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

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
基于C51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实验一~实验三的基础上,完成综合设计实验,学会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键盘控制、LCD或LED显示等功能的智能仪器设计。

二、复习与参考

实验一~实验三

三、设计指标

利用K分度号热电偶进行温度检测,测温范围为500-1200oC,室温为20oC,用LCD或LED显示室温和测量温度。

具有4路温度信号循环检测功能,通道切换时间可调;具有任意指定通道显示功能。

四、实验要求

1.选择传感器,设计硬件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LED显示(单号)、LCD显示(双号)、独立式按键,画出电路原理图。

2.画出软件流程图。

3.用Keil C51编写程序。

3.实验结果在LCD或LED上显示出来。

4.实验前完成第1、2项备查。

五、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PC机;单片机实验板、连接导线、ST7920图形液晶模块

Keil c51软件

六、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包括预习、实验完成质量、实验报告质量3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30%。

八、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调试过程

●参考文献

●附1:电路原理图

●附2:程序清单

附录:实验程序源代码如下:(陈寅)

#include "reg51.h"

#define THC0 0xee //5ms时间常数设置

#define TLC0 0x00

sbit ADWR=P3^6; /***WR*****/

sbit ADRD=P3^7; /***RD*****/

sbit ADCS=P2^7; /***CS*****/

sbit EOC=P3^3; /***EOC****/

sbit ADA=P1^3; //通道选择引脚

sbit ADB=P1^4;

sbit ADC=P1^5;

sbit CS =P1^0; /****************/

sbit SID=P1^1; /**液晶引脚定义**/

sbit SCLK=P1^2; /****************/

sbit MODE=P2^0; /*************************/

sbit UP=P2^1; /*四个按键接口,0表示按下*/

sbit DOWN=P2^2; /*************************/

sbit LED1=P2^3; /**4个LED灯引脚定义**/

sbit LED2=P2^4; /********************/

sbit LED3=P2^5; /********************/

sbit LED4=P2^6; /********************/

/***************500~1200°C范围的K分度表,间隔10*******************/ unsigned int code K_TABLE[71]={

20644,21066,21493,21919,22346,22772,23198,23624,24050,24476,

24902,25327,25751,26176,26599,27022,27445,27867,28288,28709,

29128,29547,29965,30383,30799,31214,31629,32042,32455,32866,

33277,33686,34095,34502,34909,35314,35718,36121,36524,36925,

37325,37725,38122,38519,38915,39310,39703,40096,40488,40897,

41296,41657,42045,42432,42817,43202,43585,43968,44349,44729,

45108,45486,45863,46238,46612,46985,47356,47726,48095,48462,48828}; unsigned char GetAdData[10]={0}; //存放获得AD值的数组变量

unsigned char ViewTemperature[4]={"0000"}; //显示温度缓冲数组变量

unsigned MODESelect=1;

int ChangeTime=2; //通道切换时间,单位S

int TongDao=1;

void delay(unsigned int j)

{

unsigned char i;

do{

for(i=0;i<100;i++);

}while(j--);

}

void send_command(unsigned char command_data) //发送命令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i_data;

i_data=0xf8; //操作命令,可以查看资料

delay(10);

CS=1;

SCLK=0;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i_data=command_data;

i_data&=0xf0;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i_data=command_data;

i_data=i_data&0x0f;

i_data<<=4;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CS=0;

}

void send_data(unsigned char command_data) //发送数据{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i_data;

i_data=0xfa; //操作命令,可以查看资料

delay(10);

CS=1;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i_data=command_data;

i_data&=0xf0;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i_data=command_data;

i_data=i_data&0x0f; //取低四位

i_data<<=4; //左移四位,从而变成高四位

for(i=0;i<8;i++)

{

SID=(bit)(i_data&0x80);

SCLK=0;

SCLK=1;

i_data=i_data<<1;

}

CS=0;

}

void InitLCD() //液晶初始化

{

send_command(0x30); //功能设置:一次送8位数据,基本指令集

send_command(0x06); //点设定:显示字符/光标从左到右移位,DDRAM地址加1

send_command(0x0c); //显示设定:开显示,显示光标,当前显示位反白闪动

send_command(0x04); //显示设定:开显示,显示光标,当前显示位反白闪动

send_command(0x01); //清DDRAM

send_command(0x02); //DDRAM地址归位

send_command(0x80); //把显示地址设为0X80,即为第一行的首位

}

/* x,y为起始座标x(0<=x<=3),y(0<=y<=7),x为行座标,y为列座标;

how为要显示汉字的个数;

style为显示字符的类型,0表汉字,1表字母;

str是要显示汉字的地址*/

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x,unsigned char y,unsigned char how,bit style,unsigned char *stri) //液晶显示

{

unsigned char hi=0;

if(x==0) send_command(0x80+y);

else if(x==1) send_command(0x90+y);

else if(x==2) send_command(0x88+y);

else if(x==3) send_command(0x98+y);

if(style==0)

{

for(hi=0;hi

{

send_data(*(stri+hi*2));

send_data(*(stri+hi*2+1));

