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推荐)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推荐)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目的

1.1为了有效规范肝胆外科护士对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流程,使患者得到有效的规范护理,改善患者预后,特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过敏性休克的常规护理。

3.定义

3.1过敏性休克是指抗原进入体内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发生I型变态反应,使组织释放出生物活性物质,导致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导致休克。

4.职责无

5.标准

5.1临床表现

5.1.1有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者:有呼吸困难,胸闷、窒息、发绀,全身麻疹等。

5.1.2有循环障碍者:有心悸、哮喘、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5.1.3有神经症状者:有意识障碍、感觉异常、晕厥抽搐等。

5.2护理

5.2.1消除过敏原: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原。

5.2.2立即平卧,肌肉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lml,如心跳停止可行静脉注射,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2.3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滴入0.9%氯化钠、静注地塞米松,纠正酸碱失衡,改善微循环。

5.2.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皮温及未梢循环,注意保暖。

5.2.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喉头水肿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喉头分泌物。

5.2.6病情未稳定前禁止搬动。

5.2.7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6.流程图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见附件一)

7.表单及用物设备无

8.相关文件无

附件一: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 吸氧. 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 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注. 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 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与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昏迷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与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早晚各班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一次.可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溶液漱口. 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每日二次滴入0、25%氯霉素,并涂以抗菌眼膏,再用油纱布复盖,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尿潴留者可用针炙或按摩帮助排尿,无效时可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每日更换引流袋.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整洁,平坦,柔软.每2小时翻身一次.若用热水袋保温时必须使用布套,防烫伤. 保证足够的营养与水分摄入,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每天5-6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概述】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休克的分类】 病因分类①过敏性休克:发生于机体对某种药物或异种蛋白过敏时,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一种机体的严重变态反应。②低容量性休克:是指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的综合征。③心源性休克:当心脏不能用足够的排出量以保持组织的正常灌注时即可产生心源性休克。④脓毒症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⑤内分泌性休克:是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慢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低血压与休克。⑥神经源性休克:由于严重的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损伤、药物性交感神经阻断(如高位脊髓麻醉)等… 【病因】 作为过敏原引起本病的抗原性物质有: (一)异种(性)蛋白内泌素(胰岛素、加压素),酶(糜蛋白酶、青霉素酶),花粉浸液(猪草、树、草),食物(蛋清、牛奶、硬壳果、海味、巧克力),抗血清(抗淋巴细胞血清或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职业性接触的蛋白质(橡胶产品),蜂类毒素。 (二)多糖类例如葡聚糖铁。 (三)许多常用药物例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两性霉素B、硝基味喃妥因),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维生素(硫胺、叶酸),诊断性制剂(碘化X线造影剂,碘溴酞),职业性接触的化学制剂(乙烯氧化物)。在输血、血浆或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偶然也可见到速发型的过敏性休克。 【病理改变】 因本病而猝死的主要病理表现有:急性肺瘀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镜下可见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在作青霉素皮试后,或注射药物过程中及注射后,均可出现休克。有时呈闪电式,即发生在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有的在半小时后发生,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

