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宜都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宜都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裴学中钟世泉

(二)项目背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 1.1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第三位。2008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万吨。近几年来,宜都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面积达28.7万亩,产量34.77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29.2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居

湖北省第二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宜都市柑橘标准化建设项目区位于柑橘主产区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和陆城镇,项目区连片,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岸,紧邻318国道,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项目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设基础上,随着水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蜜桔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过去“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桔园密度偏大、建园质量不高、部分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的经济寿命年限)等突出问题,且基地内的渠系、道路、电力配套设施老化,基地配套建设亟待升级改造。因而,建设宜都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三)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落实好2009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09〕1号)、《湖北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为加快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县)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柑橘产业生产能力和柑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保持宜都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编制本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一)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概述

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位于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处东径111°05′47″—111°36′06″,北纬30°05′53″—30°36′03″之间,东邻枝江,南接松滋,北与宜昌,西南与五峰、长阳毗邻。

全市版图面积1357km2,其中山区、丘陵占总面积88.4%,平原占11.6%,市内平原、丘陵、半高山呈梯级分布,西南高,东北低,海拔38-1081m。是

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的年平均温度

16.7℃,≥10℃活动积温5354.4℃,年降雨量1233.8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地理、气候条件极适合柑橘的生产发展,是全国柑橘区划中宽皮柑橘最适宜区。

宜都地处鄂渝湘三省交界,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水陆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从市政府陆城至三峡机场仅25公里,市域内有宜昌、枝城两座长江大桥,有我国九大水铁联运港之一的枝城港,贯穿南北的焦柳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和沪蓉高速公路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柑橘产品外销十分快捷、方便。

宜都市柑橘规模优势明显:截止2008年,宜都市柑橘28.7万亩(挂果面积17万亩),产量34.7万吨。2008年全市柑橘平均单产达到2040公斤/亩,全市人均占有柑橘总量达到0.88吨,2008年水果总产值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橘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5亿元。宜都柑橘曾于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部定为首批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柑橘生产优势区域,同时纳入全省九大农产品优势区域规划;2003年被省农业厅定为全省优质水果工程示范县(市)和无公害创建示范县(市);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

柑橘之乡”。宜都市同时还是全国柑橘标准化示范县(市);全国柑橘富民强县项目示范县(市);全省优质柑橘板块重点县(市)。宜都蜜柑荣获2008年度湖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水果大市”。

宜都市柑橘苗木繁育体系健全:宜都建有大型柑橘苗木繁育场5家,其中位于宜都市枝城镇大堰堤村的湖北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该场于2002年3月正式动工,2005年5月第一期项目建设完工,总面积1900亩,其中:核心区100亩,示范园及育苗圃1800亩。拥有种质资源圃10亩,采穗圃40亩,母本园20亩,组织培养和检测化验室1200平方米,网室1644平方米,温室2496平方米,引进储备了国内外优良柑橘品种100多个。目前已向社会提供优良苗木700多万株,销到湖北、湖南两省近20个县(市)。另外,宜都市具有20多年柑橘容器育苗的经验和500多人的专业嫁接队伍,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有规模化育苗的土地条件和隔离设施。

宜都市柑橘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狠抓龙头企业培育,积极开展柑橘产后加工,是我市一贯坚持的工作思路。我市从1999年开始引进意大利洗果打蜡生产线设备,到目前全市共有产后商品化处理90家,共有柑橘清洗、打蜡、烘干、分级、包装生产线95条,年加工能力70万吨。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宜昌市级龙头企业18家,定单面积达到40万亩。湖南石门、澧县以及本省的松滋、公安等周边县市柑橘客户也将柑橘运到我市进行初加工后集中销售,鄂西南最大的柑橘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在我市基本形成。此外,还有16家企业在外省市投资建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辐射带动了省内外果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2003年,我市引进浙江丰岛集团宜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走向成熟,年产量已达到20000吨,产品全部销往欧洲,每年就地解决我市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为农民直接增收500多万元。目前全市桔瓣罐头加工企业达到4家,年加工能力5万吨。另外,有占地2000㎡的通风贮藏库1家,一次容量2000吨。还有制造水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企业2家,可年生产各类型号水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00多条。全市还有柑橘生产合作社21家,在我市柑橘产、供、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

