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哪些

风湿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关节部位的疾病,这种病情的发生多数与人们平时不注意保暖有着密切的关系。风湿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关节部位,病情如果没能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关节肿大的情况。因此建议人们多了解一些有关风湿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便于让自己在病情发生的同时就得到妥善的处理。

1. 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2. 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亚型,由于遗传背景,发病原因不同,机制也各异,因而临床表现的类型,症状,轻重及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

3. 风湿病多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许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叠,症状相似,如MCTD为这种表现的典型。

4. 血清内出现多种抗体及免疫复合物(CIC),并可沉积于组织(皮肤,滑膜)或器官(肾,肝)内致病。

5. 雷诺现象常出现于本类疾病,如SLE,MCTD。

风湿病是一种持续周期比较长的疾病,这种病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对于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的人们来讲患有风湿病的概率就会更大,所以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对自己关节部位的保暖问题,及时预防自己发生风湿病的可能。

关节炎的症状表现

关节炎的症状表现

关节炎的症状表现 关节炎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你知道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症状吗?下面,我来为你介绍。 1、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关关节炎的症状还有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3、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这是关节炎的症状之一。 四大类型关节炎的症状 1、外伤性关节炎

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最常见的是在手部、腰椎等处。 关节炎的症状: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2、骨性关节炎 最常见的关节炎,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关节炎的早期症状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 关节炎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3、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成年人,多数由于长期将关节暴露在湿冷空气中,这多见于女性,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 关节炎的症状:关节出现游走性的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4、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

及全身关节。 关节炎的症状:就是关节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以上就是四大类型关节炎的症状特征,相信大家通过本文都对关节炎的症状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虽然关节炎的症状有所不同,但是发病时候的痛苦都是很类似的,及时治疗关节炎是很有必要的。 关节炎日常护理方法 辅助治疗护理 风湿病是一种比较难治的顽固性疾病,有时单纯服药治疗,效果尚不够满意,目前有很多研究风湿病的专家主张要用综合疗法,即用各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疗法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辅助疗法主要有:传导热疗法,矿泉疗法,运动疗法,敷贴疗法,热熨疗法,外搽疗法,薰蒸疗法,药液穴位注射,针灸、推拿、按摩疗法及激光、微波电疗法等。 姿态护理亦称体位护理 风湿病人的姿势动态异常,往往会影响病人今后的活动功能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姿态护理的目的是时时注意纠正病人不良的姿态、体位有利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类风湿的概念须与风湿相区别。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

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1941年美国正式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目前,除中、英、美三国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称之为慢性进展性多关节炎;德国、捷克和罗马尼亚等称之为原发性慢性多关节炎;前苏联称之为传染性非特异性多关节炎;日本则称之为慢性关节风湿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凡符合上述7项者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4项者为肯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上述3项者为可能的类风湿性关节

风湿性干燥综合征

风湿性干燥综合征 一、风湿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其常见的症状有: 1. 系统损害: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2. 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

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 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7. 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 二、干燥症属于中医“燥症”范畴,多因内热津伤或久病精血内亏;或失血过多所致,症候表现以内燥为主,也有外燥表现。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治之。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全面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全面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本病在我国人中患病率为0.3% ,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高峰年龄20-40 ,而女性则在40-60 岁,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 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病程?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所谓的滑膜炎。正常状况下,关节腔内面有一层精致的滑膜,可分泌关节滑液,以润滑和保护关节。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滑膜产生发炎反应,关节因发炎细胞的聚积而有红、肿、热、痛的现象。这种发炎反应严重时甚至侵犯整个关节,破坏软骨甚至骨骼。若缺乏适当治疗,关节将变形、僵直而无法活动。此外,活动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约有5%-15% 会出现皮下结节,这是一种发生于皮下面,因发炎作用而变性成纤维组织,分布很广,但好发于较敏感部位如关节伸侧、头皮等,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有时则会导致感染。如果发生在肋膜、眼

