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时钟数据恢复)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时钟数据恢复)
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时钟数据恢复)

摘要

摘要

本论文主要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式从数据流中恢复时钟,并以此时钟来恢复出原始数据,并且设计产生系统自检所需的信号。

本设计基于如今已经非常成熟的FPGA技术,采用一种非常新颖的方法成功实现了从数据流中同步恢复出时钟,并且采用纯数字电路的方法,利用EDA平台设计出了恢复原始数据的译码电路,此外,本设计还实现了系统自检;设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旨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车载电子设备的通信问题,切合实际,同时,对现有的时钟同步数据恢复的方法进行学习与改进。论文涵盖了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硬件编程,调试,软件仿真,逻辑综合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时钟数据恢复,FPGA,锁相环,状态机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a practical method to recovery the clock transformed by the data stream, through which it can decode the original data stream and it can create the self-checking signal needed by the system.

My design succeeds to recovery the clock through the data stream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mature FPGA and I achieve to design the decoding circuit by digital circuit on the platform of EDA. The research is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aiming to solve communication problems in real life i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we learn and improve on existing methods of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The design contains analogy circuit desig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hardware programming, debug, simulation and logical synthesis and so on.

Key Words: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FPGA, PLL, State Machine

II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数据恢复的同步设计和系统自检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1)

1.1.1时钟数据同步恢复电路的简介 (1)

1.1.2系统自检的简介 (2)

1.1.3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发展趋势 (2)

1.2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以及系统自检的必要性和挑战 (3)

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4)

1.3.1研究目的 (4)

1.3.2研究内容 (5)

1.3.3论文的结构安排 (6)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7)

2.1概述 (7)

2.2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方法 (8)

2.2.1前馈相位跟踪型CDR (8)

2.2.2反馈相位跟踪型CDR (11)

第3章基于FPGA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16)

3.1设计任务概述 (16)

3.2各模块电路设计 (16)

3.2.1毛刺消除电路的设计 (16)

3.2.2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 (18)

3.2.3译码电路的设计 (24)

3.2.3.1有限状态机的介绍 (25)

3.2.3.2序列检测器的设计 (26)

3.2.3.3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29)

第4章系统自检的设计以及电路中各个时钟的设计 (31)

III

4.1系统自检的设计 (31)

4.1.1自检信号序列发生器的设计 (31)

4.2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中的时钟 (34)

4.2.1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系统的总体电路图 (34)

4.3锁相环技术 (35)

4.3.1锁相环简介 (35)

4.3.1.1鉴相器 (36)

4.3.1.2环路滤波器 (36)

4.3.1.3压控振荡器 (37)

4.3.2锁相环倍频获得所需时钟信号 (37)

第5章结束语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2)

外文资料原文 (43)

外文资料翻译 (53)

IV

第1章引言

第1章引言

在高速串行数据通信中,为了节省开销,一般只传送数据信号而不传送与数据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这样,在接收端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同步,时钟等时序信息必须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继而利用该时钟对数据进行“重定时”来消除传输过程中积累的抖动,这一时钟提取和数据重定时的过程一般称为“时钟数据恢复”(CDR, Clock and Data Recovery)。高速CDR电路是高速数字通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模块,种类繁多。传统的CDR电路包括时钟恢复(CR,Clock Recovery)电路和数据恢复(DR,Data Recovery)电路两部分,而数据恢复又可以细分为时钟数据相位调整(相位对准,phase alignment)电路[1]和数据采样判决电路。根据数据恢复(或数据采样)时,本地时钟与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实现方式的不同,CDR的结构大体可以被分为三类:前馈(feed forward)相位跟踪型,反馈(feedback)相位跟踪型,以及(无相位跟踪)盲过采样(blind—oversampling)型[2]。

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和及时发现系统故障,电路设计中大多数要设计自检电路,自检电路包括对器件工作状态,环境补偿,保护元件是否失效,修正参数等等,单片机电路还包括程序是正常执行,初始参数的自动设置,有LED显示的还要检测是否断笔,以及配合人工通过显示确定系统状态等。系统运行过程中,各模块、各通信链路等都需要定时或根据主控制器要求进行自检。

1.1数据恢复的同步设计和系统自检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1.1.1时钟数据同步恢复电路的简介

数据时钟恢复电路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从无线通信到有线通信,从光接收机到硬盘的读写,都需要数据时钟恢复电路才能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尤其是串行通信,由于数据时钟恢复电路具有节约连线资源、对信号的幅度要求小、信号之间的串扰小和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在诸如以太网、光通信和硬盘数据传输等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通信的飞速发展,用来衡量通信系统的重要

1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指标——传输速率,已经迈向数十吉(G)的数量级[2]。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给终端设计带来更大的挑战,尤其使接收机终端中的关键单元——数据时钟恢复电路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数据通信系统中,由于发射端电子器件的噪声、传输路径中的衰减和干扰等因素,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含大量噪声,必须设法从这些带噪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数据时钟恢复电路就是一种从带噪声数据中提取时钟信号、进而恢复出有用数据的电路。因此,数据时钟恢复电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

超高速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也有报道。数据率的提高,意味着每一位数据的持续时间的降低,1Gbps的数据率相当于每一位数据的持续时间只有一个纳秒(ns),这对电路的性能以及对时钟的抖动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钟恢复电路的结构主要针对的是2.5Gbps以上的串行信号[3],在长距离通信中,由于数据的位宽时间很短,码间干扰显著,抖动相对可观,电路主要以锁相环结构为主;而在许多短距离接口电路中,要求锁定时间很短,抖动容忍范围宽,开环结构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1.1.2系统自检的简介

