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钢的宏观内应力测定实验报告讲解

淬火钢的宏观内应力测定实验报告讲解
淬火钢的宏观内应力测定实验报告讲解

淬火钢的宏观内应力测定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材料内应力的分类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掌握X射线衍射法测量金属材料宏观应力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测定金属材料宏观内应力。

三、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

四、实验原理

(一)、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其影响

当产生应力的各种因素(如外力、温度变化、加工过程、相变等)不复存在时,在物体内部存在并保持平衡的应力称为内应力。按存在范围的大小,可将内应力分为以下3种:

①第一类内应力: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应变均匀分布,这样方位相同的各晶粒中同名HKL面的晶面间距变化就相同,从而导致衍射峰位向同一方向发生漂移。

衍射效应:衍射峰位同一方向漂移。

X射线仪测量的理论基础-漂移值。

②第二类内应力:在数个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有时也会引宏观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应变分布不均匀,不同晶粒中,同名HKL面的晶面间距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导致衍射峰位向不同方向发生漂移。

衍射效应:衍射峰漫散宽化。

X射线测量的理论基础-宽化值。

③第三类内应力:在若干个原子范围存在并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不会引起宏

观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原子离开平衡位置,产生点阵畸变。

衍射效应:衍射强度下降。

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对材料和部件的尺寸稳定性、抗应力腐蚀、疲劳强度、静强度、硬度、以及相变和电磁性能均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压应力有益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拉应力可促使裂纹开裂、对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对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研究很有实际意义,对其测量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测宏观应力或控残余应力以提高工件或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工程上应用极为重要。 如航空航天上用的镍高温合金涡轮发动机叶片和铝合金均经喷丸强化处理,提高疲劳寿命; 又如低碳不锈钢经二精炼工艺,提高了抗晶间应力腐蚀性能;另还有小到钟表游丝,大到球灌、船舰、大桥桥梁、铁轨等等均需经相应的去应力工艺处理,充分发挥材料或构件自身潜力。

因此,宏观应力的测定工作在确定工件的最佳工艺、预测工件使用寿命和分析工件失效形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宏观应力的测定原理

X 射线穿透深度约10μm ,材料表面应力通常处于平面应力状态,法线方向的应力( Z σ )为零,测定的是表面应力。

宏观应力引起较大范围内引起均匀变形,产生均匀应变,使不同晶粒中的衍射面HKL 的面间距同增或同减。一定应力状态引起的晶格应变和宏观应变是一致的。应变通过X 射线法测得的晶面间距变化求得。布拉格方程λθ=sin 2d ,d 变化,θ变化,以此来度量宏观应变。根据弹性力学的广义虎克定律由宏观应变推知宏观应力(残余应力)。

应力—单位面积上作用力,正值表示

拉应力,负表示压应力; 用正交坐标系单

位体积元表示,有九个应力组份,可用

3X3矩阵表示称为应力张量; 在力矩平

衡条件下切应力组份lk kl σσ=必须相

等。体积元完整应力描述只有六个独立变

量(三个分正应力和三个切应力)。如右图

图1 六个独立变量示意图 由衍射角位移可测得应变,应力测量基于应变测量和己知材料的弹性常数。选高角衍射线测应变 。在试样坐标系中,由倾角ψ和方位角φ 表示多晶中有许多不同取向的晶粒中某晶粒晶靣的法线方向(衍射矢量方向),在此方向上测量晶格应变, 并用以度量宏观应变。

已知波长λ,测量宏观量衍射角2θ与微观量的晶面间距d相关。当材料中无应力σ存在时,同一(hkl)晶面产生的衍射峰衍射角2θ应该相等。

应力σ存在时, 位于不同倾角ψ处同一(hkl)产生的衍射峰2θ角变化、面间距变化、宏观应力变化如图2。

图2 不同倾角ψ处的宏观应力

在拉应力状态,晶面方位倾角ψ越大,晶面间距d越大,衍射角2θ就越小;在压应力状态,晶面方位倾角ψ越大,晶面间距d越小,衍射角2θ就越大;不同方位角为φ,倾角为ψ方向应变不同如图3 。

晶面间距d随着晶面方位角Ψ增大而递增或递减,表明材料表面存在拉应力或压应力,递增或递减的急缓程度就反映了应力值的大小变化如图4。

图3 倾角为ψ方向应变示意图

图4 衍射晶面方位角和应力方向平面

X 射线穿透深度小,仅薄表层被照射,处于

平面应力状态σ3 =0,在ψ=90°时,根据应力应

变基本关系式,由弹性力学可得:

