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函数教案

对数函数教案
对数函数教案

§2.8.1 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2、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时,曾经讨论过细胞分裂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得到的细胞的个数

y 是分裂次数x 的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用指数函数y =x 2表示。

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1万个,10万个……细胞,那么,分裂次数x 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y 的函数。根据对数的定义,这个函数可以写成对数的形式就是x x 2log =

如果用x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函数,这个函数就是x y 2log = 由反函数概念可知, x y 2log =与指数函数x

y 2=互为反函数 这一节,我们来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Ⅱ)讲授新课

1.对数函数定义:一般地,当0>a 且1≠a 时,函数x y a log =叫做对数函数 这里大家要明确,对数函数x y a log =与指数函数x

a y =互为反函数,所以,对数函数的解析式可以由指数函数求反函数得到,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也就是指数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即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是R 。

由于对数函数x y a log =与指数函数x

a y =互为反函数,所以x y a log =的图象与

x a y =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因此,我们只要画出和x a y =的图象关于x y =对称

的曲线,就可以得到x y a log =的图象,然后根据图象特征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

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图 象

说明:图中虚线表示的曲线是指数函数x

a y =的图象

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看一下对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 3、例题讲解: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log x y a =; (2))4(log x y a -=; (3))9(log 2x y a -=

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定义域(0,+∞)求解。

解:(1)由2

x >0得0≠x 。所以函数2log x y a =的定义域是0≠x x ;

(2)由04>-x 得4

(3)由9-02

>-x 得-33<

33<<-x x

评述:此题只是对数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应强调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为使大家进一步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们来做练习。 (Ⅲ)课堂练习:课本P 89练习1,2 要求:学生板演练习,教师讲评

(Ⅳ)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大家应逐步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如求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问题。 (V )课后作业

一、课本P 89习题2.8 1,2; 二、1.预习内容:P 88例题,例3

2、预习提纲:

(1) 同底数的两对数如何比较大小? (2) 不同底数的两对数如何比较大小?

§2.8.2 对数函数性质应用

教学目标:1、掌握对数函数单调性;2、掌握比较同底数对数大小的方法;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对数大小 教学难点:不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上一节,大家学习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明确了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当1>a 时,x y a log =在(0,+∞)上是增函数;当10<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5.8log ,4.3log 22; (2)7.2log ,8.1log 3.03.0; (3))1,0(9.5log ,1.5log ≠>a a a a

分析:此题主要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同底数的对数值大小。

解:(1)考查对数函数x y 2log =,因为它的底数2>1,所以它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5.8log 4.3log 22<

(2)考查对数函数x 3.0log ,因为它的底数0<0.3<1,所以它在(0,+∞)上是减函数,于是7.2log 8.1log 3.03.0>

通过例2(1)、(2)的解答,大家可以试着总结两个同底数的对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所要考查的对数函数;

(2) 根据对数底数判断对数函数增减性;

(3) 比较真数大小,然后利用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判断两对数值的大小

解:(3)当1>a 时,x y a log =在(0,+∞)上是增函数,于是9.5log 1.5log a a < 当10<

评述:对数函数的增减性决定于对数的底数是大于是还是小于是。而已知条件并未指明,因此需要对底数a 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要求学生逐步掌握。

例3: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 (1)6log ,7log 76; (2)8.0log ,log 23π

分析:由于两个对数值不同底,故不能直接比较大小,可在两对数值中间插入一个已知数,间接比较两对数的大小。

解:(1)16log 7log 66=> 7767log 6log 71,log 7log 6<=∴>

(2)01log log 33=>π ;2232log 0.8log 10,log log 0.8π<=∴>;

评述:例3仍是利用对数函数的增减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当不能直接比较时,经常在两个对数中间插入1或0等,间接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例3(2)题也可与1比较。

