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 )阶段。

A.4个 B.9个

C.14个 D. 6个

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

A.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 )。

A. 识别 B.学生

C. 帮助

D. 文章

5.“给予1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8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 )。

A.填写 B.给予

C. 写出 D.完成

6.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

A. 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

B.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

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7.( )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

A. 问题决法 B.流程图法

C. 算法型 D.矩阵选择表

8.( )指教育评价的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原理,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

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 “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9.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这些因素不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0.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 中间层次 B.高层次

C.低层次 D.具体层次

1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宏观上看

C. 从中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1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

C. 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1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A. 开放性的

B.特定的行为

C. 预先规定的

D.不能预先规定的

1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C. 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1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1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9.(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 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 信息加工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20.“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21.(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 语文

B. 数学

C. 美术 D.体育

22.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

A. 讲解教学方法 B.谈话教学方法

C. 讲演教学方法

D. 讲读教学方法

23.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 )。

A. 直观性和普遍性

B.原则性和直观性

C. 普遍性和模糊性

D.明确性和实用性

24.教师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科学的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方法。这是( )。

A. 讲解教学方法 B.讲读教学方法的

C. 讲演教学方法 D.谈话教学方法

25.( ),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

A. 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 从性质上看 D.从宏观上看

26.( )指教育评价的第四个时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和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的被认可机会。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27.( )将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分为:首先,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个基本来源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接着使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个筛子,对已经提出的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进行筛选,然后得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

A.布卢姆 B.泰勒

C.霍恩斯坦 D. 梅里尔

28.肯普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 )。

A.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2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30.当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较小的、更容易分别处理和掌握的任务时,人们能够学习得最好。子任务经常成为解决复杂任务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学生如果首先掌握了子任务,就能够更容易地完成复杂(或大)的学习任务。这就产生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顺序。这是(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 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四个方面。

A. 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D.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3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3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B.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3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3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 从宏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 从微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3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C. 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D.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37.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0个 B.14个

C.6个 D.9个

3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B.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 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3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老师讲解

B.小组讨论

C.课堂问答

D.演示教学

40.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 B.班华

C.巴班斯基 D.威斯顿和格兰顿

4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中间层次 B.具体层次

C.高层次 D.低层次

42.(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

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4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管理策略 B.宏观策略

C.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4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4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A.预先规定的 B.特定的行为

C.不能预先规定的 D.开放性的

4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 )。

A.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B.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C.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4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4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 B.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传递策略

4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 B.模式

C.方法论 D.工具

50.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5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四个方面。

A. 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52.将教学方法系统划分为师生认识活动、师生交往活动、师生评鉴活动和师生实践活动4个分系统的是( )。

A.李秉德 B.威斯顿和格兰顿

C.巴班斯基 D.班华

5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优劣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5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情境认知理论

55.(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C.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56.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

A.学习动机越弱越好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产生消极作用

D.学习动机的强度以适中为宜

57.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在研究了40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 )步骤,这些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一般要素。

A.12个 B.6个

C.14个 D.4个

58.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A.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B.要求学生做出统一的、一致的行为反应

C.事先规定的结果,即预先规定学生在完成活动后必须获得某种行为

D.非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活动领域和主题模式

59.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 )设计。

A.演示教学 B.小组讨论

C.课堂问答 D.讲演教学

6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A.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提出策略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召开分析会议

C.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6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管理策略 B.组织策略

C.微观策略 D.传递策略

6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6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结果认同时期”

D.“标准研制时期”

6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梅里尔 B.奥苏伯尔

C.加涅 D.皮亚杰

6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 B.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 D.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6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C.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6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情境认知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6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呈现策略 B.组织策略

C.传递策略 D.管理策略

69.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A.理论 B.方法论

C.工具 D.模式

70.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

A.中间层次 B.高层次 C.低层次 D.具体层次

71.(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朽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刮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性质上看

C.从宏观上看 D.从中观上看

72.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73.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74.(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情境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信息加工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75.“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

A.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创作。(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善

D. 部分错误

2.心理学家皮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此外,他们都是封闭式的。(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5.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

A.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尤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教学媒体是采集、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教师作为“特殊媒体”,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需要借助、组织、使用其他类型的媒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8.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

解型。(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9.纵向组织学习内容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

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3.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4.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16.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17.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组成:教师、目标、策略和评价。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9.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0.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问题表、矩阵选择表、流程图、经验之塔模型和算法型5种。(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1.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与教育机构之外即外界社会的要求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此外,他们都是封闭式的。(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3.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这种学习倾向与策略是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4.教学媒体是采集、传递、存贮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和载体(或中介)。( ) A. 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5.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6.横向组织学习内容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横向地联系起来,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

