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课件整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邓三课件整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邓三课件整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政治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政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西方文字中,“党”这个词,在英文中是“party”,在法文、德文还有其他西文中,都是从拉丁问词根“pars”中转化而来,其意思是“一部分”。就是说,政党是社会中一部分人建立起来的组织,表达的是一部分人的意愿.这说明,社会划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是现代政党得以产生的条件。

但是,社会分化为阶级还不是政党产生的全部条件。政党只是到了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出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熟、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治统治的条件时,政党才登上历史的舞台。

政党制度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政党如何产生、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与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党相比较,中国共产党的特殊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不是按照市场经济产生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发展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中产生政党这样一条道路发展起来的。

由于有各国政党100多年长期发展的经验,更由于有当时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党组织的建立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的。不存在西方国家那种政党由小团体逐步发展成大规模政治组织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理论和原则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在于:它是为了领导革命而建立的;它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不是民主政治的环境,更没有什么代议制民主,而是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社会的环境。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首先要发动和领导民众推翻专制制度,才能取得政权,来实现自己领导国家完成现代化的目标。革命是正义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团结全国各革命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以自觉的、英勇的行动向全国人民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和要求。

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从小到大,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执政党的建设

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变。

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胜利前,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率先敏锐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将面临新的考验。他提出: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用“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执政党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邓小平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

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时期取得了执政党地位后,还未能自觉地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执政党的领导角色,所应承担的历史任务已经不同于一个革命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

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觉地转向对执政党建设问题探索取得理论上新的认识的标志。意味着党有了执政党建设的明确纲领。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执政党建设,就是要自觉树立“执政党意识”,就是要明确地认识到执政党的地位和任务,放在更宏观的层面去自觉把握规律性的东西。要作“负责任的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意味着党要从封闭地考察党的建设问题,转向开放地考察和认识执政党的建设。当今世界,既然在政党政治实践中存在着各种性质的政党都可以执政的现实,那就说明,执政能力本身不是直接与政党的阶级性相联系的,政党还不足以因为其性质而被拒之于执政的大门之外。政党的执政能力是相对独立于政党性质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眼光,来推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通过不同政党之间的比较、借鉴来提高我们把握规律性的水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

新农村建设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

团结、利用、改造——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体制和建设的要求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两新”成员: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2.产生的条件:

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为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产业结构变化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张晓松安蓓)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主题是“新阶层人士谈社会责任”。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背景资料,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约为7500万人,他们掌握或者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根据这份背景资料,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据有关方面推算和间接计算,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约7500万人,包括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从业人员、执业律师、执业注册会计师、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执业注册税务师等。

背景资料指出,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69%的出版发行。个体私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部分地区达到80%以上。预计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将占全国税收的50%。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有力促进者。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去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中和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占到70%以上和80%以上。

新的社会阶层还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截至去年底,由非公经济人士发起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已实施项目16244个,到位资金1337多亿元,培训人员387万多人,安置就业近5亿人,帮助带动787万多人脱贫。在中国7.6亿就业人口中,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占90%以上。

三、“四个尊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一切劳动——财富——创造

新的财富观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小康社会作为大战略,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成长,在社会发展层面,并不排斥自发性与自发秩序对社会的助推作用,在一些发展领域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向。

改革开放的进程表明,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起点都是从追求小康开始,人们创业的起点无非是首先考虑解决自己的生活状况,要建立自己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从这种追求个人的生活开始,我们有了民营经济、个体经济,有了乡镇企业。因为有了乡镇企业,有了民营经济,中国的市场经济才真正有了活力和基础。

邓小平认为,我们讲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穷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搞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国家和人民一步一步富起来。“国家发展了,我当一个富裕国家的公民就行了。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

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要走富民强国之路。

小康社会理论包含着对社会主义财富观的确认。有了起自民生的动力源,开启了个人追求财富的闸门。

以“小康”和“小康生活”为起点的小康社会战略,首先在结构上化解了传统的“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紧张关系,把个人生活追求的正当性体现在社会经济政策中,在计划经济的网络上打开了一条新路径,实际上承认了“自发势力”合理的一面和人具有自保、自为和自爱的本能。

贺麟先生称之为“以杨朱之为我为出发,以墨子之兼爱为归宿”的策略。恩格斯指出:“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的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7页。)

