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内涵、现状和展望

一、学科建设的内涵

(一)对学科的规定

什么叫学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解释为:“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支, 也指教学科目, 即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并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认定;学科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版物的问世等条件。该目录将授予学位的学科划分为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个二级学科, 这些学科通常就是我们常提及的学科建设的学科。它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二是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二)学科建设的意义

1.通过学科建设,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 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广义地讲, 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而这些内容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随着高等学校日益大众化, 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谁能在竞争中获胜, 关键要看你培养学生的质量如何, 而考研率、就业率、四级通过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市场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认可度。通过抓学科建设, 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 对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通过学科建设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又怎么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不能仅靠高待遇、靠感情, 更重要的要靠工作环境, 即所谓事业留人。一般本科院校之所以很难吸收大师级人才, 不只是学校知名度低, 更重要的是没有好的科研条件。只有通过学科建设, 才能够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 有助于改善学术梯队的结构, 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使师资队伍

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通过学科建设, 可以改善科研环境

科学研究环境主要指实验条件和研究基地, 这也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科研环境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并推动学位点的建设。学科建设的成果主要包括高水平的论文、专著、获奖成果, 这些也是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根本体现, 也只有通过学科建设, 才能促进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高, 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实验基地条件和科学研

究环境得到改善。

4.通过学科建设, 可以推动优势学科发展, 形成学科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任务, 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 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学科建设就是要选择一些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 重点投入、重点建设, 促进学科发展, 提升学科水平。同时, 重点学科的建设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只要通过学科建设, 不断努力, 才能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三)学科建设的内容

1.学科规划

要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工作首先要进行科学定位, 锁定自己的位置。每所大学都要知道自己的功能, 也就是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但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人才, 发展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建设状况, 了解国内、省内同行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 从实际出发, 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规划, 要切实可行, 措施得力。

2.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没有高水平的学科队伍, 学科建设只能处在低层面上。一支健全的学科队伍, 应有由一名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带领一帮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人员组成,至少要名学术骨干和若干名科研助手、事务助手、技术助手在内的支撑体, 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一群由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能打败一群由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

3.学科基地

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 它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当前, 我国大学基地建设中存在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基地小而全, 低水平重复, 利用率低, 投资效益差, 装备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 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规划, 千方百计争取建设资金,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 确保能为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应用型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 由专门机构和高水平的人员进行管理在使用上, 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4.学科项目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 二者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没有一个好的学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也可以说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 也是学科建设的得力“抓手”。通过争取重大的基础性、战略性的科研项目, 不仅可以获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而且能较好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不仅仅指科研项目, 广义地讲, 专业建设、学位点、实验室建设、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国家教学各师、优秀硕博论文等都可以看作学科建设的项目。项目的争取, 不仅有可能获得学科建设所必需的经费和条件支持, 获得大成果, 培养大学者, 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学术影响, 项目获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水平得到同行专家认可、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5.学科环境

这里讲的学科环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科制度, 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 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学科制度建立, 建立学科制度, 要坚持先进、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原则。二是学术氛围, 好的学术氛围要求我们坚持崇尚科学, 坚持学术自由, 所有的学科建设者要团结协作, 积极参加科学研究, 争取多出成果, 多出大成果。没有好的学科环境, 学科建设不可能取得实质性地突破。

这里讲的学科环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科制度, 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 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 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学科制度

建立, 建立学科制度, 要坚持先进、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原则。二是学术氛围, 好的学术氛围要求我们坚持崇尚科学, 坚持学术自由, 所有的学科建设者要团结协作, 积极参加科学研究, 争取多出成果, 多出大成果。没有好的学科环境, 学科建设不可能取得实质性地突破。

