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基础写作》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特别说明:本课程由中央电大命题,有关期末复习事项以中央电大印发的《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指导》为准。

1.考核目的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的理解与认识,检查学生把握写作应当遵循的规律,以及对写作活动的一般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水平。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自觉地按照人类认识与思维的基本规律,积极参与写作实践,运用写作理论指导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兴趣,为今后进行“实用写作”、“论文写作”、“文学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张杰编写的《基础写作》(2006年1月第一版)一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以上内容见中央电大相关资料)及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写作文章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2%)简答题(18%);文章分析题(15%);作文(45%)。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导论

一、重点掌握:

1.写作的特殊属性:

(1)写作的化生性特征;

(2)写作的书面性特征;

(3)写作的交流性特征。

2.写作的基本规律:

(1)写作转化律;

(2)写作整合律;

(3)写作通变律。

二、了解:

写作的一般属性:(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第二章言之有物——材料和思想

一、重点名词:

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

二、重点掌握:

1.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2.思想提炼的途径: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三、一般掌握:

1.思想的要求:文本思想要真实;文本思想要深刻;文本思想要新颖

2.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感受深刻的材料;内涵丰富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

四、了解:

1.材料的分析。

2.材料的综合。

3.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归纳概括法、主客遇合法、纵横比较法。

第三章言之有序——结构

一、重点名词:

结构层次段落过渡照应

二、重点掌握:

1.结构的原则: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

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2.结构的艺术手法: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

3.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三、一般掌握:

1.过渡与照应的方式。

2.开头与结尾的方式。

第四章言之有文(上)——语言

一、重点掌握:

1.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1)准确----要注意辨析词义;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2)畅达----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3)简洁----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2.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二、一般掌握: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一般关系

3.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简洁。

4.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

三、了解:

1.思维与语言的一般特征;

2.思维与语言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言之有文(下)——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一、重点名词: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二、重点掌握:

1.叙述的类型;叙述的人称。

2.描写的类型。

3.说明的类型;说明的要求。

4.议论的要素。

5.抒情的类型。

三、一般掌握:

1.叙述技法: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

2.描写技法: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

3.说明技法: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4.议论技法: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

5.抒情技法: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第六章言之有体(上)——文体

一、重点名词:

文体文体意识

二、重点掌握:

1.文章材料中的文体差异

2.文章思想中的文体差异

3.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语言“准确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简洁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语言“生动性”要求中所包含的文体差异。

4.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异:不同文体对结构有不同要求;几种文体结构差异比较。

三、一般掌握:

1.文体意识与写作

2.言之有物中的文体差异

3.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异

4.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

第七章言之有体(下)——三种基本文体类型

一、重点名词:

消息通讯说明书调查报告总结评论学术论文。

散文诗歌小说

二、一般掌握:

1.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材料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结构

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文体文体意识

消息调查报告总结评论学术论文。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写作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写作的化生律、写作的整合律和写作的变通律。

()

2.“通变”所包含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文有大法,也有定法;二是字字古有,言言古无。()

3.思想的要求指的是文本思想要真实、深刻、新颖。()

4.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指的是材料和思想。

5.写作要“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指的是文章的语言。

6.结构的艺术手法有: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

7. 文体意识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

8.一个完整的议论,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结论三个组成因素,即通常所说的“议论的三要素”。()

三、简答题

1简述写作的特殊属性。

简述写作的基本规律。

1.简述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2.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的“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具体说明。

3.简述思想提练的途径。

4.简述思想的要求

5.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7.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地方面予以具体说明。

8.简述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

9.简述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

10.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具体说明。

11.要想较好地运用说明方式达到写作目的,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2.什么是“描写抒情”,它与一般描写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14.简述认知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简述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四、阅读分析题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结合材料的选择与文章主题的关系。

母爱,超越生命的爱

魏强

我所做医学实验中的一项,是要用戍年白鼠做某种药物的毒性试验。在一群小白鼠中,有一只雌性小白鼠,腋根部长了一个绿豆大的肿块,便被淘汰下来。我想了解一下硬块的性质,就把它放入一个塑料盒中,单独饲养。

十几天过去了,肿块越长越大,小白鼠的腹郭也逐渐大了起来,活动显得很吃力。我断定,这是肿瘤转移产生腹水的结果。

有一天,我突然发觋,小白鼠不吃不喝,焦躁不安起来。我想,小白鼠大概寿数已尽,就转身去拿手术刀,准备解剖它,取些新鲜肿块组织进行培养观察。正当打开手术包时,我被一幕景象惊呆了。

