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四:社会综治型模式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四:社会综治型模式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四:社会综治型模式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四:社会综治型模式

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案例:天津大寺镇王村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该村距天津港10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全村580户,人口1862人,占有土地4000余亩。

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2012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电脑、电话、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

十几年前,王村90%的村民仍然住着低矮潮湿的危陋平房,单调、简陋、陈旧、窘迫、拥塞是绝大多数王村人的居住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村领导制定了5年村庄建设规划,推倒全村危陋平房,建成公寓和别墅,让全体村民住上了新楼房。此外,为了实现农

村城市化,使百姓生活在舒适、整洁、文明、优美的环境中,村领导组织制定了彻底改造村内生活环境的规划,并筹措资金,组织力量先后完成了许多工程、项目的改造和提升,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王村在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商业街,开发建设峰山菜市场、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还先后建成了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健身广场、24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10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体活动中心,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拉丁舞排练场、农民书屋、村民学校、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舞蹈排练厅、棋牌室样样俱全,全部按照最高标准建设,设施完善,而且所有场馆都不对外营业,全部作为百姓的福利,让乡亲们无偿使用。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极大方便了村民生活。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2162·节能环保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月中 农村污水治理典型工程案例成效分析与问题对策 张 璇 (大连理工大学 116024)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决策,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内容之一就是农村污水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自来水、卫生洁具、冲式厕所等等的普及,这些都是导致农村污水排放量增大的重要原因。为了了解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文章将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污水治理工程成效、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对污水治理进行方案设计。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难点 0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所提出重要的一个决策,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能够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力求解决三农问题。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上,各地都相继的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多种问题,因此只有充分的对现状进行了解,因地制宜,才能够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项目共同发展。 1农村污水基本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可分为黑水与灰水两大部分,黑水是指拥有高浓度混合的生活污水,例如冲式厕所的污水;灰水则是指厨房、洗浴或是管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按照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污水量较小、排放系数低。农村居民在生活用水量上与城市居民比较更低,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城市居民用水量212L/d,农村为68L/d[1]。在排放上分为直接泼洒地上的无明渠排放方式与通过明渠排放至户外的有明渠排放方式。农村的排放系数一般是<0.5. ⑵成分复杂,生化性较强。农村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合成洗涤剂、病毒、细菌、寄生虫卵等等的含量较高,可生化性的可能性也较高[2]。 ⑶排放时间较为规律。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是一个排放的高峰期。 ⑷来源较为广泛。新农村建设带动着农村经济与生活方法的发展,因此也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在排放量上较多。在污水的排放来源上,主要包括家庭卫生设施、乡村旅游、禽畜喂养等等方面。 2余姚市污水治理工程案例 为了更为直观的对污水治理工程进行了解,文章将以05~06年的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污水治理工程为例。此工程是按照1000人的规划,平均流量100m3d-1的规划,采用的方法是“三级厌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竹林灌溉”的工程[3]。污水治理工程的内容是包含了整座村庄北片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利用这三个部分。整个工程投资大约为150万元左右,在收集管网这一块占了80%。 在连续运行了两年的时间内,其运行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在:⑴降低了污水进入水库的污染物总量。丽水市水阁街道四都村为南明湖库区上游地带,污水进入水库后,因为污水本身中的氮、磷、细菌等等物质,会对水库中的水造成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会影响水库的水质[4]。该工程的应用收集管网的净化处理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对于水库造成的富营养化的情况,从而改善水库水质。 ⑵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在上庄村实施了该污水治理工程,由于工程中有着收集管网的工程项目,通过该项目对河道进行整治,并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该种方式对全村的排水系统都进行了改善,从而达到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的,对农村“脏、乱、散、差”等环境现象进行改变。 ⑶发展了农村生态效益。该工程中有污水净化设施以及尾水灌溉的项目,通过将污水净化,保留污水中的养分,将污水中包含的氮、磷作为营养成分对竹林进行灌溉,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竹林与竹笋的产量。 3农村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难题 在上文中提到的四都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在运行的两年期间成效显著,但是在不少地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还是存在着不少难题。 3.1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 就以浙江省瓯江流域龙泉、景宁一带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为例,这些农村在用水方面使用山泉水与河水的比例比较大,一些居民是将污水直接泼洒在地面上,一些居民则是将污水接入了雨水立管,但是该种设计则是大大的降低了污水的使用率与收集率。浙江省新农村污水治理因为缺乏设计规范与经验,选择的20多种工艺均不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5]。例如其中氮总量、磷总量不达标等,这对污水治理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3.2村庄规划滞后 虽然上庄村的污水治理工程得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丽水市其他一些地处较为偏远的山区与经济并不发达的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因为村庄规划滞后的缘故。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在选址上就无法选择,污水治理工艺与方案也无法确定。就比如村庄的房屋较为陈旧、村庄内部有河流进行阻断,地形差等等情况,这些都无法让污水治理工程开展下去。 3.3农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不单单是要求政府介入,这也是需要得到村民的帮助。但是治理工程的治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技术等等方面,这就务必会涉及到征地、基础设施健身等方面。可是一些农村的村民只在乎自身土地、家庭收入,对于环境的优劣则并不在乎。认为污水治理工程是公共事业,因此自身没有环保素质,污水治理工程得不到支持,因此工作难以开展。 4解决对策 在上文简要的了解到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针对这几点问题拟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⑴需注重设施选型与建设。针对于管网与工艺设计不合理污水治理工程不佳的地区,在设计开发商首先可以选择占地较少以及容易维护的节能型的工艺,通过该种方式达到降低污水治理工程各项基础费用的目的。在选择工艺时,还需结合各地的实际运行的效果,在工艺上可选择同类型的,可方便统一有效管理。对于施工单位也有所考究,需选择经验丰富、资质高以及信誉好的单位,在源头上就做好治理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管等工作, ⑵整治规划。要在农村开展污水治理工作,首先需要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将其作为污水治理的前提基础。其次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在整治规划中做好排水规划,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模式,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型。 ⑶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上文了解到,污水治理工作并不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双方配合才可完成的工程。因此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可采用多媒体向村民宣传环保公益、制作宣传标牌或是印刷宣传册等等方式。 5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的,而新农村建设又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互联系。着力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的污水治理工程,坚持低投入、低成本、易管理的方针政策,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带入到良性发展中,最终达到实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华生,杨晓仙,陈宇辉等.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分析与难题破解[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23(2):74-78. [2]赵志军,方先金,戴前进等.农村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对策[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124-127. [3]王磊.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1):145-145,147. [4]高晓兰.常熟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调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 [5]朱飞虹,张安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沼气,2010,28(2):49-51.

