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达

陕西华达

陕西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八年十月,具有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修装饰、钢结构贰级、消防设施叁级资质,系中国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协会会员单位,陕西省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和重点咨询单位、西安市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公司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证书。公司下设10个分公司、13个项目部,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8人,有资质项目经理65人。

公司年施工能力50万余平方米,年产值5亿元,所竣工工程市级优良率100%,省级优良率达60%以上,获得“长安杯”、“雁塔杯”及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80余项。近几年先后获得“质量、文明工地先进企业”、“全省创建省级文明工地前30名建筑企业之一”、“中国工程建设系统AAA级”信誉企业、“西安市优秀施工企业”、“陕西省优秀施工企业”及“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十多项荣誉。

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实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坚持“建筑业为主,多业联动,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断通过自我改造和整合,向多元化发展型集团企业迈进,目前公司已成立了陕西华威经贸公司、陕西华威生化科技公司、陕西华荣劳务公司。企业的综合施工生产能力在逐年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秉承“团结、求实、创新、争优”的经营理念,坚持“科学施工、质量第一、信守合同、服务社会”的企业宗旨,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陕西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证书。公司下设10个分公司、13个项目部,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8人,有资质项目经理65人。

公司年施工能力50万余平方米,年产值5亿元,所竣工工程市级优良率100%,省级优良率达60%以上,获得“长安杯”、“雁塔杯”及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80余项。近几年先后获得“质量、文明工地先进企业”、“全省创建省级文明工地前30名建筑企业之一”、“中国工程建设系统AAA级”信誉企业、“西安市优秀施工企业”、“陕西省优秀施工企业”及“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十多项荣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陕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三秦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陕西振兴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掀开了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大发展,经济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跃 1978年以来,陕西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经济模式,国民经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30年来,陕西经济总量从不足100亿元到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三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跃,从1978-1995年,长达17年之久,跨上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5%;第二次跨跃,从1995-2001年,用了6年跨上了2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0.6%;第三次跨跃,是十六大后,从2002年至今几乎每年增加近千亿元的规模,分别跨跃了3000、4000和5000亿元的历史大关,2007年达到5465.79亿元,年均增长12.6%。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6.4倍,翻了4.1番,年均增长10.4%。1994年以来,除2001年增长9.8%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增长速度创近19年新高,增速在全国居11位。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7.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由30.5%下降到10.8%,下降了1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始终占居主导地位,上升2.4个百分点为54.3%,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占总量的比重突破30%,达34.9%,上升17.4个百分点。 非公制经济崛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个体、私营、外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已达45.6%,比2000年的40.1%提高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极大地保障和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增强经济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陕西人均生产总值仅291元,经历了10年风雨,到1988年迈上千元台阶,到2005年,经过17年奋力拼搏跨上万元大关,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14607元,是1978年291元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倍,翻了3.6番,年均增长9.1%。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21美元,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财政实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趋好等因素的带动下,全省财政收入30年经历了两个飞跃阶段。第一次是1978-1996年,为稳步增长期,全省财政收入由19.76亿元到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22亿元,年均增长10.4%,递增速度低于同期经济总量1.1个百分点;第二次由1996-2007年,为快速增长期,以20.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比前18

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2)

目录 1. 引言 (1) 1.1研究现状与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2.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3) 2.1 消费结构与消费转型 (3) 2.2 陕西省城乡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及差异分析 (4) 3.收入对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8) 3.1 数据模型介绍 (8) 3.2 模型的估计 (9) 3.3 模型总结 (12) 4.影响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 (12) 4.1 居民消费影响差异的统计分析 (12) 4.2 城市居民消费影响因素 (13) 4.3 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 (14) 5.结论及对策 (15) 5.1 结论 (15) 5.2 缩小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几点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between Urban and in Rural in Shanxi Province 摘要: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这些政策虽然对国家的工业腾飞奠定基础的同时,也由于劳动力的流失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显著的提高,消费水平也会受到限制。城乡的消费断层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加大,同时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阻力。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我们首先要了解农村的消费受到怎样因素的影响,哪一方面的消费可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具体分析了陕西省城乡居民在消费环境、消费金额、消费结构、消费思想多方面的差异。根据2001年-2015年的陕西省城乡居民在各个层面的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对陕西省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并找出影响城市、乡村消费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的结论给出理论建议——加速农村经济转型、提高非农居民收入等对策。

