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习题课

第一章 习题课
第一章 习题课

第一章习题课

一、选择题

1.十进制数66转换成二进制数为_______。

A. 11000010

B.01100110

C.11100110

D.01000010

答案:D

2.十进制数27.25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_______。

A. B1.4H

B.1B.19H

C.1B.4H

D.33.4H

答案:C

3.下列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A. (101001)2

B. (52)8

C. (2B)16

D. (50)10

答案:A

4.若一个数的BCD编码为00101001,则该数与______相等。

A. 41H

B.121D

C.29D

D. 29H

答案:C

5.十进制数9874转换成BCD数为________。

A. 9874H

B. 4326H

C. 2692H

D. 6341H

答案:A

6.BCD数64H代表的真值为_______。

A. 100

B.64

C.-100

D.+100

答案:B

7.若[A]原=1011 1101,[B]反=1011 1101,[C]补=1011 110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 C最大

B. A最大

C.B最大

D.A=B=C

答案:B

8.8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数1000 0000B和1111 1111B的十进制数分别是____。

A. 128和255

B. 128和-1

C. -128和255

D. -128和-1

答案:D

9.微机中地址总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用于选择存储器单元

B.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用于指定存储器单元和I/O设备接口单元的选择地址

D.以上选择都不对答案:C

10.计算机中表示地址使用____。

A.无符号数

B.原码

C.反码

D.补码

答案:A

11. 8086/8088CPU内部有一个始终指示下条指令偏移地址的部件是_______。

A. SP

B.CS

C.IP

D.BP

答案:C

12. 指令队列的作用是_________。

A.暂存操作数地址

B.暂存操作数

C.暂存指令地址

D.暂存预取指令

答案:D

13. 8086/8088下列部件中与地址形成无关的是______。

A. ALU

B. 通用寄存器

C. 指针寄存器

D. 段寄存器

答案:A

14.对于808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段寄存器位于BIU中

B.20位的物理地址是在EU部件中形成的

C.复位后CS的初值为FFFFH

D.指令队列的长度为6个字节

答案:B

15.8086/8088中ES、DI分别属于_______。

A. EU、BIU

B. EU、EU

C. BIU、BIU

D. BIU、EU

答案:D

16.在执行转移、调用和返回指令时,指令队列中原有的内容_______。

A.自动清除

B.用软件清除

C.不改变

D.自动清除或用软件清除答案:A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 8086/8088标志寄存器共有16位,每一位都有含义。

B. 8088/8086的数据总线都是16位。

C. 8086/8088的逻辑段不允许段的重叠和交叉

D. 8086/8088的逻辑段空间最大为64KB,实际应用中可能小于64KB。

答案:D

18.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是因为_____。

A.可以扩展存储容量

B.可以扩大I/O空间

C.可以构成多处理器系统

D.可以提高CPU主频

答案:C

19.工作在最小模式时,对CPU而言,下列信号皆为输入信号的是______。

A. HOLD 、TEST、READY

B. M/IO、TEST、READY

C. M/IO、HOLD、TEST

D. R

DT/、HOLD、READY

答案:A

20.在最小工作模式下,8088/8086CPU在每个时钟脉冲的______处,对HOLD引脚上的信号进行进行检测。

A) 上升沿B) 下降沿C) 结束位置D) 中间位置

答案:A

21.在8086读总线周期中,进入T3后发现READY=0,需要插入等待状态,则在插入等待状态时其引脚的高地址A19~A16_______。

A.表示读数据对应的高4位的地址

B.表示CPU当前工作状态

C.处于高阻状态

D.处于不定状态

答案:B

22.设8086/8088工作于最小模式,在存储器读、写周期中,总线AD15~AD0上数据开始有效的时刻(不插入Tw)分别是______。

A. T2、T2

B.T1、T2

C.T3、T4

D.T3、T2

答案:D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的主机由_______、控制器、主存储器组成。

答案:运算器

2._______确定了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输入器、______、运算器、_______和控制器,程序和数据存放在______中,并采用二进制数表示。