对于完整的系统电路来说,都应该具有自检电路,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实际应用中,主机发出信号从机负责接受并且提取数据和时钟,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和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必须要有系统自检电路的设计,包括对器件工作状态,环境保护,修正参数等。

对计算机而言,系统自检也称为POST(Power On Self Test),打开电脑,主板加电开始从BIOS引导硬件自检到BIOS选择启动项硬盘还是光驱,寻找引导文件,包括关键部位测试和非关键部位测试,加电,cpu、rom、BIOS,system clock、DMA、64k RAM、显卡。如果有问题称为核心故障。同理,对于任和硬件电路,都应该具有自检电路,保证其工作在正常环境中,一旦系统出现状况,就会发出故障信号,通知维修。

1.1.3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发展趋势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多次变革,其改进的主要方面是CDR 电路结构的优化,促使CDR电路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工艺的变化,以及由于

2

第1章引言

工艺水平的影响导致的电路速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面积和功耗的影响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CMOS工艺水平经历了0.9um、0.6um、0.35um、0.25um、0.18um 直到90nm、65nm甚至45nm[5],可谓突飞猛进。

CDR的发展趋势:

(1)各种基本CDR相互借鉴融合。

(2)多速率及连续速率变化。一方面可以增加CDR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有多速率或宽范围连续速率要求的场合。

(3)数字化。对越来越多的CDR模块的数字化,可以增加电路的可靠性,可移植型,以及减小芯片面积,提高电路的集成度(如LF,CP的数字化)。

(4)亚速率化。通过工作在亚速率,PFD/VCO等都可以工作在较低速率,功耗可以降低,最高CDR数据率可以得到提升,PFD也往往具有分接功能。当然亚速率往往是以增加对VCO多相位的需求为代价的,这也将大大增加电路设计的复杂度,比如较严格的时钟相位差要求等。

(5)微波化。主要在工作速率很高的场合,如采用分布式VCO产生多相位时钟,采用微带线作为延时单元等。

(6)并行化。满足越来越多的短距离并行I/O的需求。

1.2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以及系统自检的必要性和挑战

如果接收端不进行时钟同步,而是使用自己本地的时钟,则足够长的时间后接收到的数据总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重复或丢失,导致接收错误。

因此发端必须将与数据速率相关的时钟信号传输给接收端,时钟信号可以走单独的信号线,也可以用一定的方式隐含在数据信号中。接收端对此时钟信号进行同步,从而能够“不多也不少”地从接收的数据波形中恢复数据。另外传输过程中,数据信号多少会发生一定的畸变,时钟同步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保证接收端在波形畸变最少的时刻恢复数据,减少出错概率。

随着集成电路性能不断提高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数据处理量和交换量越来越大,人们要求数据传输的速率越来越快,对通信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带宽已经成为限制电路整体性能的瓶颈。传输率的持续提高对物理层收发芯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超高速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超高速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提高也是CDR的发展方向。

3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为了克服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的非理想因素,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必须利用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从接收数据中恢复出同步时钟进行重新采样,得到重新建立的数据信号,图1-1显示了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作用。

如图所示,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位于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进入时钟恢复电路后提取出最佳的采样时钟,然后再用来同步输入的数据。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本质是一种自适应的电路,在原理上可以用反馈或者直接前反馈实现。

然而,由于数据一般是经过天线发射,接收端调制解调后得到数据流,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前端的影响导致数据信号宽度不一致,传输距离越远可能造成数据宽度畸变越大,并且由于接受到的数据信号必然含有大量毛刺,因此在进行时钟数据恢复时,如果数据宽度畸变厉害,数据流和毛刺难以区别,会产生极大地误差。

图1-1CDR电路在数据重定时过程中的作用[6]

更加严重的是,由于传统方法采用锁相环直接对数据进行时钟恢复,锁相环很多时候会无法锁定输出,在无法锁定输出期间,输出则为不定态。因此最终的时钟非常不规范,译码出来的数据误差也会比较大。

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研究目的

串行数据是由一连串的‘0’和‘1’组成,但是有多少个‘0’和多少个‘1’会连续出现?在数据接收端如何进行判断?是串行数据接收时遇到的重要问题。

4

第1章引言

解决这个问题的常用方法是从接收数据中恢复数据同步时钟,然后用恢复的时钟读取数据。数据通信中基带通信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并行数据通信和串行数据通信。时钟数据恢复(CDR) 电路是同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当数据流在光纤中传输时,并没有附带时钟,光纤数据接收端需要通过CDR从接收到的含有较大干扰和抖动的数字信号中提取接收位同步时钟,并用这个时钟对该数据信号重新采样,恢复出具有规范波形的原数据信号。串行数据传输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和工业领域。为减少传输电缆,一般不进行专门的串行时钟传输,而把时钟嵌入数据信号中一起传输,则在数据接收端须进行时钟数据恢复(Clock Data Recovery,CDR)。由于标准数据流受到前端影响导致数据信号宽度不一致,需要设计硬件电路恢复出原始数据并且同步时钟,同时设计自检电路,通过毕业设计提高硬件设计能力和EDA开发能力。

1.3.2研究内容

(1)对CDR电路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对锁相环(PLL)的研究,包括其内部的鉴相器(PD),压控振荡器(VCO),低通滤波器(LPF)等[7]。掌握锁相环的倍频原理。

(2)对信号前端的处理,由于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干扰,导致接收到的信号的波形必然不是标准的方波,并且含有较多的毛刺,因此必须设法消除信号中的毛刺并且将其变为较理想的数字信号。

(3)对verilog硬件编程语言的研究,由于打算时钟同步数据恢复的大部分用EDA实现,因此必须要学习verilog编程语言,重点是序列检测器和序列发生器的verilog的学习,整个过程由编程,调试,软件仿真,逻辑综合组成。

