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略)

第二节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机制

一、肺脏对药物易感性的原因

1、药物的肺动力学特征所致:

肺泡膜总面积大、肺泡壁薄、肺循环血流缓慢,药物和肺组织接触机会多。

2、药物在肺脏的积聚和代谢所致:

药物在肺组织的高浓度摄取及它的活性代谢产物都可导致肺局药部的毒性反应。

3、药物在肺组织沉积所致:——拦截、碰撞、沉降、扩散

二、药物呼吸系统毒性作用机制

1、呼吸中枢抑制:吗啡、藜芦

2、呼吸肌麻痹:箭毒类

筒箭毒碱:竞争性地阻断骨骼肌N2受体,引起呼吸机松弛。

3、氧化损伤:呋喃类

这些氧自由基可导致肺泡弥漫性损伤,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肺泡内有纤维素样渗出物、透明膜形成、出血、水肿(急性肺损伤),继之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肺损伤)。

4、对肺泡的直接损害:多柔比星(阿霉素)

阿霉素:嵌入DNA,产生细胞毒作用,对肺泡产生直接损害。

5、细胞内磷脂的沉积:胺碘酮

胺碘酮:对肺的损伤主要是引起细胞内磷脂分解代谢障碍,导致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内磷脂沉积。

6、介导P物质的释放:紫杉醇

?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NA,兴奋β2受体,气管舒张;

?胆碱能神经,释放Ach,兴奋M受体,气管收缩.

?非肾上腺素非胆碱能神经(NANC)P物质,参与炎症反应。

如紫杉醇:促进P物质释放,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损伤。

7、致癌变作用:环磷酰胺

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也可干扰RNA合成---肺癌。

第三节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分类

一、气道反应

部位:气管和大支气管——反射性收缩

机制:cGMP、cAMP、NO、组胺、前列腺素、白介素和P物质等介质参与。

二、刺激反应

刺激气道分泌物增加,如吸入性麻醉药乙醚。

三、药物性肺损伤

?急性损伤机制

1)上皮细胞损伤:

纤毛上皮细胞、 Clara细胞、肺泡上皮Ⅰ型和Ⅱ型细胞

2)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直接作用、脂质过氧化

3)肺氧化损伤机制

药物产生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过氧化损伤作用。

肺炎:

药物过敏性肺炎

Ⅲ-Ⅳ型变态反应,肺泡巨噬激活

药物性红斑狼疮样肺炎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泡壁

药物间质性肺炎

Ⅲ-Ⅳ型变态反应,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

肺水肿:

肺水肿是由于液体从毛细血管渗透至肺间质或肺泡所造成的。

机制: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透性增加

肺纤维化:

部位:肺泡间质、小气道

病理学标志:肺泡间质中胶原纤维的病灶染色增多

代表药物

(1)博来霉素

●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

●损害结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Ⅰ型肺泡细胞的坏死,形成水肿和出血;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最后肺纤维化使肺泡壁增厚。

(2)环磷酰胺

●可引起肺纤维化

●可能机制:由细胞色素P450代谢成丙烯醛等活性代谢物,启动脂质过氧

化作用

肺癌:

可能机制:

1.致癌剂或其代谢产物引起DNA损害;

2.活性氧引起DNA损害

其它:

药物性哮喘

肺栓塞

肺出血

肺血管炎

肺动脉高压

第四节常见的呼吸系统毒性药物

一、药物性肺炎

1、过敏性肺炎:

青霉素类、红霉素、磺胺类、氟嗪酸、呋喃妥因、氯丙嗪、安痛定、对氨基水杨酸钠、干扰素、甲氨蝶呤、三氮唑核苷、5’氟脲嘧啶、吲达帕胺、皮质激素等。

2、药源性红斑狼疮样肺炎:

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药物可能是因为参与了免疫反应而引起红斑狼疮样肺炎。灰黄霉素、呋喃妥因、肼苯哒嗪、乙内酰胺、普鲁卡因胺等可引发患者体内产生核抗体从而引发此类病变。