美丽乡村十大系统

美丽乡村十大系统 一、系统概述 坚持全域统筹、规划引领,系统整治、综合发力,围绕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等工作重点,确立“十大系统”进行综合整治,并专门进行了责任分解,明确了每条系统整治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以及牵头负责的部门,由督查部门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督促相关部门和各镇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功能设计 (1)环卫保洁管理系统 主要是通过在镇村划分无缝隙全覆盖的环卫保洁网格,配齐配全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聘请专业化环卫保洁队伍并按照户数和保洁面积合理配备保洁人员,建设运用GPS和先进的通讯设备、对环卫保洁人员和垃圾运输车辆全天候监控、对垃圾卫生事件第一时间处置的智能化监管平台,强化对保洁人员的监督考核等,建立起生活垃圾“户集、镇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和及时处理。 (2)绿化管理系统 主要是高标准地实施重点道路两侧、镇驻地、进出村路、村内空闲地的绿化,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见缝插绿,形成自然美观的绿廊、绿道,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 (3)道路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国省县乡道以及村庄进出村路、大街等进行规范整治,使道路之间顺畅衔接、道路两侧规范有序,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水泥硬化、黄砂或石渣铺垫等方式对村庄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彻底改变过去村庄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 (4)亮化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村庄进出村路和大街的路灯等照明设施进行规范,在村庄文化休闲健身广场设立照明设施,方便群众晚上出行和休闲娱乐。 (5)水环境治理系统 主要是对河沟塘湾渠等进行整治,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加强沿岸绿化,并进行适度浆砌和护坡;对整治完的河沟塘湾渠落实专人看管,杜绝前整后乱,使一个个昔日的垃圾湾变成今日的景观湾。 (6)规范畜禽养殖系统 主要是推进村庄畜牧养殖退村进区,鼓励散养户迁进统一规划建设的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清洁化养殖技术,有效解决村内养殖户对村庄环境的污染问题。 (7)环境保护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违规排污、排烟、排气和噪声污染以及采矿、采石等粉尘污染依法进行治理,对村庄周边搞经营性的畜禽粪便晾晒场予以取缔,切实减少环境污染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8)乱搭乱建和违法建设治理系统 主要是在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稳定基础上,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