小康社会的实践表明,个人开始富裕,国家财富的积累体现出“增量改革”的结果。

“要特别感谢安徽风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从求生的愿望出发,冒着‘犯罪’的危险,按血手印,立保证书,分田单干的壮举,是他们的勇敢行动向中国人证明了经济学上一条古老的原理:‘自由创造是人的本质,也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也多亏邓小平以其政治家的魄力,在一九九二年推翻了一条束缚了十亿人口求发展的本能的教条,明确宣布:‘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解放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发展经济增量为主、存量改革为辅的政策导向。所谓发展增量,实质上就是鼓励创业。正是由于众多的创业不断发生和成功,使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缓解了经济转轨时期的危机与阵痛。这是小康社会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力。30年来,一批批的创业者开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民“洗脚上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知识分子“下海”,留学生归国创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私营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创造是财富之源。

威廉·汤普森认为“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创造财富的生产力相比较,用人类幸福的尺度来衡量”,后者更重要。

他得出的结论是:“实际的积累和分配对于生产力来说永远被看作是供参考的和次要的。可是,几乎在其他一切制度下,对于实际的积累和现存的分配方式的继续来说却把生产力看作是供参考的和次要的。和保存这个实际分配的方式相比,整个人类时常过着痛苦或者幸福的生活竟被看作是不值得注意的”。“同等的保障所要求的是解放社会的未来(加黑点)生产力。实际的积累必须和未来的生产力区别开。同等的保障一方面不干涉过去大批的实际积累,一方面保障生产力的未来发挥,以免它将来继续遭到强迫、欺骗和意外事件的打击”[〔英〕威廉·汤普森:《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45-446页。]

财富与道德并不是天然对立的关系,关键要看财富的来源是否正当,支配是否合理。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人们对富、贫及其与道德的关系曾作过很多探讨。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命题,虽然其中突出反映了儒家关注消费政策多于生产政策的倾向,但他并不反对人们对“富”的渴望。孔子把求富行为纳入合理的伦理轨道,要求“仁而富”,“义而富”。管子把人们物质利益的满足视为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必要条件,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只有满足“仓廪实”、“衣食足”这些物质条件,才能使人们“知礼节”、“知荣辱”,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然而孔子之后的主流儒家经济伦理思想是排斥经济利益的,商人就被排斥在伦理价值之外而成为“卑贱者”,而不参加经济活动并享受大量社会财富的“士”却成了体现最高伦理价值的“高贵者”。这种经济伦理把

“富”与“德”看成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认为讲“德”就不能讲“富”,人们在“富”与“德”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二者不能为一人所兼有。维新思想家鉴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看到了人们追求财富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而提出了“富即德”的新道德观。但是,这种新道德观并未得到真正的确立和弘扬。

财富观涉及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如何面对财富?因此,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十五大和十五规划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的小康社会”,实际上提出如何面对财富和如何评价财富的问题。其中涉及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等问题。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财富不反映和代表人的政治立场,拥有财富的多少不应该成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否的标志,而应该看其财富的来源和支配。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要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强调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等等,这些都使我们获得一个认识和理解“财富”的新视角和新基点。这是我党在新时期重大的理论突破。

四、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繁荣

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族地区的自身发展。

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团结,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个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即它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基本任务:高举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

宗教的复杂性。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

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 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关键在于人才建设。

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行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党章《总纲》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我们今天应该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科学含义的角度,去加深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原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表述方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变化解释力不够;在执政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也不能很好地对党的新的执政理念做出全面的表述;对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不能提供指导。

国内有一些社会学者研究指出: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分析表述方式,是沿用了革命年代“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的阶级分析方法,按照苏联共产党斯大林提出的说法,对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中国社会进行的阶级分类的表述。

遵循的标准是政治标准和劳动分工(或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下,基本的理念是在建设时期仍然强调要“分清敌我”、区分“革命与不革命”。“以人为本”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指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揭示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

依靠人民。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进行,通过他们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改革创新,奋发进取。这是根本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以人为本”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想,彰显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在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早就有“以民为本”的主张。孟子在《尽心下》中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还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至理名言。

作为哲学价值观概念,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是有区别的。以人为本是指人与物的关系,以民为本则是指人与人、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作为执政党,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时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可以通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民本位,反对官本位,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由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所谓公民社会,就是人和人之间具有平等的权利、独立人格、机会和规则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法治高于人治,权利大于权力,法理高于人情,自主高于依附,公权高于特权,治理高于管制,能力因素高于非能力因素,非权力因素高于权力因素,民本高于官本。