二、学科理设的实现策略

学科建设是一种组织行为, 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 这种组织行为伴随着高等学校的建设而存在, 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 学科建设是一所高等学样的命脉, 是高校之根本。但怎样才能做好学科建设工作, 笔者结合我院的学科建设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盘点家底, 找出差距,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做好学科建设工作,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其次要知彼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省内外、国内外, 同类或不同类, 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知己, 就是要了解本校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优势及与其它高校学科建设的差距。比如说,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 我院己有23年的办学历史, 通过多年的建设,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学科建设水平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了做好该学科的建设规划工作。我们作了大量的调研, 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目前共有233所高校设置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有3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取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有2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的有1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1个以上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1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取得2个以上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共63所, 我院目前拥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两个硕士点, 如果仅以硕士点的数量进行参照, 我院的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应该排在全国第60位左右。如果与省内同类高校进行比较, 我们与湖北工业大学也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为湖北工业大学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都在我们之上。因此我们提出用五年时间把土木工程学科建成省属高校一流的学科是有根有据的。只有摸清学科现状, 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出自己的差距, 才能够做出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 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学科建设中的盲动。

(二)强化学科队伍, 构建科研团队, 培养学科带头人

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校的办学实力主要反映在师资队伍的水平上。学科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学术梯队。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学术队伍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梯队建设中, 既要有学科带头人,又要有每个方向的学术负责人, 还要率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要统筹考虑学科直接承担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 对师资队伍进行合理配备。为了保证学科建设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可以打破以系或教研室为基本单位的格局, 组建学科团队, 要有“人人进学科, 人人有学科归属, 人人有研究方向”的意识。

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特别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来说, 往往显得困难重重。笔者认为首先是内部挖潜。学院要为年轻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以把他们送出去攻读学位, 也可以把他们送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去做访问学者, 让他们了解专业学科前沿性问题, 让他们开阔眼界。其次是引进人才, 人才引进不能光靠高待遇,没有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平台, 真正的人才是不会来的。例如说, 我院目前土木工程学科有教授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 , 为了提高学术队伍的水平, 今年送了人分别去美国和英国做访问学者, 送出去名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设立专款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基金, 资助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为其申报省 级教学科研项目储备工作基础, 学院还鼓励其他教师脱产深造, 同时享受基本的工资福利待遇, 让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 没有了回顾之忧。只要我们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中心工作来抓, 坚持不懈, 若干年后学术队伍的水平一定会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注重基地建设, 强化科学研究, 凝炼学科方向

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 科学研究占了相当的权重,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 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和研究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如果一所学校、一个院系开设了新的学科, 而不开展科学研究, 这个学科难以发展壮大, 更难以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说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

笔者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要做好科学研究, 首先要有好的学科基地, 也就是指实验室、研究中

心、科研基地等, 学科基地不仅仅能给学科队伍提供好的学科环境, 而且能够吸引高水平人才。没有好的学科平台和学术氛围, 别说吸引和引进高水平人才, 有时甚至连己有人才也留不住, 良好的学科基地是我们获取申报项目和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 当然也是学科建设取得突破的基础。

2.强化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 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把握最前沿的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只要加强科学研究, 才能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同时可以吸引优秀甚至是一流的教师, 而这些教师反过来进一步支撑科研。学科的发展往往是从科研项目开始起步, 科研活动是学科建设的先导, 要做好科学研究, 必须首先获得科学研究项目, 科研项目的获取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的确比较困难。要获得科学研究项目, 首先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 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攀登计划、星火计划、省科技厅、交通厅、教育厅等纵向项目, 申报这些项目往往成功率不高, 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工作条件。学校和院系可以给有前途的中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和资助, 让们取得一定的初步成果和工作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逐级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这里要强调的是申报的连续性, 不要因为今年没有申报成功, 明天就泄了气, 一定要不断研究, 坚持不懈, 总有一天会申报成功。其次, 就是要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出版高水平的专著, 对研究成果要及时签定和成果申报。因为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结语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工作, 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 应该深刻领悟学科建设的内涵, 了解自身学科建设的现状,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 并付之于实践, 学科建设就一定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常正霞,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 0 0 6,( 1 )

【2] 刘经南.树立大学科建设观念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 0 0 5:3一4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是,专业建设毕竟 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2020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doc

附件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 项目任务书 学科名称 学科申报类型□一级学科 □交叉学科 支撑学科1. 支撑学科2. 支撑学科3. 学科带头人 项目责任高校(公章)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制 二O一四年五月