1.1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综治管理) 综治模块主要面向各级综治委、办、网格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开放。通过机构队伍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1.1综治机构管理 1.1.2综治队伍 1.1.3群防群治组织 1.1.4群防群治队伍 1.1.5综治中心 1.1.6综治视联网信息中心 1.1.7网格化建设 1.1.8楼栋长 1.1.9综治领导责任制 1.1.10重特大案(事)件 1.2实有人口 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数据,为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由村(社区)网格员收集,信息员整理录入,实现人口基础数据动态化管理。 整合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留守人员、境外人员等数据,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

1.3特殊人群 对每个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包括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人员、重点青少年基本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1.4重点青少年 对辖区内重点青少年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导出等操作,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性别、生日、人员类型、监护人、现居地址等基础数据做维护。闲散青少年的人员信息包含失学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

1.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社会组织)1.5.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1.5.2社会组织 1.5.3机关企事业单位 1.6社会治安 1.6.1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1.6.2命案防控 1.6.3寄递物流安全管理 1.7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8校园及周边安全 1.8.1学校管理 1.8.2学校周边重点人员 1.8.3涉及师生安全的案(事)件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 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 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 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Ⅲ类。 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 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 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 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1.1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综治管理) 综治模块主要面向各级综治委、办、网格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开放。通过机构队伍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1.1综治机构管理 1.1.2综治队伍 1.1.3群防群治组织 1.1.4群防群治队伍 1.1.5综治中心 1.1.6综治视联网信息中心 1.1.7网格化建设 1.1.8楼栋长 1.1.9综治领导责任制 1.1.10重特大案(事)件 1.2实有人口 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数据,为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由村(社区)网格员收集,信息员整理录入,实现人口基础数据动态化管理。 整合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留守人员、境外人员等数据,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

1.3特殊人群 对每个辖区的重点人员包括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人员、重点青少年基本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1.4重点青少年 对辖区重点青少年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导出等操作,基本信息包括、、性别、生日、人员类型、监护人、现居地址等基础数据做维护。闲散青少年的人员信息包含失学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

1.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社会组织)1.5.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1.5.2社会组织 1.5.3机关企事业单位 1.6社会治安 1.6.1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1.6.2命案防控 1.6.3寄递物流安全管理 1.7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8校园及周边安全 1.8.1学校管理 1.8.2学校周边重点人员 1.8.3涉及师生安全的案(事)件

什么是美丽乡村

什么是美丽乡村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樊森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超强开发利用和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挑战,“三农”问题更为紧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意义重大。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中央一号文件,再到农业部出台《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及《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美丽乡村的大轮廓已清晰可见,但究竟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美丽乡村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说法。 美丽乡村是什么?美丽乡村就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是新农村的升级应用版。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村庄规划经验,美丽乡村应具备以下七大要素。 一、舒适的人居环境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国家惠农哺农政策不断实施,使得农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农村的人居条件和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们的生息,造成了当下诸多空心村的产生。乡村的基本

属性是人的居住聚集,因此发挥好基本职能,提高基本职能的吸引力,并使其与城镇、城市在整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差异竞争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 1、生态环境优美 当前全国性基本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工业生产等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威胁,保护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持天蓝、水绿、气清的自然环境,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本所在,也是美丽乡村的吸引力所在。 2、基础设施完善 总体而言,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亟需治理,尤以农村改厕、路面硬化、排污、垃圾处理等任务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应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3、公共服务均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整治环境,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服务,能够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适度的人口聚集 城市之所以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是因为城市为他们提供了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一:

“美丽乡村”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之一: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

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 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 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 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村里建设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苏州十大最美乡村苏州最美的乡村作文

苏州十大最美乡村苏州最美的乡村作文 早就听说旺山是苏州最美的乡村,那里美不胜收,为了完成描写风景的作文,今天我专程去了,果然名不虚传。 沿着蜿蜒曲折,整洁宽阔的柏油路走进旺山,风吹在脸颊上,冷嗖嗖的,放眼四周,林深叶茂,郁郁葱葱,只觉得空气格外清新,真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 参天的大树,茂密的竹林;旺山四周山腰上,一排排整齐的梯田里,簇拥在一起的茶树宛如条条绿色的带子,把山峦妆扮得分外美丽。田野中不时见到被寒风吹落了叶子的光秃秃的枯树,它似乎在提醒人们,冬天还没有过去,但是山峦上层层叠叠,茂密的绿树丛好似在告诉我们,旺山不怕严寒,旺山永远是最美丽的。 远处隐隐约约飘来的阵阵评弹说唱声,伴随着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侧耳细听,能听到虫鸣,布谷鸟的叫声,寂静中使我享受到了难得的安祥;忽然雄鸡的打鸣,狗的吠叫,“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鹅叫声吸引了我,循声走过去,只见池塘里白鹅,黑鹅悠闲的游来游去,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农家院子里,飘出的饭菜阵阵香味,使我有了世外桃源的感觉。 旺山最美的景点要数“九龙潭”了。走进九龙潭,首先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底的葡萄架,葡萄架下的小路曲径通幽,小路的尽头豁然开朗,面对潭水清澈见底,一座很长的多孔木桥横贯湖

