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工时管理办法

损失工时管理办法
损失工时管理办法

-- 损失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明确各类责任归属有利于将损失工时降至最低,从而有效管制成本,制定本办法.

2.范围:

XX产品事业处各SBU制造处(部),直属零件制造部,直属处(部).

3.参考文件:

进料管制程序()

4.定义:

损失工时: 指正常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工或机器设备而没有产出的无效工时.

5.职责:

5.1 装配及零件单位生产线长或操作人员

在生产过程中需依当班时间的异动作业状况及时如实的记录生产日报表及损失工时.

5.2 装配及零件各线/课,部主管

5.2.1 负责确认生产日报表,损失工时填写的正确性.

5.2.2 安排及时将生产日报表的详细细真实数据输入进 IEPCCU生产绩效系统.

5.3 产品处IE

5.3.1 抽查生产日报表及损失工时损失项目填报的正确性.

5.3.2 BY SBU或损失类别统计损失工时,针对损失工时状况综合分析,呈报BU及SBU各级主管.

6.内容

6.1 依工令换线:

6.1.1 不同工令,不同系列或不同POS产品换线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计.

6.1.2 同系列同POS产品换线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50%计.

以上由各SBU制造部签认吸收.

6.1.3 由于急单插入造成二次上线,可加报一次换线工时,由提出单位签认吸收因漏排或排配不当造成,

由责任单位签认吸收因物料损耗超过标准引重复换线的不可加报换线工时.

6.1.4 机器设备故障:

损失工时=故障时间*受影响人数*30%

故障时间以线长通知生技时间为起点,IPQC确认质量合格为终点,并由生技记录在维修记录上.受影

响人数指故障机台,治工具(含)后工站排配表受影响人员.

损失工时由生技课签认吸收.

6.2 新产品量试:

6.2.1 新产品首次生产无效产出者:

损失工时=投入工时

实际发生之工时由制工课/装配制造部各吸收50%.(促进操作者缩短学习时间).

6.2.2 新产品首次生产,有效产出者:

损失工时=投入工时-标准工时*量试产量

由制工课/装配制造部各吸收50%.

6.2.3 新产品依工令第二次生产:

损失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出数量*40%

由制工课/装配制造部各吸收50%.

6.3 新人训练:

6.3.1 新开生产线/新开生产线成立15(含)天均适用:

损失工时=投入工时*人数*15%

6.3.2 新进员工(以三天计):

损失工时=投入工时*新进人数*30%

由装配制造部认吸收为装配培训,促其培养部门独立经营精神.

6.4 支持其它单位:

6.4.1 支持直接生产单位

a. 同一SBU内部支持由被支持单位直接计入投入 (投入=支持时间*支持人数),支持单位不计投入,

支持及被支持单位均不得计损失工时.

b. 跨SBU支持,支持及被支持单位均不得计损失工时,但需另外填写“SSBU 制造成本转嫁单”.

6.4.2 支持间接单位依实际发生的时间计算,由被支持单位签认吸收(支持单位计投入):

损失工时=支持工时*支持人数

6.5 重工

6.5.1 成品FQC判NG,直接回原生产线重工,并计入损失工时,损失工时不转嫁:

他线重工,按支援计,被支援线别须计投入,但不得计入损失.

6.5.2 成品判OK,客户退货或库存重工(原因同客户退货), 重工线别计损失工时.

6.5.3 成品,半成品由于工程变更导致的损失工时依实际发生时间计.

提出变更由提出单位吸收. 客户提出可转嫁者转嫁客户,不可转嫁者制工签认,以上重工可吸收工时,签认时须注明原因.

6.6 特采

6.6.1 来料合格,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损失工时由制工/品管各吸收20%,装配制造部吸收60%.

6.6.2 来料特采后,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损失工时(因来料特采造成的) 由特采申请

单位签认,外购者转厂商吸收,自制者,责任单位吸收70%,品管,制工各吸收15%.

6.7 待料

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责任部门吸收:

损失工时=待料时间*受影响人数

6.8 停工盘点

损失工时=影响时间*受影响人数

6.9 混料,发错料

指非供应厂商责任,否则以来件不良计,由责任部门签认吸收:

损失工时=影响时间*受影响人数 (以标准工时为主)

6.10 停电,停气

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造成事故责任的单位签认,吸收:

损失工时=影响时间*受影响人数 (以标准工时为主)

6.11 教育训练

指以授课方式进行的停产教育训练,损失工时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训练中心签认,各部(课)内部吸收.

6.12 工伤

依实际发生时间计,由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损失工时=受伤人数*受影响时间

6.13 制程异常

6.13.1 因自制零件不良造成的损失,由责任单位签认吸收.(损失部门须开出异常单,依实际数量,预估处理不良所需的工时)

6.13.2 因零件特采(自制)造成的工时损失,由责任部门吸收.