A. 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 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7.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功能的发展变化。( )

A.完全正确 B. 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 部分错误

28.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9.1948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建立一个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还计划写一部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着作,该着作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0.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1.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除了要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之外,还起着协调年级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作用。(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2.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相对稳定的操作样式。(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3.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对教学评价作划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4.教学设计的优越性: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注意到学习者的特点;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有效使用。(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5.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层次:接受、组织、价值评价、反应、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6.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7.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8.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9.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0.教学设计有4个基本特征,分别是:指导性、整体性、灵活性、创造性。(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1.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简称ISD又称为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模式:ID1的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为理论基础;ID2的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3.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4.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任务分析方法。 5. 场依存性学习风格:较易于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6. 场独立性学习风格: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数学成绩上。 7.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8. 抛锚式学习模式:①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②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③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9. 随机进入式学习模式:①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②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10. 支架式学习模式:①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②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③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11. 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目标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些人B 行为(behavior):描述可观察的行为。必须用可观察到的术语来表述。当目标陈述中使用了具体的、可观察到的动词来说明学生行为时,可极大地减少教学的不确定性C条件(condition):描述学习和评价的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借助工具书”。D程度(degree):描述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最低水准,是评价目标是否达成的根据。12.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组织竞争力。 13. 协作知识建构: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 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14. 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学习管理系统):是一套用来建立、储存、维护、追踪、管理学习者、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软件系统。15. 绩效技术:它是一种系统程序或过程,以此来识别绩效改进的机会,设定绩效标准,确认绩效改进策略,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选择改进方案,保证对现存系统进行整合,评估绩效改进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该方案的执行情况。16.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或会议辅助人机交互设备,它可以配合投影仪、电脑等工具,实现无尘书写,随意书写、远程交流等功能。从结构外形看有正投式、背投式以及书写板等多种形态。从硬件原理上说,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术,精确定位的测试技术等。17.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对信息活动态度以及对信息获取,分析,利用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和如何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18. 信息库(Information banks):信息的来源或仓库。信息库是学习环境中最主要的信息资源,它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领域知识和教学材料。19. 符号簿(Symbol pads):符号簿被用于支持学习者的短时记忆,如记录思路、写下要点、处理方程等等。符号簿可以是卡片、练习本以及计算机编辑器等。20. 建构工具箱(construction kits):用于帮助学生寻找特定信息、完成认知操作、实现某种设想等等。实验室设备是最常用的工具箱。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章教案文本的构成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间是2001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有时会是一致的。(√) 4. 教学重点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它多受教学目标的制约。(√) 5.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它主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6.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 7.教学方法设计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不必考虑师生的特点。(×) 8.教学目标应考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但这三方面不必分列。(√). 9. 片断教学就是将40分钟的课的教学内容浓缩成短课(×) 10. 片断教学时间短,故不必设置导入与结课环节。(×) 第二章:识字写字教学 1.小学拼音教学不需教的韵母是() A.en B.iu C.enɡ D. iɑo 正确答案:D 3.关于拼音教学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示范模仿法、口诀法、手势演示法、局限法等,都是常见的拼读教学方法 B.歌谣是辨记声母、韵母的常用方法 C.应要求所有的小学生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 D.动画演示法一般用于学习单韵母 正确答案:B 4.“书写规范”中“规范”二字的意思是() A.笔画、笔顺正确,不写错字、别字、异体字等 B.握笔的姿势 C.整篇中每个字的大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和距离 D.写字的坐姿、站姿 正确答案:A 5.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资源,一般不包括() A.插图与注释 B.语文园地 C.单元导读与目录 D.课文 正确答案:C 6.标对了调号的音节是() A.qiū B.bīe C.tūi D.dūo 正确答案:A 7.“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 )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 C.梅里尔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现代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要求 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 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论文撰写要求 1.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 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参 考文献。 3. 字数:1500-2000 字左右。 二.参考题目 1. 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学 语文《XXX》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究 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

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识性说明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虽然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自从教学文娱走进课堂之后,我们就尝试着把这些常识性说明文编写成一些顺口溜、快板词、三句半等小品,让学生表演出来,以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文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变成自己的教学感悟、学习感悟,继而创编成易说、能演的文娱体裁。教学文娱是师生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自己对教学和学习体验的感情升华,它是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外在表现。创作的体裁有: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评书、顺口溜、课本剧等。 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文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讲课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学习编写快板, 么样? 10课)学生在 课堂上兴趣盎然,激情飞扬。以下是这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咱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学编快板,怎 生:“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极高。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