面,每个桥孔上有一只龙头,九只龙头栩栩如生,我寻思九龙潭因而由此得名。走过桥,山腰上有一亭子,横匾上写有“揖山亭”,顾名思义,是我们应该向生我养我的山峦打躬作揖,表示敬意…… 旺山的西施塘也很漂亮,相传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传说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卧薪尝胆,用美人计引诱吴王不理朝政。西施塘就是当年范蠡找到西施后,在此练习琴棋书画,生活洗澡的地方,西施塘上的亭子名“范亭”是范蠡当年为保护西施而经常驻足的地方。看着风景,想着历史故事,令我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西施塘的西面是雄伟庄严的千年古刹宝华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庙前有一口从不枯竭的憨憨泉,边上站着一个手扶锡杖的大和尚,地上盘腿坐着三个小沙弥,想起他们挖井的辛苦,令人感动不已,浮想联翩。 旺山的美丽似人间仙境,身临其境一定会流连忘返。听了我的介绍,心动了吗?赶快去体验一下吧!

典型案例(龙游:“三治融合”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龙游:“三治融合”走出基层治理新 路子 典型案例:(800字左右) 5月19日傍晚,东华街道方坦村,村民陆续聚集。在礼堂内侧,4男6女“演员”有的穿蓑衣、戴斗笠、拿锄头、挑担子;有的扎头巾、系围裙、提菜篮、扛扫帚,模特步子时髦可乡味依然十足,他们就是村里的护水义工。 “卫生保洁怎么搞,垃圾首先得分类……”模特队队员董德琴向观众介绍节目内容。“本来我搞卫生,就是把自家垃圾扫出门,现在看了表演,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一位村民看完节目说。 而在塔石镇,大张旗鼓成立“乡贤会”,15名乡贤因为“谋发展、促和谐、济贫困、正风气”,进入“乡贤榜”。 目前,在龙游农村,“老娘舅”调解队、“五水共治”服务队纷纷成立,一些村庄连续多年举办以倡导公德为主题的“村晚”。休闲之时,村民们在家门口打腰鼓、跳排舞、唱婺剧、秀棋艺,在“农家书屋”读书,村内再无闲逛人,个个都有好去处。 德治的普遍推行,让农村基层群众更加注重村级公共事务,更加注重村容村貌洁美,更加注重邻里关系和谐,共建美丽乡村、同奔美好生活成为农村风尚。

龙游县横山镇脉元村有洪姓两兄弟,比邻而居,今年初,为房屋改建争地基,差点打起来。几位老党员和村民知情赶来,“农村房屋改扩建要向村里申请,而且要公证。”两人都觉得好,于是请来规划员、土管员现场放样,最后双方都满意。 为进一步完善村民民主自治管理,龙游县还实行村“两委”治村问计“联席会”制度,主要讨论村集体各项财务支出、村民建房、人口出生指标等民生事项。在决策机制上,由支部会议“提”、村民议政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定”。同时,对涉及村民权益、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村务事项,坚持决策前听村民意见,决策中村民代表旁听程序是否合规,决策后听反馈,确保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案例点评:(200字左右) 村民自治“治出”民生大局。在拥有“万年文明、千年古窟、百年商帮”的浙西龙游县,如今正演绎着一场德治、法治和自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的社会实践。现在涉及民生、稳定工作的问题中,90%能解决在村。与之相应的是,“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也有力推动了县域重点中心工作。龙游县委书记刘根宏说,以“法治”为纲,以“德治”为领,以“自治”为基,鼓励和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实践,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乡村和地方治理现代化,能够更好地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促进党委政府的革故鼎新和激发公民参政议事的热情。

