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通风系统调整措施方案

(2016)通风系统调整措施方案
(2016)通风系统调整措施方案

磁县六合工业有限公司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通防区

编制日期:2016年3月25日

磁县六合工业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栏编制:

审核:

通防区:

回采区:

工程区:

防突区:

机电运输区:

信息中心:

生产技术部:

调度室:

设备动力部:

安全质量检查部:

通风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

生产副总:

安全副总:

机电副总:

总工程师:

常务副总:

总经理:

审批意见:

磁县六合工业有限公司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因工作需要,需将通风井筒格局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立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箕斗斜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改为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箕斗斜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立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人员分工

成立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

总指挥:索宏峰

副总指挥:韩守军、袁尚良、戴海军、姜立仁、于占林、房洪波

成员:赵文斌、黄文争、吴大明等

(一)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

1.地面指挥组:由索宏峰、韩守军、袁尚良、戴海军、姜立仁、于占林、房洪波、赵文斌、黄文争、吴大明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指挥和指令下达,并对突发的问题做出处理办法,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2.动力组:由吴大明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协调各单位进行各区域的停、送电工作。

3.主要通风机组:由孙卫明、刘军、郭兴喜、刘海生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前、后检查主要通风机、闸板、防爆盖的维护和就位情况,并负责收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的全部参数及风机风叶角度的调整操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检查配电系统,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及时处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各主要通风机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工作。(通风系统调整前郭兴喜负责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确保正常运转;刘海生负责立井主要通风机)。

4.通风设施组:由张文宗、索自成、张拥红、张志新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新建与拆除,负责相关风门的开启与关闭。

5.通风瓦斯组:由刘书斌、索新明、杨用书、马振祥等组成,负责测定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及调整前、后的风量、风流方向及瓦斯浓度情况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处理。

主要测风地点:

吝林泰:立井、26回风下山、箕斗斜井、立井、2604主巷掘进工作面、2604副巷掘进工作面。

张学旺:-120大巷进风、-135大巷进风、25采区回风、2503采煤工作面。

6.通讯组:由申得国、刘志东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指挥部与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立井主要通风机房及各地区工作面和拆除、新建通风设施处的通讯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7.调度协调组:由张洪山、张大春等组成,在通风系统调整总指挥的带领下负责各单位的调度协调工作。

8.安全监督组:由张书保、刘火堂、赵卫玉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

(二)参加通风系统调整各小组成员分工及小组负责人

二、调整通风系统原因、时间、负责人

1.调整通风系统原因:因工作需要,需将通风井筒格局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立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箕斗斜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改为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箕斗斜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立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2.调整通风系统时间:计划为2016年3月27日08时00分

分组 负责人 参加人员 任务 负责范围 联系地点 地面 指挥组

索宏峰

韩守军、袁尚

良、戴海军、姜立仁、于占林、房洪波等

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的全面指挥各项指令下达。

全面

调度室 (6000或9)

动力组 吴大明 孙建成 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协调各单位进行各区域的停、送电工作。 井上、下供电地区

调度室 (6000或9) 主要通风机组

孙卫明

刘军、刘海生 立井、箕斗斜井风机房通

风系统调整前、后的全部

准备、检查及风机风叶角度调整工作,负责配电系

统正常运转,确保风机正常运转。

立井风机

立井风机房(6131) 郭兴喜

箕斗斜井风机

箕斗斜井风机房 (6041)

通风 设施组

张文宗

见第五项第

4条 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新建与拆除及风门打开、关闭。 见第五项第4条

各自负责的 设施处 通风瓦斯组

刘书斌

吝林泰

测定通风系统调整前、后各种参数测定,并进行记

录。

见第一项第5条 26轨道坡头(6077) 张学旺

见第一项第5条 25轨道坡头(6017) 通讯组 申得国

刘志东等

保证在用通讯畅通和不用电话切电任务。 井上下全部电话、

人员定位

调度室 (6000或9) 调度协调组 张洪山

张大春等

在通风系统调整总指挥的

带领下负责各单位的调度协调工作。

调度室 (6000或9) 安全监督组

张书保

刘火堂、赵卫

玉等

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

调度室 (6000或9)