填写说明 1.填写本《项目任务书》要以本学科《申报书》为基础,以省管理协调小组指导性基本项目任务为指导。 2.本《项目任务书》相关内容起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3.本《项目任务书》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内。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本学科人员并署名本单位,并标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和“A Project Funded by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简称PAPD)”中英文标识。 4.“目标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请填写本学科在建设期内应完成的所有细化项目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并逐条列出。 5.本《项目任务书》中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后填写。 6.文字部分请用小四或五号宋体,栏高不够的栏目可酌情增加栏高。用A4纸正反打印,装订整齐,本《项目任务书》封面之上不需另加其他封面。

Ⅰ、优质资源建设 一、“优质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与预期标志性成果

二、“优质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三、“优质资源建设”项目

Ⅱ、创新团队建设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编号:_____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xx市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以xx省义务教学学科建设为指导,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搭建学科教学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组建工作室和学科qq群为媒介,丰富学科交流资源;以读书活动为举措,构建学生阅读课程体系等,不断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形成适合我市特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和课程体系,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服务。 一、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XX年4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全国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与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对本课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自主阅读”、“基础训练”、“分享展示”七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一主(教材)两翼(《主题读写》、《经典诵读》)教材为抓手,推动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形成我市朴素、多读、自悟的课堂教学文化和小学语文课程体系。主题阅读课题实验的开展,要求教师充分研读每个单元的教材,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统整一主两翼教材,以一课一得为核心教学目标,以“自学导航主问题设计”为目标导向,以学生批注式阅读和交流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以读代讲,读中引导点拨,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展示分享为主要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做到少提问,多让学生读书感悟,少讲解,多让学生分享展示,少做题,多让学生做阅读批注,完成由传统一个单元14个课时学习4篇课文到现在14课时学习25篇文章的学习,拓展和丰富单元主题的学习。这对教师的理念,解读教材和课堂教 第 2 页共 6 页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关于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任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校应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三年的学科建设,对于如何在中医院校更好地建设应用心理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突出学科建设的重点、凸显专业的特色。 标签:应用心理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一、前言 心理学作为探索心理活动规律和现象的科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1世纪,社会各界更是迫切需要大量复合型、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中医院校设置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产生的并随之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界统治地位的却是实证心理学。不仅如此,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它解释的对象更适用于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不可能科学地解释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背景中的人类心理和文化现象[1]。所以说,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要以中医院校为依托,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探索、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所承载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心理学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挖掘并建立具有东方文化的心理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心理学专土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学科建设有利于促进专业的发展 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科建设始终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众所周知,学科建设的高度决定乃至代表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可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学科建设的好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的标志,与此同时,在高校二级学院里加强学科建设也是提升办学实力的系统工程、重点工程、创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工程[2]。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2006年开始积极申报医学心理学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1年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专业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专业建设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长足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在高等学校日益普遍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是考核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3]。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要想在与师范类、综合类院校的竞争中获胜,不仅要加强专业的培养质量,而且要重视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学科建设带动教学。学科的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材质量工程发挥促进作用。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浅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就是说,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培养人才,又要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做贡献,并且这里并没有“普通”和“重点”之分。因此普通高校不能仅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必须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发展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学科,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也为了学校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许多高校都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龙头,十分重视。 1.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而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中发现新事实、新规则,其结果常常是发现新的科学基本原理,并形成学科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技术和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在于科学研究,在于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源充实教学工作知识传播流和产业化知识应用流。综观一流大学的新

学科发展,无论是由于国防的需要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学科杂交的需要还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需要,他们普遍的做法是:先从科研着手,以科研积蓄实力和提高学术水平,或先建立横向的跨学科机构联合承接科研项目,通过科研进行学科杂交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工科院校因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需要发展文科,一般请名教授先开设课程同时带研究生,待学科发展到一定实力后再考虑或设置本科专业或不设置专业。一流大学以科学研究促学科建设,以课程教学带动学科建设,坚持以学术水平为目标,对本科专业设置从严把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 2.科学研究活动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高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层次。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 学科建设需要反映学术水平、科研成就的客观性、可比性强的指标,科研项目、经费及科研成果可作为评价学科建设客观和科学的指标。科研成果主要反映在:一是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数量以及科研经费;二是科研成果获奖的层次、数量;三是科研论文、专著发表的数量、档次以及国际国内重要文献检索情况等。此外,科研成果转化