答案:冯.诺依曼、输出器存储器存储器

3.10110.10111B的十六进制数是_______,3

4.97H的十进制数是______,将114.25转换为二进制数为_______。

答案:16.B8H、52.6055、1110010.01

4.(640)10=(______)2=(________)16

答案:101000 0000 280

5. (25

6.375)10=(______)2=(________)16

答案:10000 0000. 011 100.6

6.(10111100.1101)2=(______)10=(________)16

答案:188.8125 BC.D

7.二进制数1000 0001B若为原码,其真值为_____;若为反码,其真值为_____;若为补码,其真值为_____。

答案:-1 -126 -127

8、X=-85,Y=-26,字长N=8则

X补=_____H,Y补=_____H,[X+Y]补=_____H,[X-Y]补=_____H

9、用补码计算(-56)—(-17)=(-39)

10、.一个8位的二进制整数,若采用补码表示,且由3个“1”和5个“0”组成,则最小的十进制数为______。

答案:-125 1000 00

11、如果在一段程序开始执行前,(CS)=1003H,(IP)=1007H,给定一个数据的有效地址是0027H,且(DS)=1101H,试问:

这段程序的第一个字节的物理的地址是多少?11037H

这个数据在内存中的物理地址是多少?1103

12、2012D的压缩BCD与非压缩BCD码分别是?

13、.若[X]原=[Y]反=[Z]补=90H,试用十进制分别写出其大小,X=_____;Y=_____;Z=_____。

答案:-16 -111 -112

14、8086/8088CPU在结构上由两个独立的处理单元_______和_______构成,这两个单元可以_____工作,从而加快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答案:EU BIU 并行

15、8086是Intel系列的16位处理器,从功能上,它分为两个部分:即总线接口单元和执行单元。总线接口单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存器和20位地址加法器和6字节指令队列构成。执行单元有4个通用寄存器,即______;4个专用寄存器,即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存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答案:AX、BX、CX、DX SP、BP、DI、SI

16、8086/8088CPU中标志寄存器的3个控制位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DF IF TF

标志寄存器的状态标志位有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7、.逻辑地址9B50H:2C00H对应的物理地址是_____。

答案:9E100H

18、给出一个堆栈区,其地址为1250H:0000H~1250H:0100H,(SP)=0052H

19.在任何一个总线周期的T1状态,ALE输出_____。

答案:高电平

20.8086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它由______决定。最小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

答案:CPU提供全部的控制信号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21.8086CPU可访问的存储器的空间为1MB,实际上分奇数存储体和偶数存储体两部分,对于奇数存储体的选择信号是________,对于偶数存储体的选择信号是_______,对于每个存储体内的存储单元的选择信号是___________。

答案:A0 A19~A1

22.在8086的最小系统,当,0

IO

M,时,CPU完成的操

=RD

W R

=

,0

,1

/=

作是_______。

答案:I/O读

此时的R

DT/为多少?

23、8086最小模式下,完成写IO端口的操作时候RD

/分别为多少?

,

M,

IO

W R

24、8086系统中8282的STB信号时与CPU的()信号相连的。

25、8088、8086微处理器的CLK引脚输入时钟信号是由( )提供的。

26、8086的I/O地址是16位的则可寻址的I/O空间大小是

27.假设某个总线周期需插入两个Tw等待状态,则该总线周期内对READY信号检测的次数是_______。

答案:3

28.8088/8086的复位信号至少要维持______个时钟周期。

答案:4

29、假设某微处理器的工作频率CLK=4MHZ,请问CPU正常工作时,RESET 引脚出现_____微秒的高电平使CPU复位。1

在插入一个TW的情况,从内存读出一个字节的数据需多少时间

答案:1 1.25微秒

30、8086CPU上电复位后,CS=_____,IP=_____,DS=_____,标志寄存器FLAGS=_____。

答案:0FFFFH,0,0,0

31、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信号,使CPU插入一个_____状态。

答案:准备好(READY)等待(Tw)状态

32、8086/8088提供的能接受外中断请求信号的引脚是_____和_____。两种请求信号的主要不同处在于是否可_____。

答案:INTR NMI 屏蔽

33、给定一个堆栈区,1250H:0000H~1250H:0100H,(SP)=0052H,

问:(1)堆首地址是多少?

