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经典演讲

<浅摘并论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演说>第一篇

师道在研究古希腊古埃及人文历史的时候,对当时古演说家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十分浓郁的兴趣,在这里,简单介绍几位,,

首先,对古演说作一下简单介绍..
演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活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法老就认为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在古代希腊、罗马,演说是社会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产生过希腊的伊索格拉底、苏格拉底、亚里多士多德,罗马的昆体良、西塞罗等一大批演说家,还办了“演讲学校”。正是他们及其演说辞、辩护辞、论战辞等等形成了古希腊-罗马演讲文这种“文学传统”。

古希腊文明及具开放性、扩张性,古希腊民主政治极富特色。智者普罗泰哥拉说:“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希腊人把权力植根于城邦乃至于共同体本身之内,并且通过公开辩论,最终以投票计数的方式来决策。可以说,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民主辩论和演讲促进古希腊的灿烂文明。

当时在古希腊,谁能登台演讲,这个人物简直就是这个城堡的领袖!因此,古希腊的一些政治家也可以说是演说家。

古罗马时代,人们更加重视民意,并提出“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整个社会都推崇沟通技术,一些深请沟通技术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据记载,古罗马的独裁统治者儒略。凯撒就精通沟通技术。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他通过散发各种传单来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便获得人民的支持。

这里采撷几段演讲,管中窥豹,感受古希腊政治家的演讲口才与风采。

第一篇,梭伦 _帝国理念的大宣讲


早在公元前6世纪,雅典政治家梭伦造访埃及,在神庙中,梭伦同祭祀们进行了长谈。埃及祭祀告诉梭伦说:“雅典人呀,你们永远是小孩子。”这个评判震惊了梭伦。

已经是晚年的梭伦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游历,考察了一些非希腊的蛮族文明。公元前6世纪快结束时,老迈不堪的梭伦返回雅典。这位堪称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的人物在目睹雅典的混乱状况后,向雅典人民发表演说:

“公民们,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无情地毁灭了特洛伊古城而感到羞愧,我也知道,你们中还有些人的内心还生活在荷马的阴影之下,认为在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过分地表达了人的力量,是对神的蔑视,因而担心神的惩罚,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作为你们的领导人,我本人游历了目前正在世界上存在着的所有文明,我也

对已经消失的文明进行过仔细的考察。对于目前还活在这个世界的各个文明,我不能确定哪个更古老,埃及人、波斯人、腓尼基人以及我们希腊人事实上都可以平等地宣布自己是神的后代;但是在所有这些文明不间断的兴起衰落中,我发现一个不变的法则:一个文明之所以能够成长壮大,是因为在这个文明内部孕育着强烈的帝国理想和征服欲望;而这些理想和欲望一旦消失,则整个文明必将干枯、死亡。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这是所有文明的生存法则。文明和自由并不是自我证成的,在人类事务中,能够自我证明的东西只有征服。我个人已经享尽天年和荣誉,死亡离我越来越近,我也更加直接地走向诸神,我越来越明确地感觉到,文明和自由只有通过征服和被征服的过程才能论证自己、认识自己,这是神为人类规定的法则;我们希腊人是世界各民族中最热爱自由的人,我们对自己的文明的骄傲也超越了所有民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才遵循神的指引勇敢地拿起武器,击败了强大的赫克托。一个帝国的诞生首先意味着要在混沌不清的人群中,清楚地划分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划分出敌人和朋友;对于被征服者来说,遭受奴役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是好人不应当反抗一个合格的征服者;对于征服者来说,建立并维系一个帝国,这个经历将更加痛苦。帝国本身蕴藏着死亡的种子,在人世间,没有一个帝国可以永恒。我们的祖先将特洛伊人的城墙夷为平地,在将来的某一天,同样的命运也会降临到雅典头上。永恒这个词属于神,而不属于人。所以,终究要灭亡的命运并不能妨碍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文明推向伟大。因此,一个政治家如果他能做到两件事情,就算是伟大:1,想想自己的祖先;2,想想自己的后代。”

演说中传递的政治信息很明确:他要唤起雅典的民族自豪感,唤起民众帝国体验的理想和意识。他告诫雅典人不要因为祖先曾无情地毁灭了特洛伊古城而感到羞愧。文明之所以能成长壮大,就因为在这个文明内部孕育着强烈的帝国理想和征服欲望;而这些理想和欲望一旦消失,整个文明必将干枯、死亡……

