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发展趋势预测(DOC 6页)

钢铁产业发展趋势预测(DOC 6页)
钢铁产业发展趋势预测(DOC 6页)

钢铁产业发展趋势预测(DOC 6页)

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产业的生命周期

建筑钢材行业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钢铁行业人士把建筑钢材称为钢铁工业发展最忠实和可靠的基石,无论全球经济格局如何变化,也无论各国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如何调整,建筑钢材的消费量永远是全球钢材消费量中比重最大的品种。从广义的建筑钢材角度分析,建筑钢材的需求将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其生命周期无限长。

从侠义的建筑钢材角度分析,线材和螺纹钢在近几年也出现了直接或间接的替代产品,其中以建筑钢结构来势最为凶猛。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钢结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许多高层建筑、基础设施、工厂厂房甚至居民建筑大量采用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目前影响线材和螺纹钢产业生命周期最主要的因素是钢结构的应用趋势。

在我国,建筑钢结构方兴未艾,目前正大力推广应用,大有大量取代钢筋混凝土之势,但客观分析,由于民族特点决定的审美和生活习惯,中国人民对建筑钢结构的全面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之前,线材和螺纹钢仍将大有可为,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10年。

2.产业的SWOT分析

(1)产业优势:中国本身就是世界上绝对最大的建筑钢材消费市场,中国煤炭和焦炭产量世界第一,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有充足的能源供应,使中国建筑钢材的发展获得了充分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保证,另外,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成本低,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钢铁行业人均工资仅为韩国的六分之一,德国的十六分之一(目前中国建筑钢材汉行业一般员工收入在800-1300元之间)。上述优势使中国建筑钢材的生产成本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尤其比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独联体国家相比也并不落后。但中国建筑钢材的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成为全行业提升档次的关键制约因素。

(2)产业劣势:尽管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大批企业通过计改或新建项目而面貌一新,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钢材生产行业仍存在一些劣势。主要表现在:

1)设备和技术差距: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建筑钢材生产设备属于上世纪70、

4)年

3.产业投资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钢材行业的投资相对板材行业较为平稳,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建企业,而90年代中后期开始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近两年一些企业逐渐注重在开发精品方面的投资,引进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并加大自主开发的投资力度;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投资重点又转向扩大规模,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投资增长非常迅速。从投资分布的地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具有资源优势的省份,如河北的唐山、邯邢地区、苏锡常地区、珠江三角洲和山西等地。近两年来,建筑钢材行业的投资又出现了新情况,即加大对非钢产业的投资,如兴办流通企业、服务公司、开发新型民用产品等,如涟钢、柳钢、宝钢集团上海一钢公司等企业充分利用高炉和转炉炉渣,成立开发公司生产水泥、道路砖、装饰材料等,一些企业投资兴办气体供应公司,生产氧气、氮气、煤气等工业气体。

4.钢铁产业宏观政策及影响

根据国家经贸委公布的“2002年钢铁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工作要点”,2002年中国钢铁行业的调控目标和工作重点是:

调控目标:钢产量1.25亿吨;实现利润100亿吨,产销率100%;重点钢铁企业连铸比达到88%;钢材、钢坯出口750万吨。而实际上,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规模发展远远超出了经贸委的调控目标:钢产量1.82亿吨,利润307亿元,工作重点明确提出搞好线材和螺纹钢的总量平衡,防止小钢厂死灰复燃。

在国家经贸委2003年2月21日公布的“关于印发2003年经济运行调控纲要的通知”中,对2003年钢铁行业的调控目标是:钢产量1.9亿吨,增长5.6%,钢材产量1.9亿吨,增长率为零;同时提出钢铁工业总产量增长10%,而利润增长为零。

5.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1)投资风险分析

综合上述内容,对滦河国际所处建筑钢材的投资风险以打分方式予以评价,此评价为业内倾向于比较一致的看法,可供参考:

投资风险评价表:

风险程度政策

风险

经营

风险

技术

风险

人才风

进入/推

出壁垒

极大

较大⊙

大⊙

较小⊙⊙

极小⊙

2)产业持续性和再投资机会分析

◆产业成长性:

如前所述,建筑钢材行业基本已经发展到顶峰,国外已经不主张继续发展建筑钢材。对中国而言,由于自身国情和目前经济的强劲拉动,未来几年建筑钢材需求规模(非产能)仍将有10%左右的增幅,但即将到达高峰期,预计中国建筑钢材的消费顶峰出现在2005-2008年之间,之后将与发达国家过去的历史类似—消费量逐年降低,产能将被削减20-40%。建筑钢材行业的投资回报将在消费高峰期后逐渐下滑。因此,在消费总需求从高峰期回落的前期,投资回报可能基本为零。

◆投资机会:

中国建筑钢材行业的投资机会很少。在总量过剩的背景下,存在结构性的供不应求,如未来2年左右时间内,三级螺纹钢将逐渐走向主流,因此,提前实现其规模生产将首先获得回报,如首钢、马钢、宝钢集团上海一钢公司、唐钢等企业已经在此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从而只等到市场需求的发展。

精品线材是另一个投资机会。我国线材生产总体供过于求,但一些重大工程所需的高档线材却仍需进口,如桥梁用的钢丝绳,附加值非常高,国内只有

上海二钢能生产一些稍低档次的产品,其他一些企业试图发展高档线材,但由于技术和设备因素,难以媲及国外领先水平。

一些企业目前致力于发展帮材精轧生产线,如邢钢、重钢、湘钢等,但总体而言,前景并不太好,附加值难以提高,因此,投资价值较低。

非钢产业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主要包括高炉和转炉渣的利用、高炉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等(下面行业分析中将着重提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