睛等,则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必备的条件(诊断标准) 诊断类风湿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是以远端一个或两个小关节开始疼痛、肿胀、逐渐发展到多个关节,有的呈对称性、游走性、间歇性发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现晨僵(早晨起床时两手发硬胀),活动后消失。 1)类风湿病的突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2)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3)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 4)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

风湿病选择题

风湿性疾病习题 A1型题 1.风湿性疾病是指 A.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B.以中医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C.以骨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D.以外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E.以局部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答案:A 2.风湿性疾病是指 A.累及软组织及血液的一大类疾病B.累及肌肉、肌腱的一大类疾病C.累及关节的一大类疾病 D.累及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大类疾病E.累及关节、肾脏、皮肤的一大类疾病答案:D 3.下列哪项不是风湿性疾病 A.自身免疫疾病 B.退行性变疾病 C.感染因子相关性疾病 D.晶体性疾病 E.过敏性疾病 答案:E 4.哪种关节炎起病急骤 A.RA B.SLE C.AS D.痛风 E.OA 答案:D 5.哪种关节炎休息后加重 A.SS B.SLE C.AS D.痛风 E.OA 答案:C 6.手关节的畸形常见于 A.RA B.SLE C.AS D.痛风 E.OA 答案:A 7.骨性肥大常见于哪些关节 A.近端指间关节 B.远端指间关节 C.掌指间关节D.髋关节 E.关节 答案:B 8.下列哪种疾病活动时C3或C4水平可降低A.SS B.SLE C.AS D.PM/DM E.OA 答案:B 9.哪种药物不属于慢作用抗风湿药 A.CTX B.MTX C.SASP D.罗非西布 E.来氟米特 答案:D 10.抗磷脂抗体与哪个临床表现无关 A.血小板减少 B.狼疮脑病 C.血管栓塞 D.习惯性流产 E.皮肤红斑 答案:E 11.下列哪种临床表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不常见A.类风湿结节 B.肾炎 C.肺间质病变 D.心包炎 E.神经炎 答案:B 12.下列哪个不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表现特点A.关节晨僵 B.不对称关节肿 C.关节痛 D.关节压痛 E.关节畸形 答案:B 13.类风湿关节炎晨僵时间一般大于 A.15分 B.30分 C.45分 D.60分 E.120分 答案:D 14.下列哪项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早关节表现A.关节晨僵 B.关节肿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1987年美国风湿病会所修订的诊断标准,对本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在90%以上,为目前广泛采用的诊断标准。具体诊断条件是①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一个小时。②具有三个以上关节肿胀。③手关节掌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④关节肿胀呈对称性。⑤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⑥皮下结节。⑦类风湿因子阳性。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一)强直性脊椎炎Anky Losing spondylitis以往认为是类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变型,现知两者各异。强直性脊炎的特点有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②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③与遗传基因有关,同一家族有较高发病率,HLA-B27阳性达90-95%。④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发病,易导致关节骨性强直,椎间韧带钙化,脊柱呈竹节状。⑥手和足关节极少发病。⑦如四肢关节发病,半数以上为非对称性。⑧属良性自限性疾病。(二)Reiter氏综合征又称Reiter氏病,多侵男性20-40岁,反复发作多关节炎,主要发生在下肢,骶髂关节及脊椎。病人伴有泌尿及生殖道炎症。腹泻、结膜炎、虹膜炎、粘膜及皮肤病变也较常见。关节炎以膝、踝、蹠趾及趾间关节等受累较常见,多为急性起病,受侵关节不对称。皮肤出现红斑,压痛明显。跟腱炎achilles tendinifis或跖筋膜炎明显,可发生痛性后跟综合征Painful heeli syndrome.骶髂关节炎可引起强烈下部背痛。这些症状在三个月内自行缓解。复发常伴有结膜炎、尿道炎、膀胱炎或皮疹。继之,逐渐发生脊椎炎。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三)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atic arthrieis又称牛皮癣性关节炎,属血清阴性关节炎。伴有牛皮癣的皮肤表现。关节病变多发生在手指末端指间关节,母指指间关节及及足趾间关节,骶髂关节和脊柱也常受侵。当皮肤病变发展到指甲时指间关节炎相继发生。早期的关节病变就可呈强直性变,后期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脊柱中以颈椎较多见。无皮下结节,但血沉加快,有时血尿酸增高,在诊断银屑病性关节炎时,首先应肯定牛皮癣的诊断。(四)肠病性关节炎溃疡性结疡炎和局限性迥肠炎,约20%合并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约10%合并肠病。说明这些疾病在病因及发病机方面有某些联系。肠病性关节炎可分二型;①周围关节炎,先有慢性肠炎,后发生关节炎。不对称性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不出现侵蚀性病变,若出现也很轻微。以膝、踝及腕关节最常受侵,但髂关节、肩及肘关节也可发病,往往同时伴发结节性红斑。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②肠炎并发强直性脊椎炎,病变主要在脊椎及骶髂关节,X线摄片与典型强直性脊椎炎没有区别。(五)感染性关节炎有两种类型一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尤其发生败血症时。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以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X线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局部脱钙、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变窄。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另一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菌痢后关节炎、脑膜后关节炎及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红肿,一般经1-2周自愈。(六)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主要侵犯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腕、肘、肩等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呈游走性,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起病。关节炎症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损害,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抗链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阳性。(七)结核性关节炎为全身性结核及低热、盗汗等结核病毒性症状。初期关节肿及瘘管形成。另一类型为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好发于青年而有肺或淋巴结结核病者。急性期关节有轻度红肿热痛,呈游走性,有周期性好转与恶化。主要侵犯指、腕、肩、踝及膝关节,可有结节性红斑,无骨质异常,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八)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面部有蝶形红斑,有心、肾、肺、

