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复习资料

体育专业复习资料
体育专业复习资料

中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

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

答: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早锻炼:早操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内容应选择广播操、慢跑、拉韧带、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等一些运动负荷不大的运动项目;早操的组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采用班级、年级或全校的集体组织形式。

课间操:时间为15-20分钟,内容有广播操、素质操、器械操、游戏、武术、跑步、舞蹈等多种项目,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达到积极休息为目的;组织同上。

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课间操丰富,活动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内容:长跑、跳绳、拔河、踢毽子、游戏、游泳。

课外体育训练:

内容: 1身体训练 2技术训练 3心理训练 4战术训练 5品德与作风训练;

组织形式:1学校运动队 2基层训练点 3体育特长班 4体育俱乐部

5体育强项项目学校 6竞技体校 7业余体校。

4.理解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以及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重要性

1强大的动力作用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5.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

1变化规律---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2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过渡3运动程序的作

用4运动技能的自动化5能量消耗的节省化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2形成阶段特点

①认知定向阶段:建立初步知觉与表象,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建立,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在空间、时间上都不精确,缺乏一致性,并时常会出现一些大的错误

②动作连结阶段:认知知识的应用,学会把某些环境线索与完成技能所需的活动联系起来,犯错误越来越少,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时间上更加准确,错误觉察能力逐步形成

③协调完善阶段:技能几乎变成自动而习惯化,练习者的动作已经在大脑中建立起稳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抑制更加注重和准确。同时,练习者已经形成较高的错误觉察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动作和纠正错误,此阶段必须经过多年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

3迁移: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应用于教学和训练:1在开始阶段指导学生获得最大的迁移2后期即运动模式的获得阶段,鼓励练习者从某些相似的技能中迁移学习3应强调对未来技能的迁移4指出技能间的相似性5指出技能间的认识因素方面的相似性6使用语言线索来引导迁移的产生7运动技能迁移量一般很小8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

6.掌握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体育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要安排难度更大的动作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东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负责指导。

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是她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乐趣,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结:对于这三类型学生要平等对待,因材施教。

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2意志品质薄弱

3过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4自信心不足。

提高后进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1提高体育差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要是体育差生明确学习体育的重要性。

2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3根据体育差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4重视发挥好班级体的骨干作用

5注重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

7.掌握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法。

重复训练法,只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数据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每次(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一种练习方法。

特点1每次重复练习的动作结构和负荷数据不变

2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通常是接近或达到比赛的强度3重复练习之间间歇时间充分,使运动员机体基本得到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应用1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2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3长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

应用要求:1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 2保证充分的间歇时间 3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

间歇训练法,运动员在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严格按照间歇时间休息,在机体未完全恢复之前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

特点

1负荷与休息交替进行,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即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练习2每次负荷时间不长,而负荷强度可根据训练要求,既可以是达到或超过比赛强度,也可以是较小的强度

3间歇休息时要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

应用:1、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2、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3、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

应用要求1安排合理的训练负荷2确保一定的适应过程3加强必要的医务监督

4掌握科学的间歇时间。

持续训练法,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不太大的强度,不间歇,连续地进行练习的方法

特点1练习的时间较长,也就是一次连续练习的量比较大,但强度不大,一般在60%强度上下变化2对机体刺激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缓慢和训练效果出现较慢,但比较稳定。

应用:1、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2、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3、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

应用要求1采用适宜的方法配置2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3掌握辩证的负荷关系4实施必要的营养补充。

变换训练法,是一种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特点

应用:1、负荷变换训练方法2、内容变换训练方法3、形式变换训练方法。

应用要求1搭配不同的变换方法2制定明确的变换方案3辩证认识各种变换方法。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个练习点(站)后,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特点

应用:1、循环重复训练方法2、循环间歇训练方法3、循环持续训练方法。

应用要求1选择熟练的练习手段2编排合理的练习顺序3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4采用合理的循环类型。

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照比赛的规则和方式,以提高训练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特点

应用1、教学性比赛训练方法2、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

3、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

4、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

应用要求1明确运用比赛训练法的目的2珍惜比赛性训练的机会

3遵守比赛的基本规则4制定严密的比赛方法。

8.掌握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速度素质,手段、方法:

反应速度1利用突发信号,提高运动员对各种信号的反应能力

2运用运动感觉法 3移动目标法 4专门性练习。

动作速度1利用外界助力 2减少环境阻力 3利用后效作用 4各种其他练习。

移动速度1爆发力的练习2高频率专门练习3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

基本要求1注意克服速度障碍 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与负荷

3与专项特点紧密结合 4保持必要的兴奋状态。

力量素质,方法、手段:1负重抗阻力练习 2对抗性练习 3利用弹性物体练习

4专门器械练习 5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6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练习。

基本要求:1力量训练要全面 2正确选择练习手段 3合理安排练习顺序

4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5注意肌肉放松 6保持经常、循序渐进。

耐力素质,方法、手段:1有氧耐力训练 2无氧耐力训练。

基本要求:1注意呼吸问题 2以有氧耐力为基础 3考虑专项需要

4注意培养意志品质 5适当控制体重。

柔韧素质,方法、手段:

1基本方法--拉伸法(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

2基本方式--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

基本要素:1控制柔韧素质发展水平 2注意主要及相关部位柔韧素质练习

3柔韧素质练习要经常持久 4柔韧训练与力量训练相结合 5注意外界温度和练习时间。

灵敏素质,方法、手段:1注意培养多种能力 2练习时间应适当 3休息时间应充分

4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训练 5手段应多样与多变 6消除紧张心理 7合理安排训练顺序。

基本要求:1采用多样化的协调能力的训练 2要有针对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 3增加运动技能储备4应与其他素质训练结合 5在技战术训练中注意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

6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 7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8根据专项需要发展协调能力。

9.掌握课外运动训练的选材和制定训练计划的方法。

跳跃组项目选材的基本要求:

年龄:男女10-12岁;

身高:跳高男1.90↑,女1.80↑,

跳远男1.75-1.85,女1.65-1.75。

身体形态:身材高而修长,小腿长于大腿,足弓、重心高,骨盆窄,关节围度小。

运动素质:爆发力突出,短程加速能力强,全身协调能力好。

心理品质:善于形象思维,性格沉着冷静,勇敢并且果断顽强,空间定向准确,节奏感灵敏。

技能表现:助跑,起跳,腾空等环节连贯,起跳用力集中。

投掷组项目选材:

