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重点题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重点题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答案重点题

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

检定一只 级电流表3mA 量程的满度相对误差。现有下列几只标准电流表,问选用哪只最适合,为什么

(1) 级10mA 量程; (2) 级10mA 量程; (3) 级15mA 量程; (4) 级100mA 量程。 解: 级电流表3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3mA =

(1) 级1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10mA = (2) 级1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10mA = (3) 级15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15mA = (4) 级100mA 量程的绝对误差为%×100mA = 由以上结果可知(1),(2),(3)都可以用来作为标准表,而(4)的绝对误差太大, \

其中(1),(2)量程相同,而(3)的量程比(1),(2)大,在绝对误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量程接近被检定表量程,但(2),(3)准确度级别高,较贵,所以最适合用作标准表的是 级10mA 量程的。

"

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的算术平均值I ,标准偏差估值)(I s 及平均值标准偏差估值)(I s 。 解:恒流源的输出电流的算术平均值

082.100821.10)8276917884857982(81001.0000.108

1

≈=+++++++?+=∑=i I

,

标准偏差估值∑=-=8

1

2)(71)(i I Ii I s

∑=-?-+-++-+++-+-=812322222222)10(])1.0()1.6(9.8)1.4(9.19.2)1.3()1.0[(71i ∑=-?+++++++=81

23)10(]01.021.3721.7981.1661.341.861.901.0[71i mA 005.00047.01088.1547

1

6≈=??=

-

平均值标准偏差估值m A 002.00017.08

0047.08

)()(≈==

=

I s I s

设对某参数进行测量,测量数据为,,,,,,试求置信概率为95%的情况下,该参量的置信区间。

解:因为测量次数小于20,所以测量值服从t 分布, ~

第一步:求算术平均值及标准偏差估值

3.1463)7.26.4

4.39.27.13.4(6114606

1

=++++++=∑=i x

标准偏差估值∑=-=6

1

2)(51)(i x xi x s ∑=-+++-+-+=61

222222])6.0(3.11.0)4.0()6.1(0.1[51i 07.1=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估值4.06

07.16

)()(==

=

x s x s

第二步:查附录B :t 分布表,由n -1=5及P =,查得t =

第三步: 估计该参量的置信区间)](),([x ts x x ts x +-,其中0.14.0571.2)(=?=x ts 则在95%的置信概率下,电感L 的置信区间为[,]。

具有均匀分布的测量数据,当置信概率为100%时若它的置信区间为[E(X)-k σ(X),E(X)+k σ(X)],问这里k 应取多大 {

解:依题意得

%100)()

()()

()(?

+-=X k X E X k X E dx X P σσ

由均匀分布可得a

b X P -=

1

)(, 2

1)()(b a dx a b x

dx X xP X E b a

+=-==??∞

+∞

-, 12

)(1]2[)()]([)(2

22

2

a b dx a b b a x dx X p X E x x b

a -=-+-=-=??∞

+∞-σ,

3

212

)(a b a b x -=

-=

σ

代入

%1003

3

22)(2)()

()()

()(?

+-==--=-=

X k X E X k X E k a b a

b k

a b X k dx X P σσσ,解得3=k

对某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 x 进行了10次等精度测量,结果为,,,,,,,,,(kHz ),试用马利科夫及阿卑-赫梅特判剧判别是否存在变值系差。 解:输出频率f x 的平均值fx

,

)30353040506070909050(10

1

001.0110+++++++++?

+=fx

(a )由马利科夫判据得:

∑∑=+=-

=2

/1

1

2/n i n

n i i

i D ν

ν||10175010)]24514545()5535545[(44iMAX ν>?=?-+---++-=--

故存在变值系差

'

(b )由阿卑-赫梅特判据得:

00485.000075.00009.000135.011

1≈+++=∑-=+ n i i i νν 8

1

11

10)245()195()195()245(355355355)45(--=+?-?-+-?-++?+?-=∑ n i i i νν810477754777535525247585255502512602515975--?+++-+++=