小白鼠艰难地转过头,死死咬住已有拇趾大的肿块,猛地一扯,皮肤裂开一条口子,鲜血汩汩而流,小白鼠疼得全身颤抖,令人不寒而粟。稍后,它一口一口地吞食将要夺去它生命的肿块,每咬一块,都伴著身体的痉挛。就这样,一大半肿块被咬下吞食了。我被小白鼠这种渴望生命的精神和乞求生存的方式深深感动了,收起了手本刀。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来到它面前,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让我吃惊的是,小白鼠身下,居然卧着一堆粉红色的小鼠仔,正拼命吸吮着乳汁。数了数,整整十只。

小白鼠的伤口已停止了流血,左前肢腋部由于扒掉了肿块,白骨外露,惨不忍睹。不过小白鼠精神明显妤转,活动也多了起来。

恶性肿瘤还在无情地折磨着小白鼠。我真担心这些可怜的东西,母亲一旦离去,要不了几天它们就会饿死的。

从这以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鼠盒前,看看它们。

看着十只渐渐长大的仔鼠没命地吸吮着身患绝症、骨瘦如柴的母鼠的乳汁,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知适,母鼠为什么一直在延长自己的生命。但不管怎样,它随时都可能死去。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生下仔鼠21天后的早晨,小白鼠安然地卧在鼠盒中间,一动不动了。十只仔鼠围满四周。

我突然然想起,小白鼠的离乳期是21天。也就是说,从今天起,仔鼠不需要母鼠的乳汁,可以独立生活了。

面对此景,载潸然汨下。

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从结构的原则的相关理论入手,谈谈这篇文章在结构的安排方面的特色。

中国绘画传统与人文精神

颜锋

中国传统绘画是世界画苑里的一朵奇葩,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形成了民间画、宫廷画和文人画三大支流,产生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门类,演变成工笔、写意两大表现形式,创造了以线条、笔墨为主的绘画语言,凝结成讲求意境、气韵的艺术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传统绘画可谓独树一帜,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令人仰止。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相比,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也明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于二者有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更在于二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大体上说,西洋绘画较多地融入了科学精神,在绘画理论中渗透着物理学知识的成分;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多地蕴含着人文精神。中西绘画差异的本质,正是在于中西文化传统的这种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中,融汇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展读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国画珍品,你会为周日方的仕女、李公麟的鞍马人物之风采神韵所倾倒,会被范宽溪山的雄浑气势、朱耷山水的拙朴奇崛所折服;你会陶醉于赵佶的芙蓉锦鸡之清新灵动,会惊叹郑板桥的兰竹之道苍劲淡雅;齐白石的草虫游虾会使你心目一爽;徐悲鸿的奔马雄狮会使你豪气顿生。这些优秀的画作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由于它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们闪耀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魅力。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

中国绘画传统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

成的,具有一种统一性。人文精神是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条主线,是它的生命和灵魂。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既是这种人文精神导引所产生的结果,又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和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文精神正是通过“神似”、“写意”的审美追求、笔墨的运用、比兴的手法及完美和谐的形式显现出来。

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体会材料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曾遇到许多学习优秀的少年。他们中的有些人虽聪明勤奋,但却极其吝啬、保守,每当有同学遇到难题来请教他们时,他们总是冷冷地推辞,总是那么地害怕自己的知识流入别人的大脑,总是那么地担心别人夺去他“第一”的宝座。他们独来独往,与他人格格不入。另一类少年则不然。他们同样聪明、勤奋,但对知识从不吝啬,经常热心地予人帮助,积极地与人交流,真诚地希望大家共同提高。命运总是垂青于后者,使他们更优秀,同时还赢得了同学们的友谊和尊敬。而前者则往往成绩停滞不前,即使保住了“第一”的宝座,同学们给予他们的,也只是冷漠,甚至鄙夷。

提到放弃,似乎代表着懦弱、悲观、消极;但我觉得,在某些时侯,从某种意义义上讲,放弃也是一种获得。上面所设的事例正说明,吝啬自私的人紧紧攫住的东西,往往最终会离他而去;宽厚无私的人常放弃一些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往往获得更多、更好的回报。