(式1)

表层应力、应变状态 其中,321ααα、、为待测方向的方向余弦,大小分别为:

(式2)

将式2和应力应变关系式代式1,并化简得得:

(式3)

由于考虑的是平面应力,因此

(式4)

将式4代入式3,得

(式5)

对两边ψ2sin 偏导得:

(式6)

因为

式中ψd 和0d 分别代表待测方向上的衍射面HKL 在有和

没有宏观应力时的面间距。

由布拉格方程两边变分推得:则

(式7) 式中,ψθ2和02θ分别代表待测方向上的衍射面HKL 在有和没有宏观应力时的衍射角。

将式7代入式6化简得 (式8)

可以把式8简化为: 式

中 K ——X 射线

应力常数,MPa/(°)

M ——在不同Ψ方向测定的衍射线角与ψ2sin 直线关系的斜率。

如果知道了X 射线应力常数K ,又在-45°~+45°范围选择若干个Ψ方向测量衍射线角,作出与ψ2sin 之间的相关直线(2θ—ψ2sin

),并求斜率,就可以计算出?σ值。2θ—ψ2sin 直线一般用两点法或多点法做出。

两点法:即ψ=0°、ψ=45°,分别测定2ψθ。过两点做出直线,求得斜率。 多点法:即取ψ=0°、15°、30°、45°等,分别测定各自对应的衍射角2ψθ,运用线性回归法做出直线,求得斜率。

(三)、试样要求与表面处理:

常规的X 射线应力测试是对无粗晶、射线穿透深度范围内是均匀连续和各向同性、无织构材料有效。对钢材,X 射线穿透μm 至十几μm 的深度,测试是这个深度范围的平均应力。

机加工而在材料表面产生的附加应力层可达100μm ,需要对试样表面进行处理。方法是用电化学或化学腐蚀等手段,去除表面存在附加应力层。要求试样表面必须光滑,没有污垢、油膜及厚氧化层等。

测试机加工、喷丸、表面处理等工艺处理后的表面应力,表面不 作任何处理,小心保护原始状态;凡需要修磨的,可以利用现场金相所配置的电动工具,在达到金相检验标准后再作短暂电解抛光。

对于钢铁材料,只为除锈,不伤及金属表面的办法是用稀盐酸腐蚀。 测定应力沿层深分布,可用先用机械法快速剥层至一定深度,再电 解腐蚀方法进行逐层剥离,然后进行应力测量。应对剥层后应力释放作校正。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选择Coupled2theta/theta扫描模式,例如为35°至130°,步长为0.02°。从衍射谱中找到衍射峰位靠后而且较强的峰,确定扫描范围。(注:应力测量应该用高角度的衍射峰,越高越好)。

2、在XRD wizard中进行测试参数设置:

(1)打开XRD wizard 软件,点击New—〉stress在出现的界面上(图5),如果没有需要改的参数,点击OK即可。

图5

(2)在达芬奇界面上(图6),前置Twin选择狭缝光路0.5度;后置Twin 选择固定5.8mm开口;探测器可以选择一维固定扫描(fixed scan)或连续扫描,取决于衍射峰的宽度。

图6

(3)在detector selection上选择PSD LYNXEYE,PSD electronic window 选择Use default(图7)。

图7

(4)Detector界面设定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根据材料的要求选择能量窗口,例如Cu靶Fe样品选择0.18下限(图8)。

图8

(5)Generator 界面设定电压和电流(40kV和40mA)(图9)。

图9

(6)在Scan type界面上,首先设定测量的角度范围,步长以及每步时间;mode选择Side-inclination测量方式。分别设定chi倾斜范围一般设定Start 从0开始,Stop设为45°,即样品的倾斜角度为0-45°,选择Increment为9°,即每隔9°进行一次数据采集;设定phi轴角度,对于非各向异性的应力样品一般设置start为0°,stop为180°,increment为180°,即只在0°及180°进行测试(图10)。

图10

(7). 设定完毕后将设置测量脚本存为bsml格式。例如存为Fe-211-stress.bsml。在start job测量界面中调入bsml,设定数据名称,点击start开始应力测试。

3、残余应力分析

残余应力分析软件Leptos S

(1)打开Leptos S > Stress>New Stress or Click Create stress Appear stress object;

(2)Import *.raw ;