年龄:男14-16岁,女13-15岁;

身高:男1.90,女1.75。

身体形态:身材高大,粗壮,胸阔,肩宽,臂长,手大,骨盆窄。

运动素质:速度力量是基础,爆发力是关键,全身协调是重点。

生理机能:骨骼、肌肉发达,神经过程灵活,磷酸原代谢高,前庭分析器好,屏气呼吸力量足。

心理品质:神经类型为活跃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空间定向准,节奏感灵敏。

技能表现:旋转动作连贯、自然、平稳,出手动作省力,下肢支撑稳定。

短跑组项目选材

年龄:男女均为10岁;

身高:男1.78,女1.70。

身体形态:身材均匀、健壮,肌肉细长、明显,下肢长,骨盆窄,小腿长,重心高,踝关节围度小,足弓高,脚面薄。

运动素质:反应速度、运动速度、步频要快,步幅大,爆发力强,韧性好,全身力量大、协调。

生理机能:安静状态脉搏低,运动后脉搏恢复快,快肌比例较大,磷酸原代谢水平高,血型多为O型,血色素含量较高。

心理品质:神经类型多为活跃型,自信好强,勇于拼搏,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觉反应速度快,节奏感强。

技能表现:动作协调、自然,用力集中,跑姿优美、轻松。

短时耐力组选材

年龄:男女均为10-11岁;

身高:男1.8,女1.7。

理想体形:身材较高、健壮,肌肉细长明显,下肢长,臂位高,小腿长,足弓高。

运动素质:力量耐力好,爆发力发展充分,维持最高速度能力强,动作幅度大,柔韧性好。

生理机能:快、慢肌比例为7:3,无氧代谢水平高,神经过程强度大,机体抗酸性好。

心理品质:神经类型为活泼型,自信,好胜,勇于拼搏,注意力集中,节奏感好。

技能表现:动作幅度大,舒展,自然有力。

制定训练计划的方法:

1准备部分 a运动员开始状态诊断 b确定训练任务和指标

2指导部分 a划分训练阶段 b确定各阶段的任务 c安排比赛序列 d规划负荷的动态变化

3实施部分 a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 b确定各手段的负荷量度 c确定恢复措施。

10.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原则:1目的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新颖性原则 5适应性原则 6安全性原则

方法1搜集与选择体育游戏的素材 2体育游戏的构思 3体育游戏的设计

4体育游戏的检验与修改 5游戏创编的注意事项。

11.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程序1选题 2提出研究假设 3研究设计 4制定研究计划 5收集资料

6整理分析资料 7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8科研成果发表。

方法

1哲学方法:a物质和意识关系 b事物联系论 c事物发展关系论 d矛盾关系 e事物辩证关系2一般研究法a文献资料法 b问卷调查法 c技术统计法 d运动模型法

3具体研究法a基本研究法(收集资料和事实的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分析资料与事实的

方法—理论比较,统计分析,系统分析)

b特殊研究法(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动物模型,尿生化,核磁共振,EPO检测等)。

(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及锻炼方法。

六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肩关节结构: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也称盂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特点,是个多轴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一个关节,但也是稳定性最差的一个关节,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周围肌肉的力量,使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肘关节结构:有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的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特点,上述三个关节只能绕两个运动轴运动,即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为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参与绕垂直轴做旋内和旋外运动为肱桡关节和桡尺关节。

桡腕关节:

由桡骨的桡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近侧顽固的手舟骨,手骨和三角骨组成的关节头构成。

特点: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绕两个运动轴运动,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可作内收和外展运动,还可以做环绕运动。

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球窝关节。

特点:髋关节的运动 1支持体重和适应走,跑,跳

2有较深的关节窝,厚而紧的关节囊 3强有力的韧带,周围发达的肌肉。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由股胫关节和股髋关节构成,属于椭圆关节。

特点: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半月板—缓冲震动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特点:是单轴关节,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轻度的外展和内收运动。

臀大肌,仰卧上举腿、后蹬跑、跑斜坡、蛙跳等,正压腿。

股二头肌,俯卧腿弯举,正压腿。

半腱肌,俯卧腿弯举

悬挂直腿上举,负重深蹲。

背阔肌,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拉力器,爬岩爬杆,臂上举后振,肋木压肩。

三角肌,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颈前推举,提前双臂交叉。

肱二头肌,负重屈肘,引体向上,双杠支撑摆动。

喙肱肌,负重屈肘,引体向上

肱三头肌,负重上举,卧推,毛巾擦背(伸展)

髂腰肌,负重高抬腿,悬重举腿,前踢腿,仰卧举腿,跪撑后,后摆腿,前后劈叉后腿

小腿三头肌,负重提踵,负重后蹬跑,跳绳,勾脚伸压腿。

腹直肌,双膝跪撑下拉屈体,屈膝仰卧起坐。

2.知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

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肝、胰和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功能:1消化食物,即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2为机体提供能量、构筑细胞和组织,最后排出食物残渣

3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

呼吸系统,

组成: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气泡和各级支气管)。

功能:1传送气 2容纳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3喉还是发音器官。

神经系统,

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的脑、位于椎管的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成分,躯体伸进和内脏神经)。

功能:1不仅是人体运动的指挥调节机构,还直接或间接的指挥和调节着人的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排泄等其他器官及系统的活动,通过调节作用,人体可以对各种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使有机体内部各个系统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2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组成: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功能:1心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枢纽,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并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不停地将血液由动脉射出,由静脉纳入,保证血液在心血管内连续不断地做定向流动。

2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3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4毛细血管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对心和血管。

对心的影响:

1、对心宏观结构的影响,可使心的重量和体积增大。

2、微观结构的影响,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组织是由实质成分(心肌细胞)和间质成分(心肌胶原纤维及毛细血管等结构)组成。实质影响,运动训练可导致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大,直径增粗,收缩蛋白和肌蛋白数量增多。间质影响,运动训练可使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毛细血管分支吻合丰富,弯曲度加大,心肌毛细血管扩张,管内皮和心腔心内膜皮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的微循环功能改善。