2017陕西西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一览表

2017陕西西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 比例一览表 2016西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上调了,西安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也有新变化。西安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进行调整,西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调整至25万元。此次调整,将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2种常见慢性病纳入西安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治疗慢性病补助政策范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助限额标准为270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限额标准为2500元。 将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门诊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血友病患者在门诊使用人凝血因子Ⅷ等进行替代疗法治疗,纳入西安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范围管理,不设起付标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筹基金支付70%、个人支付3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支付40%;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门诊使用干扰素(含普通和长效干扰素两类)进行抗病毒治疗纳入西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范围管理,不设起付标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支付40%。 社保基数怎么算 西安市人社局在2016年7月公布了西安市2015年社会平均工资,同时确定了2016西安社保最低基数为养老2845元,四险为3160元,住房公积金为1480元。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 2015年度陕西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896元,月平均工资为4741.33元,2016年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60%)为2845元,上限(300%)为14225元。 四险缴费基数上下限: 2015年度西安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3199元,月平均工资为5266.58元,2016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下限(60%) 为3160元,上限(300%)为15800元。 公积金缴费基数上下限: 2015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015年西安市城镇 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266元的三倍,即14124元/月。 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阎良区执行下限工资标准为1480元/月;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县执行下限工资标准为1170元/月;周至县、户县执行下限工资标准为1060元/月;蓝田县执行下限工资标准为970元/月。

陕教出品小学暑假作业与生活五年级英语A版答案

陕教出品小学暑假作业与生活五年级英语A版答案 陕教出品 A 小学暑假作业与生活《假期作业》编写组英语五年级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英语答案9787545053043 01 五年级英语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人教版A 版 P1 二、E.g. I have a busy holiday .I usually get up at 8:00.At 8:30,I do morning exercises.Then I listen and read English.I do home work from 9:30 to 12:00.I eat lunch at 12:00.Then I have a rest at 13:00.I usually watch cartoon at 18:00.I usually go to bed at 21:30.I am hard -working and active .And I really have a lot of fun. 三、CBABBB P2 一、Mary’s time table :

二、1.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2.I usually play sports at 4:00. 3.We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 4.Classes start at 3 o’clock. 5.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P3 一、morning,eat ,breakfast,English,sports. 二、BDECA 三、×√√×√; P4 一、1.go for a walk ;2.go shopping ;3.take a dancing class;4.clean my room. 二、ACABA. P5 一、1.when,2.exercise,https://www.360docs.net/doc/742160228.html,ually,4.kate,5.dancing. 二、CCBC. P6 一、1.I usually eat breakfast at 7:00; 2.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8:00; 3.I usually have English class at 9: 00; 4.I usually play sports at 4:00; 5.I usually go home at 5:00. 二、 Have a try!

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 文) 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 2011年3月2日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克服了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努力探寻促进发展新空间,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超预期完成,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00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8.45亿元,增长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5403.53亿元,增长18%,占53.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9.55亿元,增长11.7%,占36.2%。 二、农业

抽样调查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164.9万吨,较上年增长3%。其中夏粮产量449.3万吨,秋粮产量715.6万吨。 继续转变林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经济林业产业。全年造林面积36.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7.8%;板栗产量5.2万吨,增长12.4%;核桃产量6万吨,下降31.9%。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1.42%,植被覆盖率达到71.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生猪存栏减幅趋缓,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全年水产品产量6万吨,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59.51亿元,增长19.7%。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3593.66亿元,增长20%;轻工业565.85亿元,增长18.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1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08.8亿元,增长33.7%。其中,能源化工工业5100.14亿元,增长34.3%;装备制造业2607.01亿元,增长34.8%;有色冶金工业1259.72亿元,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