3.调整通风系统总负责人:索宏峰

三、调整通风系统地点及受影响范围

1.调整通风系统地点:立井、箕斗斜井、25采区回风、26回风下山、清煤斜巷、定量仓平台、-270米水平副水仓与箕斗斜井联络巷。

2.调整系统影响范围:全矿井。

四、调整风量地区及受影响地区的原有风量、预计达到的风量和瓦斯浓度前后变化表。

调整前预计调整后

地点风流

方向

风量

m3/min

瓦斯

浓度%

风流

方向

风量

m3/min

瓦斯

浓度%

主斜井进风2788 0.00 进风2070 0.00

副斜井进风1616 0.00 进风1098 0.00 箕斗斜井回风4720 0.11 进风2001 0.00 立井进风307 0.05 回风5188 0.09 25采区回风回风2431 0.14 回风2690 0.07 26回风平巷回风310 0.08 回风421 0.06 26回风下山回风1209 0.08 回风1273 0.08 清煤斜巷进风45 0.04 进风817 0.00 定量仓平台进风75 0.10 进风373 0.00 -270米水平副水仓

与箕斗斜井联络巷

进风50 0.00 进风761 0.00

五、通风设施的增减

1.需增加通风设施:

(1)25采区上回风巷平巷处构筑两道正反向永久调节风门①,通风系统调整前风门①保持敞开。

(2)箕斗斜井井底至25、26采区回风联络巷平巷处构筑两道正反向永久调节风门②,通风系统调整前风门②保持敞开。

2.需拆除通风设施:

(1)-270米水平正前至总回风巷(外斜巷)上头10米处两道正反向永久调节风门③。

(2)清煤斜巷上平巷处两道正反向永久调节风门④。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上海铁路南站位于沪闵路以南、石龙路北、柳州路以西、桂林路以东,工程占地60.32公顷,主站屋和铁路用地14.12公顷。主站屋建筑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主站屋主体檐高24.2米。主要有候车室、环行广厅、办公技术用房以及部分商业用房组成。并充分考虑了主站屋与轨道交通、磁浮交通、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车以及步行道等的连接,使之成为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中心。 本工程建筑是一项现代化建筑,建筑造型外观呈圆形,铁路轨道从建筑物中穿过。工程选用漂亮的幕墙工艺、透光顶棚。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上海铁路的客运和货运能力,为上海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通风空调工程分空调系统、消防排烟系统以及送、排风系统。1.空调系统 1.1室内设计参数为: 1.2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 空调总冷负荷为10419KW。空调总热负荷为5344KW。 空调冷热源采用4台75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5台一级离心式冷冻 水泵,6台二级离心式冷冻水泵,4台空调热水泵,2台汽-水热交换器(分别设在-6/-7米层的冷冻机房内)。冷冻水回供水温度为6/12℃;空调热源采用站场锅炉房提供的高压蒸汽,经汽水换热器换热得到空调热水,汽-水换热器换热能力为4134KW,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4组冷却塔,5台离心式冷却水泵。冷冻机房、冷却循环水泵房由1#变配电所供电;1#~5#空调机房由2#变配电所供电。

空调水系统采用分区两管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区域供冷或供热需求。冷冻水环路采用二次泵系统,热水环路采用一次泵系统,各区域冷热水泵分别设置,并采用变频调速的变流量控制。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定压均采用闭式膨胀水箱,水处理均采用化学水处理装置。 1.3系统形式及气流组织 7.5米标高内普通旅客候车厅、走道等高大空间设置全空气空系统,采用分层空调方式,送风口、回风口设于小房间屋顶,回风口结合候车厅隔断分散布置。7.5米标高内商业用房、公安值勤等小房间采用混合空调送风方式,空调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9.9米标高内广厅等高大空间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采用分层空调方式,送风口、回风口设于小房间屋顶,空调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9.9米标高内商业用房、售票厅、软座候车室等小房间均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箱采用超薄型吊顶式。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新风集中处理后,分别送至各房间,新风机组置于-6/-7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0.0米和5.0米标高的办公室用房设置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技术 用房采用VRV系统,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新风机组置于5.0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0.0米标高的基本站台候车室、贵宾候车室、会议室等均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箱采用超薄型吊顶式,新风集中处理后,分别送至各房间,新风机组置于5.0米标高的空调机房内。 -6.0米标高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所用新风通过地下风道引自室外清洁区域,风道内设置轴流式增压风机。 1.4分散式空调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Xxxx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会审意见表会审地点:会审时间: 部门意见签名日期通风科 防突科 生产技术科 机电运输科 安全监察科 调度室 机电矿长 掘进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Xxx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我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集团公司已批复,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补充完善。经矿研究决定年月日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 一、组织措施 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一)具体分工 1、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 2、负责井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3、负责地面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4、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及调整前后的检查验收工作,。(二)调整前准备工作 1、通风队负责提前构筑所需通风设施,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2、通风队负责在xxx上车场提前安装两组局部通风机和连接风筒,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为xxx底抽巷、xxx上付巷局部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3、机电部门负责把主扇风机搬迁到位,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 4、机电部门负责提供xxx上车场局部通风机的专线电源。 5、负责老副井井口、井底的封闭工作,具备风井使用的条件;负责拆除xx回风下山上、下段内所有电气设备(风机专线除外)。