6.13.3 因外购零件造成的损失工时,按来件不良处理.由制造单位提报给采购,向供货商索赔.

6.13.4 制程不良需开出制程异常单,IE依实际情况,提供标准工时,生产单位必须依IE制定之标准工时提报损失工时.

6.14 外购零件不良

IQC发出来件质量状况统计表及VDCS通知IE确定标准工时.IE定期发出不良项目与标准工时对照表

由此计算损失工时.

6.14.1 需挑选类: 工时转由采购向供货商扣款:损失工时=标准工时*挑选数量

6.14.2 不得不增加异常工站者,需由制造单位提出申请,会签品管,制工及PM,经产品处主管核准后,由IE 依异常工站申请,确定标准工时.工时转由采购向供货商扣款.

损失工时=异常工站标准工时*生产数量

6.14.3 特采零件造成的损失:

损失工时=实际发生损失工时

以上各项损失工时由采购签认吸收,依规定对厂商进行扣款处理,

6.15 大扫除

依实际发生时间计:

损失工时=影响时间*参加人数

由各单位内部签认吸收.

7.损失工时签认及转嫁一律以“SSBU制造成本转嫁单”将损失工时折合金额,转出方及转入方部级主管签认后,进行费用转嫁作业.(实际发生的损失工时将不被扣除,以反映实际生产状况)

8.本办法自核定之日起实施.

9.附表:

SSBU制造成本转嫁单

由于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对项目和任务的工作量(工时)进行管理,在网上搜到了你们的网站。最初是非常兴奋的,不过简单注册和测试了一下,感觉还存在些问题,而且主要是在管理思路和逻辑上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可能是我

对你们的系统还不熟悉造成的,如果是这样也请给我指正),希望能够沟通一下,你们能够把这个软件做得更好。至少能够满足我的需要,呵呵。

1.主动工时管理:你们实现的这个工时管理只是简单的记录每个人在某项任务上干了多长时间,这种管理方式很多公司都用,以前我也曾经用过,但是效果是不太好的,因为大家可以自己编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情,所以我后来逐渐改变了工时管理的策略。一个项目首先进行任务分解并作项目计划(这件事有MS Project就足够了),任务要分细到一个人负责,然后确定每个任务的工作人日,由于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是会调整的,所以任务只确定预计开始时间和预计结束时间供提醒开发人员,然后把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开发人员去开发。这样每个开发人员事实上被分配了工时,我对开发人员的考核变为一年内完成了多少工时的任务,这样对工时的管理就更主动了。你们现在实现的是一种被动式的工时管理,即先写任务然后由开发者记录我用多长时间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这样其实无法考核开发人员!因为开发人员可以填写虚假的开发时间数,有些人看起来使用很多时间,其实可能是假的。

2.感觉你们做的文件管理有些类似与VSS,总的感觉是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还是劝你们不要在这方面多花精力。因为这方面VSS和CVS等已经做的很好了,这就好像你们不必在网上做项目计划一样,因为MS Project已经做的很好了,提供网上共享我看就足够了。

3.系统在批量处理方面有待加强,很多内容都必须一条一条添加,下率较差。

不过最重要的是第一条,因为这个决定我能否使用你们的系统,你们现在这种管理理念我是不会使用这个系统的。热切希望你们能够改进此点。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1.目的: 1.1推动生产体系效率的改进,实现公司效益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为制定生产计划和标准成本提供基本数据;为生产能力、作业效率、薪资支付、人 员配置等方面管理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机型的生产加工。 3. 权责: 3.1工程部IE专项小组负责标准工时和标准产能的制定和发布;负责推动生产体系效率 的改进、提高和监督。 3.2生产工程课工艺组负责制定作业标准书、工艺流程图、QC工程图等相关文件,参与效 率体系的改进、提高。 3.3 PMC负责依据标准工时、人均产能等相关信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3.4制造部组织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3.5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并积极参与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4. 规定: 4.1标准工时定义: 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作业者,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 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4.2标准工时的应用: 标准工时可以使参与工作的全体人员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实施并评价其工作结 果,是DXC的作业管理基准,其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制定生产计划。 4.2.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4.2.3可以在“4M1E”的其中某个因素不同或发生改变时进行评价。如:不同作业方