(4)在实际应用中,主机发出信号从机负责接收并且提取数据和时钟,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和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必须要有系统自检电路的设计,系统运行过程中,各模块、各通信链路等都需要定时或根据主控制器要求进行自检。

(5)利用QuartusII软件调用Modelsim对时钟数据恢复以及自检电路进行功能与时序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同时根据仿真结果检验电路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改进方法。

(6)和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作比较。

5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3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对时钟数据恢复电路和系统自检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主要包括原理介绍,硬件编程,调试,软件仿真,逻辑综合(包括RTL级别电路综合与门级电路综合)。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1)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主要工作。

(2)第二章对传统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介绍。

本章重点介绍锁相环的结构和原理,包括其内部的鉴相器(PD),压控振荡器(VCO),低通滤波器(LPF)等。研究锁相环的动态特性。利用锁相环进行时钟数据恢复的传统的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提出一种新颖的电路,并且在EDA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本设计的正确性。

(3)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基于FPGA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设计。

(4)第四章设计了系统自检,并且讲述了利用FPGA内锁相环得到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时钟的方法。

(5)第五章是论文的总结工作,列出了论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论文工作的不足以及后续工作的工作方向。

6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2.1概述

在高速串行数据通信中,为了节省开销,一般只传送数据信号而不传送与数据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这样,在接收端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同步,时钟等时序信息必须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继而利用该时钟对数据进行“重定时”来消除传输过程中积累的抖动,这一时钟提取和数据重定时的过程一即CDR,CDR电路包括时钟恢复(CR,Clock Recovery)电路和数据恢复(DR,Data Recovery)电路两部分。

为了实现数据重定时,需要进行两项工作:时钟恢复和数据判决。如图1-1所示,时钟恢复电路对数据进行检测并且产生与数据同步的时钟信号,由该时钟驱动D触发器(D FlipFlop,DFF)对数据进行重定时;也就是说,DFF对含有噪声的数据进行采样,产生抖动减小的输出。因此,有时候也把图1-1中的D触发器称为“判决电路”。注意,接收到的数据的过零点受到噪声和干扰的抖动而失真,然而在寄存器的输出处变得和恢复出来的时钟一样干净这种对数据时序的误差的消除就是数据重定时的本质[7]。

图1-1所示电路产生时钟必须满足四个重要的条件:

(1)输入信号在进入DFF判决之前,必须对首先对信号进行整形处理,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数字信号。

(2)时钟的频率必须与数据的速率一致:比如,数据速率为10Gbps,即每个数据宽度为100ps,那么时钟频率就应该为10GHZ,周期为100ps。

(3)时钟与数据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相位关系,从而保证对数据在最佳采样点进行采样。如图1-1所示的波形,时钟的上升沿与每个数据脉冲的中心对齐,这样采样的位置距离相邻的前、后数据跳变沿最远,相对于抖动和其他的时序不确定而言就是提供了最大的裕度。

(4)由于时钟的抖动是数据抖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时钟的抖动必须尽量小,才能实现时钟数据恢复的功能。

7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2.2 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的方法

高速CDR 电路是高速数字通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模块,种类繁多。根据数据恢复(或数据采样)时,本地时钟与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及其实现方式的不同,CDR 的结构大体可以被分为三类:前馈(feed -forward )相位跟踪型,反馈(feedback )相位跟踪型,以及(无相位跟踪)盲过采样(blind —oversampling )型

2.2.1 前馈相位跟踪型CDR

前馈相位跟踪型CDR 中,(采样判决时)本地时钟和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通过时钟信息的不断前馈校准跟踪及电路和版图设计阶段精细的时延匹配设计来保证的。

根据时钟产生及同步方式的不同,无相位反馈跟踪型CDR ,又可以大体被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基于开环滤波器型,基于窄带PLL 滤波器型,基于注入振荡器(injection -locked oscillator -based )型,以及基于门控振荡(gated oscillator -based )型。

由于非归零码(NRZ, Not Return to Zero )信号中缺少与其比特速率相同的频谱分量,所以任何CDR 电路都不可能完全通过线性技术直接从NRZ 数据流中直接提取出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如图2-1所示,滤波器型CDR 的时钟产生电路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边沿检测(edge detection )电路和频率提取(frequency extraction )电路。

图2-1 滤波器型CDR 结构[8]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边沿检测电路,也叫预处理电路(preprocessor),通过一种非线性变换,从NRZ 数据流的频率分量中产生出一个与其比特率相同的所需要的频谱分量。它可以由微分电路和全波整形电路组合实现,或由时延线和异或门组合实现。当然,如果在发送端,与NRZ数据一起,同时发送了时钟信号,则边沿检测电路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频率提取电路,则一般是通过高Q值带通滤波电路,从含有期望频率的嘈杂信号中,提取出所需的频谱分量,而尽可能的滤除其它杂散的频率分量。这里的高Q值带通选择电路一般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足够高的频率选择特性;输出时钟与输入时钟保持相对稳定的、一致的相位关系。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大抵存在三种典型基本电路:第一种是各种在片(on-chip)或片外(off-chip)的有源或无源滤波器,特别是诸如LC、SAW(surface acoustic wave,声表面波)或介质腔等片外高Q值无源滤波器。第二种是由窄宽的PLL等效的滤波器。第三种是由注入锁定振荡器等效的自适应滤波器。由这三种不同的滤波器电路,分别构成了上述的前三种CDR类型。

图2-2基于振荡器型CDR结构[8]

