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整理)《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整理)《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

——绥化九中翟岩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师生关系,的确是越来越难处理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你眼里,师生就是对立面,动不动就交战,你的教育观有问题。请不要着急。教育观的问题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的。爱学生当然是基础,我从未否认。但是,爱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去看看天底下的母亲,有多少因为不恰当的爱反而给子女造成了成长的障碍的?今天,我有爱国壮志,便手执大刀长矛向洋枪洋炮冲过去,人家会赞扬你吗?因此,打仗讲究兵法,教育需要策略,好心更要办好事。

从兵法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兵法作为古代军事行为中的一般原则,其适用范围早已经不限于作战,这一点从《孙子兵法》即可得到例证。兵法之所以受人推崇,主要是因为兵法揭示了人世间很多基本规律,这些基本规律都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不仅正确,而且珍贵。坦率来说,教育是允许犯错的,而作战是不允许犯错的,一旦犯错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因此,用兵法的原则来指导教育问题,其实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师与学生天生就是两个阵营的人,教师对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传统教育学告诉我们,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群体自身;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群体,教师对学生有影响,学生对教师也有影响,教师对学生有控制,学生对教师也有控制,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其实本书探讨的就是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如何做得更高明、最终取得教育主动权的问题。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真正体现平等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因为不重视学生而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

他不是我,绝妙的禅机。所以说,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们的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一直说,教师眼中的学校生活与学生眼中的学校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除非我们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去对方的世界体验一番。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教师可以想方设法去理解学生,体谅学生,但是,把自己当成学生,并且让学生像对待同学一样看待你,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真的这样做了,不仅教师的下场很惨,对学生也有弊无益。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完全对立,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一切兵法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诸位别笑,道理虽然简单,未必人人都懂。以此类推,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转化学生,尽可能多地保护自己。

最好的消灭敌人的方式就是把敌人变成自己人。学生工作同样是如此,要抓住一切机会把对立面的学生转变成为支持你的学生,如果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支持你,教师的工作无疑是成功的。同时,在转化学生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自保。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拨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是《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重要结论:善于用兵的人,降服敌人,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寨,不是靠强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是靠久战。必须靠万全的谋略争天下,所以我军不受挫折,却能得到全部的胜利,这就是用谋略战胜敌人的原则。

首先,作为教师,你不能让学生把你摸透。一旦被学生摸透,你就“致于人”而很难“致人”了。要知道,学生都是很聪明的,而且很会钻空子,他们很容易适应一成不变的东西并且很快想出应付的办法,教师一旦被学生调动,就只能疲于奔命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当处于主动地位,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引导学生,这样的工作才可能是有效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呢?这就需要教师懂得一点虚虚实实的原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相间,让学生找不到规律。教师要修练内功,要有修养,有城府,有内涵。在必要的时候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高明的将领,“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已经找不出痕迹了,高明的老师,也会做得非常自然,仿佛事物原本就是如此一样。

柔是一种收敛,一种风度,一种魅力,一种婉转绰约的姿态。柔是一个人的皮肉,是一种处世方法。人不可无柔。中国谚语曰:“推己及人”。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我们要领会这种人情世态。我们与人交往,要谨记“谦虚礼让、柔以待人”八字。“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舜因有谦让之德,而能名扬四海,汤礼贤下士,其圣敬之德乃日益精进。人生活在世间,总是有七情六欲,总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人际关系中,以“柔”为贵。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则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功;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刚柔也有有分寸,刚太过了,产生暴虐,便会折断;柔太过了,显得卑弱,便会靡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