(Ⅲ)课堂练习:课本P 89练习3

补充:比较7.0log 2与8.0log 3

1两个值的大小

要求:学生板演,教师讲评 (Ⅳ)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掌握利用对数函数的增减性比较两对数大小的方法,并要能逐步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V )课后作业

一、课本P 89习题2.8 3

二、1.预习内容: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证明 预习提纲:

(1) 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通法; (2) 判断、证明函数奇偶性的通法。

教学后记

§2.8.3 对数函数性质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单调性;2.掌握比较同底数对数大小的方法;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证明通法 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要求大家预习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证明方法,现在,我们进行一下回顾。 1、判断及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步骤:假设—作差—变形—判断

说明:变形目的是为了易于判断;判断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差式正负的判断;二是对增减函数定义的判断。

1、判断及证明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步骤: ① 考查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 比较)(x f -与)(x f 或者)(x f -的关系;

③ 根据函数奇偶性定义得出结论。

说明:考查函数定义域容易被学生忽视,应强调学生注意。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例题 (Ⅱ)讲授新课

例4: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x

x

x f +-=11lg

)(; (2))1ln()(2x x x f -+= 分析:首先要注意定义域的考查,然后严格按照奇偶性证明基本步骤进行

解:(1)由

011>+-x x

可得11<<-x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1,1-)关于原点对称 又x x x f -+=-11lg )(111lg()lg ()11x x

f x x x

---==-=-++。即)()(x f x f -=-

所以函数x

x

x f +-=11lg )(奇函数

评述:此题确定定义域即解简单分式不等式,函数解析式恒等变形需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说明判断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不能轻易直接下结论,而应注意对数式的恒等变形。

解:(2)由012>-+x x 可得R x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 又

)1ln()(2x x x f ++=-

()x f x ===-=-

即)()(x f x f -=-

所以函数)1ln()(2x x x f -+=是奇函数

评述:此题定义域的确定可能稍有困难,可以讲解此点,而函数解析式的变形用到了分子有理化的技巧,应要求学生掌握。

例5:(1)证明函数)1(log )(2

2+=x x f 在),0(+∞上是增函数。(2)问:函数

)1(log )(22+=x x f 在)0,(-∞上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

分析: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函数单调性证明通法,同时熟悉上一节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数对数大小的方法。

证明:设),0(,21+∞∈x x ,且21x x <

则)1(log )1(log )()(2

222

1221+-+=-x x x f x f

1102

22121+<+∴<

又x y 2log = 在),0(+∞上是增函数

∴)1(log )1(log 2

222

12+<+x x ,即)()(21x f x f < ∴函数)1(log )(2

2+=x x f 在)0,(-∞上是增函数 (2)题证明可以依照上述证明过程给出

评述:此题可引导学生总结函数)1(log )(2

2+=x x f 的增减性与函数12

+=x y 的增

减性的关系,并可在课堂练习之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Ⅲ)课堂练习

(1) 证明函数)1(log 221+=x y 在)0,(-∞上是减函数; (2) 判断函数)1(log 2

21+=x y 在)0,(-∞上的增减性

(Ⅳ)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能进一步熟悉对数函数的性质应用,并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通法,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V )课后作业

一、1.求)2(log 2

3.0x x y -=的单调递减区间;

2.求)4(log 2

2x 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

3、已知)2(log ax y a -=在[0,1]上是x 的减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二、1.预习内容:课本P 90例1,P 96~P 97

2.预习提纲:

(1) 什么是数学模型? (2) 什么是数学建模

(3) 你认为数学建模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后记

§2.9.1 函数的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建模;2.掌握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 教学难点:数学建模意识 教学方法:读议讲练法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以及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并要求大家在课前对本章作系统地归纳整理,接上来,用已学过的知识举例说明函数的应用。

(Ⅱ)讲授新课

大家首先阅读课本P 96~P 97,来了解一下数学建模的有关知识 1、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简单地说,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时,所得出的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

数学模型方法,是把实际问题加以抽象概括,建立相当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

2、例题讲解:

例1:用长为m 的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如图),若矩形底边长为2x ,求此框架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分析:所求框架面积由矩形和半圆组成,数量关系较为明确,而且题中已设出变量,所以属于函数关系的简单应用。

解:如图设x AB 2=,则CD 弧长=x π,于是AD 2

2x

x m π--=

因此mx x y ++-

=22

4

π

再由0220

2>??

