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研究报告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我问题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产技术产品----转基因食品。而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本文主要浅谈了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它的安全性。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前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已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 并以转基因食品的形式出现.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目前,转基因食品中多数是转基因农作物,少数是转基因动物食品,如乳制品、肉制品及海产品等和基因工程菌株发酵所生产的食品。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普及, 转基因食品已经广泛地渗透到食物链中, 国外市场中很大分额的加工食品如饮料、啤酒和早餐谷类都含有转基因生物成分。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按

照其来源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转基因食品。植物转基因食品从来源上看, 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主要包括大豆、玉米、番茄、甜椒、西葫芦等; 动物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动物或动物制品;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培养一系列对人类有利的新物种。然而从对基因的不同处理又可以将转基因食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改造原有基因, 使一些性状不表现出来, 如保鲜西红柿, 就是通过阻止其中腐烂基因表达来延长它的保存期; 另一类是导入其他基因, 从而使其产生新的性状, 如在乳酸菌中导入低聚糖基因, 就能起到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作用。

近几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自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作物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以来,新型动植物转基因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转基因植物的高速发展,由此转基因食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全球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增长.科技资讯,XX(2):230.].随后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 年,到XX年全世界

种植面积已达5 260 万hm2,XX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12%,达5867 万hm2顾爱国,王伟,张晓强,等.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江苏农业科学,XX(3):180-183..].在转基因产品生产方面,美国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种植4 280 万hm2,其次是阿根廷1 390 万hm2,加拿大440万hm2,巴西300万hm2,中国280万hm2,种植转基因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由16 个发展到了18 个.(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张虹,袁红梅)

中国现有将近1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起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相继在水稻、大豆、西红柿等作物上试验成功,一些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例如北方的转基因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甜椒、转基因矮牵牛等,不仅获得了优良的性状,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转基因植物达47 种,涉及各类基因103 个(不含标记基因).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供试微生物达31 种,涉及的基因约56 种.基因鱼、畜禽动物基因工程研究己达30 余种.中国食品质量报,XX-07-31(8).].

转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然而转基因食品也是新的科技产物,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当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定在某一日它的所有利弊都会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只有按照严格的不对人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定去做,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在转基因食品中, 由于外来基因的插入, 宿主原来的遗传信息被打乱, 因此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的效应〔刘谦. 生物安全〔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XX, 228~238.〕。首先是位置效应, 即在外来基因插入的位置, 宿主的某些基因可能被破坏, 插入基因及其产物还可能诱发沉默基因的表达; 其次是干扰代谢作用, 插入基因的产物可能与宿主代谢途径中的一些酶相互作用,干扰代谢途径, 使某些代谢产物在宿主中积累或消失。(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贺小贤, 齐香君)因此,多数科学家认为, 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其本身的安全性并不比传统食品低。1998 年,英国阿伯丁罗特研究所普庇泰教授研究报道, 幼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后, 会出现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严重的影响了幼鼠的健康。这是对

转基因食品提出最早的、也是所谓科学证据的质疑, 这个质疑并就会引起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并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大讨论。随后经过世界各国不断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 1) 转基因食品中加入的新基因在无意中对消费者造成安全威胁; ( 2) 转基因作物中的新基因给食物链其它环节造成无意的不良后果; ( 3) 人为强化转基因作物的生存竞争性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 此外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对转基因产品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的考虑。

科学技术是一天比一天进步,而对科学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不断地进行,因而一些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其次,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比如说,我们培育

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 短期内不会有一致的结果, 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 但客观对待与科学利用是多数专家的基本态度.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 生物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风险. 对此,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既不能仅见其害不见其利, 也不能只见其利不顾其害. 无论如何,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 世界各国都不会停止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步伐。

我国是个地少人多的大国, 为了能够保证和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各类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上会有更大的突破。由于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越来越被广泛地受到关注,我们相信, 随着对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体系和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将不断健全和完善, 转基因食品必将为世人所接受, 并将成为21 世纪人类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会对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做出重大的贡献。

