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

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打造理念先进、质量一流、改革创新、富有影响力的幸福学校,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的通知》(鲁教基发〔2015〕6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泰办发〔2015〕21号),制定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

一、背景分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全市幸福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普遍重视课程和教学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校教学常规逐步规范,教学改革成果突出,涌现了如泰安市实验学校“思维碰撞课堂”、泰山区省庄二中“精彩主持”课堂、肥城市学校教研发展共同体、宁阳金桥学校课程统整改革等在省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课改典型,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全市适时建成了泰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带动了全市中小学教育的全新变革,课堂改革优化转型,教学教研深度推进,教育管理优化升级,教育信息化改革初见成效。但整体上看,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学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质量观和教学观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忽视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等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重教学轻课程、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教研与教改良性互动的机制尚未建立,教学改革缺乏深度研究的支持,停留在经验或模仿层面,难以形成个性和特色,教学效率较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四是民主、科学、开放的现代教学制度尚未建立,课堂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五是教学改革思路与目标有待明晰和细化,尚未形成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六是泰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不足和融合创新不够问题日益凸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以混合式教学为载体的云课堂改革和以泛在学习为特征的个性化深度学习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新命题,尤其是随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实施,破解上述问题显得日益迫切。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课程、教学、课堂、作业、教研、评价等教学关键要素,以项目化实施为主要方式,扎实开展以“课程创新、有效教学、深度学习、有效教研、发展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融合创新,推进学校深度转型,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打造一批理念先进、质量一流、改革创新、富有影响力的教学示范校,并发挥其典型辐射作用,办好普惠泰安人民的幸福教育。

(二)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基于标准、深度改革、融合创新、彰显个性、提高质量”。“基于标准”即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标准为行动准则,体现课标精神,以课程创生的价值取向推进教学改革。“深度改革”即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力点,以基于问题、项目和研究的深度学习为重点,既要解决好“怎样教”、“怎样学”这一教学问题,更要解决好“教

什么”、“学什么”这一课程问题,注重生活重建和动态生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融合创新”即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以泰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有效载体,坚持“技术为我所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实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彰显个性”即课程与教学改革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标准,注重自主创新,体现素质教育时代诉求,彰显学校教学特色和教师教学个性。“提高质量”即教学改革要符合当地和学校的教学实际,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

三、实施原则

(一)发展为本的原则。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促使全市中小学和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主动地成长。

(二)创新为重的原则。积极推进基于课程标准和泰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教学改革,开展基于问题、项目和研究的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创新形成各具特色而卓有成效的教学范式,彰显“一校一品”、“一师一格”的教学特色,打造一批理念先进、质量一流、改革创新、富有影响力的教学示范校,并发挥典型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中小学自主创新,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三)研究先行的原则。积极推进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内容的校本教研和以课堂观察为重点的观课议课制度,多主体参与、常态化研究、区域性推进,以教学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良性互动机制,以教研供给侧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学研究的深度转型,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优质的有效供给和专业引领,促进中小学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四、改革项目

(一)课程建设改革

1.改革目标。坚持课程的核心地位,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围绕课程育人,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为一体的“知识—活动”体系(学科课程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正规课程+非正规课程;校内课程+校外课程;知识课程+经验课程+社团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即: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突出抓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整合、校本课程的精品化实施及特色课程的品牌化打造,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符合我市中小学实际、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多元化动态性课程体系。

2.实施重点:(1)按照“课程=价值确认+知识选择+活动设计+活动实施+达成评价”的课程育人链,建构富有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2)义务教育段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及省、市教学规范要求,按照“开全、开齐、上好”的要求规范课程建设,尝试课程统整改革,积极推行自主选课日活动,实施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课走读”教学,促进学生个性成长。(3)高中学校在抓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适应“两依据一参考”高考综合改革模式的要求,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体验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开展“选课走班”教学。(4)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扬长发展为目的,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成长、生活科技、感悟自然、走向社会、人生设计”五大行动,开发和利用家庭或社区学习资源等,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领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评价方式: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综合评估,举办全市中小学“课程博览会”。项目学校每学期对学科教师进行一次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评估;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对项目学校进行一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市教育局每学年对县市区及市直中小学进行一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并举办一次“课程博览会”。

