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8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8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8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新人教版

考点8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构造地貌

常见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列表图示如下: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地质构造,如下图中①为背斜,②为向斜。

(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科学的依据。例如,下面四幅图中A、C为背斜,B、D为向斜。

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1)~(2)题。

(1)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西北—东南方向

D .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答案】(1)D (2)C

【易错剖析】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

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答案】A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答案】3.C 3.A

【解析】第2题,甲处岩层向下倾斜为向斜,A错;甲处向斜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B错;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山谷,C对,D错。故选C。第3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①~⑧岩层均为沉积岩,丙处山峰必为沉积岩,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砂岩按成因为沉积岩,故选A。

每道试题4分,共24分

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图中,M处的地形可能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2.若在N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1.C 2.A

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给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一山”指的是五岳之首——泰山。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即图中的①。第4题,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③是背斜构造。

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回答5~6题。

5.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

A.水井、气井、油井 B.气井、水井、油井

C.气井、油井、水井 D.水井、油井、气井

6.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是( )

【答案】5.A 6.B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命题方向1 褶皱与地貌 下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分布范围分别是M、N、P。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层年龄为M<N<P。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 ) A.背斜顶部B.向斜槽部 C.向斜右翼D.背斜右翼 答案 C 解析岩层年龄为M<N<P,右侧岩层老,左侧岩层新,结合背斜、向斜的岩层弯曲的特点,可以判断地质剖面示意图位于向斜右翼或背斜左翼,故C项正确。 (2)①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处于断裂带,岩石破碎B.向斜槽部地势凹陷 C.夏季汛期流水侵蚀严重D.地表岩层差异侵蚀 答案 D 解析根据提示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断裂带岩层发生明显的位移,岩层有错位,岩层在形成时间上会不连续,即该处不可能是处于断裂带,A项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处不是向斜槽部,B项错误;由于图示地区是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少,流水侵蚀弱,C项错误;①处起伏较大,且地势走向与岩层分界线走向一致,故应是两个岩层地表岩层差异侵蚀造成,D项正确。 命题方向2 断层与地貌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

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下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D.断裂下陷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可知,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故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项正确。 (2)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 B.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 C.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 D.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 答案 B 解析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项正确。是流水侵蚀形成,地震不是主要因素,A项错误;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C项错误;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不是土桥的主要成因,D项错误。 命题方向3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下图示意我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小泉沟油藏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2)题。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高考地理复习-地质构造图专题练习

20XX 年高考地理复习 地质构造图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5题 1.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读图7,回答23—25题。 3.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4.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地垒 5.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 .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B .沿河道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 .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 D .乙地地势 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④⑥ 7、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 、花岗岩 B 、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8、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 、有方解石组成 D 、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9,完成9~10题。 9.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 .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 .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 .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 .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10.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 . 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 . 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 . 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1—13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① ③

高三地理试题分类精编地质构造与地貌

图3 高三地理试题分类精编地质构造与地貌 读下面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后面2道题目。 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 .山地、背斜 B .山地、向斜 C .盆地、向斜 D .盆地、背斜 2.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B .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C .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D .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下图为一河流地质地形立体图,读图回答3~5小题: 3.A 、B 、C 、D 四处最容易形成瀑布景观的是: A.A B .B C .C D .D 4.在A 处优先考虑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 .种植业 B .林果业 c .渔业 D .牧业 5.如果形成暴雨天气,在D 处最容易出现的是 A .泥沙淤积 B .泥石流 C .洪灾 D.滑坡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中数字1 2 3 4所代表的海底地形依次是 A .海滩、大陆坡、海盆、海沟 B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 C .潮间带、大陆坡、海盆、海岭 D .大陆坡、大陆架、海沟、大洋盆地 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数字所表示海底地形最有 可能处在两块板块交界处的是 A .1 B .2 C .3 D .4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 8.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① ③