4.结合下面这篇作文,谈谈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中的重要作用。

谈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似乎已成为一条永恒的定律。不错,成功是个诱人的果实,而自信则是摘取这颗果实高梯的第一级。人人梦想成功,人人就必需自信。在天赋、机遇都相似的情况下,自信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自信者一定跑得更快、更远。“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气是一种自信,“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的勇气也是一种自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志气更是一种自信。

泰始皇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他超出常人的自信,正是促使他由一个受约束、被利用的傀儡大王,逐步成为独掌大权并统一了中国的威风凛凛的始皇帝的根本原因之一。试想,假如当初他在吕不韦的操纵下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关键时刻畏畏缩缩,那么栽入史册的始皇帝还会是他秦王赢政吗?当然不是。二千多年后的另一位伟人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正是凭着这股豪气,他指挥的法军所向披靡,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敏锐的政治头脑也得以充分展现,使他成为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成功者均有着“舍我其谁”的豪气,他们不同的成功道路向我们展示了同一个道理: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唯有充分相信和肯定自己,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去实现自己成功的梦想。

当然,井非所有人都能像秦始皇、拿破仑那样拥有先天的优势;甚至,上帝有时赋予我们的客观条件还可能是非常糟糕的。这时,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海伦.凯勒是位盲人女作家,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令多少人感动。当她在黑暗中顽强追求时,从未怨天尤人用“成事在天”来自我安慰。她乐观地说:“当我沉浸在工作之中时,我有一种自豪,相信我仍有憧憬,在一个井非耳聪目明的世界里,我会生活得既辉煌又满足。”——她的成功是不可避免的。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扭转时局的关键,而在这次登陆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是人那非凡的自信和勇气。原定6月4--7日登啼,但4日开始有大片云层向英吉利海峡

推进,除非抓住6日这天天气短暂好转的间隙,否则登陆必将推迟,那就势必延误战机。盟军在此前已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艾森豪威尔将军于是果断地做出了重要决定:6日登陆。自信和事前充分的准备帮助他们赢得了时间。由此可见,谍事、成事皆在人,并非天方夜谭。

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挫折、打击常常会横亘在人生旅途中,这时更需要自信给失意的我们鼓劲、加油。人最难以战胜的其实就是自己,而战胜自己的重要武器莫过于自信。项羽乌江自刎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其实是他已经丧失了东山再起的自信,这与他当年破釜沉舟的豪情壮志大相径庭,其结局也必然完全不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卧薪尝胆之后,“三千越甲终吞吴”。如果不是困境中的勾践时刻用信心鼓舞自己,那么他绝不会比项羽的结局更好。人生中会有各式各样的悲哀,而最大的悲衷莫过于丧失了自信。自信可以让失败的强者“卷土重来”,丧失自信只会让弱者跌得一蹶不振。毅然面对困难,由此产生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才能战胜困难,笑到最后。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让我们用雨果的这句话共勉,成功则指日可待。

五、作文题

要求:

1.任选一题,文体不限。

2.内容具体、充实,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3.文面符合要求,千字以上。

基础写作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 基础写作试题2014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耽思 所谓“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思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而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表达方式 所谓表达方式,是由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所要求的语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一般认为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4.诗歌 所谓“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它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其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每个要点各3分。 三、分析论述(20分) 7.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基础写作试题注意事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瞻物所谓“瞻物”,主要是积累材料。它包括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和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任何写作活动总是起始于广泛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所以在这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文本构成因素是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思考。 2.言之有物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3.文有大法,无定法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无定法,则是指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4.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小说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二、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简述材料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1)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基础写作期未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命题: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 《基础写作》考试试卷(A 卷、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修辞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 A 、人文性 B 、计划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 A 、规范性 B 、流变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4.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 A 、年龄与阅历 B 、情感与情绪 C 、责任与道义 D 、素质与人格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 A 、前写作 B 、写作 C 、后写作 D 、反思 二、多项选择 (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散文的类型包括 ( ) A 、叙事散文 B 言情散文 C 、明理散文 D 、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 A 、自我的定真性 B 、取材的真实性 C 、对象的广泛性 D 、表达的自由性 3、评论文可分为 ( ) A 、社会评论 B 、文艺评论 C 、学术评论 D 、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 A 、人文性 B 、综合性 C 、个体性 D 、创造性 三、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 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 __________ __ 、______ 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 、 。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按导论、写作准备、写作过程、写作方式、文本要求、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为课程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既有侧重,更有联系,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课程将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活动指点路径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了辅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并增强写作兴趣。 (二)电视录像资源 录像教材为专题讲授型,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张杰教授主讲,主要以文字教材涉及的几个大专题为讲授核心,突出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强化学生写作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学习、练习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主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三)网上辅导 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及时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辅导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2.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直播课堂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争取利用双向视频直播。