显然,“以人为本”的“人”,也是指现代法治国家中发育形成的公民社会中的“公民”。

公民本位的社会需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即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执政为民,而不是“管制”老百姓。

“以人为本”的第四层含义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人为本”所讲的“人”,除了前面讲的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外,它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

作为“类”的每个人,其社会地位、身份、职业、民族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作为“人”的价值,具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尊严。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权利为核心,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它权益。

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已不再是过去革命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阶级联盟,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还要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统一战线的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主义和谐社会

一、一些基本概念

现代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将渗透到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

——罗荣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阶层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结构是不同的。

从社会结构来看,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各组织之间的专门化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很高;社会流动率也很高;人口大规模集中于城市;角色和地位的分配主要依据个人的能力和业绩;等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的概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逐步明确提出的。

1、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的特征时提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指标,这里已提出社会和谐的思想。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观,同时提出“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些充满人文精神的制度作为和谐发展的保障。

3、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4、2004年12月6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他说,要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5、2005年2月,胡锦涛在贵州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从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6、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自和谐社会概念提出以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做出的最完整的表述。

《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十七大报告》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

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在城里的都是“职工”,在农村的都是“社员”。

政治上严格区分“敌”“我”,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伤害了很多人。

济济上淡化社会利益差别,回避利益矛盾。突出强调“人民”内部的利益“高度一致”,对必要的社会分化和正常的阶层矛盾采取抑制的政策和处理方法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大锅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管理模式,逐步引发了严重的“单位人”、“准身份”现象。阶层分化成为可能:

1978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提供了历史契机。

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使阶层分化成为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分化,是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处于上升的情况下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果使阶层分化成为现实。

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执政党和政府对“新阶层”的认同,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属性的肯定,使阶层分化逐步成为现实。

四种阶层类型

基本阶层:属于工人阶级范畴的产业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公务员阶层;属于农民阶级范畴的农业劳动者阶层等。

新兴阶层: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

复兴阶层:个体劳动者。

交叉、过渡阶层:过渡性阶层,如军人、大学生等。

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主要特征

一、主基调:工业劳动者的数量超过农业劳动者。1997年,农业劳动者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是49.9%。

二、与非公经济相联系的阶层发展迅速。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了12倍。

三、社会全面流动的态势已经形成。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之大,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涉及的人口数量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全国所有乡镇都有人外出务工经商,所有城镇都有外来人口,流动人口50%以上是跨县、跨省流动。

四、阶层间政治差距的淡化与经济差距的拉大。改革开放前人民的社会差距主要是在政治身份方面。

五、合作的趋势与深层次矛盾的显现。城市阶层与农村各阶层的矛盾、官员与其他阶层的矛盾、劳资矛盾。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分化出一系列新的阶层,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拉大了,社会矛盾有复杂化和尖锐化的迹象。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是权宜之计,还是不可倒退的发展趋势?是只“肥”了少数人,还是各个阶层都受益,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只要不从偏见出发,应该不难得出基本的结论:阶层分化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阶层分化作为一个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变迁的运动过程,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阶层分化推动了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

英国的法律史学家梅恩曾说过:“迄今为止,一切进步的社会运动,都是一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恩格斯在1884年曾肯定过这一思想。这个表述至少是从一个侧面深刻阐明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身份,是指生而有之的东西可以成为获得财富和地位的依据;契约,是指依据利益关系和理性的原则所订立的必须遵守的协议。用契约取代身份,实质是人的解放,是用法治取代人治,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阶层分化推动了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程度。这除了有历史传统和政治生活本身的原因以外,也有过去社会结构“简单化”的因素,缺乏必要的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本身不属于民主和法制建设,但它能够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生长点”。

社会分化使阶层之间的界限清晰化,阶层的独立意识开始强化。这一变化会促使人们更多地学会依靠法律保护自己,而不再过于依靠身份保护、单位保护。

三、出现了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推动了共同富裕。

国际社会指出,“中国的扶贫成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可以证明人类消除贫困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中国的例子将改变整个世界关于扶贫争论的悲观基调”。

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这个作为报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提出来,也就是说突出强调了民生问题。

应该说,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是有很大创新意义的。传统的社会学理论,讲社会建设并不多,而是比较多地使用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的概念。为什么在当前的中国,执政党把社会建设不仅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提出来,而且作为我国的四大建设任务——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一提出来呢?

