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5T09:36:37.9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作者:唐齐林[导读] 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内科医师)摘要: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醋酸泼尼松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指标、血浆白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水平(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血蛋白及血脂水平,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肾病综合征;应用价值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肾小球疾病,该病病程较长,常成进行性发展[1]。产生原因多是由于肾小球受损后毛细血管滤过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可诱发机体多脏器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对11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有效治疗NS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31~50岁,平均(39.17±4.43)岁。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30~48岁,平均(38.97±4.23)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3];②患者年龄在25~55岁之间;③患者及家属均被告知实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凝状态、肝脏疾病和免疫性疾病者;②对药物出现过敏反应者;③依从性差者,不配合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进行口服治疗,1mg/(kg?d),1d/次,连续治疗8周后,每周剂量减少5mg,最少不低于0.5mg/(kg?d),直至4个月疗程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治疗,2.0g还原型谷胱甘肽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1d/次,连用4个月。

1.4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指标、血浆白蛋白及血脂(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临床疗效判定:结合尿常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判定。显效:停止用药后未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尿常规、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测呈弱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尿蛋白呈强阳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于清晨空腹采集患者尿液及肘间静脉血,检测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尿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果见表2:

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19-06-27T15:10:31.653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作者:沈菲[导读]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临床上较常见,具有“三高一低”特点,即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本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如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药物、全身性疾病等,主要以儿童为好发群体,如果治疗不彻底,或是治疗不当,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诱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感染、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直接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甚至损害 (甘孜州甘孜县中藏医院四川甘孜 626700)【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51-01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临床上较常见,具有“三高一低”特点,即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本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如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药物、全身性疾病等,主要以儿童为好发群体,如果治疗不彻底,或是治疗不当,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诱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感染、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直接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甚至损害儿童生命安全。目前,针对NS的治疗,主要从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等方面着手,然而由于治疗难度较高,所以,需要注意NS治疗状况,如下。 1 肾病综合征的危害性 随着NS患病率的增高,对儿童机体健康安全产生一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营养不良,与患者长期蛋白血症有关,表现为缺铁性贫血、肌肉萎缩等症状,导致患者发张发育迟缓,造成生长发育障碍。(2)药物结合蛋白能力低下,影响药效。(3)感染,由于尿中免疫球蛋白的大量丢失,导致血浆蛋白低下,进而影响抗体形成,增加感染风险。另外,细胞毒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极易减弱患者全身抵抗力,诱发一系列相关性感染疾病,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损害患者健康安全。