(精选)《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1.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实用性。 2.应用文的体式和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用纸、格式、书写方法、装订方法等。 3.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 4.应用写作的内容由什么构成?----主旨和材料。 5.应用写作的形式由什么构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面。 6.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涉及哪些因素?----写作思路、语言、逻辑等。 7.对应用文主旨有什么要求?----一要正确,言之有理;二要明确。 8.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材料工作要抓好哪些环节?-----搜集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9.什么是典型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10.应用文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层次和段落。 11.层次和段落的区别是什么?----层次是主旨的表现次序,它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段落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12.什么是过渡?什么是照应?----过渡指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照应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13.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庄重得体、朴实平易、准确规范、言简意赅 14.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应用文的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堆砌辞藻。叙事概括,直接,不用曲笔、夸张等修辞手法。 15.什么是模糊语言?----一种外延不确定的、表意上比较含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16.在公文中,常用的介词有哪些?----为、根据、本着、遵照、关于、对于、除了等。 17.怎样做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无误?-----第一,要合乎语法规范,不写病句;第二,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18.公文写作中为什么常常使用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可以使得公文更庄重,更简练。19.简缩词组有哪些类型?----数字概括式、分合式、缩合式。 20.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叙述、议论、说明 21.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22.在应用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定义法、表述法、分类法、比较法、数字法、图表法等。 23.应用文的结构序数是如何标注的?-----第一层次,大“一、二三”;第二层次,加圆括号的大“一、二、三”;第三层次,小“1、2、3”;第四层次,加圆括号的小“1、2、3”。24.常用标点符号有多少种?-----16种,包括7种点号,9种标号。 25.常见的修改方法可用哪几个字概括?-----4个字:增、删、改、调。 26.什么是公文?----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7.拟写公文和文学创作在署名时有什么不同?----公文署名是法定作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及承担义务的组织;文学创作的署名是创作者本人,文责自负。 28.收发公文要履行什么程序?----要履行办理程序,包括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29.发文办理程序包括哪些环节?----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等环节。 30.公文的种类有多少种?----13种。 31.什么是决定?---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具有决策性与规定性的公文。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基础写作》期末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结构 一、问答题: 1、文章结构的原则是什么? 2、谈谈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3、谈谈层次与段落的区别。 4、安排文章的层次应注意什么? 5、划分段落的要求有哪些? 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哪些? 7、怎样使文势波澜起伏、曲曲折折? 8、如何理解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 二、名词解释 1、文章的结构 2、思路 3、层次 4、段落 5、过渡 6、照应 7、开头 8、结尾 三、判断题 1、结构有构成文章、突出主题、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没有结构,便没有文章。 3、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才清晰条理。 4、文章的结构完整:指文章的结构有头、有身、有尾,不残缺。 5、文体不同,安排层次的方式也不同。 6、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7、“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开头方法;“曲径通幽”是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8、文章的组织结构与主题的变化无关。 9、“文无定法”是说文章的结构没有原则。 10、“文如看山不喜平”是说文章的结构安排应灵活多变,错综见意。 11、过渡照应是使文章篇章结构严密,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 第八章表达方式 一、问答题 1、描写和叙述有什么不同? 2、说说细描的特点。 3、说说白描的特点。

4、抒情的作用有哪些? 5、抒情的要求是什么? 6、为什么抒情要有真情实感? 7、说明的要求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叙述 2、倒叙 3、描写 4、直接描写 5、间接描写 6、细描 7、白描 三、判断题 1、叙述的本质是交代过程。 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开卷兴波、引人入胜,所以写作中应多用倒叙。 3、抓住特征,粗笔勾勒是细描的特征。 4、议论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5、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秘的钥匙。 6、驳斥论据比驳斥论点更重要,因为它可以釜底抽薪。 7、抒写情怀是从文章写作方面认识抒情的作用。 8、论证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9、解说性是说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0、在说理中,立论和驳论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对居室处所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第九章语言 一、问答题 1、谈谈语言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语言是写作构思的基本工具? 3、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什么? 4、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 5、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哪些? 6、使语言朴实的方法有哪些? 7、为什么语言要生动? 8、增强语体意识的意义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语体 2、语言朴实 3、语言简明 三、判断题 1、语言是文章表达思想的工具。