进了全市柑橘健康发展。

宜都市柑橘品牌初见成效:宜都历来重视柑橘品牌建设,全市柑橘基地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认证了4个无公害农产品(水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柑2号新品种已于2004年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面向省内外推广,全市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宜都蜜柑”集体商标于2005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以其品质上等,被评为全省十大名果,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2008年8月,宜都市柑橘协会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全省获得证书的6个单位之一。登记保护的产品为“宜都蜜柑”,生产基地1.5万公顷,年产量23.4万吨。

宜都市柑橘生产保障体系健全: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柑橘产业的发展将柑橘产业纳入我市“十一五”规划中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列入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对柑橘产业的发展实行“六个一”的领导责任制,即一名市级领导、一名科级干部、一套技术专班、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定数额的工作经费,并成立了柑橘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形成了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了《无公害食品宜都柑橘》、《无公害食品宜都柑橘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建立了柑橘标准

化生产体系。二是资金投入力度大。市政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给予生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本级财政每年直接用于扶持柑橘发展的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从2006年起,全市对新发展集中连片50亩或农户连片发展1亩以上优质柑橘的单位或农户,每亩按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带动农户新发展柑橘4.63万亩。另外,市财政还拿出专项资金,对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的柑橘加工企业、种植专业村和营销能人实行重奖,全市共兑现柑橘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470万元,近三年市财政用于精品果园建设的资金达到600万元。三是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宜都市柑橘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全市直接从事柑橘栽培的专业技术人员3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有1人被评为宜昌市级专家;从事深加工的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有种柑能手和农民技术员1000多人;2008年市政府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签定了柑橘产业开发合作协议,长期聘请5名著名柑橘专家为技术顾问。

(二)制约宜都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桔园密度大、建园质量参差不齐。宜都市的柑橘栽培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发展高峰,由于当时温州蜜柑的栽培还没有一个较规范的技术标准,在柑橘基地发展上:一是过份强调“计划密植”,定植最大密度达到333株/亩,柑橘树成林后没有按计划疏株间移,导致目前大多数柑橘园定植密度都在60株以上。二是建基地时没有深翻改土,更没有施入有机肥,导致大部分柑橘园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建园质量不高。

2、栽培品种良莠不齐。由于大规模发展时,柑橘苗木比较紧缺,在建园时“饥不择食”,只要是柑橘苗,便定植建园,导致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3、部分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的经济寿命年限)。红花套镇的

红花套村、吴家岗村、窑坡垴村、渔洋溪村,高坝洲镇的大战坡村、陈家岗村、白洪溪村,陆城镇的亮家垴村、龙窝村、驿马冲等村是我市最早发展柑橘的村,目前已有部分柑橘树树龄达到40年,这部分树由于早期发展,管理没及时跟上,病虫危害较重(特别是天牛蛀食严重),部分树丧失了栽培价值。

标准化果园建设实施方案

香港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香港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 项目任务:《沙田柚标准化果园》 项目法人:重庆华浦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吴旭峰 项目负责人:李成铸 技术负责人:江礼德 编制单位:重庆华浦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二月

香港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实施方案 批准:廖智辉 审查:樊学文 校核:杨明 报告编写:李成铸朱晓锋 编制单位:重庆华浦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二月

目录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2.项目区农业资源概况………………………………………3.项目区果园建设现状………………………………………4.项目概况…………………………………………………… ⑴地形地貌…………………………………………………… ⑵环境分析…………………………………………………… 5. 项目可行性 二、发展目标……………………………………………………1.目标任务……………………………………………………2.种苗设计…………………………………………………… ⑴苗木质量…………………………………………………… ⑵供应方式…………………………………………………… ⑶用苗量………………………………………………………3.种植方式及时间……………………………………………4.幼林抚育设计………………………………………………5.管护设计…………………………………………………… ⑴建立管护组织……………………………………………… ⑵完善管护制度……………………………………………… ⑶管护设施…………………………………………………… 三、项目建设内容………………………………………………1.建设内容……………………………………………………2.建设技术规程………………………………………………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四、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概算……………………………………………………2.资金来源…………………………………………………… 五、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3.社会效益…………………………………………………… 六、项目单位情况………………………………………………1.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2.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3.有无不良记录………………………………………………4.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七、项目部人员分工…………………………………………… 八、附件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XX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XX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XX XX (二)项目背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 1.1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第三位。2008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万吨。近几年来,XX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