3、间质性肺炎:

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氟达拉宾等。二、药物性肺纤维化

醛固酮类药物、盐酸胺碘酮,马利兰(白消安),博来霉素,卡氮芥,环磷酰胺及异环磷酰胺等。

三、药物性哮喘

如解热镇痛类药,抗菌药、酶类药物及生物制品,β受体阻滞剂,H2受体阻滞剂,氢化考的松、色甘酸钠等气雾剂,胆碱类药物,麻醉类药物等。

四、药物性肺水肿

如镇痛药,镇静催眠药,降压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抗肿瘤药

五、肺栓塞

?化疗药如环磷酰胺、氨甲蝶呤、丝裂霉素等可使蛋白质中的硫缺乏,抗凝血酶Ⅲ减少而形成血栓;

?口服避孕药可致肺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而促进血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小板增多而诱发血栓形成。

六、其它

1、肺出血:抗凝血药、奎尼丁

2、肺癌:镇静催眠药

3、肺动脉高压:减肥药、抗高血压药,口服避孕药以及静脉注射麻醉药品。

4、肺血管炎:碘化物、苯妥英钠、汞制剂、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

第五节呼吸毒理学研究方法

一、整体试验

①大体解剖及一般情况检查

②呼吸功能检查

③肺脏的生化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检查

肺组织羟脯氨酸的测定

④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

以纤维支气管镜嵌入到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的一项技术。对其回收液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第三十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六章呼吸系统药物 学习要点 咳痰、咳嗽和喘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三大症状,祛痰药、镇咳药和平喘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对症治疗药物。 一、祛痰药 祛痰药是指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并易于排出的药物。按其作用方式不同分成刺激性祛痰药和粘痰溶解药。 氯化铵:口服对胃粘膜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炎症而痰多不易咳出的患者。 乙酰半胱氨酸:使粘痰中连接粘蛋白肽链的二硫键断裂,变成小分子的肽链,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性,易于咳出。 雾化吸入用于治疗粘痰阻塞气道、呼吸困难者。 二、镇咳药 镇咳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及外周性镇咳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苯佐那酯等。 可待因:又命甲基吗啡,抑制咳嗽中枢,适用于慢性和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其不良反应有呼吸中枢抑制和便秘作用,还有成瘾性。 喷托维林: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并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抑制呼吸道感受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 三、平喘药 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成六类: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克伦特罗等。激动3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平滑肌细胞内CAMP浓度,从而使平滑肌松 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可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作;②茶碱及其复盐,如氨茶碱、胆茶碱。短期应用可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阻断腺苷受体;减少炎症细胞向支气管浸润,具有抗炎作用;③ M 旦碱受体阻断药,如异丙阿托品等;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倍氯米松、氟尼缩松、布地萘德等;⑤肥大细胞膜稳定药,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等;⑥其他平喘药,如IgG抑制药、PAf拮抗药等。 肾上腺素:对a、3受体均有强大的激动作用。其舒张支气管主要靠激动3受体。a 受体激动可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于气道通畅。皮下注射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麻黄碱: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缓慢、温和、持久。用于轻症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异丙肾上腺素:选择性作用于3 受体,对3 1、3 2受体无选择性。平喘作用强大,可吸入给药。主要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皮下注射可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沙丁胺醇对3 2受体的作用强于3 1受体,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A型题(本大题34小题.