转基因食品研究报告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 告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活动小队:希望小分队 队长: 队员: 实践部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一、调查背景 今年的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共组建多支重点社会实践小分队,我们500小分队也是其中的一支,我们调查了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出现的种类和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以及接受情况。我们以此为契机进行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事,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为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贡献。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我们小队想借此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为自己以及广大同学在以后选择研究方向上提供一点帮助,更为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的发展提供部分具有一定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在学校领导和各超市领导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下,我们的调查进行的非常顺利,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和对转基因食品市民接收情况的了解,对我们了解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也尽自己所能,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向广大市民普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

识。 二、实践日程安排 三、实践内容 1、网上搜索资料 在6月6日这一天的下午,我们小分队的所有队员在活动室集合,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以相互认识,而后六月七日大家集体前往图书馆,为我们的调查储备专业知识,完善实践方案细节,修正实践方案。 2、转基因食品种类调查及市民对转基因食品接收情况问卷调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_何余堂

529 ※专题论述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8[32]ISODA H, KITAMOTO D, SHINMOTO H, et al.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glycolipid 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and inhibi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activity of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 HL60[J].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1997, 61: 609-614. [33] SCHOLZ C, MEHTA S, BISHK K, et al. Bioactivity of extracellularglycolipids-investigation of potentional anticancer activity ofsophorolipids and sophorolipid-derivatives[J]. Polymer Preprints, 1998, 39: 168-169.[34] GROSS R A, GUILMANOV V, SCHOLZ C. Glycolipids from Toru-lopsis bombicola: Biosynthesis, lipase-selective modification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217th Nation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J]. Abstracts of Paper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9, 217:1-2.[35] CHEN Jing, SONG Xin, ZHANG Hui, et al. Production, structureelucidation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sophorolipid from Wickerhamielladomercqiae[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6, 39: 501-506. [36] CHEN Jing, SONG Xin, ZHANG Hui, et al. Sophorolipid, producedfrom a new yeast strain Wickerhamiella domercqiae, induces apoptosis in H7402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 2006, 72: 52-59. [37] KIM K J, YOO D, KIM Y B,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ophorolipid as anantimicrobial agent[J].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02(12): 235-241.[38] YOO D S, LEE B S, KIM E K.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biosurfactantas an antifungal agent against plant pathogenic fungus[J]. J MicrobiolBiotechnol, 2005, 15: 1164-1169.[39]陈静, 宋欣, 曲音波, 等. 酵母胞外槐糖脂产生条件优化及其抑菌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05, 40: 116-120.[40] NAPOLITANO L M. Sophorolipids in sepsis: antiinflammatory orantibacterial[J].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06, 34: 258-259.[41] SHAH V, DONCEL G F, SEYOUM T, et al. Sophorolipids, microbialglycolipids with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sperm-immo-bilizing activities[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 49: 4093-40100.[42] LUC D V, BART D. Hetetopolysaccharides 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J].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1999, 23:153-177. 收稿日期:2007-05-10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2005047)作者简介:何余堂(1967-),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 何余堂,解玉梅,吕艳芳 (渤海大学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辽宁省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 锦州 121000)摘 要:转基因食品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它对人体健康基本是安全的。尽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可能有一些影响,杀虫剂、除草剂等的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但其拥有的优点也很明显。可通过完善转基因技术,降低转基因食品的不良效应,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环境影响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and Safety of GM Food HE Yu-tang,XIE Yu-mei,LU Yan-fang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Science, Bohai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Quality Safety and Functional Food, Jinzhou 121000, China)Abstract :GM food can provide food safety guarantee for human development. It is safe to human health. Although the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GM food might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biodiversity and soil ecology, and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herbicides might pollute environment, its advantages are significant.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through improving GM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M food, enhancing the safety detection and perfecting the safety evaluationsystem of GM food. Key words:GM food;safety;environment effects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8-0529-04..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人们,并非都是由于科学上的疑虑(且不说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的是出于其信仰,认为人类不应该种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类今天种植的作物,没有一种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过的。这个改造过程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尝试种植粮食的时候。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有的植株有人们想要的性状(比如产量比较高、味道比较好),于是其种子被保留下来,继续种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选择“品质”最好的往下种,这样一代代地选择下去,就能得到“优良”品种。达尔文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人工选择”。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在新石器时代,“驯化”一种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时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发明了一种创造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把作物的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选育具有优良品性的品种。到了20世纪初,遗传学的创立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学家用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出了许多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是自然界原先没有的。 但是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很难成功。在1930年代,植物学家发现使用秋水仙碱能够有效地克服远缘杂种不育的难题。之后又发明了细胞质融合技术,把来自两个物种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从中培育出杂交后代。有了这些技术,杂交打破了物种障碍,杂交育种不再限于物种内部。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甚至不同的属之间的杂交成为了可能。比如,通过把属于不同属的小麦和黑麦杂交,创造出既有小麦的高产又有黑麦的抗锈病能力的新物种小黑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种新的育种技术——诱变育种获得了广泛应用。它通过使用化学诱变剂或辐射来诱发种子产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比起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更加“不自然”,因为它直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创造出了新的基因。 这些方法都属于经典育种技术,育种学家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其实是相当盲目的,并不知道他们给植物新品种引入了什么基因。从遗传学诞生日起,人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直接而精确地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或者说,对生物体实施“遗传工程”。这只有在分子遗传学诞生以后,才成为可能。 第一次遗传工程是197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伯格实验室完成的。他们把噬菌体λ的DNA片段插入猿猴病毒SV40的基因组,首次在体外将来自不同物种的DNA重组起来。这个重组DNA分子由于含有哺乳动物病毒序列,有可能被结合进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中;又由于含有噬菌体λ序列,有可能在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中扩增。虽然由于许多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活动小队:希望小分队 队长: 队员: 实践部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一、调查背景 今年的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共组建多支重点社会实践小分队,我们500小分队也是其中的一支,我们调查了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出现的种类和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以及接受情况。我们以此为契机进行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为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贡献。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我们小队想借此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为自己以及广大同学在以后选择研究方向上提供一点帮助,更为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的发展提供部分具有一定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在学校领导和各超市领导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下,我们的调查进行的非常顺利,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和对转基因食品市民接收情况的了解,对我们了解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也尽自己所能,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向广大市民普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

