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兴盛的原因

论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兴盛的原因
论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兴盛的原因

论佛教在武则天时期兴盛的原因

学生姓名:吕隆豫学号:200602020045

系别:政法系专业:历史学

指导老师:张守权职称:副教授

摘要:唐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至武则天时期为之一变,由唐初的“道先佛后”而变成“佛先道后”。由于武则天个人的宗教信仰及在位时期利用政治与佛教的互动关系并大力提倡,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佛教兴盛的局面。武则天对佛教的信仰是比较虔诚的,作为政治家有必要运用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对唐代佛教的全面兴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武则天;佛教;原因;宗教信仰

Abstract:Tang Dynasty Empress Wu ruler's religious policy to the period of change, from the early Tang Dynasty's "Road after the first Buddha," which became "the Buddha after the first Road." Since the reign of Empress Wu during the individual's religious beliefs and 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Buddhism, and strongly advocated, in this period, Buddhism flourished in the situation there. Empress Wu of the Buddhist faith is more pious, as a statesman has to exercise social influence of Buddhism to achieve political purposes, the flourishing of Buddhism in Tang Dynas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Empress Wu;Buddhism;causes;religious beliefs 前言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强盛时期,在隋唐思想领域中,儒道佛三家合流是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佛教的社会影响有盛过另两家之倾向。从中国哲学发展史来看,有先秦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唯独在封建文化处于高峰的隋唐时代,中国本土哲学没有典型形态,时人也曾感慨“儒门淡泊,收拾不住”[1]。当时众多社会精英投身佛学,创立众多佛学流派,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了佛教的极盛。

佛教的传播由来已久.东汉初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而遣郎中蔡愔、博士子弟

秦景等,到印度访求佛法,后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开始受到社会上层的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长足发展,甚至一度在社会中产生重要影响。到唐朝时期达到鼎盛,这一期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北魏太武帝、周武帝灭佛,梁武帝的佞佛、以及唐初的抑佛,直到武则天时期,佛教才兴盛起来,其影响波及后世,从而形成了唐代佛教的全面兴盛。关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众多的学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整体把握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做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参考、吸收前辈们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从武则天个人的宗教信仰、政治与佛教的关系来重点探讨佛教在这一时期兴盛的原因。笔者认为武则天对佛教的信仰是比较虔诚的,作为政治家有必要运用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来达到某些政治目的,同时也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武则天在位之前佛教的发展状况

佛教自从东汉初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译述介绍阶段,从汉代到南北朝,历时约五百年;第二阶段创造发展阶段,隋唐时期,历时约三百余年;第三阶段儒释道三教合一阶段,从北宋到鸦片战争,一千余年”[2]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融合的过程。东汉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当时的人们只是运用当时的思想观念去理解它,而是把它看做神仙方术的一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玄学盛行,后来随着玄学的的衰落才逐渐转向佛教,“自向秀、郭象注《庄子》,创崇有派新理论之后,东晋玄学的理论重心,已经转向佛教义学方面。东晋名士普遍向名僧求教,阐发佛理,就是这一转变的标志”[3]。这段时期在佛教原典的翻译、传播和佛教思想与中国社会相互融合方面有很大进步。在这段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僧人如沙门昙柯迦罗、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支谦、菩提流支等,并翻译和著述了大量佛教经典如《金刚经》、《维摩诘经》、《华严经》、《中阿含经》等。这些佛教经典可以说为佛教在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信徒、寺庙数量都达到了很大的规模。南朝时期历代皇帝大多都信仰佛教,如梁武帝、陈武帝等都曾舍身于佛寺,同时寺院经济由于官方的支持也蓬勃发展起来。北朝统治者也很崇信佛教,他们广做佛事修建庙宇刻筑

佛像,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就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修建的。总之,这一阶段佛教经典的翻译、传播和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社会基础。随着隋唐的政治统一,佛教此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进入它的全盛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僧人像玄奘、法藏、神秀、慧能等,并形成了几支主要的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

在唐初时期,佛教地位低于儒教和道教。唐高祖、太宗在位时,为了提高李氏地位,他们认道家始祖李耳为祖先,采取鼓励道教的政策并形成崇道抑佛之势。“开国皇帝唐高祖在武德八年(625)颁布《先老后释诏》叙三教先后:‘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从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4]。太宗进一步重申:“道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5]。虽然唐初高宗、太宗明文规定先道、次儒、后佛,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并不完全被行政力量所控制,佛教在民间、甚至皇室中也有很大的势力。如“武德九年,631年(贞观五年)诏以庆善官为穆太后建慈德寺,为太子承乾建普光寺,并敕沙门法长居之,为太子授‘菩萨戒’”[6]。“佛教在贞观时期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支持和提倡,它的发展是有限的,是一种有限制的发展”[7]。

唐高宗即位后也继续推崇道教。他第一次把老子封为玄元皇帝,“666年,乾封元年癸未,至亳州,谒老君庙,上尊号曰:太上玄元皇帝。”[8]高宗作为李姓皇帝自然大力提倡道教。尽管唐初诸皇帝把道教列在第一位,推行崇道抑佛的政策,但佛教在民间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播与发展,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佛教义理的细致精密远远盛过儒道两家”[9]并不能影响其在思想领域里所取得的优势而且逐渐向着巅峰发展。

二、武则天的个人宗教信仰

在历史上,统治者的个人宗教倾向往往对一个朝代的宗教兴盛起到直接的作用。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能够在武则天在位时期出现兴盛局面,特别是出现“鼎盛期”是与武则天的个人信仰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女皇武则天就是在顺应佛教在唐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佛教发展的,并且把政治与佛教紧密联系起来,使两者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以致形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达到了“鼎盛”时期。

