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打包26套)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打包26套)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打包26套)

实验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t s v ;

2.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 (1)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

(2)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3)金属挡板确保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更准确地测量路程和时间;

3.实验装置

①安装要求: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倾角过大,会导致小车滑行速度太快,时间太短,不宜测量时间;倾角过小,会造成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或小车可能滑不到斜面底。因此,斜面倾角应较小,目的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测量时间; ②小车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且小车运动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倾角;

4.小车运动距离:从“车头到车头”、或从“车尾到车尾”的距离;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6.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刻度尺要估读;

【交流与讨论】

7.误差分析:①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达终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平均速度偏大;②当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或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平均速度偏小;③小车没有从静止开始下滑,所测平均速度偏大;

8.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9.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10.小车从起点、中点分别下滑的评估:

①上半程、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具体关系为:上

全下v v v >>, 由此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下半程平均速度计算方法:212133t t s s t s v --==下,不能从中点开始下滑,原因是从中 点由静止下滑所测时间不等于下半程时间;

11.能量转化情况:小车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 ◎针对训练

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图1

图2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图中AB 段的距离AB s =cm ,测得时间AB t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AB v = cm/s ;

(3)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AB v 会偏 ;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5)在BC 段、AC 段的平均速度关系为BC v AC v (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7)实验时斜面坡度应(选填“较大”或“较小”),是为了

(8)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 3的平均速度v 3,下列方法最好的方案是()

A.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 到C 所用的时间t 3与路程s 3,计算得到v 3

B.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 点开始计时,到达C 点后测得时间t 3,再测量

路程s 3,计算得到v 3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 3=t 1-t 2,s 3=s 1-s 2,再计算得到v 3

答案:(1)t s v ;(2)40.0;25.0;(3)小;(4)同一位置;(5)>;(6);(7)较小;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8)C 。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图甲图乙

(1)小球从A 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 (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D 段的路程为 m ,比较

AB 与BC 段的平均速度得v AB (填“>”“<”或“=”)v BC 。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 AB =0.3m t AB =0.5s v AB =0.6m/s

v B =1.2m/s s BC =0.9m t BC =0.5s v BC =

v C =2.4m/s s CD = t CD =0.5s

v CD =3m/s v D =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 ﹣t 图象,

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 处滚下,经过2s 到达E 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 点时的速度为 m/s 。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 AE 中点时的速度为v 1,经过时间t AE 中点时的速度为v 2,

则v 1 v 2(选填“>”“<”或“=”)。

(5)物理学中,可将实验主要分为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本实验属于性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答案:(1)加速;(2)1.8;1.5;<;(3)4.8;(4)>;(5)测量性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实验二声音的产生声音特性实验

◎核心考点:

1.如图1所示,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来判断音叉的振动,转换法的应用。

2.如图2所示,将播放音乐的闹钟放在抽气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里传播。本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法(实验推理法)。

图1 图2

3.探究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如图3所示,将钢尺固定桌面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

4.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如图4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相同,一只手紧压钢尺贴在桌面上,另一只手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图3 图4

◎针对训练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几组装置。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现象是;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3)图3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此实验说明了;若将闹钟换成手机后,手机(填“能”或“不能”)否正常和外界通话,(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说明;现有的抽气设备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这种情况下,实验结论的得出应用的物理实验方法为。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4)如图4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①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选填“A”或“B”)

A.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②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③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

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④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答案:

(1)被反复多次弹开;音叉在振动;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声音能传递能量;不能;

(3)变小;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理想实验法;避免噪声干扰;

(4)①A;②慢;低;③响度;④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

实验三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核心考点:

1.实验器材及作用:

(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

(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

(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

(4)器材组装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实验装置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实验中选用小颗粒固体的目的:使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小颗粒充分接触,温度测量更准确;

(2)采用水浴法加热优点: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缓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

(4)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适当:①试管中所装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②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图1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

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

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讨论】

6.探究冰在熔化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

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

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

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

9.增加熔化时间的方法:①增加固体物质的质量;②调小酒精灯火焰;

10.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

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

11.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

不能再继续吸热;

