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含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三 《相平衡、化学势与化学平衡》部分 一 判断题 1、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理想溶液,若P A *> P B * 则Y A = ?∑B B B m r u v G 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3、一个含有K +、Na +、NO 3-及SO 42- 离子的不饱和水溶液,其组分数K 为4。( )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既适合于理想溶液,也适合于稀溶液。( ) 5、在水的三相点,物种数S 和组分数C 相等,都等于1,自由度数等于F=0。( ) 6、定温、定压及W / =0时,化学反应达平衡,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产物的化学势之和。( ) 7、由CaCO 3(s)、CaO(s)、BaCO 3(s)、及CO 2(g )构成的平衡物系的自由度为0。( ) 8、I 2(s )= I 2(g )平衡共存,因S = 2, R = 1, R / = 0所以C = 1。( ) 9、对于放热反应C B A +=2,提高转化率的方法只能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力。( ) 10、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0 K 为22CO O C =+为01k ;222CO O CO =+为02K ;CO O C =+22 1为03K , 则三个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0 2 0103/k k k =。( ) 11、某化学反应00K ,且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 12、反应)()()()(222323g CO g O H s CO Na s NaHCO ++=的平衡常数p K 与分解压力P 的关系为 P/2。( ) 13、反应)()(2)(42g CH g H C →+石墨,在873K 时的0m r H ?=-8805.23J·mol -1 ,减小H 2的压 力,可获得更大的平衡产率。( ) 14、二元溶液中A 组分若在某浓度区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B 组分也必在该浓度区间内服从 拉乌尔定律。( ) 15、理想溶液中,溶剂服从亨利定律,溶质服从拉乌尔定律。( ) 二、单选题 1.下列化学势是偏摩尔量的是 。 A . ??? ? ????n F B n C V T , , B. ? ?? ? ????n G B n C P T , , C .??? ? ????n U B n C V S , , D .? ?? ? ????n H B n C P S , , 2、如右图所示,当水处在三相点平衡时,若系统发生绝热膨胀,水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A.气相、固相消失,全部变成液态; B.气相、液相消失,全部变成固态; C.液相消失,固相、气相共存; D.固相消失,液相、气相共存

相平衡

第四章相平衡 物质在温度、压力、成分变化时,其状态可以发生改变。相图就是表示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力、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简明图解,即相图是研究一个多组分(或单组分)多相体系的平衡状态随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利用相图,我们可以知道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成分的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相组成、各种相的成分、相的相对量。因为相图表示的是物质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情况,所以又称之为平衡相图。由于我们涉及到的材料一般都是凝聚态的,压力的影响极小,所以通常的相图是指在恒压下(一个大气压)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的关系图。 材料的性质除了与化学组成有关外,还取决于其显微结构,即其中所包含的每一相(晶相、玻璃相及气孔)的组成、数量和分布。研究材料显微结构的形成,需要综合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这二方面的因素。相图为我们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判断系统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所趋向的最终状态,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工具。所以对材料的研究与生产来说,相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配料方案及工艺制度,合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帮助我们进行新材料的研制。 第一节相图的基本知识 1876年吉布斯以严谨的热力学为工具,推导了多相图体系的普遍规律——相律。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相律被证明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材料系统的相图当然也不会例外。但由于材料是一种固体材料,材料系统的相图与以气、液相为主的一般化工生产中所涉及的平衡体系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简要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后正确理解和实际应用材料相图是有帮助的。 相图又称平衡状态图。顾名思义,相图上所表示的体系所处的状态是一种热力学平衡态,即一个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状态。体系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原先的非平衡态变化到该条件下的平衡态,需要通过相与相之间的物质传递,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依系统的性质而定。从0℃的水中结晶出冰,显然比从高温SiO2熔体中结晶出方石英要快得多。这是由相变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所决定的。然而,这种动力学因素在相图中完全不能反映,相图仅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状态(即其中所包含的相数,各相的形态、组成和数量),而不管达到这个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这是相图的热力学属性。无机非金属材料体系的高温物理化学过程要达到一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较长,由于动力学原因,热力学非平衡态,即介稳态,经常出现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统中,因此实际进行的过程不一定达到相图上所指示的平衡状态。但相图所指示的平衡状态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所进行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方向和限度,因而它对于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来讨论相图中的组分、相及相律,根据吉布斯相律: c f =p 2 - + 式中:f——自由度数,即在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等可能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变量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改变而不会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的数 目; c——独立组分数,即构成平衡物系所有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少组分数; p——相数; 2——指温度和压力这二个影响系统平衡的外界因素。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作业及答案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一、 判断题: 1.下图是由平面汇交力系作出的力四边形,这四个力构成力多边形封闭,该力系一定平衡。( ) 图 1 2.图示三个不为零的力交于一点,则力系一定平衡。( ) 图 2 3.如图3所示圆轮在力F和矩为m的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说明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 ) 4.图4所示力偶在x轴上的投影ΣX=0,如将x轴任转一角度 轴,那么Σ =0。( ) 图 3 图 4