(3)Reduction/Fit (选中分析样品有关的参数): Material,HKL,Wavelength,E,v, S1, 1/2S2, Aux,

(4)Correct (对原始衍射谱线进行数据处理,如数据标准处理,寻峰方法选择等)如图11;

图11

(5)Stress Evaluation;

(6)Results>选Stress model: Normal , Normal + Shear , Biaxial , Biaxial+ Shear , Triaxial

(7)Result , as save如图12、13

图12

图13

六、宏观应力分析结果

所用设备在应力测定状态下的衍射几何特点:

若圆柱试样沿轴向受拉应力,则沿轴方向晶面间距增大,垂直于轴的方向晶面间距减小,衍射圆向椭圆变化。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时注意辐射安全。

2、对两点法与多点法的本质差异应有清新认识。

八、思考题

1、简单说明内应力的分类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①第一类内应力(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应变均匀分布,这样方位相同的各晶粒中同名HKL面的晶面间距变化就相同,从而导致衍射峰位向同一方向发生漂移。

②第二类内应力(微观应力):在数个晶粒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有时也会引宏观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应变分布不均匀,不同晶粒中,同名HKL面的晶面间距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导致衍射峰位向不同方向发生漂移。

③第三类内应力(超微观应力):在若干个原子范围存在并平衡着的应力。释放之,不会引起宏观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原子离开平衡位置,产生点阵畸变。

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对工件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均会产生影响。当工件存在的残余应力大于其屈服强度时会使工件变形,高于其抗拉强度时会使工件开裂。一般认为压应力有益提高构件的疲劳强度;拉应力可促使裂纹开裂、对应力腐蚀和疲劳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宏观应力的测定工作在确定工件的最佳工艺、预测工件使用寿命和分析工件失效形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两点法与多点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宏观应力的测定关键在于确定M值,即获得2θ—ψ2

sin直线的斜率。

为了获得该直线的斜率,采用作图法:两点法和多点法。

本质差异:

两点法:即ψ=0°、ψ=45°,分别测定2

θ。过两点做出直线,求得M值。

ψ

多点法:即取ψ=0°、15°、30°、45°等,分别测定各自对应的衍射角2

θ,

ψ运用线性回归法做出直线,求得M值。

铸造残余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铸造残余应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1) 了解铸造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 (2) 了解用应力框测定铸造残余应力的方法。 (3) 了解退火对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 2. 实验原理 2.1 铸造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体积变化不一致导致彼此制约而引起的应力称为铸造应力。铸造应力可分为三种,即热应力、相变应力和收缩应力。铸造应力可能是暂时性的,当引起应力的原因消除以后,应力随之消失,称为临时应力;否则为残余应力。铸造应力对铸件质量有重要影响,如果铸造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铸件则产生变形;如果铸造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铸件则产生裂纹。残余应力还会降低铸件的使用性能,如失去精度、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断裂或产生应力腐蚀等。 2.2 铸造应力的测定方法——应力框试验法 图1为测定铸造残余应力的框形铸件,由于I 杆和II 杆截面尺寸差别大,因而铸造后细杆I 中形成压应力,粗杆II 中形成拉应力。若在A-A 截面处将粗杆锯开,锯至一定程度时,由于截面变小,粗杆被拉断。受弹性拉长的粗杆长度较自由收缩条件下的长度缩短,其缩短量?L 和铸造残留应力成正比,其值可根据锯断前、后粗杆上小凸台的长度(L 0 ,L 1)差求出,即?L =L 1一L 0。铸造残留应力σ1和σ2的计算公式为: 细杆残留应力σ1=-E )21(2101F F L L L +-,粗杆残留应力σ2=-E ) 21(1 2 1F F L L L +- 图1应力框铸件图 式中: σ1,σ2——细杆、粗杆中的铸造应力(MPa ); L 0,L 1——锯断前、后小凸台的长度(mm );