每题1.0分,共34.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色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是: A 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 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C 阻断腺苷受体 D 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E 激动β2受体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主要机理是: A 抗炎、抗过敏作用 B 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 C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E 阻断M受体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首选哪种药物: A 麻黄碱 B 沙丁胺醇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阿托品 E 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预防支气管哮喘用药。沙丁胺醇口服有效,作用可维持4~6h,而且有明显的β受体选择性,其舒张支气管作用较强,故用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预防。这种考虑完全正确,但本题所问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首选药物,选项中A项麻黄碱更具优点,因为麻黄碱作用出现缓慢、温和、持久更适宜预防给药。同时麻黄碱不但激动β受体,且激动α受体,可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减轻水肿,有利于气道畅通。 第4题 外周性镇咳药是: A 溴己新 B 喷托维林 C 苯佐那酯 D 氯哌斯汀 E 右美沙芬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下列祛痰药的叙述错误项是: A 间接起到镇咳和抗喘作用 B 裂解痰中的黏多糖,使痰液变稀 C 部分从呼吸道黏膜排出形成高渗,使痰液变稀 D 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 E 扩张支气管,使痰易咯出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目的观察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动物:选用成年健康家兔(2kg)、白色豚鼠(300g)、白色小型猪(7kg)或大鼠(200g)。家兔 或小型猪每组4只,豚鼠或大鼠每组10只。受试动物应皮肤光滑、无损伤、无皮肤病。 2.受试物:膏剂、液体或粉末。前两者可直接试验,后者需用适宜赋形剂(如羊毛脂、凡士 林等)混匀,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良好接触。 三试验方法 1 受试动物皮肤制备: ①完整皮肤制备:动物在给药前24h,将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可采用剪、剃或适宜的脱毛剂,如8%Na2S等。去毛范围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左右,即家兔约150cm2左右,豚鼠、大鼠约40cm2左右,小型猪约300cm2。去毛后24小时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伤,受伤的皮肤不宜做完好皮肤的毒性试验。 ②破损皮肤准备:按上述方法将受试动物去毛,消毒皮肤后,用消毒手术刀做井字形划破表皮,或用砂布纸摩擦打毛皮肤等,以皮肤出现轻度渗血为度。 2 剂量选择和分组: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设赋形剂组或空白组。试验组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各2~3个剂量组。每组动物数为家兔或小型猪4只,大鼠或豚鼠10只,雌雄各半。低剂量组以临床用制剂(含辅料)用量不低于1g或1ml,高剂量组为低剂量组的2~4倍,或各剂量组间间距根据受试物毒性大小和预试结果而定,一般以0.65~0.85为宜。根据中药具体特点,可以提高浓度或增加24小时内用药次数。若用受试物剂量超过有效浓度20倍以上,仍未出现异常反应或死亡,则只设一个高剂量组 3 给药方法及观察时间:试验时,将受试物均匀的涂敷于动物背部脱毛区,破损皮肤则在脱毛区划破皮肤后再涂敷受试物,并用无刺激性砂布、胶布或网孔尼龙绷带加以固定。给受试物24小时后,可用温水或适当溶剂去除残留的受试物或赋形剂,每日观察,连续观察7天。给受试物时应注意,若受试物是固体粉末或中药散剂,则需加适量水或赋形剂(如羊毛脂、凡士林、橄榄油等)混匀,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的良好接触。如受试物时液体,除用纱布固定外,还应在其覆以聚乙烯薄膜,然后再包扎固定,以防止液体挥发。给药后,要防止动物舔食受试物。 4. 观察内容:观察动物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的变化。若有动物死亡则需进行尸检和肉眼观察。当有肉眼可见病变时,则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四结果判断及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判断。试验报告应详细论述实验方法,列表说明分组、剂量、动物数、每日用药次数、中毒表现及死亡动物数,有死亡动物时,应报告病例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验报告,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价。