教资笔试教学设计题答题模板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能够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发展/提高学生···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需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3)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4)课程小结

对所上的课程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5)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

教学设计(教学考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一共10题,每题5分)(总分50.00) 1. 4. ( A )指教育评价的第四个时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和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的被认可机会。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5.00分) A. “心理测验时期” B. “标准研制时期” C. “目标中心时期” D. “结果认同时期” 2. 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D),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5.00分) A.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3. 5. 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B )。 (5.00分) A. 方法论 B. 工具 C. 模式 D. 理论 4.2. 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B )阶段。( 5.00分) A. 6个 B. 4个 C. 14个 D. 9个 5. 5. (C)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一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5.00分) A. 流程图法 B. 算法型 C. 矩阵选择表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 《背影》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目标事实上就是三维目标,最好不要超过四条。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课时:一课时 如果题目没有涉及,这个课时可以不写出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是啊,深情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实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设计意图:以歌曲《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

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收到蓄情的效果。] 正常的教学设计其实不需要意图,放在这里便于大家的理解 二、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 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学生齐读“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 三、整体感知,感受亲情。 过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他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个主题。现在,请你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是啊,《背影》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速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思考:从父亲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答题分析范文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答题分析通过近期河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与考试科目,河北教师资格考试一般一年进行两次,上半年1月报名,3月考试;下半年9月报名,11月考试。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资格笔试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答题分析 考情分析之题型 小学科目二这门课总共满分150分,而每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肯定是教学设计题,占40分。教学设计是小学科目二中最后一个问题,给定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科内容,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科进行作答,从每科的学科特点上看,小学语文最为简单易答,所以建议选择语文学科进行作答,下面就语文学科答题技巧结合真题进行简要解析。 例如: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样嗡嗡,有的像小鸟-样啾啾,有的像小狗-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P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探究学习P5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现代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论文撰写要求 1. 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 参考文献。 3. 字数:1500-2000字左右。 二.参考题目 1.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 学语文《×××》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 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 语……)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 学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识性说明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虽然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自从教学文娱走进课堂之后,我们就尝试着把这些常识性说明文编写成一些顺口溜、快板词、三句半等小品,让学生表演出来,以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文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变成自己的教学感悟、学习感悟,继而创编成易说、能演的文娱体裁。教学文娱是师生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自己对教学和学习体验的感情升华,它是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外在表现。创作的体裁有: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评书、顺口溜、课本剧等。 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课)一文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学习编写快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激情飞扬。以下是这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咱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学编快板,怎么样? 生:“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极高。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在()评价方法中,评价人员和学习者始终处于互动状态。收藏 A. 一对一评价 B. 进行中的平均 C. 小组评价 D. 实地试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在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进行的测验是()。 收藏 A. 总结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相对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ABCD模式中,B是指()。 收藏 A. 对象

条件 C. 行为 D. 标准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CSCL是指()教学模式或策略。 收藏 A. 协作学习 B. 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 C. 发现学习 D.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把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这是( )评价。 收藏 A. 自身评价

相对评价 C. 绝对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特征的能力,是指教学媒体的()特性。收藏 A. 接触面 B. 重现力 C. 参与性 D. 表现力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教学媒体中,()媒体的接触面最广。 收藏 A. 板书 B.

C. 录像 D. 电视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观点中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的选项是( )。 收藏 A.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B. 学习者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C. 学习过程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D.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或习惯的形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注意有高度的(),在用媒体呈现教学信息时,应当突出主题,突出最主要的特征。 收藏 A. 适中性 B.