(三)调整期间工作安排 按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方案,通风队对需调整的通风设施、局部通风机配备专人,每组设施、风机配备2名,并落实到责任人;通风科安排人员对系统调整后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四)调整之后安全验收工作 通风系统调整之后,由安全监察科、通风科组织对井下通风系统即通风设施、局部通风及各采掘工作面风量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安全可靠、符合规程规定要求。二、通风系统调整前、后安排专人测定各地点风量、瓦斯 (五)通风系统调整前、后,对井下各地点进行风量、瓦斯测定。分工如下: (测风员)、(瓦检员)--xx运输下山、xx轨道下山、xx回风下山、总回 (测风员)、(瓦检员)--xx上付巷、xx运输下山下段、xx轨道下山下段、11回风下山下段 (测风员)、(瓦检员)--xx上车场、xx底抽巷、xx回风下山下段(xx上车场下侧) (瓦检员)-- xx变电所、泵房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一)调整方案: 1、调整风井。将主扇风机搬迁到新风井(老副井),老副井改为专用风井,报废原风井。 2、调整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调整后新副井、主井进风,老副井回风,11采区实现两进一回,即:xx运输下山上、下段和xx轨道下山上、下段进风,xx回风下山上、下段回风。

通风系统调整的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的安全技术措施 目前矿井的新主风机即将安装完成,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进回风井功能调整)时机已成熟,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 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通风副总工余绿荣担任,副组长由机电副总工袁途明,通瓦科、机运部、调度室相关人员及通风队队管人员为小组成员。 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间:2010年9月23日(风机性能测定完成后进行) 三、系统调整前的准备工作 1.通风队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仪器仪表的准备工作,如风表等。2.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设施材料准备工作,构筑好通风设施。新构筑并应关闭的通风设施包括反回风石门隔风墙、+450水平2#联络巷风门、+450风桥风门。应打开并下掉的通风设施为+450水平回风石门风门、+450反回风石门风门。 3.风井所有土建工程、主通风机及各附属装置安装完毕,主通风机试运行正常并进行性能测试后,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四、工作顺序 第一步是启动新主风机,将进风井变为回风井,使矿井处于一进两回的状态(主平硐进风,进风井和回风井均回风),防止矿井在系统调整

时处于无风状态。其顺序是:关闭+450水平2#联络巷风门→打开并拆掉回风石门风门→关闭进风井防爆门、启动新风机(先启一级,30分钟后启动二级,以便测定一级及二级时的风量)。 第二步是回风井调整为进风井。其顺序是:停止原风机运转→关闭+450风桥下口风门→打开并拆掉+450反回风石门风门及原回风井防爆门。 五、调整前、后的通风系统 1、调整前的通风系统 调整前,采用主平硐和新增进风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原主通风机型号为bdkⅱ—8—no24。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及新增进风斜井→450运输石门→采掘工作面用风地点;乏风级450回风石门→450回风风桥→450反石门→680总回风巷→回风斜井→风机抽出地面。 调整前的通风系统详见《龙滩矿井调整前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2、调整后通风系统 调整后,采用主平硐和原回风斜井进风,新增进风井回风,主通风机采用新安装于进风斜井的风机,风机型号为fbcdz—8—no.26通风路线为:新鲜风流经主平硐及原回风斜井→450运输石门→采掘工作面用风地点;乏风经450回风石门→310放水大巷→进风石门→新增进风斜井→风机抽出地面。 调整后的通风系统图详见《龙滩矿井调整后的通风系统示意图》 六、通风系统调整所需的设施 1、拆除的通风设施

