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地球仪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地球仪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地球仪教案

深圳市高峰学校【高效教学】

课时计划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 2 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 .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 .什么是地球仪? 4 .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 纬线。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教师到 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 1 .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一一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 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 与纬 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 ?经线 (1)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O °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 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6页,图1.6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 °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教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教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6页,图1.6并回答。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心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经常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胜利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统统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2019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

有性生殖 一、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及其意义 (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 (1)概念: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双受精 ①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②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 a.一个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 b.另一个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 ③适用范围:被子植物。 (2)子房的发育 ①果实的形成 ②胚乳的发育 a.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b.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大量的养分储存在胚乳里,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③胚的发育 a.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b.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配子的来源 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2)生殖过程 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 (3)胚胎发育 ①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4)胚后发育 ①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 a.直接发育: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 b.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 一、受精 1.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是否意味着父、母双方各为后代

《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地球和地球仪》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学生早已熟悉,所以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教材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出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十分概括的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教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三个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得到的感悟”,让学生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与地图不同,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的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认识的过程,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地球仪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用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终身学习地理的基础。 学生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初一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地球,但是仅限于认识地球的形状,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知之甚少。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空间能力不足,所以对经线、纬线及经纬度的位置的确认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成了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次一级难点也是学生的易错点是东经与西经及其代号(E、W),南纬与北纬及其代号(S、N)的判读和区分。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专题二:地质灾害之 中国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特点 2、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3、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4、以某地质灾害为例,提出相应防御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表分析,归纳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区域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联系实际生活,把握地质灾害避险小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利用图表信息,分析问题;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重点】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 的原因 2、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教学难点】 在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判断地质灾害并避险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地质灾害专题学习的第三课时,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 成原理,基本把握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分 布特点,并根据灾害的发生条件和原因,阐述灾害防御措施,聊聊日常生活避险。 ,归纳我国地震灾害分布特点。

结合以上特征,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尤其是青藏和云 (板块交界,构造运动频繁,多 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地质灾害如何防御(提示:可从形成原因入手)归纳 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知识 【布置作业】优化设计:P53、P58,第14题,测评:P4,第24题 【板书设计】专题二地质灾害 二、中国地质灾害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点 地震:东部和西部板块交界处,西多东少 滑坡、泥石流:地形阶梯交界处,中部季风气候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2、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修筑护坡、固坡工程;保护植被,改善地表条件;完善排水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等

1.1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2.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 三、教具 地球仪和活动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设计(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同学们思考: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 (同学回答,老师总结) 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地球的模型(板书) 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进行实地考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就依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此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板书)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就是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 在地球仪上用颜色,文字,符号,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图讲解)我们看用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用黄色表示山脉,文字表示名称,用符号表示国界,铁路等。 大家看(转动地球仪)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的转动,是绕着一根轴在旋转,这根轴就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地轴(板书) 事实上,大家想一想,地球里会不会真有一根轴呢?不是的,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同学们看,指向北方的一点,叫北极(板书),指向南方的一点叫南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地轴和两极(板书) 同学们再看,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纬线,而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我们就叫它经线,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纬线和经线,(配合地球仪来讲) 四、纬线和经线(板书) (用移动小黑板列表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选修六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教学课题: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实际,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天然水的自净能力 2.水污染的现象 教学难点: 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节 教学过程: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世界文明发祥地大都与河流相伴。然而,随着生产发 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 题。 一.天然水的自净能力 1.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回顾高一内容)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3.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比较: 根据水体的流动性强弱比较:河流水强于湖泊水强于地下水。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4.水污染: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 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分析图 2.2 位置净化物质过程 上层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补充由于污染物的氧化消耗的氧,去除过多的CO2 中层河水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 化学作用: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 底层河床底泥和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把污染物分解、吸收、转化 二.水体污染现象 1.水体污染物具有多样性,污染现象也不相同,主要污染现象有三种,归纳如下: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本课为第二学时第四页地球仪部分,它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仪,内容包括让学生认识地球仪地轴、南北极、经线和纬线及其之间的关系。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份。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如果不能构建球体的空间概念,就很难理解经线、纬线的特征。本节课利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内研究性这习,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变难为易、变枯燥为趣味。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设计思想】 新课标活动建议: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小地球仪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而本课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做地球仪,更让学生用自制地球仪,通过对小地球仪进行探究性学习,自己完成学习任务,让一个简单的乒乓球变成一个含有信息量的小地球仪。 一、教学理念: 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突出“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设计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为关键,本课以不同于“接受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堂上围绕自制小地球仪通过:发现问题—自学自画—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分享—集体评估六个活动环节,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的主动思考、摸索,去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2、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 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为前题,活动评价表的设计兼顾课堂作业、团体合作能力、学习效果三方面的评价。课前自制小地球仪作业占5.5分、地球仪标注与描述5分,探究学习经纬线的特征4.5分,以上制作探究部分共15分,另附加分5给团队合作较好的小组,以激励同学互帮互助,培养凝聚力。整个评价过程由学生完成,更突出了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原则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全课所有活动都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并自主评价,学生的主体性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组织、引导、激励、总结的作用。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教案

