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复习资料:医学统计学考试题整理.doc

统计复习资料:医学统计学考试题整理.doc
统计复习资料:医学统计学考试题整理.doc

04 口腔七年制考题

1 ,t test 用于mean comparision 有哪些?

2,sampling error and standard deviation 的联系与区别

3,anova的基本思想

4,direct standardization of crude rate 举例与步骤

5,non treatment factor of吃药后血脂变化实验举例

6,parametric test and nonparametric test 的应用条件,研究时怎么选择

application:

1,linear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2,paired design rate comparison method (chi-squarc test)

04八年制统计

简答:

列出3个描述弥散的统计量,并11说明他们的用途

抽样误差是怎么形成的,怎样佔计抽样误差

用ttest或者卡方检验说明假设检验的基本逻辑

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他的优点和缺点

解释最小二乘法,画散点图标出参差

列举一例医学屮的possion分布,说明possion分布的平均值与deviation之间的关系

大题

实验设计中双盲法是?举例说明其屮的对彖,处理因素,效果是什么?应用随机数表,把20个志愿者平均分成两组。

给出一配对数据,分别为试剂A和试剂B测量血总蛋片的结果。现在看是否可将B替换成为A,甲说用配对t检验,乙说用相关分析,丙说用回归分析,对他们的建议进行评价。

06临床统计

简答6*6

抗体滴度(对数正态资料)统计描述,所求统计量意义

多组计量资料假设检验步骤及基本思想

上一题方差分析结果填空及结果解释

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注意事项

估计样本含量意义及需确定之参数

J b值意义、区别及联系

论述12*2

四格表卡方检验基木思想、对所给资料做卡方检验(需具体数值)

研究新药治疗高血压疗效,试确定其三要素及确定过程中之注意事项,实验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07临床统计

简答:抽样误差含义,影响因素,标准误的计算

随机化含义,如何在实验设计和实施中实现随机化

a和p的区别联系

配对t检验和完全随即设计t检验的优缺点,什么情况用配对

3样木上用q检验,为何不要用t检验,理由,两者的区别

四格表卡方检验的使用条件

大题: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父了身高的统计设计,统计规划,统计报告,不用计算结果

07级八年制及口腔七年制

单选2X20

简答(36)

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变异程度应怎样选择统计虽

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中,若同一组出现秩次持平耍不要计算平均秩?为什么?如果是不同组出现呢?

标准差和标准i吴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线性相关和线性回归的区别

什么类型的数据可以用等级相关

举一个例子说明临床试验屮使用安慰剂的必要性

计算问答(12X2)

1,一个随机区纟fl设计,35个个体,7个区组,5种处理因素,ffl ANOVA

(1)补充完整ANOVA计算表

(2)写出检验五种处理因素效果的完整分析步骤,不要求Z后的多重组间检验

2,两种放射性物质A和B照射兔子的前臂,得出一个损伤指数,A和B的结果已列出(12

只兔了),两个处理的结果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就是提不用符号秩次检验)。

(1-)用什么统计量比较两种处理的平均水平差异比较适合?

(2)建立适当的假设检验,比较两种放射性物质的伤害差界

08级医学统计学

简答题

1 ?影响样木含量的因索和影响方向

2.致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3?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

4.线行回归分析的步骤

5.对照的目的及举例说明一种对照方式

6?分析职工的年龄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发现年轻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职工,分析是否正确?

综合分析题

1.(1)分析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哪一个变界大

(2)估计女性血红蛋白的均数

(3)男性、女性血红蛋白含量是否冇差异?分析步骤

(4)大多数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没有落在以上所给的范围,如何分析?

2?饮用水氟含量的与氟骨症的和关关系,两者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

(1)分析方案

(2)能否用差异冇统计学意义说明两者的相关密切程度

(3)相关关系是否一定是一种因果股关系?是举例说明?