}

}

else

for(hi=0;hi

}

float LvBo(void)//复合滤波

{

unsigned char max,min,i;

unsigned int sum=0;

float U1;

max=GetAdData[0];

min=GetAdData[0];

for(i=0;i<10;i++)

{

sum=sum+GetAdData[i];

if(max

if(min>GetAdData[i]) min=GetAdData[i];

}

sum=sum-max-min;

U1=(float)sum/8;

U1=10.0*((U1*5.0)/255); //换成mv

return U1;

}

void search (void)//查表子函数

{

unsigned int da=0,max,min,mid,j;

unsigned int var;

da=LvBo()*1000; //u1扩大1000倍

da=da+798; //20度

max=71;

min=0;

var=0;

while(1)

{

mid=(max+min)/2; //中心元素位置

if(K_TABLE[mid]==da) {var=mid*10;break;} //中心元素等于查表元素,计算相应温度

else if(K_TABLE[mid]>da) max=mid-1;

else min=mid+1;

if(max-min==1) /*线性插值计算温度值*/

{

j=(K_TABLE[max]-K_TABLE[min])/10; /*表中相邻两值对应温度相差10°C*/

j=(da-K_TABLE[min])/j;

var=10*min+j;

break;

}

if(max==min)

{

if(da>=K_TABLE[min])

{

j=(K_TABLE[min+1]-K_TABLE[min])/10;

j=(da-K_TABLE[min])/j;

}

else if(da

{

j=(K_TABLE[min]-K_TABLE[min-1])/10;

j=(da-K_TABLE[min-1])/j;

min=min-1;

}

var=10*min+j;

break;

}

}

var=var+500;

ViewTemperature[0]=var/1000+0x30;

ViewTemperature[1]=var/100%10+0x30;

ViewTemperature[2]=var/10%10+0x30;

ViewTemperature[3]=var%10+0x30;

}

void LcdDisplay(void)

{

unsigned char ViewMODESelect,ViewTongDao[5]={"0 "},ViewChangeTime[5]={"00(S)"};

ViewMODESelect=MODESelect+0x30;

ViewTongDao[0]=TongDao+0x30;

if(MODESelect==1||MODESelect==2)

{

if(MODESelect==1) Display(0,3,5,0,":自动切换");

else if(MODESelect==2) Display(0,3,5,0,":手动切换");

Display(0,0,2,0,"模式"); //液晶显示

Display(0,2,1,1,&V iewMODESelect);

Display(1,0,5,0,"温度通道:");

Display(1,5,5,1,V iewTongDao);

Display(2,0,4,0,"温度值:");

Display(2,4,4,1,V iewTemperature);

Display(2,6,2,1,"℃");

}

else if(MODESelect==3)

{

ViewChangeTime[0]=ChangeTime/10+0x30;

ViewChangeTime[1]=ChangeTime%10+0x30;

Display(0,0,2,0,"模式");

Display(0,2,1,1,&V iewMODESelect);

Display(0,3,5,0,":设置时间");

Display(1,0,5,0,"切换时间:");

Display(1,5,5,1,V iewChangeTime);

Display(2,0,14,1," "); //本行清屏

}

}

void TDSelect(void) //AD通道设置

{

if(TongDao>=5) TongDao=1;

if(TongDao<=0) TongDao=4;

if(TongDao==1) {ADC=0;ADB=0;ADA=0;}

else if(TongDao==2) {ADC=0;ADB=0;ADA=1;}

else if(TongDao==3) {ADC=0;ADB=1;ADA=0;}

else if(TongDao==4) {ADC=0;ADB=1;ADA=1;}

}

main()

{

unsigned char AdCount=0; //用来存放AD采集次数

InitLCD();

TMOD=0x11; //定时器0初始化

TH0=THC0;

TL0=TLC0;

TR0=1;

ET0=1;

EA=1;

P2|=0x07; //按键初始为高

while(1)

{

ADWR=1; /************/

ADCS=0; /************/

ADWR=0; /**AD初始化**/

ADWR=1; /************/

while(!EOC); //等待转换结束

ADRD=0;

GetAdData[AdCount]=P0; //读取转换结果

AdCount++;

if(AdCount>=10) //连续采集10次值

{

AdCount=0;

search(); //查表

LED1=!LED1;

LcdDisplay(); //显示

}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static unsigned char count=0,UPFlag=1,DOWNFlag=1; //按键标志位static unsigned int TimeCount=0;

TH0=THC0;

TL0=TLC0;

if(MODE==0||UP==0||DOWN==0)

{

count++;

if(count>=30) //消抖处理

{

count=0;

if(MODE==0) //按键按下

{

MODESelect++;

if(MODESelect>=4) MODESelect=1;

}

else if(UP==0)

{

UPFlag=0;

if(MODESelect==2)

{

TongDao++;

TDSelect();

}

}

else if(DOWN==0)

{

DOWNFlag=0;

if(MODESelect==2)

{

TongDao--;

TDSelect();

}

}

}

}

else count=0;

if(MODESelect==1)

{

TimeCount++;

if(TimeCount>=(ChangeTime*1000/5))