二、实践日程安排 三、实践内容 1、网上搜索资料 在6月6日这一天的下午,我们小分队的所有队员在活动室集合,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以相互认识,而后六月七日大家集体前往图书馆,为我们的调查储备专业知识,完善实践方案细节,修正实践方案。 2、转基因食品种类调查及市民对转基因食品接收情况问卷调查 我们这个小分队在衡水市的几个大小超市进行转基因食品种类的调查,目的是了解不同超市的转基因食品在种类上的异同,以获取更过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信息。 6月8日的上午我们小队的所有队员到达万德福超市,进行调查。首先,我们集合进行了简单的分组。我们决定将队员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转基因食品种类的调查,二组进行问卷调查,在一组完成任务后,

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

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 自1994年世界首例转基因农作物西红柿(美国)种植以来,转基因农作物相继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共有6个国家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包括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有大豆、玉米、烟草、棉花、油菜籽、西红柿和土豆;种植总面积170万公顷(表1)。与1996年相比,2008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转基因食品种植国由6个增加到25个,包括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中国、巴拉圭、南非、乌拉圭、菲律宾、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洪都拉斯、捷克、葡萄牙、德国、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布基纳法索、埃及、玻利维亚;种植农作物的种类由7个扩充到13个,分别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籽、南瓜、木瓜、木薯、康乃馨、土豆、白杨、矮牵牛、甜椒和甜菜;种植总面积由170万公顷上升到1.25亿公顷。在这两项资料中,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2008年,其种植总面积高达6250万公顷,转基因农作物种类占去2008年种类总和的一半以上(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籽、南瓜、木瓜、土豆、木薯和甜菜,表1)。 而我国2008年以种植总面积38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六