这三种类型的CDR都是从滤波(或频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从非线性变化后的嘈杂信号中,抑制掉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提取出所需的时钟信号。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CDR电路,它更多地是从时域信号着眼,直接利用数据转换中所蕴涵的时钟信息。这就是基于门控振荡器型的CDR。这种CDR由两种基本类型,如图2-3所示(图中GVCO、PFD、CP、LF及/M分别表示门控VCO、鉴频鉴相器、电荷泵、环路滤波器以及分频器)。I型门控CDR由两个相同的门控VCO(参考时钟环中的GVCO没有算在内),受输入数据控制交替振荡,两个VCO的输出合并产生时钟信号。而II型门控CDR仅有一个门控VCO,但它另外需要一个较严格的

9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0

边沿检测电路。I 型门控CDR 一般用在速率不很高的场合,越来越多的倾向于II 型门控CDR 。

图2-3 基于门控振荡器CDR 结构型[8]

图2-2为基于注入振荡器型的CDR 结构(图中InJVCO 表示注入VCO ),与图2-3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结构很相似。区别在于后者对边沿检测要求更精确,要求边沿脉冲为UI /2左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门控II 型CDR 视为注入振荡器型CDR 的一个特例——注入强度足够大且注入脉宽为UI /2。

这几种CDR 都含有具有选频作用的谐振单元。滤波器由于Q 值有限,或者说没有足够的能量补充机制,所以不能够像振荡器那样,无需注入信号能量便可一直自由振荡下去,输出周期性时钟信号。它必须在输入时钟信号的周期性冲击下,才可以产生时钟输出;当输入信号消失后,输出时钟也会逐渐消失(持续时间与Q 值成正比)。如果滤波器的Q 值无穷大,则它可能将如同注入锁定振荡器一样,无需注入信号能量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时钟输出。对于注入锁定振荡器,注入的周期性信号只是用来对振荡器的输出时钟的频率和相位进行牵引,使之与注入时钟保持同步。PLL 中的VCO 则是根据VCO 产生的时钟与输入时钟进行比较,不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断地通过调谐自己的振荡频率来实现输出时钟相位的增减,从而完成时钟的同步。门控振荡器则是通过由数据不断地控制振荡器的关闭和启动,来把数据中嵌入的时钟信息,注入到输出时钟信号中,使振荡器输出时钟与输入时钟保持同步。

前馈技术,在理想情况下,只能保证它所产生的时钟与注入时钟(嵌入在数据中的时钟)是同步的—相同的频率和确定的相差。但是数据与前馈技术所产生的时钟之间的最优相差(用来进行数据恢复)往往是通过额外的时延匹配电路来实现的。然而,由于时钟通路和数据通路所经历的功能模块,往往差异很大,不容易实现比较完美的匹配。

所以,当数据速率较高时,为了预防过大的匹配偏差,如图2-1所示,往往需要在时钟或数据通路中加一段时延线,便于在后期(测试或应用)进行手动相位调节。—这其实也是限制前馈技术在高速率环境下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四种CDR技术中,基于开环滤波器型CDR由于集成度等问题,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基于窄带PLL滤波器型CDR由于其结构繁杂(需要预处理器等)、相位对齐不完美等诸多问题,也逐渐为基于伪随机码PD的PLL型CDR所替代。而其它两种CDR 技术,则在突发模式数据传输中,越来越焕发出活力,成为研究的焦点。

2.2.2 反馈相位跟踪型CDR

反馈相位跟踪型CDR中,(采样判决时)本地时钟和输入数据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通过鉴相器(PD)实时地监控本地时钟与数据之间的相对相位的变化,并实时地反馈给控制电路进行相位校准来完成的。这里的鉴相器,一般都是直接作用于NRZ 数据的,基于采样的(过采样率一般为2或3)。且大多数这类PD中都包含了数据采样判决功能,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数据采样判决电路。

反馈相位跟踪型CDR,不但可以实时校准数据和时钟自身产生的相位误差,而且可以实时校准PVT变化所引入的相位误差。根据时钟产生及相位调整方式的不同,这种类型的CDR,又可以被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基于PLL型,基于DLL 型以及基于相位插值(PL,Phase Interpolation)/相位选择(PS,Phase Selection)型。

基于PLL型CDR。如图2-4所示,与前馈基于窄带PLL型CDR,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用一个可以直接作用于NRZ数据的PD取代了后者的边沿检测电路及作用于周期信号的PD。或者说,前者中PLL几乎完成了CDR的所有功能,而后者中PLL,则仅仅完成了时钟信号的提取功能。

11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图2-4基于PLL型CDR

基于PLL型CDR不需要外部提供参考时钟(频率辅助捕获的情况,另当别论),可以直接从数据中提取时钟,并直接利用这个提取出的时钟完成数据恢复。它是通过调整VCO的频率来实现相位的超前或滞后调整的。

基于DLL型CDR。如图2-5所示,则需要外部提供参考时钟。相位的调整完全是通过调整可变时延线的对输入参考时钟的时延来实现的。

图2-5基于DLL型CDR

12

第2章 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13

基于PS /PI 型CDR 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PS 型(如图2-6所示)和PI 型(如图2-7所示)。PS - I 型和PI 型CDR 都是基于固定的多相位时钟产生电路。前者是通过选择不同离散相位的时钟来实现对数据相位的校准跟踪;而后者则是通过对正交时钟的加权组合产生不同相位的时钟来完成对数据相位的校准跟踪。

PS -I 型CDR 有很多优点,如相位跟踪环中大量采用数字电路,提高了抗PVT 变化的能力以及便于移植等;然而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离散的相移将产生较大的周期抖动。PS -II 型作为对PS -I 型的改进,通过互耦相位跟踪环和频率跟踪环,平滑了PS -I 中存在的离散的相位。