复习重点、试题-药物毒理学试题和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 A.有毒 B.毒性 C毒素D.毒物 E.靶器官 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 A.机制毒理学 B.应用毒理学 C.描述性毒理学 D.临床毒理学 E.职业毒理学 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A.家兔 B.大鼠 C.小鼠 D.豚鼠 E.家犬 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 A.基因启动区域 B.转录因子 C.转录前复合物 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 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 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 A.干扰电子传递链 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 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 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 E.使钙离子上升 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 A.组织坏死 B.纤维症 C.致癌 D.炎症 E.蛋白合成 二、填空题 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 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四、简答题 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1)发现中毒剂量 (2)发现毒性反应 (3)确定安全范围 (4)寻找毒性靶器官 (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2. 毒性反应类型? (1)非共价键结合 (2)共价键结合 (3)氢键吸引 (4)电子转移 (5)酶反应 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 (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 (3)改变靶点 4.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 (2)靶分子结构破坏: (3)新抗原形成 5.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1)组织坏死 (2)纤维症 (3)致癌 四、论述题 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 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知识总结 概念:药物对皮肤的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对皮肤的直接损伤和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产生的全身中毒。 药物对皮肤毒性作用的形态与生理学基础 皮肤的组织形态学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层组成,两层紧密结合,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的组织相连,此外,皮肤内还有附属器官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皮肤的结构主要为表皮、真皮、皮肤附属器官。 1、表皮:表皮主要有多层角质形成细胞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分为5层,由深至浅分别为,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无血管分布。表皮和真皮间的基膜带,具有渗透和屏障作用。当发生损伤时,炎症细胞通过其进入表皮。 2、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二者无明确界限。 3、皮肤附属器官:包括毛、皮脂腺、汗腺、甲四个主要部分。 皮肤的生理学基础 皮肤的主要功能有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体温调节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和分泌排泄功能。 药物经皮肤的吸收过程 药物经皮肤的吸收途径有两条: (1)经表皮屏障吸收途径:这是主要的吸收途径,其主要障碍是角质层。药物可经两种途径扩散通过角质层:通过细胞间隙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 (2)经附属器官吸收途径:次要途径。 药物经表皮屏障吸收的过程包括两相: (1)渗透相:药物透过表皮进入真皮。以简单扩散方式为主,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2)吸收相:药物经表皮基膜带抵达真皮后转入毛细血管。药物扩散速度主要取决于其的水溶性和血流量以及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流动速度。 因此,只有同时在脂、水中易溶的药物,才易通过皮肤进入血液。 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药物的理化性质、皮肤的结构和部位、外界环境因素。此外,机体的遗传背景、年龄、性别、种族、患病状态、神经因子、食物结构以及药物治疗情况等,也能影响外源物的吸收。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 药物接触不同药物可产生不同的毒效应,有的毒作用仅限于皮肤本身,有的则会影响到皮肤附属器官,有的经皮肤吸收产生全身中毒反应。其他给药途径发挥治疗作用时也会引起皮肤黏膜的损伤。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1、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宜选用 A、可待因 B、喷托维林 C、氨茶碱 D、溴己新 E、氯化铵 答案A 2、常用于祛痰,又可以酸化尿液的药物 A、右美沙芬 B、喷托维林 C、氯化铵 D、乙酰半胱氨酸 E、溴己新 答案C 3、沙丁胺醇的平喘作用 A、兴奋α1受体 B、兴奋β1受体 C、兴奋β2受体 D、兴奋H2受体 E、兴奋M1受体 答案C 4、大量黏痰阻塞气道的紧急情况处理 A、口服溴己新 B、口服氯化铵 C、注射氨茶碱 D、气雾吸入异丙肾上腺素 E、乙酰半胱氨酸气管滴入 答案E 5、用于预防哮喘发作而对发作期无效的药物 A、氨茶碱 B、克伦特罗 C、色甘酸钠 D、异丙肾上腺素 E、异丙托溴铵 答案C

6、既可以平喘又可以强心利尿的药物 A、氯化铵 B、氨茶碱 C、色甘酸钠 D、肾上腺素 E、沙丁胺醇 答案B 7、能裂解黏痰的黏蛋白成分,使痰粘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的药物 A、麻黄碱 B、可待因 C、氨茶碱 D、喷托维林 E、乙酰半胱氨酸 答案E 8、用于顽固性哮喘宜选用 A、氨茶碱 B、麻黄碱 C、异丙肾上腺素 D、倍氯米松 E、酮替芬 答案D 9、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口服使用的药物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沙丁胺醇 D、异丙托溴铵 E、胆茶碱 答案E 10、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嗜睡 B、心动过缓 C、心动过速 D、低血压 E、过敏反应 答案C