2008年面积达28.7万亩,产量34.77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29.2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居省第二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XX市柑橘标准化建设项目区位于柑橘主产区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和陆城镇,项目区连片,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岸,紧邻318国道,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项目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设基础上,随着水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蜜桔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过去“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桔园密度偏大、建园质量不高、部分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的经济寿命年限)等突出问题,且基地的渠系、道路、电力配套设施老化,基地配套建设亟待升级改造。因而,建设XX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基地建设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三)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财政部《关于落实好2009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09〕1号)、《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XX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为加快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基地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县)

甘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万亩甘蔗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一、项目名称 5 二、项目概要 5 三.项目建设目标 5 四、项目建设地点 5 五、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6 六、项目计划书编制内容 6 七、项目建议书研究方法 6 八、项目建议书建设方案和研究结论7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介绍 10 一、承办公司简介 10 二、公司投资宗旨 10 三、项目公司组织机构示意图10 第三章:项目技术方案以及工艺13 一、技术方案目标 13 二、技术方案主要内容13 三、技术工艺流程 13

四、技术依托公司及专家组14 五、种植工艺18 六、标准化全程管理23 第四章市场分析24 一、国际甘蔗糖业形势24 二、中国蔗糖产业形势26 三、阻碍食糖消费增加的不利因素 31 第五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6 一、蔗糖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36 二、能源甘蔗发展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36 三、广西甘蔗种植优势独特37 四、项目核心技术和管理模式支持广西糖业生产上新台阶39 五、项目响应推进现代农业改革43 第六章广西制糖业产业链当前发展现状44 一、发展有利因素 44 二、发展的主要短板及风险45 第七章甘蔗种植特性49 一、甘蔗的种类49 二、甘蔗产量的构成49 三、影响甘蔗生长的因素51 四、影响甘蔗生长的灾害性天气56 第八章项目场址选择环境分析63

一、项目场址地理位置的特点63 二、项目场址土地权属63 三、项目土地利用现状64 四、项目场址社会和法律环境64 五、项目场址的法律环境64 第九章项目风险评估与防范65 一、风灾与防范65 二、火灾风险与防范: 66 三、触电风险与防范67 四、病虫灾害与防治67 五、生产事故防范 68 六、法律纠纷与防护68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集70 一、投资估算70 二、总投资估算71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72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73 一、评价依据及基础数据73 二、财务评价73 三、不确定性分析 74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76 一、发挥项目技术优势,提高我国糖业国际竞争力76

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某某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某某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吕某某 (二)项目背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1.1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第三位。2015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万吨。近几年来,某某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2015年面积达28.7万亩,产量34.77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29.2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居某某省第二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某某市柑橘标准化建设项目区位于柑橘主产区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和陆城镇,项目区连片,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

岸,紧邻318国道,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项目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设基础上,随着水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蜜桔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过去“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桔园密度偏大、建园质量不高、部分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的经济寿命年限)等突出问题,且基地内的渠系、道路、电力配套设施老化,基地配套建设亟待升级改造。因而,建设某某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三)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落实好2016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工作的通知》(财办农…2016?1号)、《某某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某某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为加快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县)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柑橘产业生产能力和柑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保持某某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编制本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某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某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某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背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1.1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第三位。2008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万吨。近几年来,某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面积达28.7万亩,产量34.77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29.2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居湖北省第二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风味

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某市柑橘标准化建设项目区位于柑橘主产区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和陆城镇,项目区连片,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岸,紧邻318国道,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项目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设基础上,随着水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蜜桔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过去“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不配套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桔园密度偏大、建园质量不高、部分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的经济寿命年限)等突出问题,且基地内的渠系、道路、电力配套设施老化,基地配套建设亟待升级改造。因而,建设某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三)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落实好2009年

科委---草莓可行性研究报告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创新资金 农业、卫生、城建和环保项目 可行性方案 项目名称:草莓数字化流水线式立体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承担单位: 起止年月: 项目负责人:李付忠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现代农业园区秋荷路50号邮政编码: 2013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2013年5月10日订