(二)教学设计改革

1.改革目标: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这一基本要求优化教学设计,切实解决好“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实施重点:(1)优化目标设计,注重目标导向和激励。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全过程,规定了教学的走向。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情需要设计教学目标,做到面对实际、目标实在、确有实效,力求简洁、准确、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2)优化内容设计,注重资源整合。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通过“删、减、增、整、替”的文本改造,将国家课程有效的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生本课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实现学习内容的最优化。(3)优化过程设计,注重情境体验和活动建构。积极倡导自学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积极创设情境,通过活动建构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主动学习。(4)优化评价设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质量检测,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和反思,生成智慧,提高能力,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3.评价方式:开展“教学金点子”和“教学创意设计”评选活动。项目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金点子”和“教学创意设计”评选活动;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学金点子”和“教学创意设计”评选活动。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改革

1.改革目标: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一校一品”、“一科一模”、“一师一格”的幸福课堂,建立新型课堂文化,大幅提升教学效益。

2.基本理念:树立“发展为本”的理念,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发展思维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树立“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融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实施跨学科教学和深度学习,注重课程创生,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学科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坚持以学为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树立“发展性评价”理念,交互反馈与矫正评价贯穿始终,以学评教,教学相长。

3.实施重点:积极推进深度学习和跨学科教学,探索符合学校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模式和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特色教学,积极倡导自学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合作交流能力,营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教学基本要求是:课前有效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生长点、思维障碍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激发求知欲;课中深度学习,通过有效的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项目和研究的深度学习,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和思维对话,实现智慧共生;课后有效拓展,通过学以致用的科学训练和实践创新,引导学生智慧成长。

4.评价方式:开展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达标活动及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项目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课堂教学水平达标活动;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

(四)基于教育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改革

1.改革目标:本着“建设即应用”的融合创新原则,探索翻转课堂本土化新模式,积极推进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大幅提升教学效益。

2.实施重点:以泰安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实施混合式教学,加强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创新;抓好微课程资源与翻转课堂创新,破解“学什么”和“怎样学”难题;注重课内、校内和家校三类翻转,融通家校共育平台;加强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合作探究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整合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优秀教学元素,确保改革成效。

3.评价方式: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

活动。开展中小学“混合式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按照逐级评选、择优推选的原则,学校、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混合式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五)作业设计改革

1.改革目标:改革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索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轻负高效的作业教学新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巩固和拓展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实施重点:坚持“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的指导思想,以能力为重,抓好常规作业设计,注重分层设计,提高常规作业教学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实践型、探究型和自主型作业设计模式,开展“作业作品化”改革。坚持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形式的趣味性、内容的综合性、作业评价的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切实解决现行作业重复机械低效的问题,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环节。

3.评价方式:开展中小学绿色作业设计展评活动。项目学校定期围绕“轻负担、有思维价值、学生喜欢”等方面进行绿色作业展评,市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进行一次绿色作业展评活动。

(六)教学评价改革

1.改革目标:以科学的教学质量观为引领,改革单纯以分数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为指标的绿色教学评价新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推动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主动、可持续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实施重点:以实施《泰安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增值评价方案(试行)》为抓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制度,开展由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建立发展性绿色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管理和学生综合成长档案的设计,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学科教师、业务管理部门和家长等多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评价的全面变革;积极探索“预期评价”——对教学目标达成水平的评价、伴随评价——将教学评价嵌入整个教学过程、元认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进行评价、学科学业成就分类评价等多样化发展性评价策略,增强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3.评价方式:开展中小学教学质量增值评价和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学校每学期对年级组、学科组和学科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增值评价和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对项目学校进行质量增值评价和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每学年对县市区教育局进行质量增值评价和教学质量绿色评价。

(七)教学研究改革

1.改革目标:以我市“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为主要载体,深化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课题研究制度,切实解决制约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

2.实施重点:针对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选择研究课题,规范选题、设计、开题论证和研究过程监控及成果总结等环节,注重实效。在重视教材教法研究的基础上,突出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及高考综合改革模式等教育热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学的研究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研究,重视教学设计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注重学生课外学习和资源开发的研究,推进教学研究深度转型。积极推进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内容的校本教研和以课堂观察为重点的观课议课制度。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坚持以行动研究为主,重视课例研究和个案研究,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注重教研与教改的良性互动和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以课题研究

为引领,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改革行动。

3.评价方式:开展“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评估。项目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教研成果评选;县市区教育局对项目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评估;市教育局对县市区教育局每学期进行一次“基于云平台·同步大教研”项目评估。(八)创客教育