11、氨茶碱静脉注射速度过快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A、心悸 B、中枢兴奋 C、中枢抑制 D、心律失常 E、血压骤降 答案C 12、患者男66岁,患高血压同时伴有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哮喘时,不宜选择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异丙托溴铵 D、氨茶碱 E、糖皮质激素 答案A 13、某患者手术后呼吸道有黏痰不宜咳出,我们可以考虑下面哪种药物治疗 A、可待因 B、氯化铵 C、乙酰半胱氨酸 D、氨茶碱 E、溴己新 答案C 14、患者男,22岁行走于花园附近时,突觉鼻、眼痒,流涕,打喷嚏,继之出现胸闷气促,即去医院治疗,既往有吃鱼虾过敏现象。患者所患疾病可能为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内源性哮喘 D、外源性哮喘 E、感冒 答案D 15、为预防哮喘的发生可选择哪种药物 A、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氨茶碱 D、色甘酸钠 E、二丙酸倍氯米松

常见有毒药物的毒性

常见有毒药物的毒性 所谓毒性,是指药物结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小毒、有毒、大毒三类。大毒药品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安全系数小,一旦中毒就会对机体组织器官产生剧烈的损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则死亡,此类药品绝大部分属于国家特殊管理药品,临床很少应用;小毒药品对人体危害较小,普遍地应用于临床;介于二者之间者为有毒药品。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对有毒药物采取“大毒者尽量不用,有毒者应用慎重,小毒者亦应注意”的原则。以充分体现中药安全低毒,古朴自然,对人体危害极小的享誉。今按小毒、有毒、大毒的顺序,将常见有毒药物及中毒表现列表归类如下,并附有中毒原因、用药及服药禁忌和剂量换算,以警示调剂投药、医师用药,而避免不必要的药用事故发生。 至于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有别于对机体有损害的毒性反应。毒性反应对人体危害较大;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较轻,多停药后自行消失,如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过敏反应,也属于不良反应的范围,其症状轻者可见瘙痒、皮疹、胸闷、气急,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除药物因素外,多与患者体质有关。无毒药品虽治疗剂量幅度大、安全系数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白薇等一部分药物,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中毒反应,若大量应用,即有毒害人体的可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或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此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无毒药,如大枣、山药、浮小麦等。 一、小毒药物 药物名称用法用量中毒表现 细辛煎服:1~3克 散剂:每次服0.5~1克头痛、呕吐、烦躁、汗出、口渴、面色潮红、颈项强直、体温血压升高、瞳孔轻度散大等,继而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尿闭、呼吸麻痹而死亡 杏仁煎服:3~10克 用时捣碎轻者眩晕、心悸、恶心、呕吐、腹泻、四肢软弱无力、用脉数;重者昏迷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终至呼吸麻痹导致死亡(多在服药后0.5~5小时发病) 桃仁煎服:5~10克 用时捣碎首先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继则神志不清、抽搐,严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危及生命 川楝子煎服:4.5~9克 不可持续使用轻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欲睡;重者呼吸麻痹、中毒性肝炎、内脏出血、精神失常等 吴茱萸煎服:1.5~4.5克多表现视力障碍及错觉 贯众煎服:4.5~9克轻者眩晕头痛、腹泻腹痛、呼 吸困难、黄视或短暂失明;重