究其出现兴盛的局面,笔者认为应该从武则天小时侯的家庭影响及其在人生

过程中对佛教态度、生活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究。

(一)家庭背景对其产生崇佛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武则天名曌,生于武德七年(624年),是李唐新贵武士彟的女儿,武士彟是山西大木材商人,出身寒微。早年与唐高祖相识,因追随高祖起义胜利而成为唐朝新贵。其母是隋宗室宰相杨达之女,由于受隋朝宗室信佛传统的熏陶,而信仰佛教。她一生习佛修禅,活到九十二岁。史料记载“杨氏死于咸亨元年八月二日,崩于九成宫之山第,春秋九十有二。”[10]武则天九岁丧父,和母亲杨氏一起生活,所以她母亲整日拜佛的行为对其信仰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则天14岁时入宫立为才人,传说那时她就在自己的宫里设龛供奉弥勒佛。贞观二年(649年)太宗卒,武则天入感业寺当时是26岁,成为佛门弟子,每天参加诵经、礼佛等佛事活动。永徽四年(653年)高宗召其重新入宫,才结束其僧尼生活。这四年寺庙生活的佛教氛围和修持的熏陶影响又进一步加深了她的佛学修养和对佛教的感情。如《全唐文》卷九七《三藏圣教序》中她强调“朕幼崇释教,夙慕皈依,思欲运道于兹舟”明确表明她自己从小时就信仰佛教,并发誓一定要弘扬佛教,还假想把自己化身为菩萨,用慈舟普度众生摆脱苦海,可见其宏扬佛教的决心。

(二)个人的生活行动中也表现出尊崇佛教

武则天在她在位时期曾多次大量施舍财物,修建佛寺、开凿佛像等活动。史书记载“公元660年(显庆五年)高宗及武后巡幸至童子寺,开化寺瞻礼两大佛像。大舍珍宝,财物衣物”,“诏迎岐州法门寺佛骨之东郡,入室供养。武后舍所寑衣帐直绢一千匹,为舍利造金棺银椁雕镂奇穷。”[11]“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武则天曾出宫内王玄策督造的弥勒菩萨塑像于敬爱寺供养。”[12]“公元670年,武后母荣夫人卒,后出内瑞锦为之造佛像追福。”[13]希望她去世的母亲可以得福。现存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等等,都有很多的唐窟龛及净土造像,尤以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开凿的窟龛最多。此外,武则天还在东都洛阳、京都长安建造万象神宫、天堂、大型天枢等佛教化的宫殿和佛像。这些史料都表明武则天非常崇信佛教,并相信佛教布施得福宗教观念,而且身体力行,大行布施和供养、造佛像、建寺庙。她的这些做法也赢得了僧俗信众的广泛支持。

武则天也喜欢钻研佛教经典,学习佛法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兴趣。在高宗武则天时期,佛教高僧辈出,民间佛教信仰者也是人数众多。武则天对一些高僧极其恭敬、虔诚并且敕令他们翻译佛教经典,并且亲自礼拜禅师,并给予他们特殊礼遇。“公元691年,令神秀禅师入京行道,肩舆上殿,则天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王公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14]。菩提流志,姓迦叶氏,南天竺国人、洛京长寿寺高僧,唐永淳二年(公元683年)被朝廷谴使迎接至东都洛阳。武则天对其敬重有加,敕住东洛福先寺。于是他在福先寺翻译了《宝雨经》、《华严经》等经典十一部。武则天登基称帝后还屡次加封带有“金轮”二字的称号。如在长寿二年九月,加号“金轮圣神皇帝”,延载元年五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次年正月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这些材料都表明她对佛教的深刻信仰,并把自己的统治寄希望于能得到佛法的帮助和保佑,更好的赢得人们的支持。

总之,正是由于武则天作为皇帝个人对佛教的崇仰、宏扬、推广,对于推动佛教在唐朝的兴盛无疑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武则天在位时期政治与佛教的互动关系

佛教之所以能在武则天时期达到极盛,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当时政治与佛教的相互、互相促进的特殊互动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治运用佛教为政权服务,佛教对政权的反作用,既巩固了政权,又兴隆了佛教,造成了双赢的局面。

道宣法师曾说“不依国主,则法师难立”,而佛教除了自身的魅力外,往往得依当政者的支持才能宏扬光大。在唐代武则天的时期佛教与政治的互动作用体现的十分显著,武则天以女子之身当皇帝,是对创统文化的挑战。她需要一种思想理论的支持,这时佛教恰如其分地作出贡献,为武则天的上台找到神圣的根据。如颁布《大云经》、《宝雨经》以及译经写序等推广佛教思想,运用佛教经典的预言、授记来使武氏政权合法化、神圣化,通过佛教的福瑞象征、弥勒信仰、转轮圣王的经意等增加政权的神圣性,并请求佛教的高僧大德用法力来维持政权。同时佛教在为政权服务的过程中也通过改变执政者和士人集团的思想信仰来传播佛教,利用执政者颁布的行政命令推广教义,并通过僧人为官、上书来直接参与政治。应该说是那样的时代给予她机会去做政教结合的事情,既可信仰之又可实践之,并运用佛教的社会影响和信众的力量来夺取政权。

