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4章补充练习

成本会计第4章补充练习
成本会计第4章补充练习

成本会计第四章补充练习题: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共同耗用#101材料58638元,按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表。

要求:根据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作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2、某企业生产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5月份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800元。5月份生产费用:原材料费用12200元,燃料和动力费用4000元,工资及福利费2800元,制造费用8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要求:分配计算乙产品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制成,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其中:第1道工序为14小时,第2道工序为26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 要求:计算该产品第1、第2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4、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1

道工序260公斤,第2道工序140公斤。要求:(1)计算各工序完工率(原材料在各该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的完工率(即为投料率);(2)计算各工序完工率(原材料在各该工序生产开始后陆续投料)。

5、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原材料分次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有关资料见下表:

在产品资料

生产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40320元,燃料及动力费3160元,直接人工6320元,制造费用2528元。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110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列出计算过程)

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原材料不是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在产品在本工序的消耗定额按50%计算。有关资料同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列出计算过程)

产品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

7、某企业丙产品生产的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为:直接材料52000元,直接人工费用5720元,制造费用9280元;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4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加工程度为60%。丙产品单位定额成本为1327元,其中原材料费用100元,直接人工费用12元,制造费用2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1)计算本月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编制登记丙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编制完工产品的入库分录。

8、某企业生产丁产品,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单件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00元,单件产品定额工时为15工时;20XX年8月丁产品完工800件,月初在产品成本共计17780元,其中直接材料12080元,直接人工费用2500元,制造费用3200元;本月份生产费用共计264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8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32000元,制造费用52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丁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编制登记丁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编制完工产品的入库分录。

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2、成本会计有狭义成本会计和广义成本会计之分,所谓狭义成本会计就是指(A)。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和分析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将辅助生产的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与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的差额,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是()。 A、顺序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8、企业大量简单生产一种产品,所耗原料和加工工艺相同,但是质量不同,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会计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 A.废品损失B.产品销售费用C.行政管理费用D.筹集资金费用 11、成本还原是指从( )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1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A.“管理费用”科目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C.“制造费用”科目D.“车间经费”科目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5、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期初期末数量变化较大、各项成本项目所占比重较均衡,应选择哪一种划分生产费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B、约当产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哪些项目是将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 A、制造费用 B、固定费用 C、直接材料 D、间接费用 E、直接人工

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二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是(D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 B 是完全一致的 C 是完全不同的 D 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销售费用 D 财务费用 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D )。 A 设置会计机构 B 配备会计人员 C 制定会计制度 D 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C)。 A生产部门 B 销售部门 C 成本核算科 D 总务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包括()。 A 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B 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材料费用 C为制造产品而消耗的动力费用 D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 E 生产单位为管理组织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2、成本的作用是()。 A 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B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 C 成本是进行经营预测的重要依据 D 成本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分析的重要依据 E 成本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主要有()。 A 建立和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B 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 C 和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制度 D 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 E建立厂内内部结算价格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 A 成本会计制度 B 成本会计人员 C 成本会计机构 D 成本管理责任制 E 班组经济核算 5、成本会计制度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 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B 关于成本分析制度 C 关于成本考核制度 D 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度 E 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三、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内涵,就是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2、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 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作业的类型包括: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 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生产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反映对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2)批量水平作业由生产批别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 【课后习题】P55—计算分析题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10=300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25=5000(千克)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3000+5000)=0.25 甲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0.25=750(千克) 乙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0.25=1250(千克) 所以,甲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750*20=15000(元) 乙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1250*20=25000(元) 2、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共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要求: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每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5*12+8*14)=34400元 丁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00*(7*12+9*14)=210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66480/(34400+21000)=1.2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4400*1.2=41280(元) 丁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1000*1.2=25200(元) 3、职工张三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料废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解:甲产品计件单价=5*(30/60)=2.5元 乙产品计件单价=5*2=10元 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300-20)*2.5+150*10=2200元 4、某企业2月份耗电6000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费的单价1.40元,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430000千瓦时,其中车间照明用电80000千瓦时;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170000千瓦时。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460000时,B产品生产工时140000小时。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编制分配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形成性习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D) A.成本预测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D) A.废品损失 B.直接材料 C.直接人工 D.外购动力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A) A.全部计人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B. 全部计入当月在产品成本 C.当月在完工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4.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B)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5.用盘存法计算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时,根?quot;本期投产数量= 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一期初在产品数量"公式计算本期的投产产品数量时,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连续投入,在产品需耗用原材料,则公式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数量应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期初和期末在产品的(C) A.实际消耗量计算 B.实际产量计算 C.约当产量计算 D.计划产量计算 6.从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上来说,标准成本法可以取代(C) A.分步法 B.分类法 C.定额法 D.品种法 7.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属于(A) A.成本报表 B.损益报表 C.销售报表 D.资金报表 8.小型工业企业中,可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帐科目合并为一个(C) A.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B.辅助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C.生产费用总帐科目 D.制造费用总帐科目 9.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 A.燃料及动力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折旧费 10.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按生活福利人员工资和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在(B) A.生产费用科目核算 B.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C.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 D.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11.基本生产成本按(A) A.产品品种分设明细帐 B.产品成本项目分设明细帐 C.明细分类科目分设明细帐 D.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设明细帐 12.下列项目中属于待摊费用的是(A) A.预付的保险费 B.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C.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D.短期借款利息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1.分类法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这三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2)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本月的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表如下: 要求:(1)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表 (2)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解:

类内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 原材料分配率=900600÷2850=316 人工费分配率=111650÷31900=3.5 制造费用分配率=175450÷31900=5.5 2.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 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营业利润。 解:(1) (2) 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变)-固=边际贡献-固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二年=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三年=6000×(10-4)-(6000+24000)=60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毛利-期间成本 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8)-6000 =6000(元) 第二年...............=6000×(10-7)-6000=12000(元) 第三年=6000×10-(2000×7+4000×10)-6000=0 产销不等时,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异 =期初存货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第五、六章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五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成本计算对象 2.单步骤生产 3.多步骤生产 4.大量生产5.成批生产 6.单件生产 7.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8.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9.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并说明理由) 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2.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3. 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4.单步骤生产由于工艺过程不能间断,因而只能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5.在多步骤生产中,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都应当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6.在不同生产类型中,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日期也不同,这主要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 7.在单件和小批生产中,产品成本有可能在某批产品完工后计算.因而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而与生产周期相一致。 8.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按其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9.受企业生产类型特点以及相应的管理要求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不外乎就是分品种、分批、分步三种.因而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也只有二种,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0.由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汁算的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因而只有品种法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 11.品种法、分步法和定额法是产品成本汁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12.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由于它们在成本管理方面作用不大.因而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角度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 1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分为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是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的角度划分的。 14.由于每个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因此,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15.由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与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没有直接联系,不涉及成本计算对象,因而只要具备条件,在哪种生产类型企业都能用。 (三)单项选择题 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的确定上。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2.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奉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3,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概括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因为它们( )。 A.应用得最广泛 B.计算方法最简便 C.对成本管理最重要 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 4.分类法是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但可按一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类的情况下,为了( )而采用的。

第四章成本会计作业

第四章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工费用的是(D)。 A职工福利费 B燃计量工资费 C劳动保护费 D计件工资 2.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的是( D )。 A.燃料和动力B.车间、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C.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D.利息费用 3.下列属于直接材料费用的是(C) A.车间耗用的机物料 B.在建工程领料 C.生产产品领料 D.福利部门领料 4.基本生产明细账应该按( B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B.成本项目C.费用要素D.费用项目 5.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反映结存材料成本( C)。 A.节约差异B.计划成本C.超支差异D.实际成本 6.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可分为(D )两类 A.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B.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生产费用C.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D.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 7.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职工薪酬应计入( B) A.生产成本B.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 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8.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C ) A.管理费用科目B.基本生产成本科目C.制造费用科目D.车间经费科目 9.在计算每月的折旧时。为了简化手续,要根据(A)计算折旧 A.月终固定资产原价 B. 月初固定资产原价 C. 月初固定资产净值 D. 月份内增加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10.(C)等固定资产当月应计提折旧 A.临时租入房屋 B.正在进行大修理的机器 C.已封存的设备 D.本月新增的运输车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列在原材料总账科目的是(ABDE )。 A.原料及主要材料 B.外购半成品 C.自制半成品 D.修理备用件 E.包装材料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是(BCE )。 A.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B.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C.行政部门人员的工资 D.根据车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提取福利费 E.根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总额提取福利费 3.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成本的是(AC)。 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 B.车间照明用电 C.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E.生产车间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的内容是(ABCD)。 A.社会保险费 B.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C.非货币性福利 D.解除与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E.职工差旅费 5.下列各项中,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是(BE) A.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C土地 D.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 E.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6.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中税金包括(ACE)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生产费用核算 习题一、 定额耗用量比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40 借: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40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8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6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1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2800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8900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8900 借:辅助生产——发电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供水车间1300借:辅助生产——蒸汽车间2600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5200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28840制造费用2060