从现今角度看,不论梭伦关于用“征服”和帝国理想来证明并获得文明和进步的命题正确与否,但无疑,这篇演讲的语言是极其经典精辟和富有煽动性的,显示出不可置疑的逻辑力量。“文明和自由并不是自我证成的,在人类事务中,能够自我证明的东西只有征服。”他概括了政治家的责任,他号召雅典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文明推向伟大,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风采和气魄。

读完后,十分有感想,体会到了一个

社会的本质,的递变规律.政治,很笼统化,但是却是很鲜明的人文属性,是孕育了大智慧在其中的...很欣赏文中演说家的观点..希望大家认真体会,能有收获..以下,我还会逐步整理"尼西阿斯<最后的演讲>""亚西比德<申辩词>""狄摩西尼<金冠之辩>""苏秦张仪<游说词>""西特勒<征服欧洲>""麦克阿瑟最后的演讲<老兵不死>"等等古今中外很有影响的辩驳论文,希望大家能从中体会出一些表现的伟人气度,的思想和社会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加从容得对待生活....




<浅摘并论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演说>第二篇

人物介绍_尼西阿斯,古希腊雅典著名的演说家,哲学家.西西里战争最后雅典陷落的主合派代表人物,被人称为_诉诸外力为自己洗冤屈的历史人物中最有名者.

战争背景_ 公元前435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与其殖民地克基拉发生争端。公元前433 年,雅典出兵援助克基拉,逼科林斯退兵。公元前432年秋,伯罗奔尼撒同盟集会,在科林斯代表鼓动下,向雅典提出强硬要求,包括要它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雅典拒绝。公元前131年3月,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当时斯巴达方面有步兵、骑兵约3.5万人,强于雅典。

斯巴达的战略是发挥陆军优势,并鼓动提洛同盟成员国叛离,达到其削弱和孤立雅典的目的。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率军侵入阿提卡,对雅典乡村恣意蹂躏,大批农民拥入雅典城。雅典执政者伯里克里的对策是:陆上取守势,海上则取攻势,派舰船侵袭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鼓动希洛人暴动,逼敌方求和。公元前430年,雅典城内人口密集,发生严重瘟疫,死者甚众。公元前427年前后,发生了米蒂利尼等盟邦的反雅典起义,陆上形势对雅典不利。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占领了美塞尼亚西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小岛,斯巴达亦陷困境。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利斯激战,雅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与伯拉西达均战死。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和派首领尼西阿斯与斯巴达缔结《尼西阿斯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双方退出各自占领地,交换战俘,保持50年和平。然而,导致战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演说背景——公元前413年9月,雅典全军覆没,尼西阿斯被杀。这是尼西阿斯生前最后一次政治演说。他认同了希望的救赎意义,但也暗示了希望的幻影品质。演说重复了16年前伯利克里演说主题:与神和解,与城邦和解,受住希望,受住光明,受住雅典帝国的庄严。演说一开始就呼吁雅典人要满怀希望,然后告诫人们要相信神灵。进而鼓劲打气:“雅典人!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还有四万人活着,无论我们到什么地方停下来都将是

一个庞大的城邦。”进而树立希望的目标“们每个人心中都应当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在什么地方,当我们被迫作战的时候,如果胜利,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要塞、一个城邦、一个国家!结束语更是掷地有声,启聋发聩!

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尼西阿斯 <最后的演讲>

西西里远征是地米斯托克之后雅典帝国欲望的一次最高表达,它以失败告终。
发动这次远征的是雅典青年将军西亚比德。他用花言巧语向雅典人兜售了一个伟大的“希望”。它伟大得过了度,必定要折翼。
亚西比德流亡了,另一位将领拉马卡斯战死。只剩下尼西阿斯一人在固若金汤的叙拉古城下勉力支撑。尼西阿斯是个老人,他反对这次远征。
远征前他发表演说抨击亚西比德的少年轻狂,劝勉饱受瘟疫和战争之苦的俄雅典人修养生息,不要用既有的东西冒险去换取不可靠的伟大“希望”。然而,叙拉古城下,绝望的雅典人再度野蛮。此时尼西阿斯终于明白:他必须使眼前这批野蛮人看到希望的影子,从而把他们重新扶回人的位置。他找到了语言这个武器:

“雅典人!你们应当满怀希望。不要因为过去的灾难或者现在这不应得的痛苦而谴责自己。看看我,在私人生活方面,我认为没有任何人比我幸福,但是我也和这里最卑贱的人一样,身陷同样的危险。但是,我终身敬拜神明,如我所应当的;我对待他人的行为是正义的、无可指责的。因为这个缘故,我对未来仍然怀有希望。我们的敌人所享受的幸运已经足够了。如果在我们远征伊始,神明对我们发怒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的惩罚已经够多了。在我们之前,其它人也进攻过他的邻人,他们做了一般人都会做的事情之后所遭受到的痛苦也没有超过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所以,现在我们希望神明对我们要仁慈一些,这是合理的,因为现在我们的痛苦值得神明的怜惜而不再是他们的嫉妒。雅典人!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还有四万人活着,无论我们到什么地方停下来都将是一个庞大的城邦。这次退兵,你们要注意安全和秩序,你们每个人心中都应当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在什么地方,当我们被迫作战的时候,如果胜利,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要塞、一个城邦、一个国家!士兵们!你们要勇敢,我们雅典人会重建雅典的伟大势力。虽然现在倾覆了,但是你们应该记住:建立城邦的不是那些没有人的城墙和船舰,而是人!”


师道说___学习那种战至一兵一族也不言败,不言放弃的精神.学习那种人心内对自己,对力量本源的信仰,,当理论上升到信仰的角度和高度,那随之产生的心灵力量和外在鼓动力感染力,都将无穷大,

将推动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并成为其主要能动力和文明更替,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源泉.尼西阿斯的心中,当时或许已经没有了讨论尊严和制度的余地,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他作到了对本原思想的尊重和对民众正确的引导,保留了民族的本原动力和生存空间,是明智的.成熟的..
理查德·尼克松
第一次就职演讲
星期一,1969年1月20日

我们都是地球的乘客
历史的每一个时刻转瞬即逝,它既珍贵又独特。可是,其中某些显然是揭开序幕的时刻,此时,一代先河得以开创,它决定了未来数十年或几个世纪的航向。
现在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时刻。

现在,各方力量正在汇聚起来,使我们第一次可以期望人类的许多夙愿最终能够实现。

不断加快的变革速度,使我们能在我们这一代期望过去花了几百年才出现的种种进步。

由于开辟了大空的天地,我们在地球上也发现了新的天地。

由于世界人民希望和平,而世界各国领袖害怕战争,因此,目前形势第一次变得有利于和平。

从现在起,再过8年,美国将庆祝建国200周年。在现在大多数人的有生之年,人类将庆祝千载难逢的、辉煌无比的新年——第三个百年盛世的开端。

我们的国家将变成怎样的国家,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上,我们要不要按照我们的希望铸造未来,这些都将由我们根据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决定。

历史所能赐予我们的最大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一称号。这一荣誉现在正在召唤美国——这是领导世界最终脱离动乱的幽谷,走向自文明开端以来人类一直梦寐以求的和平高坛的一个机会。

我们若获成功,下几代人在谈及现在在世的我们时会说,正是我们掌握了时机,正是我们协力相助,使普天之下国泰民安。

这是要我们创立宏伟大业的召唤。

我相信,美国人民准备响应这一召唤。

经过一段对抗时期,我们正进入一个谈判时代。

让所有国家都知道,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交流通道是敞开的。

我们谋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各种思想开放,对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开放,在这个世界中,任何民族,不论大小,都不会生活在怏怏不乐的孤立之中。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成为我们的朋友,可是我们能设法使任何人都不与我们为敌。

我们邀请那些很可能是我们对手的人进行一场和平竞赛——不是要征服领土或扩展版图,而是要丰富人类的生活。

在探索宇宙空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走向新的世界——不是走向被征服的新世界,而是共同进行一次新的探险。

让我们同那些愿意加入这一行列的人共同合作,减少军备负担,加固和平大厦,提高贫穷挨饿

的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对所有那些见软就欺的人来说,让我们不容置疑地表明,我们需要多么强大就会多强大:需要强大多久,就会强大多久。

自从我作为新当选的国会议员首次来到国会大厦之后的20多年来,我已经出访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我结识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了解到使世界陷于四分五裂的各种强大势力,各种深仇大恨,各种恐惧心理。

我知道,和于不会单凭愿望就能到来——这需要日复一日,甚至年复一年地进行耐心而持久的外交努力,除此别无他法。

我也了解世界各国人民。

我见到过无家可归的儿童在忍饥挨饿,战争中挂彩负伤的男人在痛苦呻吟,失去孩子的母亲在无限悲伤。我知道,这些并没有意识形态和种族之分。

我了解美国。我了解美国的心是善良的。

我从心底里,从我国人民的心底里,向那些蒙受不幸和痛苦的人们表达我们的深切关怀。

今天,我在上帝和我国同胞面前宣誓,拥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除了这一誓言,我现在还要补充一项神圣的义务:我将把自己的职责、精力以及我所能使唤的一切智慧,一并奉献给各国之间的和平事业。