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已知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物(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行脱敏注射除外)。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3、过敏实验阳性者,报告医师,并在床头卡、医嘱单、三测单、治疗卡及病历封面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床头挂醒目的过敏试验阳性药物标志,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警惕过敏反应的延迟发生。 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和护士长。 2、将患者立即平卧,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准备工作,逊色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抗组胺类药等。 4、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等变化,注意保暖。患者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 5、发生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6、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7、6小时内完善抢救记录。 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平卧、就地抢救,同时报告医师、护士长→开放呼吸道、吸氧、维持有效通气,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有效循环→心搏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今后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 防范措施 1、妥善保管药物药物的放置符合药物存储要求,专柜(专屉)、分类、原包装存放(在使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高危药物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留存基数的品种和数量宜少不宜多。 2、杜绝药物过期坚持“先进先出”、“需多少领多少”的原则,定时清理,及时更换快过期药物,报废过期药物。 3、杜绝不规范处方与口受处方(非紧急情况下),及时识别和纠正有问题的医嘱,从源头杜绝或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4、正确执行医嘱做到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给药,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5、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6、用药前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及药物,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7、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药学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处理措施 1、发现药物错误或用药对象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发现输液瓶内有异物、絮状物,疑为真菌或其他污染物质时,立即停止液体输入,更换输液器,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抽患者血样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抗真菌、抗感染治疗等。 3、保存剩余药物备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检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种记录。采取补救措施过程中,尽量不要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影响补救措施的实施。 5、妥善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取得理解和配合。 6、如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即使送检。 7、当事人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及讨论、分析,针对时间引发原因进行整改,根据情节和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护士长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护理部等职能部门。 应急处理程序 用药错误→停止用药→报告医师、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完善各项记录→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封存药物送检→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科室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报告。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及情景模拟 讲课人:孙换霞 讲课时间:2014-9-17 讲课地点:示教室 休克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休克恶化是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进行抢救,重者可在10分钟内发生死亡。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它可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突然下降等。病因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病理表现 因本病而猝死的主要病理表现有:急性肺瘀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 镜下可见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一) ●本病大都猝然发生,表现为接触抗原性物质后,迅速起病,常在15分钟内发生严重反应,少数患者可在30分钟甚至数小时后才发生反应,又称“迟发性反应”。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二)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意识朦胧,重则昏迷。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三) ●常见症状 1.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甚而影响呼吸。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四) ●常见症状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精.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 吸氧. 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注.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 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和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昏迷护理常规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早晚各班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一次.可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溶液漱口.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每日二次滴入0.25%氯霉素,并涂以抗菌眼膏,再用油纱布复盖,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法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医护人员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的处理,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对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我们通过演练,强化医护协同作战意识,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二、演练时间:2017-09-01 三、演练地点:门诊综合楼一楼 四、演练内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五、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六、演练组织: 组织者:吴琼 参加人员:医生1人、护士3人、患者(假)1人 评审人员:朱向阳吴琼马传华 观摩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七、背景设置: 患者王敏,女性,27岁、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护士遵医嘱给予%氯化钠50ml+头孢呋辛静滴,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给予头孢呋辛皮试阴性,于15:30给予头孢呋辛输液治疗,15:35门诊护士A巡视输液室发现病情突变,请看现场演练。 场景一: 护士A:王敏,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我脖子发紧,气不够喘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护士观察输入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1. 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呼叫护士B:“患者王敏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立即和患者家属将患者搀扶至抢救床,取平卧位,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 2. (护士站)护士C:江医生,门诊患者王敏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请您马上过去。护士B推抢救车,准备抢救。护士C准备治疗车(车上备监护仪,车下备医疗垃圾桶及锐器盒)立即推入病房。 3. 江医生到病床旁下达口头医嘱:更换输液器,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氯化钠250ml静脉输入。查体:呼叫患者王明,无应答,神志淡漠,口唇紫绀,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存在,听诊心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脉搏细速,四肢皮肤湿冷,考虑过敏性休克。同时护士A汇报测量呼吸脉搏数值,P110次/分,R28次/分。准备吸氧物品。护士B准备血压计,护士C打开抢救车,准备液体。 4. 医生查体后,医嘱:吸氧4升/min,汇报测血压数值。 5. 护士A复述医嘱:吸氧4升/min,%氯化钠250ml静点。给予吸氧;护士B:血压 80/50mmhg。护士C准备%氯化钠250ml液体,并在瓶签上写床号姓名,瓶口消毒,记录医嘱。 6. 护士A: 核对%氯化钠250ml静滴,更换通路,打钩签字。护士B写输液卡。 7. 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 1mg皮下注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注意保暖,给予中凹卧位。 8. 护士A复述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1mg。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给予皮下注射。护士C记录医嘱。医生协助按压注射部位。 9. 护士B给患者心电、血氧、血压监护,中凹卧位。监测示P 110次/分,R 28次/分,BP 70/50mmhg,Sp02 75%。 10.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地塞米松针10mg静脉推注、 11.护士A复述医嘱:地塞米松针 10mg静脉推注,与护士C 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给予静脉推注。护士C记录医嘱。