! 9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略) 二、细胞的生成(略) 第二节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 药物可影响血液的形成和功能,导致药物的血液毒性(hematotoxicity )。 一、药物血液毒性类型 (一)直接抑制骨髓造血细胞 血小板减少、再障等。如抗肿瘤药、氯霉素等。 (二)对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溶血性贫血、低氧血症。如伯氨喹、磺胺、非那西丁等。 (三)化学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抗肿瘤药等。 二、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病及其产生机制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症状: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即原来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 两种类型 1、和剂量有关 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白消安、亚硝脲类、苯妥英钠、吩噻嗪、硫尿嘧啶及氯霉素等,均也可以引起与剂量有关的骨髓抑制。 2、和剂量关系不大 多系药物的过敏反应,常导致持续性再障。常见的有氯霉素、阿的平、三甲双酮、保泰松、氨基比林、炎痛喜康、磺胺、甲砜霉素、甲亢平、他巴唑、氯磺

丙脲等。 药源性血细胞减少的机制: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药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骨髓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铁螯合酶活性,阻碍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幼红细胞生成、抑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 ②特异质性或过敏性反应 表现为与剂量无关的不可逆的全血细胞减少,可能与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干细胞受损有关。存在遗传性体质异常,以致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出现某种代谢缺陷。 (二)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低于1.8-2.0×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 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的机制: ①发生与剂量有关,系细胞毒性所致。 药物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阻碍幼粒细胞DNA的合成,抑制幼粒细胞的分裂、增殖,引起粒细胞成熟障碍。当达到一定剂量就可以造成骨髓抑制。 ②其发生与剂量无明显关系,属于免疫反应。 药物作为半抗原与粒细胞蛋白质结合变为完全抗原,并刺激抗体产生,进而使粒细胞凝集而致病。 (三)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上,药物引起病人血小板的改变较为常见,轻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可引起脑出血,甚至死亡。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机制: ①由免疫机制所致 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全抗原,接触一段时间后产生变态反应,使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加。 ②由于骨髓巨噬细胞中毒引起血小板减少 通常在用药一段时间的数日至数月后发生,少数患者药物能在人体内长期滞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三大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喘息。 相应的对症治疗的药物:镇咳药、祛痰药、平喘药。 平喘药: 支气管扩张剂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共有的平喘作用机制: 1、激动呼吸道平滑肌β2受体促进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c AMP水平升高,引起平滑肌松弛; 2、激动呼吸道肥大细胞β2受体,抑制组胺等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气道水肿。 3、动支气管平滑肌粘膜血管α受体减轻粘膜充血水肿。 (1)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舒喘灵)、特布他林、克伦特罗(瘦肉精) 【作用特点】: 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对β1受体基本无作用,心脏反应较少见。 【临床应用】控制哮喘症状(气雾剂)预防发作(口服) (二)茶碱类——氨茶碱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抑制磷酸二酯酶(PDE)使c AMP降解减少,c AMP水平升高,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促进AD、NA释放,间接激动β受体,使c AMP水平升高; (3)阻断腺苷受体,拮抗腺苷诱发的平滑肌痉挛。 2.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功能 3. 强心、利尿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溴铵(异丙阿托品) 【作用机制】 1.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M受体使c GMP水平降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 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应用: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1.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但副作用多且重。 2.局部应用:吸入式给药 3.目前作为抗哮喘的第一线药。 4.重症者不能控制时需全身给药。 (丙酸)倍氯米松 特点: 1)为地塞米松衍化物。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百倍。 2)气雾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通过抗炎、消除水肿、抑制变态反应而发生抗喘作用.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详细参考)