5.如图5所示力偶对a的力矩Ma(F,F')=F·d,如将a任意移到b,则力矩Mb(F,F')将发生变化。( ) 图 5 图 6 6.图6所示物体的A、B、C、D四点各有一力作用,四个力作出的力多边形闭合,则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7.如果两个力偶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则此两个力偶等效。( ) 8.图示构件A点受一点力作用,若将此力平移到B点,试判断其作用效果是否相同( ) 图 7 图 8 9.图8所示梁,若求支反力 时,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不能全部求出。 ( ) 10.图9所示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系数是f,要使物体向右滑动。试判断哪种施力方法省力。( ) 图 9 图 10 1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该力在该轴上分力是相同的。( )

12.如果将图10所示力F由A点等效地平移到B点,其附加力矩M =Fa ( )。 13.平面任意力系,其独立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为 ∑Fx=0, ∑M A =0, ∑M B=0,但要求矩心A、B的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 ) 二、选择题 1.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同向坐标轴上的投影( )。 A.大小相等,符号不同 B.大小不等,符号不同 C.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D.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2.图11所示圆轮由O点支承,在重力P和力偶矩m作用下处于平衡。这说明( )。 图 11 A. 支反力R0与P平衡 B. m与P平衡 C. m简化为力与P平衡 D. R0与P组成力偶,其m(R0,P)=-P·r与m平衡 3. 图12所示三铰刚架,在D角处受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 如将该力力偶移到E角出,支座A、B的支反力 ( )。 图12 A.A、B处都变化 B.A、B处都不变 C.A处变,B处不变

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习题二 《相平衡、化学势与化学平衡》部分 一 判断题 1、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理想溶液,若P A *> P B * 则Y A =?∑B B B m r u v G 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3、一个含有K +、Na +、NO 3-及SO 42- 离子的不饱和水溶液,其组分数K 为4。( )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既适合于理想溶液,也适合于稀溶液。( ) 5、在水的三相点,物种数S 和组分数C 相等,都等于1,自由度数等于F=0。( ) 6、定温、定压及W / =0时,化学反应达平衡,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产物的化学势之和。( ) 7、由CaCO 3(s)、CaO(s)、BaCO 3(s)、及CO 2(g )构成的平衡物系的自由度为0。( ) 8、I 2(s )= I 2(g )平衡共存,因S = 2, R = 1, R / = 0所以C = 1。( ) 9、对于放热反应C B A +=2,提高转化率的方法只能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力。( ) 10、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0 K 为:22CO O C =+为01k ;222CO O CO =+为02K ;CO O C =+22 1为 03K ,则三个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0 2 0103/k k k =。( ) 11、某化学反应00K ,且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 ) 12、反应)()()()(222323g CO g O H s CO Na s NaHCO ++=的平衡常数p K 与分解压力P 的关系为P/2。 ( ) 13、反应)()(2)(42g CH g H C →+石墨,在873K 时的0m r H ?=-8805.23J·mol -1 ,减小H 2的压力, 可获得更大的平衡产率。( ) 14、二元溶液中A 组分若在某浓度区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B 组分也必在该浓度区间内服从 拉乌尔定律。( ) 15、理想溶液中,溶剂服从亨利定律,溶质服从拉乌尔定律。( ) 二、选择题 1.下列化学势是偏摩尔量的是 。 A . ? ?? ? ????n F B n C V T , , B. ? ?? ? ????n G B n C P T , , C .? ?? ? ????n U B n C V S , , D .? ?? ? ????n H B n C P S , , 2、如右图所示,当水处在三相点平衡时,若系统发生绝热膨胀,水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A.气相、固相消失,全部变成液态; B.气相、液相消失,全部变成固态; C.液相消失,固相、气相共存; D.固相消失,液相、气相共存 3.已知718K 时, )(2 s O Ag 的分解压力20974.3KPa ,则此时分解反应 )(2 1)(2)(22g O s Ag s O Ag +=的 m r G ?为 kJ/mol.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及答案 2-3 选择题 1、水煤气发生炉中共有)()()()(22g CO g CO g O H s C 、、、及)(2g H 5种物质,它们能发生下述反应:)(2)()(2g CO s C g CO ?+,)()()()(222g O H g CO g H g CO +?+,)()()()(22g CO g H s C g O H +?+,则此体系的组分数、自由度为( C ) A.5、3 B.4、3 C.3、3 D.2、2 2、物质A 与B 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 ,已知纯A 的沸点小于纯B 的沸点,若将任意比例的A+B 混合在一个精馏塔中精馏,则塔顶的馏出物是( C ) A.纯A B.纯B C.低共沸混合物 D.都有可能 3、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适用于( C ) A.)()(22g I s I ? B.)()(金刚石石墨C C ? C.),,(),,(222112p T g I p T g I ? D.)()(22l I s I ? 4、将一透明容器抽成真空,放入固体碘,当温度为50℃时,可见到明显的碘升华现象,有紫色气体出现。若温度维持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氧气使之压力达到100kPa 时,将看到容器中( C ) A.紫色变深 B.紫色变浅 C.颜色不变 D.有液态碘出现 5、在一定温度下,水在其饱和蒸汽压下汽化,下列各函数增量中那一项为零( D ) A.U ? B.H ? C.S ? D.G ? 6、在一定外压下,多组分体系的沸点( D ) A.有恒定值 B.随组分而变化 C.随浓度而变化 D.随组分及浓度而变化 7、压力升高时,单组份体系的沸点将( A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一定 8、进行水蒸气蒸馏的必要条件是( A ) A.两种液体互不相容 B.两种液体蒸汽压都较大 C.外压小于101kPa D.两种液体的沸点相近 9、液体A 与液体B 不相混溶。在一定温度T ,当有B 存在时,液体A 的蒸汽压为( B ) A.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比例