1.改革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从创客空间、创客课程、创客活动、创客师资、创客文化等维度全面推进创客教育,探索建构具有我市特色的创客教育新体系,为培养“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科技人才奠定基础。中小学校实现创客教育“五个一”工程,即每校开出一门创客课程、建设一个创客空间、聘任一位创客指导师、每年组织一次创客教育活动和每生每年完成一个创客作品。

2.实施重点:全力推进创客教育空间建设,全市各中小学努力建设1个创客空间。条件欠缺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社团活动室、图书馆等场所,配套创客教育基础设施、软硬件和基件材料。重点建设100个具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学校创客教育基地,并授予“泰安市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名牌。加强创客师资配备与培养,进行STEM项目试验和机器人教学试验,积极创建创客教育名师工作室,设立优秀创客教师创客空间(或工作坊),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创客教育教研组(中心),多途径、多形式促进创客教师快速成长。以“创中学”为主路径,构建内嵌式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工作坊、创意实验室、综合实践中心、创客空间等形式为在校学生发挥创意提供一个公平、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保证每一个有创意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投入到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评价方式:开展全市中小学创客教育成果展评活动。按照逐级评选、择优推荐的原则,项目学校、县市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每学年开展一次展评活动。

(九)学科团队建设

1.改革目标:以建立学科专家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开展学科团队建设,打造具有团队意识、合作能力、进取精神的教师团队,提高广大学科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提升学科质量贡献力和匹配度。

2.实施重点:启动实施“中小学学科建设行动”,从“信念作风”、“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知识建设”和“特色建设”六个维度,通过外出学习、读书成长、校本研究、创新实践等多种渠道,着力实施学科团队建设,打造学科品牌,提高广大学科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提升学科质量贡献力和匹配度,并通过开展“学科十佳教师”评选活动,造就学科领军人才,为深化课程改革和大幅提升质量奠定人才支持。

3.评价方式:开展“优秀学科团队”、“学科十佳教师”评选和中小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活动。按照逐级评选、择优推荐的原则,项目学校、县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局每学年分别开展一次评选活动。

(十)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1.改革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课程育人为核心,探索建立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中小学教学新机制,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其终生幸福奠基。

2.实施重点:成立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学科育人团队,建立相关工作规章,开设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的个性化教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验室、图书室、操场、校外实践基地等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社团活动、选课走班教学和个性化泛在学习,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广泛开展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航模大赛、艺体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学生才艺展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3.评价方式:开展中小学才艺展评和学生特长发展示范

校评选活动。按照逐级展评、择优推荐的原则,项目学校、

县市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每学年分别开展一次。

五、推进方式

(一)自我诊断,申报立项。各中小学根据自身传统优势申报改革项目。各学校深入研讨,认真开展改革项目自我诊断,分析自身优势和存在问题,完成自我诊断报告,制定个性化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逐级上报,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审定立项。县市区按照计划要求,成立10个“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项目组,组建项目改革发展联盟学校,进行区域范围内的改革与创新实施。

(二)自主探索,专家跟进。各项目学校执行个性化改革方案,通过专家团队持续跟进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等,推进学校自主改革与发展。市县教育局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课题论证会、专题论坛、成果推介会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培训,进行问题研讨,开展成果交流,推进项目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总结提升,宣传推广。市、县市区及各学校总结项目改革成果,积极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发展其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市、县教育局分别策划好县域层面及省、市范围的推广。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专项推进计划。市基础教研室、教科所将成立专家指导团队,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工作,并持续跟进指导,确保教学改革持续稳步推进。

(二)搭建交流平台。市、县教育局成立10个“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发展共同体,按照项目共进、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协作片区,加强校际合作和互动交流,形成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动态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及时总结和提炼经验,树立典型,全面推广。