特岗教师考试教学设计题如何备考

特岗教师考试教学设计题如何备考? 教学设计题作为特岗教师笔试的一道大题,考试占到了15分。但是学生们往往不知道教学设计题该如何着手,从何下手,故中公资深讲师张俏在这里就教学设计题的相关内容及其注意事项加以整理,为考生可以更好的写好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针对具体的细节方面该如何把握进行说明。 首先,主体要明确(课题),即要在开始的正中间写上《×××》教学设计,如,《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即(正中间) 然后,就可以开始真正的教案内容的设计了。 教案内容一把包括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几大部分。 一、课型(课的类型) 这部分设计比较简单,主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来看,是新授课、检查课还是复习课,直接罗列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有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 二、课时(一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结合新课改以后课程功能的转变以及教学要求的转变,教学目标应确定为三维目标,即: 1、知识与技能 主要描述期望从这节课中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比如,(《桂林山水》) 2、过程与方法 主要学生了解学习某节课的过程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桂林山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对主体的一个升华,达到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做事情、学知识的良好的态度即可。(《桂林山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本节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有些人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标新立异,竟然建议在教学设计、教案中取消重点和难点的设置,以示“创新”。如果在教学设计、教案中,没有教学重点此栏目项,那么看教案的人就不会知道这节课到底要讲什么?还要从教案中自己去提炼。 建议:此栏目项必须保留,不可省略掉。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要准确、书写清晰。教学重点有时常常与节的名称类同。撰写的本节课教学重点,往往是本节名称所含内容的个人解释性的语言。每个人对同一节课“节的名称”解释语言不尽相同。 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这些)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教师在讲授同一节课的内容时,教案中设置的教学难点也会有所不同。同一个教师所教授的同一节课,在⑴班的课堂教学中,不是难点的地方,在⑻班就有可能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难点是在备课时,由教师根据对不同班级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学机房设施等条件而设置的。在授课时就有可能发现,课前设置的教学难点,在不同的班级中会有一些偏差,课后在教案的反思部分中需要调整改变,并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在备课时,设置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的精度和准确度。 详细内容:https://www.360docs.net/doc/7512480363.html,/2015/bishi_0810/138989.html

教学设计试题(A)答案

得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教学系统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支架式教学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3、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学习者可以利用它们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并可用其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4、有意义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 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 2、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风格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不同的学习风格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4、目前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学习策略)。 5、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是否适合于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来决定是否选用(“传递一接受”)教学分支和(“发现式”)教学分支。 6、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有(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参照系的不同。 得分 三、匹配题(每对1分,共15分) 1、匹配下列符号和它的意义(1B 2E 3D 4A 5C) (1)A、媒体的应用 (2)B、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3)C、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 (4)D、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5)E、学生的活动

现代教学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现代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撰写课程论文,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论文撰写要求 1. 任选一题,论文内容须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2.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实践,联系教学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将以“不及格”处理),可参考相关资料,引用内容须注明出处,论文结尾须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3. 字数:1500-2000字左右。 二.参考题目 1.对中小学新课改教材中某一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如:中学 语文《×××》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 2.选择一个的主题,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完成一个研究 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3.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 4.谈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5.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 习动机的激发

6.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7.新课改中的评价体系对语文(数学、英语……)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教学案例的介绍与评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识性说明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虽然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自从教学文娱走进课堂之后,我们就尝试着把这些常识性说明文编写成一些顺口溜、快板词、三句半等小品,让学生表演出来,以达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文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变成自己的教学感悟、学习感悟,继而创编成易说、能演的文娱体裁。教学文娱是师生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自己对教学和学习体验的感情升华,它是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外在表现。创作的体裁有:相声、小品、诗歌、三句半、评书、顺口溜、课本剧等。 我在教学《新型玻璃》(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课)一文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学习编写快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激情飞扬。以下是这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咱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学编快板,怎么样? 生:“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极高。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林朝金

教学设计新为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 )阶段。 A.4个 B.9个 C.14个 D. 6个 2.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 A.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B.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究,发现(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4.“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 )。 A. 识别 B.学生 C. 帮助 D. 文章 5.“给予1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8分钟内分别写出形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 )。 A.填写 B.给予 C. 写出 D.完成 6.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 A. 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 B.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 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7.( )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难和不利4种层次。 A. 问题决法 B.流程图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型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的基本类型 教学设计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特色题型。由于考试时间所限,教学设计题一般仅要求设计教案的局部内容或教学活动过程若 干环节,一般不要求考生完成完整的课时教学方案设计。考生所应 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与任务,与试题分数权重相匹配。 从测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题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活动过程的模拟与简化,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 情境+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情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内容 及相关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环境等,其中,教学 内容一般选自中小学各科课标教材,适合进行教学设计,与考生报 考的任教课程一致。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属于试题设问,是考生应 按照规定具体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同于对问答题、论述题、材 料分析题的回答,均属于教学设计的范畴,是考生进行教学设计所 完成的任务。例如,2011年下半年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材料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磁感应”的 内容标准。 材料2:某高中物理课标教材“电磁感应”一节为“科学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究1、探究2、探究 3(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电路和磁场等知识。 教学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是:说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分 析教材中“探究2”在“电磁感应”一节课中的作用;完成“探究3”的教学片断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2014年下半年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试卷中的 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