(4)冠心病,与患者体内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有关。数据显示,NS患者发生心肌梗塞几率较健康人群高出8倍。目前,冠心病已成为继感染、肾功能衰竭之后,导致NS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4)血栓形成,NS患者发生血栓形成的几率较高,与患者活动受限、水肿,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等有关,也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联系发生高凝状态等。 2 肾病综合征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NS病因、发病年龄,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NS、继发性NS、先天性NS,其中原发性NS发病率占小儿肾病的90%.继发性NS发病率占小儿肾病的1O%,先天性NS发病率约占小儿肾病的0.1%。关于NS的治疗,除了采取卧床休息、合理运动锻炼等一般治疗以外,通常采取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稍等,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等,那么,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呢?该注意哪些方面问题呢,具体如下:(1)糖皮质激素,是石料NS的首选药物,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阐述,但普遍认为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肾小球游过膜通透性、阻滞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等作用有关,利于保护肾脏正常生理功能,但要注意、掌握激素用药原则,①以半衰期为12~36小时中效剂为首选,诶泼尼松;②起始治疗时,保证足够的药物用量,指导患者分次口服,或是晨起顿服;③待尿蛋白转阴,改为维持治疗,用法为隔日晨顿服;④合理安排维持治疗疗程,以防病情复发。例如泼尼松治疗方案,现临床提倡采用激素冲击疗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有助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2)免疫抑制剂,包括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等,①长春新碱,适用于激素依赖及耐药患者,静脉推注0.05~0.075mg/kg长春新碱+20mL生理盐水,控制长春新碱最大用量<2mg,1次/周,共治疗8~10次,即1个疗程,在整个用药期间,仅有部分患儿出现不适感,无需处理,即可自行消失。②环磷酰胺,对NS患者缓解其的延长、复发风险的降低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于激素敏感患者,使用本品后,能够促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目的。目前,临床注意啊采取口服、静脉冲击法给药,用量为2-2.5mg/(kg·d),控制总量≤200mg/(kg·d),疗程为2-3个月,近远期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近期不良反应以脱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为主;远期不良反应以为性腺损害为主。因此,认为关于环磷酰胺的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究;③环孢霉素,用于治疗激素无效、环磷酰胺不耐受等特殊NS患者,但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高,且以肾毒性作用为主,极易损害肾间质小管,形成不可逆肾功能减退。此外,针对伴发并发症患者,如伴发水肿者,建议合理使用利尿剂;伴发感染者,除了细菌感染之外,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临床表现,予以免疫抑制剂/免免疫调节剂、激素等药物。与此同时,注意NS患者用药期间的饮食安排,如限制钠盐的摄入,避免钠盐摄入过多,加重水肿;控制饮水量,水入量以尿量增加500毫升为宜;蛋白质,以优质低蛋白为首选,如鱼类、虾类等,以满足机体代谢营养需要,以及避免加重肾脏负担等。 因此,认为在NS患者,或是合并并发症NS患者治疗过程中,务必合理用药,同时注意患者日常饮食的合理安排,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缓解NS患者症状体征,改善NS患者临床转归、预后。 3 如何做好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工作 为防治NS复发,急需对其预防干预措施予以重视,(1)健康教育,采取视频、健康手册等形式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NS相关知识,包括诱因、症状表现、危害性、并发症、预防措施等,提升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以及认真做好随访工作;(2)饮食习惯,对NS患者而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嘱咐患者不可过多食用水果,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西瓜,具有清热消暑、利尿消肿等功效,但过多食用西瓜,就会导致尿频,增加肾脏负担。所以,建议在夏季,要求NS患者尽量少吃凉冷食物;(3)生活方式,嘱咐NS患者结合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以防感冒,诱发病情发展;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尽可能午休小憩一会,以保证体力。注意的是夏季合理晒太阳,避免阳光当中的部分有害射线损害患者皮肤健康;(4)体育锻炼,如散步、广场舞、打太极拳等,以早晨、傍晚为宜,结合自身承受程度,适当增减运动量,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在每天运动后,要及时洗澡,保证身体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4 总结 NS是当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病因之一,与多种因素有关,症状典型,且治疗难度高。在上文阐述中,通过分析NS患者危害性、治疗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情况,认为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科学膳食,以及做好NS患者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锻炼、合理膳食等,有助于延缓NS进展,优化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发展水平,使其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学业。