相平衡化学平衡选择题Word版

第4章相平衡选择填空1-2 (1) 1. 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A) C=2,Φ=2,f=2 (B) C=1,Φ=2,f=1 (C) C=2,Φ=3,f=2 (D) C=3,Φ=2,f=3 2.将固体 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 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体系的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为: (A) C= 2, f= 1 (B) C= 2, f= 2 (C) C= 1, f= 0 (D) C= 3, f= 2 3. 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2O(g) + C(s) === H2(g) + CO(g) CO2(g) + H2(g) === H2O(g) + CO(g) CO2(g) + C(s) === 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A) C=3 (B) C=2 (C) C=1 (D) C=4 4. 某一水溶液中有 n种溶质,其摩尔分数分别是 x1,x2,...,xn,若使用只允许水出入的半透膜将此溶液与纯水分开,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水面上的外压为 p w,溶液面上外压为 p s,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 ( ) (A) f=n (B) f=n+1 (C) f=n+2 (D) f=n+3 5. NaCl 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 ( ) (A) 1 (B) 2 (C) 3 (D) 4 6. 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和 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 (无固态碘存在),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 (A) f*= 1 (B) f*= 2 (C) f*= 0 (D) f*= 3 7.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 f 为: ( ) (A) 0 (B) 1 (C) 2 (D) 3 8.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 (A)3种 (B)2种 (C)1种 (D)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9. 由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s)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度为: ( ) (A) f=2 (B) f=1 (C) f=0 (D) f=3 10. 三相点是: ( )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11. 某一物质 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力是2个标准大气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在2个标准大气压,20℃以上 X 能以液体存在 (B)在2个标准大气压,20℃以下 X 能以固体存在 (C) 在25℃,标准大气压下液体 X 是稳定的 (D) 在25℃时, 标准大气压下液体 X 和固体 X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作业及答案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一、判断题: 1.下图是由平面汇交力系作出的力四边形,这四个力构成力多边形封闭,该力系一定平衡。() 图1 2.图示三个不为零的力交于一点,则力系一定平衡。() 图2 3.如图3所示圆轮在力F和矩为m的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说明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 4.图4所示力偶在x轴上的投影ΣX=0,如将x轴任转一角度轴,那么Σ=0。()