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类包括棉花、烟草、杨树、矮牵牛、木瓜、甜椒和大豆7项(表1)。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处于田间实验种植阶段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棉花、马铃薯、番茄、大豆、甘蓝、花生、甜瓜、番木瓜、甜椒、辣椒、油菜和烟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业部已经授予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以及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经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后将进入商业化生产,但由于一时间反对声颇多暂时搁浅。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过程中,除自力更生性的研究开发、种植一些作物品种外,我国每年还要从美国进口一些转基因食品(主要包括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中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的加工、生产,大豆和油菜籽主要用于加工食用油。

4000字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论文

转基因与食品安全 关键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摘要:转基因食品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其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转基因作物与传统的作物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联系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自从人类学会了种植植物,蓄养动物,我们的先辈们就一直在探讨如何对物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培养了更多优良的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家们在生物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自90年代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地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也成了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 转基因指的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而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1] 过去的几千年里改良物种的主要方式:针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突变或无意的人为因素所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个体进行选育和利用,从而通过随机和自然的积累优化基因。然而这种极低几率且无人类控制性的被动模式大大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区别于两点:首先,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第二,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定位于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型预见性较差。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可准确预测后代。故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2]传统的育种只能是同一物种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则可以让不同的物种进行杂交,不仅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甚至是植物与动物之间都可以进行基因组合,使得我们在进行培养新品种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转基因食品的种类有以下四种。第一是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最大的国家。我国主要种植的是转基因棉花,其次还有玉米、大豆、甜菜等。第二是动物性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能够在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问卷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问卷 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填写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问卷。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为了增加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从而更好进行消费选择,更是为了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为了解研究生群体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看法,特作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 ○女 2.您的年龄段: [单选题] ○18以下 ○18-40 ○41-60 ○61以上 3.您的学历: [单选题] ○初中以下 ○高中和专科 ○本科 ○研究生 4.您的月收入: [单选题] ○〈2000元 ○2000-5000元 ○5000-10000元 ○10000以上 5.您目前从事的职业: [单选题] ○农民 ○工人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私营企业主 ○学生 6.在此次调查之前,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食品? [单选题] ○是 ○否 7.你是否关注过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单选题] ○非常关注 ○了解一些

○不关心 8.你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转基因食品? [多选题] □电视 □报刊杂志 □网络 □专业食品安全机构的宣传 □老师、朋友、家人等 □其他 9.你认为以下食品是转基因食品么? [单选题] ○肯德基 ○紫薯 ○奥利奥 ○食用油 ○小番茄 ○豆腐干 10.以下关于转基因食品的看法,你觉得正确的是[多选题] □转基因食品与杂交作物没有什么区别 □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研究仍不完善,还需以谨慎态度对待 □转基因食品已经在国际市场流通多年,进入每个人的生活.这证明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无害的 □北美市场上有三千多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各个国家批准食用的. 11.你认为产生转基因食品的原因是什么? [多选题] □产量高,生产速度快 □营养价值高,主功效上与传统食品差别不大 □生产成本低,抗旱性强,保鲜期长 □生产流程优化的必然结果,顺应科技发展 12.你认为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是? [多选题] □属于科技食品,除基本食品功能外还有优化人体体质功效 □外观口味新奇,更为吸引消费者 □价格便宜,产量充足 □环保无污染 □其他 13.你认为转基因的缺点是? [多选题] □营养价值相对非转基因食品较低 □容易对身体造成潜在的未知威胁 □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是人类对自然生物的改变,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可能引起粮食安全问题 □其他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97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贫富差异越发明显,而社会的下层有还在挨饿,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对于人们来说确实是个福音,转基因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定义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xx年2月9日对转基因食品做了定义,“转基因作物就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