关于印发《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办法》的通知 陕人社办发【2012】23号 厅属各单位、公务员局各处: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八月六日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我厅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推进各项工作和谐有序进行,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重大社会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大事项是指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名义做出的涉及较大范围内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要改革举措及重大活动等。 第三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对重大事项可能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前期预测、超前评估、超前化解和先期介入的行为。 第四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着眼大局、维护稳定、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的原则。 第五条评估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事项: (一)关系到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管理

重大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二)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民生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改。 (三)涉及人员多、敏感性强,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重大活动。 (四)其他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对重大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法性。评估重大事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省委和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二)合理性。评估重大事项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做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有机统一;是否以人为本,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三)可行性。评估重大事项是否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四)可控性。评估重大事项是否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是否会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存在公共安全隐患;是否会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否充分;是否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应急处置预案等对策。 第七条承办重大事项的处室或单位是负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评估主体,具体负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报告的编制工作;涉及多个处室和单位的,牵头处室或单位是评估主体。 对比较复杂和重大的事项进行评估,评估主体可以邀请有关社会

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数据洞察报告2018版

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数据洞察 报告2018版

序言 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数据洞察报告从总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城镇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数量,乡村人口比重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剖析了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现状、趋势变化。 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数据洞察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现状及发展趋势。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数据洞察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城乡人口构成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总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总人口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总人口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总人口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总人口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总人口数量同全国总人口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陕西省城镇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城镇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陕西省城镇人口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城镇人口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镇人口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9)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最全版)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陕西省人民政府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期,是加快推进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期。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 第一篇努力实现追赶超越 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客观研判环境变化,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努力实现新跨越。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陕西稳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经济总量达到1.82万亿元,位次前移至全国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7721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8万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财政总收入3301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翻了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 2.6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25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预计达到87.38%,五年提高

17.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陕西本色”,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产业结构得到新优化。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实现12连丰,苹果、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能源化工高端化步伐加快,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中煤榆横60万吨煤制烯烃、未来能源100万吨煤制油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新增煤油气产量1.21亿吨、720万吨和192亿立方米。非能源工业增速连续4年高于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10%,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倍,物流、文化、金融成为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51.5∶39.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3.3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基础设施成为新优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西安至郑州、太原等高铁建成投运,铁路营业里程4900公里,西安地铁1、2号线建成投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顺利完成,旅客吞吐量突破3300万人次,国际航线达到36条。水利建设五大体系、十大工程全面展开,王圪堵、南沟门水库等建成投运,渭河综合治理、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斗门水库等加快建设,新增供水能力15.4亿立方米。电力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横贯关中、连接陕北的750千伏电力骨干网架全面建成,油气管网达到7400多公里。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沣西新城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信息化指数西部第一。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协调发展取得新提升。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中年均增长11.7%,占全省比重65%,引领支撑作用继续增强;陕北年均增长8.9%,占全省21.3%,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陕南年均增速超过全省2个百分点,占全省13.7%,循环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宝鸡副中心、渭南东大门、铜川资源转型等“一市一策”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发展格局。大西安建设稳步推进,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

《出版参考》理事会

《出版参考》理事会 (排名不分主次) 常务理事 人民出版社黄书元社长 江西出版集团钟健华董事长、党委书记 四川出版集团莫世行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河南出版集团邓本章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周百义集团总编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任永发董事长、总经理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朱建纲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秦玉莲总经理 陕西省新华书店陈志宏总经理 青岛出版社吴宝安副社长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林全社长、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骆丹社长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陈纯跃社长、总编 21世纪出版社张秋林社长 云南教育出版社何学惠社长 北京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李松总经理