基础写作课程标准

基础写作课程标准 课程:基础写作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文)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56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基础写作》是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骨干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和进行写作实际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评论、鉴赏文章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以及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常见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影视等文学性文体的特点及基本写法;能够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并具有创造性的文章。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写作的基本能力 2、熟悉写作的基本流程 3、引导学生探索各类文体的文体格式,规范写作意识 三、课程理念设计与思路:

了解《基础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和规范各文体的特点。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各类应用文体的文体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规律,明白“为何写”、“写什么”、“怎样写”。通过课堂讲授,以师生互动为主,多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丰富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牢固掌握关于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并具有创造性的文章。 四、教学重难点要求: 1、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本体意识,让学生明确是“我要写作”而不是“要我写作”,提醒学生及时把握某些瞬间涌起的写作冲动。 3、要重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要求学生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积累语言材料,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

基础写作2412试题

试卷代号:241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基础写作试题2012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言之有物 2.言之有序 3.文采 4.场面描写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5.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写作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简述写作过程中对典型材料进行选择的要求 7.简述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 得分评卷人 三、分析论述(20分) 8.分析并论述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得分评卷人 四、写作(50分) 9.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要每天去开拓生活与自由,然后才能做生活与自由的享受。”—歌德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人最要紧的是耕种我们自己的园地.”一伏尔泰 请就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自选角度,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选材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 写规范,文面整洁; (3)不少于1000字

试卷代号:24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基础写作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7月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 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日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文采 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言,文 采表现为声的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果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1.场面描写 所谓“场面描写”,使将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 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人达到有机融合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5从写作的一般属性来看,写作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写作的个体性特征; (2)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3)写作的创造性特征 每个要点各2分 6.简述写作过程中对典型材料进行选择的要求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2)材料要最有精神启迪效果; (3)材料要具有可读性 每个要点各2分 7.简述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 (1)选材自由,题材广泛。 (2)手法灵活,形式多边; (3)结构独特,形散神聚; (4)文笔优美,个性鲜明。 每个要点2分,答到三个要点即可得6分 三、分析论述(20分) 8.分析并论述新闻写作、理论文章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一)在新闻写作中,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时效性; (二)在理论文章的写作中,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之外,还特别强调材料的 真理性和权威性; (三)在实用写作中,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 A.都要向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 A.草稿B.定稿 C.正本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 A.决议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 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 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 A.会商B.审核 C.注发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D.标题、正文、结语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 A.平行B.加急件 C.特急件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 )。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基础写作课程形考任务1

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 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 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 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 和数字形态的等等。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 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它体现作者的写作 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 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 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 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 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 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 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 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 的唯一途径。 三、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 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 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是一样的。文章最后 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 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 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 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

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模板

试卷号: 2412 2019年 1月国开 (中央电大 )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畜,文采表现为声 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2.文有大法,无定法: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 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所谓无定法,并非是对“大法”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面灵活运用。 3.场面描写: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 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入达到有机融合。 4. 评论:是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常 见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二、简答题 5.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韵审美效果。 7.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答:(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三、分析论述 8.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四、写作 9.阅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钴鳃潭西小丘记》,根据要求作文。 请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等四个角度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对《钴鲰潭西小丘记》展开评论,写一篇文章。 钻鳃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鳃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 1 .优选文档