转基因食品问题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问题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分析结果明确地证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均采用同一种遗传物质,以及相似的编码方式,这使得转基因终于成为可能。转基因技术,或通常说的生物工程、基因改造,是指把经过人工改造过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用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质、食用蛋白质并加以利用,或利用该过程的次生代谢物。其实说白了,转基因只是一项育种技术。 转基因技术从理论到实践只花了很短的时间。1973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斯坦利?柯恩从一种非洲爪蟾的染色体上切下一小段DNA,“偷偷”塞进了大肠杆菌的质粒中,获得了成功。这个“倒霉”的大肠杆菌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人工转了基因的生物,这件事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工程学(又叫基因工程学)的诞生。可惜的是,柯恩只对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感兴趣,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赫伯特?波伊尔却意识到了这个新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巨大潜力。1976年他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转基因技术可以用来让细菌帮助人类生产有用的蛋白质,比如胰岛素。一位风险投资商认同波伊尔的看法,两人联手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取名Genentech。1978年,波伊尔成功地把人类胰岛素基因转进了大肠杆菌,“骗”它们生产出和真品完全一样的人胰岛素。换句话说,人类使用了很多年的人工胰岛素制剂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转基因产品。 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烟草培育成功(Calgene公司),标志着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5种转基因材料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美国批准耐储藏转基因番茄进入市场;2006年,种植面积超过400万公顷的作物有——大豆,种植面积5860万hm2,约占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57%,均为抗除草剂大豆;玉米,种植面积2520万hm2,约占25%;棉花,种植面积1340万hm2,约占13%;油菜,种植面积480万hm2,约占5% 。目前,花生、向日葵、亚麻、甘蓝、烟草、马铃薯、番茄、甜菜、南瓜、小麦、亚麻、木瓜、罗马甜瓜、菊苣、匍匐剪股颖和苜蓿等多种转基因作物均已实现商品化。截止到2010年为止,全世界一共有29个国家的1540万农民种植了22.2亿亩转基因作物,总共有59个国家批准进口转基因作物用于食物和饲料以及释放到环境中,转基因种子的全球市场价值高达112亿美元,商业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产品的总价值约为1500亿美元。 2005年,我国转基因作物面积达到330万hm2。至2006年,我国已受理稻、麦、棉、豆、玉米、油菜、牧草等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1525项,共批准中间试验456项、环境释放211项、生产性试验181项、安全证书424项。至2008年,我国已批准商业化种植的产品有25种,其中1种转基因大豆、8种转基因玉米、1种转基因番茄、7种转基因油菜、2种转基因棉花,以及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毒甜椒等转基因植物。其中,已获得商业化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作物有耐贮藏番茄、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毒甜椒、抗虫棉花(占全国>60%)、抗病毒番木瓜等 5 种转基因物种。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农业部此举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者上书中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谨慎对待转基因问题的提案。而转基因食品之所以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外许多转基因食品动物实验危害事件。由于转基因食品缺乏安全性试验,减少了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了食品中重要的成份,会使人产生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甚至会引起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其所

转基因食品安全

美国如何对待转基因食品 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研发和消费大国。上世纪90年代早期,在政府“有利出 口”的政策鼓励下,转基因食品获得飞速发展。 但随着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争议,美国民众也愈发担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少专家和组织呼呼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科学研究鉴定,并对美国转基因种子公司巨头提起大规模诉讼。 然而,由于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人们始终无法一窥转基因食品的“真容”,只能在漠然无奈或不安中继续消费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引领风潮 在美国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中,你很难发现有“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多数民众对这种食品也缺少足够的认识。但事实上,民众每天都以大量的转基因食品作为盘中大餐。统计显示,美国人在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美国从里根时代就开始研发转基因食品,老布什时期转基因食品获得重要发展基础。上世纪90年代之后,转基因食品在美国市场开始大行其道。 1992年5月,时任副总统奎尔领导的“竞争力委员会”将转基因作物确立为促进美国出口的新兴产业。奎尔宣布“改革并简化”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的程序,以便绕开“繁冗复杂的监管”。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随即出台相对宽松有利于转基因食品发展的政策。该机构宣称,只要转基因食品生产商确认产品是安全的,那么这些转基因食品就可以被视作“公认安全”。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没有对转基因食品提出安全性评估的要求,对产品是否应该贴上“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也未作硬性规定。 然而,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这一“新鲜事物”多少有些不安。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专家们为此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向世人描绘了转基因食品的种种好处: 在全球人口突破60亿粮食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转基因食品有利于缓解全球粮食需求;转基因作物有较强的抗病害虫性能,能适应灭草剂的环境,其产量能得到有效提高;某些转基因作物还具有高强的抗冻性,把从一种深水鱼体内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的感想-(3000字)