栈顶地址是多少?

栈底地址是多少?

SS中的内容?

存入数据1234H后,SP的内容是多少?

再存入数据5678H后呢?

西安电子在8086执行_____指令时,CPU测试TEST引脚,当它为低电平时,

程序_____。

北邮8088的内容数据总线有()条

上海大学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

(1100100)2 (143)8 (110011000)BCD (65)H

北航389D二进制_____,压缩BCD_____,非压缩BCD_____,每位数字用ASC 码表示_____

答案:110000101B

华东理工大学一个数的BCD编码00101001则该数与_____相等。

A 、41H B、21D C、29D D、29H

上海交大一个4位长的十进制数,若用二进制表示至少需要多少位?

答案:14

某一个物理地址是12345H,试完成不同的逻辑地址

1234H:0005H

1299H:0345H

判断对错

①8086CPU的逻辑段允许段的重叠和交叉

②因字数据1234H为偶数据,故称其为对准字

③8086系统中,在对存储器进行写方位时候,地址线有效和数据线有效的时间关系应该是数据线较先有效

④8086微处理器的标志寄存器进行访问时,地址线有效和数据线有效的时间关系应该是数据线较先有效。

⑤8086微处理器的标志寄存器FLAG是16位的,每一位都有定义。

⑥在8086主存中,一个字节数据占用一个存储单元,一个字数据占用两个相邻的单元,字的高8位存放在高地址单元,低8位存放在低地址单元。

⑦8086CPU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可以重叠操作。

⑧8086CPU在读入数据前,其AD0~AD15线先变为高阻状态

⑨8086CPU的AD0~AD15在执行指令时,先传数据,后传地址。

⑩标志寄存器是微处理器基本组成部件之一,1其作用是寄存ALU操作结果的某些重要状态和特征。

11没有堆栈计算机业能正常工作。

128086、8088CPU的逻辑段不允许段的重叠和交叉。

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正确正确错误正确正确错误

三、问答题

3.已知[X]补=1001 1101B,[Y]补=1100 1001B,[Z]补=0010 0110B,计算[X+Y]补=?,并指出是否溢出;计算[X-Z]补=?,并指出是否溢出。

答案:[X+Y]补=0110 0110 溢出

[X-Z]补=0111 0111 溢出

1. 8086/8088CPU在结构上由哪两个独立的处理单元构成?这样的结构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

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功能部件: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执行单元EU专门负责指令的执行,总线接口单元BIU是从内存指定区域取出指令送到指令队列缓冲器的。EU和BIU两个功能部件并行工作,EU执行的BIU在前一时刻取出的指令,与此同时,BIU又取出下一时刻要执行的指令,由此能使大部分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操作重叠进行,大大缩短了等待指令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微处理器的利用率和整个系统的执行速度。

2.完成下列补码运算,并根据结果设置标志SF、ZF、CF和OF,指出运算结果是否溢出。

(1) 00101101B+10011100B (2)01011101B-10111010B

(3) 876AH-0F32BH (4)10000000B+11111111B

答案:(1) C9H SF=1 ZF=0 CF=0 OF=0 未溢出

(2) 01011101B-10111010B =01011101B+01000110B A3H SF=1 ZF=0 CF=1 OF=1 有溢出求-Y的补码,即正数-Y的真值

(3) 876AH-0F32BH =876AH+0CD5H 943FH SF=1 ZF=0 CF=1 OF=0 未溢出

(4) 7FH SF=0 ZF=0 CF=1 OF=1 有溢出

3.存储器采用分段方法进行组织有哪些好处?

