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处置,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储存管理,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处置,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储存管理,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二、公司危险废物废物概况

1、公司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产固废和生活固废。生产固废又可分为生产一般固废(原材料包装材料)和生产危险

固废(母液回收系统釜残、精馏釜残、污水处理站污泥、储罐清理底物、原材料包装材料、废活性碳)。

3.2、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固废经收集、登记、入库后转运至有资质的单位(德州正朔环保有限公司)处理。

3.3、生产一般固废由供应商收回,生活固废每天由环卫处定点清运。

三、废物分类收集

1、危险废物管理

生产部负责公司内垃圾箱的设置。实行一般固废与危险固废分类投放,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将废弃物分类投放至规定垃圾箱内。所有废弃物经收集汇总后进行分别处置:一般固废由供应商收回、生活固废由环卫处定点清运。危险固废为母液回收系统釜残、精馏釜残、污水处理站污泥、储罐清理底物、原材料包装材料、废活性碳由危废仓库暂存等结存到需清理量由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处理。

2、废物分类收集要求

2.1、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2.2、工业废物与办公、生活废物分开;

2.3、固态、液态、泥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分开;

2.4、可利用的与不可利用的废物分开;

2.5、有热值的与没有热值的废物分开;

2.6、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分开;

2.7、利用和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

四、危险废物标识

1.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

2.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区定点存放;

五、废物储存规定

1、在进行危险废物收集工作时,一定要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措施,并让专门从事危险废物管理人员进行。

2、危险废物储存箱(桶)必须及时检查完好情况,避免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

3、危险废物应当分类存放,废物堆存要有明显的间隔。

企业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企业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篇一: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xx版) (五)《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

部总局令第27号) (六)《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xx)(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 (八)《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 (九)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xx版)的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1.管理部 组长: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是危险废物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危废管理稳步向前发展。 ①对公司危险废物管理部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指导和监督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②审查和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经营和污染防治计划,并监督其实施;③审查、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文件和各类报表。

④主持公司危险废物污染管理部工作,对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决策,确保公司生产建设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同步协调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危险废物管理部 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领导各部门的危险废物管理,对公司的各项危废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①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主持危险废物管理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 ②全面了解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③审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协调其实施。 ④参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会审、工程设计审查,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实施;参加工程竣工验收,防止二次污染。 ⑤组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调查,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向公司提出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 ⑥组织开展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保护业务培训,提高公司员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素质。 3.管理成员职责: 具体负责公司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整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落实危险废物污染管理各项工作的实施情

2017年最全版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2017年最全版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公章

目录 一、总则 (3)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4)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7)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11)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2)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13)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15)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16)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7)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7)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7)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20)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22)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23)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24)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25)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大全应急预案

2.XZ-QZ-22/02-13危险废物安全操作规程.........5 3.XZ-QZ-22/03-13生产部门岗位责任制............6 4.XZ-QZ-22/04-13各生产线主管岗位责任制.........7 5.XZ-QZ-22/05-13危险废物专用库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 (8) 6.XZ-QZ-22/06-13危险废物培训制度 (9) 7.XZ-QZ-22/07-13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0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和处置等活动。 3职责 3.1生产部是公司废弃物管理的主管部门,制定各类废弃物分类管理规定,并负责危险废弃物的处理和不可回收一般废弃物的委托清运处理及可回收利用废弃物的管理与出售;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生产线)范围内的废弃物管理收集,由清洁工清运到指定场所; 3.3生产部负责与供应商协议回收废弃物;