{

TimeCount=0;

TongDao++;

TDSelect();

}

}

else if(MODESelect==3)

{

if(UPFlag==0) {UPFlag=1;ChangeTime++;}

else if(DOWNFlag==0)

{

DOWNFlag=1;

ChangeTime--;

if(ChangeTime<=0) ChangeTime=1;

}

}

}

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指导

智能仪器综合设计实验指导 一、实验的目的 《智能仪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的目的是把教材、课堂教学以及相关课程知识和技术综合运用,以达到巩固消化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及整机系统开发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开发产品和科研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根据课堂学习的仪器总体结构设计方法和构思,自行选题。 2.根据选题要求和储备的元器件,设计硬件系统和软件。 3.应用开发工具对系统进行调试。 三、设计过程 在智能仪器的开发和设计中,首先要明确设计准则及要求,其次制定系统方案,最后是方案的具体实施。设计准则及要求,就是使设计的智能仪器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标准化、系统化设计,使其具有较完善的操作性能,同时要求智能仪器可靠、安全、实用、性能价格比高。制定系统方案,是根据设计的任务要求提出几种设想、规划,并且加以比较推敲,选择一种认为是可行、较好的方案作为初步方案,然后对系统的指导思想、技术原则、技术指标、可靠性、性价比进行方案评估,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系统的设计方案。方案实施需要对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部分进行调试,在各部分通过之后,在进行统调,从而完成智能仪器的实际。下面就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案实施过程的一些主要步骤加以说明。 1. 确定系统规模大小。系统总体方案确定之后,则首先要预估系统软、硬件规模的大小,硬件核心部件选型,容量,对外的I/O数,通道数,模块数等。 2. 软、硬件权衡分配。在既定的总体规模中再进一步权衡。哪些模块用硬件完成,哪些可以用软件完成,合理调整好硬、软件搭配。原则上讲,硬件功能软件也可以完成,反之亦然。但在不同场合,软、硬件将各有特长,要是系统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必须使系统有恰当的软、硬件比例。一般地讲,硬件速度快,但应变灵活性小,扩展功能要另添部件;而软件处理速度慢,但变更灵活性大,添加功能只要对软件作适当修改即可。至于价格,硬件是需较大投资,软件相对小些。软件和硬件在逻辑功能上是等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其软、硬件功能分配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分配要根据系统的要求而定。提高硬件功能的比例可以提高速度,减少所需的存储容量,有利于监测和控

智能仪器仪表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的设计

学号: 智能仪器原理与应用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设计背景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 3.1 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3) 3.2 电压数据采集模块 (4) 3.3 LCD1602显示电路 (5) 3.4 按键设置模块 (6) 3.5 报警电路模块 (7) 3.6 上位机通信模块 (7) 3.7 温度采集模块 (8) 第4章软件电路设计 (9) 4.1 主程序流程图 (9) 4.2 量程自动切换子程序流程图 (9) 4.3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10) 4.4 温度测量子程序流程图 (11) 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设计 第1章设计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逐步了解,越来越多的微弱信号需要被检测,例如:弱磁、弱光、微震动、小位移、心电、脑电等。测控技术发展到现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基本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是先将信号放大滤波,再用低或中分辨率的ADC进行采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再做信号处理,另一种是使用高分辨率ADC,对微弱信号直接采样,再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前一种方法,ADC要求不高,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微处理器都集成有低或中分辨率的ADC,大大节省了开支,但是增加了繁琐的模拟电路。后一种方法省去了模拟电路,但是对ADC性能要求高,虽然∑-△ADC发展很快,已经可以做到24位分辨率,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它是用速度和芯片面积换取的高精度,导致采样率做不高,特别是用于多通道采样时,由于建立时间长,采样率还会显著降低,因此,它一般用于低频信号的单通道测量,满足大多数的应用场合。 在对采样精度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也在其他方面对智能仪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良好的人机界面、数据存储和通讯、阈值报警和较低的功耗等,同时还要求仪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本文主要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量程自动选择的电压表的设计。用来精确地采集不同等级的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量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化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作为现代电子测量中最基础与核心的一种测量仪器,对其测量精度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压测量范围广特别是在微电压高电压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传统的手动转换量程的电压表在测量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同时若量程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测量精度下降甚至损坏仪表。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数据采集及显示功能

