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大学毕业生题材电影

十部大学毕业生题材电影
十部大学毕业生题材电影

十部大学毕业生题材电影

【第一名:《毕业生》】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年代:1967年

评语:毫无疑问,这部影片是最最贴近这次专题的主题的,就像它的名字——毕业生。这部现代美国电影史上都十分重要的影片无疑包含了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梦想与事业,爱情与婚姻,家庭与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段落:男主角本杰明(达斯丁·霍夫曼饰演)穿带着父母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个看似安全实则沉重的潜水衣在自家的游泳池潜水,这一潜水衣成为了描述大学生状况的最好的一个意象,我们按着父辈祖辈意志穿上一个防止外界侵扰的保护衣,同时这又是无以复加的沉重的枷锁,在“潜水衣”、“游泳池”里,我们知道自己走不向大海,但这里安全温暖,有着大人们的指点与关心;我们能清楚的听见自己的呼吸,平缓而沉重,但我们不清楚自己在为谁活着;我们貌似费力的向前,实则只是简单的迈着机械的步子;我们貌似爱着,实则这爱也许正拖着你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就是毕业时的我们...复杂而纯粹...

【第二名:《十字街头》】

导演:沈西苓年代:1937年

评语:1937年,中国电影史上诞生了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部是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周旋、赵丹主演);一部是沈西苓导演的《十字街头》(白杨、赵丹主演)。前者关注的是低层市民的生活状况;后者则把视角对准了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是70多年前的影片,但故事的主人公们和当今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竟然惊人的一致,生活的压力,爱情的困惑,导演用极端写实是手法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种种状态与态度,超越了时间的界限依然指导着今天的学子们:挽手,坚定的向前方走去。

【第三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年代:1979年

评语:前两部选择了一部美国的,一部中国的,就算没有看过也会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但这部苏联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当今的大学生就要陌生许多了。其实当年在中国这部影片是相当的红的,记得白岩松在他那篇著名的演讲《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中就提到了这部影片,我想最起码白岩松上大学的时候是看过这部片子而且肯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就在今天看来,这部片子仍然有着巨大的魅力,你完全不会感觉到异域的陌生与手法的晦涩种种。影片从学校生活开始,持续了近20年,展现了女主角卡掀捷琳裴娜最美丽与最痛苦的20年,对女性观众有着巨大的启示与催泪作用,这是我十部电影中两部强烈推荐给女性的其中之一(另一部到时说明),告诉所有年轻美丽的女孩子们,离开学校时要知道,是什么才能让自己一生幸福?

【第四名:《颐和园》】

导演:娄烨年代:2006年

评论:抛开所有不谈,单说本片,我认为是我所看到的华语影片中最真实的描写大学生活的一部影片,不是之一,没有其他与之比肩。无论是影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都在中国地下电影界与小众影迷中都被誉为神作。全片一大半内容在大学校园里,之后也一直延续了校园的感觉。导演晃动的镜头与略显粗糙但质感十足的画面完美的表现了大学生的青春萌动冲动与思想活跃气息,我很难用语言描述全片神级的表演、摄影、音乐...只是在观影时与观影后

不停的重复一句话“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心理感知能力强但承受能力差的就不要费事找这部片子了,但如果你看了,它无疑会成为你大学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电影。我清楚的记得把它推荐给一个高中好友后他在短信中给我的回复“这部片子得让我缓上好几个月”,我也是这样的感觉,虽然看过一年多了,但那种心灵的震颤依然残存。换一个角度,这部片子被禁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好事。但我想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大学生活也会留下遗憾。

【第五名:《火战车》】

导演:休·赫德森年代:1981年

评论:1981年,据我们有点远,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头衔可能会拉近我们的距离。本片全部情节基本发生在大学校园(当然有很多体育场比赛的画面),是部彻头彻尾的励志片,细腻又充满力量(英国申奥片的典型特征)。跑步这一我认为最适合表现的体育题材在本片被发挥到了极致,让我再在其他电影中看到跑步情节打不起精神。另外,影片的配乐经典,为影片的成功做出很大贡献。需要动力与迷信奥斯卡的毕业生们赶快找来看看吧。

【第六名:《成长教育》】

导演:罗勒·莎菲年代:2009年

评论:这部就是我之前提到的两部强力推荐给女性观众的影片之二,被誉为2009年最好看的电影。夸张是有点,但确实是一部好片,及其适合马上就要离开校园的女性同学们观看。如果突然你的生活中冒出一个富裕又温文尔雅,强烈喜欢着你又无微不至的绅士,很少有女生能扛得住这样的诱惑,怎样面对,片子会告诉你。另外,片中美丽的服饰也会让女士们大饱眼福。

【第七名:《三个白痴》】

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年代:2009年

评语:都说上部电影的宣传有点太夸张了,这部同样是2009年的影片就同样好看,而且在中国知名度肯定更高。这部影片的入选肯定没有异议,它同样包含了大学生与大学生活的所有问题,学业、爱情、事业、友谊、家庭、教育问题...片子怎么好我就不想多说了,看过的呢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一部让我们重新认识印度、印度电影的影片竟然是部关于大学生的片子,反观中国电影业今年的次类型电影,又是一件悲剧啊...

【第八名:《坏孩子的天空》】

导演:北野武年代:1996年

评论: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连印度的都说了,应该有部日本的片子了,而且最合适的就是暴力老男人北野武的这部《坏孩子的天空》了。这部影片虽然同《成长教育》一样不是描绘大学生生活(高中生),但所阐明的主题是共通的。这部影片是送给那些特殊的大学生人群的,大学四年,也许你成绩不好,爱情失意,不合群,生活拮据,甚至所有同学老师都认为你是个“坏孩子”,但坏孩子就不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吗?影片聚焦的是两个边缘少年,描述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的成长历程,展现出少年人的迷茫、不羁,以及美好梦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撞击。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遭遇反映出了社会的普遍情况——少年时所怀有的志向无非是缥缈的幻想,迟早会被现实击碎。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现实主义电影。还记得那发人深省的对白:

——我们是不是完了?

——不,我们才刚刚开始。

【第九名:《社交网络》】

导演:大卫·芬奇年代:2010年

评论:毫无疑问,本片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部电影。虽然影片讲述的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传奇,但其中折射了中美大学教育本质的区别。本片第一句台词:“你知道吗?中国的天才比美国的总人口还多。”可以看做一句讽刺。中美高等教育的对比是个大学教授都头疼的巨大课题,在此我仅仅想说的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任何从体制上的改革都是艰难的,由其是想教育这样涉及几乎所有人的问题,但是作为个人你是有方法改变的,即将离开大学的你是否想过个人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本片可能会给你写启示。

【第十名:《老男孩》】

导演:肖央年代:2010年

评论:同样这是一部2010年的作品,著名程度不亚于《三个傻瓜》,我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很多人最先就推荐了这部,的确,本片的主题也是十分贴近毕业生的。作为一个短片,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就能让我们开始回忆开始感动确实十分不易。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大学宿舍、厕所、澡堂...何时何地都能传来的一首同名歌曲《老男孩》,太有名的片我说什么你都看不进去了...写论文,记得做检测Gocheck论文检测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