1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13.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4.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

15.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16.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

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一直上升

◎针对训练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刚开始加入100g冰。

甲乙丙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3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min。

③物质在第3min具有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5min

具有的内能;

④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该物质在段(选填“AB”或“CD”)吸热能力更强,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

(4)在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填一物态变化)而成的;(5)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

(6)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烧杯中,

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选镇“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7)某同学实验后,重新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两次图像的差异是因为该同学在实验中;

(8)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冰的比热容为J/(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

(1)使海波均匀受热,有利于控制加热的速度;

(2)-2;

(3)①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②0℃;固液共存;4min;③小于;④2;CD ;状态;(4)液化;

(5)不会;

(6)能;

(7)加入了一些冰块;

(8)0.63×103J;2.1×103。

实验四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主要实验器材:温度计、停表、烧杯、酒精灯、硬纸板等;

2.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3.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

4.硬纸板: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5.通过气泡的变化判断液体所处的状态:气泡沸腾前只有少量,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如图A),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且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如图B);

6.温度-时间曲线图的分析与绘制:判断沸点、沸腾时间等;

7.表格数据分析:找错误数据、判断沸点、沸腾时间等;

【交流与讨论】

8.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用初温较高的水;②减少水的质量;③加带孔的纸盖;④调大酒精灯火焰。

9.验证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的方法:停止加热,观察水能否继续吸热;

10.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11.水沸腾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2.烧杯口处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水的沸点高于100℃的原因:杯口盖密封较严,导致烧杯内的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将装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倒置,浇上冷水,水又重新沸腾:浇冷水,温度降低,瓶内气压降低,导致水的沸点降低;

14.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

15.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16.改变液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17.水温度上升不是直线的原因:随着水温的升高,散热越来越来快,所以水温升高速度变

慢;

18.若增加水量,水的沸点不变,沸腾时间延长,如图乙所示。

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针对训练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甲乙丙丁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填“A”或“B”),实验甲图中错误操作是;(2)改正实验装置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若温度计测量无误,说明此

时大气压值(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的图(填“C”或“D”);小明将火

调小,水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一些,这时虽还在加热,水不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③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

④小明停止加热后,水还在继续沸腾,这是因为,过了一会儿,水停止沸腾,说明。(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温度并记录数据,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发现小红的图象在小华的左侧,则原因在于小红的读数比小华(填“早”或“迟”)。(5)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6)小明想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他的实验设想是选取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烧杯里,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食用油均未沸腾)如图己,通过比较来判断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答案:

(3)A;温度计玻璃泡和烧杯底接触;

(4)68;

(5)①99;<;②C;③

④石棉网有余温;水继续沸腾需要吸热;

(4)早;

(5)减少水量。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主要实验器材: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平面镜、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等;

(1)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2)可折转白色粗糙硬纸板: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②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减小其他光线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放置;

4.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分别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5.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观察硬纸板上是否显示反射光线;

6.验证光路是否可逆: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观察新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是否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

7.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甲乙丙

8.让光线紧贴纸板(光屏)射向O点的目的:在硬纸板(光屏)上能显示光路;

9.实验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取一个点,将该点与反射点O连接;

10.区分每一组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法: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描绘,或者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行编号,

【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11.数据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交流与讨论】

13.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14.实验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针对训练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是(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如表的数据:

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分析数据可知,反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实验次序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5°

360°60°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5)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6)另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测量数据都准确,但规律不对,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7)另一小组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答:。原因:。

答案:

(1)入射角;

(2)不能;在同一平面内;

(3)45;等于;远离;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5)粗糙的;

(6)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视为入射角或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视为反射角;

(7)不合理;没有折转纸板进行观察实验。

实验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

3.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

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

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

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

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

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

11.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

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

【交流与反思】

14.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

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

15.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

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

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针对训练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图1 图2

图3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实验中为了测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mm。

(5)如图,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7)若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3cm的位置,则蜡烛B离玻璃板cm,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观察到的像将(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且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本实验应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9)在白天照镜子的时候,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楚自己的脸,应该镜子面对窗户还是脸面对窗户?为什么?