(2014年版)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

(2014年版) 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组 一、前言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肾脏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 正确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2012年KDIG0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KDIG0指南)发表后,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KDIG0指南所采用的资料截止到2011年11月.且纳人来向中国的临床研究证据较少。 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指南,结合中国肾科医生临床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成人常见原发和继发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供中国肾科医生临床实践参考.并为将来进一步改进临床指南提供基础。 二、证据来源 本识以检索关键词nephrotic syndrome,diagnosis,therapy or treatment guideline.、systemic review、meta-analysis、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检索截全2013年10月收录在Embase、Medline、PubMed、循证医学数据库(包括CDSR、DARE、CCTR及ACP Journal Club)、OVID平台数据库、Springer-Link、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的相关文献,作为本共识支持证据来源。 三、成人肾病综合征相关诊断要点 (一)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3.5g/d) 2.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30 g/L)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体力劳动。 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一般<3g/d,对于特别严重病人应完全禁盐。每日进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h尿量,进水量的控制应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5、临床症状的护理: (1) 血尿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指导病人正确留置尿标本,勤换衣裤,做好个人卫生。 (2)水肿的护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性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做好皮肤护理。 (3)高血压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监测电解质。 7、皮肤护理: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粘膜的清洁。对于水肿较严重的病人应避免着紧身衣服,卧床休息时宜抬高下肢,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并适当予以按摩。 8、肾穿刺活检术前、后护理。 9、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多关心、巡视病人,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适当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 2.调整饮食,减轻水肿。 3.做好保护性隔离。与感染性患儿分开放置,病室每日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员。 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5.做好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三.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每周测体重2次,水肿严重、少尿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 2.注意监测体温、血象等,及时发现感染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烦躁、头痛、心律紊乱等,及时报告医生,配合 抢救处理。 4.对长期食用低盐饮食或在利尿期已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者,注意观察电 解质失调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5.肾病患儿用激素治疗时,易有骨质疏松,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骨折。 四.用药护理 1. 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每日尿量、尿蛋白变化及血浆蛋白恢复情况,注意激素的副作用。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 2.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时,注意白细胞数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期间要多饮水和定期复查血象。 3. 利尿剂长期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有否电解质紊乱,及时通知医生,定期查血电解质。 4. 使用肝素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原时间。 五.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解释病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 3.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损伤。 4.讲解激素治疗的作用,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与坚持计划用药。 5.教会患儿及家长学会用试纸监测尿蛋白的变化。 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儿浮肿减轻或消退,体重基本降至病前。 2. 患儿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3.患儿皮肤完整,未发生感染 4. 疾病健康指导落实。 5. 家长对疾病有了较正确的认识,焦虑心情减轻

精选-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定义:是多种病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从而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而导致的一种综合症,临床具有四大特点:1 大量蛋白尿;2 低蛋白血症:3 高胆固醇症;4 不同程度水肿。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以及先天性。 (一)按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 (二)水肿明显伴低蛋白血症时应卧床休息,水肿严重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休息,恢复期可适当休息。 (三)饮食。给予高维生素、低脂、低盐(每日1-3g 食盐)、优质蛋白质饮食。水肿严重者,控制入水量,应不超过尿量与不显性失水量之和。如有氮质血症,应适当减少蛋白量。 (四)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注意精神状态、水肿程度、有无胸、腹腔积液。 (五)观察尿质、尿量及尿色,指导病人留取标 本。

(六)观察有无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抽搐等,及早发现 尿毒症,及时通知医生并按尿毒症护理常规护理。做好口腔护理。 (七)记录液体出入量至水肿消退,水肿严重时每日测体重一次,水肿消退后每周测一次。 (八)水肿明显时应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九)用利尿剂治疗时,应注意电解质紊乱,若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厌食、呕吐、心音低钝、肌张力低或惊厥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十)注意病室定期消毒,减少继发感染发生的机会。 (十一)长期服用激素者,应注意药物副作用。 (十二)肾病综合征属于慢性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病人易出现对治疗失去信心,对预后及转归忧心忡忡,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应针对病人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 (十三)治疗后易复发,出院后应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避免劳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彳尔的好评与关注)

泌尿生殖系统-第三节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大量蛋白尿,请问肾性水肿早期常发生于 A.眼睑与颜面 B.背部 C.髋部 D.尾骶部 E.下肢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2.患者男性,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请问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水肿 B.高血压 C.乏力、头晕 D.低蛋白血症 E.晕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水肿为最常见症状,且较重。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3.患者男性,50岁,3月来出现大量蛋白尿++++,伴有全身水肿,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入院治疗。请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霉酚酸酯 E.苯丁酸氮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首选糖皮质激素。

