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三大原理看生活中的事例

用马克思三大原理看生活中的事例
用马克思三大原理看生活中的事例

用马克思三大规律品生活

一提起“哲学”,人们觉得似乎距我很遥远,也难怪,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真的令人眼花缭乱。搅得那颗原本质朴的真心,似真非真了,哲学家感到了困惑,而那些众多的疑问似乎在说:“哲学吗,不知何来之怪物?”。听到这些,哲学家摇着脑袋扪心自问:难道哲学是海外来客吗?搞了数千年的东西怎么成了怪物呢?迷茫和困惑似乎在告诉人们,哲学刚在混沌中诞生,哲学家就是那诞生的婴儿。要想正本清源还“哲学”以本来面目,襁褓中的婴儿似乎早熟了许多,他发现了“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它以不可争的的事实告诉每一个人如何去思,如何去做。不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思考问题,办每件事,都想达到完美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在运用哲学上的认知观和方法论。

知道这些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将理论具体化、简单化。毛泽东在这方面可称得上是全能的大师。搞社会主义,前人研究了一百多年,只有马克思才系统的总结了一套革命理论。拿到中国来完全对号入座,那是机械的教条主义。陈独秀吃的就是这个亏。然毛泽东通晓中国历史体察民情,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上,知国情、知自己、知国民党、知民众。这几个“知”字,正好是兵法“知己知彼”的原则,针对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半封建、半殖民地,敌强我弱,要将无产阶级的理论变成现实,最重要的就是客观的分析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用自己的长处克制敌人的短处,这样革命才不至于空谈。结合革命理论,具体化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那样,理论也就成了具体的生活常识,谁都能看的懂,也会用,这样胜利就有了起码的保证了

回想一下我们几十岁的生涯,其实也是从生活到工作很多地方结合自我实际走过来的,只是在每个细节上,过多的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忽略了或少看了他人的优点,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自己是一盏明灯,总想照亮他人,却忘了我以外的东西闪光的地方很耀眼。这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只知自己,不知他人。我们虽然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厮杀,但人生之路也到处充满了火药味,兵法上说,知自己,知对方,才能百战不殆,联系到我们的人生,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正是不知己,也不知彼的结果。

马克思理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以实际作依托,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参加一项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组织、同学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

马克思主义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重大理论尝试。它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无产阶级也是一个阶级,也有它的阶级私利和历史局限性,也并不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不等于全人类,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仅仅是人类整体利益中

的一个部分。作为这个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和其它阶级的世界观一样——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以科学性服从阶级性——和其它阶级的世界观一样——是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把握。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其它的科学理论,但是并没有一种科学理论是作为所有科学理论的绝对的参照系而存在的。和其它的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也要不断地接收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仅仅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和还将创造出来的众多的科学理论中的一种。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生存空间。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些服务于我们并且能够胜任的科学理论。我们不能一条道跑到黑,不能跑到我们不想去的地方。我们只有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创新,从认识的迷惘中走出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