辅助生产成本——发电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管理费用 42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1320 借:制造费用 4650 管理费用 155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6200 借:制造费用 1614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6140 借:制造费用 8040 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8040 2,计划成本分配法 制造费用 2600 管理费用 520 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52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 1040 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04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46800 借:管理费用 3900 贷:辅助生产——发电车间 3900

3200 借:制造费用3000 管理费用10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2000 辅助生产——蒸汽车间140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20000 借:生产成本2400 借:管理费用800 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3200 辅助生产——发电车间36000 贷:辅助生产——蒸汽车间40000

成本会计 练习题 2006

成本会计练习题(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使用)

第三章材料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习题一 一.目的:练习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分配核算 二.资料: 1.某企业生产A、B、C、D四种产品,原料及主要材料耗用情况见表4-19: 三.要求:根据上列资料编制材料分配表(假定甲、乙、丙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5%,丁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1%),并编制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第四章人工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习题二 一.目的:练习工资费用的计算、汇总和分配。 二.资料:某企业19XX年7月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和其他生产车间工资汇总资料如下: 该企业日标准工资按30天计算,7月份日历天数为31天,其中星期休假日8天,应出勤天数23天。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的刘军实际出勤20天,病假2天,事假1天;张丰实际出勤21天,病假2天;高华实际出勤23天。刘军和张丰的病假扣款率分别为20%和10%。 该企业直接工资费用分配是以生产工人工时为分配标准,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4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6 000小时;第二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工时为12 000小时,乙产品工时为8 000小时。 三.要求: (1)完成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工资结算单(见表4-21)中的有关资料的计算。(2)编制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直接工资费用分配明细表和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并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同时作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表4-21 工资结算表 19XX年7月 3

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习题三 一.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 某企业某月份生产甲产品实际产量为4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全年计划产量为3 600件,乙产品为2 400件。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乙产品的工时定额为8小时。该月份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7 920元。该企业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248 400元。 三.要求: (1)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该月份的制造费用。 (2)按预定分配率法分配该月份的制造费用。 习题四 一.目的:练习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 某企业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得知: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待分配费用为24 640元,机修车间为28 140元。供电车间和机修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供电车间受益少,机修车间受益多。车间本月提供产品如表5-9所示。 (1)采用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2)采用顺序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3)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4)采用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5)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计划单位成本:供电车间0.32元/度,机修车间3.6元/小时)。

《成本会计》第五章练习题

《成本会计》第五章练习题 1、直接分配法: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88000/(220000-20000)=0.44(元/度) 锅炉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0/(5000-1000)=7.50(元/吨) 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费=0.44×80000+7.5×1600=47200(元) 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费=0.44×60000+7.5×1200=35400(元) 第一生产车间一般耗费=0.44×24000+7.5×320=12960(元) 第二生产车间一般耗费=0.44×20000+7.5×280=10900(元) 管理部门费用=0.44×16000+7.5×600=11540(元) 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47200 ——第二车间354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12960 ——第二车间10900 管理费用1154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8000 ——锅炉车间30000 2、交互分配法: (1)对内分配: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88000/220000=0.4(元/度) 锅炉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0/5000=6(元/吨) 锅炉车间耗电费用=20000×0.4=8000(元) 供电车间耗蒸气费用=1000×6=6000(元) (2)对外分配: 供电费用分配率=(88000-8000+6000)/(220000-20000)=0.43(元/度)锅炉费用分配率=(30000-6000+8000)/(5000-1000)=8(元/吨) 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费=0.43×80000+8×1600=47200(元) 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费=0.43×60000+8×1200=35400(元) 第一生产车间一般耗费=0.43×24000+8×320=12880(元) 第二生产车间一般耗费=0.43×20000+8×280=10840(元) 管理部门费用=0.43×16000+8×600=11680(元) 根据上述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1)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8000 ——供电车间6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000 ——锅炉车间6000 (2)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47200 ——第二车间35400 制造费用——第一车间12880 ——第二车间10840 管理费用116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6000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 第一章总论 作业题: 1、试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答: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 实、有用的核算材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2、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容。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 用。 3、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②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③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作业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的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 2.简述费用按经济容的分类。 答: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职工薪酬⑤折旧费⑥利息支出⑦税金⑧其他支出