?

??-->x x m x π 解之得π+<<20m x

即函数式是:mx x y ++-

=22

4

π;定义域是:)2

,

0(+πm

评述:此题虽为函数关系的简单应用,但应让学生通过此题明确应用的能力要求及求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 数学应用题的能力要求:

(1) 阅读理解能力; (2) 抽象概括能力

(3) 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4) 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 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 合理、恰当假设; (2) 抽象概括数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表示; (3) 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4) 数学问题的解向实际问题的还原。 有了上述说明,我们在看例2时就应有所注意。

例2:如图所示,有一块半径为R 的半圆形纲板,计划剪裁成等腰梯形ABCD 的形状,它的下底AB 是⊙O 的直径,

上底CD 的端点在圆周上,写出这个梯形周长y 和腰长x 间的函数式,并求出它的定义域。

分析:要用腰长表示周长的关系式,应该知道等腰梯形各边的长,下底长已知为2R ,

两腰长为2x ,因此,只须用已知量(半径R )和腰长x 的函数式。

解:如图所示,AB=2R ,C 、D 在⊙O 的半圆周上设腰长AD=BC=x ,作DE ⊥AB ,垂足为E ,墨守成规结BD ,那么∠ADB 是直角,由此Rt △ADE ~△ABD 。

∴AB AE AD ?=2

即R

x AE 22

= ∴R x R AE AB CD 222-=-=

所以,)2(222R x R x R y -++= 即R x R

x y 422

++-= 再由????

?????

>->>020

202

2R x R R x x 解得R x 20<< ∴周长y 与腰长x 的函数式为:R x x R

y 4212

++-

=,定义域为:)2,0(R 评述:例2是实际应用问题,解题过程是从问题出发,引进数学符号,建立函数关系式,再研究函数关系式的定义域,并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做出回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形。

(Ⅲ)课堂练习 课本P 92练习薄,2 (Ⅳ)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应对数学建模有所了解,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逐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V )课后作业

一、课本P 93习题2.9 1,2 二、1.、预习内容:课本P 91例2

2.预习提纲

(1) 例2的数学模型和哪种函数有关? (2) 试列举有关平均增长率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9.2 函数的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1.继续了解数学建模的方法;2.能够建立有关增长率的数学模型;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数学建模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学建模意识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了解了数学建模的方法和较简单的情形,并总结了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步骤,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数学建模的方法,加强大家的函数应用意识。

(Ⅱ)讲授新课

例3: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 元,每期利率为r ,设本利和为y ,存期为x ,写出本利和y 随存期x 变化的函数式,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2.25%,试计算5期后的本利和是多少?

分析:了解复利概念之后,利率就是本金的增长率,和大家初中所接触的增长率问题相似。

解:已知本金为a 元

1期后的本利和为)1(1r a r a a y +=?+=;

2期后的本利和为2

2)1()1()1(r a r r a r a y +=+++=;

3期后的本利和为3

3)1(r a y +=;

……

x 期后的本利和为x r a y )1(+=

将1000=a (元),r =2.25%, 5=x 代入上式得5

5

1000(1 2.25%)1000 1.0225y =?+=?