F1,F 2——细杆、粗杆的横截面积(mm2); L——杆的长度,L=130mm; E——弹性模量,普通灰铸铁取9×104MPa,球墨铸铁取1.8×105MPa。 2.3减小及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铸造应力导致铸件翘曲变形甚至开裂,特别是铸件中的残余应力,如不消除,将降低零件的加工精度,在使用中会继续变形,降低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因此应设法减小和消除残余应力。 (1)减小铸造应力的措施和途径 ①选用弹性模量E和热膨胀系数α小的合金作为铸件材质。 ②减小铸件冷却过程中的温差: (a)在铸件厚实部位放置冷铁或蓄热系数大的型砂,加速厚实部分的冷却。 (b)对铸件厚实部分的铸型或砂芯实行强制冷却。 (c)在铸件壁薄处开内浇道,使铸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 (d)提高浇注时铸型的温度。 (e)将铸件于红热状态开箱取出,尽快置于已加热到500~600℃的保温炉中,保持一定时间使铸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然后随炉缓冷至200~250℃出炉。 ③改善铸型和砂芯的溃散性。 ④改进铸件结构,避免形成较大应力和应力集中。 (2)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 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有自然失效、人工时效和共振时效等方法。 ①自然失效 将有残余应力的铸件放置在露天场地,经半年乃至一年以上,让残余应力逐渐自然消退,这种方法称为自然时效。 ②人工时效 人工时效又称热时效或消除内应力退火。把铸件加热到合金的弹塑性状态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一定时间,使残余应力得以消除,然后缓慢冷却,以免重新产生残余应力。 ③共振时效 共振时效的原理是:在激振器的周期性外力即激振力作用下,与铸件发生共振,因而使铸件获得相当大的振动能量。在共振过程中交变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产生局部屈服,引起塑性变形,使铸件中的残余应力逐渐松弛甚至消失,达到稳定铸件尺寸的目的。 3.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测定应力框铸件(灰口铸铁)铸态及其退火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测定步骤如下: (1)造型(3个应力框试样); (2)浇注(铁水温度为1330~1350℃); (3)用热分析装置测试一个铸型中应力框铸件厚、薄壁的冷却曲线。 (4)浇注后30min打箱,用钢丝刷刷去应力框铸件表面型砂; (5)将其中1个应力框放入热处理炉中,在550℃保温3小时后炉冷; (6)将上述2个应力框铸件的粗杆小凸台上成锐角相交的四个棱柱面锉平; (7)用卡尺测量小凸台长度L0; (8)在小凸台A-A截面处从1、2、3三面依次锯开粗杆(见图1),注意各锯口应在垂 直于杆轴线的同一平面内。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篇一:金相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报告题目: 金相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111 姓名:邓永明 学号: 1107XX14 组别:第六组 指导老师:胡一丹 完成日期: XX.10.18 一. 热处理工艺分析 1. 正火 (1)工艺内容:正火(英文名称:normalizing),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 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 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 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 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

理工艺。 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根本目的是去 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为接下来的加工做准备。 (2)工艺特点: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 度稍大,组织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 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 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 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 效果接近正火。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 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 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 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

工,一 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 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 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 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 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 准备。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 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 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 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对于形状复杂的重要锻件, 在正火后还需进行高温回火(550-650℃)高温回火的目的在于 消除正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实验报告

厦 门 海 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编号:XH03J W024-05/0 实训(验) 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 指导教师: 成绩: 课程名称: 实训(验):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 年 月 日 一、 实训(验)目的: 1、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电测应力原理,掌握直流测量电桥的加减特性; 3、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二、 实训(验)内容、记录和结果(含数据、图表、计算、结果分析等) 1、实验数据: (1) 梁的尺寸: 宽度b =9mm ;梁高h=30mm ;跨度l =600mm;AC 、BD:弯矩a=200m m。测点距轴z 距离: 21h y ==15mm;42h y ==7.5mm ;3y =0cm ;-=-=44h y 7.5mm;-=-=2 5h y 15mm;E=210Gpa 。 抗弯曲截面模量W Z =b h2/6 惯性矩J Z =bh 3 /12 (2) 应变)101(6-?ε记录:

(3) 取各测点ε?值并计算各点应力: 1ε?=16×10-6 ;2ε?=7×10-6 ;3ε?= 0 ;4ε?=8×10-6 ;5ε?=15×10 - 6 ; 1σ?=E 1ε?=3.36MPa;2σ?=E 2ε?=1.47MP a;3σ?=0 ; 4σ?=E 4ε?=1.68MPa;5σ?=E 5ε?=3.15MPa ; 根据ΔM W=ΔF ·a/2=5 N ·m 而得的理论值: 1σ?=ΔM W/W Z =3.70MPa;2σ?=ΔMWh/4(J Z)=1.85M Pa ;3σ?=0 ; 4σ?=ΔM W h/4(J Z )=1.85MPa;5σ?=ΔMW /W Z=3.70MPa; (4) 用两次实验中线形较好的一组数据,将平均值ε?换算成应力εσ?=E ,绘在坐标 方格纸上,同时绘出理论值的分布直线。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E111 姓名:杨泽荣 学号: 41102010 2014年6月7日