(一)政权运用佛教为其服务

“佛教造像是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宗、武后及武周时期,武则天多次敕用高僧修造佛像,或是敕令修造信仰的尊像,这种举措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势,以利于自己的政治统治”[15]。武则天运用佛教经典和社会上的弥勒信仰来增强君权神授的权威,高武时期,武则天为获取更多僧俗民众的支持,多次敕令雕造净土信仰和弥陀尊像,同时还运用佛教灵异瑞迹来为自己政权制造福瑞象征证明政权佛授。正如王永平先生指出的“武则天对宗教的态度,是围绕着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这个总目标而确定的”[16]。唐代时期弥勒佛信仰比较盛行,连皇帝造佛像也要造弥勒佛像。如在龙门石窟,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以来,弥勒佛像由独立开窟、专供弥勒发展到以弥勒居中的三佛题材,并且洞窟和弥勒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当时僧人怀义等附会《大云经》说武则天为弥勒所生,为武则天称帝大造舆论。因而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后诏令各州立大云寺,讲说《大云经》鲜艳大云寺的建立是为人们显示武周政权的合法性。如菩提流志翻译的《宝雨经》为武则天颂扬的文字曾记载“她实事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17],这就得到信仰弥勒民众的支持,既符合当时社会思想状态中的习俗,又为武则天成为皇帝找到根据。由此可见,武则天利用弥勒下生是为建立和巩固其统治服务,这就对其改唐为周的政治变革起到支持作用。

(二)佛教对政权的能动作用

第一,佛教影响统治者们的思想信仰,使他们对佛教大力支持。唐代常以官方组织的形式大规模的讲经及佛事活动,使整个社会笼罩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大力推崇佛教。由于当政者同大德高僧的密切交往,耳濡目睹,他们都受到佛教的影响。就连唐太宗那样的圣君,晚年也由于玄奘的原因,回心向佛,后悔自己没能大力推广佛教。更何况武则天与神秀、法藏、慧安等众多高僧交往并向他们谦虚学习,更增加了她信佛的虔诚程度,到晚年更加崇信。所以也常通过行政手段来使佛教教义得到推广,令佛教取得优胜地位。她曾颁布政令,命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之前。如:698年,发布禁止天下屠杀的诏令;69 9年,敕华严宗法藏于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封其为贤首菩萨戒师;704,她已有八十一岁高龄,作大像于白司马陂,并

迎请法门寺舍利。

第二,通过佛教人士的上书、上表来影响政治决策,并让僧人直接为官、从政来干预政治生活。如在高宗时其公元662年四月下令让僧道回家致敬父母,沙门道宣、威秀等一些高僧率领二百余人至蓬莱宫上表抗义致敬事,于是高宗召集众臣商议此事,由于参与此事的大多为佛教信徒,高宗于是在六月下诏停止致敬。可见这次因僧人上书改变皇帝颁布的诏令,正是佛教力量直接作用于政治决策的体现。武则天由于在夺取政权时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故当她成功时,也没有忘记对僧人们封官进爵,《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记载:“公元690年,制颁于天下,令两京诸州歌置大云寺、各藏《大云经》一本,总度僧千人,及则天革命称周,乃封怀义、法明等为县令,皆赐紫袈撒裟银龟袋”, [18]开始了僧人封爵做官的先河。佛教大师显赫的威势已胜过权贵,当时不仅皇帝在高僧大德面前执弟子礼,一些大臣也甘愿为弟子。天然禅师当年学习儒学本来要到长安应举,但路遇一禅客,告诉他“选官不如选佛”,于是南归从南岳希迁、马祖道一问法,成为一代禅宗法师。

可以说在唐代,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武则天时期更加显著。佛教有助于政治教化,如魏文成帝认为佛教可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因此大力推广佛教,佛教教义中本来就有五戒的教义,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这些本来就是劝导人们弃恶行善的,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相通。这对稳定政局消除人们内心的斗争意识有很大积极作用。由于她作为女子来执政,面对的反对派更多,所以佛教的安抚功能教化作用倍受重视。正是因为政权对佛教的护持和佛教对于政治的反作用,才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使武则天能成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也促使佛教在武则天时期达到极盛。

总之,唐朝的佛教政策由唐初的“道先佛后”至武则天时期为之一变而成“佛先道后”的局面,在武则天时期出现了佛教兴盛的局面。可以说是与武则天个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她在执政时期采取的政治与佛教的互动是分不开的,认为她是一位佛教信徒也是有根据的。她按照佛教的教义广积功德,组织佛教活动最终形成唐代佛教兴盛的高峰。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3.

[2]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

[3]任继愈、杜继文.佛教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51.

[4]唐怡.浅析唐朝的宗教政策[J].宗教学研究, 1996,(2):91.

[5]法藏,方立天校释.华严金狮子章校释[M].三藏论集, 北京:中华书局,1976,5:

[6] 释道宣.续高僧传[A].法常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5:

[7]林瑞典.试论贞观时期的佛教发展—《唐太宗集》为例[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1(4):82.

[8]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200:

[9]李海峰.论佛教在武后时期勃兴的原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报:2001,

[10]武三思.全唐文[M].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并序, 北京:中华书局,1976,2:

[11]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法苑珠林,北京:中华书局, 1987,51:

[12] 张乃翥.武周万国天枢与西域文明[J].西北史地,1994,(2):

[13] 刘昫.旧唐书[M].武承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183:

[14]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神秀传, 北京:中华书局,1987,8:

[15] 贾义发.武则天与佛教净土信仰[D].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

[16] 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17] (唐)菩提流志.宝雨经[Z].大正藏.

