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习题

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耗煤量增大B.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C.环境会更加恶化D.内外温差会变大

2.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优措施是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2012年9月16日,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简称“能博会”)在太原隆重开幕,第四届“能博会”提出了“绿色能源与转型跨越”的主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4.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5.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

A.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B.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C.汽油价格过于昂贵

D.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

7.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

A.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B.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C.减轻大气污染D.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A.提高经济效益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D.降低运输成本

9.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A.改善了环境质量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二、综合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山西省地理区位优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至2014年,形成了18个500万吨级及以上的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材料二面对资源的日渐枯竭,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说出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原因。

(2)据图说出山西省从1994年到2014年焦化厂布局的变化特点。

(3)请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

11.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

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4)若在甘肃和广东两地选一处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你选哪一地?说明其理由。1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广泛应用于军事、冶金、石化等领域。白云鄂博稀土矿与铁共生,也称混合矿,稀土总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38%,堪称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早期,白云鄂博主要开发铁矿,伴生的稀土资源多集中于尾矿中.未被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之后,该地大力开采稀土资源并大量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白云鄂博稀土资源滥采滥用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我国的稀土储量迅速下降。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已制定配额、限制稀土资源的无序开采与出口。

(1)简述白云鄂博大量尾矿堆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并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大量流失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对策。

13.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近年来转型发展一直是其经济工作的重心。《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将打造中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为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力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两种山西省可开发的新能源,并说明理由。

(2)评价山西省发展铝土冶炼工业的合理性。

(3)归纳山西省支柱工业的变化特征,并简述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西省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2015 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省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省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说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

15.材料:图Ⅰ中N地(320 30' S, 700 07' W)海拨为2990米,被誉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甲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该国修建了多条东水西调工程,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

(1)简析图Ⅰ中N地成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的自然条件。

(2)图Ⅲ中甲国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图Ⅰ和图Ⅱ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甲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

(4)分析甲国修建多条东水西调工程的主要原因;说明这些调水工程对调入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 B

2. A

【解析】

1.由题中图像分析,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煤耗量会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环境污染加剧,环境会更加恶化;内外温差会自然变大。所以最不可能发生的是烧煤排放二氧化碳减少,B项正确。

2.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最优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及废弃物排放,所以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较为合理,选A正确。用家庭空调制暖,虽然使用方便,但分散采暖能源浪费严重;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输送距离远,热能损耗大,对废弃物排放量影响不大;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采暖成本上升,石油燃烧同样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故BCD项错误。

3. D

4. B

5. B

【解析】

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以煤炭开采、煤化工、钢铁生产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高能耗、高污染。故D项正确。露天开采、矿区道路的铺设和井矿巷道的建设只是煤炭开采时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部分环节,并非生态问题的根源,故ABC项错误。

4.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污染,延长煤炭的生产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故B项正确。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效益差,不符合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对能源基地建设影响不大;故ACD项错误。

5.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提高经济效益,“煤从空中走”降低运输成本,故B项正确。电力生产不属于第三产业;燃煤发电,当地三废排放增多,环境压力增大;耗水量增加,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故ACD项错误。

6. A

7. C

【解析】

6.乙醇替代汽油的主要优势在于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大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杜绝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而乙醇的制取可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从粮食中提炼,具有可再生的特点,故应大力提倡乙醇替代汽油。乙醇不能改变石油成分,用乙醇代替汽油并非源于汽油价格过于昂贵,而是因为乙醇的可再生及清洁特点;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起步及快速发展阶段,并不处于过剩状况。据此分析选A。

7.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大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杜绝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使用乙醇替代汽油,乙醇燃烧产生CO2和水,对环境污染小。据此分析选C。

【点睛】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燃烧产生CO2和水,可大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杜绝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

8. C

9. B

【解析】

8.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火力发电,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C对。输电的经济效益高,A错。输煤需要开采煤炭资源,会导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B错。输煤的运输成本高,D错。

9.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是延长产业链,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明显成效是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B对。进行火力发电,降低了环境质量,污染更严重,A错。环境污染加重,不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B错。产业活动增加,对交通运输负担的影响不明显,D错。

【点睛】

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进行火力发电,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是延长产业链,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明显成效是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10.(1)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品质高;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

(2)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分布由分散到集中。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山西省的转型发展为材料背景,考查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产业布局特点的变化以及转型措施,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