野象图书(海岳文化有限公司)孟凡洲董事长 北京共赢天下文化有限公司邹福乾总经理 湖南三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袁伟董事长 (科发书业)水木时代(北京)图书中心张辉董事长、总裁 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余伯成董事长 广东天林华翰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李岿总裁 山东省教育图书供应社李昌烟社长 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张泉董事长 河北教育图书发行部雷重熹主任 大众控股有限公司POPULAR 周曾锷集团主席 HOLDING LIMITED 黄娴执行董事 吉林人文图书有限公司张治江总经理 理事 黑龙江省出版总社陈春江党组书记、社长 安徽出版集团牛昕副总裁 贵州出版集团公司李立朴副总经理 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李玉光副局长 金盾出版社张延扬社长 人民军医出版社齐学进社长 法律出版社黄闽社长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孙志华董事长、总经理 中国宇航出版社邓宁丰社长 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 石油工业出版社白泽生社长 教育科学出版社所广一社长 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陈万雄总裁、副董事长中央编译出版社和社长 辽海出版社孟凌君社长、总编 河北美术出版社张晨光社长、总编 延边教育出版社韩明雄社长、总编 希望出版社梁平社长、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陈海烈社长 广东教育出版社曾宪志社长 山东人民出版社金明善社长 山东教育出版社孙永大社长 明天出版社刘海栖社长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黎雪社长、总编 译林出版社顾爱彬社长 苏州大学出版社高敏社长 安徽教育出版社吴寿兵社长 厦门大学出版社蒋东明社长 大象出版社李亚娜社长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 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陕政发[2016]1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3.18 【实施日期】2016.03.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政发〔2016〕1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2016年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组织下达和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6年3月18日

陕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着力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歼灭战,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能,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追赶超越的新成效,确保“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安排在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多措并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公布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网上并联审批,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力度,继续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出台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10户试点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向社会再集中推出40个PPP示范项目。争取国家投贷联动试点,积极推进县域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引导推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继续推进县镇综合改革试点,完成镇村综合改革任务,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抓好高陵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支持眉县等11个县开展省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深化大柳塔等小城市培育试点。探索“证照分离”改革,研究“双告知”制度落实措施,出台简易注销程序有关改革政策,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制定出台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抓好电力、医疗服务、公办高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重要指标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等,把握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 威部门,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机构和个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收支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8)

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全体居民消费水 平绝对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 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现状及 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占全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同全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占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陕西社会保险规定

西安市社会保险三险一金或五险一金详解 西安市社会保险三险一金或五险一金详解(2009-12-18 17:22:34)标签:就业五险一金基数生育保险三险一金西安杂谈分类:社会万千 相信已工作的大哥大姐兄弟小妹们对自己缴纳的社会保险都是非常关注的吧,但有几人明白这其中的道道呢,今天将其其详细的汇总了一下.希望有疑问的朋友认真看吧,绝对有用 首先,大家应该意识到社会保险是比商业保险更为优质的一种保险.. 原因大致如下: (1)社会保险是国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开展的全民福利保障事业.. 而商业保险是要营利的 . . 总体来说商业保险收费比同等规格的社会保险要高不少喔 (2)社会保险保障的方面比一般的商业保险要更多一些.. 商业保险一般只保医疗或养老 .. .. 社会保险一般可以同时保五个险.. 而且在医疗这一块.. 社会保险的优势非常突出 (3)社会保险的标准每年都在不停提高.. 国家每年7月初都会按照职工基本工资进行社保基数调整.. 而且调整的比例还很高..一般每年调高10%以上.. 就是说越往后拿得钱越高 ..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通货膨胀的影响消除到比较小.. 而商业保险就算也会调整回报.. 但总体也不会比社会保险涨得快 一句话,现在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已工作同学请速参加社会保险,已参加商业保险但并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已工作同学也请速参加社会保险..... 那么,社会保险具体是怎么构成的呢... ?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注意:以上五险一金可能在各个地区实践有所不同,你的单位也许不会把五险一金全部为你交,比如南京有些单位就不给职工交医疗保险而只交其余的四险一金,有些单位不交公积金而只交五险,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你的单位到底给你交了哪些保险以及是否交公积金!) 具体的社保构成比例为: 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现状资料

陕西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1.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显现 2. 非农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城镇化的产业和就业推动效应明显 3. 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4. 县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5. 城镇化的政策引导不断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成绩斐然 (二)存在问题 1. 城镇化水平仍显落后,城镇规模总体偏小 2. 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特色产业基础薄弱 3. 城镇特色不鲜明,城镇设施水平偏低 4.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5. 城镇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6. 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制约凸显,城镇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 我省已进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2.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形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外在推力 3. 新时期农民进城发展的强烈需求构成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4.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5. 区域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明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导向和机遇 (二)面临挑战 1.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使城镇化发展面临考验 2. 大规模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化带来了巨大挑战 3. 村庄人口的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城乡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4. 两型社会和安全城镇的建设给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战略 1. 新型城镇化战略 2. 统筹城乡战略 3. 低碳、环保、安全战略 4.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战略 (三)发展目标 1. 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2.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3. 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达到新水准 4. 城镇体系呈现新格局 四“十二五”城镇化发展重点 (一)打造核心,全力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 1. 构筑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骨架 2. 加快推进西咸新区建设