图2-6基于PS 型CDR [9

]

图2-7 基于PI 型CDR [9]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基于PI 型CDR 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由于输入正交相差过大,合成的时钟往往摆率过于受限,将会影响时钟输出的噪声性能。通过PS /PI 的组合,如图2-8所示,可以弥补彼此存在的缺点。

图2-8 基于PS /PI 的组合型CDR [9]

在这三类CDR 中,只有基于PLL 型的CDR 可以不需要参考时钟,但存在稳定性、抖动积累、抖动峰值(jitter peaking )[10],以及较长的捕获时间等缺点。相比一下,其它两种CDR 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基于PI 的CDR 只有在环路时延不显著大于PI 相位更新周期时,才会没有抖动峰值。2.2.3盲目过采样型CDR

通过采样的方法从NRZ 数据中提取时钟信息,是现代CDR 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主流技术。而所谓盲过采样,如图2-9所示,是指采样时钟(频率和相位)是确定不变的,不受输入数据(前馈)或后续检测电路(反馈)的控制或影响的过采样技术。但是在盲过采样技术中,对过采样率的要求往往相对比较高,一般在3个以上——在相位精度和电路复杂度及功耗等之间进行折中。

图2-9 盲过采样型CDR

第2章传统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盲过采样型CDR和基于PS型CDR虽然都采用固定的多相位时钟进行采样,区别在于,前者每次所有相位时钟不受控制地都要对数据进行采样,而后者则在反馈信号控制选择下,每次只有一个相位时钟参与采样。

盲过采样型CDR中,具体的时钟及数据信息的获取,是基于过采样获得的大量采样样本,由后续(数字)电路,如VLSI或FPGA等,基于某种算法进行判断、识别完成的。

过采样技术的优点是捕获速度快,电路稳定。缺点是,由于其需要大的、高速的FIFO存取单元,及高速、复杂的算法等,致使其功耗和延时都比较大。所以,盲过采样技术,更多地是应用在突发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较低速率的连续模数据传输系统中。

15

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6

第3章 基于FPGA 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3.1 设计任务概述

本毕设研究基于车载式汽车通信设备,发送方发送速率为625KHz 的数据流,数据流的具体编码规则为,“1110”代表1,“1010”代表0,发送端首先发送“1010 1110 1110 1110 1110 1110 1110 1010”即0X7E 作为一帧数据的包头,紧接着不断发送代表数据1和0的数据流,一帧数据包括包头在内原始大小为13个字节,此外,发送的数据里面已经预先进行过插零处理,因为包头为0X7E ,因此若后面的有效数据一旦出现0X7E 就会被识别为包头,造成数据识别错误,解决的办法是包头过后每隔5位插入一个0。本研究与其它的时钟数据恢复不同点主要在于,在“1110”或者“1010”中,数据的总长度不变,但是其中每一位的长度可能发生变化,要实现从该数据流中同步恢复出时钟,并且利用该时钟对数据进行译码得到最终的恢复出来的数据,同时产生与此恢复出来的数据同步的时钟。此外还要求系统能够产生自检信号。设计框架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示意图

3.2 各模块电路设计

3.2.1 毛刺消除电路的设计

由于接收到的一位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的数据标准的宽度为0.4us ,因此定义凡是宽度小于0.2us 的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均视为毛刺,因此,毛刺消除电路中要实现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模板】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为规范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工作,激励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时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的具体时间由当年相关工作通知的时间而定。 二、评选标准 (一)各院系在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评选出体现专业培养水平的好作品,杜绝简单摊派完成任务式的现象。院系如认为评选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量达不到学校分配的指标数,可以少报。 (二)凡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综合成绩应达到优秀等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标准如下: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它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 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三、评优名额和办法 (一)学校根据当年毕业生人数和专业结构情况,确定评优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 (二)每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由院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向院系提名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委员会应对提名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讨论评审,择优推荐。 (三)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由作者按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见附件1),缩写至4000字左右。 (四)各院系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时,须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如下推荐材料: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复印件);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议书(复印件); 5、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缩写文本的打印稿和电子稿。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优秀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优秀范文 答辩是毕业论文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能促使学生认真总结思考毕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下是搜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自述稿,欢迎阅读查看。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光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XX(1)班的学生陈玄玄。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MATLAB的QPSK仿真设计与实现》。我当时之所以选择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做这个课题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完成仿真的设计内容,可以加深对已学课程通信原理的理解,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复习正交相位偏移键控(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误比特率的计算方法,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AM)如双边带幅度调制(DSB)、单边带幅度调制(SSB)、常规幅度调制;角度调制中的相位调制(PM)和频率调制(FM);以及数字调制中的幅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等方式,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掌握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建模方法。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这个题目,阅读大量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QPSK系统的研究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在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16年6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该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课题可行性和优势,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所要研究的QPSK系统和论文中用到的软件MATLAB系统环境。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MATLAB中的工具simulink来创建QP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框图,然后通过编程,应用MATLAB调试、运行,观察分析QPSK调制解调过程中各环节的波形,然后结合QPSK信号调制技术的原理得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下的传输比特错误率。然后,将比特错误率和理论值相比较,绘制出关系曲线,通过分析系统的性能,证实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理工类):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注:文科及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二)内容要求 1.任务书、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项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2.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内容层次结构序数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简述自己完成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最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9.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0.译文要求: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并说明出处。 11.论文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文科0.8—1.2万(其中外语专业不少于3000个单词),理工科不少于1.5万字(含图表);外文翻译不少于1.5万印刷符号、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10万印刷符号。文科各专业的文献综述必须单独写,其字数应在2千汉字以上,要求与译文相同。 1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用A4开纸打印,并使用学校统一制作的封面