说明 一、本提纲供编写浦东新区创新资金农业、卫生、城建和环保项目可行性方案使用。 二、项目提出单位应根据本提纲要求,逐条认真编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三、请按隶属关系逐级审批,由主管部门汇总后在网上申报(特殊情况,另定)。 四、本提纲制订单位是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一)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草莓(Strawberry)又叫红莓、洋莓、地莓,蔷薇科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原产南美、欧洲,现我国各地都有草莓栽培,也有野生的。草莓是该种植物的花托膨大了的聚合瘦果,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高档水果。 草莓营养价值高,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每一百克草莓含维生素C 50-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维生素C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脑细胞结构坚固,皮肤细腻有弹性,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鞣酸含量丰富,鞣酸在人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和抑制癌肿的生长作用。草莓中含有的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的发生。草莓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草莓中含有天冬氨酸,可以自然平和的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饭后吃一些草莓,可分解食物脂肪,有利消化。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全世界草莓栽培面积约为30万公顷,几乎所有国家均有草莓生产,其中主产区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和亚洲。种植面积排行前5位的分别是:中国8万公顷、波兰3万公顷、美国2万公顷、俄罗斯1万公顷、西班牙1万公顷。全世界草莓总产量已突破400万吨,年产量排行前5位的是:中国110万吨、美国74万吨、波兰25万吨、西班牙23万吨、日本21万吨。亩产量以美国和西班牙最高,约2500公斤/亩,美国和西班牙具有品种更新快、现代化生产技术高和大规模集约经营等特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个草莓种植户经营面积都在20公顷以上。欧州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日、韩以保护地促成或半促成栽培为主,美国目前也在大力发展保护地草莓,反季节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反季节进口草莓逐年减少。

国家石榴标准果园建设标准(完整)

国家石榴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石榴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防寒工作、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 1.1 产量 要求丰产稳产,范围。 1.2 果实质量 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1.3 树体 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管理制度 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 2.1 环境条件 标准石榴园产地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符合无公害水果食品标准对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无公害石榴园地的环境条件参考NY 5013(苹果)的规定。

果园土层厚度1m以上,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pH值6.5~7.5,地下水位1m以下,坡度15°以下,年最低气温-12℃以上,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的砂壤土建园。山地建园,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温暖的小气候能为石榴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平原地带建园时,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段建园。选择园地时要避免选择重茬地,重茬地栽植时应避开原来的老树穴,多施有机肥。 现有石榴园升级改造,要选择基础条件好,园相整齐,树形基本一致的果园。 2.2 选园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通常石榴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 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2.2.2 小区划分 小区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2.2.3 道路系统设置 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一般主路宽5~7m,支路4~5m,作业道路宽1~2m。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2.2.4 排灌系统设置

草莓种植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简介 (1) 二、草莓适应的环境 (1) 三、草莓的护理 (2) 四、草莓露天种植技术 (2) 五、栽植后的管理 (3) 六、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 (5) 七、病虫害的防治 (9) 八、草莓主要新品种 (11)

草莓种植技术 一、简介 草莓(strawberry),又叫洋莓、地莓、地果、红莓等,在园艺上属浆果类果树,原产欧洲,20世纪初传入我国而风靡华夏。草莓外观呈心形,其色鲜艳粉红,果肉多汁,酸甜适口,芳香宜人,营养丰富,故有“水果皇后”之美誉。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枝,复叶,小叶3片,椭圆形。初夏开花,聚伞花序,花白色或略带红色。花托增大变为肉质,瘦果夏季成熟,集生花托上,合成红色浆果状体。 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主要种类有东方草莓、森林草莓、绿色草莓、智利草莓和威州草莓。分布于北半球和南美洲,以欧洲最多,美国、日本、朝鲜、墨西哥、加拿大等次之。中国多在大、中城市郊区种植。栽培品种多为威州草莓和智利草莓及其杂交后代。草莓植株矮小,有短粗的根状茎,逐年向上分出新茎,新茎具长柄三出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谢后花托膨大成多汁聚合果,红色或白色,球形、卵形或椭圆体形,其中着多数种子状的小瘦果。喜温暖湿润和较好阳光,不耐严寒、干旱和高温。根系由新茎和根状茎上的不定根组成。根状茎3年后开始死亡,以第2年产量最高,3年后降低。秋季用匍匐茎繁殖。壮苗定植,施足基肥,收获一季即行更新,可连年高产。露地和温室保护地栽培均可。采用茎尖和花药培养可在短期内获得无毒苗和加速新品种繁育。草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铁及多种矿物质。可鲜食和制果酱、果汁、果酒;鲜果速冻可保质贮运。 二、草莓适应的环境 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如果要种在地里,注意不要用以前种过马铃薯的地,因为草莓容易感染上马铃薯上的一种病菌。

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果园基地建设.