3对心肌细胞钙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负荷身体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用运动负荷条件下心肌肌浆网和线粒体钙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心肌细胞游离钙基值的显著性变化,并具有可复性。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核游离钙的变化水平。

4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说明适度的运动训练可可有效的防止心肌细胞凋亡;而长期超负荷运动则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力竭运动和过度训练可引起细胞凋亡。

对血管的影响:1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对微循环血管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4.掌握肌肉活动能量供应三个系统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的应用方法。

磷酸原系统:作用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内要发挥最大能量输出,只能依靠ATP-CP系统。

特点1功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 2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气 3不产生乳酸等中间产物。

乳酸能系统:作用保证磷酸原系统最大功能后仍能维持数十秒快速功能,以应付机体短时间内的快速需要,该系统是1分钟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运动的物质基础。

特点1功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

2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气

3最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

有氧氧化系统:作用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的物质基础。

特点1A TP生成总量最大,但速率很低2持续时间很长

3需要氧的参与4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能量一体理论的应用方法:1、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5.掌握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1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

2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

3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的支配,神经传导快

4收缩力量大;

慢肌纤维,1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

2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

3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慢

4肌纤维数量少,肌红蛋白横桥少,收缩力量小。

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与慢肌纤维相比,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曲线位于其上方,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慢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长,收缩速度较慢,表现张力较小,但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

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的含量也比慢肌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表现为线粒体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大,线粒体蛋白含量高,氧化酶活性较快肌纤维高,甘油三酯含量高,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纤维的4倍,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有氧能力高于快肌纤维。

6.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反应:1、心输出量得反应2、血液重新分配3、血压的改变。

运动开始时,心输出量就急剧增加,通常一分钟就达到高峰,并维持在该水平,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与运动量或耗氧量成正比。

运动时,由于肌肉的节律性舒张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量大大增加,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另外,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使容量血管搜索提循环平均充盈,血压升高,也有利于静脉回流。

适应:1、运动性心脏肥大

2、运动心脏微细结构的重塑

3、运动心脏功能改善。

1、安静时心跳徐缓

2、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的节省化

3、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

7.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程序方法:

1、进行一般调查和填写PRA-Q筛选问卷,其包括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询问内容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身高体重等

2、12分钟跑等方法推测其有氧适能水平

3、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

4、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或微调,按处方活动一段时间后,根据参加者得生理反应和适应状况,再对处方作进一步的修改或调整

5、实施运动处方。

8.掌握肥胖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100%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9.知道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1活动性手段(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整理活动)

2营养性手段

3中医药手段

4睡眠

5物理手段。

10.了解兴奋剂的种类和毒副作用。

分类(毒副作用):

1、刺激剂,苯丙胺,吗啡因等真正的“兴奋剂”(会导致过分激动、焦躁不安、入睡困难和睡眠浅,影响运动员体力恢复,甚至心率增加过快,心律不齐,诱发室性早博,引起胃肠道弥漫性损伤,诱发或加重溃疡,使呼吸浅而快,限制Vo2max提高。最有成瘾性,特别是含有可卡因等毒品物质,停止服用后会出现戒断综合征)

2、麻醉止痛剂,如哌替啶,和吗啡等物质(会降低运动员机体的损伤预警系统,造成运动员在运动中盲目地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从而诱发机体更深层更严重的伤害,最终对运动员的体能产生摧毁性的影响。会出现中毒症状,如瞳孔散大,心跳加快,中枢过度兴奋,昏迷和抑制呼吸等。)

3、合成类固醇,睾酮类激素,促进肌肉蛋白合成(1引起运动系统损伤2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3严重损害肝功能4破坏体内代谢和电解质平衡5破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6成瘾性)

4、利尿剂,噻嗪类和醛因类药物,稀释和排泄原尿(1使运动能力下降,是电解质紊乱对肌肉代谢产生的不利影响所致2大量的钠钾离子随尿液排出对神经肌肉兴奋性产生了抑制效果,不利于运动能力的发挥)

5、β-阻断剂,一种含有苯基团能与肾上腺受体结合的物质,抑制心脏活动(1降低有氧能力2降低无氧能力和爆发力3β阻断剂可对抗肾上腺素能神经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造成有哮喘病的运动员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

6、遮蔽剂,睾酮和丙磺舒雷物质等,干扰药检。

7、内源性肽类物质,血液和肽类物质等,被用于逃避药检中的阳性反应(生长激素的最大副作用是导致糖尿病效应。)

11.掌握儿童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运动系统:

1骨骼与关节特点,①骨骼,儿童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

②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所以其屈伸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承认,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但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

2肌肉的特点,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恢复较成人快。

3训练中应注意

①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②可充分发展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

③在生长加速期,多采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

氧运输系统:

1血液①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百分比来则比成人多

②血液中有形成分与承认也有区别。

2心血管系统

①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儿童少年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但与体重的比值和成人相近

②心率、心输出总量(a儿童少年的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b心肌纤维交织较松,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心脏泵血力小,每博和每份输出量比成人小,血相对值每公斤的心输出量大)

③血压低

3呼吸系统,

①呼吸频率与肺活量,呼吸深度不及承认

②通气量与摄氧量,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其相对值却不低于成人,甚至

还略高。

4训练注意,

①根据氧运输的特点,运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

②为发展心肺活动,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稍增加

③在练习中注意动作和呼吸的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注意呼吸道卫生

④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活动切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经常参加,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力量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物质代谢,

①蛋白质代谢,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

②脂肪代谢—生长所必需,

③糖代谢,糖代谢的调节儿童少年不如成年人完善

④水盐代谢,儿童少年水盐代谢的神经体液调节尚不够完善。

2能量代谢

①儿童少年新陈代谢旺盛

②儿童少年糖的酵解能力不及成人,所以他们对长时间的最大强度的肌肉工作能力比成人差

③儿童少年肝糖原的贮量比成人少,肌肉占体重的百分比和肌糖原也较成人少,加上最大摄氧量水平低,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也不及成年人,在长时间肌肉工作中易发生血糖水平的下降,耐久力差。

3训练应注意

①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

②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贮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加最大摄氧量,但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

神经系统:

1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发展不均衡,6-13岁左右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明显占优,13岁以后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13-14岁时皮质抑制调节功能达到一定强度,

