《关于发送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试桩的函》(三设桥梁函〔2008〕40号)文件;本工区共有10根试验桩。详见表1表1

抗拔桩施工方案要点

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土建六标 晓东村站~世纪城站区间明挖段抗拔桩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土建六标包含1站3区间即:晓东村站、晓东村站~世纪城站区间、奥体中心站~晓东村站区间、巫家坝站~奥体中心站区间。晓东村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晓东村站~世纪城站区间采用盾构+明挖+路基+高架法进行施工,奥体中心站~晓东村站区间和巫家坝站~奥体中心站区间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 晓东村站~世纪城站区间明挖段(含盾构始发井),设计里程为右ⅠDK20+180.000~右ⅠDK20+525.000,基坑大体呈南北走向,北段为盾构始发井,宽21.4m,长15m,基坑南端出地面,其中右ⅠDK20+303.000~右ⅠDK20+525.000段底板底设置抗拔桩,共计137根,详见抗拔桩平面布置图。抗拔桩采用Φ1000mmC4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2.工程地质条件 抗拔桩施工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层(Q4al+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湖积层(Q3al+l)等。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1)1填筑土,灰黄、灰白,稍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夹碎石。多为路基填

筑层, 呈稍密~密实状态。属Ⅱ级普通土。在全段表层大部分布。分布在隧道顶部。 (1)2素填土,褐黄、褐灰,稍密,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 呈松散至稍密状态。属Ⅰ级松土。在全段连续分布。平均厚度4.35m。顶面埋深0~1.20m,标高1893.67~1896.37m。分布在隧道顶部。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层(Q4al+l) (2)3粘土,褐黄色、灰黑色可塑,湿,中压缩性,局部含砾约5~10%,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属Ⅰ级松土。基本连续分布。本层各孔均有揭露:层厚0.70~9.70m,平均厚度3.24m。顶面埋深1.40~24.00m,标高1870.38~1893.23m。多分布在隧道顶板以上,出口段处隧道底部。 (2)4粉土,褐灰、灰黑色,稍密,湿~饱和,中压缩性,夹粉砂薄层。属Ⅰ级松土。各钻孔均见有分布。层厚0.50~5.00m,平均厚度2.00m。顶面埋深6.00~17.10m,标高1878.54~1889.84m。多分布在隧道底板以下,局部地段处隧道洞径范围内。 (2)5泥炭质土,深灰、黑色软~可塑,湿~饱和,高压缩性,质较轻,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水草、木质腐殖质,有机质含量约10~30% 。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属Ⅰ级松土。在部分孔段分布。有11个钻孔揭露,层厚0.60~5.30m,平均厚度2.05m。顶面埋深10.80~21.90m,标高

抗拔桩设计

抗拔桩设计

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毕雅明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工程设计分院,上海200092) 提要对目前在水池抗浮设计中常用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各种抗浮措施在其适用条件及经济性、可行性上进行比较。有利于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更为经济、合理的抗浮方案。 关键词水池抗浮,抗浮设计,抗浮措施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bout Anti-floating on concrete water pool design Abstract In-depth analysis about various anti-floating design projects of commonly used on concrete water pool design, and measures against various anti-floating in i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economy, feasibility. Be benefit to chose a mor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anti-floating program in design works. Keywords anti-floating of water pool, anti-floating design, Anti-floating measures 1 概述 在市政、环境、水利和工业项目建设中,有大量的埋地式水池构筑物。对于建设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埋地式水池,其抗浮措施是设计中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在抗浮设计中常用的方

基础桩、抗拔桩施工方案

1.1基础桩、抗拔桩施工 1.1.1施工方法及流程 本工程施工拟采用旋挖钻孔工艺成孔、水下灌注砼成桩。旋挖工艺钻孔具有施工速度快,钻孔垂直度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不使用电力等特点。同时该工艺泥浆用量少,钻孔出土主要以渣土形式存放,便于清除运输,与其它钻孔工艺比较可以节约大量的泥浆运费,有利于环境保护。 施工工艺总流程如下: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桩)施工流程图 1.1.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 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施工场地由机械及人工推平并压实。搭设钢筋加工平台,接通水、电。 (2)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钻机、吊车等设备进场组装并调试好。泥浆清理设备、挖掘机、铲车等就位;所有钢筋材料进场。 (3)桩位测量放线 从业主处获取施工场地的桩位控制点坐标资料及高程点资料,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根据试桩设计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在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或钢筋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并采用“十字栓桩法”做好栓桩标记,并加以保护。 测量结果经自检、复检后,报请甲方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并签字认证后,方可施工。 在施工作业面以外布臵控制桩,以便对桩位进行复核。 (4)地下障碍物处理 施工前要求业主提供施工场地地下管线详图,包括雨污水管道,上下水管道,煤气管道,电信管道,场地内是否有人防,旧楼房基础,发现不明管线后向现场工程师汇报,请到现场了解情况,得到允许后才能处理。暂时不能处理的障碍物,请设计和甲方驻地工程师协调。 (5)埋设护筒 钻孔前应在测定的桩位,准确埋设护筒,护筒高2.0~3.0m,并确保护筒底端坐在原状土层。准确固定钻孔位臵,隔离地面水,稳定孔口土和保护孔壁不塌,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试桩表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2.6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1.5m),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 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