第1章概述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及显示功能,为实现该功能,进行了有关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中,运用protel99,在已给实验板和实验板原理图的基础上,选择实验板上所用于本设计的器件,并进行了设计硬件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实验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设计中,运用keil3编程环境,对设计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编程,整体程序可分成一个主程序和多个子程序,子程序有基于ADC0832的A/D转换程序、基于AT89C52的标度转换程序和基于74LS164的静态显示程序。通过自己完成设计,让我们对数据采集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数据的原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1.2设计内容 本设计运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采集的设计,让电压模拟量(0-5V)通过模拟量/数字量转换芯片(ADC0832),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通过移位寄存器(74LS164),静态显示在LED显示数码管上。实验的模拟量数据是通过一个可调电位器输出0-5V的模拟量,显示是0-100摄氏度的静态显示。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2.1数据采集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和显示。它起始于20世纪中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信息领域各种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集数据的信息化是目前社会的发展主流方向。各种领域都用到了数据采集,在石油勘探、科学实验、飞机飞行、地震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得到应用。 数据采集技术是对传感器信号的测量与处理, 以微型计算机等高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数据采集也是从一个或多个信号获取对象信息的过程。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监测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等需要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场合。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尽管现在以微机为核心的可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作为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适于通用微机使用的板卡级数据采集产品也已大量出现,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简单到只需要一块数据采集卡,把它插在微机的扩展槽内,并辅以应用软件,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但这并不会对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产生影响,因为单片机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容易等优点,使得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系统采用A/D转换器送入模拟信号,而单片机负责处理接受过来的数字量的处理及显示,主机和板卡之间用RS-232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编程序,然后下载到单片机内进行处理。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51单片机实例(含详细代码说明)

1.闪烁灯 1.实验任务 如图4.1.1所示:在P1.0端口上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1,使L1在不停地一亮一灭,一亮一灭的时间间隔为0.2秒。 2.电路原理图 图4.1.1 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 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八路发光二极管指示模块”区域中的L1端口上。 4.程序设计内容 (1).延时程序的设计方法 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大微秒级,因此,我们要 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秒,相对于微秒来说,相差太大,所以我们在 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这样的延时程 序是如何设计呢?下面具体介绍其原理:

如图4.1.1所示的石英晶体为12MHz,因此,1个机器周期为1微秒机器周期微秒 MOV R6,#20 2个 2 D1: MOV R7,#248 2个 2 2+2×248=498 20× DJNZ R7,$ 2个2×248 (498 DJNZ R6,D1 2个2×20=40 10002 因此,上面的延时程序时间为10.002ms。 由以上可知,当R6=10、R7=248时,延时5ms,R6=20、R7=248时, 延时10ms,以此为基本的计时单位。如本实验要求0.2秒=200ms, 10ms×R5=200ms,则R5=20,延时子程序如下: DELAY: MOV R5,#20 D1: MOV R6,#20 D2: MOV R7,#248 DJNZ R7,$ DJNZ R6,D2 DJNZ R5,D1 RET (2).输出控制 如图1所示,当P1.0端口输出高电平,即P1.0=1时,根据发光二极管 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熄灭;当P1.0端口输出低电平, 即P1.0=0时,发光二极管L1亮;我们可以使用SETB P1.0指令使P1.0 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用CLR P1.0指令使P1.0端口输出低电平。 5.程序框图 如图4.1.2所示

自动化仪表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仪表实验报告 姓名:大葱哥 学号: 班级:测控1202 2015.6.25

实验二S7-200 PLC 基本操作练习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7-200PLC 实验系统及外部接线方法。 2、熟悉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的程序开发环境。 3、掌握基本指令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 1、智能仪表开发综合实验系统一套 (包含PLC主机、各实验挂箱、各功能单元、PC机及连接导线若干)三、实验系统 三、使用注意事项 1、实验接线前必须先断开电源开关,严禁带电接线。接线完毕,检查无误后,方可上电。 2、实验过程中,实验台上要保持整洁,不可随意放置杂物,特别是导电的工具和多余的导线等,以免发生短路等故障。系统上电状态下,电源总开关下方L、N端子间有220VAC输出,实验中应特别注意! 3、本实验系统上的各档直流电源设计时仅供实验使用,不得外接其它负载。 4、实验完毕,应及时关闭各电源开关(置关端),并及时清理实验板面,整理好连接导线并放置规定的位置。 四、实验内容 (一)熟悉S7-200PLC的接线方法 (二)STEP7-Micro/WIN软件简介 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为用户开发PLC应用程序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在实验中应用梯形图语言进行编程。编程的基本规则如下: 1、外部输入/输出继电器、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器件的接点可多次重复使用,无需用复杂的程序结构来减少接点的使用次数。 2、梯形图每一行都是从左母线开始,线圈接在右边。接点不能放在线圈的右边,在继电器控制的原理图中,热继电器的接点可以加在线圈的右边,而PLC的梯形图是不允许的。 3、线圈不能直接与左母线相连。如果需要,可以通过一个没有使用的内部继电器的常闭接点或者特殊内部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来连接。 4、同一编号的线圈在一个程序中使用两次称为双线圈输出。双线圈输出容易引起误操作,应尽量避免线圈重复使用。 5、梯形图程序必须符合顺序执行的原则,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执行,如不符合顺序执行的电路就不能直接编程。 6、在梯形图中串联接点使用的次数是没有限制,可无限次地使用。 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可以并联输出。