答:。;

(10)图2是小丁本人,小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图3中的(填序号)。

答案:

(4)茶色玻璃板;观察像的位置;刻度尺;

(5)物体和像的大小;

(6)B;不能;虚像;

(4)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厚度;6;

(5)A;

(6)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7)3;原理;不变;

(8)等效替代法;

(9)面对脸;人面部反射的光越多,在镜子中看到成的像越清晰;

(10)C。

实验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

(1)光具座(带光具座):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

(2)光屏:承接蜡烛的像;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2.实验装置图

3.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①为了使像能够呈在光屏中央:调节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上;

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4.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①用平行光(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

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②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焦距等于物距或像距的一半;

5.一倍焦距内眼睛观察像的位置: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在光屏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6.动态成像的相关判断:

(1)根据蜡烛的移动方向判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的移动方向:蜡烛和光屏的移动方向相同;

(2)改变物距,判断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像的大小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7.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

①蜡烛在1倍焦距内,凸透镜成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②蜡烛在焦点上,凸透镜没有成像;

③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1倍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

④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不在光屏上;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8.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9.表格数据、曲线图分析;

【交流与讨论】

10.当透镜被纸遮住一部分以后,光屏上会成完整的较暗的像;

11.蜡烛燃烧变短的相关分析: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光屏中央,应将光屏或蜡烛上移,或者透镜下移;

12.光路的可逆性: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后,仍能成清晰的像;

13.凸透镜前加镜片的相关判断:

(1)加远视镜片(凸透镜),光线会提前会聚,像距变小,像变小,光屏应该向着靠近

透镜方向移动;

(2)加近视镜(凹透镜),光线会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像变大,光屏应该向着远离透

镜方向移动;

14.换用不同焦距(厚薄)凸透镜:

(1)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像距变小,像变小,为了使光屏上能

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2)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像距变大,像变大,为了使光屏上

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5.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用照相机照相时,要使胶片上的像大一些,应使被照物体离镜头近一些,同时使胶

片离镜头远一些,即镜头前伸(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2)使用投影仪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小一些,应使投影片离镜头远一些,同时屏幕离镜

头近一些(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16.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区别:

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平面镜成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上下相同,但左右相反(轴对称);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上下、左右都相反(中心对称);

实验结论:

①当当f u

2>,f v f 2<<,成倒立、缩小、实像; ②当f u

2=,f v 2=,成倒立、等大、实像; ③当f

u f 2<<,f v 2>,成倒立、放大、实像。 ④当f u =时不成像;

⑤当f u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针对训练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乙

丙丁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说明此时烛焰处于透镜主光轴的方(上/下);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调整后,光屏上恰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此时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是cm;

(3)如图乙所示,此时人眼应该在(选填“A”或“B”或“C”)处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4)接着该小组同学调节光屏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测焦距”)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

(5)保持图丙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7)如图丙,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以后,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8)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A.会有指尖的像

B.会出现指尖的影子

C.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中考物理二轮实验题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题专题 一、力学 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 m= ;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21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体积V= ;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ρ= kg/m 3。 2.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26甲所示. (b )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26乙所示. 问:(1)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__g. (2)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cm3.图26乙中金属块块所受浮力F= N.(水密 度ρ=1×103kg/m 3,g =10N/kg )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____ _g/cm 3 . (4)由图27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3.用天平、量筒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 (1)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调节 ;b .调节 ; c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16所示,金属块质量m = g .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 -3) 银 10.5×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图21 图26 甲 50g 图27

人教版中考物理作图题汇总一

中考物理作图专题归类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光的直线传播: 1、下图中,S是光源,A是不透明的物体,L是竖直墙面,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面的范围。 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二、光的反射: 3、图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线,并注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 4、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5、请你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 三、平面镜成像: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7、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光源S的成像光路图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8、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9、小黄坐的位置与电视机红外线接收窗口之间刚好有张椅子,如图所示。若不移动位置仍