急诊科常见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 2 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 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0ml,频率 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 1/3 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 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 10 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灰转红;③散大的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⑥可以排尿;⑦心电图波形改善。 以上只要出现前2项指标,说明有效,应继续行CPR。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可用面罩呼吸囊加压给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给药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各种抢救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 4、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经药物治疗无效,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术。 【健康指导】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因其临床表现不同,其机制亦不相同,临床症状有轻有重。有的呈现一过性寒战,发热后趋向正常,有的则出现恶心、心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有的则瞬间出现不可逆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临床护理中用药、输液,不可轻视。预防为主是减少这种反应的关键。 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1、详细询问既往史如对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药物有无过敏史,使用前必须做药物敏感试验,青霉素等药物用药中超过24h或更换批号应重新做皮试。 2 、配药前注意事项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药物有无外观变化,有无沉淀及破损,注意看清药物有效期。 3 、静脉注射前注意事项严格三查七对,为防止输液反应要用药液冲洗输液管,即使药液至少有5~10ml流出输液管方可注射。 4 、静脉输液期间的观察嘱病人遇有不适、恶寒、恶心等及时报告;输液应先慢后快,然后改为正常滴速,每15min巡视1次,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1h后延长巡视时间,做好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记录。 5 、预防措施为防止某些药物出现过敏,首次用药可以合并用少量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注射室常备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放置在

容易拿到的位置,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遇有过敏,立即中止输液,并夹住输液管与液体一并送验。 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①立即停止进入并移支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②立即给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紧接着作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 葡萄糖液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反之,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乃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ml。 ③抗过敏及其对症处理,常用的是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 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 今天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护理预案的演练,其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对本预案熟知,了解本预案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 如发生患者过敏性休克能及时发现,团队紧密配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较色安排:护士A:阿娜护士B:阿力米拉护士C:孟双 医生A:王亚森 旁白:阿力努尔患者:韩娜 3月16日下午16:00时,护士A给病房患者韩娜进行PC皮试后, 给予800万U+0.9%氯化钠250ml静脉输注10分钟,护士A进行正 常巡视,发现患者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急忙上前查看。 护士A: “韩娜,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患者:“是啊,我怎么感觉上不来气,呼吸有些困难,心慌胸闷” 护士A: “你先别着急,我现在将液体关闭马上换上生理盐水,你先躺下。” 旁白:护士A立即将液体关闭换上生理盐水,并同事喊来护士B、值班医生。护士B立即给予患者心电监测。 护士B: 现在P: 112次/分R:26 次/分BP: 60/40mmhg. 医生A: 立即给予肾上腺10mg肌注 护士A: 给予肾上腺10mg肌注 医生A: 给予吸氧