[18] 刘昫.旧唐书[M].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6:

致谢词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选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是在张守权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张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感谢张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要真诚的说声:“谢谢您,张老师!”同时,我还要感谢政法系各位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收我最诚挚的谢意!

吕隆豫

2010年5月20日

论隋唐时期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延边大学( 二〇一〇年五月 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论隋唐时期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学生姓名:玄惠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国际文化 班级:06级 指导教师:金春 讲师学校代码: 10184学号:2064051539

摘要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赴日传法,还有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在当时的东亚是最强大的帝国,而日本作为一个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小国则迫切需要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在诸多国际国内环境的促使下,中日两国的佛教文化得以交流和发展。佛教文化的交流需要以人来做载体,需要人的往来。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的统治者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典型的有隋朝的隋文帝和日本的圣德太子。还有中国和日本的往来人员也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著名的僧人有东渡日本的鉴真和赴中求法的最澄、空海等。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也同样如此。只看到中国佛教对日本的影响而看不到日本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既不符合历史规律,更不符合中日佛教交往的史实。 隋唐时期中国和日本这种双向互动的佛教文化交流对中日双方的佛教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总结隋唐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历史,对现在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隋唐背景媒介人物影响

ABSTRACT Buddhism exchanges history China-Japan making a general observation of Sui-Tang dynasty period,we can perceive this momentary scheduled time Buddhism exchanging the important content already becoming China-Japan cultural exchange, this interactive two-way Buddhism exchanges but Buddhism to China-Japan both sides developing playing have arrived at important promote role.Sum up the history that Buddhism exchanges China-Japan Sui-Tang dynasty period,sum up experience to us,burst forth single-step drives Sino-Japanese relations not without,to enlighten significance and use for reference.But several times,Buddhism culture prosperous and is at a low ebb since Buddhism biography becomes a member of China,change the enormous effect that it brings about without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culture but. Buddhism enters Japan,here from below all one thousand years since middle of the 6th century or so from Chinese biography,becomes one branch leading force of Japan politics,society. Key words:Sui-Tang dynasty background affects culture

论武则天成功称帝的原因

论武则天成功称帝的原因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女人在史书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从汉朝的吕后到清初的孝庄太后,无数女性曾像男儿一般左右着天下大权,然而一个女人能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可以坐上皇帝,让天下所有男人俯首称臣的,却只有武则天一人。这是一件绝非常人能及之事!是武则天做到了,而且在中华帝国史上,四百多位皇帝中、十三位杰出皇帝中,有她一个,原因何在呢? 一、环境因素 时事造英雄。从群众阶层来说,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经济较发达,文化较繁荣,民风较开放,女性地位较高,唐朝无论从衣着还是思想可以说是众多朝代中最为开放的,这就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群众思想开放的基础。而对于统治者,当时唐朝的现状是,高宗平庸,无治国才能,中宗昏庸,睿宗愚弱,武则天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掌握了朝政大权。可以想象如若高宗像雍正皇帝或者康熙皇帝那样雄才大略,果断刚强的话,武则天断没有机会掌握国家大权。 二、自身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武则天生性残忍,即对权力有强烈的欲望,又有果敢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会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从她刚入宫时便敢果断杀死皇帝的爱马狮子聪,到后来残忍地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我们可以看出,她具有一般女性不具备的心狠毒辣,对待政敌就是一个字:“杀”。武则天极具心计,在太宗病危期间她与高宗产生了暧昧关系,甚至偷情。当她落入感业寺时,自导了感业寺事件,这为她再次入宫创造了条件。所以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能在后宫中生存下去,并且为自己创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 智谋助长成功。武则天自幼聪明,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在以后的许多事件,武则天更是显示出来其雄才大略,在位时极大地发展了科举制,选用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她还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减轻徭役,经济得到一定发展,而且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说她的阴狠毒辣和极具心机助她夺得帝位,那么在位期间是她的才智助她不断的成功。 先天优势提供成功的基础。武则天是个美人,以当时的审美标准来看,她就是那种比较健美,充满青春热情的女孩。武则天的母亲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女,而且杨雄在当时很有声望。无论从外貌和家境都为武则天进宫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武则天能够成功称帝,是多种条件共同创造的。历史上其他女性比她美的没有她的计谋,比她有计谋的没有她残忍,比她残忍的没有非常有利的环境因素。而就算有的历史女性有武则天一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她的美貌残忍智谋和独一无二的环境条件,却惟独少了她那一颗敢突破传统称帝的野心。也许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一代女皇,造就了一段奇迹!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班级:国贸1202 姓名:李江学号:201243070207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她的智慧以及领导才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但同时,也有人对她的狡诈、狠毒不齿,她就是武则天,历史上一位争议颇多的女性。深深地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吸引,我总是对有关她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有着自己对她的看法。 她本唐太宗的才人,却成为唐高宗的皇后,最终还开创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是什么促使她完成了这一巨大转变?有人说是因为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不服从命运安排,勇于追求的女子。封建社会的女性大都受到过封建教条的摧残,女人似乎注定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便是最鲜活的写照。在武则天之前,也曾有女性在政治上有过较大建树,如汉代坚韧刚毅的吕雉,扶持了三代明君的窦太后。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武则天一人称帝,她的成功是无人能及的。我敬佩她的勇气,群臣反对,她仍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皇后之位,勇敢地追求他所想要的;我欣赏她的大度,重用那些曾极力反对她的臣子,并广开言路,不拘一格举用人才,从而开创了“贞观遗风”;我赞扬她的伟绩,尽管她曾经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而采取了十分狠毒的手段,但她的成功是历史所无法泯灭的。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近五十年。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以下,我将对武则天掌权期间的几点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广开言路,善纳诤言。在部分人眼中,由于武则天登上后位后残害王皇后,陷害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认为她心胸狭隘,不能包容他人。但是在治理国家时,武则天十分敬重直言敢谏的臣子,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言语有所冒犯,她也能加以宽恕,比起唐太宗毫不逊色。虽然有些臣子的话语触及她的隐私,甚至劝她退位,但她仍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甚至还受到奖赏。只因他们说这些话是出于对国家安定的考虑,因此武则天站在国家统治者的立场上,撇开个人恩怨,只为国家安定。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的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曾得到赏赐,后来还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另外,当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愤怒,而是赞赏此文文词漂亮,并对没有发现骆宾王的才能感到惋惜。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此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上情得以下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作用。而当今社会,一些政府部门的上访举报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官员甚至还对上访人员进行打压,很少听取下属和群众的意见。的确,拥有权力的人总是容易迷失方向,但武则天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却能做到广开言路,善纳谏言,这实在值得一些官员反思、借鉴。 (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并采取强硬措施,地方官的升降以当地农业发展好坏为标准。农业发展得好,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而“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则会贬职,甚至面临杀头的危险。此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写了一本农书的皇帝,名为《兆人本业记》,在她死