(1)能源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由材料可知,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位于中部地区,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此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2)直接读图即可。焦化厂布局的变化特点是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分布由分散到集中。

(3)山西省为传统的工业地域,以传统产业为主,其全面转型可借鉴的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11.(1)2 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4)甘肃晴天多,光照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解析】

【分析】

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影响太阳能电站选址的区位因素。

【详解】

第(1)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读图可知,a 位于东北的东部北部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阴雨天气多,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故a点数值为2 600;b 地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能低,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故b点数值为40。

第(2)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从P 、Q 两地的纬度差异和海拔高低上分析。从

图中可以看出P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故获得的太阳辐射较Q地多。

第(3)题,考查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并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又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故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第(4)题,考查影响太阳能电站选址的区位因素。要从地形、天气、土地价格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

12.(1)不利影响:尾矿大量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尾矿堆积在土地上,污染土地;降水时随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短缺。

(2)对策:加强技术应用,提高稀土矿的利用率;加强对伴生尾矿的应用,提升稀土资源量;制定配额,限制稀土资源的无序开采与出口。

【解析】

【详解】

(1)白云鄂博大量尾矿堆积不利影响包括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尾矿堆积在土地上,污染土地,占用土地。降水时,尾矿随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伴生的稀土资源多集中于尾矿中,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加剧资源短缺。

(2)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大量流失的现状,采取的对策是加强技术应用,提高稀土矿的利用率。白云鄂博主要开发铁矿,伴生的稀土资源多集中于尾矿中,应加强对伴生尾矿的应用,提升稀土资源量。采滥用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我国的稀土储量迅速下降。应制定配额,限制稀土资源的无序开采与出口。

13.(1)太阳能资源,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地处黄土高原,冬季风南下要冲,山多沟深,风能资源丰富。

(2)山西省铝土资源丰富;铝土冶炼需要大量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能;有利于发挥当地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3)变化特征:工业部门结构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积极影响: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率;有利于更好的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逐步改善大气环境污染;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等。

【解析】

【详解】

(1)注意本题问的是新能源。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上,虽是季风气候,但大陆性突出。山西的晴天较多,太阳能丰富;山西离风源地较近,是冬季风南下的要冲,风能资源丰富。

(2)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进行分析。但本题要求的是合理性,只能从有利进行分析。可从原料、能源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山西省铝土资源丰富;铝土冶炼需要大量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能;有利于发挥当地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工业部门结构由单一的煤炭产业到多样的煤炭、冶金、焦化、电力、机械,由简单到复杂;有利影响可从大气环境改善、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14.(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答 4 点)(2)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四大核心主导产业是以煤炭开采为中心。结合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区位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从产业结构、产业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就业机会等方面考虑。

【详解】

(1)山西省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四大核心主导产业是以煤炭开采为中心。结合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区位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有利于产品的多样化。产品深加工,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增加,增加就业机会。废弃物排放减少,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

15.(1)成因:冬季,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沛的水汽,且受山地抬升,降雪丰富;海拨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适宜滑雪。

(2)A地降水明显少于B地。A地位于东南信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干旱程度。B地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地势西高东低,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沿平原深入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3)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大;矿产多分布在山区,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质复杂,开采成本高。

(4)主要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西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影响:东水西调能缓解西部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西部社会的稳定,为西部经济(工矿企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成因及资源开发。滑雪胜地的成因可从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地形适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N地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及其大气环流状况进行分析。降水差异的成因可从大气环流、地形、海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AB两地位置及大气环流差异、地形进行比较。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从资源的储量、存储条件、市场、交通及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要从利和弊两方面评价。水资源的调配工程的建设与其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需求差异有关;甲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西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调水工程对调入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说明。

【详解】

(1)滑雪胜地的成因可从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地形适宜等方面进行分析;N地地处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纬度30-40间,冬季,西风从太平洋带来丰沛的水汽,且受山地抬升,降雪丰富;海拨高,气温较低,积雪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适宜滑雪。

(2)降水差异的成因可从大气环流、地形、海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图示A地降水明显少于B地。A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是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干旱程度;B地靠近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天气降水较多;B在山地东侧,该地地势西高东低,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沿平原深入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3)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从资源的储量、存储条件、市场、交通及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要从利和弊两方面评价;利的方面:甲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广大;弊的方面是矿产多分布在山区,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质复杂,开采成本高、开发难度大。