学科建设的一些做法

“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各校发言稿汇编 出处: 教研室时间:2008-11-15点击次数: “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各校发言稿汇编 编者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引起了各校的高度重视,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些学校极具特色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为了加强交流,相互促进,10月30日教研室召开了“学科建设”工作交流研讨会。会上,部分学校介绍了在“加强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因时间关系,一些学校没有来得及发言,现把各校的发言稿(或发言提纲)原文转发,供大家学习、借鉴,交流、评判。 ▲陇西小学:《教、研、修三位一体,提高教师学科教学能力》 本学期,根据教研室的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我校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力求通过学科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使教师在学科教学和业务能力上逐步达到六个“会”: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夯实常规,建立学科教学规范。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备课研讨制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随着备课方式的改革,各种备课资料的出现,好多教师有了依赖现成的备课教案的心理,很少去钻研教材,学习课标,而是埋在了事务堆中,根据此种现象,我们在教师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在分析分组备课――资源共享――电脑备课的备课方式利弊之时,我们把研读课标,做好二次备课作为重点,帮助教师确立“写好教案就是自己出的最好的书”的理念。开学初,每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再学课标,明确所教学段的目标,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讲人,对本单元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备课强调在个人研读课标、领会年级段目标、与文本(课本)对话、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教案,提倡个人独立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备课方式,突出备为教用,备用一致的备课目的。 2、骨干教师引领,随堂课落实,做好常态化教学。 关注学校的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扬个人风格,形成教学特色。3~5年的青年教师高度关注他们的课堂教学,以教科研一体化的培训方式,群体攻关,在把握教材、教法设计、教学调控上炼就基本功,在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上有提高、有收获。教研组中,开展了骨干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在这样的活动中,带动青年教师一同提高。同时教导处也确定跟踪对象,跟踪听课,提高教师随堂课的授课水平。在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中,打造特色教研组,特色学科,构建本学科富有特色的教学教学模式,我校的美术学科已初步构建出了自己的“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教学模式,语文学科正在进行“有实、有效、有用、有趣”的语文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

---------------------------------------------------------------最新资料推荐------------------------------------------------------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 医院优势学科建设初探【关键词】医院管理学科群学科建设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目前各医院对学科建设,特别是对优势学科群建设都非常重视,部分医院已取得了较大成绩. 如何认识和建设优势学科群,是学科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1 医院学科群建设的概念 1. 1 学科及学科群学科是知识的一个体系或分支,是一种学术分类及教学科目[2] . 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为了方便起见,也为了科学研究及教学之目的,根据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将某一类具有统一内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和分支概括为一个体系,就称之为一个学科.学科群是指围绕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个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1] . 即所谓学科群是指由若干个联系紧密的学科组建成的学科集合体. 1. 2 医院学科与学科群建设医院学科建设是指为提高医学学科的科技水平与建设层次,利用各种资源,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科进行建设的行为,可分为单学科建设及多学科建设,后者又可分为学科群建设和多个学科单独建设. 学科群建设是多学科建设的主要形式,其一般的意义是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多个学科联合或融合在一起进行建设的行为. 2 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的意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势学科群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构建结构布局合理、人才实力雄厚、技术特色明显的优势学科群已经刻不容缓. 优势学科群建设涉及跨学科的 1 / 6

11101011010小学综合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汇总

1 1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征求意见稿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有关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预案,并能灵活驾驭课堂,高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不断成长。 三年内,培养市级教学标兵15人,达标评优教师20人,一级达标教 师30%。 2、学生的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

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3、教研组的作用发挥: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性。 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引领与服务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教研组长,促进更多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通过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出既包含群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预案。 继续加强对课例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促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课为例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从而提高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学习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机制的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性、引领性和有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有形成果的收集整理:重视教学教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内容充实、种类齐全的学科教学优质资源库,满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要。 三、推进措施 1、继续开展教材的研究培训与总结交流 每学期初,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课改教材教法研究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解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摘要]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体现。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突破传统格局、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根据文化特性及学科文化构成,可以探讨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该从学科人才梯队、学术生态环境、教学科研条件、治学态度与精神以及学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科文化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9-03 长期以来,人类在探索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这些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就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大学殿堂正是在各类学科的百花齐放下而熠熠生辉。基于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历程的差异,不同的大学在学科培育和发展中,每门学科逐渐形成独有的学术传统、治学理念和研究领域,经年累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标准、学术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传承方式,是学科发展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精神。因此,学科文化建设在学科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学科