智能仪器试题及答案解析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因中值滤波满足比例不变性,所以是线性的滤波器。() 2. 基准电压Vr 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零位误差、增益误差的校正效果。() 3. 测量获得一组离散数据建立近似校正模型,非线性校正精度与离散数据精度无关,仅与建模方法有关。() 4. RS232 通信采用的是TTL电平,因此它的传输距离比485 短。() 5. USB协议为设备定义了2种供电模式:自供电和总线供电。在自供电模式下,USB设备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设备。() 6. LCD显示器有静态驱动和叠加驱动两种驱动方式,这两种驱动方式可在使用时随时改变。() 7. 智能仪器中的噪声与干扰是因果关系,噪声是干扰之因,干扰是噪声之果。( ) 8. 软件开发过程的三个典型阶段是定义、开发和测试。() 9. RAM 测试方法中,谷值检测法无法检测“粘连”及“连桥”故障。()

10.曲线拟合要求y=f(x )的曲线通过所有离散点(x i ,y i )。()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1 )~(4 )各部分的组成为:( ) A. 放大器、A/D 转换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B. 多路开关、放大器、A/D 转换器、计算机 C. 多路开关、放大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D. 放大器、多路开关、A/D 转换器、D/A 转换器 2. 仪器采集数据中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基本数据处理顺序是:( ) A. 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标度变换 B. 数字滤波→系统误差消除→标度变换 C. 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 D. 数字滤波→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汽车仪表的设计

版本:doc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汽车仪表的设计

摘要 汽车仪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能集中、直观、迅速地反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指标,如行驶速度、里程、电系状况、制动、压力、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油量、指示灯状态,它是驾驶员能够直接了解汽车状况的一个窗口,为驾驶员正确使用汽车及安全驾驶提供了保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微处理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能使得各种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加快,从而提高了实时性。相对于传统的动磁式和动圈式机芯汽车仪表的体积大、可靠性差、准度低的缺点,用步进电机来驱动指针的汽车仪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千扰能力强、指示准确、兼容性和通用性强、生产和检测工艺简单等优点,该类仪表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仪表的发展趋势。 在对新型汽车传感器、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还有单片机控制技术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汽车仪表工作原理,设计一个由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指针的汽车智能数字仪表。该智能数字仪表采用统一的步进电机结构,所有传感器采集的车速、转速、燃油的模拟或数字信号量全部转换成驱动步进电机的数字信号,由单片机处理完后,将驱动量信号输送到各自的步进电机指示仪表。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式汽车智能数字仪表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准确的显示车速、转速、燃油、机油压力等信息,还增强了仪表的适应性,其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汽车仪表,步进电机,单片机。

目录 第1章绪论 (5)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 第2章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电子技术基础 (8) 2.1电子技术在汽车仪表技术中的应用 (8) 2.2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基本结构 (9) 2.2.1电子式转速表 (9) 2.2.2 车速表 (9) 2.2.3里程表 (9) 2.2.4燃油表、机油压力表 (10) 2.3基于步进电机的汽车智能数字仪表技术基础 (10) 第3章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硬件设计 (13) 3.1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目标 (13) 3.2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技术路线 (13) 3.3汽车智能数字仪表中关键器件的选择 (13) 3.3.1微处理器的选择 (13) 3.3.2步进电机的选择 (14) 3.3.3 电源电路设计 (15) 3.3.4时钟电路 (16) 3.3.5复位电路 (17) 3.4汽车智能数字仪表中主要电路的设计 (17) 3.4. 1车速里程表 (17) 3.4.2发动机转速表 (22) 3.4.3燃油表 (24) 3.4.4机油压力表 (27) 3.5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 (29) 3.5.1设计的基本思想 (29) 3.5.2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框图 (29) 3.5.3主要功能 (29) 第四章汽车组合仪表的软件设计 (31) 4.1软件设计思想 (31) 4.1.1语言选择 (31) 4. 1.2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32) 4.2主程序的设计 (34) 4.2. 1初始化模块 (34) 4.2.2主程序模块 (34) 4.2.3中断处理模块 (35) 4.3主要子程序的设计 (35) 4.3. 1指针驱动子程序设计 (35)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任务书 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金属探测器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己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诸多领域。比如在机场、大型运动会(如奥运会)、展览会等都用金属探测器来对过往人员进行安全检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了解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并画出硬件原理图;完成软件流程图并给出软件编程程序。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 系统总体设计;(3) 进行系统硬件设计;(4) 系统软件设计;(5) 毕业设计说明书 3.主要参考文献 [1]孙涵芳,徐爱卿,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9,1~72 [2]房小翠,王金凤,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142~159 [3]涂有瑞.霍尔传感元器件及其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2,4(3):53~57. [4] AD526Data Sheet[S].Analog Device Inc.,1999. 4.进度安排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重点研究了它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该金属探测器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线性霍尔元件UGN3503作为传感器,来感应金属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并将磁场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单片机测得电压值,并与设定的电压基准值相比较后,决定是否探测到金属。系统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数字滤波技术消除干扰,提高了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了系统的准确性。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 金属探测器, 线性霍尔元件 ,电磁感应 AN INTELLIGENT METAL DETECTOR BASED ON AT89C51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working principles and the functions of an intelligent metal detector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AT89S52 Single Chip Micyoco and linear Hall-Effect Sensor. The equipment adopts UGN3503U linear hall-effect sensor as probe to detect the field change of the centre of a search coil resulted from eddy current effect and turn this magnetic field change into voltage change. The SCM measures the peak value of voltage and compares it with reference voltage. Then determine whether detect metal or not. In case of detection of a metallic mass, the Metal Detector provides an acoustical and optical alarm. The systems software adopts the assembler language to be written. Inside the software, the digital filter technology is utilized to eliminate the jamming. So the stability of system and the measuring veracity are improved. Key word:AT89S52SCM (Single Chip Micyoco) metal detector,electromagnetic,the effect of inductance