3.4仓库负责危险废弃物仓库的日常管理; 4.工作程序 4.1危险废物的划分 废弃物按照性质不同可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4.1.l一般废弃物是指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无长期不良影响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4.1.2危险废弃物是指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环境有较大危害的废弃物; 4.2危险产生现场管理 4.2.1危险液体废物由公司产生部门收集,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有危险废物主要成分、化学名称、危险情况、安全措施、数量、产生日期,然后送入公司危险废物储存场所办理入库手续。 管理制度汇编版次/修订号第二版/0 文件编号XZ-QZ-22/01-13 标题:危险废物管理制度页数共2页第2页章节号 4.2.3收集废弃物的容器应有足够强度,以防运输中损坏造成废弃物漏散; 4.3集中管理 4.3.1一般废弃物管理流程 一般废弃物由保洁人员从废物产生现场收集并转运至拉圾房进行分类处理 4.3.2危险废物入库的流程 每天产生的危险废物由清洁人员收集并运送至危险废物仓库,进行称重然后入库。其他不定期产生的危废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a)打电话给警卫室,通知危废入库 b)现场检査摆放入库的危废必须包装完好,不会泄露 C)称重,签字 4.3.3危废仓库管理 仓库负责危废仓库的管理; 危废仓库内应分类标识,分类堆放; 4,3.3.3危险废物仓库需要满足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规范:防泄漏,防盗; 4.4废弃物处置和处理 4.4.1一般废弃物(不可回收)交由市政环卫进行处理 4.4.2一般废弃物(可回收)由采购部门进行统一招标,进行出售 4.4.3危险废物必须交有资质的处理厂商进行处置和利用 4.4.4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必须满足国家先关法规的要求,执行五联単制度 5相关记录 5.1固体废物出入库台账 5.2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月报表 管理制度汇编版次/修订号第二版/0 文件编号XZ-QZ-22/02-13

(完整版)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浙江丰登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对进入公司待处理危险废物进行检验分析,以确保废物得到正确的收集、贮存和利用,符合公司标准化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待处理危险废物的检验。 3、责任人 质量部负责人、化验员 4、工作步骤 4.1废物入厂确认 危险废物入厂时,应先核对危险废物标签上的信息与转移联单、经营合同上所列危险废物类别是否一致,如有问题的应根据标签上所标明联系人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过磅计量称重,计量人员应做好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有无破损的检查工作,并将情况反馈给装卸人员,以便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2 取样方法 废物采样应按照《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依据不同批次、废物产生日期分别定量取样,所取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获得精确的、可靠的监测分析数据,为危险废物的分类利用做好准备工作。

4.3 测试分析方法 结合化验室相配套的化验器材,制定相应的分析方法,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前,必须进行化验分析获得数据后,再确定危险废物的处理工艺流程,常规监测5个指标,分别是PH值、氯离子、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分析方法详见企业标准《制浆废水》Q/ZFG139-2009。 4.4 重复测试频率 每个样品平行测定3次,测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在0.5~1.0%,如超出该范围的,必须重新进行化验分析。 4.5 接收标准 根据化验室所提供的数据,判别是否接收,标准如下: PH值≥7、氯离子≤10000mg/L、化学需氧量≤300000mg/L、氨氮≤10000mg/L; 达到以上标准后,方可开展装卸工作,装卸前,先确认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是否完好,若有破损,必须做好危险废物包装容器的更换工作。 4.6 不予接收的退运措施 针对危险废物各项分析数据经化验分析达不到标准的,做退运处理。一定要及时做好情况上报、废物隔离、不合格品标签标出和原因分析这几步骤。然后,第一时间通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并告知其退货原因,让产生单位做好接受危险废物的准备。

危险废物分类制度

危险废物分类制度 篇一:危险废物八大制度 (内有8项内容,各做1个,共8个)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保护法》及省、市、县相关环保部门的要求,确保危险废物在产生、利用、存放等环节不出现环境污染事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由安全环保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制定。 第二条要严格按照省环保部门下发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格式,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数据要真实有效)。 第三条以上一年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利用情况为依据,结合装置现状来计划来年危险废物各情况。 第四条管理计划必须对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及相关措施描述清晰。 第五条管理计划必须对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措施作出说明。第六条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必须报环保部门备案,当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时,应及时申报。 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根据危险废物特性和产生量,确保在危险废物收集、贮 1 存的过程中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安全事故,兆邦化工特制定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涉及危险废物的车间和部门要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一条在进行危险废物收集工作时,一定要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措施,并让专门从事危险废物管理人员进行。