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14-16岁反应潜伏期缩短,分泌抑制能力显著提高。

2两个信号的特点,在儿童时期,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而第二信号系统较弱,9-16岁第二信号系统功能进一步发展,16-18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加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青春发育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开始一段时间稳定性暂时下降,后逐渐得到发展。

4教学训练注意

①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

②不宜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为主的各种基本技能的活动,在进行哪里练习时,应考虑要经常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

③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④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教学中要区别对待。

女子的生理和运动能力特点:

1女子骨骼细,重量轻,承受的压力和拉力较差;肩较窄,骨盆大,体型呈肩腿狭小,中间宽大

2女子肌肉占体重32%-35%(男子40%-50%),肌力比男子小10%-15%,且体积小,女子的皮下脂肪比男子多

3内脏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方面,心脏生理较男子小10%-15%,心脏容积也比较小,脉搏频率较快,每搏量较少,比较奥男女呼吸方面,女子呼吸的频率快,女子的肺通气量及肺活量等小于男子,女子无论是红细胞总数还是血红蛋白总量都比男子低,女子的心搏量和每分输出量均低于男子,最大吸氧量小于男子

4在运动能力方面,肌肉力量在12-14岁之后有了差异,女子的肌肉力量是男子的2/3;女子的有氧和无氧方面均不如男子,但女子的柔韧性比男子好。

5女子青春期后有月经。综上所述,应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注意发展心肺功能;注意发展力量,特别是腰腹肌与盆带肌的力量;根据月经周期合理安排教学与锻炼等。

12.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懂得小学生的合理膳食。

概念: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3、氧化供能。

脂肪营养功能1、供给能量2、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3、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

4、脂浓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5、增加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 2、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 3、节约蛋白质

4、抗生酮的作用

5、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合理膳食:

●五谷类(大米、面包、谷类及粉面类事物)每天约300—500克,

●蔬菜类每天约400—500克,

●水果类每天约400—500克,

●奶制品每天100克、豆制品每天50克,

●鱼、禽、肉、蛋每天125—200克,

●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1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的要求。

体育课监督:

1、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

2、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看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的安排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

早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运动负荷也不宜过大,以130-160次每分钟为宜,并避免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或比赛,早锻炼后应及时擦干汗水,冬天在室外进行早锻炼时应有御寒用品,早锻炼后至早餐前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课间操:应集体进行,,并在体育教师直接领操下进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组织纪律性。做广播操时,要求姿势正确,动作到位,如安排一些其他活动内容,则运动负荷不宜过大,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50次/min一下。

课外活动:体育教师应事先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程度,做器械练习时,要安排人员保护帮助,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教育学生遵守纪律,预防运动伤病饿发生。对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应与体育课的时间间隔开来,以利于体质的增强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课余体育训练

1、健身运动必须在健身运动价值阈的强度内进行心率180次每分钟

2、健身运动的特点是具有运动项目的多样性

3、要针对发育不良和其些处于伤、病恢复期的学生,开展一些医疗体育活动。

14.掌握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溺水等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运动性疾病:1过度训练2运动应激综合征3晕厥4运动员贫血5运动中腹痛6肌肉痉挛7运动性血尿8运动性血红蛋白尿9运动性中暑10冻伤11运动性脱水12运动性猝死。

(1)过度训练,

原因

1训练安排不合理 2训练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3生活规律破坏

4在运动员身体不良的情况下 5饮食营养不合理 6各种心理因素。

早期症状

1一般自觉症状,疲乏无力,倦怠,精神不振

2对运动的反应,没有训练的欲望或厌烦训练,严重时变现为厌恶或恐惧训练,且在训练中疲劳出现得早,训练后疲劳加重而不易恢复,运动成绩下降,运动协调下降

3神经系统,头昏,记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激动,失眠多梦,早醒,盗汗,耳鸣,眼花,食欲不振。

晚期症状

1心血管,心悸、胸闷、气短,晨脉明显较快,运动后心率恢复慢,心律不齐。

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痛泄,便秘,甚至消化管出血。

3肌肉、骨骼系统,肌肉持续酸痛,负荷能力下降,易出现肌肉痉挛,肌肉细微损伤。

4其他,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易发生感冒,腹泻,低热,运动后蛋白尿,运动性血尿等。

处理方法:1消除病因 2调整训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

3加强各种恢复措施 4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2最佳训练负荷原则 3及时发现过度训练的早期表现。

(2)运动应激综合征,

原因

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较少

2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3患心血管疾病的人,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各种心脏病病人,参加剧烈运动会发生过度紧张,甚至猝死。

症状

1跑后即刻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昏无力和大汗淋漓(单纯性虚脱)

2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过性神志丧失,清醒后诉说全身无力,头痛头昏,可伴有心、肺、脑功能降低的现象(晕厥型)

3运动员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动作不灵活,常伴有激烈的恶心,呕吐(脑血管痉挛)

4急性胃肠综合症,轻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昏,面色苍白等,经1-4小时候逐渐缓解。

5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憋气、胸痛,咳血性泡沫性痰,右肋部疼痛,肝肿大,心跳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血压下降,全身无力,面色苍白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处理与症状相对

1对单纯性虚脱的处理主要是卧床休息,保暖,可使用热水或咖啡。

2晕厥者,平卧,头稍低,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进行脉搏、血压、体温、心电图等检查。

3对脑血管痉挛者,平卧,头稍低,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脑的一系列检查,以发现脑血管病变。

4对发生急性肠胃痉挛侯群者,尤其是发生胃出血者,应暂停专项训练,休息观察,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吃流食,半流食和易消化食物。

5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者,身体可取半卧位,保持安静并保暖,给予吸氧等急救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抢救。

注意事项

1运动前先做身体检查,有心血管技能不良,患有急性病均不应进行剧烈运动或比赛

2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3加强运动时医学观察和自我监督,尤其是少儿、老人锻炼要有所区别

4锻炼和比赛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运动后要使身体各部分达到充分放松。

(3)晕厥,

原因

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 2重力性休克 3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4直立性血压过低

5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6心源性晕厥 7运动员中枢晕厥

症状:病人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昏倒前,病人感到全身乏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脉搏细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