4.某糖尿病晚期患者,并发肾病综合征,请问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不妥的是 A.合理休息避免感冒 B.适度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C.保持治疗疾病的信心 D.自我检测尿蛋白,自行增减药物 E.有水肿时注意限盐 【答案】:D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学会每天用浓缩晨尿自测尿蛋白,此为疾病活动的可靠指标。遵医嘱用药,勿行减量或停用激素,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5.患者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请问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是指每天尿蛋白定量大于 A.3.0g B.3.5g C.4.0g D.4.5g E.5.0g 【答案】:B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6.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不取决于 A.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 B.水肿出现的时间 C.药物治疗的个体敏感性 D.有无复发及感染 E.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B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林善锬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首位病因,目前在我国DN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DN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ESRF,往往比其它肾脏疾病治疗更加辣手。因此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前糖尿病和肾脏病学界十分热点的课题。 一、肾组织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状态下存在肾组织局部糖代谢活跃。高糖可刺激肾组织细胞葡萄糖糖转运主要载体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表达和活性,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高糖诱导的各种损伤介质如IGF-1、TGF-b1、PDGF、AngⅡ、糖皮质激素及低氧等反过来有可刺激促进GluT1表达和活性,促进更多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糖尿病状态下尚存在肾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增加,导致肾组织糖原储存和葡萄糖利用增加,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高糖与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可通过非酶糖化、激活的多元醇通路、DAG-PKC途径损害肾脏。 葡萄糖可以在非酶条件下形成Amadori产物,后者再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损害肾脏机制包括:(1)使肾小球基底膜(GBM)成分交联增多,导致GBM增厚及孔径选择性和电荷选择性丧失,而产生蛋白尿;(2)糖化的血管基质可通过AGEs捕获渗出血管外的可溶性血浆蛋白如LDL,致富含胆固醇性LDL在局部堆积,促进动脉硬化;(3)使醛糖还原酶(AR)糖化,其活性增加,参与多元醇途径的活化;LDL糖化后则清除减少,致血浆中LDL浓度升高,渗入血管壁,促进血管并发症发生;(4)通过AGEs与细胞上特异性受体(RAGE)结合激活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随后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细胞介质如IL-1、TNF1、TGFb、PDGF等,引起组织损伤。此外,AGEs与RAGE结合后还会导致细胞氧化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激活NFkB,后者可诱导ET-1及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等表达。此外,在体外培养的系膜上Amadori修饰的白蛋白不仅能诱导TGFb1基因和蛋白表达,亦能上调TGFbⅡ型受体功能,因而促进ECM蛋白表达。 当血糖持续升高超过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氧化能力时,可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内髓质集合管细胞AR基因中葡萄糖反应元件(GLRES)及渗透压反应元件(ORE),从而激活AR。葡萄糖在AR作用下转变为山梨醇,然后在山梨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变为果糖。由于山梨醇不易透过细胞膜而果糖又很

肾病综合征治疗--水肿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治疗--水肿的治疗 (1)限钠饮食:水肿本身提示体内钠过多,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限制食盐摄入有重要意义。正常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为10g(含3.9g钠),但由于限钠后病人常因饮食无味而食欲不振,影响了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因此,限钠饮食应以病人能耐受,不影响其食欲为度,低盐饮食的食盐含量为3~5g/d.慢性患者,由于长期限钠饮食,可导致细胞内缺钠,应引起注意。 (2)利尿剂的应用:按不同的作用部位,利尿剂可分为: ①袢利尿剂: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髓袢升支对氯和钠的重吸收,如映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丁脲胺)为有力的利尿剂。剂量为速尿20~120mg/d,丁脲胺1~5mg/d. ②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厚壁段(皮质部)及远曲小管前段,通过抑制钠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达到利尿效果。双氢氯塞嗪的常用剂量为75~100mg/d. ③排钠潴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为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常用剂量为60~120mg/d,单独使用此类药物效果较差,故常与排钾利尿剂合用。 ④渗透性利尿剂: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增加肾小管的渗透浓度,阻止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以达到利尿效果。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常用剂量500Ml/2~3d,甘露醇250Ml/d,注意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利尿药物首选速尿,但剂量个体差异很大;静脉用药效果较好,方法:将100mg速尿加入100Ml葡萄糖溶液或100ml甘露醇中,缓慢静滴1小时;速尿为排钾利尿剂,故常与安体舒通合用。速尿长期应用(7~10天)后,利尿作用减弱,有时需加剂量,改为间隙用药,即停药3天后再用。建议对严重水肿者选择不同作用部位的利尿剂联合交替使用。