图3 图4 5.如图5所示力偶对a的力矩Ma(F,F')=F·d,如将a任意移到b,则力矩Mb(F,F')将发生变化。() 图5 图6 6.图6所示物体的A、B、C、D四点各有一力作用,四个力作出的力多边形闭合,则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7.如果两个力偶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则此两个力偶等效。() 8.图示构件A点受一点力作用,若将此力平移到B点,试判断其作用效果是否相同()

图7 图8 9.图8所示梁,若求支反力时,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不能全部求出。() 10.图9所示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系数是f,要使物体向右滑动。试判断哪种施力方法省力。() 图9 图10 1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该力在该轴上分力是相同的。() 12.如果将图10所示力F由A点等效地平移到B点,其附加力矩M =Fa ()。 13.平面任意力系,其独立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为∑Fx=0,∑M A=0,∑M B =0,但要求矩心A、B的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 二、选择题 1.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同向坐标轴上的投影()。

A.大小相等,符号不同 B.大小不等,符号不同 C.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D.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2.图11所示圆轮由O点支承,在重力P和力偶矩m作用下处于平衡。这说明()。 图11 A.支反力R0与P平衡 B.m与P平衡 C.m简化为力与P平衡 D.R0与P组成力偶,其m(R0,P)=-P·r与m平衡 3. 图12所示三铰刚架,在D角处受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 如将该力力偶移到E角出,支座A、B的支反力()。 图12

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相平衡、化学势与化学平衡》习题 一、判断题 1、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理想溶液,若P A *> P B * 则Y A =?∑B B B m r u v G 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3、一个含有K +、Na +、NO 3-及SO 42- 离子的不饱和水溶液,其组分数K 为4。( )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既适合于理想溶液,也适合于稀溶液。( ) 5、在水的三相点,物种数S 和组分数C 相等,都等于1,自由度数等于F=0。( ) 6、定温、定压及W /=0时,化学反应达平衡,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产物的化学势之和。( ) 7、由CaCO 3(s)、CaO(s)、BaCO 3(s)、及CO 2(g )构成的平衡物系的自由度为0。( ) 8、I 2(s )= I 2(g )平衡共存,因S = 2, R = 1, R / = 0所以C = 1。( ) 9、对于放热反应C B A +=2,提高转化率的方法只能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力。( ) 10、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0K 为22CO O C =+为01k ;222CO O CO =+为02K ;CO O C =+22 1为03K ,则三个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02 0103/k k k =。( ) 11、某化学反应00K ,且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 ) 12、反应)()()()(222323g CO g O H s CO Na s NaHCO ++=的平衡常数p K 与分解压力P 的关系 为P/2。( ) 13、二元溶液中A 组分若在某浓度区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B 组分也必在该浓度区间内服从 拉乌尔定律。( ) 14、理想溶液中,溶剂服从亨利定律,溶质服从拉乌尔定律。( ) 二、选择题 1.下列化学势是偏摩尔量的是 。 A . ???? ????n F B n C V T ,, B. ???? ????n G B n C P T ,, C .???? ????n U B n C V S ,, D .???? ????n H B n C P S ,, 2、如右图所示,当水处在三相点平衡时,若系统发生绝热膨胀, 水的相态将如何变化? A.气相、固相消失,全部变成液态; B.气相、液相消失,全部变成固态; C.液相消失,固相、气相共存; D.固相消失,液相、气相共存 3.已知718K 时, )(2s O Ag 的分解压力20974.3KPa ,则此时分解反应 )(2 1)(2)(22g O s Ag s O Ag +=的 m r G ?为 kJ/mol. A. –217.2 B. –15.92 C. –19.73 D. –31.83 4.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盐类,其主要作用 是 。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相平衡与化学动力学