工艺通风系统调试方案

厂区工艺通风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准备工作 1. 参加试运转测定和调试的人员要妥善安排,并做到思想重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指挥统一,行动一致。 2. 参加试运转人员要认真熟悉运转有关资料和生产工艺要求,掌握试运转中的问题处理知识和技巧。 3. 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全面检查已安装完工的系统。 4. 试运转中所用水、电、蒸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可供使用的条件,并无泄漏堵塞等情况。 5. 试运转场地整洁,有标示牌,并准备好有关防护设施。 6. 准备好试运转过程中各种仪器、仪表以及核查各种项目的记录表格。 7. 设备和管道系统 (1)设备清洗合格,注入符合要求和数量的润滑油,并且外观未发现有任何缺陷,同时认真填写设备检查记录表。 (2)通风机、通风管内部都已清理干净,各种调节阀等动作灵活可靠。 (3)通风系统中的各种送、排风口位置正确,内部的风阀和叶片已达到要求的开度和角度。 (4)附件设备和部件,已具备试运转的条件。 8. 电气和自控系统 (1)配电箱及电动机等设备接线正确并试验完毕,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2)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模拟试验符合要求,动作灵活可靠。 (3)自控系统的敏感元件、调节器以及执行机构等的安装位置准确,动作灵活,其性能达到了标准的规定。 (4)各种仪表和配管,配线安装齐全,位置符合要求,灵敏度准确。 5)自动系统的模拟试验达到了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二、通风系统单机试运转:工艺通风系统的单机试运转主要指通风机的试运转。 1. 风机试运转 (1)试运转前的检查 ①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通风机与电动机带轮(连轴器)中心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地角螺栓是否已紧固。 ③润滑油(脂)有无变质,添加量是否达到规定。 ④通风机启闭阀门是否灵活,柔性接管是否严密。 ⑤风管上的检查门、检查孔和清扫孔应全部关闭好。 ⑥用手转动风机时,叶轮不应有卡碰和不正常的响声。 ⑦电动机的接地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⑧通风管上的调节阀要全部打开。 (2)通风机起动 ①通风机点动后,即可停止运转,这时检查叶轮和机壳是否擦碰或发出其它不正常的响声;叶轮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②通风机起动后,如发现有异物,应及时取出,以避免损坏叶轮和机壳。 ③通风机起动前,要关闭起动闸板阀;起动后,要缓慢开动阀门的开度, 直至全开,以防止起动电流过大导致烧坏电动机。 ④通风机起动时,用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是否符合要求。运转正常后,要测定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各相之间是否平衡。如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应关小风量调节阀。 ⑤在通风机运转中,用金属棒或螺丝刀仔细触听轴承内部有无杂音,以此来检查轴承内是否脏物或零件损坏。 ⑥用温度计测量轴承表面温度,不应超过70 C 。 ⑦用转速表测定通风机转速。 ⑧通风机运转正常后,要检查电动机、通风机的振幅大小,声音是否正常,整个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马幺坡矿业马幺坡煤矿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1、矿井现状 马幺坡煤矿按照黔能源审[2016]36号批准的《关于马幺坡矿业马幺坡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的批复》进行矿井建设,即:改造新施工的回风斜井为副斜井;将原设计的副斜井、行人斜井(经改造后为平硐)在接近地表位置通过联络巷沟通合并改造作回风井;主斜井不变;将原设计四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行人斜井)为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首采工作面位于M8煤层运输上山1段东侧+1345.0m标高至+1328.8m标高之间;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位于M8煤层1#回风上山1段、2段西侧+1320m标高至+1310m标高之间;采区主要硐室,集中布置于副斜井与1#回风上山1段之间的巷道中,巷道标高+1292.6m标高至+1287.7m标高之间。 截止至2016年11月30日止,矿井除10802接替掘进工作面尚未竣工外,其他井巷工程改造已基本完成,具备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条件。 2、目前矿井通风概况 矿井目前的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三个井筒进风(主斜井、原副井、新风井),一个井筒回风,矿井总进风量3172.2m3/min (见通风系统示意图图1) 二采区回风斜井主扇风机技术参数如下表(表1):

二采区回风斜井现排风量4285m3/min,风压为2345Pa。矿井总进风量4115m3/min,其中一采区主斜井进风1895m3/min,二采区副斜井进风2150m3/min,可以满足二采区矿井目前各个用风地点的风流情况见下表(表2)。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 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措施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矿井的稳产高产、防灾抗灾能力和矿井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彼此又相互影响。为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应采取如下措施: 1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①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②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③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2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①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②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③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④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⑤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