-810349975?=0.0035=

标准偏差估值∑=-=10

1

22

)(91)(i f fi fx s

∑=-?-+-+++-=1012

42222)10(])245()195(355)45[(91i ∑=-?=101

81040247091i

0.0005=

0015.00005.09)(12=?=-x s n

0015.0)(10035.021

1

1

=->=∑-=+x s n v v n i i i 故存在变值系差

通过电桥平衡法测量某电阻,由电桥平衡条件得出2

4

3C C R Rx =

,已知电容C 2的允许误差为±5%,电容C 4的允许误差为±2%,R 3为精密电位器,其允许误差为±1%,试计算R x 的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因为公式中含有分子和分母,用相对误差传递公式较方便。

22

4433ln ln ln C C Rx

C C Rx R R Rx Rx ???+???+???=

γ 243ln ln ln ln C C R Rx -+=

2

2

4433C C C C R R Rx ?-?+?=

γ %)5(%2%1±-±±=

%8±=

已知立方体积()lbh lbh f V ==的长、宽、高不确定度分别为()()()c u b u l u ,,试求V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解:

由 |

由数学模型直接对l,b,h 求偏导可得合成不确定度

()()2

221n

c y c xi i i f u u x =???=

????

2

222222222

222)()()()()()()(

b l h l h b lb lh bh h

f b f l f u y c ++=++=??+??+??=

第三章 信号发生器

XFG-7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f=100kHz~30MHz ,试问应划分几个波段(为答案一致,设k=) 解:而30000KHz

10MHz

3==

∑k ,n k k =∑, 84.7334.0477.24.29.0lg 300lg 9.0lg lg ≈==?==

∑k k n .

AD9850 DDS 中如果时钟频率f c =125MHz ,相位累加器宽度N =32位,频率控制字k=0100000H ,

这时输出频率为多少

解:k=0100000H ,所以A 20=1,因为DDS :

Hz MHz A f A f A f A f A f f c c c c c out 578125.305172

12522222122012032131302311===++???++=

30.518KHz =

有一频率合成器如图所示,求: (1)f 0的表达式; (2)f 0的范围;

(3)最小步进频率。

~

解:由图可知:

(1)3011f f f N -=,2

32

100N f f =,所以10022110f N f N f +=

(2)1000~5601=N

6000~50002=N

MHz KHz KHz

KHz f f f 650.556501001500010560100500056021min 0==?+?=+

= MHz KHz KHz

KHz f f f 060.1010060100

160001010001006000100021max 0==?+?=+

= (3)因为N1和N2均可改变,但f0表达式中,N2的系数小,所以N2变化1得到的f0的变化最小,即f0的最小步进频率为Hz KHz

f f 10100

110020===

? 第四章 时频测量

|

说明通用计数器测量频率、周期、时间间隔和自检的工作原理。 答:通用计数器测量频率的工作原理:

通过计数器在单位时间(即闸门时间)内对被测信号进行计数,然后利用公式T

N f x =

得出被测信号的频率,为了测量更宽的范围,可以改变闸门时间。

通用计数器测量周期的工作原理:

和测频原理类似,将被测信号整形转换后作为闸门时间,而用标准频率作为计数脉冲,进行计数,同样通过改变标准频率的分频,即改变时标信号,来测量更宽的范围。

通用计数器测量时间间隔的工作原理: 通过两个单独的通道启动计数器的计数,其中一个通道信号用来启动计数器的计数,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停止计数器的计数,这两个信号之间的间隔即要测的时间间隔。

通用计数器自检工作原理:

时基单元提供的闸门时间内对时标信号(频率较高的标准频率信号)进行计数,由于这时闸门信号和时标信号均为同一个晶体振荡器的标准信号经过适当地倍频或分频而得,因此其计数结果是已知的,显示数字是完整的。

某计数式频率计,测频闸门时间为1s ,测周期时倍乘最大为×10000,时基最高频率为10MHz ,求中界频率。 `

解:测频和测周±1误差分别为:

T f f f x x x 1

=?,C x n x

x f T T T 101=? x x x x T T f f ?=? C n x C

x n x f f f T T f 10101

1==,所以T

f f C n M 10= 中届频率316KHz 1

10104==MHz

f M

欲测量一个标称频率f 0=1MHz 的石英振荡器,要求测量精确度优于±1×10-

6,在下列几种方案中,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1) 选用E312型通用计数器(Δf c /f c ≤±1×10-