答案:8086微处理器CPU中寄存器都是16位,16位的地址只能访问大小为64KB 以内的内存。8086系统的物理地址由20根地址线形成,怎样用16位数据处理能力实现20位地址的寻址呢?要做到对20位地址空间进行访问,就需要两部分地址,在8086系统中,就是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组成的。而这两个地址都是16位,将这两个地址采用相加的方式组成20位地址去访问存储器。

在8086系统的地址形成中,当段地址确定后,该段的寻址范围就已经确定,其容量不大于64KB。同时,通过修改段寄存器的内容,可达到逻辑段在整个1MB 空间中浮动。各个逻辑段之间可以紧密相连,可以中间有间隔,也可以相互重叠。采用段基址和偏移地址方式组成物理地址的优点是:满足对8086系统的1MB存储空间的访问,同时在大部分指令中只要提供16位的偏移地址即可。

4.Intel 8086/8088处理器芯片功能强大,但引脚数有限,为了建立其与外围丰富的信息联系,Intel8086/8088处理器引脚采用了复用方式,说明其采用了何种复用方式?

答案:8086CPU采用双列直插式的封装形式,具有40条引脚。由于受到引脚数量的限制,8086引脚安排采用了复用技术。它的复用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在不同的时刻通过相同的引脚传送不同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引脚的数量;二是采用了两种工作方式,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部分引脚具有两种不同

的引脚功能。

5.8086CPU是怎样解决地址线和数据线的复用问题的?ALE信号何时处于有效电平?

答案:为解决引脚少的问题,8086CPU内部采用一个多路开关,使低16位地址线和16位数据线共用引脚。因为当CPU访问存储器或外设时,先要给出访问单元的地址,然后才是读写数据,因此在时间上是可以区分的。在总线周期的第一个时钟周期(T1状态),输出低16位地址(记为A15~A0),而在总线周期的其他时钟周期内传送数据。当CPU处于“保持响应”状态时,这些引脚处于高阻隔离状态(即悬浮状态)。

ALE信号是地址锁存信号。8086在总线周期开始通过地址总线输出地址的同时,通过该引脚输出一个正脉冲,其下降沿用于将地址信息写入外部的地址锁存器中。在任何一个总线周期的第一个时钟周期时,ALE输出有效电平以表示在当前地址/数据复用总线上输出的是地址信息,ALE作为锁存信号,对地址进行锁存。ALE端不能被浮空。

6.8086/8088系统用的时钟发生器会产生哪些信号?

答案:8284A是一个专用的时钟发生器,产生4.77MHz的标准时钟信号CLK。此时钟信号作为系统时钟,并经CLK引脚直接送到8086,作为微处理器的时钟信号。同时8284A还对复位和就绪信号实现内部的时钟同步,然后再输出,实施对8086的控制。所以,8086/8088系统用的时钟发生器产生恒定的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RESET,准备就绪信号READY。

7.说明8086CPU的READY输入信号和TEST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READY输入信号实际上是由访问的存储器或外设发出的响应信号,高电平有效。READY信号有效时,表示内存或外设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以进行一次数据传输。CPU在每个总线周期的T3状态开始对READY信号开始进行采样。如果检测到READY信号为低电平,则在T3状态后插入等待状态Tw,在Tw状态CPU也对READY信号进行采用,若READY信号仍为低电平,则会继续插入等待状态Tw,所以Tw状态可以插入一个或多个,直到READY变为高电平,才进入T4状态,完成数据传输过程,从而结束当前总线周期。

TEST测试信号,低电平有效,TEST信号是和指令WAIT结合起来使用的,

在CPU执行WAIT指令时,CPU处于等待状态,当信号低电平时,等待状态结束,CPU继续往下执行被暂停的指令。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