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①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②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③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要有合理的通风网络,以保证巷道的阻力分布能够满足各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在通风网络中,风流按巷道风阻进行风量分配,分配到各个工作面的风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取控制与调节风量的措施。此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变化,工作面的推进和更替,巷道风阻、网络结构及风量均在不断变化,相应的要求及时进行风量调节。 为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满足用风地点的通风需求,必须对全矿井通风网络进行全面调查和阻力测定,在关键分支上进行降阻,降低通风阻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扩大巷道断面;②降低巷道局部阻力;③开掘新井巷,缩短通风长度;④增加并联风路;⑤调整采掘布局,实现均衡生产。 5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标准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 2 施工准备 2.1仪器仪表要求: 2.1.1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1.2 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2.1.3 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时应将仪表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2.1.4 测定所用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精度应高于被测定对象的级别,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2.2 主要仪表工具: 2.2.1主要仪表: 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 2.2.2 其它工具: 钢卷尺、手电钻、活扳手、螺丝批、克丝钳、铁锤、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2.3 作业条件: 2.3.1 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3.2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2.3.3 运转调试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采取的方法和调试人员组织等。 2)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却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动试运转及调试→综合效能测定与调整→调试报告。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编号:AQ-JS-0049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Adjustment scheme and measures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我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集团公司已批复,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意 见结合实际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 补充完善。经矿研究决定年月日进行矿井通风系统调整。 一、组织措施 为保证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一)具体分工 1、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协调。 2、负责井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3、负责地面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4、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及调整前后的检查验收工作,。 (二)调整前准备工作 1、通风队负责提前构筑所需通风设施,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2、通风队负责在xxx上车场提前安装两组局部通风机和连接风筒,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为xxx底抽巷、xxx上付巷局部通风系统调整做好准备; 3、机电部门负责把主扇风机搬迁到位,经过调试具备运行条件; 机电部门负责提供xxx上车场局部通风机的专线电源。 负责老副井井口、井底的封闭工作,具备风井使用的条件;负责拆除xx回风下山上、下段内所有电气设备(风机专线除外)。 (三)调整期间工作安排 按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方案,通风队对需调整的通风设施、局部通风机配备专人,每组设施、风机配备2名,并落实到责任人;通风科安排人员对系统调整后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四)调整之后安全验收工作

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作者:————————————————————————————————日期:

2.6、通风工程检测、调试 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2.按运转调试方案,准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3.熟悉通风系统的全部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态位置。 5.通风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计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调试工艺程序: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 通风系统风量测试与调整 调节器检测仪单体性能校验 通风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 准备工作

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1、准备工作 ⑴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⑵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须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电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 ⑴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⑵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 ⑶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⑷检查电动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⑸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启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 ⑹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2小时。

3.通风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⑴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⑵开风机之前,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的位置,三通阀门放在中间位置,空气处理室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的位置。 ⑶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⑷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器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调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⑸风口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作定点法或匀速移动法测出 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测试次数不少于3—5次 ⑹系统风量调整平行后,应达到: ①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的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10%。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工艺方案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风与空凋系统调试及运行。 2 施工准备 2.1 仪器仪表要求及主要仪表工具: 2.1.1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1.2 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2.1.3 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校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2.1.4 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 2.1.5 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2.1.6 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钢卷尺、手电钻、活扳子、改锥、克丝钳子、铁锤、高凳、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2.2 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2.2.3 运转调试之前做好下列工作准备: 2.2. 3.1 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 2.2. 3.2 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2.2. 3.3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源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3.4 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造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2.2.4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 3 操作工艺 3.1 调试工艺程序如下: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957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本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矿井采掘概况 根据20xx年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最新下发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5-3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批准井田面积 6.5071km2。矿井采用主斜井副立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井下现有一个生产采区:即151采区。其中布置一个15103回采工作面,一个15105备采面,两个工作面均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一个掘进工作面,15106运输顺槽。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全矿井有两个进风井(主斜井和副立井)和一个回风立井。地面回风井安装有两台FBCDZ-8-No23(2×250KW)型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叶片安装角度为0°,配用 YBF2450-8型电机(功率250kW×2,电压 660V,转数740r/min)。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4021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4065m3/min。 第二节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由于矿井停产、冬季井下供暖要求及通风管理需要,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需要对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通过调节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使矿井总进风量减少。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暖通工程调试方案详解