第六章 相平衡 1. 在室温和标准压力且无催化剂存在时,氮气和氢气可视为不起反应的。今在一容器中 充入任意量的2()N g 、2()H g 和3()NH g 三种气体,则该体系中物种数S 和组分数C 将是:答案:C (A )S=3 ,C =1 (B ) S=3 ,C =2 (C ) S=3 ,C =3 (D ) S=2 ,C =3 2. 在抽空的容器中,加热固体4()NH Cl s ,有一部分分解成3()NH g 和()HCl g 。当体系 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是:答案:A (A ) C = 1,f = 1 (B ) C = 2,f = 2 (C ) C = 3,f = 3 (D )C = 2,f =1 3. 水煤气发生炉中有()C s 、2()H O g 、()CO g 、2()CO g 及2()H g 五种物质,其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g (CO 2)s (C )g (CO 2=+; )g (CO )g (H )s (C )g (O H 22+=+; 在这样的平衡体系中,组分数为:答案:C (A ) 5 (B ) 4 (C ) 3 (D ) 2 4. 碳酸钠和水可以形成232Na CO H O ?、2327Na CO H O ?、23210Na CO H O ?三种水合 物。当在标准压力下,该体系中共存的相数最多为:答案:C (A ) 3 (B ) 4 (C ) 2 (D ) 5 5. 如右图所示,体系处于容器内,容器中间的半透膜AB 只允许O 2(g )通过,当体系建立平衡时,则体系中存在的相为:答案: D (A )气相1,固相1 (B ) 气相1,固相2 (C )气相1,固相3 (D ) 气相2,固相2 6.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答案: C )g (CO )g (O H )g (H )g (CO 222+= +

相平衡-化学平衡补充练习题

第4章相平衡 一、填空题 1.碳酸钠和水可形成三种化合物:(s), (s), (s)。在100kPa下,能与碳酸钠水溶液、 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 种,这种(或这些)含水盐是。 (1, (s)) 2.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锌达到平衡后,体系中有ZnO(s),C(s),Zn(g),CO(g)和CO2(g) 五种物质存在,已知存在如下两个独立的化学反应: ZnO(s)+C(s)=Zn(g)+CO(g) 2CO(g)=CO2(g)+C(s) 则Zn(g),CO(g)和CO2(g)的平衡压力P Zn(g),P CO(g)和P CO2(g)之间的关系为 ,组分数 ,相数,自由度数,举出独立变量如下。 (P Zn(g)=P CO(g)+2P CO2(g),C=2, P=3, f=1) 3.将固体NH4Cl(s)放入真空容器中,在某温度下达到分解平衡时 NH4Cl(s)=NH3(g)+HCl(g) 体系的组分数为 ,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1,2,0) 4.盐AB(s)与H2O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稳定水合物: (s),(s), (s)和(s),这个盐水体系的组分数为( ),有( )个 低共熔点,最多可有( )相同时共存。 (2, 5,3) 5.有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A-B的沸点-组成图如下: (1) 当深度为X1的溶液在封闭系统中恒压加热是,溶液的泡点(开始沸腾)的温 度为,露点(液相完全消失)的温度 为。 (2)指出:当系统分别处于Q点和Q’点所示的状态时, 系统的状态的相同之处是,不同之处 是。 (3) M点的自由度数f= 。 ((1) T M, T N; (2) 所处的T,P相同;气液两相的组成y B,x B不相同;达两相平衡时,汽液相的相对量不同;(3) f=1) 6.有理想气体反应: A(g) +2B(g) → C(g) 在等温和总压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若原料气体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达平衡时系统的组分数C=,自由度数f=。当温度一定 时,增大压力则k0(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7.含有K2SO4和NaNO3的水溶液,其组分数C= ; 若在温度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此系统最多能有相共存。

相平衡

1 相平衡 热力学原理对平衡系相统的应用 本章任务 (1) 相平衡系统的普遍规律 (2) 各种系统的具体相平衡情况 重点: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情况 第一节 一、 相的概念 相: 在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 相间有界面 越过相界面有些性质发生突变。 注意: 由于气体能无限混合,所以,一个系统中无论有多少种气体,只能形成一个气相。 一个系统可以有一个液相或两个液相,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液相存在。 如果系统中所含的不同种固体达到了分子程度的均匀混合,就形成固溶体,一种固 溶体是一个固相。 二、物种数和组分数 系统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数称为系统的物种数,用符号S 表示。注意:不同聚集态的同一种化学物质不能算两个物种,如水喝水蒸气其物种数S=1不是2。 足以表示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少独立物种数称为系统的组分数,用符号C 表示。 无化学变化 组分数=物种数 有化学变化 有浓度关系限制 组分数=物种数- 独立化学平衡数- 独立浓度关系 注意:一个系统的物种数可以随人们考虑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但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却是确定不变的。 三、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 确定平衡系统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数目称为自由度,用字母 f 表示。这些强度变量通常是压力、温度和浓度等。 如果已指定某个强度变量,除该变量以外的其它强度变量数称为条件自由度,用 表示。 例如:指定了压力 指定了压力和温度 四、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1) 热平衡 (2) 力学平衡 (3) 相平衡 (4) 化学平衡 §5.3 相 律 某平衡系统中有 S 个相,需要多少强度变量才能确定系统的状态? 表示每一个相的组成需要的浓度变量为 表示所有各相组成需要的浓度变量为 加上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则变量总数为 根据化学势相等导出联系浓度变量的方程式数为 根据自由度的定义 *1f f =-**2f f =-1S -(1)S -Φ(1)2S -+Φ(1)S -Φ{}{} (1)2(1)f S S ΦΦ=-+--