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的概论 【概念】 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风湿病并不仅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有四大类,即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骨关节炎和晶体性关节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简称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点 1、属于自身免疫病; 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3、病变累及多个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 4、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甚大; 5、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6、疾病多为慢性病程,逐渐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SLE、硬皮病、多肌炎、重叠综合征、血管炎病 2、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Relter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3、退行性病: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

4、与代谢和内分泌相关的:痛风、假性痛风、马方综合征、免疫缺陷病 5、和感染相关的风湿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6、肿瘤相关的风湿病:滑膜瘤、滑膜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 7、神经血管疾病:神经性关节病、压迫性神经病变、雷诺病 8、骨与软骨病变:骨质疏松、骨软化、肥大性骨关节病、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厚、骨炎 9、非关节性风湿病:关节周围病变、椎间盘病变、特大性腰痛、精神性风湿病 10、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周期性风湿病、间歇性关节积液、药物相关的风湿综合征、慢活肝 风湿性疾病的病理特点 病名炎症性非炎症性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变性 系统性硬化症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炎 干燥综合征唾液腺炎、泪腺炎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血管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1.关节表现 风湿热易发于冬春及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关节症状对于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多于天气转变前(特别是天气转冷或阴雨时)出现明显关节疼痛,并可随气候的稳定而逐渐减轻。发病高峰期在5~20岁。 急性多关节炎是风湿热最常见(85%~95%)的首发症状。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呈现出多发性、游走性的特点。所谓游走性关节炎即指较短时间内(多为24~48小时),关节炎/关节痛可从。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个部位,多关节依次出现症状,但偶尔可数个关节同时发病。炎症好发于大关节,尤以膝、踝、肘、腕、肩关节为常见,但少数人亦可出现小关节症状,如手、足、颈、腰部疼痛。在急性炎症期,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及压痛,症状通常比较严重,并呈急性发展,可在数小时或一夜之间出现或加重。伴随症状包括发热、肌痛、虚弱等。 症状不典型者,可仅有游走性关节痛而没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炎症表现。髋、指、下颌及胸锁关节均可受累。特别是胸肋关节的关节痛或关节炎,容易使患者产生胸痛、心前区痛或心前区不适感,若不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往往易误诊为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肋软骨炎或肋间神经痛。故对轻症关节炎患者.检杏时应特别注意,往往要逐个关节进行触诊才能发现病变所在。 2.炎节外表现 主要是发热、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及舞蹈症。