呼吸系统药物汇总 1、什么是镇咳药?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答: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炎症、痰液等异物的刺激后,发出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通过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是一种有益的动作,同时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当患有某些疾病时,有时医生还要鼓励患者咳嗽,以使呼吸道通畅,只有当咳嗽频繁发作,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甚至促使病情发展,引起其他合并症时,才需使用镇咳药。因此,所谓镇咳药,就是指能制止或缓解咳嗽的药物。按作用机制的不同,通常将镇咳药分为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即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的药物,有:可待因、右美沙芬(0TC)、喷托维林(0TC,又称咳必清)、苯丙哌林(0TC,又称咳快好)、氯哌斯汀(OTC,又称咳平)、二氧丙嗪(OTC)、替培啶等。 2、外周性镇咳药,凡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中任何一个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者,归为此类,有:那可丁(0TC)、普诺地嗪等。 2、什么样的咳嗽才有必要应用镇咳药? 答:不能一见咳嗽就使用镇咳药,轻度而不频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可白行缓解的咳嗽,就无需使用镇咳药;只有那种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增加患者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引起疾病发展或产生其他并发症情况下,才应适当选用镇咳药。这里要强调的是:镇咳药制止或缓解咳嗽,只是对症治疗,并未消除病因,如服药1周咳嗽仍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 3、如何选用镇咳药? 答:镇咳药应根据咳嗽的性质和药物的特性合理选用,不是所有的镇咳药都可以用于任何性质的咳嗽,也不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都可使用同一种镇咳药。无痰的干咳,宜选磷酸可待因、枸橼酸喷托维林和氢溴酸右美沙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则宜选用磷酸苯丙哌林;对于痰多的咳嗽,除选用苯丙哌林这样既能镇咳又能稀释痰液的品种外,一般多在镇咳药的基础上,辅以祛痰药,或选用含有祛痰药的复方镇咳药,如复方甘草合剂。 4、为什么选用可待因要慎重? 答: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对延髓的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快,但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仅为吗啡的l/4。本品还可使呼吸道黏液分泌减少,故只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对痰多而黏稠的病人不宜应用。此外,它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轻度收缩作用,故对呼吸不畅、有气道痉挛的病人也不宜应用。本品反复应用会成瘾,剂量过大能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小儿可引起惊厥。因此,选用可待因镇咳要掌握适应证,不要滥用。口服,一般为一次15~30毫克,一日2~3次。 5、氢溴酸右美沙芬的作用如何?应用时要注意什么? 答:氢溴酸右美沙芬属中枢性镇咳药,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长期反复应用不易成瘾,所以,又称为非成瘾性镇咳药。其镇咳作用在抑制咳嗽频率方面与可待因相似,而在咳嗽强度的抑制方面则优于可待因。无镇痛作用,几乎无镇静作用,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中枢。临床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咳嗽。口服,成人一次10~30毫克,一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可达120毫克。不良反应为可偶见头晕、轻度嗜睡、胃肠道不适、口干、便秘等。应用过量可致兴奋、精神错乱、呼吸抑制等。与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可致高热,甚至死亡。多痰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总分:25.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14,分数:14.00) 1.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者宜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沙丁胺醇 ?C.色甘酸钠 ?D.地塞米松 ?E.氨茶碱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2.能够激动骨骼肌上β2受体产生肌肉震颤的平喘药有 ?A.沙丁胺醇 ?B.特布他林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克仑特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预防过敏性哮喘最好选用 ?A.麻黄碱 ?B.氨茶碱 ?C.色甘酸钠 ?D.沙丁胺醇 ?E.肾上腺素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4.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应选用 ?A.静滴氢化可的松 ?B.口服麻黄碱 ?C.气雾吸入色甘酸钠 ?D.口服倍布他林 ?E.气雾吸入丙酸倍氯米松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祛痰药可以使痰液变稀或溶解,使痰易于咳出 ?B.祛痰药可以作为镇咳药的辅助药使用 ?C.祛痰药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具有间接的镇咳平喘作用?D.祛痰药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有控制继发性感染的作用 ?E.祛痰药有弱的防腐消毒作用,可减轻痰液恶臭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异丙托溴胺 ?C.麻黄碱 ?D.丙酸倍氯米松 ?E.色甘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7.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的主要优点是 ?A.抗喘作用强 ?B.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C.起效迅速 ?D.局部抗炎作用强 ?E.以上均不是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8.对哮喘发作无效的药物是 ?A.沙丁胺醇 ?B.异丙托溴胺 ?C.麻黄碱 ?D.丙酸倍氯米松 ?E.色甘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药物对眼睛的毒性作