(三)加强过程监控。加强教学改革决策、教学改革过程、教学改革成果的系统监控与评价。市、县教研室定期对教学改革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关注育人目标、课程方案、教学各部分内容和各环节目标的有效达成及其系统运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积极开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多向度监督与评价,积极开展学生评教、领导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等活动,不断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四)注重评价激励。将“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项目纳入市县年度教育督导和教学视导之中,作为评价单位和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与评优树先挂钩。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及先进学校评选等方式推广成果,推进项目深入实施,引导教学改革健康开展。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牛泉镇圣井小学雷建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校现有9个教学班,268名学生。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身,为善最乐,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在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德善育人、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借此机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厚基础、长人文、展个性。 1、创新课程管理,确保开足开全课时。针对我校师资缺乏、老化、教师普遍兼课的实际,为着力提高考查科目的开课质量,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监控制度。每天由学校值班中层进行不定时查课,检查教师是否按课程表上课。二是每班安排一名学生记录本班的上课情况。学校将教师上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从而确保课时开足开全。 2、丰富课程建设,增长知识,展现个性。结合教研室“共读一本书”的要求,教导处灵活调整课程表,将每周五下午设为“阅读写作指导课”。语文教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时光。学校设计了高年级阅读记载卡《花香满园》和低年级阅读记载卡《我的地盘》,让学生阅读后及时做笔记。另外,学校把周三下午第二节和活动课定为学生“快乐周三”选修课时间,开设了跳棋、花样跳绳、器乐、诵读、计算机、绘画、呼啦圈、折纸、粘贴画、泥塑、灯饰、

燕子石等各类社团或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深化行规礼仪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行规礼仪儿歌读本》。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对《行规礼仪儿歌读本》进行系统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二、夯实常态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 1、全面推广单元模块教学。在推广过程中,学校分三步走:学习—模仿—示。学校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单元模块教学研讨活动,然后学校马上进行二级培训,使老师们能及时掌握新的模块教学方法。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吴亚萍教授的《上好一类课》和怀源的《从整体教学到整体教育》的报告,通过先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到逐步成熟进行示,使老师们初步掌握了模块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有效性。学校实行课本行间备课、教参批注、预案批注加精品备课的方式,改变了过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备课方式,使老师们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教参、研究课标、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分析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学校还提倡个性化的备课,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 3、强化常规教学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教研室“校长进课堂八项基本要求”和镇教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对常规教学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校长和教导处每周对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质量检测、教研活动、教学创新等常态教学进行监督检查,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沪工程教[2006]76号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工作,是树立良好教风、学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要客观、准确地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教育部教高[200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评价目的 1.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机制,确保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科学地评价课程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不断收集、分析、综合学校各方面关于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方面提供依据。 4.加大教学管理与监督的力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 5.逐步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信息库,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二、评价原则 以科学、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全面综合评价。 三、组织管理 1.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在主管校长领导下,校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 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分校、院两级。校级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由教务处具体负责实施,院级质量评价由学院领导组织实施。 3.校级评价人员组成:校领导、各院、中心(部)、处室领导、校教学督导组专家。

四、检查和评价组成 检查和评价分校领导检查评价,教学督导组检查和评价,同行专家和院、中心(部)领导检查和评价、学生评价。 五、评价实施步骤 1.教学质量评价由检查和评价二部分组成。 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涵盖整个教学过程和所有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评价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 2.校级教学质量检查由教学质量科负责具体安排。校级教学质量检查分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两种。 常规检查:学生报到注册检查,开学初教学秩序检查,节假日前后教学检查,日常教学巡查,考核(测验)巡查,实习、实验(实训)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校院部领导及校督导组专家日常听课。 重点检查:教师职称聘任前、教学竞赛评选、常规检查中有问题的、学生或教师反映较差的。 3.院、中心(部)教学质量检查由院、中心(部)办公室负责具体安排,参照校教学检查规定进行。 4.检查后应有检查总结,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科编写教学简报。 5.教学简报和检查总结应明确提出需改进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由各级教学主管领导负责督导改进。 六、评价结果的反馈 评价结果由教务处反馈给相关校领导、各院、中心(部),并由院、中心(部)以适当形式反馈到每一位教师。教师可在教学管理系统上查阅学生评教意见。 七.评价结果与奖惩处理 1.各院、中心(部)应根据本办法和部门实际情况,对教师工作考核和课时津贴分配等方面制定出相应挂钩的措施。 2.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差”的教师,暂停该教师讲授该门课程的任课资格; 3.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为“较差”的教师,要限期整改。 需重新获得该门课程授课资格,参照“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师任课资格认定管理办法执行”。 八、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小学提升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2014—2017)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XXX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州教发〔2014〕7号)文件精神,严格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切实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我校在前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研究思考,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平阳乡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一、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集乡,经济相对落后,不少家庭重视教育。部分家长注重对子女的培养,能够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这些家庭的孩子普遍修养好、素质高、成绩优、兴趣广。 平阳地区除了一些随父母外出务工者之外,绝大多数子女在我校就读,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①行为习惯表现不佳:部分学生不少行为举止不雅,多数缺乏礼仪教育。②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和习惯不良。普通话不标准,方音严重,有的学生已经影响到了课堂学习。书写不规范,普遍存在写字潦草,簿本不整洁。家长普遍忙于生计,很少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过问,更别谈主动与学校交流了。缺少家长管教的孩子普遍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听课、思考、回答问题、完成作业、阅读等学习习惯不良。③沟通能力较弱。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其他学生沟通相处,学习上不能向优秀学生学习、请教;与老师的交流也少,教师较难掌握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④学习成绩普遍有差距。由于教学点学生人数少,采取的是复式教学,升入中心校后,不适应大班额的教学,原先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明显跟不上班级学习的步调,造成分化严重的学习层次。