6),“闸门时间”置于1s 。

(2) 选用E323型通用计数器(Δf c /f c ≤±1×10-

7),“闸门时间”置于1s 。

(3) 选用E323型通用计数器(Δf c /f c ≤±1×10-

7),“闸门时间”置于10s 。 解:(1)测频时,其误差

666102)10110

111

()1(--?±=?+??±=?+±=?c c x s x x f f f T f f (2)6

76

101.1)10110111()1(--?±=?+??±=?+±=?c c x s x x f f f T f f *

(3)

776

102)10110

1101()1(--?±=?+??±=?+±=?c c x s x x f f f T f f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采用第三种方案是正确的。

用游标法测量图中的x τ值,设f 1=5MHz ,f 2=,求x τ之值。

~

解:根据游标法原理:001)(T y x NT T x ?-+=,所以

1.996ns 101.996)10

01.51

1051(

509-6

6=?=?-?+=s T x 第五章 电压测量

利用全波平均值电子电压表测量图所示三种不同波形图 题图

t

]

压,设电压表的读数都是1V ,问:

(1)对每种波形,电压表的读数各代表什么意义 (2)三种波形的峰值、平均值及有效值分别为多少 (3)根据测量结果,将三个波形画在同一坐标图上 以进行比较。 解:(1)对正弦波,读数为有效值,对其他波形,读数仅能 ?

间接反应被测量的大小。

(2)因为U K U F ~~==α,所以901.011

.11

~

==

=

F K U α

V 因为U K U F =,P P K U U /=即U K K U K U F P P P ==

所以正弦波有效值为1V ,峰值为414.11414.1=?=P U V ,均值为。

方波有效值为901.0901.01=?==∏U K U F V ,峰值为901.0901.01=?=P U V ,均值为。

三角波有效值为036.1901.015.1=?==?U K U F V ,峰值为

792.1036.173.1=?=P U V ,均值为。

三种波形在同一坐标图为:

[

若在示波器上分别观察峰值相等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得U p =5V ;现在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检波方式并以正弦波有效值为刻度的电压表进行测量,试求其读数分别为多少 解:已知各波形V P =5V 均值表: 正弦波

V 54.32

11.1511.111.111.1~

~≈??

=?

==P f p k k V V α

方波

V 55.51

15

11.111.111.1≈??

=?

==∏∏i P i f p

k k V V α 三角波

V 79.275

.115.15

11.111.111.1≈??

=?==?

?P f p k k V V α

图 习题图

峰值表:因为各波形峰值相同,所以三种波形的读数均为:V 54.32

≈=

P V α

有效值表:正弦波 :V 54.32

5≈=

=

=P p k V V α

方波:

V 515

==

=

=∏i P p

k V V α 三角波:V 89.23

5≈=

=

=?

P p k V V α

DS -18型五位双积分型数字电压表中U s =-,f c =,计数器满量程N 1=60000,求被测电压U x =时,计数器计数值N 2为多大采样时间T l 和测量时间T 2分别为多大 解:根据双积分原理,可知

(1)在准备期,进行定时积分,21

N N U U s

x =

260000

0000

.65000.2N =

所以250002=N

ms s MHz

f N N T C 8008.075.060000T 1C 11====

?= ms s MHz

f N N T C 33033.075.025000

T 2C 22≈===

?=

没有

两台DVM ,最大计数容量分别为①19999;②9999。若前者的最小量程为200mV,试问:

(1) 各是几位的DVM ;

(2) 第①台DVM的分辨力是多少

(3) 若第①台DVM的工作误差为%U x±1字,分别用2V档和20V 档测量U x=电压时,问误差各是多少

解:(1)计数容量为19999的DVM为4位半,计数容量为9999的DVM为4位;

(2)第①台DVM的最小量程为200mV,所以DVM显示数据应为,即最小分辨力为;