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加载方式: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并仔细观察桩身混凝土开裂情况。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4)检测报告整理和提交 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检测中发现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要在24小时内及时报与业主; 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3天内提供临时检测报告供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正式报告

抗拔桩试桩记录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设计桩型钻孔灌注桩设计桩长L≥12m 设计单桩拔 力特征值KN 500 配筋情况详见桩配筋图混凝土强度 设计等级 C30 施工机械 YTZ26步履式 长螺旋钻机 试打桩桩号及情况: 选取桩编号为自编桩号44#、164#、430#;试打桩情况:地面标高均为-8.85m,桩顶标高均为-9.25m,笼顶标高均为-8.65m,桩长均为14m,桩径均为0.5m。开孔时间为2014年8月20日9:00至11:30分终止,清孔时间、桩长、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确定的工程桩施工控制标准: 有效桩长14m(以桩长控制为准)。使用C30强度等级的砼,钢筋笼长14.70m,保护层厚度取50mm。设计要求灌注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2m,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施工中按相关规定控制泥浆比重,防止塌孔,采用合理的打桩顺序,吊钢筋笼时与触碰物保持安全距离。 设计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勘察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施工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

工程名称六安团结安置小区二标1#地下车库(含人防)建设单位六安市金安区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六安市建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深圳市筑道建筑工程设计院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设计桩型钻孔灌注桩设计桩长L≥9m 设计单桩拔 力特征值KN 500 配筋情况详见桩配筋图混凝土强度 设计等级 C30 施工机械 YTZ26步履式 长螺旋钻机 试打桩桩号及情况: 选取桩编号为自编桩号4#、92#、264#、332#、413#;试打桩情况:地面标高均为-8.85m,桩顶标高均为-9.25m,笼顶标高均为-8.65m,桩长均为11m,桩径均为0.5m。开孔时间为2014年8月20日12:30至16:30分终止,清孔时间、桩长、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确定的工程桩施工控制标准: 有效桩长11m(以桩长控制为准)。使用C30强度等级的砼,钢筋笼长11.70m,保护层厚度取50mm。设计要求灌注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2m,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施工中按相关规定控制泥浆比重,防止塌孔,采用合理的打桩顺序,吊钢筋笼时与触碰物保持安全距离。 设计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勘察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施工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

抗拔锚桩施工方案

抗拔锚桩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科技孵化大楼工程 建设地点:金华市双龙南街以西,四联路以北 项目业主:金华市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东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监理单位:浙江致远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金华工程勘察院 质量安全监督站:金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拟建的科技孵化大楼工程±0.000相对于黄海高程41.50米。工程总用地面积为6978㎡,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裙房为四层,建筑面积为26755㎡,为框剪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非抗震设防;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为常六级,防化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桩基、承台、筏板基础、抗拔锚杆桩,基础筏板厚450,地下车库地梁底面标高为-6.60m(黄海高程34.9m), 抗拔锚杆桩由地下室地梁底开始向下施工,锚杆成孔直径200mm,锚杆杆体材料采用HRB400直径为C 25的三根钢筋,定位筋采用B12钢筋焊接制作,采用C35细石砼灌浆工艺,锚杆打入中风化岩层至少2米,单根锚杆桩抗拔特征值为250KN。 二、编制依据 1、《金华市科技孵化大楼岩土工程勘测报告》(2010.09) 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3、金华市科技孵化大楼设计图纸 4、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场地土类别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主要地质为: ①-1层砼:为原路面及房屋地面,厚度0.20~0.40m; ①-2层杂填土:砂砾石、碎砖块及砼碎块为主,厚度0.90~1.85m; ②层粉质粘土:厚度0.50m~1.30m;