要遥控电视,在图中画出遥控器发出红外线传播到电视机红外线接收窗口的光路。 四、光的折射: 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11、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2、画出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五、透镜: 13、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a)、(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4、请你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六、沸腾图像: 15、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盛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直角坐标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从室温开始到沸腾前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分别用l1、l2表示。〔室温约为20℃〕 七、串、并联电路: 16、按图所示的实物图画电路图: 17、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中考物理作图专题考前训练

作图专题复习 一、光学部分 1.物体AB 放在平面镜前,AB 的像. 2.物体AB 放在平面镜前,画出能看到AB 像的范围. 3.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4.利用三种不同的光学透镜改变光线OA 的方向,在图中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 5.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10所示,夜晚,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试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6.图中S 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 、b 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 在平面镜里的像S′. 7. 如图4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请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在水中折射的大致方向。 8.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小军记录的光路如图10所示(忘记标方向)。请您帮忙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 9.请画出下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F 为透镜的焦点) 10.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 11.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S . 图10

S 12.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3.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14.如图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线。 15.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 16.如图,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二、力学部分 1.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要想用一个最小的力,推着一个圆筒越过障碍物,试在图上画出此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3.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4、如图7,沿斜面用50 N的力拉重为100 N的小车,在图7中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所受的拉力和重力。 5、画出图8中,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6、画出图9中,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提示:受三个力) 7、画出图10中,物体A的重力的示意图、物体A对支撑面压力的示意图。 图9 图7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题汇编

1.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 (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图27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 是。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 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 “丙”或“丁”)所示实验。 (4)图丙和图丁的压强p 丙 p 乙 。 3.如图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图3 图4

4.我们通过如图4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玻璃瓶中的手机是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铃声会。 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 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5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 与有关。 6.如图6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 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图6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中考物理作图题最全专题

台江一中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作图题 一、作图题 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6、画出下图中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光线.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 8、作图题: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类型的透镜. 10、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12、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15、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 的示意图. 16、图12甲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7、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18、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F1、F2的力臂L1和L2. 22、如图所示,在杠杆 AB 上挂了一个重为 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 F 和它的方向。 22、在图中,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完整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作图题专项训练 一、光学作图题: 1.画出图中的入射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前两个图中的反射角的大小. 2.一束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现欲使这束太阳光竖直的射向井底,请在图中准确画出这平面镜的位置.(要求标明法线以及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3.画出下图中的反射、折射光路. 4.完成下图中光线通过各玻璃砖的光路. 5.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各透镜前或后的光路. 6.在下图的方框内填入恰当的透镜. 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8.如图,有一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得到两条反射光 线,请用作图法找出光源S的位置,并作出它的像S′. 9.如下图一,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中有两条光线的 反射光线是AB和CD,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10.如上图二,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点光源,请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 11.如上图三,S是一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SA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12.如图,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后,眼位于镜前E处, 作图说明要使眼睛看不到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把镜的哪 一部分挡住. 二、作力的图示: 1.如图,拉力F=15N,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的图示.(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2.小车重6N,受到跟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4N的作用,画出此二力的图示. 3.一个重为20N的气球,在空中匀速下降.请在图中画出气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4.在水中上浮的小球重为10N,受到的浮力为15N,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把这两个力都表示出来. 5.物体A重20N,静止放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5N.用力的图示法把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表示出来. 6.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在斜面上滚动的重为5N的小球受到的重力. 7. 用力的图示法作出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受力图. 8.重为1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的力F作用下,紧贴在竖直的墙壁上不动.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和物体对墙壁压力的图示.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doc

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复习 实验题在中考中分值约占25%左右。同学们可以参照《中考说明》第五页的17个实验逐个复习。本讲义列举了一些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一、平面镜成像实验 1、图表示小明和小丽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果表明点燃的蜡烛所在位置A点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且A点与B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在得到像的位置后,应该用__________分别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点燃蜡烛后,调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试问: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由 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 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 成。 三、观察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 (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练习——光学作图专题2(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作图 一、光的反射 1.(2019淮安,1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2019连云港,18)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的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B 点的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 2.(2019南充,20)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射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 3.(2019凉山州,26)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三、光的折射 1.(2019贵港,22)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019鄂州,19)“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 3.(2019襄阳,18)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4.(2019盐城,23)在图碗中加满水后恰好看到硬币右边缘.画出恰好看到右边缘的一条光路 5.(2019苏州,23)(2019苏州,)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标出它的入射角α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6.(2019广安,20)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该光线的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 7.(2019内江,10)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四、凸透镜 1.(2019新疆,17)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透镜后的光线。 2.(2019扬州,22)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含答案)[001]