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模式——“文化+旅游+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模式——“文化+旅游+农业”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在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与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驱动下,将美丽乡村建设又一次推向了高潮。绿维创景多年来研究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在农业部发布的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之外,创新性的探索出了美丽乡村更具生命力的“文化+旅游+农业”模式,本文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为例,详细地阐述了此种模式的应用,以供大家分享。 一、项目背景 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时,在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际,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消费与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环境之下,毕节市七星关区紧跟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国家、贵州省、毕节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以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契机,以区域交通环境改善为机遇,以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启动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七星关区政府委托绿维创景进行八寨镇美丽乡村示范建设规划。 二、问题聚焦 村庄现状问题主要存在于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第一,产业处于低级、粗放的小农经济阶段,传统农业不足以发展村庄经济,导致村庄经济活力缺失,人口流失,村庄空心化。第二,村庄建设良莠不齐,村庄传统特色风貌和建筑符号逐渐消失,缺乏良性交往空间,街巷空间脏乱差,空心村现象逐步加剧,传统村落活力渐逝。第三,村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差,文化服务设施匮乏,卫生设施条件差,村民物质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在贵州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生态文明型和民俗特色型四种典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趋于成熟,已成功发展了一批美丽乡村。在周围村庄快速发展,八寨镇村庄自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找到八寨镇的出路呢?是遵循固有模式,还是跳出成功经验,探寻一条全新的道路,是项目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规划思路 项目组以村庄实际为出发点,秉承“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将八寨镇打造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

[重点]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重点]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资溪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 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 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的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和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村庄产业规划。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不搞一个模式、不用城市标准和方式建设农村,做到依山就势、聚散相宜、错落有致,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中,新建房屋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政策规定标准,严禁村庄规划区外新建房屋。

海口十大最美乡乡村评选活动方案

2011年海口十大旅游乡展示评选活动方案《世博生态后花园〃国际乡村看湖州》 信息中心 2011年9月

目录 一、本案总体思想 (3) 二、活动名称 (3) 三、活动主题 (3) 四、活动时间、地点 (3) 五、推广策略及网络活动介绍 (4) (一)推广策略 (4) (二)总体推广方案架构表: (5) (三)网络活动及推广(以上线时间排序) (6) (四)内容承载 (10) 六、主体活动宣传及现场活动创意: (12) (一)主体活动 (12) (二)系列活动 (17) 七、媒体整合及效果预估 (18) 八、费用测算 (22) 九、乐途旅游简介 (22) 附件1:网络媒体推广资源示意说明 (23)

一、本案总体思想 在世博旅游年的大环境下,以“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 活动为契机,利用网络媒体信息承载量大、互动性强、影响面广等优 势,通过前期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中期对活动进行全面报道,后期 对活动进行延续推广的手段,全面而紧密抓住世博旅游机遇,使湖州 市的“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 范围内得到推广并形成深远影响力。进而直接带动2010年的旅游经济 增长,并为湖州旅游的长期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本方案重点立足于网络层面的策划和推广,同时涵盖其它媒体的整合宣传。针对现场活动环节只是给出创意层面的建设性意见。 二、活动名称 《第二届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暨第六届浙江山水旅游节》三、活动主题 《服务绿色世博,走进生态旅游》 网络宣传主题:《世博生态后花园,国际乡村看湖州》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4月中旬 地点:湖州市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典型案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现状及治理的探究 前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天蓝水清空气好本该是中国乡村的本色,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农村陷入环境困局。农村环境问题困在何处,如何突围?在读者的来稿中,讲述了他们亲历亲闻的乡村环境,并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难题。笔者在湖北省首批小康县(市)宜城市农村调查走访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垃圾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成为影响农村人口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对农村垃圾的处理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内几个农村为例,探讨农村环境的相关问题。 一、该区域农村环境问题现状 1、目前该市大部分畜牧业污染得到了有效防治,但仍有一部分粪污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农村散养户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畜牧业污染监管的不力;屠宰场(户)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较大,部分屠宰场(户)无力负担高额的污水处理投资;部分养殖场缺乏资金,不能综合利用,没有能力筹建的沼气池;由于奶牛粪便肥力不大,虽有些单位用于蘑菇养殖和造沼汽,但用量不大,奶牛场粪便仍急待解决。 2、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农民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高,个别农民还存在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问题;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目前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防效不够好、成本高、持效期短,有的病虫害仍需用化学农药防治,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缺乏;目前,该市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基本局限于销售环节,对农资市场的检查比较严,但对使用环节的管理还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3、1995年该区区内(即村内区域)绿化率2.92%,人均绿地面积33.9hm2,直到1997年,绿化情况基本无大的改变。而且改区总体绿化水平低,绿地面积较少,城区人均占有的绿地面积不多,裸露土地未全面实施草地覆盖。重点污染源厂界外无绿化屏障,厂区的污染物外散,影响面积较大。建筑施工扬尘严重,也影响城区空气的洁净。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 1、破坏该区域的环境平衡,使区域内河流几乎断流,未断流的河流鱼虾绝迹。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典型案例 自2013年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1.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省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省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