xxxxxxxxxxxx项目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零年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建筑总高度22.8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具体实施范围包括以下三个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数据机房楼空调室内负荷为6170KW,新风及办公区域冷负荷为95KW,机房辅助区域(风机盘管系统)的空调冷负荷为106KW。 (1)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 ?空调冷源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站设置3台3517KW(1000RT)冷水机组,按照(2+1)配置。冬季设置板式换热器,环境温度低时采用自然冷 却提供冷量,每台冷冻机配一台换热器,规格大小与冷冻机相匹配;换 热器的配置与冷冻机相同,换热器同冷冻机串联安装,冬季可提供部分 或全部自然冷却冷量,以节省能耗。 ?为确保制冷系统能连续制冷,保证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有效容量为248m3的蓄冷罐作为不间断供冷系统,蓄水储冷水 罐内水温设计为12度,可以满足不小于10分钟的全荷载设计供冷量。 ?冷冻水系统共设置2套自动补水排气定压装置(1用1备),采用单罐双泵型自动控制补水,负责对机房及其支持区冷冻水系统进行自动补水。 ?每台冷水机组设置与之配套的冷却塔、板式换热器、冷水一次泵、冷水二次泵。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2/18℃。冷冻水采用一、二次泵系统,一 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运行。 ?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供给冷水机组冷凝器循环冷却用水;在冬季亦直接为空调冷水系统板式换热器提供冷却水。本次工程采用冷却塔与冷冻机 一对一的布置方式,每组冷却塔及相应冷却水泵随联动的冷水机组开/ 停;屋面共设置冷却塔三组,要求屋面布置的其他室外机散热设备距离 冷却塔的距离大于3米。本次冷却塔选型原则为按照夏季极端湿球温度 进行选型。冷却塔夏季进水温度38℃,出水温度32℃,设计湿球温度 28.8℃;冬季进水温度15℃,回水温度10℃,设计湿球温度1℃。 ?精密空调机组自带有电动两通调节阀,水源热泵新风机组及水源热泵多联机外机的回水管上均设置电动调节阀回水管上设置电动两通阀(开关 型),确保系统按需供水,保证空调效果,节省运行能耗。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2105综采工作面调整通风系统方案及措施编制: 通风部: 安检部: 调度室: 通风副总: 总工程师: 通风部 2014年3月1日

2105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措施根据生产计划,需要回采2105工作面,为保证2105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供应,以及采区通风系统的合理和稳定,减少漏风,杜绝瓦斯事故,确保安全生产,需对 2105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局部调整。特制定调整方案如下: 一、调整前的通风系统: 2103下顺进风 2103上顺回风采区回风下山 2107下顺进风 2105下顺回风采区回风下山 二、调整后的通风系统: 2105下顺进风 2103上顺回风采区回风下山 2103下顺回风采区回风下山 2107下顺回风采区回风下山 三、调整系统工程安排: 1、在2103下顺联巷坡头构筑一道调节墙。 2、调整2103下顺风窗,满足2105工作面风量需求。 3、调整2107下顺风窗,满足2107下顺风量需求。 4、缩小2107联巷调节墙,减小2107联巷风量。 5、拆除2105联巷坡底的调节墙。 四、操作顺序及安全技术措施: 1、为使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顺利进行,调度室负责协调好物料运输,构筑设施前的准备工作。 2、通风设施的构筑由通风部指定位置,调度室安排专人运料。

全部工程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调整风量工作。 3、调整时由2103下顺联巷、2107下顺联巷调节墙调节,使2103下顺联巷、2107下顺联巷风速达到0.15m/s。然后关闭2105下顺调节风门、风窗,同时打开2105联巷调节墙。利用2103下顺、2103上顺、2107下顺调节风门调节控制2105工作面及2107工作面的风量。使2105工作面风量满足610m3/min--650m3/min,使2107下顺风速满足0.25m/s。形成一进三回通风系统。 4、调风工作要严格按照以上顺序调整,防止风流短路由通风部长现场指挥。 5、在调风过程中,通风部派专人在现场进行测风,及时测定所受调风影响的巷道的风量,确保2105工作面通风系统合理稳定。 6、在打开2105联络巷调节墙前,经调度室安排撤出2103下顺、2105、2107巷内所有作业人员,待风流稳定后,经通风部测风,保证安全时,由通风部通知调度室安排人员进入。 7、通风部要及时测量各点的瓦斯等有害气体变化情况,综二队做好2103工作面撤架期间的临时通风机及风筒的准备工作。 附:调整前通风系统图 调整前通风系统图

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矿在施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期间,为保证全负压供 风正常,杜绝微风、循环风的出现,确保全矿井通风系统 安全,特编制此措施。 一、成立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协调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生 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防) 成员:通防科长、技术科科长、安全科科长、机运 科科长、施工班组长、矿调度室主任 二、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1、通风队认真检查井下所有设施,保证风门灵敏、可