处理:1一般处理,发生晕厥后应让患者平卧,足部略抬高,头部稍低,松开衣领,可增加脑血流量,注意保暖,防止受冻,针刺或掐人中,百会,合谷,涌泉,一般能很快恢复知觉,如有呕吐时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可服用热糖水和维生素C及维生素B等,并注意休息。

2病因治疗,对低糖性晕厥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ml。

注意事项

1运动员应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尤其在重大比赛和大强度训练前,特别有昏厥史的人。

2坚持科学训练原则,避免发生过度疲劳,过度紧张等运动性疾病,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疾病恢复期或年龄较大者参加必须按照运动处方进行。

3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而应继续慢跑并调整呼吸,然后再停下来,大距离运动时补充糖盐和水4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应会预防和简单处理晕厥。

(4)运动员贫血,

原因1血浆容量增加引起相对性贫血 2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症状

1呼吸循环系统,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血氧降低,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现象,如心悸,心慌,运动后加重

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失眠,反应能力下降

3内分泌系统,女运动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

4体征,中重贫血可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舌乳头萎缩,贫血较重时出现反甲现象,心率加快,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可出现肢体浮肿,心脏扩大等体征。

处理

1病因治疗

2饮食治疗,合理膳食补充蛋白质,贴等造血原料

3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当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应停止中、大强度训练,以治疗为主,当血红蛋白在90-110g/L时刻边治疗边训练,减少强度,避免长距离跑,对重度贫血应以休息和治疗为主。

4药物治疗,口服补铁药物。

注意事项

大学生体育教育认识

我的体育锻炼锻炼历程与感悟 ——兼谈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谈起体育,不得不说一下关于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所以,就从广义上对自己的体育经历与收获,关于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大众体育的现状这三个方面发表自己浅略的观点。 一.陪伴成长的体育经历与收获。 人是伴着游戏成长的,在我们年幼时,体育常和各种游戏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男孩子大部分的游戏,都是活动量很大的,在玩耍嬉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可是一举两得啊。记得那时我们兴致勃勃的赛跑,淘气下水游泳捉鱼,爬树掏鸟,更有勇气可嘉的的人跳墙装大侠,打架姑且算为格斗的前身吧…… 从上小学开始,体育课的活动就越来越多,体育活动的性质也慢慢转变,从单纯的玩乐变成对力量速度的追求,变成一种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一种从疲惫学习中解脱出来的放松。我喜欢篮球,在初中时条件有限,在电视上看比赛更多一些。看着他们争分夺秒,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看着一次次转危为安,心也跟着疯狂,像个赌徒。没有谁是天才,赛场上的每一个进球都是场下上万次的锻炼。追求,没有抱怨,因为冠军不会埋怨曾留下的汗水甚至是血!正是这种激励,伴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岁月——在迷惘中探索与求知。 篮球,还是那样深深喜欢着。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比赛,成尽欢来败也笑。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技术动作上肯定有很多不足。学习,在观看每一次比赛中学习,不是只有球在进篮的那一瞬间才精彩。NBA是球星球迷们挥舞的激情,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即使是乔丹在比赛前还要看对手的资料,研究对手投球的动作习惯,知己知彼才能打好比赛。篮球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它告诉我怎样以自己喜欢的姿态活着。 二.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 个人觉得在树立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习惯之前,要扭转片面的体育观念。有人认为,我身体很好,三四个月都没生过一次病,体育锻炼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也有人说我工作学习那么忙,哪有时间去锻炼;最近身体不好,得抓紧跑跑步……身体锻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时间不是阻碍你锻炼的原因,选择合适的的方式和合理安排时间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活力;不要在灾难来临时烧香,因为那时神很忙……所以,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是优质生活的必需品。体育锻炼已经超出身体健康这一低要求,而是更合理更丰富的生活。 体育动机的产生有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两个方面。内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调节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扩大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部诱因就是环境因素,包括体育设施器材等等。放大视点,谈谈大众体育。 三.大众体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从体育器材的热销到各类健身场馆的爆满,无疑都体现了这一点点。北京奥运会更是带动了国人体育热情空前高涨。奥运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部分标准,但却不是全部指标。中国城市居民有实际意义的社区体育场地,2002年人均只有0.006平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真正的问题在于,全社会是否从金牌突破中分享到了全民体育的健康和快乐;社会发

《体育社会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体育社会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 1、社会学是指 2、体育社会学 3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4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是 5标志着体育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 6体育社会学研究必须以为指导。 7是体育社会学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它的背后就有一个的逻辑过程。 8体育社会学研究包括五个基本步骤。 9社会学研究在形成解释时可区分为 10测量的效度指;测量的信度是指 11随机抽样分为 12、社区体育是指 13、宗教是 14、宗教的基本命题是 15、宗教的要素是 16、社会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有 17是20世纪妇女获得体育权利最重要的行动纲领。 18女性第一次在世界性的运动会上崭露了体育才能。 19、现代化是指 20、现代社会的特征是 二、单选题 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 A横断学科B综合学科C边缘学科D自然学科 2、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是 A《体育社会学》B《体育运动与文化》C《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 D《娱乐社会学》 3、对体育社会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是( A结构功能主义B冲突理论C符号交换理论D技术统治论 4、可以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的是( A社会制度的变迁B社会的科技变迁C社会的文化变迁D经济变迁 5、我国采用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是( A三元等级判定标准B三元定性判定标准C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D单一定性判定标准6、标志着国际奥委会向职业运动员开放是( A1984年奥运会B1988年奥运会C1992年奥运会D1996年奥运会

7、依赖于社会舆论和心理控制所进行的控制是( A硬控制B软控制C外界控制D内在控制 8、单位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协调属于( A结构性协调B功能性协调C结构——功能之间的协调D层次协调 9、促使体育运动中的一切变化实现的是( A社会流动B社会控制C社会分层D社会变迁 10、从根本上决定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社会的政治制度B社会文化C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D社会的经济制度11、按体育群体的形成和社会关系,体育群体可划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学习群体和竞技体育群体 C基础群体和功能群体D专业群体和业余群体 12、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属于( A现代体育文化形态B前体育文化形态 C准体育文化形态D亚体育文化形态 13、体育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是( A运动处方科学B高科技的训练手段 C先进的体育理论D管理的科学化 14、科学技术首先作用于体育的( A制度层次B价值观念 C器物层次D理论方法 15、冬泳协会是属于( A竞技体育类社团B社会体育类社团 C体育娱乐享受类社团D体育经济类社团 三、判断题 1、体育群体具有一定结构,可临时组成。( 2、学校的体育代表队属于功能群体。( 3、体育社团具有盈利的性质。( 4、体育社团具有完成某些政府职能的功能。( 5、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曲线的运动。( 6、体育是一项科学研究工程。(