(1)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可为弛张热、稽留高热,也可能是低热。一般米说,超过39℃的高热多见于关节炎,而极少见于心脏炎。发热多于2~3周后自然消退,若使用阿司匹林后,则可迅速消退。 (2)心脏炎: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及心前区不适等表现。炎症累 及瓣膜时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 (3)环形红斑:约2.4%的患者出现环形红斑,为指压褪色的淡红 色环状红晕。彼此可以相互融合,多分布干躯干及肢体近端。 (4)皮下结节:常在心脏炎时出现,出现率不到2%。多见于关节 伸侧的皮下组织,质地稍硬,与皮肤无粘连,亦无红肿炎症。 (5)舞蹈病:多见于4~7岁儿童,为炎症侵犯基底结节所致,表现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 1.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阿司匹林 (1)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 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慢作用抗风湿药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3)细胞毒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 酰胺、甲氨蝶呤、金独春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 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 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 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

风湿性疾病题库

风湿性疾病题库 一、填空题 1.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当累及软骨及骨质时出现。 2.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可有,是一种性疾病。 3.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4.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 5.和造成了关节的活动障碍。 6.类风湿关节炎较特异的皮肤表现。 7.类风湿关节炎恢复期应进行适当的,或借助避免关节畸形。 8.SLE主要是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而导致的损伤。 9.约半数SLE患者有肾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等症状 10.用来诊断SLE的免疫学检查,临床常用的三种抗体为和,其中与病情进展相关的是。 1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中出现系统性、、,常预后不良。 12.SLE患者血清中出现多种,并有明显的。 13.SLE以年轻女性多见,典型表现有,,常迁延不愈。 14.影响SLE患者的环境因素有感染、、等因素 15.目前认为是引起SLE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 16.SLE的受损组织表现为,以或血管病变尤为突出。 17.SLE患者的皮损表现为常呈不规则圆形。 18.导致SLE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19.肾炎患者应慎用,因能使肾功能恶化。 20.SLE患者长期使用抗疟药可产生引起。 21.目前治疗SLE的主要药物是。 22.SLE患者合并肾性水肿时,饮食上应,合并尿毒症时应限制的摄入。23.SLE患者禁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清洁皮肤,宜用或肥皂。 24.多发性肌炎的受累最常见,最主要症状是。 25.肌无力者早期可有,晚期可出现。 二、名词解释 1.类风湿性双关节 2.晨僵3.SLE4.风湿性疾病5.特发性炎症性疾病 三、简答题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外表现有哪些 2.如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 3.恢复期和缓解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关节护理重点。 4.列出对SLE病人皮肤护理的要点。 5.简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一般治疗。 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原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讲解教学文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 讲解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 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 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 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 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E.后期关节无畸形 14.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受损外还有关节外病变,主要是 A.中度贫血 B.血沉快 c.抗Sm抗体(+) D.低热 E.类风湿结节 15.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较重时可发生 A.关节外表现 B.梭状指 c.类风湿结节 D.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E.关节畸形 16.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几天来手、足及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其处理不应 A.卧床休息 B.取平卧位,脊背挺直 c.必要时使用夹板 D.足底放护足板 E.经常维持膝关节屈曲位 17.可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指标的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肿胀 C.晨僵 D.关节畸形 E.关节功能障碍18.