法的优劣。 4.2.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基准。 4.2.5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 4.2.6设备与工装的需求计划。 4.2.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4.3标准工时的测量方法: 采用秒表法或MOD法。 4.4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制定: 在作业方法及作业条件进行标准化以后,每3个月由工程部IE工程师进行工时测量 和调整,作成“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和“各机种产能表” (DXC-EDFM-10)。 4.5标准工时的管理: 4.5.1随着作业方法及工艺改进而不断更新与提高,需要重新制定标准工时。 4.5.2新产品及新作业量产前的作业时间由生产工程课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来测量 和评估,为设备、工装、人员的配备提供参考依据。 4.5.3标准工时制订出来后,相关部门按照标准工时合理制定产能、人员需求、工装 配置等方面计划。 4.5.4工程部要不断分析和改进影响标准工时的因素,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4.5.5制造部门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如实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时间,每 月进行一次汇总,以对损失工时的责任进行明确区分。 5、记录表格: 5.1 “制程规划及标准工时表”(DXC-EDFM-18/2) 5.2“各机种产能表”(DXC-EDFM-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增强安全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是指所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规定的时段内发生的事故、事件用每百万工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四条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统计数据应当完整、准确、真实、可靠。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是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统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制修订有关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 (三)组织开展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对统计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和考核,提供对外披露的统计信息。 第六条专业分公司安全部门是本专业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统计的要求。 (二)组织实施本专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 (三)汇总分析和报告本专业的统计数据。 第七条所属企业安全部门是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集团公司和专业分公司有关安全统计的要求。 (二)组织实施本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汇总分析和上报本企业的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数据。 (三)对下属单位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委托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承担百万工时安全统计的技术支持工作。 第三章统计内容 第九条所属企业百万工时安全统计内容包括:员工总数、工时数、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人数、工作受限人数、医疗处理人数、急救包扎事件人数、损失工作日、无伤亡事故起数、未遂事件起数。 第十条集团公司百万工时安全统计指标包括: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1、目的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体现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公司所有直接人力。 3、权责 3.1 技术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制定修改和补充及执行过程监督;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 3.3 综合办:对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其它部门:工时损失单的审核,确认。 4、定义 4.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4.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4.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如盘点和机台保养等为固定额外工时,打样、试产为非固定额外工时; 4.4异常工时包含: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 常、设备/工具异常因异常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执行办法 5.1换线(停线):换线前机种最后一件产品完成到换线后机种第一件产品出来并确认 合格的全过程; 5.1.1换线损失范围:流水线作业和机台作业,其余任何个人作业不可报换线工时损 失;

5.1.2换线损失依IE所颁布换线工时(见附表)计。由生产组长填写,生产科长/计划员共同签认,生产部门与公司各吸收50%; 5.1.3计划排配换线分为:计划性换线和非计划性换线; 5.1.3.1计划性换线依5.1.2之规定计算; 5.1.3.2非计划性换线不可报换线损失项目,以实际异常项目填写,损失时间依以下规定计算; 5.1.3.2.1由于急单插入造成换线等损失由市场部签认吸收; 5.1.3.2.2由于待料/待工治具造成换线等损失由上制程或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3因制程异常,设备/工/治具异常,无法顺畅生产而换线,损失工时由 责任单位签认吸收; 5.1.3.2.4因来料异常等外购物料造成换线等损失供应商100%吸收投入工时,相 关责任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罚; 5.1.4非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异常时间+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1.5计划性换线工时损失=换线时间*受影响人数。 5.2设备、工/治/模具异常 5.2.1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有其它生产任务可做,即只可产生换线损失工时,以非计划性换线损失规定填写和审批; 5.2.2设备、工/治/模具发生异常,但受影响人员无其它生产任务可做,按以下规定处理; 5.2.2.1因对设备、工/治/模具操作不当,违规操作造成异常,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明确注明,则工时损失由责任人或责任部门100%吸收; 5.2.2.2非人为操作原因由设备管理单位注明原由,并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因设备、工/治/模具异常影响正常生产的工时损失; 5.2.2.3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维修时间超过1H,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和计划各吸收超出部分的50%,如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回复时间不准确(差异在0.5H以内合格),则由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吸收; 5.2.2.4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人员只确定维修时间,工艺人员确定恢复生产时间及受影响人数; 5.2.2.5故障时间以组长通知设备、工/治/模具管理单位时间为起点,生产部确认合格为终点,恢复生产时间以设备、工/治/模具合格为起点至出合格产品为终点,由现场工艺员记录; 5.2.2.6受影响人数指故障设备、工/治/模具(含)后工位配备受影响人数; 5.2.3设备、工/治/模具工时损失= (故障时间+恢复生产时间) * 受影响人数。 5.3新产品试产