(2014年版)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 (2014年版) 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组 一、前言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一组肾脏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30g/L)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 正确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2012年KDIG0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KDIG0指南)发表后,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KDIG0指南所采用的资料截止到2011年11月.且纳人来向中国的临床研究证据较少。 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指南,结合中国肾科医生临床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成人常见原发和继发肾病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供中国肾科医生临床实践参考.并为将来进一步改进临床指南提供基础。 二、证据来源 本识以检索关键词nephrotic syndrome,diagnosis,therapy or treatment guideline.、systemic review、meta-analysis、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检索截全2013年10月收录在Embase、Medline、PubMed、循证医学数据库(包括CDSR、DARE、CCTR及ACP Journal Club)、OVID平台数据库、Springer-Link、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的相关文献,作为本共识支持证据来源。 三、成人肾病综合征相关诊断要点 (一)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 3.5g/d) 2.低白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30 g/L)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一、概念 肾病综合征是指肾脏疾病时表现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二、临床特点 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l)、水肿、高血脂症,血浆蛋白低(≤30g/l) 三、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 3.5g/d)、低蛋白血症(30g/d)、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保持适当的床上或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增加活动。 2.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动物油脂),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如植物油、鱼油。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

3.鼓励说出对患病的担忧,分析原因,帮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二)特殊护理 1.水肿的护理: (1)全身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 (2)严格记录出人量,限制液体人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3)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皮肤、口腔护理。 (2)病房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数。 (3)做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病情好转后或激素用量减少时,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3.预防血栓的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双下肢按摩,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2)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3)观察有无肾静脉血栓,如腰疼,肾脏肿大,肾功能恶化等。

(4)观察有无肺栓塞,如咯血、喘憋及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三)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水肿、尿量变化。 2.注意有无精神萎靡、无力、腹胀、肠呜音减弱等。 五、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合理饮食。 2.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指导病人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4.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若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浑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肾病综合征能不能治好

肾病综合征能不能治好 肾病综合症的早期,肾脏功能受损不严重,容易修复,相反,在后期,肾脏严重受损就不容易修复,不容易治疗。 肾病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有好多,大多数患者都会有发病病因的差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症下药,否则治疗效果难以看到,从而 导致肾病综合症治愈率低。 所以,要想完全治好肾病综合征除了要早治疗,还要看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正确。 中西结合治疗:其实对于疾病的治疗不妨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在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除了采用西 医的治疗方法外,医生还会搭配中药进行治疗。采用中药治疗肾病综 合症有直接消蛋白、对抗西药毒副作用、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目前,很多肾病专家已经达成共识,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效果要比 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要好。 药物治疗:在对于肾病综合症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药物治疗是 比较常用到的。这是相较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的。在选用药物治 疗时,应选择对肾脏损害较小的药物。而且对于肾脏病理变化较为严 重的患者,在临床上可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联合应用来进行治疗,这 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小药物的副作用,而且药物间发挥着协同作用对 此病的治疗有利。 1、乌龟清炖猪肚汤的做法 材料:乌龟1只(1斤左右者),猪肚一个(1斤左右者)、精盐少许。 做法:将乌龟杀死去头、壳肉分离去内脏、足爪,洗净血水,切小 块备用;猪肚洗净去油脂再反复用碱、醋置净切小块,与龟肉一道放 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少许料酒,用武火烧开,文火炖熟透,吃时加少

许盐、味精即可。早晚各一次,两天内服完,间隔一天后再服一剂,七天为一疗程。 2、淮麦粳米粥的做法 材料:淮山药100克、小麦100克、粳米50克。 做法:淮山药(鲜)切小丁250克。若无鲜淮山药就将干淮山药用 碎粉机打成100目粉末。将小麦、粳米洗净,按常规煮粥方法,将麦 米煮开花后,把干淮山药粉100克用水调稀,慢慢倒入粥锅内,边倒边顺一方向搅均,再煮5分钟即可。若用鲜淮山药时,将山药丁、麦、 米按常规煮粥方法制作,但一定要水开后再将小麦、粳米、山药丁倒 入锅中,常搅动,待米烂汁稠即可食用。每日2~3餐随量食用。 全身浮肿:几乎当患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浮肿现象。一般来说,脸,下肢肿胀,部分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部分的阴囊。水肿可持续数周,也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出现在整个病程,感染后(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常使复发或加重水肿出现,甚至会出现氮质血症。 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诊断肾病综合症的特点。 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浆蛋白减少,下降的程度和程度的蛋白尿有重要的关系。 高血压:高血压非肾病综合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但有水、钠潴溜、血容量增多,将会有瞬间的高血压、类型和Ⅱ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 与高血压有关。 一般来说,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肾病综 合征,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之诊断主要依靠排 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明,研究结果提示免 疫机制,尤其是细胞免疫变化可能和发病有关,此外脂代谢紊乱,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大量蛋白尿亦参与本病的发生。 看过“肾病综合征能不能治好”的人还看了:

肾病综合征饮食原则

肾病综合征饮食原则 一、饮食原则: 1 、钠盐摄入: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一般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2 g 为宜,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碱,浮肿消退、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可恢复普通饮食。 2 蛋白质摄入:肾病综合症时,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排出,人体蛋白降低而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致使水肿顽固难消,机体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在无肾功能衰竭时,其早期、极期应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饮食 (1 ~1 . 5 g/kg ·d) ,如鱼和肉类等,此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一般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优质蛋白如瘦肉、鱼、蛋、奶等。一只鸡蛋约 6g 蛋白质,一碗牛奶 (约 200m 1) 约含 6g 蛋白质,50g 瘦肉约含 8g 蛋白质,鸡肉含蛋白质比瘦肉稍多,而鱼类稍少 J。但高蛋白饮食可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因此,对于慢性、非极期的肾病综合症患者应摄人少量高质量蛋白质 (o. 7- 1g/kg - d ),当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低蛋白饮食 (O . 65 g /kg · d )。 3 脂肪摄入:肾病综合症患者常有高脂血症,此可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损伤、硬化等,因此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某些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摄人。 4 微量元素的补充:由于肾病综合症患者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还丢失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及激素,致使人体钙、镁、锌、铁等元素缺乏,应给予适当补充。一般可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杂粮、海产品等予以补充。 5 在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患儿往往食欲大增,常可因过度摄食而体重剧增,小儿过度肥胖,会引起肝大和脂肪肝,故应当适当限制热量摄入。此外还应补充足够的钙剂及维生素 D 。 二、告知患者吃什么 1 肾病综合症患者应及时供给一定的热量 (成人每日 1 26 —1 4 7k J/k g 体重 ) 和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铁等以及微生素 A 、 D 、B z 、C 等。应限制脂类物质的摄人,以少油低胆固醇、清淡饮食为好,同时还应忌食海腥、虾、蟹、肥肉、酱菜、甜面酱、腐乳、咸肉、香肠、腊肉等肥咸食物,烟酒、醋等刺激食品及大蒜、韭、葱等辛辣之品,生冷水果也应忌食。 2 忌食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 ,尽管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但饮食中一些含钠较高的食物如牛肉干、牛肉松、虾皮、海参、松花蛋、咸鸭蛋、方便面、油条、榨菜、紫菜等也应该忌食。 3 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 4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更要注特别意: ①少食坚果 (如:核桃,栗子、杏仁等 ) 及腌制食品 (如咸菜、酱菜等) 。 ②每日进食的高蛋白 (如瘦肉类、牛奶、鸡蛋等 ) 应控制量。根据患者各人病

【实用】-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丢失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的水肿。 1.护理评估 1.1病史:了解患儿发病过程,有无感染或劳累等诱因,病程长短,是初发还是复发等,了解饮食情况、水肿程度、尿量变化及尿液性质、用药史等。1.2身体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神志、体重、有无水肿及水肿的部位和程度,尿液的颜色和量。 1.3心理社会反应:家长对肾病综合征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患儿的自理能力。 1.4辅助检查:注意有无血尿、蛋白尿;有无血清补体降低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血浆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2.护理问题 2.1体液过多 2.2营养失调 2.3有感染的危险 2.4潜在并发症 2.5焦虑 3.护理措施 3.1按儿内科护理常规护理病人。 3.2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者嘱其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取半卧位,水肿消退后可逐渐下床活动。 3.3饮食:大量蛋白尿期间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乳类、蛋、鱼、家禽等)每日摄入蛋白2g/kg,蛋白尿消失后长期激素治疗期间给高蛋白饮食。严重水肿、高血压时给低盐饮食。一般不必长期限盐,防止发生低钠血症。氮质血症期间给低蛋白饮食。易少食多餐。 3.4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外,还应观察有无下列并发症的发