1.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 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3.请在图中标出条形磁体的两极. 4.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标出小磁针的N极. 5.图中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旁,请你在图上标明: (1)电源的正负极;(2)通电螺线管的N、S极(3)磁感线的方向. 6.将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方框内完成),要求:使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 7.把螺口灯泡、开关和保险丝正确地接入家庭电路中去. 8.根据图中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右图中的实物图,要求导线不允许交叉,元件要与电路图对应. 9.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 电路.(电压表用0~15 V的量程电流表用0~0.6 A的量程) 10. 家庭电路应特别注意安全用电,如图9所示是安装一盏螺丝口电灯和一个大功率插座的 实物示意图,A、B为保险丝,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所连接的电路应符合 安全用电的原则. 11.家用饮水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加热器,其中R1是加热电阻,R2是限流电阻,S是温控开关。 当S接a时,加热电阻R1被接入电路,饮水机正常工作,将水迅速加热。当水温达到一定 温度时,开关S自动切换到b,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请按上述要求在图10中完成你所设计 的家用饮水机的电路图。 12.如图11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 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做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3.由一个电源、一只开关和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组成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 ,当开关由闭合变成断开时,电路的总功率减少了6W .请设计符合题意的两种不同电路,并填写对应的电阻的阻值. 14.家里的洗手间都装有电灯和排气扇,为方便使用,通常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它们的工作,按要求在图12中完成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15.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0甲所示,筷子ABC 使用时的支点为C ,请在图10乙中画出阻力F2的阻力臂L2. 16.请将图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S1接1、S2闭合时,只有L1发光;S1接2、S2断开时,只有L2发光。 17.如图8所示,一个小球正在下沉,请画出小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8.重为10N 的木球静止在水面上,在图12中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物体A 从斜面上匀速滑下,画出物体A 所受力的示意图。 20.如图7所示,一金属球沿光滑斜面滚下,请画出该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1.如图8所示,李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2.请依照如图9所示的电路图把图10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23.重为20牛的金属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 24.在图9中根据磁感线的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 、S 极。 25.在图10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电路能正常工作 电路一: R = Ω 电路二: R = Ω 火线 零线 ~220V 图12 乙 图 甲 图8 图12 图7 图8 L 1 L 2 图10 L 2 L 1 V 图9 图8 图9

【小初高学习]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测量密度实验题

测量密度实验题 常规方法测密度 1.(2017?六盘水)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虽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2)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存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不规则固体)(2017?广东)((6分)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3.(常规液体)(2017?长沙)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法线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 g/cm。 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3 4.(固体+液体)(2017?绥化)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

2018全国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实验探究题

21.(2018·贵阳)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气压差。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弹头形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直径越小,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速度减小的快。 【解答】解:(1)抽气机将透明塑料管内的气体抽出,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里面的大气压,里外气压差将弹丸压出; (2)由图乙知,弹头形弹丸的出口速度大; (3)探究猜想B即探究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弹丸的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弹丸的质量一定,改变弹丸的直径,而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

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0.5 0.4 0.3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1.90 1.78 1.66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 增大。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3作图专题