1 绪论 填空部分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 称为机器。 3.机组是由、、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 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 副将引入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 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 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 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 约束是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 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 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毛概第一章题目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C)。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 刘少奇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C)。 A. 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B.创造新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 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新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科学发展观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依次是(C)。 A.党的七大、十四大、十五大 B.党的八大、十二大、十六大 C.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D.党的十二大、十五大、十六大 5. 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 D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 邓小平理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提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 C.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 8. 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确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是( A )。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王稼祥 9. 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B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10. 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D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延安整风 D.中共七大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第一章

第二章 单选题 1、Windows7操作系统共包含__C___个版本。 A.4 B.5 C.6 D.7 2、在Windows7中,按压键盘上的键将__D___。 A.打开选定文件 B.关闭当前运行程序 C.显示“系统”属性 D.显示“开始”菜单 3、在Windows7中右键单击某对象时,会弹出__B___菜单。 A.控制 B.快捷 C.应用程序 D.窗口 4、在Windows7中,要关闭当前应用程序,可按__A___键。 A.+ B. C. D. 5、___A__是Windows7推出的第一大特色,它就是最近使用的项目列表,能够帮助用户迅速地访问历史记录。 A.跳转列表 B.Aero特效 C.Flip 3D D.Windows家庭组 6、在Windows系统中,“回收站”的内容___C__。 A.将被永久保留 B.不占用磁盘空间 C.可以被永久删除 D.只能在桌面上找到 7、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需按__D___键+单击。 A. B. C. D. 8、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以下方法中不能新建文件夹的是__C___。 A.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 B.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 C.执行“组织/布局/新建”命令 D.点击“新建文件夹”命令按钮 9、在Windows7中,选择全部文件夹或文件的快捷键是___B__。 A.+A B.+A C.+S D.+S 10、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如果希望显示经典风格的“文件”菜单,可按_C____键。 A. B. C. D. 11、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利用导航窗格可以快捷的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浏览,但该创个一般不包括___D__部分。 A.收藏夹 B.库 C.计算机 D.网上邻居

第一章 习题课(1)

习题课(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600°角的终边上有一点(-4,a ),则a 的值为( ) A .4 3 B .-4 3 C .±4 3 D. 3 解析:600°角的终边在第三象限,则a <0,故选B. 答案:B 2.cos(-11π 3)的值为( ) A.12 B .-12 C.33 D .-3 2 解析:cos(-11π3)=cos(-4π+π3)=cos π3=1 2. 答案:A 3.若cos θ<0,且sin θ>0,则θ 2是第( )象限角.( ) A .一 B .二 C .一或三 D .任意象限角 解析:由已知cos θ<0,sin θ>0,知θ为第二象限角,即π 2+2k π<θ<π+2k π,k ∈Z ,所以π4+k π<θ2<π2+k π,k ∈Z ,即θ 2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答案:C 4.已知tan α=-1 2,则1+2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 的值是( )

A.13 B .3 C .-13 D .-3 解析:原式=sin 2α+cos 2α+2sin αcos α sin 2α-cos 2α =tan 2α+1+2tan αtan 2α-1 =1 4+1-1 14-1=-13. 答案:C 5.设a =sin 5π7,b =cos 2π7,c =tan 9π 7,则( ) A .a

毛概题库及答案.docx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 C )。 A. 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2. 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B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 点,就是( D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D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邓小平在党的( B )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8.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哲学思想是(D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C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0.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B )。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1.党的第( D )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D.十七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D )。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C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发展14.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C )。 A.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B.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