让强者和弱者都能听到这一信息:

我们企求赢得的和平不是战胜任何一个民族,而是“和平天使”带来的为治愈创伤的和平:是对遭受苦难者予以同情的和平;是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予以谅解的和平;是地球上各族人民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的和平。

就在几星期以前,人类如同上帝凝望这个世界一样,第一次端视了这个世界,一个在冥冥黑暗中辉映发光的独特的星球。我们分享了这一荣光。

阿波罗号上的字航员在圣诞节前夕飞越月球灰色的表面时,向我们说起地球的美丽——从穿过月距而传来的如此清晰的声音中,我们听到他们在祈祷上帝赐福人间。

在那一时刻,他们从月球上发出的意愿,激励着诗人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写下了这样的篇章:

“在永恒的宁静中,那渺小、斑斓、美丽的地球在浮动。要真正地观望地球,就得把我们自己都看作是地球的乘客,看作是一群兄弟,他们共处于漫漫的、寒冷的字宙中。仰赖着光明的挚爱——这群兄弟懂得,而今他们是真正的兄弟。”

在那个比技术胜利更有意义的时刻,人们把思绪转向了家乡和人类——他们从那个遥远的视角中发现,地球上人类的命运是不能分开的;他们告诉我们,不管我们在宇宙中走得多远,我们的命运不是在别的星球上,而是在地球上,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我们的心头。

我们已经度过了一个反映美国精神的漫漫长夜。可是,当我们瞥见黎明前

的第一缕曙光,切莫诅咒那尚未消散的黑暗。让我们迎接光明吧。

我们的命运所赐予的不是绝望的苦酒,而是机会的美餐。因此,让我们不是充满恐惧,而是满怀喜悦地去抓住这个机会吧——“地球的乘客们”,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朝着稳定的目标,在提防着危险中前进吧!我们对上帝的意志和人类的希望充满了信心,这将使我们持之以恒。
-----------------
2006年8月18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投资上海---本土企业的新机会”。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主题演讲。

马云:

谢谢刘社长的邀请,谢谢各位企业家朋友,我进来的时候听见老牛在讲宽阔的草原,听得我热血沸腾,他说陆地上最开阔的是草原,我一下想象起来,我想下次的时候跟老牛去草原养牛。

听了前面三位演讲以后突然忘了自己要讲什么了,艾丰讲的是领导,艾丰讲的是让别人替你去干,别人替你设计,别人替你写。黄总讲的是先百度了一下,又Google了一下,就没有雅虎一下,所以我就一直在等什么时候说到雅虎一下,他没有说。但是我觉得陆地上最开阔的是草原,人类社会最具想象力的是互联网。艾丰会长讲,我们不烧一点点煤,整个阿里巴巴公司觉得挺骄傲的,我们创造了很多税收,但是我们每天用的电是一点点,我们所有的成本就是人,还有房租和水电。所以我自己觉得,如果说草原是最大的陆地,互联网一定是最具想象的未来的窗户。我是杭州人,杭州人跟上海人永远是对在一起的,在上海人眼里我们都是乡下人。五六年以前我先把总部放在上海,当时在淮海路租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装扮的漂漂亮亮的,结果一年以内特别累心,招人招不到。他们说阿里巴巴是哪儿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理我们。最后我们决定从北京撤到上海,先选定北京,最后觉得还是回杭州去。当时我自己安慰了一下,我说在北京和上海我们是500个孩子中的一个,在杭州我们是杭州的唯一的孩子,所以至少我们在杭州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那时候还小。所以对上海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怕我们这样的创新公司,因为上海比较喜欢跨国公司,上海喜欢500强,只要是500强就有发展,但是如果是民营企业刚刚开始创业,最好别来上海。现在想想定位是正确的,如果很小跑到上海来确实不好,在当地还可以。

所以现在总结的经验,创办一个企业,搞出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只要有商机,只要有人,只要有资源都能做出