10级硕士统计考题

简答6X6

1,举例说明多重线性回归的用途和分析步骤

2,怎么样计算发铅和血口细胞的参考值范围

3,二项分布的三个应用条件

4,lodzs分析的革木思想和结果判定

5,举例说明2x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吋效应的分解

6,影响样本量的四个因素

计算分析题2X12

1,A,B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怎么样比较两药的疗效

2,两组多分类有序变量,釆用了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这三种方法,哪种最好

09级统计考题

1?举例说明统计中的三种谋差

2.举例说明在哪两种情况下使用变异系数描述变界程度

3.剩余标准差的意义与作用

4.线性相关与回归当屮应该注意的问题

5.三个样木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假设检验步骤

6.什么是系统抽样,它的优点和缺点

1?根据表格数据计算(使用配对分类变量的资料的卡方检验)检验两种培养基的效果有无差别2.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使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的前提条件,这时使用什么来进行统计描述

当例子中的数值改为症状(轻度、中度、严重)该选择使用什么检验方法,这时使用什么來进行统计描述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考试资料

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一、设计 要求; 科学、周密、简明 二、搜集资料 要求;完整、准确、及时 三、整理资料 步骤;审核、分组、汇总 四、分析资料 内容;1、统计描述、2、统计推断 第一步设计:制定计划,对整个过程进行安排。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如何进行设计?举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经费预算 第二步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根据计划取得可靠、完整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三种: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注重资料的真实性。 第三步整理资料:原始资料的整理、清理、核实、查对,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计算和分析。可借助于计算机(常用软件:EPI、SPSS、SAS)。 第四步分析资料(统计分析):统计学的关键所在。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计算有关的指标和数据,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统计资料分为几类?特点? 1.计量资料通过测量所获得的资料,一般用度量衡单位 2.计数资料根据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类的资料,一般不是有度量衡单位 3.等级分组资料计量与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类资料,即半定量资料 判断:大学教授的年收入,欧洲的国家数,血红蛋白含量,患病人数等。 资料的相互转换 (1)测得一群人Hb值(g/L),此资料为计量资料; (2)按正常和异常分为两组,此时资料为根据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类的资料,一般不是有度量衡单位; (3)按量的多少分为: < 60 (重度贫血), 60 ~ (中度贫血), 90 ~ (轻度贫血), 12 0~ 160 (正常)及> 160 (Hb增高)。此时资料为等级分组资料。 3.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样本:是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4.什么是小概率事件? 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在一次试验(抽样)时,我们往往认为它(事件A)不会发生。 5.什么是抽样误差?如何减小?能否避免? 抽样误差---由抽样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 一般来说,样本含量越大,则抽样误差越小。 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样本:是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2、同质与变异 同质---是指对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较易控制的因素尽可能相同.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医学统计学题库

1 医学统计学题库 一、最佳选择题 1. 比较相同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统计指标是__ __。 A. 全距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 反映一组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宜用_ __。 A.变异系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均数 3. 下述_ ___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 血红蛋白( g/L ) B. 红细胞计数( 31012 /L ) C. 抗体滴度 D. 血型 4.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___ ____。 A. 相对比 B. 率 C. 构成比 D. 率的标准误 5. 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___ _____。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6.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9% 的变量值范围为___ _____。 A. μσ±196 . B. μσ±258. C. μσ±1 D. μσ±125. 7. 8名新生儿的身长(cm )依次为:50, 53, 58, 54, 55, 52, 54, 52。 中位数M 为__ __。 A. 53.5 B. 54.5 C. 54 D. 53 8.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是_ _。 A. 变异系数 B. 相关系数 C. 均数 D. 回归系数 9. 某市1955年和2015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若用统计图表示宜 选用____ _______。 A. 直条图 B. 直方图 C. 百分直条图 D. 统计地图 10. 下述___ ____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B.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C.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 0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0 个选择20 个填空题20 个简答4-5 个讨论分析1-2 题计算1-2 题 绪论 2 选1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 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 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 或0.01 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 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 )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 、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2 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带有规律性,经过校正和处理,通常可以减少或消除。 统计的步骤(考填空题,四个空) 统计工作的步骤 1.设计:设计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s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2. 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可以反映两个现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3. 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中,两组数据统一从小到大编秩次。() 4. 对3个地区居民的血型构成作抽样调查后研究其差别,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余都大于5,可直接作χ2检验。() 5. 总例数等于60,理论数都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不可用确切概率法。() 6. 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7.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只有当区组间差别的F检验结果P>0.05时,处理组间差别的F检验才是真正有 意义的。() 8.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9. 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 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10. 如果把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作分析,前者的区组SS+误差SS等于后者的组内SS。()