③层圆砾:厚度4.20~5.40m; ④-1层强风化粉砂岩:厚度2.20~3.00m; ④-2层中等风化粉砂岩:厚度5.00~7.50m。 2、水文地质情况 地下稳定水位埋深2.20~3.40m;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四、施工部署 1、施工程序: 接受施工任务—了解施工现场条件—安排施工任务计划—熟悉设计、施工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准备—组织施工机械及人员进场—机械组装及调试—进购及验收原材料—桩位放样及复核—施工—选锚杆进行抗拔试验—整理资料 2、施工方法 本工程采用钻孔成孔,套管内径为200mm,套管入中风化岩层以下至少2m,成孔后采用高压水清孔。注浆材料采用P.C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石砼强度C35。施工主要程序为:钻机就位—钻杆调直—圆砾层钻松—下套管—钻孔—成孔—下锚杆—注浆。 3、放线定位 1) 按施工桩为平面布置图放线定桩位,做好标记和预检; 2)桩位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五、施工机械的准备工作 1、机械进场 根据工程量结合工期要求拟用3台孔机和3台泥浆泵进行施工。在确定桩基施工队伍后,立即组织机械进场。 2、机械的安装与调试 机械安装前,认真检查各部件的性能,参照机械说明等。机械安装完先进行调试,性能良好后方可进场施工。 六、其他准备工作 1、认真熟悉地质报告及抗拔锚杆桩施工平面图,节点大样图等,编制切合

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2.6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1.5m),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 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 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进行。

抗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抗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22234455555668I标起讫桩号为K0+000~K6+720,起点接海州收费站,终点接一期工程起点。本标段共有两座下穿地道,地道设计 A、B类抗拔桩, A类桩在主体施工期间作为立柱桩使用,后期运营阶段A类桩作为抗拔桩使用。东岸西路设计Φ800 A、B类桩共387根,沙水路设计Φ800 A、B类桩共265根。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74-94)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xx)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xx) 5、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一年四月提供的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1施工标段施工图设计 6、中山市交通建设项目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书; 三、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生产安全一般及以上责任事故; 2、杜绝责任交通重大事故,杜绝责任火灾一般及以上事故; 3、杜绝特种设备责任事故; 4、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四、抗拔桩施工工艺抗拔桩采用旋挖钻进行施工抗拔桩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前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搭设施工平台修整工作场地钻孔定位安装护筒钻机就位钻(冲)孔建造泥浆池粘土、水及添加剂准备护筒材料确认护筒制作泥浆调制泥浆性能检测钢筋进场试验钢筋笼制作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混凝土拌和、运输选择适当的钻机钻孔记录检测孔径、孔深清孔安装钢筋笼及导管再次清孔监理工程师检查灌注混凝土养生取试件试压导管检修准备导管运至孔位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破桩头及桩基验收 五、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保证体系是由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总工协同负责,设质安部实行安全保证体系。必须从主管部门到各施工队建立起一整套安全

地铁车站抗拔桩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XX站车站总长,标准段宽米,盾构加宽段宽米,为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北段局部140米为一层),标准段底板埋深约为19m,顶板覆土约。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三个风亭,分三期施工,围护结构采用连续墙+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支护,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XX站平面图 本车站共设置16根抗拔桩,抗拔桩有效桩长35m,其中有3根抗拔桩兼做格构柱的立柱桩。抗拔桩为直径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等级C35,抗渗等级P6。 抗拔桩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 ⑴《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XX站围护结构)》 ⑵《XX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XX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⑶《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⑷《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1999)(2003年版) ⑸《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⑻《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⑾《中电科XX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质量验收管理办法(暂行)》ZL-11 ⑿已下发施工蓝图 ⒀施工所涉及的适用于车站明挖段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和XX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 三、技术要求及设备选型 、技术要求 本工程抗拔桩桩径是φ10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6,主筋保护层为70mm。抗拔桩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1/150。 、设备选择 根据抗拔桩的技术要求和场地内的工程地质状况,抗拔桩采用旋挖钻孔机成孔。钻机就位后,复测校正,钻头对准钻孔中心,同时使钻机底座水平。开钻时低档位慢速钻进,以保证桩位准确性,在砂土层中应控制钻进成孔速度,防止孔斜、缩径、塌孔等现象的产生。 (1)开钻时慢速钻进,待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加速钻进。 (2)钻进过程中,采用纵横十字线控制桩位,钻机工每班、测量组隔天校正桩位、垂直度,确保桩的桩位、垂直度满足规范、验标要求。 本工程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泥浆比重应控制在~,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6%。 成孔过程中,泥浆系统应定期清理,确保文明施工,泥浆池实行专人管理、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