第二条根据本厂自身情况产生的危险废物是导热油,特在厂区内设置了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同类废物不同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 第三条在危险废物包装容器或储存场所设有危险废物标识牌,标识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 第四条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有专业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看守管理。 为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规定,本公司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第一条危险废物在转移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再向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第二条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东明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条危险废物产生每转移一车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 2 写一份联单。每车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第四条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第五条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 《固废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单位必须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导热油是本公司生产区装置产生的危险废物,是根据装置区生产特点而配套建设的危废处置装置,与生产区装置是一体设计所以不需要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针对本厂产生的其他危险废物,在选择外处置单位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本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合理、规范、有效管控,防 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及处置等活动。3.职责 3.1生产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导热油、废沸石、含溶剂抹布的收集及入库;3.2分析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因取样产生的废液进行收集及入库;3.3 运营中心负责对入库的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储存管理; 3.4行政中心负责联系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对危废品进行转移和处置。 4.程序描述4.1危险废物划分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含溶剂废液、废导热油、废沸石、含溶剂抹布和含溶剂废包装袋4.2产生危险废物的工艺流程 4.2.1 原料来料时含有废包装袋;4.2.2固定物料液化工艺产生废导热油;4.2.3脱水脱醇工艺产生废沸石(废分子筛); 4.2.4分析中心在产品罐和混合液取样检测时产生含溶剂废液;4.2.5生产设备检修清洁过程中产生含溶剂废抹布;4.3危险废物收集 4.3.1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工艺操作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设备操作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出现影响人身健康的危废泄漏事件; 4.3.2收集危险废物时正确使用器具,避免因器具使用不当造成的突发事故;

4.3.3收集的危险废物及时交至仓库,交由危废管理员进行保管,入库时填写《废物入库记录清单》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4.3.4危废品收集点应存放充足的吸附棉、碎布等应急用品,作业员不定期查看应急用品的适用性; 4.4危险废物储存 4.4.1产生危险废物后应及时将废物转交仓库储存,产生部门不得将废物留存至一定量后再转交仓库,避免因储存不当发生事故; 4.4.2仓库设置专门危险废物储存点,废物进行分类存放,不得乱推乱放;4.4.3危险废物储存点应按规定张贴危废标识,标识内容清晰明了;4.4.4危险废物储存点地面应按要求设置围堰,围堰高度不低于10CM; 4.4.5危废储存点应用隔离栏进行隔离,隔离栏外围1.5M内不得存放任何物品,避免发生事故时,救援人员无法出入救援,日常管理中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危废储存点; 4.4.6仓库储存的危废品达到一定数量后,危废管理员应与行政中心联系危废品转移处置工作。4.5危险废物转移处置 4.5.1行政中心根据公司危废品产生数量、种类及上年度危废品转移处置情况,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重新签订危废品转移合同,确保危废品能得到合理有效处置; 4.5.2行政中心接到危废管理员要求转移处置危废品请求时,应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危废品转移处置;4.5.3供应商转移危废品时应填写《废物转移数量明细表》,内容包含废物种类、数量等事项,并经危废管理员、行政人员及转运人员三方签字确认; 4.5.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由行政中心存档,以备查验