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读图7,回答10—12题。 10.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11.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地垒 12.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 .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B .沿河道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 .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 D .乙地地势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④⑥ 14、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 、花岗岩 B 、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15、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 、有方解石组成 D 、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9,完成16~17题。 16.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 .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 .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 .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 .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17.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 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 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 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 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8—20题。 18、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19、侵入丙的岩脉应为何种岩石B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资料不足,无法判读。 20、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B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玄武岩 图 2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第3章 地质构造及对工程的影响 地壳运动:指由于地球内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变位。 包括:升降运动:指垂直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水平运动:指平行于地表的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或沿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第一节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概念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即产状)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地壳运动(垂直抬升)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水平状态,使岩层面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便形成了单斜构造。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褶曲一翼,断层一盘等)的一部分。 二、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第二章 褶皱构造 褶皱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岩层的连续性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 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 一、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二、褶曲的类型 1、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产状要素 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走向线 两端所指的方向称走向 倾向 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 倾角 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 褶曲 的要素 核: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翼: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地层 轴线:轴面与地面的交线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在空间上的产出状态:枢纽水平、枢纽倾斜 轴面:指大致平分褶皱的一个假想面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汇总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 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3.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照一定比例缩 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图名、比例、图例、和接图等。 4.常见的地质图包括普通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等六种。 二、名词解释 地壳运动:主要有地球内力引起的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地球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破坏和建造作用。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2.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岩层产状岩层倾角与地面坡向关系岩层出露线与等高线关系 水平岩层二者平行或重合 倾斜岩层相反(不论倾角大小)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二者反向弯曲,“V”尖向沟谷下游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直立岩层岩层出露线为直线,不受地形影 响 3.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 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运动构造形成并控制着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其中前者控制着区域地壳结构(或区域构造)和地质体结构即土体结构和岩体结构;后者则控制地壳稳定性(地震活动、地壳升降活动、断层活动及地壳活动引起的地壳表层活动)、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体中的地应力、地下水和地温等因素。上述不同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可从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地下工程等不同种类的情况具体分析。 4.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岩层一般泛指各种成层岩石,是由层状的沉积岩(固结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火山岩和它们的变质岩组成,不具有时代的概念。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时间概念,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岩层或岩层组合。 5.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

高考地理复习 地质构造图专题练习

2009年高考地理复习 地质构造图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5题 1.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读图7,回答23—25题。 3.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4.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地垒 5.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 .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B .沿河道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 .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 D .乙地地势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④⑥ 7、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 、花岗岩 B 、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8、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 、有方解石组成 D 、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9,完成9~10题。 9.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 .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 .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 .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 .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10.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 . 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① ③

C . 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 . 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1—13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12、侵入丙的岩脉应为何种岩石B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D .资料不足,无法判读。 13、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B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玄武岩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B .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 .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 .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读“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甲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火山 B .在甲村地层中能找到大理石矿床 C .甲村可能有温泉 D .甲村的地层中不能找到化石 17.下列地点中可能依次钻探到石油和承压水的 是 A .A 和B 处 B .B 和A 处 C .甲和B 处 D . A 和甲处 图 2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高中地理选修1地质构造汇总

地质构造 【内容提要】 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各种地质构造具有相应的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条件。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几种常见地质构造的概念、要素、类型及其特性;简要阐述了这些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和工程地质评价。地层接触关系和岩层产状反映了地质构造的时空特征 3 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涉及的范围包括地壳及上地幔上部即岩石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方向的构造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垂直方向的构造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如岩层褶曲、断层等,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如构造带,可以纵横数千公里,小的如岩石片理等,它们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永久变形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踪迹。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经历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在同一区域,往往会有先后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形成,它们互相干扰,互相穿插,使区域地质构造会显得十分复杂。但大型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总是由一些较小的简单的基本构造形态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3.1 岩层的产状要素及其测定方法 1.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基础。产状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参见图3-1所示。 走向: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其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如图3-1中AB线。 倾向:指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如图3-1中CD线。 倾角: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如图3-1中∠α。 可见,用岩层产状的三个要素,能表达经过构造变动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位置。 图3-1 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质构造图.docx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质构造图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质构造图一、单项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 5 题 1.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① B. ② C. ③ D.④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 岩层 B.向斜 C.背斜 D. 断层 读图 7 ,回答 23 — 25 题。 3.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4.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①③ ② ④⑤ A.断层B.背斜C.向斜D.地垒 5.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B .沿河道可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D.乙地地势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 6 — 8 题: 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 、①⑤D、④⑥ 7、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花岗岩 B、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8、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有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 9,完成 9~10 题。 9.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 .①是背斜,④是地垒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10.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 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1 — 13 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教案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的证据 (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 1.地表的形态变化 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壳在缓慢上升。) 例1.广州七星岗海能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 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面约60m。2.大地测量的证据 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现有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 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年向北推移。 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西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 (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 1.沉积地层的厚度 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