(4)水资源的调配工程的建设与其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需求差异有关;甲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西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调水工程对调入区发展的有利影响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说明:东水西调能缓解西部水资源紧张状况;有利于西部社会的稳定,为西部经济(工矿企业和农

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山地多,平原少,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市场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提高煤的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论商品、自然资源和环境

《商品学基础》课程论文论商品、自然资源和环境 姓名王磊 班级11物流管理 学号1113121047

摘要:随着商品生产和消费规模的迅速扩大,自然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和消除商品生产和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评价商品质量和发展商品品种的重要条件之一,成为当代商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商品生产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商品与自然资源和环境 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取自环境,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活动更是离不开人类所处的各种环境。由于商品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存在着两面性,所以,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商品与环境的关系,使商品既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又能切实关注商品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降低商品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人类社会所依存的各种环境。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已经被人类所认识和接受。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急需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二、商品生产和消费带来的资源危机 (一)森林面子迅速减少 森林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的供应者之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还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的作用。森林还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能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初期,整个世界约有2/3的陆地被森林覆盖,面积达76亿公顷。多年来这一数字在不断减少。一旦低于世界总面积的30%的生态警戒线,全球生态系统就有崩溃的可能,最终受到损害的将是全人类。 (二)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基础。据统计,人类所需食物能量的98%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土地上生长的作物和牧草。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加快,修建新城镇和各种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另外,土地沙漠化是威胁人类的一大世界灾难。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期地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结果非但没有是耕地扩大,反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加速了沙漠面积的扩大。 (三)水资源危机 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6.5%是海水。用以维持地球上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②水能资源丰富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A 2.C 3.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 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 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2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 越高。第3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 源较少。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 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 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C 5.A 6.A 第4题,读图可以看到,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5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6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2018·江西五校联考)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2021年本)

附件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限制和禁止目录 (2021年本) 一、限制类 1.新增围填海项目(国家重大项目除外)。 2.新增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国家重大项目和公益事业除外)。 3.以下项目不得占用耕地,亦不得通过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供应等变相占用耕地: (1)机动车交易市场、家具城、建材城等大型商业设施项目。 (2)大型游乐设施、主题公园(影视城)、仿古城项目。 (3)大套型住宅项目(指单套住房建筑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住宅项目)。 (4)赛车场项目。 (5)公墓项目。 (6)机动车训练场项目。 (7)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等为名,开展的挖田造湖、挖湖造景项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手续的项目除外)。 (8)在城市建设中建设的人造湿地公园、人造水利景观项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

许可手续的项目除外)。 (9)以城乡绿化建设等名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土地用途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除外)。 4.住宅项目 (1)宗地出让面积不得超过下列标准:单宗土地住宅用地面积小城市和重点镇7公顷,中等城市14公顷,大城市及以上20公顷。 (2)容积率不得低于以下标准:1.0(含1.0)(牧区、林区居民定居、抗震安居房等政策性、保障性住房除外)。 5.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限制类的扩建、改建项目,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规定的产能条件或要求采取措施改造升级。 二、禁止类 1.党政机关、团体(含国有事业单位、参照执行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新建、改扩建培训中心(基地)和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建设项目。 2.毁林、毁草、毁坏湿地的开垦项目。 3.历史遗留围填海用于开发房地产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以及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项目。 4.在无居民海岛进行房地产开发、采石、挖砂、采伐林木以及污染生态环境的项目。

自然资源和能源(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紫貂和耕牛 B. 煤油和石油 C. 水稻和小麦 D. 红松和熊猫 2. 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气候资源 B. 煤炭资源 C. 淡水资源 D. 耕地资源 3.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天然气 B. 铅锌矿 C. 稀土 D. 林地 4. 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 A.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B. 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 积极开发宜农荒地 D. 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 5. 我国土地生产力较高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 海拔较高、土地生产力垂直差异较大的青藏高原 B. 有冰雪融水灌溉的西北内陆山麓地带 C. 降水丰富的东南丘陵、低山区 D.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6. 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最突出的问题是:() A. 乱占耕地 B. 地面下沉 C. 土次生盐碱化 D. 水地流失和土地沙化 7. 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不合理的灌溉 B. 风力侵蚀 C. 气候干旱 D. 滥垦草原 8. 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 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B.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D. 节约用地,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9.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A.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应大务发展林业 B. 我国南方的丘陵、山地,应大力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C.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应有计划地退耕还牧