11. 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定义中,因变量(Y)是0~1变量。() 12.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P<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13.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14.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 15. 无论什么资料,秩和检验的检验效率均低于t检验。()检验。() 16. 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中,检验的P值越小,说明两变量的关联性越强。() 17. 析因设计既可以研究各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又可以研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18. 当Logistic回归系数为正值时,说明该因素是保护因素;为负值时,说明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19. 常见病是指发病率高的疾病。( ) 20. 用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与治疗后病人的收缩压之差的平均数,经t检验,P<0.01。按a=0.05水准,可以认为该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多重回归中要很好地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好选用________。 a. 最优子集法 b. 逐步法 c. 前进法 d. 后退法 e. 强制法 2.t r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10个 选择20个 填空题20个 简答4-5个 讨论分析1-2题 计算1-2题 绪论 2选1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2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A) 一、单选题:在A、B、C、D 和E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每题1 分) 1.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_____。 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 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 E 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 2.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 A. 体块指数(体重/身高2) 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 细胞突变率(%) D. 中性核细胞百分比(%) E. 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3.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 A. 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 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 C. 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 E. 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 4.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 A. 变异系数(CV)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 5. 从μ到μ+1.96s 范围外左右两则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_____ 。 A.2.5% B.95% C.5.0% D.99% E.52.5% 6.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在已知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B 药好或相等时, 可选单侧检验 B. 检验水准 定得越小, 犯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 检验效能1- 定得越小, 犯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 P 值越小, 越有理由拒绝H0 E.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 7.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 X)差别的t 检验,____。 A. t 值不变B. t 值变小C. t 值变大 D. t 值变小或变大E. 不能判断 8. 将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A、B 和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 A. 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t 检验 B. 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 C. 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t 检验方差分析 D.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 以上都不对

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 (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 一、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 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A.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标准误 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间断性资料 E、分类资料 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抽样的目的是:(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 A、?x B 、p C、r D、σ E、s 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A、正偏态分布资料 B、负偏态分布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 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

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 A μ1≠μ2 B μ1=μ2 C X1≠X2 D X1=X2 E X1=X2 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 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 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 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 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 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 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 E. 以上都不正确 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11.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 A.50 B.49 C.25 D.24 E.48 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 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 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 D 率E变异系数 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 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 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模拟题A卷 1.测得10例某指标值治疗前后情况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疗前76 64 60 62 72 68 62 66 70 60 治疗后74 62 64 58 68 70 56 60 66 56 1.用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表: 例数均数标准差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前-后)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t=2.512 P=0.0332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2.上题资料,用非参数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该指标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填入下面空格。 H0: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H1: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有差异。 统计量s=19.5 P=0.0547 统计结论:P>0.05,不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前后该指标值无差异。

3.测得10例正常儿童身高(cm)和体重(kg)如下: 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X)120 133 126 130 121 122 131 128 110 124 体重(Y)20 27 23 25 25 18 22 25 15 22 (1)求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并作显著性检验。 相关系数r =0.81211 H0:p=0 H1:p≠0 P= 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存在正相关。 (2)求身高推算体重的直线回归方程,并作显著性检验。 直线回归方程:y=-32.964+0.443*x H0:β=0 H1:β≠0 P=0.0043 统计结论:P<0.05,拒绝H0,认为在α=0.05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认为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三.10名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测定尿氟(mg/L)排出量结果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前 1.7 1.6 1.4 2.3 1.9 0.8 1.4 2.0 1.6 1.1 工后 2.7 3.1 3.2 2.1 2.7 2.4 2.6 2.4 2.3 1.4 1.计算工后比工前尿氟排出量增加值的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和中位数。 均数0.91,标准差0.635,标准误 0.201,变异系数 69.78,中位数 0.900 2.检验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H0: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1:氟作业工人在工作前后尿氟排出量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量t=4.532 P=0.0014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完整最新版

预 防 医 学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选1 变异:由众多的、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特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3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带有规律性,经过校正和处理,通常可以减少或消除。 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时,仪器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一致。 统计的步骤(考填空题,四个空)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 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4.分析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反映事物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 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考填空题,三个空) 随机化原则、对照的原则(对照的类型,对照的设置)、重复的原则。 对照的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剂对照 2选1 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 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 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 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 变量。 完全随机设计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名解2选1)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属于此类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凶素。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的制作步骤以及频数分布表的用途(问答题)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例:某市1982年50名7岁男童的身高(cm)资料如下,试编制频数表。 114.4117.2122.7124.0114.0110.8118.2116.7118.9118.1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历年常考总结试题3元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

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 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 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pearson卡方检验 B.校正卡方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真实情况拒绝H 不拒绝H

H 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ɑ) 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H Ⅱ型错误(β) 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Ⅰ型错误(ɑ错误): H 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 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注:红色字体表示已经改正,多余表示删除的内容)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