靠,调节挡墙、调节风门控制风量符合设计要求,密闭前瓦斯符合规定。 2、通风队认真检查井上、下所有监测线路接头无明接头,鸡爪子、羊尾巴,保证线路布置合理、可靠,线路传输正常,检查井下监测探头、分站,保证监测探头监测数据准确无失真,分站运行可靠,上传数据准确无误码,井上监测监控主机、备机进行切换试验确保调整矿井通风系统期间监测监控主机正常运行。 3、通风队认真检查所有局部通风地点风筒吊挂、距迎头距离、连接部位反边是否符合规定,异径风筒连接必须设置变头,风筒上破口必须进行粘补。 4、通风队清洗井下所有巷道粉尘,确保巷道内无防尘堆积、超限。 5、机运科认真检查双回路供电线路是否能够正常切换、运转,保证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期间如出现一趟供电线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调试方案

X X酒店通风空调 及排烟系统调试方案工程名称:重庆xx酒店安装工程 建设单位:xx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xx集团第四分公司 审核:编制:xx 重庆xx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二〇〇四年四月十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系统工程完成情况简述 ---------------------------------------------------------- 1三: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2四:调试中必要的理论依据 ---------------------------------------------------------- 2五:系统设备试运转及调试 ---------------------------------------------------------- 7六:空调及通风系统具体调试方案 ------------------------------------------------- 8七:一般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10八:所需机具和人员计划 ----------------------------------------------------------- 10一.工程概况 1.重庆xx酒店位于xx商业圈,为国际五星级大酒店。 大楼地下4层与银行相通,1F为酒店大堂,1-6F其余部分为商场,7-12为餐饮娱乐中心,13-19F为办公室,20-38F为酒店客房。地上总共41层。风管系统地下层防潮考虑采用玻璃钢材质风管,楼上全为镀锌铁皮风管。 2.系统采用独立新风+盘管送风,新风与回风混合后送风,集中空调+新风等几种形式。系统复杂且系统构成多,加上前期安装部分情况有不是很清楚的地方,造成调试工作困难复杂。 二:空调及通风系统工程完成情况简述 1;空调系统已完成的工程 在前期工程的基础上,我单位已完成平台下-4-41层的空调系统安装,包括: A:空调送风系统; B:空调机组及风机盘管 C:冷(热)水供回水管配管; D:新风系统 E: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施工及调试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施工程序与工业流程 5、施工方法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施工计划 8、人员组织 9、施工工机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排烟系统包含建筑为培训中心及2#食堂; 1.1、培训中心位于会议中心的南边,分为主楼和附楼;本工程为培训中心主楼;该建筑分为 A、B、C三个区,A、B区为二层建筑,局部为一层,一层层高为 4.2米,二层层高为 4.5米;C区为一层建筑,层高为4.5米,建筑总高度为9.85米至10.4米,总建筑面积为9428平方米,属多层建筑;A、B主要为教学培训用房,包括密集资料室、变配电间等房;C区主要是办公、会议室、常规岛模拟机房及设备用房等;按规范要求,B区超过40米内走道设计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防火分区建筑最大面积每平方米60m3/1设计,其余部位可采取开启外窗自然排烟;卫生间设机械排风,排风井竖井由屋顶排除室外; 1.2、2#食堂总建筑面积218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10.2米,地上二层,属多层建筑;本设计包括首层主副食加工区排风兼事故排风系统,首层气瓶间排风系统。 2、编制依据 2.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2.4、《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J21—2000 2.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43-2002 2.6、培训中心排烟系统图纸SL010-567C-TI 2.7、2#食堂排烟系统图纸SL010-567C-T2 3、施工准备 3.1、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熟悉现场和工艺流程。 3.2、施工用电源的落实,并使之能保证正常施工。 3.3、施工用工机具备齐,并使之能保证运行状况良好。 3.4、施工图纸、技术资料准备齐全; 3.5、所用材料、设备报验完毕;

煤矿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为优化通风系统,对3#煤层现保留3#轨道巷、3#皮带巷、3#变电所及3-5联络巷通风巷道进行密闭,密闭后对3#煤层风量进行分流至各大巷末端,为防止井下风流紊乱,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对井下用风地点风量进行重新分配调整,为了确保风量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此方案。 第一节通风概括 一、矿井采掘概况 矿井采用立井-斜井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矿井采用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内资源,主水平标高为+934m,开采5号煤层,辅助水平为+960m,开采3号煤层。 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开拓方式,现采掘布置在5号煤层布置1个工作面(5207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5201掘进工作面、5209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情况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回风立井安装有两台FBCDZ—№26轴流式对旋通风机,电机功率355KW×2,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矿井总进风量4905m3/min,总回风量4976m3/min,。负压780Pa,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局部通风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功能,现井下共在用FBCDZ —№6.0局部通风机2组。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齐全可靠,风量充足,无串联风、循环风现象,满足目前整个矿井通风需求。