对体育的看法(终审稿)

对体育的看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加快改革和创新,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高校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在大学体育课中开设保健课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本身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体育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极拳的锻炼强调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运作,在强身的同时也锻炼了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养生锻炼。因此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体弱和残疾学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开展保健课教学以满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5 结束语 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良好动机是学好体育理论和技能的动力,它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转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

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心理学,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的调控和有效的激励,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赞同93| 评论(1) 不知不觉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从高中步入大学,不仅文化课程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体育课等素质培养课也是如此。在这几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我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素质。从这几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我深有体会,以下我将结合实际谈谈我对大学体育的认识体会以及我们学校体育的几点看法. ? 一对大学体育的认识和体会 ?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大学体育和高中体育有着天壤之别,大学体育基本由老师指定任务,但后者让我觉的更加充实,让我充分利用了课上的45分钟。体育教师比较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因,循循善诱地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大学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所以体育课是实打实的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资料.doc

巨录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1体育基本理论属于体育科学科屮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特点:a是研宄对象的整体性b研究视角的宏观性c研究内容的时代性d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萌发阶段16?19世纪: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极盛时期 (二)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 早在19世纪末夜,欧洲一些国家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曾推行各种名目的体操的改革。标志是1927哥伦比亚大学JF威廉姆斯所著《体育原理》的出版。 屮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宄于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三)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三、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一)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 (二)体育的基本观念1体育的整体观2体育的价值观3人文体育观4科学体育观(三)体育的基本规律 (四)体育的基本方法 四、体育基本理论体系的重构 五、学习和研究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 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古代体育概念 一、古希腊的体育概念 二、古代中国体育的体育概念 第二节近代体育概念 一、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二、近代中国的体育概念 (一)关于“体操” 一词的传入和应用 (二)关于“体育” 一词的传入和应 用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第一节“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 一、有关“体育”概念的困惑与争论 二、“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 (一)国际上的根源1符合体育运动的木质2语言表达要准去3能为一般人所理解4语言要简洁 (二)翻译上的根源 (三)认识上的根源 体育概念之争的认识根源,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不是一个短的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但相信的理论研究却需要抓紧进行。第二节体育的总概念及其和识概念 一、体育总概念的认同及表述

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变革加速了学校改革的步伐,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大学体育教学是贯彻着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教学改革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问题渐渐暴露。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从理论到实践及体育教育的大力投入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然而这些改革范围的形式与内容较狭窄,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日益进步的时代,把握我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带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与价值目标的变化,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以便我们能正确把握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以下介绍大学体育教育的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我国大学体育 教育现状。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之前由于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造成

学生的体制与健康水平下降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前苏联的体育教育受到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导致体育教育观念比较死板,最后当其人口下降,人均寿命降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美国大学体育课观念已与健康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体育锻炼与体制、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内容。俄罗斯的体育教育已将体育课的次数增加,教学内容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毒品、自杀防御等。之前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形态、身高、体重等体制指标严重不达标,还有些健康指标的下降已达到令人担心的地步。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不久前公布的有关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料表明,大学生患上强迫性习惯紊乱的人占了总数的大半,我国青少年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率的三倍。因此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关人员必须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确定“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在大学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使得体育课充满着生机,而在现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处在主导地位,教师依据课程安排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厌烦上体育课,久而久之,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doc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A、短距离疾跑 B、慢跑 C、游泳 D、健身操参考答案:A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 A、心血管系统 B、身体形态 C、身体素质 D、耐力素质参考答案:A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o A、6%??7% B、7%??8% C、8%??9% D、9%-10%参考答案:B 4、人体肌肉的发育在()岁左右完成。 A、35 B、25 C、30 D、20 参考答案:B 5、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8、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 A、心理咨洵 B、健身运动 C、音乐治疗 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B 9、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娱乐体育,社会体有和竞技体育参考答案:A 10、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宗教与祭葵需要中 C、娱乐与游戏需要中 D、战争与掠夺需要中参考答案:A 11、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A、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B、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参考答案:C 12、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 A、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参考答案:A 13、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 A、生存和发展需要 B、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增强体质的需要参考答案:C 14、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 A、娱乐与游戏 B、战争和训练士兵 C、保健和养生 D、竞技和运动 参考答案:B 15、体育的经济功能,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B、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C、国民经济对体育的合理投资 D、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参考答案:B 16、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体育木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最终转化为() A、精神意志力 B、社会感染力 C、劳动生产力 D、政治鼓动力 参考答案:C 17、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提高技能 B、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C、培养品德,提高素质 D、造就骨干,指导普及参考答案:B 18、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神专门()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支撑跳跃 ,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快速跑 , 耐久跑 , 接力跑 ,障碍跑 .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跨越式 , 俯卧式 , 背越式 .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技术 .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 , 基本 , 结束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C)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C)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C)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B )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D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C)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识

大学生对体育社团的认识 关键词:体育社团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中的突起,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堂教育的延伸。体育社团以其固有的特点,多重的功效,在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国高等教育必将掀起新一轮“素质教育”热潮,在高校中大力发展体育社团将成为必然趋势。 1、高校体育社团特征 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中的一部分,有的也称之为“协会”或“俱乐部”。目前高校体育社团主要有学生自发、教师兼职领导和教师专职领导等3种形式。体育社团的形成一般都是由某一体育项目有特长的学生发起,由相同体育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成(或在一定外部环境影响下和指导下)而成立的,初期一般都是通过民主推选社团领导,聘请业余指导教师,形成一定规模和组织后,在校团委注册开展活动。社团干部有具体的分工,由他们负责开展各项工作,社团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基本上能定期、定时开展社团活动。活动经费主要是校团委从本部门经费中拨给或来自于企业的赞助,主要用于购置办公用品、体育器材、奖品等,社团干部及成员开展工作都是义务服务,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了体育社团是一个公益性的群众性组织。