文化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也是大学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学科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具体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而创造的物质形态、族群传统、组织结构和其他精神产品,与社会群体的发展历史、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并对群体未来的发展起到内在源动力的作用。 英国学者斯诺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两种学科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指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数学)的文化,其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主要指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的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体现对人本身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2] 美国学者克拉克则从高等教育组织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认为高等教育是由产生知识的群体以特定的方式构成的学术组织,它既是社会结构又是文化存在,而学科文化正是其组织结构特质和基本内在要素。[3]学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该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观和方法论,既包括学术传统、价值理念、群体风范等精神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浅析 常正霞 (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的发展往往是从科研项目开始起步,科研活动应为学科建设的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学校长首先要在认识上重视科学研究,从而建立保障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才能达到以科研促学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一、科学研究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 1999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中科学研究占35%,而2004 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显示,国家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四个方面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以及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一所学校即使开设了新学科,如果不开展科学研究,这个学科将难以发展,更难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因此,科学研究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特征,同时还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一方面,科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最前沿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

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吸引优秀甚至是一流教师,这些教师反过来进一步支撑科研。其次,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研究生也只有参与科研,才能得到创造性实践的锻炼和培养,了解学科前沿的信息,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产出创造性的成果,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大学科研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其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学科建设实力的重要指标。美国大学都拥有几个或多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如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电子工程、植物学、教育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学、天文学、应用物理等。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办成世界一流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的理论和思想。世界各国大学的杰出学者,特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由于他们卓越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从而成为学科建设的源泉, 因此,离开科研,学科建设无从谈起。 3.科研有利于改善办学经费。大学靠什么获得巨额办学经费的?归根到底还是科研,科研经费可用于学校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的订阅、教师的学术交流、进修访学等。所以,凭借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大学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获得了巨大能量。科研经费的投入既显示了大学的科研实力, 同时也使大学更加强大。 4. 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公布了2005年全球200强大学排行榜的评审准则主要是根据大学在研究方面的影响力、教师与学生比例、及是否对海外学生有吸引力,是否能吸引学术人才等。在我国学科建设评估指示体系中,一直都将“学术声誉”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21中特色学科建设方案

语文特色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及时、最准确的交流工具,又是开展联想、想象、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优势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民族的事、理、情、态、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丰富的民族文化,所以,语文被称为“百科之母”。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校学科特色建设方案,彰显我校语文教学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我校语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我校语文学科特色建设方案。 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我们以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的“三个方面”为指导方针,以国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努力使我校语文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现状和基础 我校现在正面临北教学楼改建工程,全校三个年级在南教学楼上课,教室比较紧张。进行特色学科建设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教师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同时由于应试的压力和教学评价体系严重滞后,以讲代读的“满堂灌”、以问代议的“满堂问”、以媒体代活动的“满堂放”、以考练代读写的“满堂练”和“满堂考”、漫无目标毫无重点的“满堂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堪重负,深度厌学,课外阅读难以保障,这与我们理想中的语文教学想去甚远。另外,目前我校有很多韩国留学生,还有一些学生报考播音主持和影视编导专业,学校想问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因此制定语文学科发展规划是必要。 三、定位与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我校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 1.语文学科特色定位:学习汉语知识及规律,提高母语运用能力:渗透人文思想关怀,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2.语文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真实的语文、个性的语文、开放的语文。 ①真实的语文,去伪存真,回归文本、关注问题,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有机结合起来。②个性的语文。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个性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语文基础等,因势利导地开展个别化的语文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③开放的语文。语文即习惯。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更要在生活中积累。3.学生培养目标: 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厚实的语言积累,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思维品质,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自主地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过硬的应试素质和出色的竞赛本领,独立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教师发展目标: 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团结协作,教有特色;教学相长,不断探索。 四、实施方案 (一)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1)

xx小学语文学科建设规划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有关语文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突破口,引导教师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入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正确解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预案,并能灵活驾驭课堂,高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不断成长。 2、学生的素养发展: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