1. 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 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4.(Q4) List six access technologies. Classify each one as residential access, company access, or mobile access. Answer:1. Dial-up modem over telephone line: residential; 2. DSL over telephone line: residential or small office; 3. Cable to HFC: residential; 4. 100 Mbps switched Etherent: company; 5. Wireless LAN: mobile; 6. Cellular mobile access (for example, 3G/4G): mobile 5.(Q5) List the available residential access technologies in your city. For each type of access, provide the advertised downstream rate, upstream rate, and monthly price. Answer: Current possibilities include: dial-up (up to 56kbps); DSL (up to 1 Mbps upstream, up to 8 Mbps downstream); cable modem (up to 30Mbps downstream, 2 Mbps upstream. 6.(Q7) What are some of the physical media that Ethernet can run over? Answer: Ethernet most commonly runs over twisted-pair copper wire and “thin” coaxial cable.It also can run over fibers optic links and thick coaxial cable.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 单选适中2分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 粒径大小 B. 承载能力 C. 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 D. 孔隙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2. 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B.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C. 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 D.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3. 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既有建筑; B. 仅能用于新建建筑; C. 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 D. 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4.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 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B. 拉(或压)荷载; C. 剪切荷载; D. 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5. 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

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B. 搭接处局部加强; C. 采用机械锚固; D. 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6.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 板宽不能小于200mm ; B. 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C. 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 D. 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7. 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 A. 一次抹灰; B. 二次抹灰;

第一章 习题课

习题课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一、公式E=n ΔΦ Δt与E=Blv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如图1所示,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MN、PQ是水平放置的平行长直导轨,其间距L=0.2 m。额定电压为2 V的小灯泡接在导轨一端,ab 是跨接在导轨上内阻不计的导体棒,开始时ab与NQ的距离为0.2 m。 图1 (1)若导体棒固定不动,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多大? (2)若磁感应强度保持B=2 T不变,ab匀速向左运动,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ab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是多大? 解析(1)由于导体棒ab电阻不计,所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U L=2 V。 由E=ΔB Δt·S得ΔB Δt =E S =2 0.2×0.2T/s=50 T/s (2)由E=BLv得v= E BL =2 2×0.2m/s=5 m/s 答案(1)50 T/s(2)5 m/s 二、导体切割磁感线——转动问题分析 [例2] 长为l的金属棒ab以a点为轴,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如图2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求: 图2

(1)ab 棒各点速率的平均值; (2)ab 两端的电势差; (3)经时间Δt 金属棒ab 所扫过面积中磁通量为多少?此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多大? 解析 (1)ab 棒各点的平均速率 v -=v a +v b 2=0+ωl 2=12ωl (2)ab 两端的电势差:U =Blv -=12 Bl 2ω (3)经时间Δt 金属棒ab 所扫过的扇形面积为ΔS ,则 ΔS =12l 2θ=12l 2ωΔt ,ΔΦ=B ΔS =12Bl 2ωΔt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ΔΦΔt =12Bl 2ωΔt Δt =12Bl 2ω。 答案 (1)12ωl (2)12Bl 2ω (3)12Bl 2ωΔt 12Bl 2ω 如图3所示,长为l 的金属棒ab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b 点匀速转动,则金属棒ab 产生电动势的大小E =12Bl 2ω。 图3 三、电磁感应中的电荷量问题 设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E -,则在Δt 时间内:E -=n ΔΦΔt ,I -=E -R ,又q =I -Δt ,所以q =n ΔΦR 。其中ΔΦ对应某过程磁通量的变化,R 为回路的总电阻,n 为回路的匝数。 注意:求解电路中通过的电荷量时,一定要用平均感应电动势和平均感应电流计算。 [例3] 如图4甲所示,有一面积为S =100 cm 2的金属环,电阻为R =0.1 Ω,环中

毛概复习题库(1)