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果园基地建设 一、项目名称: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园基地建设 二、建设单位:晋城市蚕桑果树工作站 三、立项依据:近年来,我市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果品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而我市果业生产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低、果实品质差、果农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弱及果品贮藏、加工、市场建设滞后等问题。全市出现了“卖果难”现象,果品价格急剧下跌,严重制约了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示范园的带动,可以逐步在全市建成管理水平高、科技示范强、经济效益好的示范片、示范村、示范乡,从而带动并提高全市的果树生产水平。 四、建设性质:新建 五、建设规模:项目总面积30000亩。 六、建设地点:城区北石店、泽州县东下村、周村、南岭、金村、高平北诗、寺庄、米山、河西、马村、野川、阳城固隆、沁水郑庄、端氏、陵川崇文、礼义。

七、建设期限:五年 八、总投资概算及资金主要筹措渠道:项目总投资600万元。申请省厅补助200万元,争取市财政支持200万元,自筹200万元。 九、建设内容、数量及投资:建设优质无公害示范园30000亩,项目总投入600万元,计划分5年投入。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喷滴灌设备,果实套袋、果园生草、引进新品种、技术培训、购置反光膜、杀虫灯以及无公害生物制剂。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可生产优质高档无公害果4500万公斤,实现果农增收2700万元。 (二)社会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可带动和辐射周边10万亩果园向优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引导果农自觉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我市果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对参加今年全国组织的果品出口边境贸易、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生态效益: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十一、项目负责人:王有信

果园建设项目报告书

精品果园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西陵区农林水局二00七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西陵区精品果园建设 1.2、建设单位:西陵区窑湾乡黑虎山村村民委员会、柑橘园林场 1.3、项目地点:宜昌市窑湾乡黑虎山村、柑橘园林场 1.4、建设单位概况 窑湾乡黑虎山村、园林场位于宜昌市城市近郊,版图面积约5平方公里,柑桔面积2300余亩。黑虎山村以柑桔为主导产业,柑桔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80%以上,全村共有340户1295人;柑橘园林场属窑湾乡集体林场,由窑湾乡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直接管理,现聘有员工26人。由于这一带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被称为宜昌市的后花园。是农业部、湖北省和宜昌市命名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出产的“窑湾蜜桔”被选参加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两年来,黑虎山村、园林场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柑橘无公害生产,积极开展精品果园创建,深化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普及,有效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头作用。黑虎山村先后被评为省“明星村”、市“文明村”、区“科技示范村”,园林场也被市农业局评为“宜昌蜜橘精品果生产基地”。 1.5、编制依据 1、宜昌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

2、宜农发[2007]8号《宜昌市农业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建三园、出精品、创名牌”竞赛活动的通知》 3、《西陵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4、《西陵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1.6、研究的目的与作用 通过对项目区柑橘精品果园建设的详细分析,充分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及合理性;通过对项目实施具备的条件、技术方案、投资估算、效益评价、结论与建议等进行比较科学、完整、准确的分析,编制比较规范的报告,从而为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为立项审批单位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 1.7、编制内容 1、总论 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概况及建设条件 4、项目主要内容及规模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项目组织管理 7、项目实施进度 8、效益分析 9、结论与建议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 施方案 产技术推广中心xx 年1 月目录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3 1、1 项目名称、3 1、2 项目建设单位、3 1、3 法人代表、3 1、4 项目单位所有制形式、3 1、5 建设地点和项目区基本情况、3 1、5、1 建设地点、3 1、5、2 项目区基本情况3第二章建设方案6 2、1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6 2、1、1 建设规模6 2、1、2 建设内容6 2、2 建设规划和布局、7 2、3 主要技术措施7 2、3、1 主要技术、7 2、3、2 建筑方案、8 2、3、3 设备方案9 2、4 建设期与实施进度安排、9第三章投资概算10

