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生物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 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馒头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

7.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繁殖)。

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既储存了主要的遗传信息,又对细胞的生命的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细胞核)。

10.人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12.鱼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14.打吊针或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静脉)。

15.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17.用保鲜袋储藏新鲜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

18.受精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类型可能是(XX或XY)。

19.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基因)。

20.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

21.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22.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

23.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

24.刷牙时牙龈常出血是患上了(坏血病),原因是缺(维生素C),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5.如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26.食物保存的方法(低温,干燥,隔绝空气)。

27.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多被毛)。

28.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29.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30.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31.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玉米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胚乳),

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种子,营养物质储藏在(子叶)中。

32.种子植物,(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33.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34.生物体能由小长大是因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5.与动物相比,植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36.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37.植物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保护、营养、分生、输导),

动物和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结缔、肌肉、神经)。

3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细菌、真菌、蚯蚓)。

39.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完整的种子才能萌发。

40.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41.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全

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一、填空: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细胞组织(4种)器官系统(8个)人体。 3.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6.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8.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血细胞形态结构功能 正常值 (个/升) 红细胞 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5.0× 1012 女:约4.2× 1012白细胞 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 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 作用 (4-10) ×109血小板 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 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 109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 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

生地会考资料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七年级(上) 植物细胞膜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1.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尽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质。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7.根主要吸水部分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的根毛。

8.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9.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10.根生组织的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性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1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12.种子的表面的一层皮是种皮。

13.胚实际上是一个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玉米种子实际上是一个果实。 桃花的基本结构 14.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15.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16.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 受精的过程 17.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 18.胚珠里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19.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木本植物幼茎的切面示意图 20.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21.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xx和南方地区 xx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xx和xx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xx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xx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生地会考资料

2、生物圈得范围:大气圈得底部、水圈得大部与岩石圈得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得生存提供得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得温度与一定得生存空间。4?、影响生物得生存得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得其她生物。 7、生态系统得概念与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得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七年级(上) 植物细胞膜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1.植物细胞有但就是动物细胞没有得结构就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得作用:控制物质尽出,细胞核就是遗传信息库。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就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质. 4、细胞中得能量转换器就是叶绿体与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得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就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7.根主要吸水部分就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得根毛. 8.根尖得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9.根生长最快得部分就是伸长区。 10.根生组织得得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得分裂性

草履虫得结构示意图 11.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 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得结构示意图 12.种子得表面得一层皮就是种皮。 13.胚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与子叶,有得种子还有胚乳。玉米种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果实。 桃花得基本结构 14.一朵花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与雌蕊组成得。 15.雄蕊包括花药与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16.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得雄蕊与雌蕊就是最重要得。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复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 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 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 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 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 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 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 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 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提纲(全套)

2020年初中生物地理毕业会考总复习知识 提纲(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地会考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图集(附题目)

七年级(上) 植物细胞膜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1.植物细胞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尽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质。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 7.根主要吸水部分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的根毛。 8.根尖的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9.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10.根生组织的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11.( 1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13.种子的表面的一层皮是种皮。 14.胚实际上是一个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15.玉米种子实际上是一个果实。

桃花的基本结构 16.— 17.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的。 18.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19.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 受精的过程 20.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 21.胚珠里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2.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

木本植物幼茎的切面示意图 23.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24.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的韧皮部细胞。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形成的空腔。 26., 27.叶片下表皮气孔孔比上表皮的多。 28.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七年级(下) 子宫内的胎儿,胎盘,和脐带 29.陪盘成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生地会考之地理试卷

初二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表 中。共23小题,共56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5.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6.号称世界最大生态工程的"三北"防护林,已成为一道横在中国大地上的绿色长城,它跨越的地区是:() A.东北、华北、西北 B.华北、华东、华中 C.华北、华东、华南 D.西北、西南、华南 7.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西部 D.陕西省 8.属于我国内流河是() A.长江和黄河 B.珠江 C.海河 D.新疆塔里木河 9.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多西北少,东北多西南少 D.山地多平原少,内陆多沿海少 10.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1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12.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 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14.下面对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就丰富 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 初二地理第1页(共4页) 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15.上海的简称是() A.粤 B.渝 C.浙 D.沪 16.下列属自然资源的是 A.石油 B.水稻 C.水泥 D.钢铁 1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B.人均耕地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18.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节约用水原则的是() A.经常用水解冻食物 B.用漫灌方式灌溉小麦 C.大量使用清洁剂洗碗 D.洗菜的水用于浇花 19.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其中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20.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2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A.陆地上的冰川 B.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湖泊水、地下水 D.海洋水和河水 22.秦岭-淮河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 A.0℃以上 B.0℃以下 C.-8℃以下 D.8℃以上 23.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实施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 A.南水北调工程 B.青藏铁路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 D.三峡工程 2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香港岛 D.崇明岛 25.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B.医疗水平落后 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D.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26.图中的四个省区,从左到右依次是 A.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江西省 B.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 C.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 D.河南省、甘肃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7.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温带②半干旱地区③干旱地区④草原广阔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2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初二地理第2页(共4页) 初二地理试题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生物提纲:中考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1.科学探究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健康地生活 一、科学探究1、理解科学探究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和。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三、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完整版)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1]