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计算。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等。 3 职责 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负责标准工时的测定、制定、修改。 4 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4.1定义 4.1.1 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4.1.2 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人员以正常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 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4.1.3 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件)=每日工作时间(分)×80% 标准工时(分/件) 4.2 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4.2.1 作业时间测算 4.2.1.1新产品小批试制时,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工艺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序要求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4.2.1.2 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10个以内的周期时间。 4.2.1.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2.1.4工序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4.3 标准工时管理 4.3.1标准工时制定与作用 4.3.1.1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指导书及工序卡片,分发相关部门。 4.3.1.2如系流水作业,精工部加工工艺科及生产部装配工艺科测定每个工作站标准工时后,应利用工业工程、平衡手法,对每个工作站工作内容、人数进行平衡分析,必要时应对工艺流程作调整,以利生产线平衡。 4.3.1.3流水作业标准产量以该流水线瓶颈站位标准产量为准,即各工作各标准产量最低的一站。 4.3.1.4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生产计划中产量定额。 4.3.1.5精工部及生产部依据标准工时进行效率管理等作业。 4.3.1.6财务部依标准工时制订标准成本制造费率等作业。 4.3.1.7市场科依据标准式时评估接单量等作业。

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

广州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 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 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单位下属的广州分公司以下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以一季度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拟对企业工时管理制度及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员工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一、市场发货淡季时期安排员工按正常工作时间工作,安排集中休假1—30天,并安排员工轮流进行轮休。 二、市场发货旺季时期安排员工每星期3—31小时加班,以满足我公司正常取派送任务。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员工工作与休息安排计划: 一、为配合公司业务特点与经营需要,在《劳动法》的规定范围内特订本办法,本办法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的员工为实施对象。 二、员工的休息计划在不影响公司正常业务开展情况下交由各部门主管经理依据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自行安排,并于每月10日前上交人力资源部备案,以便人力资源部实施考勤。 三、休息日计算方式: 1、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员工每月可调休的天数计算方式: 加班小时数/8小时=轮休天数(注:统一按8小时=1天计算) 2、员工每月可调休的天数包括当月的双休假日。 3、在安排休息计划时,务必保证每位员工每周不得少于1天。 4、员工每月应休未休的调休天数,于考勤登记月份起3个月内安排休假。 5、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由考勤人员依据其考勤记录与经部门主管加班申请表统计加班时间。 四、休息时间计算方式

1、员工标准工作时间为8小时,即从8:30-17:30,其中中午休息时间为 1小时。 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由考勤人员依据其 考勤记录与经部门主管加班申请表统计加班时间。 3、员工休息时间安排:员工加班工作时间实行每天累计计算,加班1小时,则可于当月任一工作日享受调休1小时或在提前告知部门主管情况下于次日推 迟1小时上班,依此类推。若存在有现场活动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则员工需 要视工作安排,配合按规定时间准时到达。 4、员工选择此方式休息的,应休未休的时间,于考勤登记月份起3个月内 按8小时=1天的标准安排休假。 五、员工可按以上第三条与第四条两种方式自行选择休息方式,休息方式一 旦选定不可随时更改,如需更改则要得到总经理签字确认,并至人事行政部登记 备案。 六、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如遇到出差等无法正常考勤的特殊情况,均按8小时计算工作时间。 考勤管理制度及办法 为了加强公司劳动管理,根据国家《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时间 1、公司根据不同性质岗位实行不同的工作制,包括标准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2、标准工作制每周工作五天,每天8 小时。其他工作制以排班表等公司规定为准。 二、考勤管理 (一)干部、员工上下班实行开会点名制(早会点名记录考勤),考勤记录作为出勤及核发工资的依据。凡出差、请假、休假需填写请休假条提前按公司流程审批报备,如确有急事无法提前报备必须事后一日内由单位经理以上领导签字认可并注明原因。完成全月考勤登记后,月底由单位干部员工本人签字确认本月考勤,并按公司流程报备公司人资部核发工资。