本科毕业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物流 物流成本学说权威、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20世 纪70年代提出了物流成本理论的核心――“物流冰山说”。他指出:企业外包物流成本是浮在水面上的,即为可知;内部物流成本 则是水面下的冰山,相互交错,不宜归集。当作为“第一利润源”的生产和“第二利润源”的销售达到一定极限时,人们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物流[1].物流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构筑企 业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和作用体现在: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到达客户前使用价值不变;节 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克服时间、空间和人的间隔[2].我 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物流是物品在从供应地向接 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3]. 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部分。《物流术语(国家 标准)》中将企业物流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单个生产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一个采购――制造――产成品(――中间 商)――客户的全过程。 随着竞争战略的变化和物流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企业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属于核 心竞争力范畴的物流业务外包,使得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3pl)服 务市场逐步形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二)物流管理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二者是不同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和 销售的组织方式,而物流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服 务的。企业可以没有供应链管理,但只要采取供应链管理方式来 组织生产和销售,就需要物流管理的支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 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3]. 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 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它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 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经过抽象和提炼,共同构 成物流管理理念的外延,即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仓储综 合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成本水平和服务质量水 平两个方面[2].正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双重性特点,即由企 业内部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的跨边界性和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 的开放性,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 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 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有关――实现产品价值的场所,又与客户的 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求客户满意。 二、物流管理会计 (一)现状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 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 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 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 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

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实施办法

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实施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整个本科学习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申请学士学位的依据之一。搞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一步规范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参评对象 全校应届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二、评选标准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毕业论文写作较为规范,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清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并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他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 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三、评选程序 1、教务处根据各系部的专业结构、学生人数下达指标到各专业; 2、各系部根据教务处下达的指标,组织评审推选上报。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树人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学生姓名:陆彦成学号: 1321105027 专业: M13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龙蟠学院 指导教师:钱霞 职称:讲师 2016年 12月18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框架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 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一阶段的工作方针是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成负责、联合建设,筹资渠道是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引进外资。1978年以来,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最快、建设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时期。 道路发展的突出成就是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统称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道路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988年10月,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的发展,快速运输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产业带”。高速公路不仅技术标准高、线形顺畅、路面平整、沿线设备齐全,而且全立交、全控制出入、双向隔离形式、无混合交通干扰,为公路运输的安全、快速、高效、便捷和舒适提供了技术保证。 为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交通部制定了我国公路建设的二十四字方针“全面规划、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重点发展、科学管理、保障通畅”。根据这一方针,到2000年末,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位。根据交通部“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预计“十五”期间我国 将新增高速公路超过2.5万公里,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之间形成了一条公路快速运输大通道。随着路段的不断延伸 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基本框架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初初步形成。它的形成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经济尤其是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推动作用。根据公路主骨架国道主干线建设发展计划,用30年的时间建设“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系统,总长3.5万km。全国的重要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对外口岸将由高等级的国道主干线连接。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快速、安全的国家干线网络系统将形成。 尽管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与发展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数量少,按国土面积计算的公路网密度仍然很低,只相当于印度的1/5,美国的1/7,日本的1/30;二是质量差、标准低,在通车里程里,大部分等级为等级较低的三、四级公路,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路”。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快新建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改建,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集模版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模版》(字数5000字以内) 一、理工科专业格式 毕业论文标题(黑体三号字) 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小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xxx(小四号宋体) (空两行) 摘要(四号黑体)(空两格)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200字左右。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空一行) 关键词(四号黑体)(空两格)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小四号宋体)关键词3-5个为妥。 (空一行) ABSTRACT(空两格)This is abstract in English外文摘要以200个左右实词为宜,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空一行) KEY WORDS(空两格)keyword1;keyword2;keyword3 1.前(空一字符)言(三号黑体) 前言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章标题1(三号黑体)

学术论文范文参考

南阳师院第十三届“张衡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申报作品 一种内存数据库快速日志恢复技术研究 姓名: * * * 学号: 12345678900 专业:网络方向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 * * *

摘要 恢复技术是保证内存数据库运行可靠的关键,传统的基于日志的恢复技术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此提出了内存数据库系统快速日志恢复技术,它控制日志的产生数量,使得在系统崩溃并重新启动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系统崩溃前的最近一致点上。 关键字:内存数据库;日志恢复;检查点 Quickly Log Recovery Technology Of MMDB Hu Hui hui (1.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1, China; 2.College of Compuert Science and Tec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nology,Beijing,100022,China) Abstract The recovery technology is a key to ensure running credibility of MMDB,the tradition recovery technology is based on log may raise the effect on system performance. This paper puts force the a quickly log recovery technology。It controls log quantity and recovers the system to the nearest breakdown point as fast as it can, when system breaks down and restarts. Key Words: MMDB; log recover; checking point. 目录 引言 内存数据库(MMDB)把数据全部或者当前工作部分驻留在内存中,消除了传统磁盘数据库系统中I/O瓶颈,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但是由于所有操作都作用于内存数据库的主拷贝上,数据库极易遭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造成的破坏,因此MMDB 的恢复技术十分关键[1]。日志(Logging)恢复是传统的MMDB恢复技术之一,它能满足当前MMDB系统对事务响应和快速系统恢复的要求,但是在大量事务吞吐量情况下造成的日志暴增带来很大问题,会对MMDB性能产生很大影响[2]。 本文提出MMDB系统快速日志恢复技术,它是在不阻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老师评语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老师评语 1. 该生能够较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文提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可 操作性差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特殊问题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外部监管难度大等几个方面问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较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2. 该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写作过程比较努力愿意思考,能够积极主动 地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及修改意见,修改及完成毕业论文。 3.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用性,全 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观点表达基本准确,论据与 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紧密,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 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格式还不是很规范,创新点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语言凝练的还不够,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以……。为主题,全文首先分析了……,然后再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 4.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 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5.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 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6.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 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 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 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7. 全文以————-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逻 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证内容较有 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 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但创新点不够。 8.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出——————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 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 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9. 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 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