来,但是做大做好一定需要一个规范的城市,一定需要一个各种各样资源、环境都配置的非常好的城市,上海是可以把你搞大,其它地方是可以把你搞出来。

我关注了一下这几年上海让我刮目相看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上海的是那些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真正的上海的改变是因为那些会讲洋文的,会讲我们这些说不准上海话,但是很想学上海话,我们到上海发现上海做大量房地产,各种基础建设设施,各种投资的绝大部分都不是上海人,影响当地城市发展的都不是当地本土人而是外地来的人,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杭州大都市不应该比上海楼谁高,不应该跟美国比路谁宽,而是胸怀谁大,任何一个城市怎么包容容纳外地人来创业。所以我想上海有今天,是因为有很多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融进这个城市,帮助这个城市的成长。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第一要投资的是人,第二要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一个城市的激情非常重要。所以这几年上海的变化,也是让我感慨万千,三年以前我再度来到上海,那时候我说上海不能超过9个人,搞一个办公室一样,因为人家说,我们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人家老是说你们在哪里?我们说我们在杭州,杭州在哪里?我们说离上海180公里以外的地方。总觉得上海没有办事处不行,所以我们搞了9个人。但是后来几年阿里巴巴发现以后,我们帮助大量中国企业出口的时候,老外跟我们说,没有上海的企业估计你们中国出口供应商档次比较低。所以这三年以内我们从9个人发展到现在200个人,现在我们很有信心,在未来两年以内希望有2000人在上海参与阿里巴巴的建设。所以我们觉得任何一个城市首先投资人,我是杭州人,对上海总有一点不太好的感觉,但是冷静下来还是想一想,不得不对上海佩服,全国来说上海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高,到了上海如果不会用上海人企业永远做不大。第二是环境,我觉得上海是中国大陆上国际国化、规范化最好的一个城市,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做小的时候为了求生存可能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要想做大,跟国际接轨,毫无疑问必须要先到上海。就像大海里游泳,先得在游泳池游一下才能进入大海。上海这个城市越来越具备国际竞争力,这是我自己的看法。还有城市的激情、变化、改变,我记得大概在92年左右,上海刚刚开始说要进行开发浦东,那天晚上刚好在看电视,中央说要把浦东开发好,电视上一扫过浦东全是破房子,我想这个估计是完了,要搞成这个样子太难。但是十多年下来,上海浦东的发展,我们出去参加各种论坛,心里感觉都不一样,上海代表一个新的

重要,上海代表一个全世界新的一个蓬勃发展的地方。我觉得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会让这个结局改变,印度是在强盛发展,我记得四五年以前别人都在讲WTO,大家都在讲WTO进来了是“狼”来了,我在国外的感觉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跨国企业家因为中国加入WTO,所以中国这头“狼”来了,所以特别可怕。再过几年以后去搜索,我想出来的最多的是中国这个城市。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去讨论的话,中国跟印度在一起永远是吃亏的。两年以前我参加过一次中印基金论坛,中国就我一个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个,他们每个人侃侃而谈,讲制度,讲体系,我也听晕过去了,我讲了几句他们也听晕过去了。游戏规则按照他们订的时候,怎么做都会晕过去。

两个月以前,我在旧金山,在一次全世界的互联网大会上有一个分析师问我,怎么看待十年以后互联网发展?我自己觉得,互联问没有历史,电子商务也没有历史,我们这一代的人最有运气的时候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创造历史,去改变历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将会影响50年、80年以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人问我说,人类社会上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我这儿跟大家做一个探讨,什么商业模式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我说国家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不管做的多大,美国GE很大,波音很大,但是跟美国政府比差太远了,每年GDP的收入怎么都比不过,但是国家是不可能创建的。今天到沙漠上搞一个国家,别人马上给你灭了。但是今天在互联网人类社会在形成这样一种新的体系,国家最早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河边买卖东西,最后生意市场越来越好以后,有人开始吵架,最后说找一个人来做公证人,然后出现了法官,然后出现了法律,最后公证人说了以后还不行,有警察,再进一步又怕别人抢我们,建立了军队,这就是国家体系建立了,法院、法官、军队。今天在互联网上确实在形成这样的东西,互联网上是可以建立起一个制度,你最强大就可以建立制度,你最强大就有警察,就有军队,我觉得三四十年以后,全世界很多无数的企业,各个人类都会在虚拟社会上。而今天我们在网络游戏上面已经看到人类在五十年、三十年以后一定会生活在虚拟空间里。30年以前比尔·盖茨说,30年以后人类社会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那时候讲的时候人家说他是疯子。我认为,30年以后人类社会各个组织机构都会在社会上生存。我判断十年以后,全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一定有三家是中国的,而世界三强之中有一家一定来自中国,十年以后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一定有一

家来自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靠制造业比较难必须靠技术搞创新。所以我自己越来越相信这一点。我希望中国民营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机会,真正凭自己的实力能够打进世界500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最好的场地毫无疑问是上海。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