D. 长江中下游地区应有计划地围湖造田,扩大商品粮基地 10. 世界上的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 A.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B. 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 亚洲、非洲、南美洲 D. 非洲、欧洲、大洋洲 11. 我国草原多分布在:() A. 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B. 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区 C. 西北内陆的高原、山地 D.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12. 世界上的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 A. 大洋洲和亚欧大陆 B. 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 C. 非洲和南北美洲 D. 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13. 在下列畜牧业发达国家中,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的是:() A. 澳大利亚 B. 阿根廷 C. 美国 D. 新西兰 14. 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场生态系统 C. 湖泊生态系统 D. 寒荒漠生态系统 15. 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珍稀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 是:() A.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C.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D. 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16. 在我国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10个自然保护区中,位于福建省 的是:() A. 梵净山 B. 武夷山 C. 鼎湖山 D. 长白山 17. 在我国参加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属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原自然保 护区是:() A.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 B. 卧龙自然保护区 C. 盐城自然保护区 D. 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 18. 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 A. 沿海防护林体系 B. 黄土高原防护林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1.5′×40) 1.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的共同点是() A、都有铁路干线与主要工业区相通,市场广阔 B、都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C、煤炭储量都在2000亿吨以上 D、区域内有丰富的铝土矿,发展金属冶炼工业条件优越 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2-3题。 2.图中反映山西省煤炭加工工业的发展特点是: A.能源转化率不断提高 B.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煤炭焦化的发展速度 C.2000年前发电量和煤炭焦化量不断增长,200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 D.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转换的增长速度 3.山西省能源工业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影响有:①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②提高山西省经济效益③改善山西省生态环境④避免煤炭资源过渡开采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①②③④ (2008年上海卷)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4-6题 4.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5.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6.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7-10题。

杨紫烜《经济法》复习笔记(第二十五章 能源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2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能源与能源法:概念、地位和作用 能源法概述能源法经济观:概念、意义、构成 能源法体系:概念、特点、构成和联系节能工作管理体制节能监管制度用能单位一般性管理制度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节约能源法建筑节能管理制度 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 节能激励措施 煤炭法概述:概念、调整对象煤炭法 煤炭行业规划煤炭管理法律制度煤炭生产许可制度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煤炭经营管理制度 煤矿矿区保护制度 概念 能源 法律 制度

电力法电力建设与电网管理制度 电力管理法律制度供电营业许可制度 电价与电费的规定 农村电力建设和农业用电制度 电力设备保护制度和电力监管制度 概念 可再生能源法总量目标制度 法律制度技术标准制度 并网发电审批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制度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激励制度 【重点难点归纳】 一、能源法概述 1.能源与能源法的概念 (1)能源和能源问题 ①能源,是指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能源资源和能源产品。 ②能源资源,是指未经劳动过滤的赋存于自然状态下的能源。能源产品是经过劳动过滤并符合人类需要的能源。提供能量的物质运动,即物质本身的作功,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非燃料能源。 (2)能源法 ①能源法的概念