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都只有 1.既是水稻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的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一个正确答案) D.系统 2.双受精是下列哪一类植物所特有的:(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3.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B.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4.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是因为:( ) A.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B.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D.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5.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 ) A.雌蕊和雄蕊B.花冠C.花萼D.花序 6.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A.保卫细胞B.无色素的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D.海绵组织细胞 7.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螅B.蛔虫C.蚯蚓D.河蚌 8.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 A.卵生B.肺呼吸 C.体表被毛D.具角质鳞片 9.下列具有双重呼吸的动物是:( ) A.家兔B.家鸽C.家鱼D.家狗 10.鲫鱼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 A.鳞片B.鳔C.鳃D.侧线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A.胎生B.体腔内有膈 C.有坚韧的卵壳D.哺乳 12.漂亮的雄鸟展示各种“舞姿”来吸引雌鸟的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B.节律行为 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 13.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结构有:( ) ①真皮内的血管②表皮内的血管’ ③汗腺④皮脂腺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关节的三个部分:( )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骨髓 15.一块完整的骨胳肌上没有的是:( )

(最全)初二生地会考必备资料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都只有 1.既是水稻的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的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一个正确答案) D.系统 2.双受精是下列哪一类植物所特有的:(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3.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B.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4.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是因为:( ) A.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B.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D.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5.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 ) A.雌蕊和雄蕊B.花冠C.花萼D.花序 6.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A.保卫细胞B.无色素的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D.海绵组织细胞 7.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水螅B.蛔虫C.蚯蚓D.河蚌 8.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

A.卵生B.肺呼吸 C.体表被毛D.具角质鳞片 9.下列具有双重呼吸的动物是:( ) A.家兔B.家鸽C.家鱼D.家狗 10.鲫鱼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结构是:( ) A.鳞片B.鳔C.鳃D.侧线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 A.胎生B.体腔内有膈 C.有坚韧的卵壳D.哺乳 12.漂亮的雄鸟展示各种“舞姿”来吸引雌鸟的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B.节律行为 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 13.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结构有:( ) ①真皮内的血管②表皮内的血管’③汗腺④皮脂腺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关节的三个部分:( )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骨髓 15.一块完整的骨胳肌上没有的是:( ) A.成骨细胞B.肌细胞C.血管D.神经 16.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 A.只经体循环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生地会考地理必考考点 (2)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得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得基本情况与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得影响与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得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得观念。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1、认识地球得形状与大小(P3中得图1、2) ⑴形状:地球就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得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就是球体得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得成功;地球得卫星照片;月食照片,就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得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得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得形状,按照一定得比例进行缩小得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得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得分布。 3、纬线与经线(P5中得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得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得半圆。 ⑶地轴:假想得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得交点。 ⑸经、纬线得特点: ⑹特殊得经、纬线Array ①特殊纬线 赤道——就是最长得纬线,既 就是纬度得起始点,以北为北 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 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南 北半球得划分界线。 30°纬线——就是低纬度与 中纬度得分界线 60°纬线就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得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就是经度得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 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得旧址。

生地会考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图集(附题目)

复习资料七年级(上) 植物细胞膜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 1.植物细胞有但就是动物细胞没有得结构就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细胞膜得作用:控制物质尽出,细胞核就是遗传信息库。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就是因为液泡中有细胞质. 4、细胞中得能量转换器就是叶绿体与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得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就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7.根主要吸水部分就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得根毛。 8.根尖得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9.根生长最快得部分就是伸长区。 10.根生组织得得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得分裂能力。

草履虫得结构示意图 11.草履虫就是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得结构示意图 12.种子得表面得一层皮就是种皮. 13.胚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与子叶,有得种子还有胚乳。 14.玉米种子实际上就是一个果实. 桃花得基本结构 15.一朵花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与雌蕊组成得。 16.雄蕊包括花药与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17.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得雄蕊与雌蕊就是最重要得。

受精得过程 18.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达到胚珠。 19.胚珠里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得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0.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木本植物幼茎得切面示意图 21.韧皮部得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22.木质部得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与无机盐。 23.形成层得细胞不断得分裂,形成新得木质部细胞得韧皮部细胞。 叶片得结构示意图 24.气孔就是植物蒸腾失水得门户,也就是气体交换得窗口。它就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形成得空腔. 25.叶片下表皮气孔孔比上表皮得多。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人大附中初二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一. 填空: 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 3.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6.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8.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 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 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 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 流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 19.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去 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 脏的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