。 专题一:作图专题 ★知识梳理 【题型特点】作图题一般指按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作图能力是物理学的基础能 力之一,毕节每年中考中均有考查。毕节中考的作图题主要包含作图和填图两类。考查的 热点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图,特别是二力平衡状态下这些力的示意图;画 杠杆的力臂;滑轮组的绕法;有关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的作图;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作 图;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的作图;与串、并联电路、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有关 的作图;有关磁感线的作图,特别是与安培定则有关的作图;与电磁铁有关的作图等。毕 节的作图题还有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题目要求填电学元件。 【解题技巧】 1.力学:(1)画力的示意图必须明确三点:①受力物体;②力的作用点;③力的方向。作 图时注意力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重力的方向是始终竖直向下的,不受物 体所处位置的影响。杠杆的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组装滑轮组类的作图题,要首先判断省力情况,确定实际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若 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是奇数,画图时绳头就从动滑轮上开始绕起;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是偶数,画图时绳头就从定滑轮上开始绕起,简称“奇动偶定” 2.光学:光学作图题要注意规范,实际光线要用实线画,并且要注意画上箭头。法线、虚 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画。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作图,要注意利用平面镜成 像对称性,先根据对称性找出虚像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透镜类的作图要记住三条 特殊光线,对于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分别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从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对于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分别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 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射入侧的虚焦点;正对另一方虚焦点入射的光线通过凹 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电磁学:电磁学的作图题分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或根据实物图连接 电路,特别是家庭安全用电有关的作图题。作此类图时,要注意作图的规范,需要描点的 要描点,实物连线不得交叉。家庭电路的作图大多考查开关的位置、螺口灯泡的接法以及 怎样将三孔插座接入电路。开关应先接到火线上再与用电器串联,火线通过开关后要接到 螺口灯泡的尾部金属体上,三孔插座的正确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第二种是利 用安培定则 完成有关通电螺线管的作图,这类题要求牢记安培定则的内 容,想象如何将图 上的螺线管“抓”在右手中,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该题型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较大。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 - -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 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1. 2. 3.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 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6、画出下图中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光线. 4. 5. 6.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 8、作图题: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7.8. 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画出适当的类型的透镜. 10、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9. 10. 11. 12、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2.13.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15、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 的示意图. 16、图甲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4. 15. 16 17、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18、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及答案(完整)

2017中考物理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中考物理实验题型及解法分析: 1、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如测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 2、探究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一般是要求通过实验得出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规律。 常用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3、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 4、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1.控制变量法:规律:被探究的因素不同,其它因素在要控制相同。 2. 转换法: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或者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如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反映电热的多少) 3. 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4.建立模型法:例如:研究磁现象时用到磁感线模型,引入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等。 5.类比法:例如:将原子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类比;电压与水压类比;电流与水流类比等。 6.等效替代法: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未点燃的蜡烛去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1)解探究实验题目应抓住探究的目的思考,应怎样操作才能验证某个猜想或得出想要的规律、关系。 (2)解测量实验题目应抓住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思考,要测出某个物理量要知道那些物理量,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器材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理量,思考清楚后再去解答 三、初中物理实验清单(加粗字体的为重点,年份是指广东中考已考) 声学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声音的单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光学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013)(2016)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012)(2014)(2015) 热学 1、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容) 4、观察水的沸腾实验。(2015) 力学 1、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原理:ρ=m/v) 2、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最新中考物理作图题最全专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台江一中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作图题 一、作图题 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 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 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6、画出下图中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光线.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 8、作图题: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 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类型的透镜. 10、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 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12、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 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15、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F 的示意图. 16、图12甲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7、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18、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F1、F2的力臂L1和L2. 22、如图所示,在杠杆 AB 上挂了一个重为 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 F 和它的方向。 22、在图中,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2019xx物理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1.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 (1)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小球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d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2.如图2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图2 信息一:(示例)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图3图4 4.我们通过如图4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玻璃瓶中的手机是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铃声会。 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 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5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听其响度,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6.如图6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图6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 (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7.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图7图8

2018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全集(共15个专题)

物理试题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2个细铁丝环,细线、钩码(6--8个、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刻度尺、铁架台。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 物理试题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2.5N) 带挂钩木块1块(200g) 毛巾1块钩码1个(200g) 长木板一块(80cm) 实验记录: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物理试题2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评分细则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物理试题3 测量石块(或蜡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水)待测蜡块量筒1个(100mL)细铁丝(足够长)抹布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物理试题3 测量石块(或蜡块)的密度评分细则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 2018年4月日 物理试题4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 量筒1个(100mL)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