试题给出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走进维吾尔族舞蹈世界》之教学材料《送我一支玫瑰花》谱例及特色乐器手鼓等鼓点谱例,并列明了教学重点(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定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考生对这些教学设计题的解答,不是问答式的,不必进行详细论述论证,而应根据具体的试题情境与任务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 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设计题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标准。例如,可以依据课的类型进行分类。按照教学任务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课的 类型可分为单一课与综合课,相应的,把教学设计题划分为单一教 学设计题、综合教学设计题。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等;根据教学任务不同,可分为: 新授课、巩固复习课等。教学设计题也可进行相应的分类。 本文在总结分析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各个科目教学设计题编制实践与经验基础上,从中小学教学是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来看,教学设计大致有三 种情形: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学为主、师生互动。姑且相应 地把教学设计题划分为教师主导类、学生自主类、师生交互类三种 类型。顾名思义,教师主导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 教师活动为主;学生自主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学生 活动为主;师生交互类教学设计题,试题要求设计的内容,以师生互 动为主。这一分类,把握住了实际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特点,有利于规范教学设计题编制,提高命题质量和考试科学化水平。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试题

教学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运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B.试验法C.系统方法D.问卷法 2.“五W"传播理论的提出者是【】 A.香农B.拉斯韦尔C.韦斯特莱D.贝尔洛 3.媒体被使用者操纵与控制的难易程度被称为媒体的【】 A.参与性.B.重现力C.接触面D.受控性 4.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来看,至少有四个因素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这四个因素分别为:态度、知识水平、社会及文化背景和f1 A.传播效果B.传播媒体C.传播环境D.传播内容 5.“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出自【】 A.赫尔巴特B.第斯多惠C.夸美纽斯D.卢梭 6.学校、学院、军队的课程设计属于『1 A.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没计模式B.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C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D.以软件开发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7.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包括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 A.教学评价B.学习需要C.学习内容D.学习方法 8。历史教学中,用几条带箭头的线段及简洁的数字、符号来剖析一次著名的战役的全过程,这种教学内容分析法是r1 A.归类分析法B.图解分析法C.层级分析法D.信息加工分析法 9.在梅里尔的成分显示理论里共有认知学习结果【1 A.13种B.14种C.15种D.16种 10·学习者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这种学习风格为【】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 11.在认知目标分类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属于【l A.知道B.领会C.运用D.分析 l2.情感学习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提出者是【1 A.辛普森B.哈罗C.布卢姆D.克拉斯伍 13.下列教学方法中记忆原理效果最好的是r1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讨论法 14.下列教学方法中最适合体育教学的是f1 A.谈话法B.讨论法C.练习法D.实验法 15·电子媒体将语言、文字、图像转换成声、光、电信号,固定在磁带或胶片上,反映出媒体的【】 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组合性 16.下列媒体中,呈现教学信息效果最好的是f1 A.黑板B.投影C.电视录像D.挂图 17·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下列媒体在教学中使用效果较好的是·【】 A.电视B.书本C.黑板D.程序课本

精选教学设计试题及分析

精选教学设计试题及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1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习准备: 3.教学媒体: 二、单项选择题 4.下面几种教学媒体中,_____最便于重现。 A.广播 B.教科书 C. 电视 D.计算机 5.最初形成教学设计构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______。 A.桑代克 B. 苛勒 C. 杜威 D.斯金纳 6. 下面不属于程序教学特点的是______。 A.自定步调 B.联系 C. 即时反馈 D.小步子 7.______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的主张。 A. 桑代克 B.加涅 C. 布鲁纳 D. 奥苏贝尔 8.下面不属于分析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对照 B. 写作 C. 比较 D.区别 9.下面不属于知道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背诵 B. 辨认 C. 计算 D.回忆

10.下面属于综合学习目标层次可选用的动词是_____。 A.分析 B. 设计 C. 解释 D.叙述 11.教学评价常用的三种工具是__________。 A.测验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B. 测验题、填空题和观察表 C.填空题、调查表和观察表 D. 测验题、调查表和实验表 12.概念获得程序是一种_____的信息加工模式。 A.演绎 B.归纳 C.假设 D.先天 13.学习是人的_____或能力的改变。 A.情感 B.态度 C.倾向 D.精神 14.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包括_____。 A.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动作技能分析 B.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态度分析 C.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能力倾向分析 D.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先决技能分析 15.加涅指导学习的后五步基本过程的次序是_____。 A. 提供指导→提供反馈→诱发行为→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B. 提供指导→诱发行为→提供反馈→评定行为→促进记忆与迁移 C. 提供指导→诱发行为→评定行为→提供反馈→促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