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为了健身的,有为了提高技术、技能的,有为了锻炼身体的。有些社团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友谊赛、对抗赛、校内联赛及校际间的比赛等,还有些经常开展体育知识竞赛、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请体育名人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座谈、组织社团成员观摩高水平的体育竞赛等等。社团内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气氛浓厚,自己组织自己办,参加者甚为踊跃,有较强的凝聚力,并以其自身优势在大学生中影响力较大。2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用 2.1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而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是一个人坚持终身体育的 第一动因。有调查显示,居民积极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是一些民间体育项目和中老年舞蹈等。而学校体育课中开设的主要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以及各种球类,居民参与率普遍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但另一方面,参与体育运动的第一动因,即兴趣和习惯,也是造成参与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与早年参加这项运动的经历、对该项目的认识以及自身具有的该项目运动基础都有很大的关系,而通过体育社团活动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体育社团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自愿和主动,社团成员都是基于对某项体育项目的极大兴趣,自主选择参与的,它完全屏弃一些体育课中出现的学生被动现象。随着在社团里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过程的不断推移,他们的运动技术和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价值

体育基本理论复习资料新颖

实用文档 体育基本理论 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应用的现实意义: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还不发达,国家的财力、物力有限,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2由于国情所致。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政府集中统一领导,即举国体制。3体育整体观的应用可促进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 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1体育价值观受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2体育价值观受主体的体育经验、体育知识、体育感受、体育审美等影响。3受社会文化状况的影响。4受客观上体育功能发挥情况的制约。 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体育价值目标2体育价值选择3体育价值取向4体育价值标准5体育价值评价。 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或观念。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应,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1竞争观念2规则观念3民主观念4开放观念5民族观念6协同观念7主体精神。 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 体育的科学化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科学化、运动训练科学化、全民健身科学化等。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主要内容:科学选材;科学诊断;理想的训练目标及目标模型;科学的训练计划;有效的组织与控制训练活动;科学地组织竞赛;训练信息化;高效能的恢复与营养系统;良好的训练环境;高效率的训练管理; 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化的基本点在于科学、实效。具体要求:1制定科学求实的全民健身计划,使之目标可行,措施得当,操作性强,监测方便,符合国情、省情和民情民意;实施计划过程中,切忌“雷声大,雨点小”或“虎头蛇尾”,后劲不足。2重视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宣传与推广普及。3采用科学、合理的健身方式、方法或手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4加强全民健身的科技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化水平。 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学校体育的构成:1体育教学2课外体育活动3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4早操和课间操5科学的作息时间和保健措施。 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1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2学校体育设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制和提高竟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3学校体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带到增强,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4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5学校体育对于美誉也有积极作用6学校体育还是一项高尚的娱乐休闲活动。 学校体育的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学校体育的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形成健美的体格和良好的姿势;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2使学生张武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锻炼和卫生习惯,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3发展学生的竞技能力,特别设对体育基础较好且有一定运动才能的学生,应经性科学的训练,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4通过学校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现代意思和美育教育。 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1是教育目标明晰化。2是教学科目综合化3是教学方法学科化。 竞技体育: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竞技体育的特征:1竞争性2公平性3规范性4协同性5公开性6观赏性。 竞技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目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挖掘和表现人类身体、精神的巨大潜力,为国家和民族正确荣誉。任务,1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2完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使之成为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组织保障3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 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是指人们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帷幕的,小型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特征:1业余性2自愿性3多样性4松散性 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1全民化趋势2终身化趋势3生活化趋势 体育的功能:即体育系统在于社会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下育人、与社会所具有的作用。 体育的基本功能:1健身功能2娱乐功能,3益智功能4育德功能5社会功能 体育健身功能的体现:1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改造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2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系统,增强机能能力3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增进健康水平。4调解人的心理,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良好的体育素质培养,建立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是体育运动最核心价值的表现,面对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挫折和苦累,都是磨练体育精神最好的因素要求。多元化的体育精神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当中,很有效的使大学生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达到大学生质培养的目的。 一、大学体育素质的特征 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体育素质教育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为社会提供素质更高、灵活性更强的人才。以下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体育素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综合性 体育科目,古往今来,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将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发展起来,才能够使学生在思维、思考方式上更加的开阔,体育素质的培养需要以丰富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在逐渐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很有效的使学生们接收这种体育素质的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有助于建立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综合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二)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变化,体育素质的内涵慢慢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尤其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素质的延续,需要体育更深层次的沉淀和升华,巩固和规范,才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一套体育知识体系。良好的体育技能是在长期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被发现,形成相对的稳定性。体育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对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缺乏 当前大学生体育素质培育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重视传统教育的同时,就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更是缺乏体育精神,对体育素质的认识很低,不重视体育课程,对体育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测试成绩、对比赛名次不仅不重视,还消极对待,更加抵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大学生们一味的忽略体育教育,使得更多的“考试机器”涌现出来,更多的学生选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初级)试题库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初级)试题库 第一章体育概述 一、选择题 1.按照参与人群的成分来划分,社会体育常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和------。 A 老年体育 B 妇女体育 C 民间体育 D 居民体育 2.社会体育按照参照人群的成分来划分,常分为: A、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学校体育 B、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居民体育 C、职工体育、军队体育、学校体育 D、职工体育、居民体育、学校体育 3.广义的体育包括 A.竞技运动和体育教育 B.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C.竞技运动、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D.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4.体育手段具有的特点 A.历史性、教育性、现代性、民族性 B.历史性、国际性、民族性、地域性 C.文化性、教育性、现代性、地域性 D.文化性、教育性、现代性、民族性 5.我国体育的任务在于。 A.增进公民身心健康 B.推动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 C.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 D.提高综合国力 二、是非题 1.广义的体育包括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三部分。(√) 2.狭义的体育也称体育教育。(√) 3.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健身和攀登竞技体育高峰。(×) 4.体育手段具有历史性、国际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5.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教育功能。(×) 6.狭义的体育特指体育教育。(√) 7.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人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这为促进人体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简答题 1.我国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2.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3.按照体育运动要达到的目的,可以把体育手段分为哪些类别? 四、论述题 1.试述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 B 3.C 4.B 5.A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三、简答题 1、答: (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