3、1项目总投资和资金来源、10 3、2 项目投资概算、10 3、2、1 基础设施投资、10 3、3资金的使用与管理、11 3、3、1 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11 3、3、2 自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11第四章项目建设预期效益、12 4、1经济效益12 4、2 社会效益12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14 5、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14 5、2经营管理措施15 5、2、1 项目建设阶段管理措施15 5、2、2 项目竣工后管理措施16 5、3 技术培训16附录17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宜都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宜都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二

)项目背景柑橘是世界 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 1、1 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 第三 位。xx 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 万吨。近几年来,宜都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xx 年面积达2 8、7 万亩,产量3 4、77 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 亿元,已成为全市2 9、2 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居湖北省 第二 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 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第二章建设方案实可 溶性固形物达12%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宜都市柑橘标

黄桃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桃种植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成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全局性、战略性大事。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积极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把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国家农业部发了多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积极扶持农业及龙头企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的[2004]10号文件指出:通过扶持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多种经营项目,扶持联结基地和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民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小康生活。《奉化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提到:全市要规范和优化市场机制和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保持每年增加10%的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企业从广度、深度发展。 奉化鑫磊绿色农业庄园,是一家长期从事水果种植业的企业,已具590亩种植规模。企业根据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扶持政策及国际食品行业的发展势头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外贸业务不断扩大,农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比重的份额越来越大,加工企业的生产

规模再度掘起,而奉化的黄桃缺罐头早在六十年代就闻名全国,历史悠久,黄桃罐头大多数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倍受国际市的青睐。从宁波大市黄桃资源分析,据调查目前全市已有黄桃基地不足2万亩,年产量的25000吨,其中奉化已有黄桃基地0.5万亩,年产量6250吨,仅占黄桃加工原料的四分之一,大量的原材料从省外购入。因此,开发潜力较大,优势突出,前景看好。(二)、项目区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现状 项目所在地奉化市根据其“七山一水二分地”的地理特点,农业特色品牌明显,全市已建了竹笋、桃子、花卉、芋艿头、草莓、海水养殖等六大主导特色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六大特色农产品总值达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并已成为奉化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奉化市已拥有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花木之乡和中国草莓之乡美称。 奉化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稳步发展,2004年已有3个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评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拥有国家级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3个和无公害食品9个。已有3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37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几年来,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再度掘起,发展黄桃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首选目标。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作用 奉化历史上是浙江省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是传统种植主

柑橘标准园建设规范

柑橘标准园建设规范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柑橘标准园建设规范 Good Practice of Standard Orchard Construction for Citru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讨论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厅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省果品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迎春、鲍江峰、孙中海、吴黎明、赵昆松、仝铸、王志静、许淼、何利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柑橘标准园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橘标准园的定义和术语、要求、栽培管理技术和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柑橘标准园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 5013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5 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GB 5040 柑橘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9659 柑橘嫁接苗分级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 柑橘标准园(Standard Orchard of Citrus) 建立在柑橘优势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对柑橘产地条件的要求,品种优良,园相整齐,树势健壮,实行标准化生产,档案管理规范,产品质量安全,经营主体为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柑橘园。 4 要求 4.1 园地条件 4.1.1 气候 柑橘标准园要求的适宜生态气候条件为年均温度为16℃以上,≥10℃年有效积温在5000℃以上,1月平均温度≥5℃,橙类标准园1月绝对最低温度在-3℃以上,宽皮柑橘标准园1月最低温度在-8℃以上,基本上没有大冻。海拔高度在60~550米之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 表1 主要柑橘品种的气 候要求