串行数据系统中的时钟恢复

串行数据系统中的时钟恢复 Ransom Stephens, Ph.D. 摘要: 比特周期,或者说单位时间间隔的定义远没有字面意义上那么简单。如果它仅仅指数据传输速率,那么我们将陷入比现在更糟的境地。在延迟抖动360这方面,经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时间间隔的真正含义,以及串行数据系统如何用恢复时钟算法代替独立基准时钟。该研究将揭示时钟恢复算法影响比特误差率、即带宽与峰值(包含振频谱所关联的大部分区域)的关键特征。 如图1所示,将接收器看作一个用时钟定位样本的时间坐标的装置,以便比较器判断该时刻信号电压大于或小于指定临界值。若大于,接收器将赋值1,小于,赋值0。设定电压临界决策非常简单——对于不同的系统临界值几乎全为0,而样本点的时间定位则非常微妙。这就是时钟恢复的便利之处。 图1:串行数据接收器简化图 假设有一带绝对外置基准时钟的单体系统,如图2a所示。如果我们将时钟相关相位调整与输入数据转换相同位,那么将得到接收样本的时钟下降沿,样本点将位于每比特中心位置,如图2b。此系统的

单位间隔即与标称数据速率互等。这是平常我们提起时间位时脑中所映射的概念。这种想法很容易理解,但却有些瑕疵。 第一个问题就是,均为发射器和接收器提供绝对外置时钟需要一根额外的数据线以及一个昂贵的低振频时钟。额。。。我说了“昂贵”这个词吗??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样完美的外置时钟却加大了比特误码率! 图2:(a) 带外置时钟的系统(b) 为样本点设置时间定位如果我们将样本点设定在逻辑转换实际发生点之后的半比特,而非他们转换前时刻之后的半比特,我们将得到神马呢?这样的话振动

延迟将没有一点差错!在这种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触发逻辑转换,和样本的半比特周期延迟。样本点应该与数据保持同等振动频率,而信号波动则决不能超过样本点。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一个更复杂的单位间隔定义而已。 当我们以数据自身恢复时钟时,我们可以达到这样的理想境地。一个无限带宽时钟恢复系统会触发数据转换的时钟信号,并且样本点计时和数据振频相同。如果数据与时钟拥有同等振动频率,那么他们的波动将会一致,因此位元的识别虽非理想状态但也处于最佳点——时钟振动与数据振动保持一致,比特误码率也不会受振动影响。在现实情况中,当无限带宽时钟恢复循环时,低频率振动是随数据变化的。只有当振动频率高于时钟恢复带宽时才会出错。不仅时钟重建减少了比特误码率,还允许时钟应用有许多振动叠加,此外它不需要以追踪器或者电缆将时钟信号从转换器传到接收器。 时钟恢复 时钟恢复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自然模拟,比如锁相环,另一种是则更为数字化。数字化指的是时钟由多重不连续样本重组而成,而非那些连续类比数据信号。尽管涉及许多专利技术但相位内插器是个人尽皆知的好例子。操作上锁相环和内插器最大的不同在于成本,而理论上最大的差异是减弱参数化和模型。相比锁相环,内插器通常有更快的击发间隔,并消耗更少的能量,对表面积的需求低,这意味着更设计上更低的支出。与任何循环单元一样,一个设计优异的内插