历年来,平阳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C类学校还是处在前5名的,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制约我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和短板,不抓好这些学生的帮扶和转化工作,提升质量只能是奢谈。 2.优势分析 我乡是一个文化体育之乡,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为学校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全乡共有教师4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1人,初级教师10人,本科以上7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50周岁以上7人,教师结构相对合理。现在学校正以35岁左右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力军,他们普遍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有爱心,有责任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离不开他们的引领和带动。 平阳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也是我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2013年以来,平阳乡出台了教育奖励办法,每年教师节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这个文件的出台直接激励了我校教师投身教研,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3.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校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矛盾主要是:学生生源参差不齐与学校教师对此问题认识和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每学期都有一些学生在流动,流进流出的都有。班级、学生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定程度上造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能第一时间掌握这些学生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早地了解这些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影响了对这些学生的帮扶。二是有些教师受前几年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一方面错误地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了,教学质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而一定程度上也放松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改善。30-45周岁以上教师占一半多,年龄结构不算偏大;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只有1人,部分青年教师教学知识积淀不够深厚,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洛江区《关于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先进教育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基础、挖掘潜力、注重创新、统筹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基本原则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做温暖教育,育幸福之人”为办学目标,营造“和谐文明、求真向善”的校风、“爱生乐业、严谨高效”的教风和“厚德、乐学、合作、创新”的学风,培育“知文达礼、至真至善”的学校精神。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一)发展目标 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三年内争创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泉州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等,把我校办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初中校。 (二)具体目标 2016年——力争毕业班巩固率达到98%,在中考综合成绩进入前5名的同时,一级达标学校上线率10%以上,普通高中上线率60%,职校上线率27%,毕业合格率97%,教师所任学科有两科以上进入全区前3名。八年级巩固率达到98%,七年级巩固率达到100%,学期期末缩短与区平均水平的差距。

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措施

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措施及成效 中宁县第二中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多次组织全体领导成员,反复讨论,分析我校师资状况和生源状况,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并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宣传发动,从而增强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校教师范围内形成了人人搞课堂教学改革、人人注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局面。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通过学习讨论,认识到: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提高教学质量系于教师的素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狠抓师德教育,采取政治激励、榜样激励和制度激励等手段,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其次,加强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统一安排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材料加强全体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不断组织教师收看远程教育接收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和教学研讨会的录像、光盘、课堂实录等,请本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做专题报告,使教师们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活动,对我校教师的教学、转变陈旧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次,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

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迅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他们精力旺盛,以苦为乐,富有竞争意识,在我校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学氛围。另外,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方面的培训,进行校内、校际间的听课活动,以此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网络,对教师进行常年不断的培训,加强广大一线教师对电教器材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突出质量为本。 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强化“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课小组,对每一位老师的课进行量化评价。对不合格的课再进行指导、点评直到合格为止。另外,还让每一位老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优异才算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我校反对墨守成规、不思改进、摆花架子,也反对不择手段,片面追求分数和“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做法,要求老师必须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效果。因此,坚持对教学的检查制度,每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评价教师,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民意测评,结果计入教师考核档案。另外,教导处每周查一次课,每月一次常规检查。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量化积分,并计入教师考绩档案。认真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并对教学成绩进行认真分析,对每次考试成绩较差的教师,由校领导及时找其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并责令该老师写出整改措

教学改革成果

技工类中职中专学院 学校课程体系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贯彻和执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改革。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优势,办出特色,树立“品牌”,提高“品位”,力求在“做优”的基础上,把学校“做大”、“做强”。将我校几年来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观念建立了机构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我校把培训工作放到课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1)加强校本培训,确保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校本培训是学校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学校有计划地组