刘禹锡诗歌研究

刘禹锡诗歌研究综述 摘要:中唐诗人刘禹锡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本文从诗歌继承和创新研究,诗歌艺术研究,诗歌内容研究,诗歌影响和流变研究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刘禹锡诗歌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梳理,指出刘禹锡诗歌研究的得失利弊。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创新艺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刘禹锡的研究有以前的偏重哲学和思想转变到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研究,诗歌研究也不断细致和深入,领域不断拓宽。纵观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一、诗歌继承和创新研究。这方面的文章主要研究了刘禹锡对前代作家的继承和超越,有对屈原的接受,目前学界研究较多,如韦燕宁《论屈原骚怨情感对刘禹锡的影响》认为屈原的骚怨情感,对刘禹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禹锡把这种精神融进了对自身遭遇的忧怨感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也融进了他对巴楚风物的现实观察和表现,对巴山楚水自然风物的自觉关注,在意象的描写中寄托和表现自己的骚怨愁情,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屈原的骚怨表达,使之更具有现实性。王建梅《刘禹锡贬谪诗对屈骚的继承和超越》认为刘禹锡在贬谪时期继承了屈骚精神,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屈骚的忧怨主题,形成了自己放旷与自适的风格。刘梦初认为刘禹锡接受屈原的契机是贬谪朗州,相同的环境和相似的禀赋才能是刘禹锡接受屈骚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

有对李白的接受,如闫伟哲《“诗仙”“诗豪”之诗的豪情——论刘禹锡对李白诗歌精神的承袭与发展》一文认为刘禹锡在追求建功立业和独立的人格、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恢宏壮大的景物描写等方面都承袭了李白的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认为刘禹锡继承了“视风骚,宗盛唐”的传统,在豪情中融入了理性精神和沧桑之感,把李白青年式行侠的豪情转化为中年式成熟的豪情,为北宋苏轼、辛弃疾气象雄壮的诗篇开辟了新路。对皎然的接受,金燕《论刘禹锡诗歌对皎然自然美学观点的实践》认为刘禹锡的语言艺术继承了皎然以情兴为出发点,经过人工雕琢的,与艺术规律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同时也在接受客观生活感召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唯心主义进行了剥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语言艺术,词总华实,语语可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张振萍《论刘禹锡诗歌中的创新意义》认为刘禹锡的创新在于使诗歌题材领域得到拓展和发掘:把劳动场面写入诗,以开朗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诗中体现出豪放不羁、倔强不屈的品格。他创作的民歌体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使诗歌体式更加完善。冯权书认为刘禹锡创新诗歌创新的成就表现三方面: 对题材领域 的拓展与发掘;对传统主题的深化与反拨;对诗歌体式的变革与发展。 二、诗歌艺术研究 (一)艺术特色研究。如肖瑞峰《论刘禹锡诗的艺术风格》用“豪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

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略说佛教对隋唐美术发展的影响 作者本人上传 【内容摘要】隋唐时期,佛教盛极一时。佛教的盛行,对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特别是壁画等美术形式的发展,使得隋唐美术处于一个新鲜活泼、灿烂辉煌的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佛教绘画壁画书法工艺美术 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和美术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宗教强烈支配人间生活的古代至中世纪,美术作品几乎全部由宗教中产生,美术成为宗教的贡物,以至成为宗教美术。宗教美术史是一个庞杂繁紊的系统,其中佛教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说在我国,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是佛教美术。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并由此走向南北朝时的独立发展道路和隋唐时期的鼎盛时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东汉明帝曾梦见金色神人在殿前飞行。次日他询问朝臣得知神人乃金色佛陀。为了搜索佛的下落,明帝派遣使者西去天竺、大月氏。使者们带回两位西域高僧,并以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和画像圆满归来。明帝大悦,在洛阳建造了一座白马寺,置藏梵文佛经、佛像。又命宫中画家在白马寺墙壁上绘制《千骑万乘绕塔三匝图》,佛教绘画从此传入中国。 世界上的宗教,无不注重利用艺术形式,尤其是美术来宣传教化众生。佛教作为在我国影响最广的宗教,更是深谙此道。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特别擅长以艺术的形式讲解枯燥抽象的经文。首先在图像上予以突破,以大量的雕塑、绘画、书法、特别是壁画等形式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与壮大。与此同时,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对美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美术也得以繁荣,逐渐成长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一、佛教对隋唐时期绘画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美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凡是具有高度代表性的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