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陕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影响力,城市影响力又是指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国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强弱,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城市影响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和人才的吸引能力。 通过对陕西省各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资金融通能力、对外经济能力、管理水平、科技实力、教育与人口素质进行比较排名,主要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区域,得出陕西十座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本文主要采用了系统聚类分析法和K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 关键词城市影响力;陕西省;城市;系统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i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deter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ity, city infl uence is refers to a city compared with other cities in the domestic competition is sh own by the strength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have their own to create wealth an promote regional, national, or the ability to create more social wealth in the world. City influence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city, foreign econ omic radiation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ttract talen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of each city in Shanxi Province, infrastructure level, financing ability, foreign economic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stre-ng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compare ranking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mainly USES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divided area, concluded tha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10 c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system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k-means method of clustering analysis. Key words:The influence of city; Shaanxi province; City; Hierachical Cluster ;the K-Means Cluster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陕人社发〔2010〕209号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曾在国有企业工作过的相关人员参加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凌示范区人事劳动局,省级有关厅、局,中央驻陕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曾在我省国有企业工作过的相关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适用本通知。 (一)经县级及以上原劳动部门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我省行政区域内国有企业正式招用手续; (二)曾在我省国有企业工作现已和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未参加或中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三)具有我省城镇户籍。 二、参保缴费 (一)截至本通知印发之日,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下简称未超龄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本人向现档案托管单位或原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参保申请,由现档案托管单位或原所在单位报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办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手续。 ⒈1993年1月1日以后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按照陕劳社发〔2002〕77号、陕人社发〔2009〕98号等文件规定补缴1993年1月至解除劳动关系之月单位和个人的当期缴费(含利息),也可以经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原始资料核实其在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存续后,由个人按同期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补费(含利息)。 ⒉与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最早由个人从1999年1月起补缴灵活就业期间的养老保险费,具体为:以历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照历年规定的缴费比例一次性补缴。以后年度按照我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政策继续参保缴费。 (二)截至本通知印发之日,曾在我省国有企业工作时间累计满10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下简称超龄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本人提出书面参保申请,由现档案托管单位或原所在单位报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含利息)、按现行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具体为:以历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照历年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从办理参保手续当月起向前补缴。其中,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不足10年的,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至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一次性补缴5年的养老保险费。 按以上办法补缴费后按规定计算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并建立和记录个人账户。 三、待遇计发

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作者:————————————————————————————————日期: 2

201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3-20 15:29:00 陕西日报 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化解“三期叠加”带来的不利因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强自主创新为抓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年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向优”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76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94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增加值9689.78亿元,增长11.2%,占54.8%;第三产业增加值6435.22亿元,增长8.4%,占36.4%。人均生产总值46929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324.4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7%,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二、农业 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6.5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夏粮1223.07千公顷,下降1.2%;秋粮1853.47千公顷,下降0.8%。粮食总产量1197.80万吨,下降1.5%。其中,夏粮451.30万吨,增长6.5%;秋粮746.50万吨,下降5.8%。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1197.80万吨-1.5 棉花 4.22万吨-27.2 油料62.30万吨 4.7 其中:油菜籽41.56万吨 4.8 烤烟7.20万吨-15.7 蔬菜1724.68万吨 5.9 水果1849.92万吨 4.8 其中:园林水果1553.98万吨 4.5 其中:苹果988.01万吨 4.8 茶叶 4.91万吨20.8 全年造林面积331.7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6%。水产品产量13.93万吨,增长11.3%。 2014年畜牧业生产情况产品名称产量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116.74万吨 3.7 其中:猪肉91.80万吨 3.9 牛肉7.68万吨 2.1 羊肉7.49万吨 6.4 奶类总产量192.31万吨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