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属于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9.类风湿因子(RF)的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是 A.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B.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有一种疾病会让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功能,并且病情易反复,让患者痛苦不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慢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40-60岁是这个疾病的高发年龄段,且发病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是怎样引起的呢?早期又有怎样的症状?以下做出比较详细的解答。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是什么?四大因素为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认为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主要的四大因素是遗传、感染、内分泌、以及其他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有家族发病的倾向,家族中若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则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一些。其次,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EB病毒抗体及抗奇异变形杆菌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也提示本病与感染因素有关。最后,在内分泌因素方面,服用避孕药及妊娠的女性患病率低,而产后发生类风湿关节炎者明显增多,并且类风湿关节炎男性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比正常人低一些。 因此,造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是多因素参与的,可能是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因素,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包括风寒、湿冷、疲劳、外伤、吸烟及精神刺激等综合起来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的起病有快有慢,隐匿型起病的占50%,亚急型的占35%~40%,突发型的占10%~25%。 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以表现为关节的晨僵、关节疼痛及肿胀。晨僵是指早上起床后关节的僵硬感,在活动后可以逐渐减轻僵硬感,晨僵时间往往大于1小时,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比较明显的症状,其次就是关节疼痛及肿胀,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疼痛及肿胀,可以出现“板机制”或“铰链-解锁”现象,小关节周围因滑膜增厚而导致的囊性感,腕关节伸侧软组织的肿胀及压痛等,这些症状都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比较常见到的。 若是中老年人出现晨僵或是关节疼痛、肿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 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但一般认为是 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 常见的症状是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的强直、畸形和功能严 重受损。 其病因迄今不明。近年来有人提出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学 说,值得重视。 I病理] (一)关节病变 在早期,滑膜首先红肿而渗出多景液体,关节囊和附近的腆 和越鞘都有炎变,关节肿大明显。随后淋巴细胞呈局灶性分布,在 滑膜绒毛内形成滤泡,滑膜绒毛显著肿大。当滑膜炎变继续进行, 富有血管的肉芽组织从关节软骨边缘处的滑膜开始,渐渐向内向 软骨面延伸,最后可将软骨完全覆盖。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继 续增生,遮断了软骨从滑液摄取营养,因此软骨表面发生溃疡。同 时软骨下层的骨髓有结缔组织增生,也成为肉芽组织,将附着于 骨组织的软骨剥离.使软骨完全损毁。最后软骨表面的肉芽组织 纤维化,使上下关节面互相融合,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硬。有时肉芽 组织骨化,就产生骨质性关节强硬。关节附近的骨骼呈脱钙和骨 质疏松,肌肉和皮肤都萎缩。关节本身有崎形或脱位。 (二)皮下小结 是本病特征性病变。切片显示中间为坏死组织,旁边围有增 生的大单核细胞。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 弥漫性或局灶性浸润。此外,在周围神经鞘内和肌肉组织内也可 形成小结。 【临床表现】 (一)周身及关节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多迟缓,关节症状出现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手足发冷等全身前驱症状。虽然少数病人最初症状 可为单一的关节痛或关节炎,但大多数患者为对称性的多关节 炎。受累的关节以双手关节(尤其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碗、 膝、足关节最多见,其次为肘、踩、肩、妓关节等。关节肿胀,伴有疼痛、压痛和僵硬。关节肿乃由于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变厚和滑膜 积液,以浮沉触诊法可区分二者的不同程度。关节住硬以晨间起 床后最为明显,活动后减轻称为晨任。晨任程度及持续时间可作 为对病情活动性判断指标之一。关节肿时温度增加‘但表皮很少 发红。近端指间关节肿使手指星梭形肿胀。由于疾病本身对肌肉 的侵犯或废用,关节周围肌肉(尤其大小鱼际)呈现姜缩、皿力袱 弱慢性晚期惠者,由于关节软骨丧失,韧带、艘鞘和关节被膜的破 坏或减弱,肌力的不平衡,以及患者关节活动时用力不同,出现关 节的不同崎形。最常见的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的尺·侧偏斜 近端指间关节过度伸展,可使手呈所谓之“天鹅颐”崎形。·重症病 例关节最终出现纤维性强直,膝、肘、碗多固定在屈位。严重影晌