1000亩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亩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1999年首批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示范县,到目前为止,退耕地造林10.27万亩,其中经济林3.1万亩,占退耕还林造林面积的30.2%。以苹果为主的“果—畜—沼—草—网”生态果园模式是实现果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可行之路。2009年我县实施生态果园建设项目以来,项目村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为全县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项目背景和申请理由 (一)项目背景。*县自然条件优越,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广大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2006年以来,县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新建果园15万亩。截至2008年底,以苹果为主的水果园面积发展到了35万亩,年总产量达到35万吨,优果率78%,实现产值6.2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2071元,果业已成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申请理由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果业生产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果业生产的需求,加之广大消费者对果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及果业生产管理部门也加大了果品生产安全的监管力度。另外,*县是一个果业大县,果品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果业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陕西十强县举足轻重。2007年,省果业管理局确定*县**镇**村、**乡新庄村、**镇**村为省级生态果园建设示范村。我们将以此为锲机,进一步加大生态果园建设力度,加大“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普及力度,应用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降低果园生产成本,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果业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路线

最新版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主管部门:某某市财政局 4、项目承建单位:某某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5、项目负责人:吕某某 (二)项目背景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目前,总产量达 1.1 亿吨,贸易量位居农产品第三位。2015 年我国柑橘总产量达2000 万吨。近几年来,某某市的柑橘产业发展迅猛,2015 年面积达28.7 万亩,产量34.77 万吨,柑橘系列产值达到15 亿元,已成为全市29.2 万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柑橘面积与产量均占 居某某省第二位。利用柑橘无公害标准化综合生产技术措施 实施的柑橘精品果园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柑橘精品园生产的 精品蜜柑以其果形端正、皮薄光滑、色泽鲜艳、汁多化渣、 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12% 以上(最高达14%),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 等单位领导专家的好评,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多次到实地 检查指导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某某市柑橘标准化建设项目区位于柑橘主产区的红花套 镇、高坝洲镇和陆城镇,项目区连片,位于长江三峡出口南

岸,紧邻318 国道,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项目区形成于上世 纪七十年代优质蜜柑基地的建设基础上,随着水果业的快速 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较有名气的 蜜桔生产基地。 但由于受过去“矮密早丰”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不配套等 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桔园密度偏大、建园质量不高、部分 桔园树龄老化(有的已达40 年以上,都陆续达到了柑橘栽培 的经济寿命年限)等突出问题,且基地内的渠系、道路、电 力配套设施老化,基地配套建设亟待升级改造。因而,建设 某某市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显得尤为重 要,也十分必要和可行。 (三)项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落实好2016 年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工作的通知》(财办农, 2016? 1 号)、《某某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某某市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为加快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示范 基地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县)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柑橘产业生产能力和柑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规模经 营水平不断提高,保持某某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 收,编制本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格式.doc

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模板 格式 为贯彻落实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夯实“生态乡村”和产业富民的产业基础,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高楼村为核心,创建广西镇级现代特色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科技推进、产业特色高效”的原则,以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生态生猪为主导产业,以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重点,围绕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强化物质装备建设、科技人才支撑、政策扶持引导,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建设广西乡、村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城区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建设目标。根据《南宁市武鸣区2017年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南武政办〔2017〕123号)要求,争取1-3年时间,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楼村建立镇级武鸣区灵马镇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本获得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实现核心区单位面积产值处于全区先进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拓展区高20%、比辐射区高20%、比所在镇高25%。 (二)基本要求。一是基础设施完善。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地主干道路实现硬化,水利设施实现涝能排、旱能灌。设施装备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服务设施齐全。二是产业格局基本完善。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以生态辣木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未来三年,辣木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将逐步规模化、规范化。目标辣木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建成配套百吨规模辣木鲜叶制茶加工厂(8条生产线);建成生态循环养殖辣木鸡规模化示范基地(百亩规模,包含种鸡、蛋鸡、肉鸡养殖);建成配套辣木饲料加工厂支持循环养殖;建成辣木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以种植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一元为主、多元发展”的格局,集产后加工、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多种功能。三是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辣木种植生态循环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良好的“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行机制,专业化统一服务、统一投入品、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收购,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占总规模的90%以上,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农产品