3.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答: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①直接材料②直接燃料和动力③直接人工④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①销售费用②管理费用③财务费用4.何为成本项目?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什么原则?答:成本项目: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原因:能够准确了解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以便控制成本原则:能直接归集产品成本而发生的费用、折旧。 5.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答:①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②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③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④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什么是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其作用如何? 答:一级账就是总分类,即总账. 二级账是在一级账科目下设置的明细账. 顾名思义"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就是一级账"生产成本"下设的明细账. 作用:①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②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作业题: 1.长江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8年11月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材料,共计50 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和乙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8千克,A材料的实际单价30元。

2016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成本会计考试答案

、单选 3.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6.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 )。 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7.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 ( )。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 费用 8.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 )。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9.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 即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1 成本会计》 1.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 )。 季节性生产企业 2.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 )条件。 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 4. 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 )。 管理费用 5. 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 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1. 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 )。 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2.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 )的产品。 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3.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应按废品( )结转。 所耗定额费用 4.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 1000元,加工费用 500 元;收回残料价值 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 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 )。 1300元 5.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 1000元,加工费用 500 元;收回残料价值 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 300元,则废品 净损失应为 ( )。 1000 元 6. 不能采用分类法及与其相类似的方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产品是 7. 不属于要素费用的折旧费用是( ) C . 1. 材料定额成本应该等于( )。 等级产品 行政部门设备折旧费 )乘以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在乘以计划单价。 2. 采用分次摊销法时,如果所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期限 超过 3.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 4.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 5.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目的,在于( )。 本月投入产品数量 1年,应记入 ( )。 长期待摊费用 ' 账户 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简化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工作 其计算结果有着一定的假定性

成本会计学 第四章习题答案(2012)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 2、车间产品品种、劳务 3、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 4、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费用第一步交互分配来的费用之和 5、直接分配法 二、单项选择题 CACFE 三、多选题 1、ABCDE 2、ACDE 3、BC 4、BC 5、ABC 四、判断题 1、3、4对,其它错 七、计算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10176.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1613.8 管理费用8809.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600 ——机修车间 2800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 分析:辅助生产车间先排序:机修车间排前,供电车间排后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28000/2800=10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12600+3000)/(30000-4000)=0.6 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3000 基本生产成本126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9800 管理费用8200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5600 ——机修车间 2800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

对外分配实际费用 供电: 12600+3000-1680=13920(元) 机修: 28000+1680-3000=26680(元) 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000 ——机修车间 168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3000 ——供电车间 168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 11243.4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 20815.8 管理费用 8540.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920 ——机修车间 2668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计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结转完工自制材料成本应借记的科目是()。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原材料 D.库存商品 2.产品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定额比例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D.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职工薪酬等加工费所占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是()。 A.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 B.没有月末在产品 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5.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差异()。 A.全部由在产品负担 B.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C.由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共同负担 D.结转给管理费用负担 6.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分次投入,在每道工序中则是一开始就投入。假设有两道工序,第一工序投入120公斤,第二工序投入80公斤,则第二工序投料率是()。 A.30% B.15% C.80% D.100% 7.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可以根据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来确定,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 A.(本工序工时定额/ 产品工时定额)×100% B.(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100% C.[(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完工程度)/ 产品工时定额] ×100%