关于食品安全研究报告的感想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问题研究” 很明显转基因食品是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中心,然而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呢?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 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 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 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其原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 入(非同种)外源基因。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 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 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在深入的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转基因食品有利也有弊, 虽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明白了在组队的学习中分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的种种困惑就应在合作中解决。 我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利有弊。 其利在于,转基因食品生长周期短,同时抗病虫害能力强。但其弊端则 更加严重,由于毒素的累加,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许多益虫,如青蛙等亦会 由于生物负集影响而中毒、导致死亡;并且,随着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许多害虫的抗药性和抗毒性也随之增强;更重要的是,这些农作物是给我们 食用的,随着时间的累积,必然也会对我们有所影响 据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仅占有世界上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上22% 的人口,这亦是一个重担,也从而致使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油等大量流入市 场,甚至从国外引进。并且,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 其所生产的转基因蔬菜等,在无法抵抗部分病虫害时,大量生产致命农药, 如敌敌畏等,随保护了其农作物,但其代价亦是巨大的,这便是由于转基因 食品的不足而造成的问题。 故我认为,对待转基因食品应当小心谨慎,避免危害,给我国人民 一个相对安全的食品环境。 与此同时,在进行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网络、书本 等途径中寻找相关资料、文献的方法,学会了对资料的整理、汇总,学会 了论文的写作方法,也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觉得学习到的这些宝贵经验会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正方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 正方: 另一方的观点一部分公众认为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他们的理由如下。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书) 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例如,在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在分阶段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书) 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例如,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牲畜食用的转基因玉米,但后来发现某些过敏体质的人误食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科学家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马上销毁了这些转基因玉米,并且不再种植。(书) 世界上有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加工食品,并且已经有若干年,但是至今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书) 有人认为在是否可以放心食用转基因食物问题上,应采取举证排除法,即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有问题,就应该判断它没有问题。否则就可能因无休止的.没有结果的争论,而贻误生物技术发展的大好时机。(书)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另一方的观点也有不少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不大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成胁。他们的理由如下。 转基因农作物虽然具有某些新性状,但是人们已经观察到,当它们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它们的生命力远不如人们想像的那么强。 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人们所赋予的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例如,印度就曾出现过,因没有按要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而造成减产的事情。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例如玉米,原产地在美洲,它本来就很难与中国的杂草发生杂交。 许多农作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像玉米在种植区50 m以外就很难找到它的花粉粒。更何况有不少农作物是自花授粉,如大豆,它们不可能将花粉传播给其他植物。 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例如,一些重要的农作物是禾本科植物,它们的花粉在适宜的环境下也只能存活1一2 h。而花粉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比花粉存活的时间还要短。 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另一方的观点全的问题要提高警惕,但是他们认为公众不必对此做出过度反应。也有证据表明,转基因生物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他们的理由如下。 转基因生物所转移入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种植具有抗虫等功能的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这显然是转基因农作物对保护环境和人畜安全做出的重要贡献。由于少用了农药,农田中有益昆虫的数量也会大增。 在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农田里,由于农民不必再进行除草等田间操作,可以使农田管理变得容易,而且也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由于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例如,据报道,一种斑蝶幼虫食用了转Bt基因玉米的花粉后,有44%的个体死亡。但是,也有科学家指出该实验结果是不确切的。因为在斑蝶幼虫食用的叶片上,只有每平方厘米出现1 000个转Bt 基因玉米花粉时,才会危及它们的生命,但这种情况的概率还不到1%。