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 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 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 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示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 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2.5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 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 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万元。村里建设的" 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2.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 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 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 其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进一 步提升了环境品位。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 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 为经济优势。现如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 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 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9+X) 1.1 综治组织及综合业务(综治管理) 综治模块主要面向各级综治委、办、网格管理员等工作人员开放。通过机构队伍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1.1 综治机构管理 1.1.2 综治队伍 1.1.3 群防群治组织 1.1.4 群防群治队伍 1.1.5 综治中心 1.1.6 综治视联网信息中心 1.1.7 网格化建设 1.1.8 楼栋长 1.1.9 综治领导责任制 1.1.10重特大案(事)件 1.2 实有人口 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数据,为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综治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实有人口基础信息由村(社区 )网格员收集,信息员整理录入,实现人口基础数据动态化管理。 整合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留守人员、境外人员等数据,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查 询、统计、分析、共享。

1.3 特殊人群 对每个辖区内的重点人员包括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艾滋病危险人员、重点青少年基本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1.4 重点青少年 对辖区内重点青少年信息和帮扶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导出等操作,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性别、生日、人员类型、监护人、现居地址等基础数据做维护。闲散青少年的人员 信息包含失学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

1.5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简称社会组织)1.5.1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1.5.2 社会组织 1.5.3 机关企事业单位 1.6 社会治安 1.6.1 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1.6.2 命案防控 1.6.3 寄递物流安全管理 1.7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1.8 校园及周边安全 1.8.1 学校管理 1.8.2 学校周边重点人员 1.8.3 涉及师生安全的案(事)件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十大范本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十大范本参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 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能产生效益。因此,把资源转成经济需要经历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特色产品再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再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等多重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让我国广大乡村的“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发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1、产业发展型模式——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2、生态保护型模式——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内,全村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729亩,水田面积386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品位。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经验 材料 集民智聚民力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__县突出群众主体地位, 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出一条群建群 管环境卫生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遇 到的难题。 一、集中民智,上下联动根治农村环境脏乱“顽疾” 垃圾围村、环境脏乱曾一度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 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难点问题之一。针对 这一问题,__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印发《告别脏乱差共创整洁美——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手机报、网站、微博等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治理脏乱差,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建设整洁、美丽、幸福、宜居新家园的重大意义,最大 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在全 县营造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 整治工作氛围。 群众参建,群众管理,群众智慧,让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走上 良性发展轨道。自__年6月起,在全县全面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20XX年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

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三清洁”活动,从城市到乡村掀起全 民动手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热潮。与此同时,各单位结合 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环境整治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金牛镇、大营镇积极探索,注册成立环卫公司,实行公司化动作制;金牛镇实施以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秩序、包公共设 施为主要内容的“门前四包”责任制;力角镇实行生产生活垃圾 清运任务乡镇统一发包制;平川镇石岩村委会实行统一购买垃圾 清运车“以车养车”清运制;鸡足山镇寺前村实行“镇配车组筹资”清运制;平川镇实行“河长、路长”制;乔甸镇梨园小组、 拉乌乡哨房六组实行村间巷道卫生党员分段负责制;宾居镇、乔 甸镇实行镇(村)定时定点集中清运制;州城镇实行村(组)发包清 运制;乔甸镇大椿树村实行七户联包制;钟英乡实行“乡镇集中 清运+农户自行处理”环卫制;拉乌乡大厂村委会实行“党群共建、总支牵头、支部负责、党员包片、农户包段、评先选优”的党群 共建划片制。城乡齐头并进抓整治,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区 域的“无缝化”管理。 二、汇聚民力,集腋成裘破解治理经费不足窘境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涉及村村寨寨和千家万户,资金投入 不足成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一大瓶颈,在工作实践中,__ 县总结出“村里出一点、群众担一点、县级扶持一点、乡镇财政 补贴一点”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长期开 展提供资金保障,有效化解了因资金不足工作难以运行的窘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