毛概复习题库(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 题的领导人是( A )。 A、毛泽东 B、张闻天 C、周恩来 D、 刘少奇 2.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重要性是在( C )后。 A、红军长征后 B、遵义会议后 C、延安整治 后D、党的七大后 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B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 4.做出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决议的会议 是( B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 放D、人权与主权 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 ( D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 大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C )。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B、改革 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伟大探索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9.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A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改革开放理论 10.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 ( A )。 A、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B、十六届四中 全会《决定》 C、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 D、十届四次人 大会议《纲要》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 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毛概题库第1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答案:C;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2、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B.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的七大D.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C;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中国共产党的一大D.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4、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 A.与时俱进的理论准备B.重要的理论准备 C.全面系统的理论准备D.政治经济的理论准备 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一节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的共同理论基础是()。 A.恩格斯思想B.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思想D.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案:D;考题来源:教材第二节 6、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考题来源:教材第二节 7、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 )。 A.新民主主义理论路线、纲领的形成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答案:A;考题来源:教材第二节 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 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答案:C;考题来源:教材第二节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 B.花园口 C.旅顺 D.大连 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 B. 占领委员会 C.都统衙门 D.联军委员会 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 B.控制利用 C.镇压剿灭 D.任其发展 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毛概第一章习题及其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A八个B九个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苏联模式B朝鲜模式C波兰模式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 A独立自主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政治纲领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 19、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课(有答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习题课 1、信号[]2 )8sin(8t 的周期=( 8 π )。 2、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3、根据欧拉公式 4、如果系统的参数随时间而变化,则称此系统为(时变系统) 。 5、()()()0 t t f t t t f -=-*δ 6、信号)100(t S a 的奈奎斯特间隔为 ( 100 π )秒 。 7、对带宽为20kHz 的信号f (t)进行抽样,其奈奎斯特频率 f s =(40kHz )。 8、已知? []2 sgn()t j ω = ,则? 1t ??=???? ( sgn()j πω- )。 9、信号的付氏变换为 ][e 2 1t)cos( j t j t e ωωω-+=

( ) 。 10、已知 ()()? ? ? ??=?2Sa ωττωE F t f ,则()52-t f 的频谱密度函数( ωωττ2 5j e 4Sa 2-?? ? ??E )。 (11~14题,论述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反之打×) 11、若周期信号f (t )是奇谐函数,则其傅氏级数中不会含 有直流分量。 ( √ ) 12、周期性的连续时间信号,其频谱是离散的、非周期的。 ( √ ) 13、非周期的取样时间信号,其频谱是离散的、周期的。 ( × ) 14、周期性冲激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也是周期性冲激函数。 ( √ ) 15、奇函数加上直流后,傅氏级数中仍含有正弦分量。 ( √ ) 16、如下图所示系统,求)(1t f 和)(2t f 的波形。(写出数学表达式并画图!) 答: )()()(π--=t U t U t x )]()([sin )(1π--=t U t U t t f

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 1、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A、口杯 B、衣服 C、飞机 D、手表 2、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 B、框架结构 C、空心结构 D、壳体结构 3、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属于() A、实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壳体结构 D、混合结构 4、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头盔 B、圆形陶瓷饰品 C、贝类 D、金字塔 5、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 B、弯曲 C、压缩 D、断裂 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 B、压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7、我国塔式建筑的结构一般都是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这主要是考虑它的()。 A、稳定性 B、强度 C、美观性 D、经济性 8、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A、美观 B、重心低 C、保护 D、支撑 9、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 A、拔河的绳子断裂 B、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 C、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10、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 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 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 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1、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物体的形状②材料③支撑面积大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 ②③④ 12、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材料 B、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 材料:人们最早利用混凝土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人造石材。作为人造石材的混凝土与一般石材一样,虽然有较好的耐压性能,但是经不起拉力。但是它有一个重要的性质,那就是它的膨胀系数与钢材很接近。因此,它可以与钢材紧密结合起来。当人们把混凝土跟钢材结合起来做梁后发现:这样的梁既能受压,也能受拉,其强度比用混凝土做成的梁的强度大得多。回答13、14题。 13、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更强。 A、抗弯 B、抗压 C、抗拉 D、抗剪 14、在下列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中,哪种结构最好() 15、在一根竹杆和一根同样尺寸的脆性塑料杆上不断加挂相同质量的重物,竹杆比脆性塑料杆能挂更多重物而不会断裂,说明了()影响结构的强度。