(3)当用2V档测量时:为,所以一个字误差为:,测量误差为:%×+==

当用20V档测量时:为,所以一个字误差为:,测量误差为:%×+=V=

第六章时域测量(示波器)

简述模拟示波器扫描发生器环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模拟示波器由垂直(Y)通道、水平(X)通道、显示屏三部分构成。

作用:垂直(Y)通道:对被测信号进行不失真的线性放大,以保证示波器的测量灵敏度。水平(X)通道:主要产生与被测信号相适应的扫描锯齿波。

显示屏:将被测信号以波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示波器的荧光屏的水平长度为10cm ,现要求在上面最多显示10MHz 正弦信号两个周期(幅度适当),问该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应该为多少 解:正弦信号频率为10MHz ,T =s f T 7610110

101

1-?=?==

,要在屏幕上显示两个周期,则显示的时间为s 7

1022T t -?==,扫描速度为

s cm /105010

210

67

?=?- 示器观测周期为 8ms ,宽度为 1ms ,上升时间为 的矩形正脉冲。试问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该脉冲的周期、脉宽和上升时间,时基开关( t/cm )应在什么位置(示波器时间因数为 μs ~,按 1-2-5 顺序控制)。

解: 在示波器屏幕上尽量显示一个完整周期,而水平方向为10cm , 所以测量周期时,8ms/10cm =cm ,时基开关应在1ms 位置, 测量脉宽时,1ms/10cm =sm ,时基开关应在100μs 位置, 测量上升时间时,10cm =50μs/cm 时基开关应在50μs 位置

6.11欲观察上升时间tR 为50ns 的脉冲波形,现有下列四种技术指标的示波器,试问选择 哪一种示波器最好为什么

(1)f3dB =10MHz ,tr ≤40ns (2)f3dB =30MHz ,tr ≤12ns (3)f3dB =15MHz ,tr ≤24ns (4)f3dB =100MHz ,tr ≤

解:由r t BW /35.0=,可知MHz BW 7)1050/(35.09

=?=-,选择示波器时,信号上升时间应大于3~5 t R (示波器上升时间),或者带宽大于3~5f M ,这样只有(2)和(4)满足,而(4)的上升时间最小,观察效果最好,但价格贵。

6.14数字存储示波器,设水平分辨力N =100点/Div ,当扫描速度为5μs/Div ;5ms/Div ;5s/Div ;时,其对应的采样频率为多少有何启示 解:因为水平分辨力N =fs ×t/div ,

所以扫描速度为5μs/Div 时:采样频率MHz t N f s 201051006

=?==- 扫描速度为5ms/Div 时:采样频率KHz t N f s 20105100

3

=?==- 扫描速度为5s/Div 时:采样频率Hz t N f s 205100

=?

==

超星马克思主义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的今日处境 1 【单选题】“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一句出自(C)。 ·A 、《马克思的幽灵》 ·B 、《哈姆莱特》 ·C、《共产党宣言》 ·D、《辩证理性批判》 2 【单选题】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与萨特都没有资格与马克思对话,是因为(A)。·A 、二人的思想没有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中 ·B 、二人的哲学研究领域不同于马克思 ·C、二人思想的时代意义不及马克思的影响深远 ·D、二人的哲学研究违背了人类的发展规律 3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体现在现代性、有原则高度和(D)三个关键词上。·A 、认识 ·B 、认知 ·C、继承 ·D、批判 4

叮叮小文库【多选题】萨特认为哲学自近代以来只创造了三个时代,分别是(BCD )。 ·A 、柏拉图、苏格拉底阶段 ·B 、笛卡尔、洛克阶段 ·C、康德、黑格尔阶段 ·D、马克思主义阶段 5 【判断题】 1999 年英国 BBC 评选“千年伟人”,最后获选的思想家是马克思。(正确) 6 【判断题】雅克·德里达是德国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错误) 现代性、现代世界 1 【单选题】马克思认为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有两个基本支柱,分别是( B )。 ·A 、资本、政治 ·B 、资本、现代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D、经济、现代哲学 2 【单选题】进步、增长和扩张作为现代世界最基本的特征,其来源是( C )。 ·A 、经济 ·B 、政权