当前社会建设的六大方面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当前社会建设的六大方面:

第一,教育。

第二,就业是民生之本。

第三,收入分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社会建设的涵义,最突出的是建设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强调的是社会的总体利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阶层分化了,产生了比较多的不同利益群体。既然有不同的阶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代表全社会呢?这确实是个难题。社会虽然是由不同人群、各个阶层构成的。但是我们应该强调它的总体最优,即“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第二、社会建设的涵义还在于,它要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民生为主体的社会建设,这和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但我们一定要理解“基本需求”这个概念。

社会上人们的需求层次有很大差别,能不能按照最高的需求满足呢?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建设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最重要的,有些收入很高的群体,他们的基本需求早就满足了,所以在社会建设中要重视弱势群体。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

第三、社会建设的提出,实际也是针对于过去单纯强调GDP、单纯强调经济指标的做法。我国经济改革在29年的时间里,成果非常突出,我们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第四位,和第三位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单靠经济建设无法解决目前众多的社会问题,要对过去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纠偏。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需要社会建设去解决,这就像一架飞机的两个翅膀一样,只有一个就不平衡了。所以,社会建设的意义在于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正。

什么是社会公正呢?过去相当一段时期,我们强调社会分配的结果要公平,即认为如果收入不均等,收入差距比较大就不公正。但是,后来变成了平均主义,公正的概念就走向了极端,出现了偏颇。

改革开放过程中,在社会保障领域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出现了另一方面的偏颇。

我们今天对于公正概念的理解,是主张机会的公平、程序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是三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强调统筹考虑问题,我们对公正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选集》第3卷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否则,革命就毫无意义。” ——《刘少奇选集》上卷 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同样,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020届 二轮:专题2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卷)

专题训练(二十二) 专题二十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选择题 1.1920年,苏俄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20年,许多农民向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这说明( ) A.农民对苏维埃政府有不满情绪 B.农民拥护和支持余粮收集制 C.三年国内战争中农民贡献最大 D.粮食税的实施增加农民负担 3.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以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4.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已放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C.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分配 5.[2019·浙江五校联考高三考试]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B.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 C.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 D.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最全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苏联在短期内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苏联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致使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极一时。它的缺点和弊端成为后来苏联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基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重大缺陷;1936年苏联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2.苏联的工业化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 1936年苏联宪法 2.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确实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增加了国力,为以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它本身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的盛行,后来成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 本节重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本节难点: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第一、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09年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09年广东卷B)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十月革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斯大林模式是在列宁去世以后由斯大林建立,新经济政策是部分的恢复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的成功的经济政策。苏俄共产党领导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遭到了失败。【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09年江苏卷)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D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D

(09年山东卷)1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 进行工业化建设 【答案】D (09年广东文基卷)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09年海南卷)28.(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

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习目标】 1、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前导读】: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一、诊断病情: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病人:苏联经济 病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二、医疗过程: 1 疗效: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原因: 2、勃列日涅夫的药方

【读一读】苏联为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世界现代史》 疗效: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3、戈尔巴乔夫的药方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还减少了,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企业; (5)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或建立家庭农场。 疗效: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我的药方 三、知识升华

随堂练习十九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史学科随堂练习(十九)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姓名: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 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 A 、片面强调公有制 B 、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 C 、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4、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5、《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出现的根源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左”倾思想的指导 C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6、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 A .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 .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 .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 .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7、“这种经营方式虽然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如个体小农业没有也很难使用大机器、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商品粮和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国家进行了(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据1958年9月1日的《人民日报》,“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当年中国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 ) A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 .给中国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D .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9、新中国从1956年正式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间曲曲折折,下列哪些活动显露了党在经济工作中犯了“左”倾错误( ) ①中共八大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② “大跃进”运动 ③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英语、法语等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大革命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1、作家莫言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 “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实行 12、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59年达要到2500万吨,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 A .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B .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C .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 D .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13、《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 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 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 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 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20届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10.29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作业Word版含答案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A。根据材料“经济控制”“战争期间”“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是战争(1918—1920年)结束后,于1921年推行的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方式,故B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的表现,时间不符,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并不存在战争,故D错误。 2.(2019·邢台模拟)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 (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C。由材料的时间“1921年”可知这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C。 3.(2019·石家庄模拟)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 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是允许私人经营小煤矿,说明此时苏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选C。 4.(2019·黄冈模拟)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 ) 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B。“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B。 【加固训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①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②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①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②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③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②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①在长期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②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①新时期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高考历史分类题库 考点15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