电子厂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第一条:制订本制度的目的: (一)总额控制、品质优先原则。 (二)兼顾公平、奖優惩劣的动态管理原则。 (三)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公司DIP/组装车间,不包括生产主管、生产组长,物料员,技术员,文员第三条:管理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如实记录当天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型号,数量,机台生产与异常 时间,保证准确率达到100%如实统计所生产产品的型号,数量,异常工时,员工绩效考核的数据。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追求订单以及生产异常时调整计划 2.工程部IE负责对产品工艺,制造难度,定额的确认和分析,并负责定额检讨, 修改,异常的确认,由工程部经理审批。 3.财务部:负责工资的及时发放。 4.人力资源部:负责计算出员工的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罚款,扣款等。 并对计件工资进行核查,监督,并按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的波动调整工价。 5.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造成异常的原因进行跟时,以及本部人员调动的核实。 第四条:计件工资类型本公司DIP、组装实行以计件工资为主,特殊时期暂行保底工资的薪酬模式记件工资二当月生产合格产品数量*产品单价 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来源来于员工的生产日报表。产品单价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工程部制订的标准工时计算,并编写成单价表。产品的单价根据市场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条:异常情况处理 、计算工资的异常 1.因来料不良需加工挑选时,公司为此挑选,加工而造成的浪费工时按 6.32元/小时计 算,由此形成的支出由采购部门根据不良品的比例来决定是否需要向供应商索赔。 2?因客户临时改变产品要求而造成的返工,按6.32元/小时算. 3?客户抱怨退货,安排人员至客户处理返工异常,按6.32元/小时计算. 4.批量生产累计的结果与试验的要求不相符,但为满足交期要求以及稳定订单,公司决定 生产的产品,按工价6.32元/小时计算. 5.由于产品设计问题影响产品品质,效率,经IE现场考察,生产部门经理批准加人解决, 所加工人员按工价 6.32元/小时计算,若无法解决,IE需重新考虑,修改定额,由生产部门经理批准。. 6.上班时间参加公司各类培训活动或者技能培训,按培训相应的工时按6.32元/时进行计 计算工资.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返工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返工产生的成本损失进行责任分担,明确责任方,提高返工工时确认效率,促进降低品质失败成本,减少失误发生,提高各部门质量管理意识,稳定和提升过程质量水平。 2、范围 适用于通讯公司因网络公司问题产生的返工工时费用提报。 3、定义 红单:反映因网络公司问题提出的返工需求和工时提报的申请表单。 4、职责 4.1 通讯生产部负责红单的填写(一式两份);生产部负责返工工时的统计与报告。生产部门有责任提交造成返工的责任工序或部门的证据。 4.2 处理当次返工事宜的网络公司负责人监督和验证返工申请的事实,核对红单内容,调查责任方,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则对红单进行签核,签核后一张给通讯人员,另一张交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若非网络公司的责任,拒绝签核。 4.3 通讯报价人员核算返工工时成本,并将返工清单提交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进行双方核对。 4.4 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根据红单对返工工时清单进行核对,并将有异议处进行处理,将最终的返工工时清单提交财务部结算。 4.5 财务部执行结算。 5、处理流程及说明 5.1红单的处理流程

5.2流程说明 5.2.1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发生的,包括部品不良/设计问题/生产异常/生产需求等引起的返工,若责任方为网络公司,由生产部开出红单,若因业务/PMC/PE等其他部门的原因(如市场需求变更)由当事部门开出或委托生产部门代开红单。红单必须明确返工原因和责任部门并提供证据。 5.2.2红单必须有网络处理人员对事实确认后签核了红单才可提交计调部提报工时处理。 5.2.3 红单可以为纸档,也可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电子邮件签核确认程序为:通讯生产部门填写电子档红单,将红单添加到邮件附件中,发给网络处理人员,网络处理人员确认后,在附件红单上签核名字,并将处理好的红单回给通讯并抄送给网络返工工时核对人员。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公司工时管理规定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激励办法1103(发文版)

生产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激励办法1103(发文版)

生产系统效率提升激励办法 一、背景: 1、前期连续几个月的生产效率测算和统计结果, 表明车间生产效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但离公司设定的整体目标75%还有距离,车间现场效率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2、生产旺季已经来临,目前的产能离公司规划的 旺季产能还有较大差距,而车间人力补充已经接近上限,后期产能目标必须依靠现场效率提升才能实现; 3、目前工厂对本单位的生产效率值重视程度显著 提高; 二、目的: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激励生产现场员 工和管理干部增强效率意识,提升生产效率水平而制定本办法; 三、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德清所有工厂、车间及 线组及技术中心精益技术部。 四、职责划分 1、人力资源部 1.1统计及审核各参评单位的电子考勤工时; 1.2与行政安保中心联合稽查员工违规打卡行为 (后期安装摄像头); 1.3检查各参评单位的手工考勤公示情况; 2、技术管理中心

2.1 明确各车间、线组标准工时覆盖状态及参评 资格; 2.2 拟定各工厂、线组的目标效率(车间目标效 率已定好,部分车间需再调整); 2.3 明确各车间工序标准工时覆盖状态,确定电 子考勤工时统计人员范围; 2.4检查工厂效率日报值数据是否真实; 2.5 作为第三方评估车间所报异常工时是否可剔 除及剔除数量是否合理; 2.6每月定期发布各车间、线组的生产效率数据; 3、工厂 3.1 每月初确定各线组的目标效率、目标产值; 3.2 准确记录各工厂内外部的工时调拨数据; 3.3监督管理内部各车间/线组考勤操作、入库操 作规范性问题; 4、生管中心 4.1 主导实施本奖励办法; 4.2 审核确定各车间、线组的目标效率 4.3 审核所有工厂因停线问题提报的责任部门为 职能部门的异常费用单; 4.4 定期发布各事业部、工厂、车间、线组效率 排名及获奖单位奖金额度(每月25日); 五、评比注意事项 1、工厂不得在考勤方面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当