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规定.doc

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一、目的 明确公司危废管理责任制度,加强管理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及公司情况制定此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废物收运、贮存、处置的经营活动。 三、内容 1.第一负责人 公司总经理是危险废物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危废管理稳步向前发展。 2.危险废物管理小组 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领导组成的危险废物管理小组,对公司的各项危废管理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3.危险废物管理小组职责: 3.1 组长:总经理 ①对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小组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指导和监督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工作。 ②审查和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经营和污染防治计划,并监督其实施; ③审查、批准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文件和各类报表。 ④主持公司危险废物污染管理小组工作,对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决策,确保公司生产建设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同步协调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2 副组长:技术部经理 ①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主持危险废物管理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 ②全面了解公司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③审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协调其实施。 ④参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会审、工程设计审查,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实施;参加工程竣工验收,防止二次污染。 ⑤组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调查,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向公司提出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 ⑥组织开展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保护业务培训,提高公司员工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素质。 3.3 成员:技术部、综合部、其他相关责任部门 技术部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主要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公司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整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落实危险废物污染管理小组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 A、技术部工程师职责 ①组织公司员工学习和贯彻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条例和决议,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②掌握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汇报;组织开展公司日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建全档案、台帐。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2.1 本办法所称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2.2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送、转移、处置以及其他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3 危废管理 3.1 公司安环部对本公司的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3.2 危险废物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3 公司应当将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公司发展计划,组织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置场所和专用设施。 3.4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擅自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投诉和举报。环保部门应当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3.5 公司环保管理部门应对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及时应向市环保局已申报登记。 3.6 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变化前15日内向原登记部门重新申报登记。 3.7 公司安环部门应做好每年一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 3.8 禁止将危险废物和其它废物混合收集、贮存。已经混合的,应当全部按照危险废物处置。 3.9 禁止向未经许可的区域内倾倒、堆放、填埋和排放危险废物。 3.10 公司不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运送和处置。 3.11 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向环保部门报送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填写并领取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转移前3日内报告移出地环保部门,同时将到达时间报告移入地环保部门。 3.12 危险废物接受场所的边界应当用墙体或者其它安全遮蔽物封闭,并在进出口设置明显的危险废物标志。 3.13 产废单位、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并制定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 3.14 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经营、运送、接收和处置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3)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和处置等活动。 3.职责 3.1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收集、分类、标示和数量; 3.2 安环办负责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出入库台账登记; 3.3 安环办负责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检查和档案管理; 3.4 安环办负责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并按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委托协议公司办理处置事宜。 4.工作成效 4.1 危险废物的划分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危险液体废物,包括废机油、废切削液,废棉纱,废滤棉,废活性炭,漆渣,废手套,废漆刷,废油漆桶,污泥。 4.2 危险废物的标示、储存及处置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在危废库、危废包装桶上张贴相应的标识和标签。 4.3 危险废物的管理 4.3.1 危险液体废物由公司产生部门收集,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有危险废物名称、编号、危险性、日期及重量,每天送入公司危险废物暂存库并办理入库手续。

4.3.2 在存放期内,安环办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入库登记、分类存放、巡查和维护。 4.4.3 危险废物存放期限到达前,安环办必须按危险废物转移单程序向环保局申请危险废物转移,经批复后,必须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协议通知协议公司进行处置。 5.相关记录 《危险废物转移单》《危险废物登记台账》 6.本制度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公司安环办负责解释。 7.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和处置等活动。 3.职责 3.1 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收集、分 类、标示和数量; 3.2 物流中心负责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出入库台账登记; 3.3 条件保障部负责危险废物转移的申请、检查和档案管理; 3.4 条件保障部负责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并按危险废物处置协 议,委托协议公司办理处置事宜。 4.工作成效 4.1 危险废物的划分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危险液体废物,包括废机油、废切削液。 4.2 危险废物的标示、储存及处置

4.3 危险废物的管理 4.3.1 危险液体废物由公司产生部门收集,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有危险废物名称、编号、危险性、日期及重量,然后送入公司危险废物储存场所办理入库手续。 4.3.2 在存放期内,物流中心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入库登记、分类存放、巡查和维护。 4.4.3 危险液体废物存放期限到达前,条件保障部必须按危险废物转移单程序向总经理申请危险废物转移,经批复后,必须按照危险废物处置协议通知协议公司进行处置。 5.相关记录 《危险废物转移单》 《危险废物登记台账》 6.本制度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7.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XXXX有限公司 2011-3-8

危险废物转移单

危险废物登记台账

危废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暂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 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2. 禁止车间随意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3. 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暂存、转移、处置。收集、贮存、转移 危险废物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防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转移性质不相容且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4. 需要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未经批准,不得进行转移。 5.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安全、有效地处理好停车和处理紧急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6. 各车间负责本车间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标示和数量登记工作,在收集、分类、标示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危害告知培训,督促操作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7. 车间对本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对本车间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详细的登记,填写《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台账》,并对危险废物的贮存量及时上报安全环保部. 8. 车间对危险废物暂时贮存场所要加强管理,定期巡检,确保危险废物不扩散、不渗漏、不丢失等。 9. 危险废物产生时,所在车间要做好职工的劳动防护工作,禁止出现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危险废物产生后,要及时运至贮存场所进行贮存。 10.各部门应当制定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发生危险废物污染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部门和个人,并及时向安全环保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11.关于标识管理: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综合利用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2.关于危废申报: (1)车间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性质、数量、浓度、转移(或综合利用)去向、危险废物的贮存、利用场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如实向安全环保部进行申报登记。 (2)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去向必须有严格的台账记录,记录危险废物产生和流向情况,确保危险废物不非法流失,合法利用或处置。