英语写作基础考试试题(1)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英语写作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597 全部题目用英文作答。 I.重写句子(15 points,1.5points each) Revi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Example: The history of English words in the history of our civilization in many ways.(periodic sentence) In many ways, the history of English words is the history of our civilization. 1.I like roller-skating. I like ice-skating better.(compound sentence) 2.If you sit by the window facing the sun on a sunny winter day, you may feel nice and warm.(loose sentence) 3.Mary put the steak on the grill. The charcoal was burning evenly.(complex sentence) 4.His valuable papers were destroyed in the fire. Tom called the insurance company.(complex sentence) 5.I asked my friend if we should tip the driver when the bus tour ended.(periodic sentence) 6.Your uncle married my aunt. He is rich. She is poor.(simple sentence) 7.Jerry is smart. He should be able to handle eighteen credits this semester.(compound sentence) 8.I returned to school following a long illness. The math teacher gave me make-up work to do, but the history teacher made me drop her course.(compound-complex sentence) 9.Jack applied for a job. He went for an interview. He was hired.(parallel structure) 10.Meet me in the courtyard for dessert when you finish doing the dishes.(periodic sentence) II.改写病句(15 points,3 points each) 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1.The rain might last for a while, clouds covered the entire sky. 12.In the evening we would swim in the lake and dancing afterward. 13.That woman just bought her dog a milk shake in a red skirt. 14.To pass the course, your term paper must be handed in on time. 15.Harry wouldn’t make a good negotiator he doesn’t have the patience. III.标出主题句(15 points,5 points each) 16.Choose the best topic sentence from the group below. Write the choice in the blank. A.I eat a lot of homemade ice cream. B. Homemade ice cream is my favorite.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绪言 第一节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任务 一、基础写作课的性质 二、基础写作课的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写作者的基本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二、积累生活经验 三、扩展知识 四、学习语言 五、磨练写作技巧 第一章第一章作文过程 第一节写前的准备 一、感知和发现 二、确定写作目的 三、选取材料 四、形成构想 五、编写提纲 第二节起草 一、每段盘算好才能动笔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 三、注意文脉的贯通 四、初稿一气呵成 第三节第三节修改定稿 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 二、改好表现形式 三、用原稿纸誓清 第二章第二章确定写作目的 第一节写作必先确定目的 一、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二、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 三、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确定主题 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确定主题的要求 三、主题的限定