草莓基地建设可研报告

攀枝花市中坝草莓基地建设项目 前言 攀枝花市中坝草莓项目项目,是通过对中坝乡适宜种植草莓区域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新农村建设,完善和新建,同时提高生产者技术水平和现代农业管理的一项农业系统工程。 拟通过改造现有的田土、灌溉系统,新建部分道路、节水灌溉系统、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提供培训等具体项目,向草莓生产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耕作土地、更便简地获得农业新技术渠道,提高耕地利用率,草莓商品率,极大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改善本地区域生态环境。 开发建设中坝草莓基地,可大幅度提高本地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一大途径,对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农村社会发展和专业合作社壮大,促进社会稳定及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报告是由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草莓专业合作社,在详细调查背景地区及项目区农业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多方面分析项目建设基础条件和开发前景,按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论证的有关程序编制而成。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中坝社区小河田、石头田、中坝田、孟古桥、沙沟箐、小湾庄、高坎子、牛圈山、大凹子、烂坝山等10个村民小组。, 1.2 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 1.2.1 草莓基地建设项目覆盖中坝乡中坝社区小河田、石头田、中坝田、孟古桥、沙沟箐、小湾庄、高坎子、牛圈山、大凹子、烂坝山等10个村民小组 1.2.2 项目目标 改造现有的田土、灌溉系统,新建部分道路、节水灌溉系统、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完善农业推广体系、提供培训等具体项目。 1.2.3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草莓播种面积2000亩; ●按有机草莓栽培技术标准种植40亩; ●按绿色草莓栽培技术标准种植200亩; ●优质草莓苗圃20亩; ●草莓组培室及配套育苗大棚5亩; ●节水灌溉1000亩;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和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一、综合指标 1、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1.5~2吨/每亩。 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3、树体。中庸健壮,新稍年平均生长量厘米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4、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二、果园环境 1、环境条件。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空气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大气质量都按照《NY5113-2002无公害食品桃产地条件》执行。符合适宜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年日照时数和休眠期小于7.2℃达到600小时以上要求。 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PH值在4.5~7.5均可种植,但以5.5~6.5微酸性为宜,土壤盐分含量每公斤小于1克;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最好大于10克,不宜在重茬地种植,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2、选园标准。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非生产用地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15%。 ①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园地应该集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平地采用南北方向。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方向

②小区划分。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③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组成。一般主路宽5~7米,支路宽4~5米,作业道宽1~2米,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④排灌系统设置。包括排水和灌水,旱能浇、涝能排。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地要有1~2口井。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建立完善的滴管、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措施。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厘米,宽80厘米。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连。 ⑤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与桃有互相传染的病虫害。 ⑥辅助建筑物建设。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⑦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品种和砧木的选择 ①品种选择。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消费市场、交通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注意早、中、晚熟搭配,同一果园内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3~4个最好。 ②砧木选择。南方以毛桃为主,北方以毛桃或山桃为主,西北地区可选择甘肃桃和新疆桃。 4、栽植 ①果园密度。根据园地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品种、整形修剪方式,管理水平和目标收获年份等定,采取宽行密株栽培的栽培方式。一般株行距2~3米—4~6米。

标准化果园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 项目任务:《沙田柚标准化果园》 项目法人:华浦农林发展 法定代表人:吴旭峰 项目负责人:成铸 技术负责人:江礼德 编制单位:华浦农林发展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二月

南华·长寿现代农业园实施方案 批准:廖智辉 审查:樊学文 校核:明 报告编写:成铸朱晓锋 编制单位:华浦农林发展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二月

目录 一、项目区及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2.项目区农业资源概况………………………………………3.项目区果园建设现状………………………………………4.项目概况…………………………………………………… ⑴地形地貌…………………………………………………… ⑵环境分析…………………………………………………… 5. 项目可行性 二、发展目标……………………………………………………1.目标任务……………………………………………………2.种苗设计…………………………………………………… ⑴苗木质量…………………………………………………… ⑵供应方式…………………………………………………… ⑶用苗量………………………………………………………3.种植方式及时间……………………………………………4.幼林抚育设计………………………………………………5.管护设计…………………………………………………… ⑴建立管护组织……………………………………………… ⑵完善管护制度……………………………………………… ⑶管护设施…………………………………………………… 三、项目建设容………………………………………………1.建设容……………………………………………………2.建设技术规程………………………………………………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项目实施组织形式 四、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概算……………………………………………………2.资金来源…………………………………………………… 五、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3.社会效益…………………………………………………… 六、项目单位情况………………………………………………1.单位性质、隶属关系、职能(业务)围………………2.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3.有无不良记录………………………………………………4.申报实施该项目现有条件………………………………… 七、项目部人员分工…………………………………………… 八、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