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一、各项指标按照填表说明进行填写;务必做到实事求是,指标完善,字迹工整,按时上报。 二、危险废物产生后根据不同的种类及时填写《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日报表,附表一。填写记录表编号、产生工序编号及名称、废物编号及名称,认证填写产生情况及转移情况。登记完成后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及时将产生的危废物品转移危险废物暂存库进行保存。 三、危险废物进入暂存库后要分类存放,标明批次、时间、数量,并及时填写《危险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日报表,附表二。记录表编号、废物编号及名称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保持一致。入库、出库时必须由危险废物运送部门经办人与贮存部门经办人签字并确 认时间、数量准确无误。 四、每月月底由危险废物暂存库负责人按种类汇总本月危险废物产生量,填写《危险废物台账企业内部报表》月报表,附表三。废物代码及名称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贮存环节记录表保持一致,按照(本月产生量+上月底贮存量=本月底贮存量)公式填表。 五、每年年终根据危险废物台账企业内部报表进行年度汇总,填写《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记录表》附表四,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填写《危险废物特性表》附表五,汇总种类及数量填写《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附表六。 六、如实记录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的情况,对重点管理的危险废物(如剧毒废物) ,建立内部转移联单制度,进行全过程追踪管理。 七、危险废物产生环节按重量、体积、袋或桶的方式记录危险废

物数量, 危险废物转移出单位时要求称重。 八、报表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利用、处置方式、反应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与提供和委托单位利用处置情况。 九、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表, 危险废物特性表,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委托利用处置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危险废物台账。 十、真实纪录危险废物的种类、利用、处置等信息,确保所以的原始单据或凭证交由专人管理汇总。 十一、危险废物台账应分类装订成册,由专人管理,防止遗失。

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最新版

**********公司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目录 3人员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制........................................................

修订控制页

1总则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范围及术语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暂存、出库、运输、综合利用等活动。 (1)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2)危险废物贮存:指危险废物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前的存放行为。 (3)贮存设施:指按规定设计、建造或改建的用于专门存放危险废物的设施。 (4)危险废物暂存:指危险废物在综合利用、转移、处置前集中贮存设施。 (5)容器:指按标准要求盛载危险废物的器具。 危险废物的管理 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转移、综合利用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暂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县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禁止向环境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暂存、转移、处置; 需要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未经批准,不得进行转移; 禁止将危险废物转移至无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 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制定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县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备案,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台帐;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县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处理; 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各部门在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有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行为者,将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对违规者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送交司法部门处理。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20200420181325)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主要内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有十二个检查 项目,共30条检查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八项制度、三类 设施环境管理、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 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 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培训。 一、污染防治责任 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 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有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 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 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 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二、标识制度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 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达标标准: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警告标志标签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三、管理计划 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4、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5、达标标准: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 四、申报登记 (一)申报登记要求 1、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危险废物源头分类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处置,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储存管理,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危险废物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处置,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储存管理,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二、公司危险废物废物概况 1、公司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产固废和生活固废。生产固废又可分为生产一般固废(原材料包装材料)和生产危险 固废(母液回收系统釜残、精馏釜残、污水处理站污泥、储罐清理底物、原材料包装材料、废活性碳)。 3.2、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固废经收集、登记、入库后转运至有资质的单位(德州正朔环保有限公司)处理。 3.3、生产一般固废由供应商收回,生活固废每天由环卫处定点清运。 三、废物分类收集 1、危险废物管理 生产部负责公司内垃圾箱的设置。实行一般固废与危险固废分类投放,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将废弃物分类投放至规定垃圾箱内。所有废弃物经收集汇总后进行分别处置:一般固废由供应商收回、生活固废由环卫处定点清运。危险固废为母液回收系统釜残、精馏釜残、污水处理站污泥、储罐清理底物、原材料包装材料、废活性碳由危废仓库暂存等结存到需清理量由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处理。 2、废物分类收集要求 2.1、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 2.2、工业废物与办公、生活废物分开; 2.3、固态、液态、泥态、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分开; 2.4、可利用的与不可利用的废物分开; 2.5、有热值的与没有热值的废物分开; 2.6、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分开; 2.7、利用和处置方法不同的分开。 四、危险废物标识 1.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 2.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区定点存放; 五、废物储存规定 1、在进行危险废物收集工作时,一定要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措施,并让专门从事危险废物管理人员进行。 2、危险废物储存箱(桶)必须及时检查完好情况,避免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 3、危险废物应当分类存放,废物堆存要有明显的间隔。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浪升家居有限公司 危 险 废 物 管 理 制 度 编制人:孔俊杰 2018.03.25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了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移、等活动。 3、本公司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实行预防为主,全过程管理和污染者承担责任的原则。 4、积极推广清洁生产,避免或者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鼓励对危险废物的合理利用;实行对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 5、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领导,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1、本公司严格控制新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危害性大且难以安全处置的建设项目。 建设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2、产生危险废物必须按照规定向物资部申报登记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流 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 3、产生危废应当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或者生产工艺等措施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 第三章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 1、行政部危险废物管理责任 (1)根据国家、地方有关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公司的相关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并负责审批工作; (2)负责组织危险废物应急救援预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的编制、审批工作。