叮叮小文库·C、资本 ·D、法律 3 【单选题】以下人物中,( D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分析过分析合理化。 ·A 、海德格尔 ·B 、胡塞尔 ·C、马克斯·韦伯 ·D、卢卡奇 4 【判断题】资本的本质特征是货币的转化。(错误) 5 【判断题】机器代表了自然科学的生产性的应用。(正确) 什么叫原则高度 1 【单选题】卢梭认为使人文明起来和使人没落下去的东西,在哲学家看来是(B)。 ·A 、金银 ·B 、铁和谷物 ·C、金银铁 ·D、工业和技术 2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 )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 参考答案:【A】 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科学性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阶级性 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B】 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B】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 ) 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 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 1

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参考答案:【D】 一、单项选择题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 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有“高尚的理想” 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参考答案:【B】 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参考答案:【A】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参考答案:【A】 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时间和空间特性 D.可知性 参考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答案 单选:1—5 DACAB 6—10 ACDBB 11—15DDDCD 16—20ABDBD 21—25ADABC 26—30BDADA 多选:31、AC 32、ABCD 33、CD 34 CD、35、AB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CD 41题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矛 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 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 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可结合个人实际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44、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

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Units1-2 一.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Susan’s cousin is in America.But he____(not live)in New York. 2.My math teacher can speak____(Japan). 3.There____(be)lots of nice food in the supermarket. 4.He ____(take)a taxi to school every day. 5.All boys enjoy____(play)soccer after school. 二.连词成句 1.some,are,table,on,the, there,strawberries

__________. 2.key,next,the,to,your, pants,is ____________. 3.turn,when,see,the,hotel, you,left ____________. 4.does,in,the,live,Nick, neighborhood ____________? 5.near,house,Lisa’s,there, is,library,a 6.me,let,the,tell,you,way, Green Street,to _____________. 三.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汤姆的笔友认为加拿大是一个

有趣的国家。 Tom’s pen pal _____Canada is____ _____ _____. 2.桌子下面有一点儿花椰菜。There ___ ___ ____ broccoli under the table. 3.帕克中学就在阳光花园和中心 图书馆之间。 Park School___ ___Sun Garden___ Center Library. 4.沿着中心街走,然后向左转,水 果店就在你的右面。 Go___ Center Street and ___ ___,and the fruit shop is___ ___ ___. 5.邮局就在我们学校对面。 The post office ___ ___ ___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 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 的。(2 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 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1 分)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 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1 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1 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 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 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 分) 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 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 会关系中生活。( 1 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 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 的人。( 1 分) 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 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 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 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 想和灵魂。(1 分) 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 )1-37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 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 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 A )2-102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 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 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 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 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 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 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1.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 3.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5.《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 6.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 8.《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 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 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 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 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 3.“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4.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 5.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c ) A.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第1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您的答案: D 2.第2题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您的答案: A 3.第3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朴素唯物主义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 您的答案: A 4.第4题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您的答案: D 5.第5题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您的答案: A 6.第6题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您的答案: C 7.第7题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您的答案: C 8.第8题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您的答案: C 9.第9题 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您的答案: C 10.第10题 垄断利润的实质是( )。 A.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您的答案: B 11.第11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帮助他国发展的手段 B.金融资本掠夺和奴役他国的手段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助互利的形式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的补充形式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5)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是把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结合、和谐同意起来;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1)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国家。(2)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着崇尚法治意识的人民群众的国家。(3)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家权力受法律的可靠保障和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有充分和切实保障的国家。 4、什么是违法?它的构成条件有哪些种类? 答: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下列条件构成:(1)违法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就是行为人要有主观方面的过错或罪过。(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5、什么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答:(1)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会、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6、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7、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2)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秘密投票的原则。(5)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6)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 8、我国诉讼法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两审终审制。(5)公开审 9、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答: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此外,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10、什么是合伙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C)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A)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产品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B)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4、政治结构的核心是C) A.政治法律思想 B. 党的领导 C.国家政权 D. 经济制度 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D)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 A.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的发展动力的不同回答 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7、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看是因为它是(C) A.人们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B.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 动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 A.全部自然界 B.生活消费品 C.社会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9、“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B) A.顺序性B.一维性C.持续性D.珍贵性 10、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相互交换数量比例的是(C) A.使用价值 B.供求关系 C.价值 D.自然属性 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社会主义 C. 现代唯物主义与科学唯物主义 D. 世界社会主义与民族社会主义 12、剩余价值来源于(C)