大学体育羽毛球课理论作业:对羽毛球实战的认识

我对羽毛球实战的认识 ——大学体育羽毛球课理论作业一、重点规则 赛前,采用挑边的方法(抛硬币)来决定发球方和场区。挑边赢者将优先选择是发球或接发球,还是在一个半场区或另一个半场区比赛。输者在余下的一项中选择。 21分制实行每球得分,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先到21分的一方赢得该局比赛。如果双方比分为20:20时,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直至双方比分打成29:29时,那么先到30分的一方获胜。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先发球。 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发球员的拍杆应指向下方。过腰违例: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球应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当发球员得分数为0或偶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不得在对方场区上空击球。挥拍动作应连贯。球不得从网下或网孔穿过或触及天花板或触及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二、技术心得 1.技术运用 由于我身高不高,因此我在实战中偏爱平高球与放小球。 通过高质量的平高球,我可以迅速回位,看着对方徒劳跳起望球兴叹。即便对手勉强回球,就以我喜欢的网前小球终结掉这个回合。或者轻吊对方网前两边后,以一个直线或斜线的平高,把正在调整回位中的对方的重心打乱,让对方无法启动到位。 线路、速度和落点的变化要多端,节奏、手法和意识的瞬变相对较难。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基础上,“抬起眼睛打球”,斗智斗勇,以变化取胜。 2.心理因素 在比赛中,我遗憾的输掉了第一场比赛,技术固然是一方面,而心理素质才是输球的重要原因。一开始因紧张落后较多,好不容易追上比分,却在比赛进行到7比8时,心理上产生思想包袱,反而使技术施展不出,之后一分未得。

一年级体育理论复习题

第2章健康——人类不懈的追求 一填空 1 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 2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健康新定义,健康不仅仅是__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__、__和__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3 我国教育部门向大学生提出“”的口号,人人去锻炼,锻炼为人人,幸福为人人,充分说明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人们的普遍的重视。 4 .生活方式是指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之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5 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 状态。 6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串有疾病的人占,而的人处在亚健康的状态。 二简答 1 简述身体健康基本特征? 2 简述心理健康基本特征? 3 简述良好社会适应基本特征? 4 简述道德健康基本特征? 5 简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 什么是体育锻炼? 第4章奥林匹克运动 一填空 1 法国教育家于1883年首先向全世界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倡议后,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年在举行。(P29)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P36)

3 奥利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奥林匹克、奥林匹克思想及其宗旨和等,他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包含在《奥林匹克宪章》中。(P36) 4 是国际奥委会制定的关于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规则和附则的法典。它指导奥林匹克的组织和运行,并规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条件。(P37) 5 奥林匹克格言是“、、”。(P40) 6 年在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P43) 二简答 1 简述古代奥运会起源的社会背景。(P27) 2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文化财富,在体育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28) 3 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哪三种形式。(P29-33) 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按其特征大体上可分为哪四个时期?(P35-36) 5 简述《奥林匹克宪章》的意义和功能。(P37-38) 6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其包括哪些原则?(P40) 第5章体育与身体健康 一填空 1、形体健美是指具有、、、及和的一种综合的身体美。 2、体格是反映人体外表形态结构和的重要指标,它包括、、 、、、等各方面指标。 3、人体全身肌肉的重量约占体重的(女性为)。 4、影响力量练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5、缓解和消除肌肉酸痛的对策有:、、。 6、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跑步与步行锻炼称为“”。 二、简答 1、我国健美专家研究归纳出计算男性标准三围的方法是什么? 2、我国健美专家研究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是什么?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引言 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利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所以本文就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体验式教学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高校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学习观念。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实际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当中进行提升和拓展。高校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进行物质上的提升和拓展。 2.高校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情感连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是男性,所以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由于教师的性格原因很容易使得教学的气氛过于严格和严肃。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枯燥乏味,无法积极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所以教师要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学的现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主动的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鼓励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行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成长和拓展。 2.2利用体验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学引导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个人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专业课,从而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引导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当中更好的抓住自身的职业所需来进行提升和拓展,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设计好教学内容,利用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体育社会学试题

体育社会学期末试题 、名词解释 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它反映的是 人们在社会资源、社会声望或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体现的是等级制的地位结构。 人口质量从微观讲,人口质量指的是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 质。从宏观讲,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 条件和能力。 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与体育有关的认识、情感、价值、理想、道德、制度和物质条件等。在体育社会学范畴包括体育的社会制度、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社会控制、社会群体等问题。 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是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状况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形式,卡成要素有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 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中所面临的一切矛盾,它既包括那 些正常的、人们经常都要碰到和不断处理的普遍问题,如生产、工作、建设、改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妇女儿童、老年等问题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问题,又包括那些非正常的、较少出现的特殊问题,如灾荒、骚乱、大量失业、犯罪率上升等。 狭义的社会问题仅指后面的一种,即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简言之,就是一种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 二、简答题1、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性? 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体育现象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现象,这种体育社会扩大化和复杂化现象的出现,以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已经无法全面的予以解释和回答。加之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繁荣,也为体育社会学的产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于是体育社会学就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 2、怎样理解当代体育现象扩大化和复杂化?

0403体育学基本要求内容

0403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体育学研究开始于文艺复兴运动。20世纪初,体育学初步形成。体育学以人们对体育需求的认识和体育实践的发展为直接动力,以运动中的人和人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体育的本质、体育与社会促进、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为主要研究容。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体育活动中人体变化的规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体育现象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些规律指导体育实践。它在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众多相关学科的交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逐渐建立起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特征的科学体系。它包涵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研究方向。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等为研究对象,从人文社会学的视角探究体育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运动人体科学是以体育运动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变化的规律和提高人类运动能力的一门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以武术、养生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武术和传统养生体育及中华民族民间体育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生活容的不断丰富,体育将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将成为体育学研究的重要目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成为推动体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体育学将进一步与一些邻近学科的交叉重叠,相互渗透,促进彼此发展;体育学研究的规模将不断扩大,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政府、体育科研团体、高校之间的联系将日益紧密。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研究方法论、体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体育学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应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具体而言,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行为、关系、制度、管理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有关的人体形态,生理机能、生化机制、人体动力学等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体育教育、运动技术、运动训练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掌握与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发展等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体育学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还必须牢固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体系。 同时,各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还应掌握与本学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