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我们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为全体老师做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拓宽教师的视野。其次以教科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开设示范研讨课,让教师切实感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效果,增进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2)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教师技能的提高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狠抓学历达标活动。要求任课教师的学历必须是本科,学历不达标的责成参加进修。目前我校任课老师学历达标率95%,已达标的教师我们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 二、是开展长短培训,到施工现场锻炼,狠抓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现场、到公司广泛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了解本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同时拿到较高的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3)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确保课改的有效运行。面对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建立了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40条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40条建议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 40 条建议(试行)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以课堂为主,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我们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以下 40 条建议,供全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参考。 1.坚持每天读书,把读书当成职业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是为了应付上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与书籍交朋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质的转变。 我们要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原则,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1 / 1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学校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4.坚持教学设计的合作性。 坚持合作研究,搞好集体备课,发挥团队战斗力。 备课组和教研组的教师之间要形成滚动效应: 相互学习,协作共事,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共同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集体设计时既要坚持统一的要求,又要各具个性特征。 5.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效实施《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落实学科目标和学段目标,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开放性、生成性、主体性,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6.教学内容设计要科学、合理。 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依据《课程标准》去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创编教材,合理科学地确立重点和难点,创设内容情景,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科学处理年级、单元(章节)、课时的内在关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注重构建学科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各学科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首要任务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管理出效益,课堂是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工作。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之一,应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在过程管理指导与监督反馈上下功夫,提升执行力,结合学校工作,我的体会是—---抓实过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愿景目标凝聚人心。 在全区全面提升质量的背景下,看到教委提出的质量目标要求,确实压力大,学校召开提质专题会议,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为突破口,夯实各项工作为抓手,自我剖析,问题诊断,自我反思。老师们差的不是学科知识储备,而是敬业的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校总体要求是提质升位。学校修改通过了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在教学质量这块,同年级同学科相对教学质量指标差异进行考核,班级学科捆绑年级考核等,特别是对新接任薄弱班级教师、班级学科质量差异大的有影响。在全校震动较大,教师倍感压力。 二、抓实过程,促进质量提升。 (一),夯实教学常规工作。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行政蹲年级,并主上一门语文或者数学课,平时要求深入课堂,督促指导所在年级教师开展工作。人们常说“村

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学校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把握教材,阅读参考资料,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提前备课,写好教学设计,上好课,课后注重学情反馈,重点比对目标达成度,说直白点,就是看学生掌握没有,根据反馈情况分层设计提升作业,所有教案要求手写。教学常规工作,教导处,蹲年级领导、分校校长不定时抽查与学校月查相结合,以绩效常规考核标准为评价依据,公开检查结果。学校教师上下一心参与到提质工作中来。实施听推门课制度,随机深入课堂听推门课,这是课堂过程管理、监督、切磋的有效方式。常规工作做到逐渐常态化。 (二)、以研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发展,首要是教师发展,教师发展了,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教师自主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学相关的书籍和网络学习,并整理读书笔记,写反思,广博获取知识,解决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实现教学的优化,为自己成长提供支撑。关注新入职教师的成长。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 学校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活动,包括专题培训,如语文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等。开展听评课活动。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的献课活动,课程领导力合格课验收,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参加片区比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

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48、49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013年秋季学期) 任课教师:韦华云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其中48班为快班,49班为慢班,从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较差。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不少数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需要教师督促,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更是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不具有。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因此,本学期的工作难度大,任务繁重.但为了学生,必须树信心,力争出佳绩。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

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部分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利用教材第80页问题材料,了解赵州桥的有关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措施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措施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师要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学生要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转变 由单纯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情景创设、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三)多媒体作用的转变 传统与现代最佳融合,使多媒体由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充分利用先进的视听效果辅助生动、深刻的讲解。 (四)教学基本功的提升 开展教师基本功大练兵,提高全体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技术技能水平,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制定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基本结构和活动程序。积极探索不同课程教学的新模式,除了讲授模式外,我院的课堂教学改革还要因时因人因课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项目式、案例式、实践式、情景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移动课堂、云课堂等。 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变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的课堂教学为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二是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注重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还要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实现全面提升教师指导实践能力、进行德育及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的突破,二是实现显著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技术技能的突破。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管理 1. 制定教学改革计划,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坚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与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先进的 - 1 -