第三节第三节明确读者 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二、明确读者的要求

第三节 第三节 材料的使用 第四节 第四节 选择材料的要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材料的安排 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第四节 发想 一、 发想的一般过程 二、 创意的整合 第三章第三章 材料的获取和使用 第一节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材料 素材、题材 资料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获取和积累 一、材料的出处 材料的获取 材料的积累 一、 材料的解释和结论 二、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是主题形成的基础 三、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一、 材料要确实 二、 材料要有力地支持主题 三、 材料要有魅力 四、 选材还要考虑文体和篇幅 一、 列举 二、 自然的顺序 三、 对应联系的顺序 四、 叙议结合的顺序 五、 阐述的顺序 六、 论述的基本顺序 七、 容易了解的顺序 八、 增强印象的顺序 九、 习惯的顺序 十、以上各种类型的交织运用 第二节第二节 编写提纲 一、 编写提纲的意义 二、 编写提纲的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构段 第一节段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 段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412 2019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畜,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2.文有大法,无定法: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所谓无定法,并非是对“大法”的否定,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面灵活运用。 3.场面描写: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入达到有机融合。 4.评论:是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常见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二、简答题 5.思想提炼要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可以从若干方面努力。请简要阐述。 答:(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6.简述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 答:(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韵审美效果。 7.简述描写的三种表现类型。 答:(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2)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综合性描写。 三、分析论述 8.分析并阐述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答:(1)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 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 (2)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 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3)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四、写作 9.阅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钴鳃潭西小丘记》,根据要求作文。 请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等四个角度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度,对《钴鲰潭西小丘记》展开评论,写一篇文章。 钻鳃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鳃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修辞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 A 、人文性 B 、计划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 A 、规范性 B 、流变性 C 、综合性 D 、实践性 4、 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 A 、年龄与阅历 B 、情感与情绪 C 、责任与道义 D 、素质与人格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 A 、前写作 B 、写作 C 、后写作 D 、反思 1、散文的类型包括 ( ) A 、叙事散文 B 言情散文 C 、明理散文 D 、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 A 、自我的定真性 B 、取材的真实性 C 、对象的广泛性 D 、表达的自由性 3、评论文可分为 ( ) A 社会评论 B 文艺评论 C 学术评论 D 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 A 叙述 B 描写 C 说明 D 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 A 人文性 B 综合性 C 个体性 D 创造性 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 ____________ 、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______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观察的类别有:实用观察、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学术短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立意是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修辞 3. 语体 1.科普文写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大学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绪论 1.什么是写作? 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章散文 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 古代散文含义:指的是散行单句的文章 西方散文含义:指的是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 现代散文含义: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通常称为广义散文含义) 当代散文含义:指的是短小精悍的记叙和抒情为主的散文(狭义散文) 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几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 记叙散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是散文的塔基) 抒情散文(叙事抒情,借景抒情。强调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注意用抒情的散文,是散文的塔尖) 议论散文(内容强调发表作者的见解,表达方式以形象议论为主的散文,侧重理智与看法) 3.散文文体有哪些特征? 题材广泛(核心特征)、个性鲜明、写法灵活、文情并茂、篇幅短小 4.散文叙事有什么特点? 非虚构性(能不能虚构是散文与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抹杀了这个区别就等于抹杀了散文的特点) 题材以小见大(对于散文来说,故事情节、冲突事件、诗的意境、固然是它的好题材,而那些小说、戏剧、诗歌也许不屑一顾的细琐、零碎、陋直、平凡,日常的小东西,也是它的好题材;散文擅长于写小题材,首先要选一些信息含量大信息价值高的小题材,而且要跟善于立意结合起来;许多好的文学作品常常是以小见大,而散文尤其看重这一点,在小题材里面蕴含着的内容和主题是思想深刻、旨趣高尚、感情纯挚、意境幽远的。) 个性鲜明(散文的内容都与作者直接相关,突出“我”) 清人王夫之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题材广泛,文情并茂 5.散文的笔法 叙事散文写法一事铺陈法——孙犁《报纸的故事》 线索串事法——冯骥才《书桌》 记人散文写法人物二三事法——鲁迅《藤野先生》 景物散文写法状物特写法——颜元叔《懒猫百态》 抒情散文写法依事抒情法——巴金《怀念萧珊》 象征散文写法象征寓情法——鲁迅《秋夜》 议论散文写法联类推理法——秦牧《面包和盐》 第二章诗歌 1.诗歌有哪些分类? 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和叙述诗 主要关注朦胧诗(指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主题朦胧多义的一种诗歌) 舒婷《船》 2.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1)注重情感的抒发(诗贵有情,情感的激流推动着诗人的创作,他们不仅用抒情的方式放映生活、表达意愿, 而且以抒情的方式打动教育读者;诗最怕无情,无情的诗徒具诗的外表,却没有诗的生命,就像人没有灵魂一样) 2)注重意象的营造(诗歌的主题需要形象的表现,一首好诗,不讳徒具铿锵的外壳,也不会只有单调的说教) 3)注重张力的扩充(一般我们把诗歌层面之间显示出来的聚合力叫做张力;首先要立意明晰,琦次要精心选材 构象,再次要文字精美,形式精致) 4)注重字句的锤炼(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是诗歌追求的一种艺术意境,在诗歌当中,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应 该是为了构成意象而存在的。要使意象单纯而丰富,就必须在诗句中排除散文化的因素,必须将日常语言提炼和钝化,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 期末考试 名词解释题库 一、名词解释I每小题3分,共12分) 1.耽思 所谓“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思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而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表达方式 所谓表达方式,是由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所要求的语言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一般认为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4.诗歌 所谓“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它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 1.瞻物 所谓“瞻物”,主要是积累材料。它包括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和间接经验材料的积累。任何写作活动总是起始于广泛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所以在这个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文本构成因素是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思考。 2.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体验或认识。3.文有大法,无定法 所谓有大法,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无定法,则是指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4.小说 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小说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 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 1.考辞 所谓“考辞”,包括按照层次构思布局和依据内容提炼语言两层意思。作为文本最终完成的形式化的阶段,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文本构成因素是作为内隐形式的文本结构和作为外显形式的文本语言。 2.文采 文采是文本语言表达形式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从语言表达的媒介手段而言,文采表现为声韵美和词藻美;从语言表达与思维内容表里相融而言,文采表现为感性美与理性美;从语言表达的风格特色而言,文采表现为朴素美和华丽美。 3.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描写,它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中人物的特定活动的一种总体性描写,要求把环境因素与人物活动具体结合起来,写景与写人达到有机融合。 4.评论 所谓评论是直接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发表议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析理性文体。它包含一些具体样式,常见的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等。 1.耽思 所谓“耽思”,主要是在主体对内部世界的自我展示、审度、调整、反恩过程中,将“瞻物”过程中出现的某种朦胧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体验或思想,提炼成清晰、具体而富于创造性的文本思想。 2.言之有序 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要求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够符合语言表达的线性特征所体现的本质要求,是文本思想内容的表现过程具有严密而又灵活的线性表达秩序,其目的在于使阅读者能够循此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3.段落 所谓“段落”,就是自然段,是文本内容外在表现秩序的结构概念。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就是“换行”。 4.诗歌 所谓“诗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性文体,它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 1.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含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出写作者对自然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