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广泛性。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前景。 方法:上网搜集资料,访问,市场调查 过程:在超市中发现我们的食品几乎都有转基因成分,尤其是大豆,我们已经再也见不的非转基因的豆油了 还有菠菜,鱼类的转基因培到了西红柿身上,西红柿可以抗寒,我们北方冬天也可以吃到西红柿,转基因鱼生长的是普通的鱼的好多倍 现在的转基因牛羊肉没有细菌什么的,反正是很好的那个意思,还有那个"雀巢咖啡"也是转基因的美国货 现在我们中国的市场上只有转基因的豆油有写着转基因的标示,就是怕人们不愿意吃转基因食品。商场的食品一般无转基因食品的标示。 访问100名群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认识。 问卷:1、是否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A非常了解b不是非常了解c、不了解 2、知道生活中的那些转基因食品 3、是否会食用转基因食品 非常了解的只有12.7%,不非常了解的有46.3%,不了解有40% 认识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基本上有牛,大豆,但具体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否有食用都不甚了解。 在知道是转基因食品下,23%的表示安全的情况下会食用,56%表示会考虑,21%表示不会食用。 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有关新闻。 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 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 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 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但更多的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有利的方面 1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2 、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种。艾尔姆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质的西红柿,以及可用于生产血红蛋白的玉米和大豆。此外,含疫苗的香蕉和马铃薯也正在加紧研究中;日本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可减少血清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的水稻新品种;欧洲科学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转基因食品调查报告——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活动小队:希望小分队 队长: 队员: 实践部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一、调查背景 今年的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共组建多支重点社会实践小分队,我们500小分队也是其中的一支,我们调查了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出现的种类和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以及接受情况。我们以此为契机进行社会观察和实践体验,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本领,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为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做出新的贡献。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我们小队想借此实践活动,深入群众,为自己以及广大同学在以后选择研究方向上提供一点帮助,更为转基因食品在衡水市的发展提供部分具有一定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在学校领导和各超市领导以及广大市民的支持下,我们的调查进行的非常顺利,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和对转基因食品市民接收情况的了解,对我们了解社会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也尽自己所能,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向广大市民普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

同样进行问卷调查。 在分组完成后,我们开始了分头行动。我们根据前一天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料,首先直奔食用油销售区,认真查看食用油标签上是否有转基因标识。 与此同时,我们二组的同学也同时展开了有关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接受情况的问卷调查。此项调查也是我们碰壁最多的活动项目之一。市民们对于我们的调查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一部分市民在看到我们拿着调查问卷走近之后,连连摆手,直言自己没时间,转身便走,我们的队员只得苦笑而归。更有甚者,以为我们是商场的促销人员,根本对我们不予理睬。但是更多的市民在看到我们身着衡中校服,对我们给予理解,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 有了上午的经验,当我们下午在便利超市调查时,我们重点关注问卷调查,在此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说,下午的调查还是比较顺利的,当我们从超市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夜色深沉了。但是这个并没有影响到队员的实践热情,大家依旧兴奋地带着自己的成果回到了集合点,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次的外出调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们其后的调查也显得异常的顺利,我们6月9日先后又去了一些超市进行类似的调查。当然在我们的行程表上也可以看出,我们6月10日、6月11日还去了新华路与安居家园进行专项的问卷调查。 在新华路与安居家园这两个地点,我们也是收获颇丰。在新华路上,许多在此购物的市民也是非常关心转基因食品的相关问题,对于我们的调查是非常的支持,并且说希望可以了解更多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以确定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安居家园对于这个实践地点大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biotech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 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