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简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仅限于考试成绩而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去考虑。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教学管理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推动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对课堂教学评价不应仅限于“考试成绩”而应该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去考虑。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 我国的教育学中一般认为“课程是有计划有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总和。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教学内容”。所以,课堂教学首先是有计划的教学内容,是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技能。课堂上采取的各种方法,诸如形象比喻、实验演示、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等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应用所学的知识。活跃的课堂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但是,片面的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离开基础知识的所谓提高能力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理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不是传播知识的机器,而是科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交流,还有着情感上的交流。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新知识的渴求都在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一位教师不喜爱所教的学科,又怎么能把这门学科的奇光异彩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没有严谨求实的教学作风,又怎能引导学生养成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用心去贴近学生。一方面教师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自信的神态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表情、手势一起学生的共鸣,一同感受知识的魅力,探索的乐趣。 1、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2、提倡教学民主,以教师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共鸣,使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和谐。 3、教学相长,师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共同迸发。 四、教学策略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了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不只局限于解

课堂教学方案改进行动计划

阆中市朱镇中心学校 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 四川阆中刘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驿站。为了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升实践智慧,成就师生幸福课堂,实现“善教乐学,幸福成长”目标,立足学校实情,制定《朱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现状分析 紧迫性:朱镇中心学校现有中小学生500余人,教职工43人,其中中级教师20人,初级教师13人,未定职级的有10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上教师8人,40岁以下教师28人,特别是从08年开始分到学校的特岗教师达22人,其中女同志近20人。由于地处阆中市偏远的农村,与南部县城接壤,许多学生随父母到集镇或城市就读,近几年生源急剧下降;同时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由于我校年青教师很多参加工作在5年以内,他们的教学专业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欠缺,好高骛远,对所从事的职业当成一份谋生的手段,思想上不想挑重担,缺乏进取心;业务上不去钻研,教研水平低;工作上按部就班,得过且过。一部分中年教师职业倦态感严重,工作只求过得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工作带来了执行上的难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低下,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可以说,迅速加强教师思想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教学能力改进以迫在眉切。 必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影响颇深,相当大部分学校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模式。通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它注重于教师“教”的技艺,较少地顾及学生“学”的规律;偏重于传授知识,较忽略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主要凭借个人经验、个人专业知识;以口授方式去组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自我表演的天地,较少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个人经验、不确定性、主观性等色彩,因而存在着不少弊端: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媒体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孩子张扬个性,释放潜能和放飞理想的乐园,成为师生知识、生活、情感与生命共鸣的天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写诗、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孩子主动探究,活跃思维的竞技场。成为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的家园。我校很大一部分老师依然使用现代的教学模式重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演绎成了“手动放电影”,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低下,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因而在课堂教学必须改进。 可行性:一是近几年我校充实了很多的特岗教师,虽然他们很多方面与教育者的要求有差距,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只要引导到位,要求到位,学校给予他们上进的平台,他们的思想转变快,行动快,投身课堂改革的激情高涨,主动性加强。二学校注重加强课堂教学领导力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与方法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与方法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的优劣,那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小编简单谈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以供参考。 1. 强化课堂纪律: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课堂纪律,有一个好的学习风气,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能够安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教师平时就要好好管理班级,多对学生进行教育,保证上课时课堂纪律比较好,这样自然教学质量就比较高了。 2.精心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自然是要精心备课,对所讲的内容了如指掌,钻研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同时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接受,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3.调动学生参与: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学生配合教师,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学生不参与,不学习,那课堂效果自然是低下的。调动学生参与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等。 4.教学方法新颖有效: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效果是比较低下,教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可以使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究,教师做好指导,这样学习效果是比较有效的。 5.关注所有学生: 课堂教学质量高,自然就是全班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而不是少数的几个优秀的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学习差的学生,更要多提问,多帮助他们,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质量提升。 6.注重课堂检测和反馈: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注重课堂检测和反馈,就是留下一定的课堂时间把自己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检测一下,看看学生掌握的如何,然后再查漏补缺,看看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再细讲一下,巩固掌握。 7.多学习多反思: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管理经验,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和其它的教师进行讨论,尤其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然后就是结合自己的课堂多多反思,写反思日志,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