椒江专业实务重点题50题(含答案

椒江专业实务重点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病室湿度为30%时,患者可表现为 A暂空床 B麻醉床 C备用床 D手术床 E备用床加橡皮中单、中单 答案:B 麻醉床目的是便于接受、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单选题 2、患者男,57岁。因严重肝病导致昏迷,呼吸微弱,浅而慢。护士为其测量呼吸的正确方法是 A保持护士姿势不变,以免疲劳 B不被患者察觉,以免紧张 C易于观察呼吸深浅 D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E易于记录时间 答案:B

护士在测量脉搏后,手仍按在病人手腕处保持诊脉姿势,以免病人紧张而影响测量结果。 单选题 3、患者,男,25岁,肋骨骨折后合并气胸,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错误的是 A引流的目的是预防肺不张 B水封下的引流管中无气体溢出就可拔管 C引流的目的是排除胸腔积气 D有闭式引流瓶时应避免下地活动 E有闭式引流瓶时要避免咳嗽 答案:答案出错 解析出错 单选题 4、患者,男性,76岁,脑出血,昏迷。护士取下患者的活动性义齿后,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擦拭口腔后要漱口 B开口器应从臼齿放入 C1次只夹1个棉球 D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溶液吸入气道 E将活动性义齿取下 答案:A 昏迷患者吞咽反应消失,故禁忌漱口,以防液体误入呼吸道。

单选题 5、李女士,28岁,因高热、腰痛、尿频、尿急来医院门诊,诊断为肾盂肾炎。门诊给李女士做尿常规检查,其结果最可能是 A烂苹果味 B氨臭味 C腥味 D大蒜味 E苦味 答案:B 膀胱炎时,尿素在未排出之前就被细菌分解放出氨,而有氨臭味。 单选题 6、孕妇,29岁。既往体健,近1年来发现HBsAg阳性,但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经过十月怀胎,足月顺利分娩一4500g男婴。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此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A24小时内 B48小时内 C5天内 D7天内 E10天内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B)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D) A.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 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4、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D )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B)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 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C) A、两点论 B、均衡论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一点论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C) 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 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 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B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

9、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C ) 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 10、商品交换的原则是(C) 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 1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C )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 12、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C)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1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D ) 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 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 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 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D)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5、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 ) 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 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 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详细答案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 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 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 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列宁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 3)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 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 1)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 域。 3)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6.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其一,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 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其二,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3)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

绪论 一、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 主义,包括(ABCD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 本观点、基本方法 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 学理论 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 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 人起义是(BCD) A.巴黎公社 B.英国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移动通信重点题答案

2.单工通信与双工通信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单工通信: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送方向; 全双工通信:信号可以同时双向传送。 优缺点:单工便宜;双工可以双发同时收发信息。 4.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类? 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 半双工 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 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 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 按业务类型分类---PSTN,DDN,ISDN等 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 按使用环境分类---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按使用对象分类---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5.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10.移动通信系统由哪些功能实体组成?其无线接口包括哪几层的功能? 答: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分系统(BSS)(含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M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志奇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数据网(PDN)相连接。 数字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口,也采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概念来规定其协议模型。这种模型分作三层: 第一层(最低层)L1是物理层。它为高层信息传输提供无线信道,能支持在物理媒介上传输信息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如频率配置、信道划分、传输定时、比特或时隙同步、功率设定、调制和解调等等。第二层L2是数据链路层。它向第三层提供服务,并接受第一层的服务。其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必需的数据传输结构,并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第三层L3是网络层。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链路连接、控制呼叫过程、支持附加业务和短消息业务,以及进行移动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等。网络层包括连接管理(CM)、移动管理(MM)和无线资源管理(RRM)三个子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