2015届高考历史分类题库 考点15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13年) 一、选择题 1. (2013·广东文综·T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解题指南】考查新经济政策。抓住“从政治经济学意义”这一关键信息。 【解析】选A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说明此领导人是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的,故选A 。 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题干关键信息:“1952年”“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2)选项要合乎历史事实,排除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选项。 【解析】选D 。 题干材料论断 历史事实 ↓ ↓ VS 由此判断,马林科夫的论断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排除A;当时苏联未进行农业改革,排除C;B 加快工业化的提法在题干中没有出现,因此不是最佳选项。维护斯大林模式、为斯大林辩解才是马林科夫的真实意图,因为当时斯大林模式已经开始遭到质疑,故选D 。 3.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T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2)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解析】选B 。依据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恢复自由贸易,利用市场发展生产;二是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农村和城市都在扩大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但还没有彻底地走上市场经济体制之路,所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A 、C 、D 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故选B 。 1952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农业落后局面彻底改变 1952年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重工业高度发展,但农业非常落后。当时正值斯大林当政,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未开始

毛概多选题

51.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标准答案:ABCD A. 依靠贫雇农 B. 团结中农 C.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发展农业生产 52.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标准答案:ACD A. 体现时代性 B. 忠于实践性 C. 把握规律性 D. 富于创造性 53.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 ( )()标准答案:ABCD A.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标准答案:AB A. 它确认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 B.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C. 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D. 我国社会主义处在过渡时期 55.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的两个联盟是()()标准答案:AB A. 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C. 工人阶级同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D. 农民阶级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是()()标准答案:ABCD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C. 防止左的和右的倾向的思想武器 D.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等几个时期()标准答案:ABCD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8.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标准答案:ABCD A. 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 B. 和平赎买的方式 C.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D. 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 59.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答案:ABCD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江苏省小高考历史 真题分类专题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四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2007?江苏?22)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答案:D 2.(2008?江苏?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答案:B。 3.(2009?江苏?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 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C。 4.(2010?江苏?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5.(2012?江苏?27)“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答案:C 6.(2012?江苏?29)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7.(2013?江苏?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答案:B。 二.判断题: 8.(2011?江苏?35)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随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第2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掌握新经济 政策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苏联的建立。 2、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的时间和成就;苏联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和成就。 3、掌握1936年新宪法;了解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严 重弊端 4、通过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培养学生对史实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和转变的必要性,学会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的思想方法。 2、运用问题讨论法,评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利弊,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2、苏联的成立,有利于团结境内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增强国防力量。 3、苏联在短期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成熟不完善,必须通过改革来完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法三疑三探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设疑自探 1、引导学生设疑 教师用语: 出示学习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试题及答案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选择题 1.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了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推动D农业集体化的成果 2.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英法绥靖政策 3. 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 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的特点是() 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多党制代替一党制 4. 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是() ①废除农奴制改革②领导十月革命胜利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6.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7.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

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8. 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 C. 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D. 注意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9.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标志着苏联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为什么说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材料二 B ?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模拟试卷答案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检测题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检测题 一、选择题 1.1919年3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法令 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符合新经济政策的要求 C.具有战时共产主义的特色 D.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2.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4.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5.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6.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经验教训.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经验教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和主要理论成果。 2、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理论成果 一、“以苏为鉴”,探索“第二次结合”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即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崭新的课题。如何对待苏联经验,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认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它们既存在于党内,也存在于党外,既存在于国内,也存在于国际。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1、理论探索的背景 实践背景: 国际: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 国内: 1956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出现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紧张的情况,出现“闹事”(罢课、罢工和退社,各级干部处置不当,矛盾激化。 理论背景: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论述;斯大林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教训,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在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会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2、《正处》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指出: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非对抗性的,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c 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1.(2014·四川文综,12)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解析观察图表可看出两个特征:一是调查内容实际有正面认识、负面认识

和难以回答三部分;二是正面认识比重不断增加。据此排除②;④图表没有体现;21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认识不断增加反映了对当时建立的强大国家的怀念,故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 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项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3.(2012·大纲全国,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 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