45号钢300℃回火后的组织观察及洛氏硬度测定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1.加热温度的选择 (1) 2.保温时间的确定 (2) 3.冷却方法 (3)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4) 1.实验材料 (4) 2.实验设备 (4) 四、实验步骤 (4) 1.试样的热处理 (4) 1.1淬火 (4) 1.2回火 (5) 2.试样硬度测定 (5) 3.显微组织观察与拍照记录 (5) 3.1样品的制备 (5) 3.2显微组织的观察与记录 (6)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6) 1.样品硬度与显微组织分析 (6) 2.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 2.1淬火温度的影响 (6) 2.2淬火介质的影响 (7) 3回火温度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7) 3.1回火温度对45钢组织的影响 (7) 3.2回火温度对45 钢硬度和强度的影响 (7) 4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8) 4.1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 (8) 4.2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9) 5碳含量对钢的淬硬性的影响 (9) 六、结论 (9) 参考文献 (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碳钢的常用热处理(淬火及回火)工艺及其应用。 2.研究加热条件、保温时间、冷却条件与钢性能的关系。 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4.观察钢经热处理后的组织,熟悉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形态特征。 5.了解金相照相的摄影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一般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正确选择这三者的规范,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 1.加热温度的选择 1)退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 +(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改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 2)正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 +(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 +(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2.1。 3)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见图2.2。 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速度等皆影响到临界点的位置。在各种热处理手册或材料手册中,都可以查到各种钢的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不能任意提高加热温度,因为加热温度过高时,晶粒容易长大,氧化、脱碳和变形等都会变得比较严重。各种常用钢的工艺规范见表2.1。 4)回火温度的选择钢淬火后都要回火,回火温度决定于最终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常常是根据硬度的要求)。按加热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三类:

实验方法:应力与应变曲线的测定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实验测定和绘制 2、加深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反映了试样随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而流动应力不断上升,因而它又称为硬化曲线。主要与材料的化学成份、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有关。现在我们把一些影响因素固定下来,既定室温条件下拉伸退火的中碳钢材料标准试样,由拉力传感器行程仪及有关仪器记录下拉力-行程曲线。实测瞬间时载荷下试验的瞬间直径。特别注意缩颈开始的载荷及形成,缩颈后断面瞬时直径的测量,然后计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σ真=f(ε)=B·εn 三、试样器材及设备 1、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 2、拉力传感器 3、位移传感器 4、Y6D-2动态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游标卡尺、千分卡尺 7、中碳钢试样 四、推荐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报告内容 除了通常的要求(目的,过程……)外,还要求以下内容: 1、硬化曲线的绘制 (1)从实测的P瞬、d瞬作出第一类硬化曲线(σ-ε) (2)由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换算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3) 求出材料常数B 值和n 值,根据B 值作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近似理论硬化 曲线。 2、把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与近似理论曲线比较,求出最大误差值。 3、实验体会 六、实验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硬化曲线?硬化曲线有何用途? 2、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互换算。 3、 怎样测定硬化曲线?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是什么?怎样尽量减少误差? 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计算机数据处理 一、 目的 初步掌握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二、 内容 一般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都是呈指数型,即σ=B εn 。如把方程的二边取对数: ln σ=lnB+nln ε, 令 y =ln σ;a =lnB ;x =ln ε 则上式可写成y =a+bx 成为一线性方程。在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试验过程中,一般可得到许多σ和ε的数据,经换算后,既有许多的y 和x 值,在众多的数值中如何合理的确定a 和b 值使大多数实验数据都在线上,这可用最小二乘法来处理。 已知有测量点σ1,σ2……σk ,ε1,ε2……εk ,既有y 1y 2y 3……y k ,x 1x 2x 3……x k ,把这些数据代入回归后的线性方程y =a+bx 中去,必将产生误差△v 。 △v 1=a+bx 1-y 1 △v 2=a+bx 2-y 2 · · · △v k =a+bx k -y k 即 △V i =a+bx i -y i 我们回归得直线应满足 ∑△V ︱i 2 ,最小 △ V ︱i 2 =a 2+b 2 x ︱i 2+y ︱i 2 +2abx i -2ay i -2bx i y i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工 程 材 料 实 验 报 告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10届机电一班 组员:魏仕宏 1000407008 崔继文 1000407010 丁元辉 1000407021 郑鹏涛 10004070