风湿病的分类

风湿病的分类 1. 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扁带藤按摩膏)可以快速缓解风湿骨痛红肿的症状,是治疗风湿病的优选商品。 2. 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 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 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 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 6. 其他:一些药品如普鲁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药可以诱发SLE和ANCA阳性小血管炎

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几个表现别一笑而过

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几个表现别一笑而过 关节炎种类繁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其中较为人熟知的一个。但有些关节炎症状相似,人们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导致治疗、护理出错。那么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该如何诊断并鉴别呢?其有哪些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区分点,以更好地进行区分鉴别。 如何诊断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某些关节炎症相似,容易出现混淆,需加以区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上以关节对称性受累为主,受累关节集中在掌指、足趾及踝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关节数目多在三个以上。组织、滑囊也会受炎症侵袭而受损。病症程度较重的还可导致关节畸形,呈梭形肿胀,并伴有局部红肿,受累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感。 关节受累是临床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依据,但像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也有关节受累现象,但受累表现会有一定的差异,可以根据这一微小差别来鉴别出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名字相近,二者常被混淆,前者以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为主,一般不会引起畸形或功能障碍,后者则反之。痛风性关节炎,以踝关节、足趾关节受累为主,侵犯关节数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多侵犯单个关节,相对局限,急性发作期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严重情况下形成痛风小结节,结节呈泥沙样,质软,无明显压痛。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分点,在炎症侵犯部位的不同。强直性脊柱炎侵犯部位主要集中在中枢环节,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四肢小关节为主。银屑病关节炎的侵犯部位则以外周关节为主,并会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此作为鉴别点。骨关节炎临床上的鉴别也相对容易,其不侵犯指间关节、掌根关节,类风湿因子检查呈阴性,血沉缓慢。 除了关节炎症,还有一些结缔组织病也容易与之混淆,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小关节、多关节受累,关节处也会有红肿热痛表现,类风湿因子呈阳性,且会有升高表现,还可能会有干燥综合症出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似,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不会变形,不会导致骨质的破坏,可以以此来区分这两种疾病。 临床上一些疾病存在相似症状,难以区分,但不同疾病会有差异性存在,可以根据这些异同点来区分二者,再进一步予以治疗,恢复健康。

(整理)风湿病

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西医学名:风湿病所属科室: 内科- 免疫内科发病部位:全身主要症状:关节疼痛主要病因: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感染,内分泌 因素 疾病分类 1. 2.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发病原因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 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 (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 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 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 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 6. 其他:一些药品如普鲁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药可以诱发SLE和ANCA阳性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

风湿病常见的七大症状

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与关节的病变,其常见的症状有: 1.发热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2. 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手指关节、腕关节尤为明显;强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有颈肩痛、肢带肌的疼痛及肌无力。 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干燥综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表现为肌原性损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系统损害:有些风湿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多个器官的损害,如表现为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7.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如何预防风湿病 虽然风湿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

风湿病的初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病的初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病治疗方法一:.玫瑰花酒止风湿痛 材料:玫瑰花20克,米酒适量。 制作:采下快要开放的玫瑰花蕾,将其烘干。将烘干后的玫瑰花加入约400毫升清水中,以小火煎煮至300毫升左右。再加入米酒 调匀后饮用。 采下快要开放的玫瑰花蕾,将其烘干 用法:每次饭后饮用即可。 适用范围: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病治疗方法二:丝瓜络酒治风湿病 材料:丝瓜络15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陈年老丝瓜,将丝瓜络置于白酒中浸泡7天即可。 用法:去渣饮酒,每次1盅,日服2次。能饮酒者可每次饮2盅。 适用范围: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病治疗方法三:桃仁芥子糊外敷治风湿痛 材料:桃仁、白芥子各6克,鸡蛋1个。 材料:桃仁、白芥子各6克,鸡蛋1个 制作:将桃仁、白芥子研成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 用法:敷在患处,3~4小时即能止痛。 适用范围:骨关节炎,关节疼痛而有血瘀者;类风湿关节炎、骨 质增生、扭伤等引起的关节疼痛。