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 2.岩相变化 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特征。是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 河流相 湖泊相 滨海相 沼泽相 这种岩相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海陆的变迁,也说明了地壳当时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地质环境。 3.构造变形 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 第一节构造运动的特征 一、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综合题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综合题 (考试总分:3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360 分) 1、(12分)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2分)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属于向斜的是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 2、(12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甲、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背斜、向斜、断层) 甲;乙;丙; 甲在地形上是_____________,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 。 3、(12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其成山的理由是。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3)常见的山地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华山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 (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地。 (5)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地。 (6)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 型。 4、(12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其成山的理由是。 (2)常见的山地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华山属于。 (3)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地。 (4)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假设该河流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5、(12分)读“2012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与“某地地质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4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人教版)

(2020·湘潭市一中高考模拟)“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下图为“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C.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新 D.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2020·河南郑州一中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5.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7.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组庞海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3.理解褶皱与断层的实践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2.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自然界的美。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及书本、竹片。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视频导入 我们看到大自然的山形态万千,有些山有巨大的陡崖,山体平地拔起格外险峻,有些山绵延千里,岭谷相间,还有的形状浑圆,风景秀丽…… 过渡:地表形态千姿百态,不断变化,我们前面学习的板块运动塑造着宏观地形,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则是由地质构造影响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推进及课堂设计: 大家把书打到38页,看一下什么是地质构造。 板书: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提问:地质构造的定义 教师讲解:地质构造即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变位。常见的地质构造有两种:褶皱和断层。我们首先来学习褶皱。

高三地理命题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典例分析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砂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 D.安山岩、玄武岩 (1)C (2)A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中背斜和向斜的成因。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且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判断为向斜,从地貌特征看为山岭,即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且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可判断为背斜,从地貌特征看为谷地,即背斜顶部受张力,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即背斜谷。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结合图中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⑤岩层属于原来背斜(现已被侵蚀成谷地)顶部的岩层,即丙处应为沉积岩,A项中石灰岩、砂岩都属于沉积岩;B项中花岗岩、流纹岩都属于岩浆岩;C项中大理岩、石英岩都属于变质岩;D 项中安山岩、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命题突破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褶皱和断层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图进行理解。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1.B 2.B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8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新人教版

考点8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构造地貌 常见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式。列表图示如下: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地质构造,如下图中①为背斜,②为向斜。 (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科学的依据。例如,下面四幅图中A、C为背斜,B、D为向斜。

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1)~(2)题。 (1)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西北—东南方向 D .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答案】(1)D (2)C 【易错剖析】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

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答案】A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2~3题。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带解析)

专题练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2021·安徽A10联盟)图尔卡纳湖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北部,形态呈南北长条型。据调查发现,湖盆周围的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微弱,沿湖平原狭窄。此外,湖区北部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尖吻鲈、虎鱼、多鳍鱼。图9为图尔卡纳湖及其周边简图。据此完成1~3 题。 1.图尔卡纳湖湖盆周围流水侵蚀作用微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地面坡度较小 B.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C.气候干旱,地面径流稀少 D.人烟稀少,植被茂密 2. 图尔卡纳湖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刨蚀形成的冰川湖 B.流水溶蚀形成的岩溶湖 C.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 D.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 3.湖区北部的渔业资源比南部更丰富,其原因是( ①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②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③北部湖水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④多火山活动,给水域带来营养物质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2020·泰安一模)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由若干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这里的山脉主体构成为石灰岩,山脉顶部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下左图为川东平行岭谷及岩层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内部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山脉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5.山脉大多具有“一山二岭一槽"或“一山三岭二槽”的特征,反映该山脉() A.海水冲刷作用强烈 B.长期受河流侵蚀 C.背斜顶部存在断层构造 D.背斜顶部存在张性裂隙 (2021·河南八市联考)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6.铁路经过的河谷地带属于 A.背斜成谷 B.向斜成谷 C.由流水侵蚀而成 D.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7.图中四个村镇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菏泽一模)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地质历史时期,秦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共存的格局。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图3示意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8~10题。 图3 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示意图 8.秦岭的主要成因是 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 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 C.位千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 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 9.图示地质历史时期,与南秦岭相比,北秦岭 A.煤炭资源更丰富 B.植被种类更少 C.岩层中化石更多 D.山坡短且陡峭 10.勉略洋 A.洋面不断扩大 B.洋壳稳定 C.多玄武岩 D.多珊瑚岛 11.(2021·潍坊高三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2019 年署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四川省巴塘县章德草原的措普沟(图9)温泉群进行考察活动。他们来到章德草原后,发现这里视野开阔,周围雪山环抱。然后找到弥漫着雾气的措普沟,发觉该沟实际上是一条河谷,沿河谷分布着众多温泉,测量后得知水温多在60℃以上,个别温泉水温在8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