实验项目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和分析,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概述 碳钢和铸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熟悉掌握它们的组织,对于合理使用钢铁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⑴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 平衡组织一般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如退火状态)所得到的组织。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从相图可知,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时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所组成。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一样,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碳钢和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1。 a)工业纯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F为白色块状(如图1所示); b)亚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F呈白色块状,P呈层片 状,放大倍数不高时呈黑色块状(如图2所示)。碳质量分数大于0.6%的亚共析 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F呈白色网状包围在P周围(如图3所示); c)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P),其组成相是F和Fe3C(如图4、5所示); d)过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Ⅱ+P。在显微镜下,Fe3CⅡ呈网状分布在层片 状P周围(如图6所示); e)亚共晶白口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P+Fe3CⅡ+ Ld'。Fe3CⅡ网状分布在粗大块 状的P的周围,Ld'则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7所示);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施工建材教研室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1.砂的表观密度: 表1—4 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2.石子的表观密度: 表1—5 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XXXXX学院 土木工程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所选水泥样品产地、厂名 水泥品种:出厂标号:

1.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 结论: 根据国家标准GB 该水泥细度为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室温:℃;相对湿度: % (1)试件成型日期年月日 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 (2)测试日期年月日;龄期:天 (3)抗折强度测定 (4)抗压强度测定

4.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 该水泥强度等级为 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日 期: 气(室)温: C:湿度: 一、试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三、试验记录 1.砂的筛分析试验 筛孔尺寸(mm)105 2.5 1.250.630.3150.16筛底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量a(%) 累计筛余量A(%)

砂样细度模数Mx Mx= Mx= 结论:按M X 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2.砂的泥含量测试 编号冲洗前的烘干试样 质量G1(g) 冲洗后的烘干试样 质量G2(g) 泥含量(%) 测定值 (%) 平均值 (%) 3.砂的视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水温:℃ 编号试样质量 G12(g) 瓶+砂+满水 质量G13(g) 瓶+满水 质量G14(g) 砂样在水中所占 的总体积V(cm3) 视密度 ρ0(g/cm3) 平均值 (g/cm3) 编号 容量筒容积 V(L) 容量筒质量 G1(kg) 容量筒+砂 质量 G2(kg) 砂质量 G(kg) 堆积密度 (kg/L) 平均值 (kg/L) 级配连续粒级 筛孔尺寸 分计筛余(g)(%) 累计筛余(%) 石子筛分析测试结果评定: (1)最大粒径: mm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材料11(1) 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 小组组长: 仇程希 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 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 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 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三、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组别:组员:试验日期:____年___月____日 一、砖的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 2.试验过程: ①在李氏瓶中注入与砖粉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为18 ml(V0 (cm3)); ②用天平称取砖粉M0 (g),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砖粉徐徐送入李氏瓶中,轻轻摇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V1 (cm3); ③再称出剩下的砖粉M1(g),计算装入瓶内的砖粉质量M(g),根据前后两次液面读数,计算出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瓶内砖粉的绝对体积V(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二、砖的表观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砖块的质量M(g); ②用钢尺量出砖块的尺寸(每边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体积V0 (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4.孔隙率计算: P = (1- ρ0/ρ) *100%=(1-1.79/2.60)=31.15%

三、砂的视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视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干砂300g(M0 (g)); ②将水注入容量瓶至瓶颈刻度线处,称出瓶与水的质量M2(g); ③将容量瓶里的水倒出部分,将300g干砂全部倒入容量瓶内,轻轻摇晃容量瓶,再将水加到瓶颈刻度线处,称得总质量M1(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瓯江学院2014级土木专升本 四、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量出1L容量筒的质量M2(g); ②用漏斗将砂装入容量筒,用钢尺将多余的砂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 ③称量出砂与容量筒的总质量M1 (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2.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3.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4.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目录 实验一水泥细度实验 (4) 实验二水泥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6) 实验三水泥砂浆流动性实验 (8) 实验四水泥砂浆保水性实验 (10) 实验五水泥砂浆强度实验 (12) 实验六砂子的筛分析实验 (14) 实验七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实验 (16) 实验八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 (18) 实验九沥青性能实验 (20)