九、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第九讲内容 一、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前面我们通过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导出了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除了这种形式外,还可将平衡方程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及三力矩形式。 1.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取两点A 、B 及X 轴,如图4-13所示,可以证明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可改写成两个力矩方程和一个投影方程的形式,即 ?? ? ?? =∑=∑=∑000B A M M X (4-6) 式中X 轴不与A 、B 两点的连线垂直。 证明:首先将平面一般力系向A 点简化,一般可得到过A 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若0A =M 成立,则力系只能简化为通过A 点的合力R 或成平衡状态。如果0B =∑M 又成立,说明R 必通过B 。可见合力R 的作用线必为AB 连线。又因0=∑X 成立,则0X =∑=X R ,即合力R 在X 轴上的投影为零,因AB 连线不垂直X 轴,合力R 亦不垂直于X 轴,由0X =R 可推得 0=R 。可见满足方程(4-6)的平面一般力系,若将其向A 点简化,其主 矩和主矢都等于零,从而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2.三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意取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点A 、B 、C ,如图4-14所示,则力系的平衡方程可写为三个力矩方程形式,即

?? ? ?? =∑=∑=∑000C B A M M M (4-7) 式中,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同上面讨论一样,若0A =∑M 和0B =∑M 成立,则力系合成结果只能是通过A 、B 两点的一个力(图4-14)或者平衡。如果0C =∑M 也成立,则合力必然通过C 点,而一个力不可能同时通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除非合力为零,0C =∑M 才能成立。因此,力系必然是平衡力系。 综上所述,平面一般力系共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即式(4-5)、 式(4-6)、式(4-7),在解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某一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只能写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求解三个未知数。任何第四个方程都不是独立的,但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例4-7】 某屋架如图4-15(a )所示,设左屋架及盖瓦共重 kN 31=P ,右屋架受到风力及荷载作用,其合力kN 72=P ,2P 与BC 夹角 为?80,试求A 、B 支座的反力。 【解】 取整个屋架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并选取坐标轴X 轴和Y 轴,如图4-15(b )所示,列出三个平衡方程 kN 39.2342.0770cos 0 70cos 02A 2A =?=?==?-=∑P X P X X 30tan 470cos 1270sin 416 0221B A =????+??-?-?=∑P P P Y M

九、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第九讲内容 一、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前面我们通过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导出了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除了这种形式外,还可将平衡方程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及三力矩形式。 1.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取两点A 、B 及X 轴,如图4-13所示,可以证明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可改写成两个力矩方程和一个投影方程的形式,即 ?? ? ?? =∑=∑=∑000B A M M X (4-6) 式中X 轴不与A 、B 两点的连线垂直。 证明:首先将平面一般力系向A 点简化,一般可得到过A 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若0A =M 成立,则力系只能简化为通过A 点的合力R 或成平衡状态。如果0B =∑M 又成立,说明R 必通过B 。可见合力R 的作用线必为AB 连线。又因0=∑X 成立,则0X =∑=X R ,即合力R 在X 轴上的投影为零,因AB 连线不垂直X 轴,合力R 亦不垂直于X 轴,由0X =R 可推得0=R 。可见满足方程(4-6)的平面一般力系,若将其向A 点简化,其主矩和主矢都等于零,从而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2.三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意取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点A 、B 、C ,如图4-14所示,则力系的平衡方程可写为三个力矩方程形式,即

?? ? ?? =∑=∑=∑000C B A M M M (4-7) 式中,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同上面讨论一样,若0A =∑M 和0B =∑M 成立,则力系合成结果只能是通过A 、B 两点的一个力(图4-14)或者平衡。如果0C =∑M 也成立,则合力必然通过C 点,而一个力不可能同时通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除非合力为零,0C =∑M 才能成立。因此,力系必然是平衡力系。 综上所述,平面一般力系共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即式(4-5)、 式(4-6)、式(4-7),在解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某一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只能写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求解三个未知数。任何第四个方程都不是独立的,但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例4-7】 某屋架如图4-15(a )所示,设左屋架及盖瓦共重 kN 31=P ,右屋架受到风力及荷载作用,其合力kN 72=P ,2P 与BC 夹角 为?80,试求A 、B 支座的反力。 【解】 取整个屋架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并选取坐标轴X 轴和Y 轴,如图4-15(b )所示,列出三个平衡方程 kN 39.2342.0770cos 0 70cos 02A 2A =?=?==?-=∑P X P X X 30tan 470cos 1270sin 416 0221B A =????+??-?-?=∑P P P Y M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 装.............订.......... 线 ..................... .