c51单片机实例下载大全

单片机资料教程下载,省去找资料的麻烦,只供学习参考用,下载24内删掉,祝大家学习进步 单片机点阵学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703-1-1.html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教程视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88-1-1.html 力天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视频教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89-1-1.html 谱中单片机开发板例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83-1-2.html 初学单片机的30,硬件简单对初学者有帮助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962-1-1.html 用单片机制作的MP3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701-1-2.html 51单片机应用开发大全所含100个范例代码及电路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820-1-1.html 【含28个单片机实例流程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959-1-2.html 谱中单片机程序烧录工具STC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82-1-2.html 《单片机技术》32讲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93-1-1.html 51单片机c语言100例教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700-1-1.html 单片机超级精华包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87-1-1.html 新手学的多功能电子钟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79-1-1.html 十天学会单片机和c语言视频教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92-1-1.html C语言函数库速查手册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96-1-1.html 历史上最全的KEIL中文学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729-1-2.html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AVR+PROTUES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695-1-2.html (有电路图和程序)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965-1-1.html 关于单片机抗干扰的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961-1-1.html 单片机矩阵扫描键盘程序 https://www.360docs.net/doc/753801793.html,/thread-1723-1-1.html 共享通过串口在线调试51单片机的专业版培训资料

智能仪器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LabVIEW 编程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LabVIEW 图形编程环境。 2、 熟悉前面板、方框图、快速和下拉菜单、选项板、VI 和帮助文档。 二、实验内容 构建一个如图1所示的虚拟温度测量仪 图1 虚拟温度测量仪 本例模拟常用的温度传感器——AD590,AD59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将温度数据 线形变换为电流信号,其转换公式为: I k temp =? 其中I 为电流,temp 为温度,k 为温度系数。整个温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如下:AD590 将温度数据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由虚拟温度测量仪显示电流数据,计算出温度数据并显示出来。 为了设计方便,用一个随机数据代替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数据,同时假设 1/k A K μ= 假定AD590的线形温度范围为0℃~100℃,即273.1K~373.1K 。 三、实验步骤 1、 在前面板和框图上创建、选择、删除、移动对象。 2、 单步调试代码、插入探针在程序执行时观察数据,加亮执行观察代码执行。 3、 完成实验要求的虚拟温度计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abVIEW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顺序结构。 2、学会在LabVIEW中使用定时函数。 3、了解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4、熟悉公式节点。 5、熟悉反馈节点。 二、实验内容 在掌握以上labview程序结构的基础上,编程完成以下实例: 1、while loop.vi:while循环 2、feedback.vi:反馈节点的使用 3、fomular node.vi:公式节点的使用 4、register.vi,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5、布尔case.vi:case结构,(0,1)结构 三、实验步骤 1、熟悉编写虚拟子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2、熟悉教学软件中给出的应用实例。 3、编程调试实现实验内容中规定的5个实例,实例的Front panel 和Block Diagram都在附录中给出。 四、实验结果(包括前面板,后面板) 1:while loop.vi 2:顺序结构.vi 3:feedback.vi 4:fomular node.vi 5:register.vi 6:布尔case.vi 五、实验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毕业设计 1.1设计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为了防备战争、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粮食的安全储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各种大型粮库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粮食储存变质问题,而影响粮食储藏的主要参数又是温度。根据国家粮食保护法规定,必须定期抽样检查粮库各点的粮食温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粮食的变质。过去粮食温度的检测是靠人工手测进行,不但测试速度慢、测试精度低,而且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测量系统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人工查看粮温的方法,已逐步被电子检温设备所取代,小的储粮设备一般采用小型测温仪检测粮温,大中型储粮设备已逐步配备微机测温系统。前一种方式多数采用由拨动手动开关逐点查看粮温的方法,有些也采用自动巡检方式并配备小型打印机记录粮温数据。后一种方式则可在微机机房监测粮温情况,并能利用微机对粮温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保证粮库中储藏粮食的安全,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求粮食储藏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对于出现不正常升温或降温,要求能够迅速的测量并且报警使工作人员可以马上采取措施降温或升温。本设计采用的DS18B20是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测量温度围为-55℃~+125℃,在-10℃~+85℃围精度为士0.5℃,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用一根线对信号进行双向传输,具有接口简单容易