第七章 宏观应力的测定

第七章宏观应力的测定 金属材料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对机械构件的静态强度、疲劳强度和构件的尺寸稳定性等都有直接影响,测定残余应力对检查焊接、热处理及表面强化处理(喷砂、喷丸、渗氮、渗碳等)的工艺效果,控制切削、磨削等表面加工质量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测定应力的方法很多,其中X射线衍射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其特点为: ① X射线应力测定是一种无损探测方法,它不需破坏构件(或材料) ② 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应变全部是弹性应变 ③ 测定的范围可小至2~3mm,因此可测量很小范围的应变 ④ X射线测得的应力只代表表面应力。 第一节应力的基本概念 宏观应力:构件中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内应力。 构件由于变形,其内部各部分材料之间因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引起相邻部分间产生附加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表示某截面微面积DA0处内力的密集程度。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宏观应力。 宏观(残余)应力:产生应力的作用消除后,仍残留在构件内的、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分布的内应力。通常情况下,我们测量的是构件内的宏观残余应力。 构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种工艺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产生宏观应力,当这些影响因素消失之后,若构件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完全消失,而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构件内,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称为残余应力。 第二节应力的分类与分布 德国学者E.马赫劳赫(E.Macherauch)1973年的分类 第Ⅰ类内应力(sⅠr):在材料内较大的区域(多个晶粒范围)内几乎是均匀的,与第Ⅰ类内应力相关的内力在横贯整个物体的每个截面上处于平衡。当存在sⅠr的物体的内力平衡和内力矩平衡遭到破坏时总会产生宏观的尺寸变化。 第Ⅱ类内应力(sⅡr):在材料内较小的范围(一个晶粒或晶粒内的区域)内近乎均匀。与sⅡr相联系的内力或内力矩在足够多的晶粒中是平衡的。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也会出现尺寸变化。 第Ⅲ类内应力(sⅢr):在材料内极小的区域(几个原子间距)内是不均匀的。与sⅢr相关的内力或内力矩在小范围(一个晶粒的足够大的部分)是平衡的。当这种平衡破坏时,不会产生尺寸的变化。 在上述定义中,所谓“均匀”意味着在大小和方向上是一定的。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法测定梁纯弯曲时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3、初步掌握电测方法,掌握1/4桥,1/2桥,全桥的接线方法,并且对试验结果及误差进行比较。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2、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3、纯弯曲实验梁一根。 4、温度补偿块一块。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弯曲梁的材料为钢,其弹性模量E=210GPa ,泊松比μ=0.29。用手转动实验装置上面的加力手轮,使四点弯上压头压住实验梁,则梁的中间段承受纯弯曲。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纯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x M y I σ= 式中:M 为弯矩;x I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 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由上式可知,沿横截面高度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 实验时采用螺旋推进和机械加载方法,可以连续加载,载荷大小由带拉压传感器的电子测力仪读出。当增加压力P ?时,梁的四个受力点处分别增加作用力/2P ?,如下图所示。 为了测量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应变分布规律,在梁纯弯曲段的侧面各点沿轴线方向布置了3片应变片,各应变片的粘贴高度见弯曲梁上各点的标注。此外,在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粘贴了应变片。 如果测得纯弯曲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各点的轴向应变,则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公式E σε=,可求出各点处的应力实验值。将应力实验值与应力理论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σ实 =E ε实 式中E 是梁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图3-16 为确定梁在载荷ΔP 的作用下各点的应力,实验时,可采用“增量法”,即每增加等量的载荷ΔP 测定各点相应的应变增量一次,取应变增量的平均值Δε实来依次求出各点应力。 把Δσ实与理论公式算出的应力Z I MY =σ比较,从而验证公式的正确性,上述理论公式中的M 应按下式计算: Pa ?= M 2 1 (3.16) 四、实验步骤 1、检查矩形截面梁的宽度b 和高度h 、载荷作用点到梁支点距离a ,及各应变片到中性层的距离i y 。 2、检查压力传感器的引出线和电子秤的连接是否良好,接通电子秤的电源线。检查应变仪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分别采用1/4桥,1/2桥,全桥的接线方法进行测量,其中1/4桥需要接温度补偿片,1/2桥通过交换接线方式分别进行两次试验来比较试验结果。 3、根据梁的材料、尺寸和受力形式,估计实验时的初始载荷0P (一般按00.1s P σ=确定)、最大载荷max P (一般按max 0.7s P σ≤确定)和分级载荷P ? (一般按加载4~6级考虑)。 本实验中分四次加载。实验时逐级加载,并记录各应变片在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 4、实验完毕后将载荷卸掉,关上电阻应变仪电源开关,并请教师检查实验数据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数据处理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2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11 姓名: 郑 杰,学号: 10041127 姓名: 周邵巍,学号: 10041128 姓名: 李欣欣,学号: 10041129 姓名: 谢 强,学号: 10041118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3工程材料综合实验●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碳钢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一、实验目的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