异常工时管理办法

异常工时管理办法 1.目的: 通过对异常工时的原因分析,并制订有效纠正措施,使异常工时得以管控,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适用于因各类异常产生的异常工时均属之。 3、定义: 异常工时: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生产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所导致的无效工时,称之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包括计划异常、物料异常、设备异常、 品质异常、产品异常、水电异常及人员异常等。(未包括正常工单 转线工时) 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夹具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为制程异常。 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机种异常。 水电异常: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人员异常:因招聘问题导致人力不足及公司管理问题导致人员的怠工异常。 4 .权责: 生产部:实施制程异常改善对策, 负责对异常工时及因延误导致的失败成本的统计,对于产线的异常有产生异常工时的,生产开出《生产线异常损耗时间确认表》,并统计因延误导致的失败工时给到责任单位确认. 品质部:制程数据统计,品质异常反馈与提报,异常状态的核实,物料品质的保证以及外观不良异常的主导,并负责改善效果的追踪。 制工部:负责制程功能性品质异常、工艺引起的异常、设备异常、新产品出现流程异常的主导分析及改善方案的提出,相关重工流程的制订及异常工 时的审核。 开发部:试产品质异常改善与异常工时吸收;产品重大设计品质缺陷改善与异常工时吸收. PMC部:负责物料的及时供应,生产计划的制订与调配,出现异常时生产的及时调度及物料上的及时配合,保证生产顺畅。 行政部:保证水电的正常及人员的招聘。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A公司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体系, 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量产品制造过程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 3 使用术语及定义 3.1工时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单位:小时)。计算方式为:加工(注:装配过程含包装)过程中所有工序工时定额的总和。工时定额是公司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的基本依据。 3.2 工时定额由基本时间(Tj)和辅助时间(Tf)组成.其中:辅助时间又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用公式表示为:工时定额工时定额=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 序号项目主要内容备注 3.2.1 基本时间(Tj)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3.2.2 辅助时间(Tf) 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包括:服务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 3.2.2.1 服务时间Tw 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宵、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2.2.2 休息时间(Tx) 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3.2.2.3 准备与终结时间(Tz) 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3.3 产品工时定额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 管理体系 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体系,公司授权人力资源科统筹公司劳动工时定额形成、变更、维护等管理,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在公司管理框架下,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组织自己的工时管理体系。 4.1 职责分工 4.1.1 人力资源科职责 4.1.1.1 负责相关的国家有关劳动及工时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的贯彻执行。 4.1.1.2 负责公司劳动工时定额政策、制度的制定、核查、申报等工作。 4.1.1.3 公司经营范围内各类产品及服务的工时定额的形成、变更、维护的具体管理工作。 4.1.1.4 负责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日常指导、检查、分析调研及宣传、培训工作。 4.1.1.5 根据工时定额核定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 4.1.2 产品设计及技术部门职责 4.1.2.1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完整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2 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改进或革新后完整的产品工艺技术资料。 4.1.2.3 为工时定额的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1.3 生产部职责 4.1.3.1 根据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办法,对当期发生临时工时的派工、检查、验收、核准等日常管理工作。 4.1.3.2 负责劳动工时定额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统计分析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反馈工作。 4.1.3.3 根据工时定额审核生产类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 4.1.4 各级工时定额使用部门的职责 4.1.4.1 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公司工时管理办法

员工工时管理暂行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时制度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侨昌集团内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且签订全日制用工合同的在岗职工。 3权责单位 3.1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核批准本办法。 3.2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修改本办法,并监督本办法的执行。 3.3集团各部门、各部室、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本办法,按时出勤。 4管理 4.1工时制度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企业生产要求与各类岗位特点,对公司各类人员分别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时制度以及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4.2标准工时制度 是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公司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外的其他与公司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的 员工,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如公司总部各部门、厂区各行政职能部门,每日工作7-7.5小时。 (1)对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各单位、各部门应严格控制员工加班及延长工时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加班的,应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做好加班记录。 (2)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员工加班后,原则上应由各单位安排员工调休。如无法安排调休,双休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员工本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4.3不定时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需要安排员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4.3.1?范围? 由于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专职秘书、专职司机; (2)市场营销人员、物质采购供应人员;? (3)其他因工作特殊,不适宜规定固定工作时间,需机动作业的人员。? 4.4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由于受市场、生产工艺、设计、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季节和天气、工期及交货期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相对集中地连续性工作的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主要适用以下人员: (1)从事生产车间、设备检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作业人员,以及直接为其提供支持、服务的管理、辅助及后勤服务等人员;