护士 B:吸氧 A :再建立一条通道,给予0.5 %葡萄糖250ml+多巴胺40mg 立即 静点 A : 0.5 %葡萄糖250ml+多巴胺40mg 静点 行着记录着 医生:再次检测生命体征 护士:血压检测不到 护士 A: 呼唤患者无意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无搏动口唇紫绀四肢皮肤 湿冷 医生: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旁白:“解衣裤,松裤腰带,硬板床,放踩脚蹬,按压剑突上两横指 按压频率至少 100次每分钟”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气道分泌物,开 放气道,迅速连接简易呼吸器 8-10 升每分挤压频率 10-12 次每分钟 医生:再次评估生命体征抢救无效,呼唤患者无意无自主呼吸,颈动 脉无搏动口唇紫绀四肢皮肤湿冷 医生:“立即给予电除颤” 旁白:护士迅速连接电源打开开关均匀涂抹电弧,给予 200 焦耳,医 生给予充电紧紧与皮肤接触分开(心底部及心尖部) 医生:大家远离床边,去除患者身上所有电极片 医生:“颈动脉有搏动有自主呼吸面色口唇转红润,检测生命体征 旁白:整理衣物协助复苏体位保暖看时间 护士 B: BP 100/60mmhg P89次/ 分 R : 21 次/ 分,除颤成功 护士 A: “韩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是不是感觉好些了” 患者:“比刚才好些,呼吸不那么困难了” 护士 C:你别紧张,别害怕,你可能是 PC 过敏了,因为有些患者即 使做过了皮试也有过敏可能, 不过我们医生对你做了及时的治疗, 很 快就好了,但是,你这是 PC 过敏,以后一定要记住不可以使用 PC 也不可以做试敏,一定要记住。 患者:“哦,我知道了” 护士 B:韩姐,你别紧张,希望你配合注意保暖。 医生A:现在生命体征平稳,注意观察 。 护士 C 护士 A,做好患者的病情记录,把PC 过敏记录在病例上,晚 上要做好交接班。 护士 A: “韩姐,你先休息,我会随时来看你的。 ” 总结: 医生 护士 医生 A:给予地塞米松10mg 入壶 护士 A:地塞米松10mg 入壶 旁白:护士按照医嘱有序的对患者进行抢救, 还有一名护士在旁边进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4-08T15:12:40.0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普青云 [导读]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普青云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 734100 摘要: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基于病原损害于广泛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通透性急剧增高及微动脉收缩使周围血容量骤降,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为主的全身速发生变态反应。 关键词:通透性;血容量;循环灌注 Abstract:Anaphylactic shock is outside some antigenic substance into the body after sensitization to have,by immune happen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 strong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group. Based on pathogenic damage in a wide range of capillaries,capillary impatient to soar high and arteriole contraction capacity around the blood,leading to acute peripheral circulation perfusion inadequacy of general speed occurrence allergy. Keywords:Permeability;Blood volume;Loop perfusion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 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列述如下。 (一)皮肤粘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塞。 (四)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他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一、病因 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外界的抗原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E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特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1-2]。 二、诊断 本病发生很快,因此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凡在接受(尤其是注射后)抗原性物质或某种药物、或蜂类叮咬后立即发生全身反应,而又难以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解释时,应马上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三、预防措施 预防最根本的办法的明确引起本症的过敏原,并进行有效的缺防避。但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作出特异性过敏原诊断,况且不少患者属于并非由免疫机制发生的过敏样反应[3]。为此应注意: 1、用药前详询过敏史,阳性病人应在病史首页作醒目而详细的记录。 2、尽量减少不必射用药,尽量采用口服制剂。 3、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注射用药后观察15~20分钟,在必须接受有诱发本症可能的药品(如磺造影剂)前,宜先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强的松20~30mg。 4、先作皮内试验皮肤挑刺试验尽量不用出现阳性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可试行“减敏试验”或“脱敏试验”。其原则是在抗组胺等药物的保护下,对患者从极小剂量逐渐增加被减敏药物的用量,直到患者产生耐受性为止。在减敏过程中,必须有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并准备好水剂肾上腺素、氧气、气管插管和可以静脉注射的皮质类固醇等一切应急抢救措施。 四、应急预案 患者一旦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并按以下方法进行。 1、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小儿酌减,注意保暖。 2、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3、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 6、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五、治疗 过敏性休克所致死亡可发生在几分钟内,迅速处理十分重要。开始治疗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护有效的呼吸与循环功能[4]。 1、立即停止进入并移除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推荐)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过敏性休克抢救护理常规 立即停止给药,将病员平卧,就地抢救. 吸氧. 迅速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可静注,小儿酌减,如症状仍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毫升,直到脱离危险期. 严重者,应立即静注地塞米松5-10MG. 抗组织胺内药物的应用,如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肌注. 针刺人中,十宣,内关,足三里,曲池,三阴交等穴.耳穴肾上腺,神门等穴.呼吸受抑制时,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准备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心跳骤停时,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和一般情况,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昏迷护理常规 按该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上下午,早晚各班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一次.可根据口腔感染情况选用不同的溶液漱口. 眼睑闭合不全者应每日二次滴入0.25%氯霉素,并涂以抗菌眼膏,再用油纱布复盖,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尿潴留者可用针炙或按摩帮助排尿,无效时可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每日更换引流袋.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铺整洁,平坦,柔软.每2小时翻身一次.若用热水袋保温时必须使用布套,防烫伤. 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每天5-6次,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过敏性休克得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得: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医护人员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得处理,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对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得掌握程度。我们通过演练,强化医护协同作战意识,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二、演练时间:2017-09-01 三、演练地点:门诊综合楼一楼 四、演练内容: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过敏性休克得应急预案 五、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六、演练组织: 组织者:吴琼 参加人员:医生1人、护士3人、患者(假)1人 评审人员:朱向阳吴琼马传华 观摩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七、背景设置: 患者王敏,女性,27岁、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护士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50ml+头孢呋辛1、5静滴,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给予头孢呋辛皮试阴性,于15:30给予头孢呋辛输液治疗,15:35门诊护士A巡视输液室发现病情突变,请瞧现场演练。 场景一: 护士A:王敏,您怎么了,就是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我脖子发紧,气不够喘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护士观察输入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1、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呼叫护士B:“患者王敏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立即与患者家属将患者搀扶至抢救床,取平卧位,安慰患者:您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 2、(护士站)护士C:江医生,门诊患者王敏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请您马上过去。护士B推抢救车,准备抢救。护士C准备治疗车(车上备监护仪,车下备医疗垃圾桶及锐器盒)立即推入病房。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演练时间:2017-12-23 演练地点:病房 参加人员:解说人员 (严媛)、护士(A闫玉玲、B李翔)、医生(黄燕飞)、患者(汪明) 背景设置:患者汪明,男性,87岁、肺部感染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应用0.9%NS100ml+头孢他啶2g静滴。用药前询问患者无过敏史,给予头孢他啶皮试阴性,于19:30给予头孢他啶输液治疗,19:35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请看现场演练。 护士A:爷爷、爷爷,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我感觉全身皮肤瘙痒、感觉气短的厉害,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护士查看患者呼吸困难,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红色斑丘疹,观察输入药物为头孢他啶,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1.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电话呼叫二楼值班护士B:“一楼 1001床汪静脉明输入头孢他啶5分钟后发生过敏反应,通知医生,准备抢救,请帮忙准备抢救用物”。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保留静脉通路、更换液体(复方氯化钠500ml)及输液器。 2.护士B:黄医生,一楼1001床汪明输入头孢他啶5分钟后发生过敏反 应,请您马上过去。护士B电话通知3楼值班护士:我是2楼,1楼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我和值班医生需要下楼协助抢救,你做好3层楼