药物对眼的毒性作用 摘要:眼在整个集体中居特殊地位,人脑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通过视觉获得。因此,视觉知觉和视觉运动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对身体的健康、精神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视觉功能的改变常在尚无临床毒性症状时就已经发生,然而,药物毒副作用的全身症状容易被人们所认识,而眼部症状常常被忽视,结果容易将药源性眼病当作原发性眼病,造成不可逆的眼损伤。 关键词:眼损伤的形态,眼损伤的生理学基础,眼损伤的类型,药物对眼损伤的机制 Abstract::the eye in the entire group in the habitat special status, the brain abou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bout 95% through the visual gain. Therefore, visual perception and visual movement of the tiny change may to the health of the body, ment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have a huge impact. The change of visual function in often no clinical toxic symptoms when he has occurred, however, the drug side effects of systemic symptom easy to be recognized, and eye symptoms often is ignored, the results will be easy to drug-induced oculopathy as primary eye disease, cause irreversible eye damage. Keywords: eye damage form, eye damage physiological basis, the eye injury types, drug to eye damage mechanism

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

第一节局部用药毒性及其评价 一、常用的局部用药制剂 皮肤用药制剂(涂剂、搽剂、敷剂、膏药、透皮吸收制剂等)、滴眼剂、滴鼻剂、喷雾剂、肌肉注射剂、直肠和阴道用药制剂等。 二.药物局部用药的毒性 1、吸收毒性:药物在给药部位被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2 局部毒性:是指药物与机体最初接触部位所致毒作用。如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或胃肠道(酸灼伤等)及吸入刺激性气体或蒸气因其的呼吸道损伤。 三、药物局部毒性作用的类型 1、原发刺激性: 是指药物制剂(包括活性成分和赋形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肌肉、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用药局部引起的病理性反应。 特点: ●药物达到一定浓度和时间即可发生 ●初次接触即可发生,炎症局限性。 ●表现:红斑、水肿、溃疡等。 2、致敏性(过敏性和光敏性): 某些药物可作为半抗原和局部组织的的某种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或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具有半抗原作用物质,激发免疫反应。 特点: ●病理变化无量-效规律性 ●有一定潜伏期,再次接触才能激发特定症状。 ●表现:红斑、瘙痒、水肿、溃疡等。 皮肤过敏性: 肌体接触某种药物(局部或全身给药),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再遇该致敏物后,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表现为药疹、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属Ⅳ型迟发型过敏反应。 皮肤光敏性:

局部或全身给药后,分布在皮肤的药物中所含的感光物质与光线产生复合作用,使得用药后皮肤对光线产生的不良反应。即指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使渗入人体皮肤中的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引发人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 3、致癌性 很少见。如紫药水,多见化妆品中的环芳烃类和无机砷。 四、局部用药毒性作用的原因 可能导致给药部位毒性或溶血性反应产生的因素,包括: 1、药物活性成分或组分 2、配伍后产生的新成分 3、体内代谢物 4、制备过程中的杂质 5、辅料及制剂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等) 五.局部用药毒性的评价(方法)(略,见教材) (一)药物刺激性评价 一)皮肤刺激性实验 二)肌肉注射刺激性试验 三)血管刺激性试验 四)眼刺激性试验 (二)药物过敏性评价 一)皮肤过敏性试验 二)全身过敏性试验 (三)溶血性试验 (四)其他局部用药毒性试验 一)滴鼻剂和吸入剂的毒性试验 1、滴鼻剂和吸入剂急性毒性试验 2、滴鼻剂和吸入剂刺激试验 二)应用于直肠、阴道制剂的毒性试验 1、直肠、阴道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2、直肠、阴道制剂的长期毒性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