第1章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易1、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率不变;(B)、速度不变;(C)、角速度不变;(D)、周期不变。 易:2、对一质点施以恒力,则;()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 B.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 C.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质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易:3、对于一个运动的质点,下面哪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A) 具有恒定速率,但有变化的速度; (B) 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 (D)加速度恒定(不为零)而速度不变 ρ≠时,下列说法中哪中:4、试指出当曲率半径0 一种是正确的 ( ) (A)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线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D)物体作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难:5、质点沿x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为:.如在x = 0处,速度,那么x=3m 处的速度大小为 (A)(B) (C) (D) 。 易:6、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 ,从时刻到间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易:7、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受到水

平推力和作用,则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 中:8、质点由静止开始以匀角加速度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果在某一时刻此质点的总加速度与 切向加速度a τ成角,则此时刻质点已转过的角度 为() (A) (B) (C) (D) 。 难9、一质量为本10kg的物体在力f=(120t+40)i(SI)作用下沿一直线运动,在t=0时, 其速度v 0=6i1- ?s m,则t=3s时,它的速度为:

试题库第一章

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11年11月08日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历史必然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现实可能性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4.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A.生活理想的表现 B.社会理想的表现 C.道德理想的表现 D.职业理想的表现 5.()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反映特定时代精神和阶级意志。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6.从理想的内容划分,理想可分为() A.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 B.长远理想与近期理想 C.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 A.不要考虑长远,仅仅盯住眼前的事物 B.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C.理想就在脚下 D.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成为现实 8.“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9.信念是()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D.唯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毛概 第一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D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六届六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是在( D ) A.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B. 1935年遵义会议 C.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 D. 延安整风运动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A )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义革命新时代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年以后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年中国共产党担负起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4、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D ) A. 形成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B. 形成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C. 形成党的建设理论 D. 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系统理论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 D) 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 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 D.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6、( C )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指导思想。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7、中共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B ) A. 与时俱进 B. 保持党的先进性 C. 执政为民 D. 立党为公 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 A )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D. 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D )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第一章)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经济学是以()的观点研究企业。 A 人本管理 B 全面管理 C 经济学 D 行为学 答案:C 较易 2.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是最为迅速和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 A 厂商价值理论 B 现代企业理论 C 市场机制理论 D 成本利润理论 答案:B 较易 3. 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产生于()。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经济效益的实现 C 成本效益核算 D 投入与产出关系 答案:A 较难 4. 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是以()为基础扩展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A 新剑桥理论 B 新货币主义理论 C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D 需求管理理论 答案:C 较易 5. 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属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A 马尔萨斯 B 马歇尔 C 瓦尔拉斯 D 凯恩斯 答案:A 较易 6. 任何社会下,经济组织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 A 生产资源的获取 B 生产什么 C 生产成本的节约 D 需求创造 答案:B 较难 7. 管理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

A 企业管理 B 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 C 企业经营理论 D 企业资源运用 答案:A 较易 8.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管理经济学的()。 A 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 B 对企业目标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C 研究对象都是企业行为一般规律 D 对企业环境假设与经济学一致答案:A 较难 9.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表现在()。 A 分析企业时,将企业看作一个“黑箱” B 仅解释了生产是怎样在企业内部组织的 C 仅分析了企业组织中存在的利益冲突 D 在假定企业规模既定下解释了企业兼并与分离行为。 答案:A 较难 10. 新古典经济学仅揭示了价格机制中的协调激励机制,而忽略了()。 A 为什么要有企业组织 B 企业环境的变化 C 企业外部效应的存在 D 企业资源的限制 E 企业决策的外部约束 答案:A 较难 二、多项选择题 1. 市场经济是利用()来调节经济的。 A 供求关系 B 计划 C 价值交换 D 价格机制 E 政府政策 答案:AD 较难 2.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管理经济学的()。 A 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 B 对企业目标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C 基本分析方法来自经济学 D 对企业环境假设与经济学一致 E 对企业研究的目的与经济学一致 答案:AC 3.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不足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