本科优秀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没有请人代做。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学校有权保留本毕业设计(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或向上级有关部门送交本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摘要 本工程是某办公楼结构设计,该楼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337.6m2,建筑总高度为22.95m,不考虑抗震。建筑上,本楼拥有完善的功能。本设计的主要工作为该工程的结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荷载统计、内力分析及构件配筋计算等。设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结构施工图。为手算方便,整个结构采用典型的一榀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第⑨轴横向框架的结构设计。在确定了框架布局之后,进行了各种荷载、作用的计算,分析了结构的内力,找出了最不利的内力组合,进行了配筋计算。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并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 本设计书包括如下部分: 1.工程概况; 2.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3.荷载计算; 4.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5.框架结构受力分析及截面设计; 6.楼盖设计; 7.楼梯设计; 8.基础设计。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design of an office which is a six storie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5.33.76m2.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is 22.95 meters , not considered earthquake seismic. The main work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project. Load includes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internal force components, such as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Design results is working drawings. As convenient of the hand count, the use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of a typical frame structure design calculation. The design for the first ⑨main horizontal axi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framework. In determining the layout of the framework, the various loads, the role of the calcul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force structure to identify the most advers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carried out in the design of the interior staircase and the completion of a platform board, bench plates, beams and other platform components,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and mapping work. This paper has the following chapters: 1.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2. The lay out of the frame structure and numeration sketch 3. The loads calculation 4.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ng 5. The frame structure load combination and section design 6. The floor board design 7. The stair design 8. The foundation design Keywords:reinforced concrete;frame;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JSP网上书店售书系统 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网上购书的优势在于选择面大、价格便宜、交易方便、节省时间和精力等。整个图书市场一片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书店的加入无疑将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只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网上书店的优势才能得以体现。在中国,网上书店有发展的必要,也有发展的基础,发展网上书店的各方面条件也日趋成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保证网上书店的蓬勃发展, 《网上书店购物系统》,是以当前商务的网络化、快速化实际需求为背景,实现图书购买的方便、快捷、送货上门等服务为前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实现通过Internet互联网对图书购买的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及图书查询、图书介绍、图书内容浏览等功能。消费者通过《网上书店购物系统》进行图书的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活动,这样即方便了消费者,又减少了企业成本。倡导“用户是伙伴,多为用户着想”的新型客户服务理念。因此,在《网上书店购物系统》实现显示其它用户购买情况和浏览产品情况。这些新型客户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将成为和用户沟通、联系、发展的有效的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崛起,计算机日渐深刻的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收集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并逐步进入传统的流通领域。于是电子商务开始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网上建起在线商店,向消费者展示出一种新颖的购物理念。作为新型的销售产业,网上商店的许多优点已经被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网上购物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系统。它向用户提供静态和动态两类信息资源。所谓静态信息是指那些比经常变动或更新的资源,如公司简介、管理规范和公司制度等等;动态信息是指随时变化的信息,如商品报价,会议安排和培训信息等。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使商家和用户方便的传递信息,完成电子贸易或EDI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实现了公司间文档与资金的无纸化交换。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上购物的不断成熟,网上购物将会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今,互联网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着,从原来发电子邮件、上网游览新闻,到现在购买衣服、日用品,越来越多的时尚男女,开始在网上寻找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抱着先尝尝看的态度,如果有甜头给自己带来了另外一种生活上的新鲜感,那么,这就是成功的。互联网的下一浪,也许正是因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而越发受到关注。正因为如此,网上购物的浪潮被彻底激活。网上购物拥有的优势在于:网上购物送货上门较方便、价格便宜、买到本地所缺的商品、节省体力和时间、商品品种较多、感觉好奇希望尝试、比传统购物效率高。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篇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篇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一:慢性盆腔炎中西医药剂治疗效果对比 龄女性,西药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近几年,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采用中医药剂治疗慢性盆腔炎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比观察中医药剂与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临床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5岁~45岁,平均年龄(35.4±5.7)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4.5±1.4)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参考《中医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慢性盆腔炎的内容,并给予中医辨证分型。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0.5g阿莫西林胶囊,3次/d,0.2g甲硝唑,3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根据的中医辨证分型,

给予中医药剂综合治疗方法。方剂选择:气滞血瘀型,丹参20g,赤芍、白芍各15g,制香附、延胡索、红藤、乌药各12g,柴胡、夏枯草、当归各10g,炙甘草8g;湿热瘀结型,炒白术、云苓各16g,丹参、赤芍各15g,红藤、皂角刺各12g,苍术、延胡索各10g。上述方剂全部水煎200ml,口服100ml,另100ml保留灌肠,在方剂温度在40℃时,给予导尿管插入肛门,缓慢灌入,患者臀部垫高,保留至少2h,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药渣放入适量黄酒搅匀,用纱布包裹,热敷下腹部,保留约30min,经期停止使用。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痊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均提示恢复正常,患者体征积分减少在95%以上,停药1个月,未见病情复发。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消失,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均提示恢复正常,患者体征积分减少在70%~9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提示病情改善,体征积分减少30%~70%。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二:pbl教学法药剂学毕业生实习探讨 摘要:本科毕业生带教实习时,运用pbl教学法结合立题、论文查询、实验方案制定及结果处理分析等方面,探讨本科毕业带教实习注意事项,总结带教经验,为其他学科本科生毕业实习带教提

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一览表.

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一览表 2003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目录汇总 届别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 成绩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23刘秀丽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用于威灵仙的鉴定 曾志 96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18郑洁 中药威灵仙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曾志 96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36张婷婷 纳米Bi2O3和掺Bi—Todorekite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袁中直 95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32卢敏仪 废旧锂离子和镍氢电池的综合回收利用 南俊民 94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20蔡远辉 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南俊民 93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23陈倩雯 《高分子化学概论》课件制作 石光 93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01陈垂胜 几类柴油添加剂节油效果的探讨 左晓希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33谭惠珍 化学网络资源组织与分类法 肖信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32张敏华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物质含量的分析测定 南俊民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24钟萍 模板导向低温合成Y2O3:Eu发光材料研究 申俊英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21杜燕惠 IFFM-D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的性能测试与水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 何广平 92 光检测 何广平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35潘慧 IFFM-D型流动注射分析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性能测试与抗坏血酸的流动 注射化学发光检测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45陈玉媚 新型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陈炳稔 92 2003化学教育 992414213冯青翠 铝的阳极氧化原理及工艺条件的探究 李星华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305张青枝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材料的研究 左晓希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448谢春希 CuCl/bpy催化体系中丙烯酸丁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研究石光 91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21冯春霞 聚乳酸载药纳米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李国明 90 2003化学教育 992414134林春霞 制备条件和掺杂稀土对LiV3O8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南俊民 90 219

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

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评选办法 为规范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工作,激励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时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年评选一次。每年评选的具体时间由当年相关工作通知的时间而定。 二、推荐要求 (一)各学院在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评选出体现专业培养水平的好作品,杜绝简单摊派完成任务式的评选现象。学院如认为评选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量达不到学校分配的指标数,可以少报。 (二)凡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综合成绩应达到优秀等级。 三、评选标准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原则标准如下: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清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它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

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四、评优名额和办法 (一)学校根据当年毕业生人数和专业结构情况,确定评优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 (二)每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学院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会向学院提名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提名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讨论评审,择优推荐。 (三)各学院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时,须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如下推荐材料: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3、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的打印稿和电子稿。 (四)教务处收齐各学院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材料后,按学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主管校领导批准。 四、表彰奖励办法 对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者,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并发文通报表扬。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编入《云南师范大学****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 五、附则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以前相关规定同时废止。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二00六年五月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