信息技术预期研修成果

篇一:《信息技术研修成果》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成果 屏边县白云乡中心小学熊世飞 2014年11月4日 自从白云心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以来,推动新课改以及促进学校不少教师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也是收益者,在本次校本研修学习过程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谈几点体会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四、对OFFICE办公软件的培训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练习质效 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我们认为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情的同时,只要落实“四巧”,挖掘出更多的数学思想、理念,就能提高课堂练习质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内容“巧安排”,确保有效贵在精 课堂练习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新课标倡导“大数学”概念,其内涵之一就是不要单单着眼于某节课的内容,要把数学作为一个整体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学时要把练习内容进行巧妙合理的安排,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作深入的探究,真正掌握技巧和规律。 一个班级学生从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接受新知识的快慢和领悟能力差异大,即使反应快,接受新知识快的孩子对刚刚习得的新知识也有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而,新授课的练习安排起点要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知识运用、理解的过程,教师在练习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知识、归纳要点,理清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顺利从体验过渡到理解,从理解过渡到运用,从运用知识中获取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比如,我在教学《买新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这个例题时,先设计了如下3个小练习: (1)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2)一个书架有4层,共摆放了100本书,平均每层摆放多少本书? (3)一个书架有4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以上三个小练习的设计,不仅给优生无声地提供了解决例题的策略、引领全体学生再一次复习巩固了除法的计算和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还给学困生学习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摸得着”。三个小练习完成后,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探究,看起来寂静无声的课堂中孩子们思绪飞扬,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在汇报交流中,更令人欣喜的是:没有经过老师的任何点拨,中等生和优生都同时想出了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先算出每个书架放了多少本,再用每个书架的总本书除以一个书架的层数,算出每层放多少本;而是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层,再用总本书除以总层数,算出每层放了多少本)。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了变化中进行思维,以不变应万变,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问题。 2、巩固练习要有深度 在巩固练习的安排上,既要注意到学生的知识面,又要考虑到练习应有一定的难度。低起点强调练习的基础性,而练习有深度则强调不但要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关注学生的后续学习。如“除法‘分桃子’”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于是我在安排了一些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的练习题后,设计了2道这样的练习题: (1)买4束玫瑰花用了68元,卖5束月季花用了75元,买哪种花比较便宜? (2)我有一串五色珠子,共78颗,每种颜色的颗数相等,这可能吗?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9, 9(4), 398-40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790416.html,/journal/a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790416.html,/10.12677/ae.2019.94067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in University Xiaoyan Yang, Xiaofeng Yao Jiangsu Key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of Io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ihu University of Wuxi), Wuxi Jiangsu Received: Jun. 10th, 2019; accepted: Jun. 20th, 2019; published: Jun. 27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demand for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ach post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kills of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combination of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eaching by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how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work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further cultivate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 Keyw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Combination of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Promoting Teaching by Scientific Research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杨小艳,姚晓峰 江苏省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无锡太湖学院),江苏无锡 收稿日期:2019年6月10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20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7日 摘要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及,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日渐增多。为了提高我校学生计算机应

本科课程教学改革预期成果

本科课程教学改革预期成果 1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为四个方向: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笔者在分析各高校对四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上找到共同之处——各高校都将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排在了第一个学期学习,如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就将必修课中《C++程序设计》课程排在必修课的最前面,再纵观我国其他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之一《C语言程序设计》几乎是所有专业必学的课程。之所以将此类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第一个学期学习,是因为此类课程对学生其他实践课、更深层次专业课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学好此类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坚实基础。各大高校在不断深化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适应社会行业需求,更重要的是,此项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更符合国家创新和战略发展的要求。 2浅析国内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扩招,高校录取分数低,而计算机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大批量的软件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招了大量的学生,再加上目前诸多高校“宽进宽出”的现状,这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1高校学生生源不同,导致个人计算机基础存在显著地差异 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新入学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据某高校统计分析。有3%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对于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在高中时期就学习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因此,针对不同基础的学

生,如果实施从简到难的教学模式,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对这两类学生进行实施独特的教学方法,将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聊、厌倦,也会使得初学者学起来有一定的压力,会产生厌学情绪,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缺乏行之有效地实践课程 为了提高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初步改革,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分配,但是笔者从各高校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对语言类基础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结合相对简单,不具备科学性和适用性,更谈不上移植和扩展到行业要求的高度。另外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们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获得更高的成绩,而不是切实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因此需要教育者采取更为有效地教学模式来改变这种现状。 2.3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比较固定,逻辑思维性很强,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为了方便学生们对此课程感兴趣,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得与时俱进,进行同步地改革与更新。其实,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分为基础知识与扩展知识两部分组成,基础知识是不变的部分,但是随着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不断地更新升级,扩展部分需要每年更新教材,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这个问题,为学生选用的教材已与时代脱节,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不到切实地提高。 3针对高校计算机语言类基础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3.1制定明确的阶段性课程培养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