(整理)企业计件工资管理办法

计 件 工 资 管 理 制 度 编制:审核:批准: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1目的: 1.1总额控制、品质优先原则。 1.2兼顾公平、奖优惩劣的动态管理原则。 1.3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计件人员。 3管理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如实记录当天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型号、数量,设备生产与异常时间,按实际生产情况准确统计,保证准确率达到100%。对所生产的产品型号、数量按实际生产情况,对异常工时,员工绩效考调动人员工资做数字化统计,保证准确率达100%的数据。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追求订单以及生产异常时调整计划。 3.2品工部:负责对产品工艺、制造难度、定额的确认和分析,并负责定额检讨、修改,异常的确认,经主管副总审批后生效。 3.3生产经营部核算员:负责计算出员工的计件工资、奖金、罚款,扣款等。 3.4人力资源部:对计件工资进行核查,监督,并按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市场的波动提出调整工价的建议。 3.5财务部:负责工资的及时发放。 3.6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门造成异常的原因进行跟进,以及本部人员调动的核实。 4计件工资类型 4.1本公司焊接工、调试员、检验员、装配工、刷漆工,实行以计件工资为主,特殊时期暂行保底工资的薪酬模式。 4.2记件工资=当月生产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停线工资。 4.3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来源来于成品入库数量。计件单价由生产经营部统计核算员根据品工部制订的标准工时计算,并编写成单价表,报主管副总批准后生效。产品的单价根据市场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4.4定额的检讨 4.4.1定额的规则 4.4.1.1从未做过的产品可参照其他类似的产品定额、人数评定,并在上线时按实际生产情况考量、确认当天即给出准确的定额,并填入《标准工时明细表》中。 4.4.1.2从未做过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不相似的情况,按排线预估产品定额、人数,品工部工艺员在产品上线时在现场考量产品确定产品定额。 4.4.1.3定额的提升由品工部(或产线)提报,经过品工部和生产经理确认,报主管副总批准生效。 4.4.2定额的修正 4.4.2.1量多、长期生产的定额与少量生产的定额会有差距,由品工部按实际情况评估并说明差距的原因。 4.4.2.2由于客户要求或材料变更而影响产品定额的上升或下降,品工部应重新评估、立即修改,并及时通知作业员按新定额执行。 4.4.2.3新产品定额,若是新技术、新工艺无法评估,由班组长提出,生产经营部和品工部经理到现场评估。经主管副总批准。 5异常情况处理 5.1计算工资的异常 5.1.1因来料不良需加工挑选时,公司为此挑选,加工而造成的浪费工时按8.15元/小时计算,由此形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文件更改历史 1.0 目的 1.1 规范标准工时管理,相关操作标准化制度化. 1.2 使相关人员对操作加深了解,更好的开展工作.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东品胜电子股分有限公司和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 3.0 名词解释 标准工时: 合格的作业人员(具有正常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技术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并具有一定熟练度的工人)在标准的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完成某一工作所需的時间﹔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际作业时间×(1+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宽放率(%): 指为剔除操作者因生理限制、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造成的时间延误影响, 给正常作业时间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宽放率= 宽放时间/净工作时间*100% 评比系数:是校正正常作业速度差异的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评比系数= 实际速度评定值/正常速度评定值 影像分析:通过作业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精确地对作业时间及动作要素,进行测定及研究分析; MOD法:根据人体动作的部位、动作的距离和工作的重量,预测操作所需标准时间的方法; 生产线平衡: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的等待或滯留现象;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公式为: 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生产节拍*投入人数))*100% 生产节拍: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其工位的标准工时就称之为生产节拍。 CT:是Cycle time的缩写,即生产周期,两个相同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 SMT: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 生产部:包括生产一部、生产二部、注塑部 4.0 部门职责 IE部/生产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标准工时的管理、制定和复核; 监察审计部:负责参与处理生产线的标准工时问题的申诉评估; 生产部:严格按照IE部/生产工程部提供的标准工时作业. 5.0 运作程序 5.1 标准工时制定的手法 5.1.1 使用影象分析和MOD法时,其分析的重点在操作动作分析,可只取一个正常的生产周期; 5.1.2 使用秒表法测量,作业时间一致性较好的普通工位最少测量5次连续作业的产品;除此情形外,

