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内分泌失调

中医药—豆豆

2014年1月24日整理吕修敬

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一般药物很难凑效,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有许多有效地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丁香、广东紫珠、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乌蛇、制首乌、太子参、青阳参、铁胆粉、紫河车、白鱼膘、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红花、桃仁、紫云英、鲜罗勒、石楠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等配合治疗。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快速提高免疫力,彻底调整阴阳平衡,从而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快速调整内分泌失调,激活细胞,使皮肤光亮嫩白,细致红润,久服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消除面部顽固色素斑点,祛除面部晦暗,斑痕,痘痘等现象,对内分泌失调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根治不复发。

病情分析:

青春痘一定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的。中药调理的话,以座疮治疗,但需要根据疹形态舌苔脉象辩证后才可以处方

指导意见:

1肺热血热,颜面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色淡红或呈肤色,称白粉刺,有的其顶端呈黑色,称黑头粉刺,舌苔薄黄,脉数。

脾胃积热,风疹呈红色,宿食不消,脘腹胀痛,可伴有腹痛,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2热毒,皮损以丘疹、脓疱为主,周围潮红,自觉局部痛疼,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舌苔黄燥,脉数。3血瘀痰凝,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结节呈坚硬暗红色,自觉疼痛,也可在深部聚集融合,呈青紫色,也可形成囊状内含粘稠分泌物,压之有波动感,愈后常形成瘢痕疙瘩,舌质紫暗,脉弦滑

中药治疗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皮脂腺管与毛孔的诸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临床以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为主要表现。多发于面颊、额部、颜部和鼻颊沟部,其发病机理常与皮脂分泌、毛囊管角化过度、异常菌群和炎症的产生有关。其皮脂溢出的实际原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属于祖国医学的“肺风粉刺”范畴。

消痤1号

[组成]桑白皮10克黄芩10 克枙子10 克黄莲10 克连翘15 克生地15 克牡丹皮10 克生山楂30 克生薏苡仁30 克茵陈15 生甘草6克生大黄10克

[功能]宣肺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寻常型痤疮。

[疗效]本药在寻常性痤疮的治疗中起效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评按]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山枙、黄莲、连翘清心热,连翘还可散结,生地、丹皮活血凉血,生山楂、生薏苡仁、茵陈利湿除脂,

生大黄既可活血,又可导邪热从下而泄,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众药合用,共奏宣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消痤2号

[组成]金银花15克地丁10克黄莲10克黄柏15克茵陈15 虎杖15克苡仁30 克当归10 克丹参15 克川芎6 克生山楂3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脓疱型痤疮,囊肿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

[疗效]本药在脓疱、囊肿性痤疮的治疗方面确有良效。

[评按]银花、地丁、黄莲、黄柏清热解毒,茵阵、虎杖清热利湿,山楂、苡仁祛脂,山楂又合当归、丹参、川芎活血化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党参,枸杞,全当归,三七各等分,研末服,一次3g,一天2-3次,或者水煮,当茶喝,15-30天,一般有效。针对一般体质妇女,如有异常症状体征的,可咨询有关中医生,配伍用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