的病房巡视,有事及时电话沟通。随即推抢救车至患者床旁,准备抢救。(车上备监护仪、抢救记录单,另备电插板、负压吸引器)。 3.黄医生到患者床旁查体:呼叫患者汪明,无应答,神志淡漠,口唇 紫绀,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存在,听诊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脉搏细速,四肢皮肤湿冷,考虑过敏性休克。同时护士A给予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并汇报测量数值:P110次/分,R28次/分、BP:80/50mmHg。护士B给予患者中凹卧位,记录病情及测量数值。 4.医生查体后,医嘱:将氧流量调至4升/min,。 5.护士A复述医嘱:氧流量4升/min;护士B记录医嘱。 6.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 7.护士B复述医嘱: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与护士A核对后准备药 物,护士A给予静脉注射,护士B记录医嘱。 8.医生查体,护士A测量并汇报生命体征:P 65次/分,R 22次/分, BP 80/60mmhg,Sp02 65% 9.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给予面罩吸氧。 10.护士B复述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与护士A核对,准备药物。 护士A给予静脉注射。护士B给予面罩氧气吸入。 11.护士B记录医嘱,护士A再次测量生命体征。 12.护士A汇报生命体征:P 80次/分,R 21次/分,BP 70/40mmhg,Sp02 78%,护士B记录生命体征。 13.医生再次查体,下达口头医嘱: 0.9%NS 32ml加盐酸多巴胺180mg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一:1、详细询问既往史如对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药物有无过敏史,使用前必须做药物敏感试验,青霉素等药物用药中超过24h或更换批号应重新做皮试。 2 、配药前注意事项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药物有无外观变化,有无沉淀及破损,注意看清药物有效期。 3 、静脉注射前注意事项严格三查七对,为防止输液反应要用药液冲洗输液管,即使药液至少有5~10ml流出输液管方可注射。 4 、静脉输液期间的观察嘱病人遇有不适、恶寒、恶心等及时报告;输液应先慢后快,然后改为正常滴速,每15min巡视1次,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1h后延长巡视时间,做好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记录。 5 、预防措施为防止某些药物出现过敏,首次用药可以合并用少量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注射室常备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放置在容易拿到的位置,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遇有过敏,立即中止输液,并夹住输液管与液体一并送验。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二:①立即停止进入并移支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②立即给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紧接着作