成本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B制造费用) 2.按成本习性或是可变性可将成本分为(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3.成本的归口管理部门包括(D总务行政部门) 4.现代成本会计应该放在首位的工作是(C成本预测和决策) 5.在两极成本核算体制下,“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C生产车间)设置专栏。 6.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进行成本总分类核算时使用的是(D生产成本)。 7.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下,“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是按(C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8.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其适用的条件是(D各项材料…准确稳定)。 9.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10.工作通知单是对每位职工或班组按工序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其生产数量的一种(B工时记录)。 11.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修理用备件,应借记的科目是(B原材料)。

12.在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计划成本分配法)。 13.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二阶段的对外分配应(A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 14.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当中,最简便的方法是(B直接分配法)。 15.在下列各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的方法是(D累计分配率方法)。 1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D71%)。 1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18.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B不需要将生产费用。。。)。 19.分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通常是根据(D生产任务通知单)。 20.采用累计分配法分配间接费用,是一种简化的分批法,月末完工产品的间接费用(C全部保留)。 21.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有三个生产步骤,则需进行的成

成本会计第四章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P93 成本会计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1: 1、第一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50%/100=2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20%=16(件) 第二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50%)/100=60% 在产品约当产量:80*60%=48(件) 第三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0+40+20*50%)/100=90% 在产品约当产量:40*90%=36(件) 在产品约当产量=16+48+36=100(件) 2、 3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9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500 ) 练习2: 由于: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所以: 费用分配率(公式1)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本月投入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2) =(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本月实际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费用(工时))费用分配率(公式1)=费用分配率(公式2) ` 完工产品成本=费用分配率(公式1或公式2)*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工时)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3500+7500)/(3000+7000)=

本月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80*100*=8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3500+7500-8800=2200(元)或=(3000+7000-80*100)*=2200(元) 职工薪酬的分配率=(2500+3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职工薪酬:40*100*=4800(元) 月末在产品的职工薪酬:2500+3500-4800=1200(元) . 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2500)/(2000+3000)=(元/工时) 本月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40*100*=32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1500+2500-3200=800(元)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8800+4800+3200=168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1200+800=4200或=7500+=4200(元) 本月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16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16800

成本会计作业

成本会计作业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 教学目标:掌握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基本理论 电子教材:平台教材(成本会计学第七版主编:于富生黎来芳张敏) 课程自学要求及作业: 第一章总论 本章学习重点: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各项具体任务,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作业题: 1、试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2、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 3、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本章自学重点: 掌握费用按各种标准的分类,以及这些分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需要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及其用途和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口径、账页格式和登记方法。 作业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的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 2.简述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3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4.何为成本项目?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什么原则? 5.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6.什么是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其作用如何?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自学重点: 掌握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方法以及账务处理过程。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的适用情况及优缺点、具体应用,以及在不同方法下的账务处理过程。掌握制造费用的特点以及制造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掌握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及账务处理过程;了解停工损失的会计核算过程。 作业题: 1.长江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18年11月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材料,共计50 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和乙产品的A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8千克,A材料的实际单价30元。 要求:按照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费用分配表 2、资料:兴达加工厂2018年11月份,基本生产车间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职工薪酬1.9元,制造费用1.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合格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 (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2)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成本会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成本会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根据有关资料,在若反个与生产经营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是成本会计的( B )职能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预测 D、成本控制 2、辅助生产费用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要在( A )分配 A、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 B、在各受益单位之间 C、各辅助生产车间 D、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 3、应计入产品成本而不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应( B ) A 、不计入产品成本B、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C、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D、直接冲减本期损益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 D ) A、能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的情况 B、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 C、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 D、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 C ) A、当月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B、全部计入月末在产品成本 C、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6、某工业企业摸中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为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B) A、45000元和11250元 B、45000元和11520元 C、34298元和21952元 D、40000元和16250元 7、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适用于( D ) A、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要求提供半成品趁本资料

B、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8、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B) 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的种类和规格 D、产品数量 13、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是(C) A、成本费用利润率 B、产值成本率 C、销售成本率 D、销售利润率 9、适用与季节性生产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D) A、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0、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D)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材料费用 C、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D、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11、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中,应反映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是(C) A、主要产品 B、非主要产品 C、可比产品 D、不可比产品 12、成本还原的对象是(C)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各步骤产成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 D、各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13、如果某种产品所耗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适用的方法是(C)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4、分批法适用与(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