生,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尿毒症等。 3.5浮肿期间应详细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3.6若全身明显浮肿,伴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应给吸氧,并加强护理,尤其注意皮肤护理,协助病儿勤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3.7严重浮肿,应避免肌肉注射药物,防止因药物吸收不良及针孔处注射液向外渗出,造成局部感染,因此,注射后要多按压并加强局部消毒。输液时要注意速度,以免引起肺水肿。 3.8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3.8.1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其它感染,并应注意观察血压,体重的变化。适当控制进食量,注意病儿安全,防止外伤而引起骨折。 3.8.2应用免疫抑制剂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等毒性反应。用药期间鼓励病儿多饮水,防止环磷酰胺的分解物刺激膀胱,定期复查血象。3.8.3应用抗凝剂应注意有无皮肤出血、血尿、鼻衄等表现,经常复查血象。3.9注意观察并发症 3.9.1感染:肾病患儿与呼吸道感染者相隔离。室内加强通风和消毒,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内衣柔软舒适,减少刺激,水肿局部皮肤防长期受压。减少探视,防止交叉感染。激素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 3.9.2高凝状态:观察有无血栓栓塞表现,失语、肢体活动不灵等。 3.10心理护理态度亲切温和,鼓励患儿及家长说出内心感受,及时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要求,解答其疑问,鼓励患儿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健康指导 4.1讲解激素治疗对本病的重要性,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4.2感染是本病复发的主要因素,讲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方法。 4.3恢复期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儿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5.护理评价 5.1水肿是否减轻或消退,尿量是否增加。

成人肾病综合征发生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成人肾病综合征发生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5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行EB病毒DNA检测,随机选取8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比较两组EB病毒DNA载量的差异。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中EB病毒DNA载量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标签:EB病毒;成人肾病综合征 Epstein-Barr病毒(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它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并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1-2]。EB病毒是一种双链DNA 病毒,能引起多种器官的损害,许多研究表明,EB病毒可以引起肾小球肾炎,肾损害等[3-4],此外,有文献报道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中EB病毒感染率高[5]EB病毒感染可能与PNS的发生有关。本文中我们通过EBV-DNA 检测,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和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肾内科6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科学》中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并未接受治疗初诊者,年龄22~60岁(中位年龄为32岁),其中男29例,女36例。对照组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年龄21~60岁(中位年龄为30岁),其中包括男性43例,女性37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療前,用EDTA钾盐抗凝管采集肾病综合征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5ml,混匀,取1 ml全血用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然后缓慢加入1ml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1600rpm,15min,收集中间淋巴细胞层,加入50ul DNA提取液混匀,金属浴100℃保温10min,13000rpm/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2ul用于PCR扩增。PCR扩增采用广东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EBV-DNA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试剂盒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阳性和阴性参考品与样品同时反应,读取CT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EBV-DNA拷贝数,>1000copies/ml判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EBV-DNA阳性率为78.5%,其中DNA载量在103~104copies/ml范围内占35.4%,104~105copies/ml范围的占30.6%,>105copies/ml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简称肾综)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很多病因引起的一种 临床症候群,其共同表现为四大特点,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 【病史采集】 1.浮肿:部位、严重程度、性质。 2.大量蛋白尿。 3.有、无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 4.有、无诱发因素:感染、药物、毒素及过敏、肿瘤、家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 【体格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浮肿部位、性质、严重程度、贫血及营养状态。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血脂、肾功能。 2.器械检查:双肾B 超、胸片、心电图。 3.特殊检查:肾穿刺活检(有条件的医院)。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具有肾综表现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3.5/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其中前2 条对诊断是不可缺少的。临床上作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时,需认真除外继发性肾综的可能性,方可下原发性肾综的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休息与活动、饮食治疗、利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抗凝治疗。 2.根据病情选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及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的治疗原则是首剂量要大(1~1.5mg/k/d)、减量要慢(每1~2 周减量度10%)、维持时间要长(要6个月以上);环磷酰胺1 个疗程总量≤150mg/kg(一般6~8 克);环孢素不能作为肾综治疗的一线药物。 3.中医中药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浮肿、蛋白尿消失或减少,或病情好转或相对稳定者可以出院。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 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2.评估患者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生命体征、水肿、体重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卧床至水肿消退,长期卧床需保持适宜的床上及床旁活动,指导踝泵运动,以预防血栓形成,病情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2.给予高热量、低脂、高维生素、低盐(钠<3g/d)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饮食,肾功能良好者予以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肾功能减退者则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蛋白质的摄人量;热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少于30~-35keal;严重水肿或每天尿量小于 500ml者控制人水量(每天的入水量=前一天的尿量+500ml)。 3.观察有无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表现;严密观察病情,每日测体重,水肿明显者测四肢周径,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有无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观察有无急性左心衰竭及高血压脑病的表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注意体温有无升高,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密切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有无咳嗽、咳痰、肺部干湿啰音、尿路刺激、皮肤红肿等感染征兆。 4.告知患者激素、降压药、细胞毒性药物、利尿剂、免疫抑制剂