实质意义的能源法,指关于能源合理开发、加工转换、储运、供应、贸易、利用及其规制,保证能源安全、有效、持续供给的能源法律规范的总称。形式意义的能源法,指能源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各种形式。 ②能源法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法作为独立的法的部门而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作用在于: a.能源问题的解决需要能源法。 b.能源物质利益关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过程性特点及其调整方法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必须有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能源法对其进行完整、系统和全过程的调整。 c.能源法已为各国普遍采用,使能源开发利用及其规制合理化、有序化,为能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空间。 d.能源法及其制度已同其他法律及其制度结合成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2.能源法经济观 (1)能源法经济观的概念、意义和构成 ①能源法经济观的概念 能源法经济观是指一系列从经济角度分析、研究能源法思想与精神的理论和观念。 ②能源法经济观的意义 a.使能源法公正、正义、科学的属性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成本与绩效、最大化、效率、均衡等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b.使能源法规范和制度都可以在经济上找到答案,使能源法的分析不再是空洞抽象的逻辑演绎,而是丰富具体的制度分析、制度比较和实证考察; c.使能源法立法、守法、执法、司法和对现行制度的诊断与评价成为富有经济成效的理性活动;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它们的形成都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完成第1~2题。 1.黄山松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植根于高峰悬崖之上的原因是( ) A.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 B.黄山松的生长不需要吸收养分 C.植物的向阳性 D.山谷风大的影响 2.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关于其成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B.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C.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 D.山谷风的影响 解析:第1题,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能穿缝而植。第2题,黄山 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A 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大堡礁因其奇特性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观光旅游。据此完成第3~4题。 3.关于有利于珊瑚虫繁衍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38 ℃,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大 B.海水平均盐度35%,海面平静 C.这一带在地质历史上是缓慢的沉降地带 D.海水清晰度不高,有效地遮掩了太阳紫外线对珊瑚虫的伤害 4.关于大堡礁地区的组合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堡礁景区,只有美丽的珊瑚岛礁,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B.白沙碧水,充足的阳光,掩映的椰林,虽然景色很美,但对大堡礁景区没有什么意义 C.最早的开发者是土著部落,他们的历史和文化对澳大利亚有重要意义,也是游客十分感兴趣的旅 游内容 D.大堡礁景区景点单调,缺乏好的组合 解析:第3题,大堡礁海域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为3.5%,海水清晰度高才 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这一带在地质历史上是缓慢的沉降地带,而大堡礁正是在地壳缓慢的下沉过 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的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第4题,在大堡礁景区,除了众多美丽的珊瑚岛礁, 还分布着许多具有热带风光的大陆性岛屿:白沙碧水,充足的阳光,掩映的椰林都是大堡礁的有机组 合部分,所以其组合较好,景区景点并不单调。 答案:3.C 4.C 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的东海岸,珊瑚礁相连,这就是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的大堡礁。大堡礁 由约3000个独立的珊瑚礁组成,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洋公园、珊瑚水族馆。据此完成第5~6 题。 5.大堡礁岛屿的成因及其岩石构成属于( ) A.大陆岛、变质岩 B.沉积岛、页岩 C.珊瑚岛、石灰岩 D.火山岛、玄武岩 6.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是( ) A.岸礁→堡礁→环礁 B.堡礁→岸礁→环礁 C.环礁→堡礁→岸礁 D.环礁→岸礁→堡礁 解析:第5题,大堡礁岛屿是珊瑚岛,珊瑚岛礁是由珊瑚虫骨骼堆积形成,属于石灰岩。第6题,因珊 瑚礁的形成过程是地壳缓慢下沉的过程,所以最初珊瑚礁在岛屿周围生长形成岸礁;岛屿逐渐下沉, 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形成堡礁;岛屿继续下沉,没入海中,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形成环礁。 答案:5.C 6.A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4.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1)人均资源量少; (2)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3)单位产值能耗高; (4)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 (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

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

必修3(区域地理)考点 注意:区域地理复习时一定要结合教科书中的图,做到图文对照。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关于区域的一些概念: (1)区域是地球不表面的空间单位。(2)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1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域;有的区域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气候区、地形区、工农业区等。○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有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选择题或判断题) 2 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4.现代长江中下游平原“粮仓”的地位日渐下降原因? 答:(1)随着工商业、交通的发展,○1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2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稠密的水网,耕地破碎;加之土质粘重,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附]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1)人均耕地多;(2)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3)肥沃的黑土. 5.我国最大的粮仓是东北,其次为华北,再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大的棉花产区为新疆南部,其次为华北,再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6.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7.遥感简称(RS.)是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信息数据的获取)。 ⑴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响图像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⑵利用遥感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 8.全球定为系统简称(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为系统。(1)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2)全球定位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3)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地点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高程(海拔)。(5)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地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为你服务。(信息数据的获取) 10.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1)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和运用评价。并对区域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交通、人口、经济等进行精确的分析。对自然环境进行评估等(管理、分析和应用)[选择、判断题]。 11.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遥感主要用于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12.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后,有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3、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14.荒漠化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15.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答:(1)自然原因: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及高大山系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深入,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也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渡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小 B. 科技水平低 C. 交通条件差 D. 劳动力不足 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 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 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 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 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 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 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