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 葡萄糖液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反之,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乃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ml。 ③抗过敏及其对症处理,常用的是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严重程度因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本病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1.皮肤黏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症征之一,包括皮肤潮

过敏性休克应急演练解决方案.doc

过敏性休克抢救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检验对科室和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准备,救治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规范、更具操作性,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有序处置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指挥: 成员: 三、演练内容: 1、急救工作的反应能力; 2、急救工作的救治能力; 3、急救工作记录; 四、演练步骤: 背景设置:一患者在静脉滴注氨苄西林舒巴坦时发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责任护士在巡视时发现。 1、责任护士H1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5床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主诉胸闷不适,观察输液为氨苄西林舒巴坦,输入5分钟左右,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办公室护士H2。护士H1立即为患者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护士H2接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Y及另一护士王群H3,通知护士长HZ,HZ组织抢救。 2、医生Y查看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考虑过敏性休

克可能,H1遵医嘱立即为患者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遵医嘱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 3、H3立即推抢救车,备吸氧装置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吸氧。 4、H3备负压吸引装置、监护装置再次至患者床旁,为患者接心电监护。 5、患者血压低(80/50mmHg),医嘱予多巴胺40mg加入5%GS250ml中维持血压,H2通知H3立即执行;同时H2通知药房及时送药,以备下次使用。 6、H1配合医生给予急救处理:规范执行医嘱,做好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 7、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胸闷等不适症状缓解,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8、H2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9、H2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告护理部。 10、H1督促医生及时补开抢救医嘱,与下一班做好交接班,做好药物过敏标记。 五、演练要求: 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应急处置演练工作,将演练与医、技和护理人员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各方面工作的衔接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水平,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切实提高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战能力。 附: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查房

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查房 一、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 二、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物质(如血制品、药物、异性蛋白、动植物)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激发引起广泛的I型变态反应。导致全身性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迅速内渗到组织间隙,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三、休克的分类 病因分类①过敏性休克:发生于机体对某种药物或异种蛋白过敏时,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一种机体的严重变态反应。 ②低容量性休克:是指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的综合征。 ③心源性休克:当心脏不能用足够的排出量以保持组织的正常灌注时即可产生心源性休克。 ④脓毒症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 ⑤内分泌性休克:是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慢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低血压与休克。 ⑥神经源性休克:由于严重的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损伤、药物性交感神经阻断(如高位脊髓麻醉)等

四、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1.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所引起,表 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供血 与需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所致(供氧与需氧),表现为头 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4.其它过敏反应: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 五、急救治疗措施 1、立即除去过敏原,并给予平衡液500 ml静滴,肾上腺素针0.5--1㎎,一般肌注或皮下注射,严重者可直接静注,3--10分钟重复1次.如有心跳骤停则按心肺脑复苏进行抢救。 2、地塞米松10--20㎎静注,继之以10--20㎎静滴。 3、强心剂的应用,预防心衰:西地兰0.2~0.4mg+25%葡萄糖液20ml静推可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 4、抗组织胺药物非那根25--50㎎肌注,或是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缓慢注射。 4、氨茶碱250mg静滴或静注以降低肺动脉高压,维持呼吸功能。 6、另建一条静脉通路,快速扩容,配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联合使用阿拉明。 7、同时予以休克卧位,吸氧(4-6 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注意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