分配记 20 ∑Fy=0 ∑MO(F)=0 不难看出,平面平行力系的二矩式平衡方程为 ∑MA(F) =0 ∑MB(F) =0 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各力平行。 平面平行力系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因而最多能解出两个未知量。 三.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解题步骤如下: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 (3) 选取坐标轴。坐标轴应与较多的未知反力平行或垂直。 (4) 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列力矩方程时,通常选未知力较多的交点为矩心。 (5) 校核结果。 应当注意:若由平衡方程解出的未知量为负,说明受力图上原假定的该未知量的方向与其实际方向相反。而不要去改动受力图中原假设的方向。 例4-2 已知F=15kN,M=3kN.m,求A、B处支座反力。 解(1) 画受力图,并建坐标系 (2) 列方程求解 图4-8

分配记 20例4-3 如图3-9所示外伸梁上作用有集中力FC=20kN,力偶矩M=10kN.m ,载荷集度为q=10kN/m的均布载荷。求支座A、B处的反力。 图4-9 解取水平梁AB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如图4-9(b)所示。 列平衡方程并求解

分配记 结果均为正,说明图示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例3-4 塔式起重机如图4-10所示。设机架自重为G,重心在C点,与右轨 距离为e,载重W,吊臂最远端距右轨为l,平衡锤重Q,离左轨的距离为a, 轨距为b。试求塔式起重机在满载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的平衡锤重量的范围。 图4-10 解取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作用在起重机上的力有重物W、机架重G、 平衡锤的重力Q及钢轨的约束反力NA和NB,这些力构成了平面平行力系,起 重机在该平面平行力系作用下平衡。 (1)满载时W=Wmax,Q=Qmin,机架可能绕B点右翻,在临界平衡状 态,A处悬空,NA=0,受力图如图3-10b所示。则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作业及答案

平面一般力系得平衡 一、判断题:?1、下图就是由平面汇交力系作出得力四边形,这四个力构成力多边形封闭,该力系一定平衡。( ) 图1 2、图示三个不为零得力交于一点,则力系一定平衡。( ) ?图 2 3、如图3所示圆轮在力F与矩为m得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说明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 ) 4、图4所示力偶在x轴上得投影ΣX=0,如将x轴任转一角度轴,那么Σ =0。( ) ?图 3 图4 5、如图5所示力偶对a得力矩Ma(F,F')=F·d,如将a任意移到b,则力矩Mb(F,F')将发生变化。( )

图 5 图 6 6、图6所示物体得A、B、C、D四点各有一力作用,四个力作出得力多 7、如果两个力偶得力偶矩大边形闭合,则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小相等,则此两个力偶等效.( )? 8、图示构件A点受一点力作用,若将此力平移到B点,试判断其作用效果就是否相同() ?图 7 图 8 9、图8所示梁,若求支反力时,用平面一般力系得平衡方程不能全部 10、图9所示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系数就是f,要使物体求出. ()? 向右滑动。试判断哪种施力方法省力。( ) 图 9 图10 11、力在坐标轴上得投影与该力在该轴上分力就是相同得。( ) ?12、如果将图10所示力F由A点等效地平移到B点,其附加力矩M=

