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九年级化学2018.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3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1-35.5 Ca-40

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

C.水果“变”果汁

D.小树“变”大树

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2O—两个氧元素

B. 2N2—两个氮气分子

C. Ca2+—钙元素显+2价

D. FeSO4硫酸铁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5.下列关于X, Y, Z, W四种元素相对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X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

B. Y带2个单位正电荷

C. Z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D. W化学性质稳定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温室肥料”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身亡

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D.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Fe3O4

B. Fe2O3—Fe

C. H2O2—H2

D. CO2—O2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完西瓜的铁制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生铁制品耐腐蚀

C.武德合金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

D.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高温条件下很难与氧气反应

9.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生铁不锈钢

B.生理盐水氯化钠

C.石灰石澄清石灰水

D.蒸馏水矿泉水

10.胡萝卜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髓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 g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和药匙称取5.6 g食盐

②用表面皿、玻璃棒和酒精灯等仪器加热蒸发浓氯化钠溶液获取食盐晶体

③用温度计搅拌并测量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10mL量筒和滴管量取8.8mL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不属于分解反应

1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4.下列区别两种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铰固体与氯化钠固体

B.观察颜色区分二氧化锰粉末与铁粉

C.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CO和CO2

1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升高温度均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6. 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化工原料乙烯的重大突破。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物质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是13

17.以下关于“1+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L 酒精与1mL 水充分混合后得到2mL 酒精溶液

B. 1g 硫酸铜溶液与1g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g

C. 1g 石灰石和1g 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生成物的总质量为2g

D. 1g 硫和1g 氧气点燃生成2g 二氧化硫

18.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 2(OH)2CO 3作出猜想:铜的锈蚀除氧气和水外,二氧化碳也参与 了反应。为证明“铜的锈蚀反应有二氧化碳参加”,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19.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0.通常情况下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将一小块铜片加入过量稀硫酸,在不断通入O 2并加热 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 24242Cu+2H SO (稀)+O 2CuSO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 4

B.生成物X 的化学式是H 2O 2

C.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2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锈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2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 O 2, CO 2, H 2O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化学变化,一段 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中只含有C, H 元素

B.表中的待测值为3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中生成CO 2和H 2O 的质量比为22:9

23.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 4Cl>NaCI>NaHCO 3

②在20℃时,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各20g 分别溶于50g 水,

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③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0℃,所得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I>NaCI>NaNCO3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铵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铵的

最佳温度控制在10℃以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表示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表示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

D.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

2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先“称量与溶解”,再“过滤、蒸发”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

C. CO和Fe2O3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喷灯,再通一会CO

D.高锰酸钾制取O2,排水法收集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非选择题(共50分)

26. (5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x”。

(1)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可以用作霓虹灯电光源。

(2)金属钨具有极高熔点,常用作电池的电极。

(3)酒精是一种溶剂,可以用于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4)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

(5)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可用于高温切割和焊接金属。

27. (7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 ,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

(2)加热碳酸氢钱粉末: ,该反应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基本反应类型。

(4)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

质。

28. (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