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 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 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 (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 A.极地东风 B.盛行西风 C. 东南信风 D.西北季风 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 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 (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 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第十章: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专题 自然资源的特征: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的种类、资源的组合状况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①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 能、海洋能等。②能源利用存在问题:煤炭过多、水电少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①常规能源不足;②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②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④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⑤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典例: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意义?(8分) 1)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有资源调配都有这意义);. 2)对输出地(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就业,环保);. 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4)输入地(缓解资源或能源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相关产业发展,环保);. 典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对西部的意义: 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

河流上该不该建坝 课表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 学习目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尼罗河流域的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等地理条件 2、收集并整理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资料,归纳出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利与弊 3、分析资料,比较阿斯旺大坝带来的利与弊,讨论并说明是否建坝的理由 4、通过对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利弊的分析,迁移扩展到其他河流的建坝(或水库等),体会对合理开发利用进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 一、xx的概况 自主学习; 1、xx的位置、源头、xx、xx 2、xx流经的国家 3、xx流经的地形区 4、xx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 二、xx的特征 合作学习:看文字资料,看非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欣赏尼罗河视频 1、xx的补给来源? 2、xx水文、水系特征 三、xx对xx的赠礼

自主学习:看书归纳xx给xx的赠礼 ①形成了xx沿岸xx和xx ②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③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 1、尼罗河每年6月至10月定期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其支流青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6月至10月是它的雨季,降水丰富,水量大增导致泛滥。 2、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带来了发达的灌溉农业,为什么埃及还要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 河水定期泛滥,具有不可调控性,,来水量大时可能出现涝灾;来水量少时可能出现旱灾。为了变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为了防洪,有必要建设一个大坝 埃及严重缺水,埃及人民希望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坝拦水加以利用大坝的出现会带来水位的落差,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这能为经济落后的埃及快步迈向工业化提供巨大动力 四、xxxx带来的经济、环境效益 自主学习:看书归纳阿斯旺大坝的修建从哪些方面提高了尼罗河的利用效益?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灾、发电、养殖、航运等利用效益。 合作学习: 思考: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建成后,不仅可以永续利用水能发电,而且可以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使用,由此会产生哪些环境效益?

2021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 修3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 A.区域发展就是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 B.区域发展就是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C.区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 D.区域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 2.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3.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 4.山西省素有“煤海”之称,有关山西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0亿吨 B.按xx年生产规模计算,可开采560年 C.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9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D.山西省煤田分布范围广,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5.山西省煤炭品种和煤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种齐全,世界上所有的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大同煤矿是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基地 D.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6.山西省煤田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层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深,有利于开采

B.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煤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D.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7.今后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 A.需求会继续增加,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B.需求会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C.需求会继续增加,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D.需求会继续减少,但这种趋势会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结束 8.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B.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D.山西省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加强对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10.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11.下列不属于山西省主要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电—铜 C.煤—焦—化 D.煤—铁—钢 12.有关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B.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汽车、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C.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纺织、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D.产业结构由以煤炭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13.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14.有关能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知识归纳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兖州—日照线。 3、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 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拓展知识】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答题思路】分析原因——紧扣供需关系说矛盾 解决措施——从开源节流展开述要点

能源法教学大纲

《能源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能源法 课程英文名称:Energy Law 课程类型:必修课(目前暂为限选课) 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法学本科各专业 开课院系:经济法学院、民商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及法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程 2.任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能源概述、能源利用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能源法的立法原则和法律制度、以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电力法为主要内容的能源立法探讨、能源税收与环境保护、国外的能源立法与能源政策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能源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能源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我国能源的立法、执法和能源实践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能源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已经制作较为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因此要求多媒体教室配合。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能源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使学生了解能源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基本知识点: 1.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能量转换与传递 3.能源问题以及能源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概念: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能源的准确定义多种著述皆有论及。《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认为:“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则将能源定义为“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我国立法中能源的相关定义:《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试将能源定义为:“本法所称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明确了“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则在第二条指出:“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分类:(1)能源按照不同的生成方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理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又称为化石能源,它们是当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结构的基本框架。一次能源中还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2)一次能源按其能循环使用和不断得到补充,又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化石燃料、核燃料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均为可再生能源。(3)此外,按能源的使用状况,还可将其分为常规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4)按流通情况,分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5)按能源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还可将其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6)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