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单主机、多从机构成的系统。DS18B20测量的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各种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DS18B20支持3V~ 5.5V的电压围。分辨率、报警温度可设定存储在DS18B20的E2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1.2 设计容 (1)一线总线制单片机中的应用。 (2)点阵式液晶显示器的使用。 (3)高级语言对单片机编程技术。 1.3 设计要求 (1)检测8个温度点数。 (2)精度要求正负0.5摄氏度 (3)体积在200*100毫米。 (4)数据传输约一公里左右。 (5)采用LCD显示。 1.4 关于一线总线DS18B20的简介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实验课程。该课程与本科生的许多专业课(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有着较强的联系。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课是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获得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增强创新意识。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分两个层次进行: (1)验证性实验。它主要是以单个传感器和基本测量电路为主。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仪器设备和较详细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来验证传感器的有关理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综合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拟定出测试方案,搭建基本测量系统,最后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 6 -

2.设计思路: 在内容安排上,除安排常用传感器实验外,还要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贯穿于每个 实验内容中。因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是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教 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验所使用的传感器的选用方面,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重点放在使用 方法和功能上。对内部结构和原理不去详细分析。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原理 (3)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分类,来源,误差处理方法 (4) 掌握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初步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编排顺序为:(1)箔式应变片性能—应变电桥;(2)移相器及相敏检 波器实验;(3)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4)P-N结温度传感器;(5)热敏式温度传感 器测温实验;(6)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振幅测量;(7)霍尔传感器;(8)电涡流 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9)扩散硅压力传感器;(10)电容式传感器特性;(11)光纤传感 器位移测量、转速测量;(12)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13)数据采集处理。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后置课程有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 二、课程目标 学习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的使用方法。 掌握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箔式应变片、电感传感器、电容 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热电偶、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特点、 - 6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智能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地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学校:红河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和红昌 学号:201005050354 班级:10级电气叁班 指导老师:牛林

第1章引言 仪器仪表是人类认识世界地工具,人们借助于各种仪器仪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度量,反映其大小与变化规律.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地提高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仪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50 年代以前,仪器仪表多为指针式,其理论基础是机电学. 从50 年代起,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地发展,给仪表行业带来了生机,各种数字式仪表相继问世,许多传统地指针式仪表相继被淘汰,数字仪表使仪表外观耳目一新,数据表达能力与总体性能都大幅提高. 70 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地出现以及单片机地兴起与应用,设计者将计算机特有地许多优点引入仪表设计,随之产生了一代崭新地智能仪表,使仪表逐渐由数字型向智能化发展,其功能也由单一显示功能转变为具有信息处理、传输、存贮、显示、控制等功能,使仪表性能产生了质地飞跃.,品种繁多.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有13 大类,1 300 多个产品. 其中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关系最为密切地一类产品,其传感变送单元与主控装置及I/O接口均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本设计中采用以单片机作为仪表核心控制器件,可以利用A/D转换芯片对标准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将输入地模拟量转换成单片机能够检测地数字量进行分析和监测控制,同时可以利用键盘显示电路将相关数据进行显示.与此同时通过所查阅地资料我还了解到随着测量技术地发展和微处理器地广泛应用,单片机系统地电路越来越复杂,而系统地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般地单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地环境下容易死机,因此系统在这些场合要保证能够稳定地工作就必须外加监视电路,在设计中采用了美国集把关定时器、电压监控和串行EEPROM三项功能于一体地专用集成芯片 X5045.该芯片地应用将有利于简化单片机系统地结构,增强功能、降低系统地成本,尤其是大大地增加了系统地可靠性.X5045中地看门狗对系统提供了保护功能.当系统发生故障而超过设置时间时,电路中地看门狗将通过RESET信号向CPU作出反应.X5045提供了三个时间值供用户选择使用.它所具有地电压临控功能还可以保护系统免受低电压地影响,当电源电压降到允许范围以下时,系统将复位,直到电源电压返回到稳定值为止.本次毕业设计旨在掌握智能控制仪表地设计方法,同时掌握在开发系统下实现部分软件地仿真方法. 第2章控制系统地硬件设计 硬件组成智能仪表地硬件方框图如图2.1 图2.1 智能控制仪表地原理框图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与基础教程 课后习题答案

单片机原理与C51语言程序设计与基础教 程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 填空题 1.一般而言,微型计算机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单片机是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以为核心的硬件电路称为单片机系统,它属于地应用范畴。 3.Atmel 公司生产的CMOS型51系列单片机,具有内核,用 代替ROM作为程序存储器, 4.单片机根据工作温度可分为、和三种。民用级的温度范围是0℃一70℃,工业级是-40℃~85℃,军用级是-55℃-125℃(不同厂家的划分标推可能不同。 5.在单片机领域内,ICE的含义是。 选择题 1.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一般为V? A 5V B 3V C 1V D 4V 2.单片机作为微机的一种,它具有如下特点: A 具有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B 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 C 控制功能强,开发应用方便 D 低电压、低功耗。 3.民用级单片机的温度范围是: A -40℃~85℃ B 0℃一70℃ C -55℃-125℃ D 0℃一50℃ 4.MCS-51系列单片机最多有个中端源。 A 3 B 4 C 5 D 6 5.下列简写名称中不是单片机或单片机系统的是 A MCU B SCM C ICE D CPU 问答题 1.单片机常用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2.我们如何学习单片机这么技术? 3.单片机从用途上可分成哪几类?分别由什么用处? 答案