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观察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水肿较重者应注意衣着柔软、宽松,长期卧床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观察皮肤有无发红、破损和化脓等情况,协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 6.保持环境清洁,病房内定时开窗通风,定期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预防感染。 7.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的同时应适当活动,以免发生肢体血栓等并发症,防止受凉、感冒等。 2. 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3.指导患者学会对疾病的自我监测,监测水肿、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患者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予以指导。 2.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予以指导。 3.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作者:张伦理, ZHANG Lun-li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330006 刊名: 中华肝脏病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年,卷(期):2011,19(3) 参考文献(18条) 1.Liu H;Gaskari SA;Lee SS Cardiac and vascular changes in cirrhosis:pathogenic mechanisms 2006 2.Alqahtani SA;Fouad TR;Lee SS Cirrhotic cardiomyopathy 2008 3.Arroyo V;Guevara M;Ginès P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2002 4.Liu H;Schuelert N;McDougall JJ Central neural activation of hyperdynamic circulation in portal hypertensive rats depends on vagal afferent nerves 2008 5.Bátkai S;Járai Z;Wagner JA Endocannabinoids acting at vascular CB1 receptors mediate the vasodilated state in advanced liver cirrhosis 2001 6.Odeh M;Sabo E;Srugo I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correlate with severity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ue to chronic liver failure 2004 7.García-Tsao G Bacterial translocation:cause or consequence of decompensation in cirrhosis 2001 8.Sztrymf B;Rabiller A;Nunes H Preventon of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and hyperdynamic state by pentoxifylline in cirrhotic rats 2004 9.Kapoor D;Redhead DN;Hayes PC Systemic and regional changes in plasma endothelin following transient increase in portal pressure 2003 10.Wiest R;Groszmann RJ The paradox of nitric oxide in cirrhosisand portal hypertension:too much,not enough[外文期刊] 2002 11.Ruiz-del-Arbol L;Monescillo A;Arocena C Circulatory function and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 2005 12.Dagher L;Patch D;Marley R Review article: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the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tic patients 2000 13.Wong F;Moore K;Dingemanse J Lack of renal improvement with nonselective endothelin antagonism with tezosentan in type 2 hepatorenal syndrome 2008 14.Bonz A;Laser M;Küllmer S Cannabinoids acting on CB1 receptors decrease contractile performance in human atrial muscle 2003 15.Liu H;Song D;Lee SS Role of heme oxygenase-carbon monoxide pathway in pathogenesis of cirrhotic cardiomyopathy in the rat 2001 16.Angeli P;Wong F;Watson H Hyponatremia in cirrhosis:results of a patient population survey 2006 17.Bosch J;Abraldes JG;Groszmann R Current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2003(Suppl 1) 18.Salerno F;Gerbes A;Ginès P Diagnosi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orenal syndrome in cirrhosis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