13、平面任意力系,其独立得二力矩式平衡方程为∑Fx=0,Fa ( )。? ∑MA=0, ∑MB=0,但要求矩心A、B得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二、选择题? 1、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得同向坐标轴上得投影()。?A、大小相等,符号不同 B、大小不等,符号不同 C、大小相等,符号相同D、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2、图11所示圆轮由O点支承,在重力P与力偶矩m作用下处于平衡. 这说明( )。 图 11 A. 支反力R0与P平衡 B。m与P平衡 C. m简化为力与P平衡?D.R0与P组成力偶,其m(R0,P)=-P·r与m平衡 3、图12所示三铰刚架,在D角处受一力偶矩为m得力偶作用, 如将该力力偶移到E角出,支座A、B得支反力(). 图12 A.A、B处都变化?B。A、B处都不变? C.A处变,B处不变?E.B处变,A处不变 4、图13所示一平面上A、B、C、D四点分别有力作用,这四个力?画出得力多边形自行闭合,若向平面内任一点O简化可得( ). 图13 A.M0=0, R′=0?B、M0≠0,R′=0 C。M0≠0,R′≠0 D、 M0=0,R′≠0 5、图14所示物体放在平面上,设AB间与BC间得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AB与FBC,外力P在什么情况下,使A、B一起运动?( ) 图14 A.P>F AB〉F BC B、FAB〈 P 〈 F BC? C、 F BC<P 〈F AB

【免费下载】化学平衡和相平衡

温州大学单元测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 二 学期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测试单元第五章和第六章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对象08材料本考 试成绩 注: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试完毕试卷与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 (2分×5 = 10分)1.将固体 NH 4HCO 3(s)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1000K ,NH 4HCO 3分解并达到平衡: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体系的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为 (A) C= 2,f= 1 (B) C= 2,f= 2 (C) C= 1,f= 0 (D) C= 3,f= 22.在三相点附近,水的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 kJ mol -1。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多少 kJ mol -1? (A) 38.83 (B) 50.81 (C) -38.83 (D) -50.813.若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0.1132,则当p(N 2O 4)=10 kPa ,p(NO 2)=1 kPa ?p K 时,反应将 (A) 向生成NO 2的方向进行 (B) 向生成N 2O 4的方向进行(C) 正好达到平衡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4.FeCl 3和H 2O 能形成四种固体水合物:FeCl 3·6H 2O (s),2FeCl 3·7H 2O(s),2FeCl 3·5H 2O(s),FeCl 3·2H 2O(s),该液固系统平衡时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 2 (B) 3 (C) 4 (D) 55. 已知Hg(s)+S(s)=HgS(s)的△r G m (298K )= - 48.7kJ.mol -1,试判断该反应的方向性?(A)反应向左进行 (B) 反应向右进行 (C) 反应达到平衡 (D)无法确定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开处理;需要在事资料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压器组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1、图示平面机构,正方形平板与直角弯杆ABC 在C 处铰接。平板在 板面内受矩为M=8N ·m 的力偶作用,若不计平板与弯杆的重量,则当系统平衡时,直角弯杆对板的约束反力大小为( C )。 A.2N B.4N C.2N D.4N 2、悬臂梁承受均匀分布载荷,支座A 处的反力有四种结果,正确的是( B )。 A.R A =ql, M A =0 B.R A =ql, M A =q l 2 C.R A =ql, M A =q l 2 D.R A =ql, M A =q l 2 3、图示平面结构,由两根自重不计的直角弯杆组成,C 为铰链。不计各接触处摩擦,若在D 处作用有水平向左的主动力,则支座 A 对系统的约束反力为( C )。 A.F ,方向水平向右 B.,方向铅垂向上 C.F ,方向由A 点指向C 点 D.F ,方向由A 点背离C 点 4、图示平面直角弯杆ABC ,AB=3m ,BC=4m ,受两个力偶作用,其力偶矩分别为M 1=300N ·m 、M 2=600N ·m ,转向如图所示。若不计杆重及各接触处摩擦,则A 、C 支座的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D )。 A.F A =300N ,F C =100N B.F A =300N ,F C =300N C.F A =100N ,F C =300N D.F A =100N ,F C =100N 2221 31 F 2F 22 22

5、力系向某点平移的结果,可以得到( D )。 A.一个主矢量 B.一个主矩 C.一个合力 D.一个主矢量和一个主矩 6、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O简化结果,得到一个主矢量R′和一个主矩m0,下列四种情况,属于平衡的应是( B )。 A.R′≠0 m0=0 B.R′=0 m0=0 C.R′≠0 m0≠0 D.R′=0 m0≠0 7、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8、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称(D )力系。 A.空间平行 B:空间一般 C:平面一般 D:平面平行 9、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B )力系。A:空间汇交 B:空间一般 C:平面汇交 D:平面一般 10、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B )。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1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A )。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12、平面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是(D )。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13、图示力F=2KN对A点之矩为(A )kN·m。 A:2 B:4 C:-2 D:-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