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2.单片机嵌入式系统 3.MCS-51 Flash ROM 4.民用级(商业级) 工业级军用级 5.在线仿真器 选择题 1.A 2.ABCD 3.B 4.C 5.D 问答题 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如下几个范畴: (1)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更加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2)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例如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从电饭褒、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彩电、其他音响视频器材、再到电子秤量设备,五花八门,无所不在。 (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的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机、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5)单片机在医用设备领域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亦相当广泛,例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等。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2.首先,大概了解单片机的机构,例如本书的第2章则是主要讲了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以及资源。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读者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实例练习,从而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 其次,要有大量的实例练习。其实,对于单片机,主要是软件设计,也就是编程。目前最流行的用于51系列单片机地编程软件是Keil。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份组合在一起。掌握这一软件的使用对于使用51系列单片机的爱好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0题目 教学说明: 如下设计题目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并在教学中安排时间,以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方式讲授如何理解题目以及如何实现题目,并补充完成题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如下的智能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都是小型智能仪表产品开发方面的题目。涉及智能仪表硬件与软件设计。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智能仪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计智能仪表产品的课程改革目的,特选择一些小型智能仪表产品作为课设题目,满足教学需求。课程题目小,学生容易学,上手快,可以在短时间走完智能仪表设计的全过程,学会产品设计步骤。 1.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设计题目,经过查阅资料,给出正确设计方案,画出详细仪表原理框图(各个功能部分用方框表示,各块之间用实际信号线连接)。 在互连网上收集题目中所用到的器件资料,例如传感器(热偶分度表等)、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显示器件等。 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单片机的显示、AD转换、显示、控制算法等程序。 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基础之上,给出设计方案(选择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按键输入、继电器驱动、电源等,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仪表详细原理图。 要求正确标记元件序号、元件数值、封装名。 (3)设计PCB图 在画PCB前应该购买元件,因为有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尺寸,但也可以不购买元件,只到元件商店测量实际元件尺寸后,画封装图。 (4)熟悉单片机内部资源,学会ADC、SPI接口、定时器、中断、串口、I/O引脚等模块的编程。 (5)采用C语言开发所设计仪表的程序。 按照题目要求,确定仪表需要完成的任务(功能),然后分别编制各任务的程序。程序应该有说明,并有详细注释。 说明:若是不安装实验板或是最小系统板,就只能用Atmel公司的A VR Studio软件或是Keil软件(随意下载)仿真,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设计(考试)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 (1)封面内容: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题 题目号: 题目: 班级:

基于51单片机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0402208 姓名:邓晶晶指导老师:吴春富 【摘要】: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能控制仪表测控功能的完善、 测控精度的提高和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提供了条件。本设计介绍了一种用变送器现场采集的温、湿度等信号再经A/D 转换送单片机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数码显示器,键盘等硬件设计实现了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一般的单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的环境下容易死机,所以在本文中外加监视电路对系统起保护作 用。 关键词】:AT89C52 单片机;HD7279A; 看门狗;

第1章引言 仪器仪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人们借助于各种仪器仪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度量,反映其大小与变化规律.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仪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50年代以前, 仪器仪表多为指针式,其理论基础是机电学?从50年代起,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仪表行业带来了生机,各种数字式仪表相继问世,许多传统的指针式仪表相继被淘汰,数字仪表使仪表外观耳目 一新,数据表达能力与总体性能都大幅提高? 7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以及单片机的兴起与应 用,设计者将计算机特有的许多优点引入仪表设计,随之产生了一代崭新的智能仪表,使仪表逐渐由数字型向智能化发展,其功能也由单一显示功能转变为具有信息处理、传输、存贮、显示、控制等功能,使仪 表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品种繁多?目前,我国仪器仪表有13大类,1 300多个产品.其中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产品,其传感变送单元与主控装置及I/O接口 均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本设计中采用以单片机作为仪表核心控制器件,可以利用A/D转换芯片对标 准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单片机能够检测的数字量进行分析和监测控制,同时可 以利用键盘显示电路将相关数据进行显示。与此同时通过所查阅的资料我还了解到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 和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系统的电路越来越复杂,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般的单 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的环境下容易死机,因此系统在这些场合要保证能够稳定的工作就必须外加 监视电路,在设计中采用了美国集把关定时器、电压监控和串行EEPRO三项功能于一体的专用集成芯 片X5045。该芯片的应用将有利于简化单片机系统的结构,增强功能、降低系统的成本,尤其是大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X5045中的看门狗对系统提供了保护功能。当系统发生故障而超过设置时间时,电路中的看门狗将通过RESET言号向CPU作出反应。X5045提供了三个时间值供用户选择使用。它所具 有的电压临控功能还可以保护系统免受低电压的影响,当电源电压降到允许范围以下时,系统将复位,直到电源电压返回到稳定值为止。本次毕业设计旨在掌握智能控制仪表的设计方法,同时掌握在开发系 统下实现部分软件的仿真方法。 第2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硬件组成智能仪表的硬件方框图如图 2.1 图2.1 智能控制仪表的原理框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