由计算器算得68.1117=y (元)

答:复利函数式为x

r a y )1(+=,5期后的本利和为1117.68元

评述:此题解答的过程体现了解题的思路,再现了探究问题的过程,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4:某乡镇现在人均一年占有粮食360千克,如果该乡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4%,那么x 年后若人均一年占有y 千克粮食,求出函数y 关于x 的解析式。

分析:此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恰当引入变量,抓准数量关系,并转化成数学表达式,具体解答可以依照例子。

解:设该乡镇现在人口量为M ,则该乡镇现在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60M 。 经过1年后该乡镇粮食总产量为360M (1+4%),人口量为M (1+1.2%),则人均占有粮食为

%)

2.11(%)

41(360++M M ;

经过2年后人均占有粮食为2

2

%)

2.11(%)41(360++M M ……

经过x 年后人均占有粮食x

x

M M y %)

2.11(%)41(360++= 即所求函数式为:x

y )012

.104.1(

360= 评述:例4是一个有关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如果原来的产值的基础数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时间x 的总产值y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即x

p n y )1(+=

解决平均增长率的问题,常用这个函数式。

(Ⅲ)课堂练习 课本P 92练习3,4 (Ⅳ)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大家要掌握有关增长率的数学模型,如产量、产值、粮食、人口等增长问题就常用增长率的数学模型。

(V )课后作业

一、课本P 93习题2.9 3,4 二、1.预习内容:课本P 91例3 2.预习提纲:

(1) 例3中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2) 例3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2.9.3 函数的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适应各学科时的横向联系;2.能够建立一些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学建模的方法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增长率的数学模型,这种模型在有关产量、产值、粮食、人口等等增长问题常被用到,这一节,我们学习有关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Ⅱ)讲授新课

例5:设在海拔x m 处的大气压强是y Pa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kx

ce y =,其中

c,k 为常量。已知某地某天在海平面的大气压为1.01×105Pa ,1000m 高空的大气压为0.90×105Pa ,求600m 高空的大气压强(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分析:解决此题,应排除题中专业术语的干扰,抽象概括出数量关系,准确地转化成数学表达式。

解:将,1001.1,05

?==y x 5

1090.0,1000?==y x 分别代入函数式kx

ce y =,得

?????=?=?k k ce ce 100050.51090.01001.1 解之得??????-=?=-)

(1015.110

01.14

5

由计算器处得k c ∴函数式x

e y 4

10

15.151001.1-?-??=

将x =600代入上述函数式得600

1015.15

41001.1??--??=e y

由计算器算得)(10943.05

Pa y ?=

答:在600m 高空的大气压约为0.943×105Pa 评述:

(1) 此题利用数学横型解决物理问题; (2) 需由已知条件先确定函数式;

(3) 此题实质为已知处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函数值的数学问题; (4) 此题要求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运算。

例6: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n 次测量分别得到

n a a a ,,21 共n 个数据,我们规定所测量的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a 是这样一个量:与

其他近似值比较a 与各数据差的平方和最小,依此规定,从n a a a a ,,,221 推出的

a = 。

分析:此题应排除物理因素的干扰,抓准题中的数量关系,将问题转化成函数求最值问题。

解:由题意可知,所求a 应使2

21)()(n a a a a y -++-= 最小

由于)()(22

22212212n n a a a a a a a na y +++++-=,若把a 看作自变量,则y 是关于a 的二次函数,于是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

因为n>0,所以二次函数)(a f 图象开口方向向上。 当)(121n a a a n a ++=

时,y 有最小值,所以)(1

21n a a a n

a ++=即为所求 评述:此题在高考中是具有导向意义的试题,它以物理知识和简单数学知识为基础,

并以物理学科中的统计问题为背景,给出一个新的定义,要求学生读懂题目,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即

22221)()()(n a a a a a a y -++-+-= 然后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解

题关键是将函数式化成以a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形式,这是函数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Ⅲ)课堂练习

课本P93习题2.9 5

(Ⅳ)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熟悉数学建模的方法,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一定的关于物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应变能力。

(V)课后作业

一、课本P93习题2.9 6

二、1.预习内容:P94~P95

2.预习提纲:

(1)实习作业的要求;

(2)实习报告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