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根据唯识宗的说法,第八识所藏的诸多种子中按照同异来分,有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共相种子变现出的相分人人感觉相同,如山

武则天的_改制_及其评价

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O李志贤~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 最保守的估计,她开始参政的时间,应该是始于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当时, 唐高宗李治因风眩不能视事,故国家一切奏 章之批驳与国事之策划,都由已经被立为皇 后的武则天代为执行。事实上,武则天在唐 高宗死后,便积极地布置她临朝称制,改朝换代的格局。为此,她一方面大力打击反对其 政权的朝中王公大臣,消灭他们的势力,另一方面,她主张“时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适于事”①,认为时代既已改变,便不能遵循陈旧的方法,应按照新创的标准进行变革,以适应当时的需要。因此,她在官制、年号、服饰、文字及其他方面标新立异,别立系统,表现出其政权的特色与新气象,当然也蕴含着渐改政制,使人们逐渐摆脱李唐王朝影 响力的政治作用。据(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记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 天被迫退位,中宗重柞,二月甲寅便采取了一系列复辟的措施:“复国号,依旧为唐。社傻、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神都依旧为东都……”根据这个记录来看,很明显的,在武则天专政期间,可说是无所不改。 一、改换新政权的标志 武则天的第一项改制是在新政权的标志 方面。篡唐天下,另立新朝,她当然要先改国号。除了改国号为“周”,迁国都于洛阳之外,她也更易旗帜。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 月,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时,“旗帜 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②。到了天授二年(691年),即她称帝后的第二年,再将 “旗帜尚赤”③。光宅元年,她在易旗帜的同时,也下令“八品以下,旧服青者更服碧”④。在服饰方面,除了改换颜色外,武则天也几度修改朝廷官员佩带鱼符的条规。垂拱二年 (686年)二月,她“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⑤。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又“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⑥。 武则天也依周历更改正朔。她在载初元 年(689年)正月,“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 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徐惠即历史上著名的徐贤妃,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武媚娘传奇》中作“徐慧”,“惠”和“慧”仅一字之差,或许包含着编剧的良苦用心。历史上的徐惠突出了她的“贤惠”,电视剧中的徐慧则突出了她的“智慧”,而历史上真实的徐惠则是“惠”与“慧”的完美统一。徐惠出生东海徐氏,唐果州刺史徐孝德是他的父亲。徐惠才华出众,其弟与妹亦有文采,因此,当时人将徐氏三姐弟比作汉朝班氏。 徐惠才华出众,才思敏捷,少时便被认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过说她是位诗文能手亦不为过。徐惠现存诗文共七篇,其中诗五首,赋两篇。其《长门怨》诗如下: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其诗端雅亦不乏气骨,后世对此颇有好评。比如清代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这样评价徐惠,说她:“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更是将她与才女上官婉儿进行对比,对其大加赞赏,说:“岂徒宫闱中,士之变塞者类然也。此语殆参透人情。贤妃诗饶有气骨,殆非上官婉儿可比。”民国梁乙真亦说:“唐初宫廷中一大作手。” 徐惠才华出众,少时便已出名,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神童”。据史料记载,徐惠五个月时就会说话,四岁时便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会写作诗文。当时其父徐孝德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诗,内容如下: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其父看后大为惊讶,从此徐惠名流于外,唐太宗亦是慕其诗名,将他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徐惠贤能堪比长孙皇后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下面是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名人刘禹锡的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记述了柳宗元的这样一件事: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剌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得)也被贬为播州剌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其意是说,播州不是个人住的非常荒远之地,而梦得是个孝子,家有老母亲,我不忍心梦得身陷困境,又没有可以劝慰老母亲的话语,且没有母子同去播州的道理。于是,柳宗元“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即向朝廷请求,上奏疏给皇帝,愿用自己任所的柳州与刘禹锡对换,就是再加一重罪,也死而无怨。恰好有人把梦得的事上报给皇上,梦得被改任连州剌史。 刘禹锡写《陋室铭》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

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写下《陋室铭》一文。 刘禹锡玄都观 过了几年,皇帝忽然想起刘禹锡有那么点才能,就又重新把他调回京城。 刘禹锡到京城后,听说这几年郊区玄都观里来了个老道会种桃花,偌大一个庭院尽是桃花,等到开放,壮观得很。 于是刘禹锡就和朋友相约去看桃花。 刘禹锡这个人本来就好写诗,看了如此壮丽的桃花,焉能不写。 于是他回来就写了一首《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2018-10-23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2017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

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殚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位教授用这种态度读史研史传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快事!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古老而神奇的中华文明会让我们感到惊诧,感到博大,感到自豪。 我们会问: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又是我们取几瓢之饮呢?所有的历史玄疑只有在时间的面前才会变得清澈,变得透明,而我们永远看不清的,则是时间那最最神秘的面容!虽然武则天的一

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汇编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单位: 论文完成日期:

试论刘禹锡的诗歌成就 [内容摘要]: 刘禹锡是唐代一位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异彩纷呈的文坛上,他的 诗既不像韩愈诗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诗的平易,其诗不铺张放纵而比 较节制约缩,因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 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 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1]。于此,笔者试从刘禹锡诗歌的取材、风格及人格魅力三方面来对其诗歌成就作以探讨,以求教于 方家。 [关键词]: 刘禹锡诗歌取材风格人格魅力 正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官监察御史。他与柳宗元同为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骨干,在革新派执政期间,任屯田员外郎等职,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后又贬连州刺史。晚年为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文集》。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以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 格的优秀诗人。纵观其一生的创作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永贞革新以前为第一时期,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二十二年为第二个时期,贬谪生活结束以后的十五年为第三个时期。清代吴乔《围炉诗话》卷三引贺黄公(裳)的话说:“梦得佳诗,多在朗、连、夔、和时,作主客以后,始自疏纵。”这个看法,基本符合刘禹锡的实际情况。他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时期,能够接近人民,向民歌学习,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诗歌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获得了提高。本文尝试就刘禹锡诗歌的成就展开论述,以期能管中窥豹。

_醒世姻缘传_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大 众 文 艺大150 摘要:因果报应是《醒世姻缘传》所阐发的主要观点之一,小 说通过两世姻缘的前前后后因果报应的书写,凸现了“三世因果”的佛教报应观。然而作者所要阐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此,渗透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却是通过因果报应来达到劝诫众人止恶修善之目的。这深层含义的阐述便使得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加的深刻,也得以使小说本身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与更深层次的解读。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内涵 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有“三世因果”说, 即人的前世,现世和后世都是互动的,互为因果。其认为现世人们的穷富祸福,是前世所做诸业的“果”。今生的善恶行为,则是导致来世祸福报应的诱因,即“因”。这些理论强调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造果的;强调事事都处于因果关系中,并且有因就必有果。东晋慧远大师《三报论》中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 受。” 任何产生“因”的行为,都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果”,即使不会出现在今世,也会出现在二生、三生等等的来世。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佛教与文学是紧密相联的,佛教中最普及的因果论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文学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在各朝各代涉及到因果报应的作品有很多,但其目的是不同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作品纯粹只是为了宣传佛教的教义;有些作品对因果报应进行夸大从而达到麻痹人民思想的目的;当然也有许多作品只是把因果报应作为一个引子,其中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醒世姻缘传》就属于第三种,作者把“因果报应”说作为小说线索,牵引故事发展,把主人公的前世今生连接起来,使全书的故事情节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在这合理的情节、紧凑的结构中蕴含的作者深层的目的便是借“因果报 应”说来劝诫众人止恶修善。 作者首先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两世姻缘,把看似割裂的两个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作品前二十二回是写一个叫晁源的人,二十三回以后写一个叫狄希陈的人。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被作者用因果报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相关的人与事也被很好的整合起来,整个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前世的晁源在围场打猎时射杀一只仙狐,又因父亲钻营成功而暴富,花八百两银子买娼妓珍哥为妾,纵情声色,宠妾虐妻,导致嫡妻计氏悲愤自杀,埋下祸根。由于计氏父兄告状,珍哥入狱。在这期间,晁源又与皮匠之妻偷情,结果被皮匠发现并被皮匠杀死。 后世晁源转生为绣江县狄姓富户之子,名希陈,娶仙狐转生的薛素姐为妻,自然要受到前世的报复,薛素姐对他棒打箭射,百般折磨,甚至还去官府诬告其谋反。狄希陈不堪忍受,停妻再娶,在京城娶计氏托生的童寄姐为妻。寄姐同样对他百般折磨,且逼死了珍哥转世的丫头珍珠。后来狄希陈经高人指点,在颂读了万遍《金刚经》后才解除宿孽。 作者又用两世姻缘来诠释因果报应。凡事有因必有果,前世晁源种下“因”,后世的狄希陈就必须来忍受这个“果”。晁源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宠爱珍哥,使计氏自杀,他坑害好友,并与他人之妻偷情,更为严重的是他还射杀了一只仙狐。这只仙狐的鬼魂一直报复他,把他从马上推下,烧他房屋,直至最后化作小鸦儿之妻的模样引领小鸦儿杀了晁源。然而这一切并未随着晁源的死而结束,后世三个人各自投胎。计氏托生为薛素 姐,仙狐托生为童寄姐,她们两个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整个故事都围着因果报应展开,作者在叙述他们四个人的恩恩怨怨的同时 也穿插着其他的故事。作者在叙述因果报应的同时也在警醒世人,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道理,使他们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努力做到去恶从善。 “劝善惩恶”是很多作家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东岭学道人在《醒世姻缘传?序》中就阐明了该书的这一功能:“原书本名‘恶姻缘’,盖谓人前世既已造业,后世必有果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果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若无解释,将何底止,其实可悲可悯……余愿世人从此开悟,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醒世姻缘传》寓劝善 惩恶于因果报应,由因果报应体现劝善惩恶,二者密切相联,体现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绘中。 在作者笔下那些贪赃枉法、忘恩负义、爱占便宜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在审理计氏自缢一案时,知县接受晁源的贿赂而屈罚计家,伍小川、邵次湖助纣为虐要对计家赶尽杀绝。结果,知县肠穿肚烂而死,伍小川、邵次湖也死于押解途中。麻从吾夫妇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心,甚至恩将仇报,使得养父母陷入绝境,客死他乡,结果被冤魂索命而亡;汪为露更是枉为人师,误人子弟,强占他人土地,为了钱财不惜毁掉学生的前途,为了争学生竟然殴打其他老师,结果患怪病而亡,并且尸体也被暴雷震烂。 佛家有“五戒”即:一、杀生戒;二、偷盗戒;三、邪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佛家把杀生戒排在首位,它强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天地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晁源纵妾虐妻,妄图休妻,扶正宠妾,计氏蒙冤,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自缢身亡。她的死纯属个人行为,但杀害她的原凶却是晁源、珍哥。对这两个杀人凶手,作者并未心慈手软,而是给了他们可悲的下场。晁源落得被人杀头的恶果,珍哥也被活活打死。虽然二人都死了作者还是又感慨了一番:“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娶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作者的这番话虽是有些一棒子打死的意味,但着实也把作者的立场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的遭遇来警戒众生:伤害别人就是在变相的伤害自己,勿动杀机,否则就会得到更为可悲的下场。 中国人讲究“仁义”,对于那些昧着良心、企图霸占别人财产的人,向来被人们所鄙视。晁源父子相继死后,晁族族人以晁思才、晁无晏为首纷纷到晁源家抢夺财产,欺侮孤儿寡母,全无半点人情味。甚至在晁夫人分田睦族后,两人仍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继续抢夺别人财产。他死后,他的妻子就卷走了所有家当。他不遗余力地抢夺来的家产,随着他一命呜呼,消失得无影无踪。晁思才结局则更悲惨,他死后,尸首臭街烂巷,也没人替他料理,小老婆也趁着人乱,卷了衣服、钱财跑了。“大家男男女女,都蜂拥一般赶去,将他家中的衣裳器皿,分抢一空,只剩了停他的一叶门板,一个六十多的老婆。” 作者在描述“恶”的同时也给人们树立了“善”的榜样,纵观全文晁夫人无疑是一个“善”的典型。当她得知儿子又娶了珍哥时,她同情计氏,让家人捎首饰、银两给计氏让她维持生计;当她得知儿子对胡旦和梁生的所作所为时,她偷偷替儿子把银两还给他们,以后又经常接济他们。闹饥荒时,她毫不吝啬,分粥救济灾民;当晁思才这个曾经带头来她家抢东西,后来又给她惹 了许多麻烦的人死后暴尸街头时,她以德报怨,掏钱埋葬他。她以她的善举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报:晁源父子做尽坏事本该断子绝孙,可因为她的善举上天赐给了她一个儿子,以延续香火;当族人强行进入她加抢夺家产、殴打家人时,又很巧合的被地方官发现,救了他们一家;梁生为报她的恩惠托生为晁梁对她孝顺至极;她活到一百零五岁,死后位列仙班,当地百姓感谢她的恩德还为其修建了祠堂。 作者在小说中对至孝之人也给予了褒扬。在作品中,他不止一次地张扬孝道,写两个媳妇如何孝敬公婆,又如何为婆婆割股救治,最后又如何受到褒奖。他笔下的晁梁更是个“孝”的典型。晁梁是由戏子出身的和尚梁片云为报晁夫人知遇之恩而坐化、转世投胎而来的。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孝道,就更加的厚重。 当晁夫人感染风寒甚是严重时他想到割股救亲。知道母亲将不久《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刘盈 (江苏省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123) 文史哲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隋唐佛学