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发展。 3、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性。 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引领与服务作用,培养一批优秀教研组长,促进更多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通过对教材教法的深入研究,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出既包含群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预案。 继续加强对课例研究的指导与引领,促使教师能够结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课为例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从而提高课例研究的有效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依照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适度拓宽、加深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能根据学习需要整合学科资源,挖掘生活中的现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5、评价机制的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多元性、引领性和有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6、有形成果的收集整理:重视教学教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目录 编辑本段学科建设 desciplinary construction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 成立完善的领导体系。2. 制定好三年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 编辑本段学科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偏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XX年度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XX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

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年度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XX年上半年度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XX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XX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XX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

(完整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一、重点学科建设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和内容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使该学科学术水平(特别在某一专业方向)逐步达到市级重点学科乃至更高层次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带动医院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贮备和人才储备,成为本地区有特色、有影响或有竞争力的重点专业学科。 1、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主要内容是明确疾病发病机制和提高诊疗水平,最终解决临床问题,应根据学科原有基础、现有优势、当前发展趋势及最有可能突破点等来选择主攻方向,要集中一个学科,不能有诸多突破口,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准研究方向,确保成效。 2、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指导本学科研究方向;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管理能力,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造就一支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精神的技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工作目标:⑴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目标和重大科研项目;⑵培养学术接班人和建设学科技术骨干队伍;⑶疏通和开辟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渠道;(4)把握全局,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效益辐射作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管理 1、完善制度:通过学科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学科建设达到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2、立项程序:申报项目由医院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遴选指标包括学科带头人知名度、学科原有学术地位及学科人才梯队组成等。 3、计划实施:在申报重点学科时必须制订详细和周密的建设计划,包括建设目标、研究计划、梯队建设、学术交流、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一旦立项相关计划必须认真实施,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医院将给予全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 4、评估考核:重点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制管理,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考核一次,第二年年末进行中期考核。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科研进度、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以作为是否继续支持学科建设的依据。评估与考核要实事求是,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 5、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科建设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圆满成果,在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建立健全医院-学

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

崔家峪镇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科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推动我镇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推进我镇语文学科的建设,提升我镇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特制订本规划。 一、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目的的保障。 结合我镇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打造有效课堂,我们提出了新的语文教育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并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努力打造本色的语文课堂。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课题组、教研组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教师、学校、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现状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镇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综合性学习,注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整合实践活动、撰写的各类文章中均有体现。课程改革在我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还走进课改的误县。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机制,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引导教师在课改的洪流中找准方向,稳步发展。 虽然教师们的观念新了,课改意识浓了,但是,面对调研考试的压力,家长的质询,升学的比拼,仍然是“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明显,甚至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出现。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虽然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的“读、背、抄、默、考”丝毫不放松;教师们仍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教师课堂上存在如下情况:(1)、重人文性,轻工具性;(2)缺乏整体性的把握,包括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学生的把握;

学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的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 一、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 二、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 三、科学研究; 四、人才培养; 五、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 六、学科管理。 它包含三个要素:1、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2、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指在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到达的培养层次和质量,学科平台环境,管理水平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效。 大学学科建设的涵: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所以,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涵出发来考虑大学学科建设的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学科布局 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学科布局的调整。 第一,要进行科学定位。所谓定位,就是锁定目标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每个组织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不清楚目标所在的位置。大学也是如此。每所大学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但往往不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发展什么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怎样服

务社会和在什么领域、通过什么方式服务社会。所以,在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如综合性、多科性,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一流等,成为学科建设定位上流行的术语。这表明,学科建设如不能正确定位,学科布局的调整就只能是盲从或无所适从。 第二,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所谓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指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制度和思维方式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的规律的要求,是社会服务的需要。当然,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并不是说学科布局越全越好,因为学科综合化也有程度、层次和水平之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有选择地调整学科布局。但不论什么学校,要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都应涵盖文科、理科和工科三大学科领域。这里的文科、理科和工科,分别指的是人文社会艺术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科学。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实践证明:办大学,没有文科,办不出氛围;没有理科,办不出水平;没有工科,办不出效益。 当前,我国大学在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学科综合化就是指学科门类齐全。其实,综合化并不等于学科门类齐全。世界著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