2、生产部危险废物部管理责任 (1)对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危险废物的分厂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其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 (2)负责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危险废物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 (3)参与危险废物相关操作规程的审核工作; (4)负责公司危险废物的登记申报工作; (5)负责公司危险废物管理年度计划的制定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环保部门的监察、报表填报工作; (7)对因技术革新到达到减少危废产生、降低危害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核实后申请奖励。 3、车间主管管理职责 (1)负责相关操作规程的编制工作; (2)负责相关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3)负责危险废物管理台账的填报工作; (4)负责生产现场危险废物贮存情况的管理工作; (5)负责生产现场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 (6)鼓励员工不断改进技术,积极实施减少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第四章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全过程控制制度 1、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2、禁止随意倾倒、堆置危险废物。 3、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收集、贮存、转移、处置。 4、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和包装物。 5、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全

专业资料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 、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1、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设立以企业法人为首、各部门领导组成的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司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决策、监督和协调。 3、安全环保部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并把目标和任务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 4、按照“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原则,生产部门对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各车间、部、室必须把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纳入本部门管理工作中。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国家、地方和公司颁发的各项环境保护规定,稳定生产装置,规范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5、各部门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责任 (一)安全环保部门 (1)、主持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日常工作。建立管理网络、档案、台帐,完善保护管理体系,监督各生产单位的污染物防治情况;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汇编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总则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三、危险废物标识管理制度 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五、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六、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九、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十、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 十一、危险废物贮运管理制度 十二、危险废物利用设施管理制度 十三、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管理制度 十四、危险废物人员培训制度 十五、危险废物岗位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十六、危险废物内部监督管理措施和制度 十七、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制度 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

制度。 2、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 (四)《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五)《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 (六)《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险废物管理责任制度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1、遵循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和“三同时”规定,做到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公司负责人是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其稳步向前发展。设立以企业法人为首、各部门领导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危险废物管理规范要求 主要内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有十二个检查项目,共30条检查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八项制度、三类设施环境管理、一项业务培训。 八项制度: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及备案制度、申报登记制度、源头分类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应急预案及备案制度。 三类设施:贮存设施、利用设施、处置设施。 业务培训:与危险废物相关的业务培训。 一、污染防治责任 1、建立危废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应对危险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2、建立危废管理图表。有危废管理领导小组及分工。 3、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企业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各生产单位主管人员及各生产班组(员工)在危废管理工作方面的岗位职责和责任。 4、建立安全操作规程。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工艺环节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5、达标标准: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

二、标识制度 1、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2、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达标标准: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警告标志标签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全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收集、贮存危险废物设施、场所,必须同时设置危险废物的警告标志和标签。 三、管理计划 1、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2、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3、报当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备案。 4、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 5、达标标准: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