风湿病治疗方法四:生姜鸡止风湿痛 材料:公鸡1只,生姜100~250克。 制作:公鸡宰杀,洗净与生姜均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 用法: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或半月吃1次。 适用范围:关节冷痛,喜暖怕寒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风湿病治疗方法五:木瓜炖松仁治风湿病 材料:木瓜30克,松子60克。 木瓜炖松仁治风湿病 制作:将木瓜润透,切成薄片;松子去壳,留仁。再将木瓜、松子仁放入炖盅内,加水250毫升,置于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煮25分钟,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用法:吃木瓜、松仁,喝汤。可佐餐食用,也可单独食用。 适用范围:风湿疼痛,风痹等症。 要治好风湿病,要做到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以使机体得到充足的修养。 风湿病治疗方法六:桑枝煲鸡 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调味,患者可喝汤吃肉。该食疗方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风湿病治疗方法七:猪脚汤 猪脚1-2只,薏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将除猪脚外的材料用纱布包好,同猪脚放于锅内用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食用。患者可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猪脚汤:猪脚1-2只,薏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 风湿病初期的症状1:

类风湿性关节炎习题

项目五任务七风湿病(1)类风湿关节炎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说法欠妥者是 A.疼痛的关节均可有肿胀和压痛 B.关节腔有积液 c.滑膜可肥厚 D.关节晚期以活动受限为主 E.关节晚期出现活动受限、功能丧失 2.下列关于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为缓慢起病 B.类风湿所致的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c.滑膜肥厚不会导致疼痛 D.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近端指间关节 3.慢性关节疼痛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描述是 A.急性期不应卧床休息 B.保持关节的功能位 c.合理应用非药物止痛措施 D.创造舒适环境 E.遵医嘱用药 4.风湿性疾病多系统损害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肾脏 B.关节 C.心血管 D.肺和胸膜 E.皮肤 5.风湿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关节痛 B.肌肉痛 C.软组织痛 D.神经痛 E.关节致残 6.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 B.心包炎 C.风湿热 D.支气管哮喘 E.类风湿性关节炎 7.属于风湿热关节痛特点的是 A.固定于少数关节 B.游走性关节疼痛 c.活动后减轻 D.活动后缓解 E.常致关节畸形 8.风湿性疾病关节疼痛致躯体活动障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急性期限制活动 c.缓解期限制活动 D.活动量越大效果越好 E.关节应保持在伸展位 9.风湿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是 A.自杀 B.悲观 c.躁狂 D.抑郁 E.焦虑 10.不符合风湿性疾病共同特点的是

A.慢性起病 B.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不大 D.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E.对治疗的个体反应差异较大 11.类风湿关节痛的部位理 A.多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 B.影响指近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c.影响指近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D.影响指远端关节,多对称分布 E.影响指远端关节,多不对称分布 12.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处理,错误的是 A注意姿势,减轻疼痛 B预防褥疮 C保持关节功能位 D禁止病变关节活动 E使用支架,避免关节畸形 13.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的症状 A以小关节为主 B呈对称性 C晨僵 D.急性期关节明显肿胀E.后期关节无畸形 14.类风湿关节炎除关节受损外还有关节外病变,主要是 A.中度贫血 B.血沉快 c.抗Sm抗体(+) D.低热 E.类风湿结节 15.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较重时可发生 A.关节外表现 B.梭状指 c.类风湿结节 D.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E.关节畸形 16.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近几天来手、足及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其处理不应 A.卧床休息 B.取平卧位,脊背挺直 c.必要时使用夹板 D.足底放护足板 E.经常维持膝关节屈曲位 17.可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指标的是 A.关节疼痛 B.关节肿胀 C.晨僵 D.关节畸形 E.关节功能障碍18.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属于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9.类风湿因子(RF)的滴度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是 A.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B.滴度与活动性成正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c.滴度与活动性成反比,与严重性成反比 D.滴度与活动性成反比,与严重性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