三、矿井瓦斯等级及有关基础参数 我矿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2018年8月鉴定:山西方山金晖凯川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3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9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0m3/;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 m3/min;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13m3/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第二节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董国庆 副组长:郝志红陈继勇范清林薛福明史俊伟王银庆 成员:李明亮常中会马占晓冯世忠侯恩星王栋高康邢东冯伟 裱糊工瓦斯员测风员机电工 董国庆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方案的审核 郝志红负责通风区现场人员的分配和井下现场指挥 陈继勇负责井下机电设备及机运区人员安排 范清林负责调度室及采掘区队人员安排 李明亮负责施工期间的技术指导 马占晓负责各地点通风系统调整前后监督工作及安检科人员分配 侯恩星负责组织通风工现场施工及各地点瓦斯员安排调整前后瓦斯浓度检测 王栋负责现场测风员的通风系统调整前后的风量检测 二、通风系统调整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瓦斯排放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瓦斯排放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瓦斯排放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因主扇、局扇停止运转,采 掘工作面及巷道瓦斯不断涌出,有可能造成瓦斯积聚。为 排除停风区域聚积的瓦斯,防止造成瓦斯事故,特制定以 下安全技术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排放原则 1、瓦斯排放工作严格坚持“撤人、断电、限量”的原 则。 2、若停风区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低于1.5%,由瓦检 工负责直接恢复供风排除瓦斯;若瓦斯浓度超过1.5%低于 3%,由通风队副队长负责,由瓦检工协助采取措施进行排 放;若瓦斯浓度超过3%,由救护队负责排放并执行以下安

全技术措施。 二、排放瓦斯的方法、时间、负责人: 1、排放原因: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主扇、局扇停风 2、排放方法:主扇停风时,启动风机,利用风障控制工作面风量;局扇停风时,控制风筒风量。 3、排放时间:20xx年月日 4、负责人: 三、安全技术措施 1、排放瓦斯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在调度室指挥,保证安全排放。 2、由调度室下达工作面停送电命令。进行瓦斯排放的采掘工作面在瓦斯排放工作结束前,不得恢复生产线动力电源。 3、安全监察科负责在副井口把口,瓦斯排放结束前无关人员不得入井;机电硐室由机电队值班人员把口,通风

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调试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 二、《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75-98) 三、《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96) 四、《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 五、印钞厂印钞工房易地迁建工程暖风施工图及其设备表 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空调工程调试容 一、单机试运转操作项目 A、B座地下室组合式空调箱、节能低噪音风机箱、高温排烟风机、 B座中新风机组的单机试运转;冷冻站封闭型离心冷水机组、空调水泵、热交换机组、蒸汽凝结水回收装置及低噪音冷却塔的单机试运转。 二、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操作项目 A座一~三层各层全空气系统的试运转、调试;B座新风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A、B座风机盘管系统的试运转及调试。 三、调试操作工艺 (一)调试工艺程序 (二)调试准备工作

1.参加试运转测定和调试的人员要妥善安排,并做到思想重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指挥统一,行动一致。 2.制定通风、空调单项工程试运转方案,报批后,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操作。 3.参加试运转人员要认真熟悉运转有关资料和生产工艺要求,掌握试运转中的问题处理知识和技巧。 4.按照设计和施工规和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全面检查已安装完工的系统。 5.试运转中所用水、电、蒸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可供使用的条件,并无泄漏堵塞等情况。 6.试运转场地整洁,有标示牌,并准备好有关防护设施。 7.准备好试运转过程中各种仪器、仪表以及核查各种项目的记录表格。 8.设备和管道系统 (1)设备清洗合格,注入符合要求和数量的润滑油,并且外 观未发现有任何缺陷,同时认真填写设备检查记录表。 (2)空调器、空调室、通风管部都已清理干净,各种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等动作灵活可靠。 (3)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各种送、回风口位置正确,部的风 阀和叶片已达到要求的开度和角度。 (4)冷却水、冷冻水、热水和蒸汽等系统,已进行了冲洗工 作,其部达到了洁净要求,并无泄露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