第1节感觉世界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2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第一节内容,结合本章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变化环境。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感觉器官对应感受到的不同环境刺激,从人的感觉为主线展开学习,便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学习记忆。 3重点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重点 认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感觉,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难点 认识到人多感觉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而是在大脑中形成。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以导激活学】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 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 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 3、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4、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活动2【讲授】【多元立体学】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 ,皮肤的触觉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旺中学陈少伟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理解地球的形状; ②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大小; ③掌握地球仪的概念,利用图或地球卫星照片与地球仪作比较,说明地球形状和地球仪的特点。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在生活的事物中总结出地球的形状。 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日常生活中很多事例可以反映地球的形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学生可自带小型地球仪)、自制课件等。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引用李白的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面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板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这四句诗所包含的意境(学生:朋友乘着的船越来越远,慢慢只剩下一个影子,后来变成水天相接的一线,从而映进诗人眼中的只有滚滚西去的长江之水,而友船消失在李白的眼中。) 针对这诗的意境,假设两个条件(一,地球是方的;二,地球是圆的),让学生在这两种条件下进行讨论,看哪种假设最能符合李白诗中的意境。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第一种假设,地球是方的,地平面就和人的视线平行,所无论船走多远,都会出现“远影”的景象(人的视力是无限的),不会出现“碧空尽和天际流”的情景;而第二种假设,地球是圆的,在一个球面上,球面和人的视线是有一定的夹角,随着船的距离拉远,船在人的视野中过程,先是船,再是帆,最后是“碧空尽”,船消失在人的视野中,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在流。(边讲,边简单课件动画演示或黑板示意图演示)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假设一的示意图: 假设二的示意图: 二、讲授新课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从李白这诗句里面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老师再次演示示意图,并加以引导学生思考) 板书:地球和地球仪 讲述:不错,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侧面反映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圆的,但地球是不是一个正圆体呢?看课本第二页“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找出答案! 板书:一、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直觉认知)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臆想感知) 地球是一个球体(真实认知) 学生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材料,谈谈自己的体会。 讲述:我们通过阅读“阅读材料”P3,可以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经过了无数人的艰辛努力,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终认知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一个科学的信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科学技术是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而地球的真正形状虽是一个球体,但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中间略大、两端稍小的不规则椭球体。

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四:先学过程: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1.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约是多少?

2.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 3.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0°经线、180°经线、赤道、23°26′N、23°26′S、66°34′N、66°34′S、30°N、30°S、60°N、60°S。 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km,两地纬度相差N度,其距离为 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φ)上,两者经度差为N度,则两地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2.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 ,再向;同在南半球,先向,再向。 3.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反。 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第6页基础过关)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直线距离约为( ) A.4 200千米B.5 900千米 C.7 200千米D.8 200千米 八.课后作业:(课时冲关) (平行班完成必做,快班完成选做,尖子班可适度选做高考题) 必做:1-7 选做:10.11.12 九.教学反思: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3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SPSS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教案 教师姓名朱兆军课程名称统计分析与SPSS的 应用 班级10会计与统计 授课日期2012年3月1日第3周1 课时 2 课型新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SPSS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管理 教学目的1. 明确SPSS数据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数据行列的含义; 2. 掌握应从哪些方面描述SPSS数据文件的结构特征; 3. 熟练掌握建立SPSS数据文件以及管理SPSS数据的基本操作; 4. 熟练掌握在SPSS中读取Excel工作表数据的基本操作,了解读取文本和数据库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SPSS数据的录入 2.SPSS数据的保存 教学难点SPSS数据的录入 补充、删 节、更新 无教具多媒体 课外作业预习下一课 课后体会

授课主要内容 第二节SPSS数据录入和保存 一、SPSS数据的录入和编辑 1、SPSS数据的录入 2、SPSS数据的编辑 (1).SPSS数据的定位 (2)插入和删除一条个案 (3)插入和删除一个变量 (4)数据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二、SPSS数据的保存 格式主要有:SPSS文件格式;Excel文件格式;dbf文件格式;文本文件格式 将数据保存为SPSS数据文件或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的基本操作是: File+Save,对于新的:提示文件名和类型;对于旧的,覆盖原来的,不再提问; File+Save As,另存一个数据文件,也有格式(类型)问题; Variable按钮允许用户指定保存哪些变量,不保存哪些变量,变量名前画叉的变量将被保存到磁盘中。 将数据保存为Excel文件格式时,Write variables names to spreadsheet选项呈可用状态,它的作用是指定是否将SPSS变量名写入Excel工作表的第一行上。

地球与地球仪优秀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1课时) 邱海宁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小组学习形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本节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在古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星际的研究,日月星辰,各有其妙。好,今天让我们进行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地球和地球仪(板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⑵、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哪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4)、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教师精讲点拨】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表述要准确、清楚。 【探究结论】 ⑴盖天说→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地球是圆的。 ⑶登高望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所以地球是圆的;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

七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七下数学北师大版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和相交,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 2、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4、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ppt课件。

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不但可以体会到几何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下面的分类提供依据,为了解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打下基础。】 二、建立模型,探索新知 互动探究一、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师生活动: 1、请各组同学每人拿出两支笔,用它们代表两条直线,随意移动笔,观察笔与笔有几种位置关系?各种位置关系,分别叫做什么?(选取一个小组的代表上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板书:①平行、②相交、③重合,并给出相交线的定义) 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凡未作特别说明,我们只研究不重合的情形,则去掉重合这种情况,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板书:去掉③重合,并总结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3、若两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什么位置关系? 板书:(留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做平行线。 4、出示立方体框架,谁能指出 图1 立方体框架中哪些棱既不 平行也不相交呢?为什么? 5、在留空之处用彩色粉笔填上“在同一平面内。” 6、那么理解平行线时,必须注意什么? 重点给学生强调平行线的三层意思: (1)“在同一平面”是前提条件; (2)“不相交”是指两条直线没有交点; (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有时我们也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市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两支笔动手操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