工时管理办法

1 目的 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 3.1定义: 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 3.1.2各类工时定义: 3.1.2.1总出勤工时 :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 (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 (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 (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 (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 ,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 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任务执行考核制度

任务执行考核制度 1 目的 1.1强化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绩效; 1.2倡导执行力文化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全公司范围内适用。 本制度的考核条款与公司的其他制度或部门制度的考核条款不一致时,以本制度为准执行考核。其他制度修订时如考核条款与本制度不一致,可以申请修订本制度条款内容以保持一致;或删除本制度的相应考核条款或条款的适用范围,以新修订制度为准。 3 执行考核管理 任务的目标、期限、回报要求均有其各自的特性。未做特殊说明的任务,未按期完成的对任务责任人予以扣罚100元/人次考核。重要任务则予以扣罚500元/人次的考核。 2.1 月例会 2.1.1 (生产领域)部门月度绩效报告管理 (生产领域)部门月度绩效报告应于每月3日前提交到分管副总。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上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分管副总在月例会前与分管的(生产领域)部门经理完成绩效面谈。 未能按照要求执行月度绩效报告的对于责任人予以扣罚2000元/次考核 2.1.2 公司月度例会任务 公司月度例会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反馈任务完成情况。截至次月1日前未反馈完成情况的任务视为未完成。对于未完成的任务,对于每项任务责任人予以扣罚2000元/人次的考核。责任人中无领域部长的,领域部长连带考核扣罚2000元/人次。 任务因其他情况需要延期或中止的,于次月一日前通过电子邮件经分管副总同意延期的对每项任务责任人予以200元每项考核,由责任人平均承担。责任人中无部门经理的对部门经理考核扣罚200元每项任务。 延期任务未按时完成在以上考核金额基础上附加扣罚50%的考核。 各领域的月度任务完成进度与下月工作计划应于次月1日前反馈到pmo。上月度任务未及时反馈进度的视为未完成,并自动延续至下月。无下月度工作计划的对于部门经理考核扣罚2000元,通过电子邮件说明,经分管副总同意无下月工作计划的免予考核。 2.2 周生产例会任务 周生产例会任务完成情况于周5下班前反馈至PMO。未做反馈的任务对于任务的责任部门经理予以扣罚100元/项任务的考核。 2.3 DPPM考核管理 2.3.1 DPPM资源周报 PMO于每周日12点前(节假日顺延至假后第一个工作日上班前)发出本周资源周报。未按时发出的对于PMO负责人予以100元/次考核。 2.3.2 资源异常报告 对于周报中周工时低于32h,高于60h的工时默认为异常工时。本周异常工时资源的部门经理于下周1的下午3点前就异常情况反馈给pmo。超过3点未做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Working hour loss management draft

Working hour loss management 工时损失管理办法 This document replaces N/A

Table of Contents 1.Purpose & Scope目的与范围 (3) 2.Process Owner & Measure责任人与测量 (3) 2.1.Process Owner责任人 (3) 2.2.Process Measure制程测量 (3) 3.Definitions定义 (3) 4.Procedure/Responsibilities流程/责任 (3) 5.Registered Offices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6.Revision History变更历史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Purpose & Scope目的与范围 1.1为明确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管制人工成本; 1.2体现对员工个人绩效的公开化和公平合理化,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1.3分析完整的损失项目及时间,以降低损失,提高工时的有效利用率; 1.4规范工时损失填写,签核,转嫁依序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5公司所有直接/间接作业员 2. Process Owner & Measure责任人与测量 2.1. Process Owner责任人 3.1工程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2 生产部:过程实施,工时损失记录,签核; 3.3 财务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协助; 3.4 质量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5 PMC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6 HR 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3.7 PM 部:工时损失管理办法执行确认。 2.2. Process Measure制程测量 每项改善对策 3. Definitions定义 3.1工时损失是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3.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3.3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计划性换线、盘点、设备机台保养、培训等非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额外工时包含:固定和非固定额外工时;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精益生产之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 2.1.定义 2.1.1.标准工时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 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 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 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 2.1.4.宽裕时间、宽裕率 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

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 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 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 6)评核系数 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 2.2.1.作业时间测算 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3)周期时间系指作业人员从取料开始到下一次取料的总时间. 4)实测时间=测试总时间/测试周期数. 2.2.2.评核系数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观测之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 2.2. 3.宽裕率之测算 生技部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裕,其中: 1)管理宽裕率:一般取3%-10%. 2)疲劳宽裕率:一般取5%-20%, 3)生理宽裕率:一般取2%-5%. 2.2.4.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裕率) 2.3.标准工时管理 2.3.1.标准工时之制定与作用 1)生技部测定标准工时,并填入作业标准书,分发相关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