2004.12.6 第十二章隋唐佛学 第一节佛教的产生及发展 一、佛教的产生及传播 (一)佛教的产生: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和佛陀(觉悟了真理的智者)。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阶段。释迦牟尼创立的原始佛教教义,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宣扬人生是一个“苦海”,由于人们的“无明”(愚昧无知)而引起了欲望、追求、反抗意识,从而造成了人生种种痛苦,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消除“无明”,惩治个人的身心活动,方能脱离“苦海”,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原始佛教虽有这一套理论,但基本属于粗俗的宗教形态。 释迦牟尼死后→上座部与大众部(部派佛教);公元1世纪→大众部演化出大乘佛教,佛教开始由宗教形态向思辨的理论形态发展;公元2—3世纪→南印度佛教理论家龙树、提婆依附《般若经》创立大乘“空宗”;公元4—5世纪→北印度的佛教理论家无著、世亲创立大乘“有宗”,以所谓“缘起论”的名相分析,论证现实世界是“识”所变现的幻境。空宗和有宗,从不同角度把佛教由宗教形态加工成富于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形态;公元7世纪后→大乘佛教的理论日趋烦琐空洞,失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密教所取代。并在公元十三世纪时消亡。 (二)在中国的传播:1、佛教约在两汉之际转入中国。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始有佛经汉译本。以后佛教大小乘经论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其中系统地介绍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理论,并培养出一批富有创见的中国佛教学者,促进了大乘空宗哲学(般若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佛教初入中国时,并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东汉时的佛寺只对西域商人开放,法律规定汉人不得出家为僧。只有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佛教在这时达到鼎盛有其社会原因和理论原因:1)社会原因。东晋南北朝时期是南北大分裂、社会大动乱、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时代。梁武帝萧衍于公元504年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2)理论原因。西晋以后,大量佛教经论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大乘空宗的唯心主义空观思辨与魏晋玄学的有无、本末、动静之辨在思辨结构上颇有相似相通之处,因此许多玄学名士出玄入佛,促进了玄学与佛教般若学的融合,并使佛教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佛教哲学中国化体系的建立 东晋南北朝广泛传播的佛教哲学,到隋唐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完成了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从两汉之际到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用了八个世纪的时间,引进、吸收、消化了佛教文化和佛教哲学,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发展。 (一)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一方面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士族,经过农民战争的打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日趋没落。大批没落士族转入佛教,追求精神上“超凡入圣”的自我解脱,希图进一步发挥佛教“柔化人心”的作用,以扑灭广大农民群众的反抗意识。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