设备仪器: 1、分别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 实验设备及材料 11、、显微镜、浴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2、、金像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 三、 实验内容 三个尺寸形状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和冷却时间)。 样品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20#880℃20min空冷45#880℃高温回火600℃20min高温回火30min水冷T101100℃20min水冷2、做实验前完成。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20#45#T10硬度HRB50HRC20HRC63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4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成分组织性能20#马氏体F+P 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45#马氏体F+P 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T10马氏体+奥氏体P+Fe3CII 硬度高,韧性适中5、 四、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36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An experimental report on Microstructure of cast iron

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实验室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金属学与热处理验证性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 显微组织观察 魏玉鹏 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使用的设备仪器 三、实验方法、步骤 四、画出下列材料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用箭头标明示意图中所示组织的名称 1 材料名称:W18C

r4V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材料名称:灰口铸铁处理状态:铸造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材料名称:W18Cr4V 处理状态:淬火+高温回火 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材料名称:球墨铸铁处理状态:铸造 组织:腐蚀剂:放大倍数: 2 材料名称:ZL102(未变质)材料名称:ZL102(变质)处理状态:处理状态: 组织:组织:腐蚀剂:腐蚀剂: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五、实验结果讨论 1. 根据显微组织观察,试分析高速钢性能和热处理特点,说明为什么? 2.将以上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同球墨铸铁进行比较,说明为什么? 3.试分析变质处理对硅铝明合金的作用。 4. 简述巴氏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特点。 :常用金属材料显微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各种常用合金钢,有色金属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2.分析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应用。 二、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1.几种常用合金钢的显微组织 合金钢依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称为

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

弯曲正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电测方法和多点测量技术。; 2、测定梁在纯弯和横力弯曲下的弯曲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二、设备及试样: 1. 电子万能试验机或简易加载设备; 2. 电阻应变仪及预调平衡箱; 3. 进行截面钢梁。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载荷P 作用下,在梁的中部为纯弯曲,弯矩为1 M=2 Pa 。在左右两端长为a 的部分内为横力弯曲,弯矩为11 =()2 M P a c -。在梁的前后两个侧面上,沿梁的横截面高度,每隔 4 h 贴上平行于轴线上的应变片。温度补偿块要放置在横梁附近。对第一个待测应变片联同温度补偿片按半桥接线。测出载荷作用下各待测点的应变ε,由胡克定律知 E σε= 另一方面,由弯曲公式My I σ=,又可算出各点应力的理论值。于是可将实测值和理论值进 行比较。 2、加载时分五级加载,0F =1000N ,F ?=1000N ,max F =5000N ,缷载时进行检查,若应变差值基本相等,则可用于计算应力,否则检查原因进行复测(实验仪器中应变ε的单位是 610-)。 3、实测应力计算时,采用1000F N ?=时平均应变增量im ε?计算应力,即 i i m E σε?=?,同一高度的两个取平均。实测应力,理论应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理论值计算中,公式中的3 1I=12 bh ,计算相对误差时 -100%e σσσσ= ?理测 理 ,在梁的中性层内,因σ理=0,故只需计算绝对误差。 四、数据处理 1、实验参数记录与计算: b=20mm, h=40mm, l=600mm, a=200mm, c=30mm, E=206GPa, P=1000N ?, max P 5000N =, k=2.19 3 -641I= =0.1061012 bh m ? 2、填写弯曲正应力实验报告表格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基础实验+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处 理 报 告 单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0-1班 实验者: 侯鹏飞学号10042107 胡兴文学号10042108 李东升学号10042110

【实验名称】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的系统认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1、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 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实验材料及设备】 1、显微镜、预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 2、金相砂纸、水砂纸、抛光布、研磨膏等;

3、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 45#、高碳钢T10) 【实验内容】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1、设计实验方案:三种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做实验前完成。 样品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20# 880℃25min 空冷 45# 淬火880℃ 高温回火600℃淬火25min 高温回火25min 水冷 T10 900℃30min 水冷 2、选定硬度测试参数,一般用洛氏硬度。 样品20# 45# T10 硬度HRB50 HRC20 HR63 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的测定。 4、分析碳钢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样品成分组织性能 20# 马氏体F+P冲压性与焊接性良好 45# 马氏体F+P经热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综 合机械性能 T10 马氏体+奥氏体P+Fe3C II硬度高,韧性适中 【实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